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学设计

时间:2022-10-07 12:52:59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家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教学设计

家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长方形面积、周长的比较。课本8990页

  教学目标:

  在实际情景中,学习周长与面积的比较。进一步巩固长方形周长与面积。

  重点难点:

  面积、周长的区分及计算。

  教学过程:

  复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周长。

  检查、订正上节课的作业。

  师:引导学生观察画面,理解图意。让学生说说石膏线的意思。

  问:根据以上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可解决的数学问题?

  生:房间要用多长的石膏线?房间要浦多少平方米的地板?

  师:求石膏线有多长是什么问题?怎样解决?

  生:求长方形周长=长2+宽2

  师:求铺多少木地板是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生:求长方形面积=长宽

  师:你自己来解决这两个问题,好吗?

  合作交流:石膏线=(5+3)212=8212=192(米)

  木地板=5360=900(平方米)

  对于有错误的同学,共同找出它们的错误。

  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周长和面积的意义、计算方法、计量单位三方面进行区分。

  课堂练习

  自主练习2两个问题分别求什么?第2问要引导学生,先求什么?(面积)

  自主练习3是一道实际应用题,首先让学生明确动物的围墙指的.哪些边?两个问号分别求的是什么?

  自主练习4是几个形状各异的长方形面积相同,比较周长是否相等。先让学生猜想,再计算验证。通过交流,让学生初步体会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进行扩展练习:画周长相等的长方形,算算它们的面积是否相等。

  作业:自主练习1

  板书设计:

  石膏线=(5+3)212=8212=192(米)

  木地板=5360=900(平方米)

  教后反思:

  学生在实际情景中,学习了周长与面积的比较,进一步巩固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对面积和周长大部分同学能够区分开,并能正确计算,对学习较差的同学,课后多给予辅导。

家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增进学生对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难点

  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形式来表达对家的爱。

  教学流程

  一、主持人的话

  家是落叶所能回归的根,是孤雁所能向往的巢,是江河所能拥抱的.海,是航船所能依靠的岸。

  家是快乐的,就像一桌酸甜苦辣皆有的菜席,尝过了酸,才觉得甜的美,品味了苦,才感受到辣的香。在家里就像在伊甸园,劳累是开拓的象征,困惑是敢于探索的标志,失败是胜利的开始,成功是不断努力的结局,家是永远快乐的!

  二、尽情抒怀

  请同学们用自己所喜爱的形式来尽情抒发对家之爱。形式可以是小品、相片、珍品、书法、朗诵、演奏、唱歌等。

  程序:

  1.表演者表演(表演前要自报姓名、表现形式、主题内容等)

  2.表演者发言(自我评价)

  3.同学们评价(可以从表现形式、主题内容、表演技巧等方面进行)

  三、探究研讨

  1. 你与家人发生过矛盾吗?你认为家人的做法正确吗?请简述当时的情景和谈谈你当时的感受和看法。

  2.你认为怎样的家才是理想的呢?假如你是父母,你将怎样持家?

  程序:

  1.个别同学发言

  2.其他同学评价

  四、欣赏《父女经典对话》(动画)

  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实际,选择动画中感兴趣的一个人物进行评价。

  五、玩游戏

  请同学们说说含“家”字的成语、格言、俗语、对联、警句等。

  六、总结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七、欣赏《可爱的家》

家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比较熟练地利用6-9的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进一步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2.数学思考、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让不同学生都能学到所需要的数学知识,让思维敏捷的学生能拓展应用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思想。

  3.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在生动的情境中,让学生轻松运用关于6、7、8、9的乘除法综合知识。

  教学难点:

  使学生运用6、7、8、9的.乘除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谈话:同学们,现在人们过惯了城市生活,周末时大家喜欢去农家乐去玩玩,呼吸农村的新鲜空气,你们去过吗?和谁一块儿去的?

  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到了农村里的小院,你看到什么数学信息呢?

  二、问题探究

  1.观察主图,明白图意。

  学生说出图中的一个个数学信息,老师板书。

  2.你能根据数学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墙上挂了多少个玉米?平均每个笼子住几只小兔?

  需要几个盒子?需要装几筐?

  3.让学生同桌互动解答。

  4.反馈

  三、实践应用

  练一练:

  1.第1题 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第2题 提出问题,独立完成,老师指导。

  3.第3、4题:小组同学一起完成。

  四、小结

  这节课,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板书设计

  农家小院

  提问:回答

  墙上挂了多少个玉米?

  平均每个笼子住几只小兔?

  需要几个盒子?

  需要装几筐?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让学生看图找出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学习效果好。

家教学设计4

  【回顾导入】

  1、上节课的生字朋友你们还认识吗?师生对口形猜字,开火车读生字。

  2、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对于戴嵩的画,大家赞不绝口,可是小牧童却说说他画错了。

  【读文品悟】

  1、轻声读课文5、6自然段: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2、观察图画,想象当时的情形:人们又会说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戴嵩和牧童的对话:练习读、同桌分角色读、评议读、范读、表情朗读。

  4、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全文。

  (通过牧童和围观人态度的对比,在多种朗读中感受文本,体会出牧童的实事求是和戴嵩的谦虚。)

  5、深入思考:

  ⑴ 读到这里,你想说点什么?想对谁说?指名任意说。

  ⑵ 课题这样写合适吗?

  (教师重新写“牧童”,字的大小和“画家”一样大。)

  (在学生自主感悟,多向交流中体会人物的美好品质,此时改写课题水到渠成。)

  ⑶ 律动:

  配乐欣赏中国画家的作品。

  (融律动和中国画的欣赏于一体,拓展了文本资源,使学生感受到了艺术的`熏陶。)

  【拓展延伸】

  重点欣赏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和李苦禅的《鹰》,请学生为他们的画配上话,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能写几句都行。

  (写话训练在低年级就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学生自主选择内容,削减了写话的难度,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利于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

  【规范写字】

  重点指导“兄、呆、商、购、价钱”:

  1、学生认读生字,描摹体会:你发现了什么?

  2、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重点指导难写的字。

  3、学生练习书写,互相评价,教师展示学生作业。

  【总结建议】

  画家和牧童的故事一直流传到现在,从来没有人怀疑过。但是最近又有人在网上向牧童挑战,想了解具体情况吗?有条件的同学可以上网查查有关的资料。

  (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将文本的价值取向进一步延伸,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家教学设计5

  入新课

  有一天,森林里举办拔河比赛,小动物都跑去看比赛,比赛完了,小动物们纷纷回家了。可是,有一只小鸭子看完比赛却迷路了,天渐渐黑了,怎样才能找到家,找到亲爱的爸爸妈妈呢?谁能帮它想想办法。那么,小鸭子到底是怎样回家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小鸭子回家》。学生根据创设的情景回答提出的问题。

  自主识字与交流

  1.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认字,在识字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2. 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记住这些字。

  3. 出示长满聪明果的智慧树,组织学生进行摘果子游戏,检查认字情况。 1. 在小组内一起认字,并读给伙伴听。

  2. 交流: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识字方法。

  3. 汇报自学结果,说对了,把聪明果作为奖励送给学生。

  理解课文内容

  1. 指名学生读课文。思考:

  1) 小鸭子在回家的路上的到了谁对它的帮助?

  2) 他们是怎样帮助小鸭子回家的.?学生回答的对,适时出示图片,边板书:保护、灯笼照、送)

  2、启发学生:

  (1)天黑了,小鸭子迷路了,在三位朋友的帮助下,小鸭子走出了森林,终于回到了家。(边说边将小鸭子移至房屋前)小鸭子会对三位朋友说些什么呢?

  (2)三位朋友是怎么说的?

  1)、各小组讨论:

  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小鸭子是一只勇敢的小鸭子?(板书:勇敢)

  2)、小鸭子遇到困难表现得很勇敢,那么如果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

  3)、分角色朗读课文。 学生读课文。

  回答问题。

  学生结合生活实验进行交流、对话。

  学生找课文中的句子朗读,用高兴的语气读,练习读。

  学生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共同商量找答案。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怎样做才算勇敢。

  学生充当不同的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家出示头饰若干,指名学生上台表演。学生上台表演课文内容。

  板书设计

  小鸭子回家

  月亮(送)

  蜜蜂(保护)

  萤火虫(灯笼照)

  小鸭子(勇敢)

家教学设计6

  【确定主题】

  对于初一同学来说,写作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写作素材。

  我们作文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选择写作的材料,写自己最熟悉的、最感兴趣的、感受最强烈的、自己最想写的文章。家庭生活,正是同学们写作的重点。

  为此,我们确定了《我爱我家》的写作设想。

  【写作目标】

  1、细心观察生活,写自己最熟悉的东西。

  2、用心感悟生活,写自己最动情的东西。

  3、精心描绘生活,写自己最真诚的东西。

  【写作过程】

  一、感悟与积累

  要求学生利用国庆节期间作如下事情:

  1、搜集一篇描写家庭生活的、关于亲情的.优秀文章。

  2、与家人聊谈,了解爸爸或妈妈过去的一件难忘的事情。

  3、在家里为爸爸、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有意义的事情。

  4、写一篇日记,记录过去家庭生活中最难忘的事情。

  二、交流与合作

  利用开学之后,拿出一节阅读课,学生共同交流假期做的事情:

  1、推荐亲情作品赏析。

  2、交流爸爸、妈妈过去的事情。

  3、自己在家庭生活中所作事情的感悟。

  4、交流自己在家庭生活里面最难忘的事情。

  三、写作与表达

  以“我爱我家”为话题,选取最感动自己的细节,选择最典型的材料;表达最真诚的情感。

  写一篇文章,字数:600字以上。

  四、反思与评价

  1、作文完成后,自己对文章写一个“文后随感”,谈一谈自己写这篇文章的体会;

  2、将自己的文章带回家,请爸爸或妈妈阅读,自己观察爸妈阅读文章时的体会,然后请爸爸、妈妈给自己作评点;

  3、以《爸爸(或妈妈)读了我的文章》为题目,写一篇文章,特别是写出自己在观察过程中的见闻感受;

  4、教师批阅,小组交流、大组交流。

  【展评发表】

  1、选出优秀作品进行班内展评。

  2、推荐优秀作品网上发表或报刊杂志发表。

家教学设计7

  一.设计理念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教材分析

  《我家住在大海边》描绘了海边渔村的美丽景色和“老爷爷讲故事”的情景,意境优美,情景交融。这个单元学生应熟练掌握听读识字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1.继续培养听读能力,认识“住、亮、湾”等14个汉字。认识“横折钩”,会写“月”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大海的美丽景色和海边生活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住、亮、湾”等14个汉字。

  3.认识“横折钩”,会写“月”字。

  难点:感受大海的美丽景色和海边生活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欣赏关于海的.图片。

  2.谁去过大海边呢?大海边有什么呢?

  3.播放课文录音。

  4.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带读,生指读。

  2.生自由读课文。

  3.指名读,要求读正确。

  4.全班齐读。

  (三)随文识字。

  1.读了歌谣,丁丁家的大海边都有什么呀?

  预设:打鱼船、月亮湾、老爷爷

  2.利用“给字宝宝找家”的游戏认识“爷、湾、打”,并区分“湾”和“弯”。

  3.给“亮”组词。

  4.用“一条……”练习说话。

  5.用“一位……”“……有位……”练习说话。

  6.认识“故事”,想象故事。

  7.再读课文。

  8.背诵课文。

  (四)巩固识字。

  1.认读词语。女生读;男生读;齐读。

  2.认读字。

  (1)卡片读字。齐读、小组读,指名读,男女读。

  (2)开火车读字。

  (五)指导写字。

  认识“横折钩”,学写“月”。

  (六)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这首动听的歌谣,回去请读给爸爸妈妈听。

家教学设计8

  知识与技能:

  通过收集整理资料,让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文学家及其文学作品对自己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能表述清楚。

  情感、态度与价值:通过口语交际活动,培养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

  能简介自己所了解的文学家的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热爱文学,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口语交际兴趣,在交流中提升读书品味。

  教学准备

  收集资料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

  师:(出示学生熟悉的文学家的`图片)同学们在阅读和学习中,认识了许多中外文学家,他们用智慧启迪了我们的心灵,用心血创造了伟大的作品,给我们留下了取之不尽的精神食粮。他们的高尚人格永远为我们的成长照亮道路,永远为我们所赞颂和折服。下面看一看图片上有哪些你熟悉的文学家呢?

  交流

  明确目标

  自读提示,明确本次口语交际内容。

  指导

  拟题:本文是以介绍中外著名的文学家为内容的口语交际课。题目是文章的灵魂,是抓住读者的心的关键。因此,在介绍文学家时应起一个好的题目,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顺序:介绍文学家的知识——介绍故事——讲自己的情感——总结。

  自主准备

  1.准备材料。

  学生对文学家的了解可能不是很多,应采取多种方式,来获取更多、更丰富的资料,为这次的说话做好材料准备工作。对文学家的选择也应是多角度的,可以是国内的,也可以是国外的。

  2.筛选材料。

  选择材料是至关重要的。要从众多的材料中,找出你所需的能够反映出文学家精神或品格的材料。

  3.对文学家进行必要的介绍。

家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6个生字。正确认读婀娜、舞姿、粼粼、波纹、干涸、点缀、涌现、潮湿、流通、舒服、印象等词语。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想象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体会作者用具体的景物表达思乡之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恋和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前一篇课文作者表达了我忘不了家乡的桂花雨,下面这篇课文的作者通过对故乡的哪些景物的描写,表达出她对家乡久久不能忘怀的情愫呢?(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2.互相交流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3.指名朗读课文,然后交流:课文哪几个自然段着重写小桥流水,哪几个自然段着重写人家?勾画出自己认为写得美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自由、反复地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写的`情景。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根据文中的描写画一画自己最喜欢的景致。

  2.互相交流:作者故乡的这些景致给你怎样的感受?(那么美,那么自然。)你从这些景致描写中体会到作者的什么情感?(对故乡的无比热爱和怀念。)

  3.请你通过朗读表达出你的感受。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四、再读课文,体会表达方法。

  1.爱字贯穿全文,举例说说从课文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

  2.作者表达的是思乡之情,她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通过对故乡的具体的人、事、景、物的描写来表达的。)再读一读有关的句子。

  3.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不空洞,更真实,更感人。)

  教师点拨:希望同学们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家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婀娜、舞姿、粼粼、波纹、干涸、点缀、涌现、潮湿、流通、舒服、印象”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像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

  2、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恋和思念之情。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诗,了解课题出处

  1、齐读《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看到了课题,读了上面的这首诗,你想说点什么?

  3、让我们走进这幅美丽的画卷,用你的心去琢磨作者的心思!

  二、自主学习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故乡的哪些景致让作者难以忘怀。

  2、同伴互助:

  同桌轮读课文,相互正音,从这些景致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全班交流:

  ⑴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⑵ 故乡的哪些景致让作者难以忘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探究表达方式

  1、能举例说说你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出来的吗?

  2、默读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边读边在句段旁作批注。

  3、例句分析:

  直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爱:

  ⑴ 我爱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家只有几间矮小的平方,我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很暗,地面潮湿,但我非常爱它。

  ⑵ 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回忆童年往事、描写景色来表达对家乡的怀恋:

  ⑴ 我和一群六七岁的小朋友,最喜欢扒开石头,寻找小鱼、小虾、小螃蟹。我们并不是捉来吃,而是养在玻璃瓶里玩儿。

  ⑵ 有时,它只有细细的流泉,从石头缝里穿过。

  ……

  四、赏读,积累语言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选择生动优美的句段熟读成诵。

  五、拓展延伸

  说一说你知道哪些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句。

家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能把学做一件家务事的过程写清楚,做到语句通顺,意思连贯

  2、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要点:

  把劳动的过程写具体

  教学难点:

  文章要有开头和结尾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做家务的经过,把事情基本说清楚。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二)教学经过:

  一、课前谈话,激发写作兴趣

  1、聊聊自己在家里的生活情况,会哪些家务活并交流做家务的感受.

  在学做家务的过程中,你感到最困难、最有趣的是哪一次?遇到什么困难?出了什么洋相?是怎样克服和改进的?

  2、要求写下你做家务的经过,你会怎么写?

  学生自由发言

  二、我们看看范例是怎样写的?(读范例,懂得写学做家务事的方法和要求)

  学生总结写作方法:这次作文是写什么的,要求是什么,要注意什么

  老师归纳

  写作内容:学着做的一件家务事

  写作要求;把做事的经过写清楚

  注意事项:写之前要先想好

  (1)写哪一件家务事?

  (2)这件事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和谁一起做的?

  (3)做的过程有没有遇到困难?有了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

  3、选好内容后,请同学们自己定一个作文题目,开始动手写作

  三、学生自己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对作文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完成作文,并进行适当的修改,使文章连贯通顺

  2、从劳动中获得快乐,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教学经过

  (一)学生继续作文,教师巡回指导,初步完成后,先同桌相互检查评论.

  (二)再由学生推荐觉得写得好的文章,全班评议

  1、用投影仪投影文章

  过程有没有写清楚?开头和结尾有没有写好?学生自由提修改意见!

  选出你觉得好的文章,说说好在哪里?

  2、各自修改作文,再抄到作文本上

家教学设计12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绿线内的6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自然界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爱家、爱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祖国就是我们的家”的意思。

  三、教学策略

  1、教法选择:A、指导看图,训练观察。B、启发想象,训练思维。C、引导赏析儿歌,培养初步的阅读能力。

  2、学法引导:A、看懂图意,并结合图理解字词。B、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描绘的画面。C、小组合作,发挥想象,培养热爱生活的意识。

  3、课堂组织形式: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4、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利用学生原有认知(对“祖国”的了解和对生活的观察),激趣生情。

  四、教学设计

  (一)提出学习目标。

  (二)复习检查。

  依次出现:蓝天、祖国、泥土、大家,齐读两遍。

  (三)读词贴图,整体感知

  1、黑板上还有几个词,谁想上来把它们翻过来,读一读?

  2、、这些小家伙很调皮,偷偷跑出来玩却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你能帮它们找到家吗?请大家翻开书本第83页,找一找哪几行诗告诉我们它们的家在哪儿。学生上前贴画。

  (四)精读训练。

  1、他们都回到了自己的家,真高兴呀,咱们先去白云的家看看?白云的家怎么样呀?谁来读一读第一行。

  (出示)家

  蓝天是白云的家

  教师范读教会学生“边读边想”的朗读方法。

  2、你最喜欢的是哪一行?试试看配上动作好好读读。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出示课文)家

  蓝天/是白云的家,

  树林/是小鸟的家,

  小河/是鱼儿的家,

  泥土/是种子的家,

  学生交流:

  (1)树林是小鸟的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小河是鱼儿的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泥土是种子的.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小结:你看,其实每一行诗的背后都藏着一幅很美的画,只要你用心地去读,去感受,你就会发现这美。四行诗写得多美啊!分组读。

  4、(出示图)让我们也来做一会小诗人。

  5、小朋友你的家在什么地方呢?你还到过什么地方?还是到哪些地方?和同座位说一说吧。

  6、你们说的都是我们的祖国,大吗?其实这还不算大呢!(出示地图)小朋友们看,这就是我们祖国的地图。请大家自由读最后两行诗。读完以后想一想,我们的祖国叫什么?我们的祖国真大真美啊,真像一个美丽的大花园,我们小朋友就生活在这美丽的地方,所以说祖国就是我们的家。小朋友就像花园里的花朵,祖国大花园里有温暖的阳光,有清新的雨露,有肥沃的土壤,你感到幸福吗?快乐吗?

  幸福的感觉读出来,好吗?读最后一句

  7、朗读《家》

  (五)指导背诵。

  1、试试看,能不能不看书,把这首诗背给你的同桌听?

  2、边欣赏画面边背诵,会背的同学大声背,不会背的同学跟着背。

  3、请大家站起来,配上动作再背一遍。

  (六)指导写字:土、子

  1、翻到书本84页,昨天我们练习写了前五个生字,剩下两个生字,请一个同学把它们读出来。

  2、先学“土”字。仔细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看,你发现了什么?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3、学生数“土”字笔顺,师范写,生描红。

  4、同法学习“子”,“子”的最后一笔“横”要长些。

  5、学生在《习字册》上练习写生字:土、子。师巡视指导,提醒书写姿势。

  6、利用投影展示学生写字作业,师生评价。

  (七)小结布置作业

  小朋友们,请你们课后再仔细观察,去寻找更多的家。回家把你们小组作的诗句背给爸爸妈妈听,或者请爸爸妈妈和你们一起再作一首这样的诗,好吗?

家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黑龙江是个物产的丰富地方,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量地。

  2.知道黑龙江有两种农作物:一种是粮食作物,一种是经济作物。着重让学生了解玉米的生长过程和用玉米做的食物。

  教学重点:了解黑龙江的农作物玉米。

  教学难点:玉米的生长过程和玉米食物。

  教学过程:

  一、同学们,我们的家乡黑龙江不但风景优美,而且物产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同走进黑龙江,来了解一下家乡的农作物。

  二、通过蔬菜、粮食知道什么是农作物。

  (1)角、辣椒、西红柿等图片,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蔬菜作物。

  (2)米、大豆、高梁、小麦、水稻等图片,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粮食作物。

  (3)引导知道蔬菜作物、粮食作物统称为农作物。

  三、认识玉米

  1.谜语引入。有个老头子,头上长胡子。

  脱下绿袍子,满身是珠子。(谜底:玉米)

  2、了解农作物玉米。

  (1)示课件了解玉米的生长过程。使学生知道每一株玉米都是从播种到育苗。从出土到田间管理。经过施肥,撒药,除草,打叉,到后期的拿大草,到现在成熟大约要100多天。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不容易,教育学生要尊重农民的劳动,爱惜粮食。

  (3)了解玉米的种类。

  按颜色分类:黄玉米、白玉米、黑玉米、红玉米、花玉米等。

  按味道分:

  1)常规玉米:

  2)特用玉米:甜玉米、糯玉米和爆裂玉米、优质蛋白玉米。

  (4)了解玉米食品。

  大查粥、馒头、发糕、窝头、玉米饼、玉米粥、玉米肠等。同时教育学生从小就要养成不偏食的好习惯。

  四、认识大豆

  1、利用课件了解大豆的生长过程。

  2、了解大豆食品。

  豆腐、豆浆、豆奶、豆油、酱油等。

  五、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家乡黑龙江富饶美丽的地方,我们从现在起就要努力学习,长大后把家乡建设的更加富饶和美丽。

家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听清录音,弄清妈妈和李小林的分歧在哪里。

  2.准备好发言要点,参加讨论。认识到既要自强自立,又要尊敬长辈。

  重点与难点

  重点:听清楚录音的内容,根据内容发表自己的意见,参加讨论。

  难点:鼓励学生积极展开讨论,各自发表不同的意见。

  教学准备:录音材料《家庭风波》。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明确训练要求。

  1.自学课文第一部分,思考:这次训练的要求是什么?

  2.讨论归纳。要求做到:

  ① 听清楚录音的内容,弄清录音中的分歧意见;

  ② 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参加全班讨论。

  (三)听录音,记住要点。

  1.学习课文“听说提示”的内容。

  2.带着问题听第一遍录音。

  3.听后讨论上面的问题。

  (重点是弄清李小林和妈妈的分歧;妈妈认为李小林对她态度不好,考试考差了还笑嘻嘻的`;李小林则认为妈妈把他当小娃娃,他要自立。)

  4.再听录音,思考:小林和妈妈发生冲突,是谁错了,错在哪里,该怎么办?

  (四)准备发言要点。谁错了,错在哪里?该怎么办?从三个方面来说。

  (五)说话训练。

  1.根据提纲,自由练说。

  2.指名优等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全班讨论评议。

  3.四人小组讨论,互相评议,教师巡回指导。

  4.各组推荐代表上台发表意见,特别请有不同看法的同学发言,集体评议。

  (1)妈妈错了。小林长大了,要自立,一次考试考得不好,可以再努力,不应斥骂。

  (2)小林错了。小林虽然长大了,但还是得听妈妈的话,不能顶撞。

  (3)小林对的,但做法上可以改进,要和妈妈沟通,相互理解。

  允许有不同看法,但中心要正确,即要求学生既要尊敬长辈,又要自强自立。

  语言表达中,语句要通顺,意思要连贯,病句要及时指导纠正。

家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学会和掌握14个生字词语。

  2、读懂和理解课文内容,信息高速公路指的是什么,它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方便和作用。联系实际说说信息高速公路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什么影响。

  3、热爱学习,热爱科学,将来发明更多的科技产品,为人类为社会服务。

  4、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信息高速路给我们的学习、生活等方面带来了哪些方便和作用。

  【教学难点】

  认识网络的用处,体会网络的神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知道什么是“信息高速路”吗?你们对网络有多少了解?

  2、今天我们一起跨上“信息高速路”,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分段读文,纠正字音。

  3、识记生字,读准音,认清形。

  4、认读词语,理解难懂的词语。

  三、理清层次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的是什么?

  2、给课文划分层次。

  四、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说说从中读懂了什么?可以采用说的方式,也可以采用读的方式。

  2、理解泡泡里的话,说说为什么像个小村庄。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二段

  1、自由朗读第二段,想一想:

  你读懂了什么?

  2、网络在作者的生活中有哪些运用?

  生简单板书。

  3、通过读文的方式弄懂作者是如何运用网络的。

  二、拓展延伸

  说说网络在生活中还有哪些运用?生说的.过程中进行简单板书。

  三、说说如何正确地利用网络

  【课后反思】

  本课贴近学生生活,学生们有丰富的网络运用的经验,所以对本文的理解并不困难。因此我设计了让学生说说网络在生活中的运用和如何正确地利用网络,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踏上“信息高速路”。

【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家》教学设计03-17

《文具的家》教学设计10-06

《蝴蝶的家》的教学设计10-06

《文具的家》教学设计05-07

《可爱的家》教学设计06-23

《我的家》教学设计05-23

《蝴蝶的家》教学设计12-22

《我爱我的家》教学设计10-07

《家》教学设计(精选11篇)08-08

《文具的家》教学设计优秀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