从此我不再彷徨作文

时间:2023-11-20 08:26:42 作文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从此我不再彷徨作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从此我不再彷徨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从此我不再彷徨作文

从此我不再彷徨作文1

  藏青色的天空,蕴藏着无数希望与可能;静谧的夜,柔和而温暖的风,如小溪般,抚摸着我彷徨不安的心,冲破心灵的桎梏。

  十四五岁的孩子,往往都如美丽而多情的诗人,你心中有着似水的温情,但安静的'外表下,有着惊恐不安的眼睛和脆弱不堪的心。五月的我,仿佛是无家可归的孤雁,丧失了,人生的希望与方向。几次考试失利的打击,我开始迷惘。不知人生将如何继续,但是,上帝在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幸好,我还有亲人与朋友。

  一个手势的鼓励

  在那次演讲比赛之前,心里没有一点把握。多少次曾因为稿子背诵的问题,在家里哭闹,甚至想要放弃比赛。比赛的时候,站在台下,看着前面只剩两个人就轮到我,心中更是忐忑不安。这时,不经意的一瞥,我突然看到,台下手舞足蹈的你。你张着嘴,好似急切的想要说些什么,只是相隔太远,无法表达。只见你灵机一动,朝我伸出了一个大拇指,来回挥动,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我知道,他是再向我说“你能行”。一个手势,顿时心中的紧张与不安烟消云散,好像吃了一颗定心丸。

  一张字条的温暖

  父母每天早出晚归,疲惫不堪的回到家;而我拿着成绩单,仿佛被人抽了魂,来到家里,还未见父母,便伏在桌上默默的哭泣,心中想着老师的责怪,竞争对手的嘲笑,即将面临的父母的批评,心中有无比彷徨。不知不觉,便伏在桌子上睡着了,醒来已是第二天清晨,揉了揉红肿的眼睛,发现自己不知何时已躺在床上,盖好被子,桌面上一杯热腾腾的牛奶,下压着一张纸条:“失败是叩开成功之门的钥匙,不要因为一次失意而彷徨不安,要振作起来,孩子,妈妈相信你能行。”一张纸条,顿时驱散心头的乌云带给我无限的温暖和幸福。

  一个手势,一张字条看似简单,却让我从此不再彷徨,增加了我,心中对梦想的笃定。

从此我不再彷徨作文2

  自从我有了自己的意识与感情,或者说是我开始思考的更深更多后,我就总是在迷茫,人这一生要走的路那么长也那么短,我们到底要为什么而活?

  一开始,我以为我应为父母而活。他们将我带来这世上已是莫大的给予更何况还赋予了我满足的生活,幸福的回忆与无忧的现在,所以当时的我无论怎样努力学习,或取得了怎样的成绩,只为父母。当时老师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你们学习是为了自己学,不是为了任何人!”我虽点头称道,心里却从不如此认为。因为人总要为麻木的生活找个理由,而小学时我的理由就是父母。

  后来到了六年级,我开始疯闹,开始叛逆,开始觉得人应该为及时享乐而活,所以疯吧,每天迟到,不写作业,放学永远不及时回家,周末永远是喊一句“我出去了!”就一天不见踪影,这是那时的我所以为的及时享乐,父母很苦恼,但我不以为然,毕竟我那时的生活所向早已换成为自己而乐。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初一,“世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只有父母之爱是为了分离。”这时正在我叛逆之时朱老师转述给我的,至于出处,我至今仍不可得,人心毕竟是肉长的,更何况是父母与我,这句话一时间激起了我对父母莫大的愧疚,也消减了我大部分的叛逆,同时也使我迷茫了。

  自那之后,我一度找不到生活的依托,甚至一度将生活的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将朋友看得比家人还重要,可那时的我似乎忘了,朋友的本质就像被子,温暖永远来自于自身,更何况是我们这个年龄段最典型的.用花言巧语构建起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友情呢。以至于在受到那些所谓天长地久坚不可摧的友情的背叛时我一度低迷不振,郁郁寡欢,那时候的我像被锁在了一间水泥屋里,一丝光也透不进来。仿佛失掉了所有生活依托的我像一只困兽一样锁闭自己,终日迷茫。

  可今日,我被光照到了。

  因为我终于醒悟,人这一生,短暂而又漫长,不要为任何人,任何事而活,父母不能伴你一生,他们将你带到这世上就是为了教会你自己奋斗;真朋友固然有但极少,不必见一个掏心掏肺对一个,生活是属于自己的,朋友不会替你挣你的未来。

  所以努力吧,奋斗吧,今生为自己的未来,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理想而拼搏,为自己而活。

  这就够了。

  愿我们从此不会一错再错,不再彷徨。

【从此我不再彷徨作文】相关文章:

我,不再彷徨作文04-03

从此我不再作文04-29

从此我不再任性作文08-30

从此,我不再调皮作文06-04

从此,我不再任性作文06-04

从此我不再孤独作文04-28

我从此不再任性作文04-12

从此,我不再孤独作文05-04

从此我不再骄傲作文08-29

从此我不再沉默作文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