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之练字教学设计

时间:2023-07-06 17:20:55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王献之练字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王献之练字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王献之练字教学设计

王献之练字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

  《王献之练字》是教科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课文讲述了王献之戒骄戒躁,认真、刻苦练字的故事。通过故事的阅读、挖掘引导学生懂得要想成功只有刻苦练习、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课文故事层次清晰,脉络分明,故事内容简洁,蕴含深刻的道理,是一篇极富教育意义的故事。

  二、学情分析

  《王献之练字》这篇课文,故事情节简单,语言生动、平易,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很适合小学生的阅读,使学生懂得要想成功只有刻苦练习、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道理。

  三、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知道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俩是我国古代大书法家。

  2、知道王献之成为大书法家的“秘诀” ,懂得只有坚持不懈、勤学苦练才能成功的道理。

  四、教学重、难点

  弄懂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成功的秘诀。懂得只有坚持不懈、勤学苦练才能成功的道理。

  五、教学过程

  入境导入:

  书法艺术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能写一手漂亮的这是非常让人羡慕的。现在请大家来欣赏一些书法作品。

  这些字笔划隽秀挺拨,结字萧散逸岩,顾盼有致,都出自晋代大书法家王献之之手。哪位同学能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位书法家。

  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与生俱来的,王献之也不例外。想知道他是怎么成功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王献之练字》一课。(板书课题)

  学习交流:

  一、 初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词句。

  师:老师看到同学们读得都非常认真。接下来请你们再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再读课文。)

  师:谁来说一说?

  生1:课文主要讲了王献之练字的故事。

  师:概括得真精练。谁能再来说一说练字时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生2:王献之在屋子里一连写了十几个“大”字,他选了一个送给他父亲看。他父亲没说什么,拿起笔来在“大”字上面加了一个点,变成“太”字。……(学生将整个故事详细的讲了一遍。)

  师(始终表现出认真倾听的样子):你的复述能力真强。

  二、学习交流

  师:在课文中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王献之?

  生1:我认识了一个聪明的王献之。

  生2:我认识了一个从小就练字的王献之。

  生3:我认识了一个写一手好字的王献之。

  生4:我认识了一个自满的王献之。

  师:“自满”。你们怎么理解“自满”这个词?

  生:自满就是骄傲。

  师:联系上下文,“自满”怎么理解?

  生:自满就是王献之满足自己的成绩。

  师:谁会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他常常受到人们的夸奖,他渐渐自满起来了。”

  生:因为他常常受到人们的夸奖,所以他渐渐的自满起来。

  师:你说得真对。这就是故事的起因,也就是课文的第一部分,请同学们做上标记。

  师:俗话说:满招损,谦受益。小献之这样的自满对他的成长有帮助吗?那又是一件什么事改变了他呢?相信同学们已经找到答案了。课说的哪几个自然段讲述了这个故事呢?

  师:这就是课文的第二部分。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这一部分,并动笔画一画。

  师:谁来说一说自己在这一部分中学习到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王献之写了一个“大”字给父亲看,父亲没夸他,挺生气的。

  师:噢?你怎么知道父亲挺生气的?

  生:他写的字根本就不好,还去炫耀。

  师:这也正体现了小献之的什么?

  生:自满、骄傲。

  师:谁能说说从哪个句子中体现出来了?你能给大家读一读吗?

  师:他读得怎样?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他读得很好,我感受到了王献之的自满。

  师:你是怎么听出来的?

  生:他把“满以为”读得较重,突出了语气。

  师:说得真好。其实呀这时的王献之确实很自满,这时的父亲可能像**想的那样生气了。但父亲的做法却出人意料,他把“大”字加了一点,这一点在谁那起了作用呢?

  师:母亲的态度是怎么样的呢?

  师:母亲的话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此时的王献之还骄傲自满吗?在课文中找一找他的变化。

  生:他顿时满脸通红,十分惭愧。

  师:父亲的随手一笔在王献之看来似乎很神奇,促使他想到父亲有练字的什么?(秘诀)

  师:接下来就要请同学们帮他找找“秘诀”了。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合作探究,教师巡视。)

  三、集体交流

  师:哪一小组找到了?

  生1:我们组找到了。父亲的秘诀就是写完18口大水缸里的水。

  生2:我们组也找到了,父亲的秘诀在后花园的'水缸里。

  师:你们准确的找到了父亲的回答,请你们再想一想,父亲的本意就是让他写完18缸水吗?如果他把墨汁搅在缸里,然后乱涂乱画,用完了水就练会字了吗?父亲的话暗含着什么意思呢?

  (学生再一次到组内集体交流、探究。)

  再次交流汇报。

  生1:我们组认为不是说写完18口大水缸里的水就会练字,而是说要坚持的练字。

  师:坚持不懈。

  生2:我认为父亲是让他常练的意思。

  师:更是一个“勤”字,勤练。

  生3:我认为不是说正好写完18缸水,而是说你要多练。

  师:你是说父亲的本意不在18缸这个数字上,而在于他的练字态度上对吗?

  生:18缸水,就是铁杵磨成针。

  生:就是只要人有恒,万事都可成。

  师(微笑鼓励):老师知道你们已经理解了父亲的话,能用平时积累的谚语来诠释它的道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自豪。

  (鼓掌)

  师:同学们已经找到了秘诀,那就是想要练好字,就得坚持不懈、勤学苦练。

  (板 书:勤学苦练。)

  师:其实王献之也找到了秘诀。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齐读,师板书:大书法家)

  师:这也就是课文的第三部分。

  师:你们认为这个秘诀只是成为书法家的秘诀吗?

  生:做任何事的秘诀。

  师:看看身边的人或自己有没有人运用上了这个秘诀?

  (学生思考了一会儿)

  四、拓展

  我是小记者:如果王献之穿越“时空隧道”来到你们面前,你想对他说点什么呢?

  师小结:勤学苦练是一切成功者的法宝,同学们你们想成为成功者吗?那就时刻记得这个秘诀,并运用这个秘诀吧!

  五、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再搜集一些名人勤学苦练的故事。

  板书设计

王献之练字教学设计2

  一、走进兰亭,游览书法圣地

  (播放兰亭风光图片,师简介兰亭景点)在浙江省绍兴西南郊5公里以外,有一处风景优美,闻名中外的旅游景区,它就是著名的书法圣地——兰亭,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是在这里产生的。这里沉淀着岁月的清幽古雅,蕴藏着世间的书墨流香,往事越千年,如今走进兰亭,鹅池边,曲水流觞处仍能感受到书圣当年的气息。这是临池十八缸,池旁还有一石碑,名为太字碑。正是这个景点,向人们述说着一个传颂至今的书法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板书课题,板书:王献之练字。请同学们打开书,书中自有太字的来历。

  二、走进文本,探析练字过程

  读了课文,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王献之?

  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自满”,你们怎么理解“自满”这个词?联系上下文,“自满”怎么理解?

  师:谁会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他自满的原因?

  师:想一想人们会怎样夸奖他呢?(提示,假如你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假如你是一个有名的秀才,假如你是献之的同龄人,你会如何夸奖他?)听了这些夸奖小献之会想些什么?

  2、学习2-4自然段

  师:自满会给人带来怎样的影响?(指名2个学生说说)你说得真对。俗话说:谦受益,满招损。小献之这样的自满他会怎么做呢?相信同学们已经找到答案了。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课文2-4自然段,并动笔画一画。谁来说一说自己在这一部分学习到了什么?

  3、学习第五自然段

  小献之急切地向父亲讨教练字的秘诀,可见他是个爱学习的孩子,让我们也来做一个好学的孩子,帮小献之找找“秘诀”吧!

  4、学习第六自然段

  小献之得到父亲的这个秘诀了吗?齐读课文的第六自然段。一日又一日,一年复一年,坚持不懈,勤学苦练。这些词读起来容易,然而做起来却很难。让我们来想像一下,一年四季,王献之是怎样勤学苦练的呢?(训练学生表达)

  三、感受书法,体会持之以恒

  1、是啊,一年四季,王献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学名家书,寒来暑往,写它千遍都不厌倦;似水流年,一笔一画记于心间。写尽多缸水,砚染水池黑。博取百家长,使得龙凤飞。就这样练出了自己的书法人生。与其父并称二王。(欣赏书法)欣赏了王献之的书法,品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2、勤学苦练获得成功的秘诀只对书法家有用吗?快说一说我们在什么时候要用到这一秘诀。

  四、总结升华、激发情感:

  快下课了,我想让得到礼物的同学吧礼物展示出来(励志名言)这也是我送给在座的每一位同学的礼物,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勤奋、刻苦,我永远为你们加油、喝彩!

王献之练字教学设计3

  【课文】

  王献之是晋(jìn)代大书法家王羲(xī)之的儿子。他从小就跟父亲练字。献之很聪明,八九岁就写得一手好字,常常受到人们的夸奖,他渐渐自满起来了。

  有一天,献之独自在书房里练字,模仿父亲的笔法接连写了十几个“大”字。他选了一个字送给父亲看,满以为会得到称赞。谁知,王羲之看了什么也没说,只是提起笔随手加了一点儿,“大”字变成了“太”字。

  献之又兴冲冲地把“太”字送给母亲看,母亲指着“太”字的一点儿说:“就这一点儿写得好,很像你父亲写的。”

  献之听了,顿时满脸通红,十分惭愧。他想,父亲真了不起,随手点了一点儿,就写得那么好。他又回到父亲的书房,问道:“别人都称赞您的字写得好,您有什么秘诀吗?”王羲之哈哈大笑起来,他抚摩着献之的头说:“秘诀?有。你明天早晨到屋后的小花园去看看吧!”

  第二天清晨,献之来到小花园,见父亲已坐在石凳上聚精会神地写字了。王羲之见儿子来了,指着园里的18口大水缸(gāng)说:“你不是问秘诀吗?秘诀就在这些大水缸里面。你把这18口大水缸里面的水写完就知道了。”

  从此,献之学着父亲的样儿,每天早早起来写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不懈(xiè)地勤学苦练。后来,他也成了大书法家。

  【前言】

  《王献之练字》是教科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课文讲述了王献之戒骄戒傲,认真、刻苦练字的故事。通过故事的阅读、挖掘引导学生懂得要想成功只有刻苦练习、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课文故事层次清晰,脉络分明,故事内容简洁,蕴含深刻的道理,是一篇极富教育意义的故事。

  【学习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知道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俩是我国古代大书法家。

  2. 知道王献之成为大书法家的“秘诀”,懂得只有坚持不懈、勤学苦练才能成功的道理。

  3. 理解“自满、惭愧、秘诀、聚精会神”等词语。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我国书法历史渊源流长,而书法艺术是世界艺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奇迹,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书法作品,都出自晋代大书法家王献之之手。(简介王献之生平。)

  王献之为什么能成为书法家呢?难道他是天才,还是他有什么秘诀呢?同学们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王献之练字》一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生自由读文,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词句。

  2.同桌互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指名汇报.

  三、细读品研

  1.读了课文,你认为王献之是一个怎样的人?

  2.围绕”自满”一词学习第一段

  (1)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自满的意思.。

  (2)为什么会自满?

  (3)出示段落用因果关系的句式连接。

  (4)当听到别人的夸奖,王献之会想些什么?

  3.小结

  4.自由的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从哪句话可以体现出小献之的自满、骄傲?(指导朗读)

  (2)说一说父亲是怎么做的?说明小献之怎样?

  (3)小献之一连写了十几个大字,给父亲看时,他会想什么?

  (4)献之本以为能得到父亲的称赞,可得来的却是父亲随手加了一点儿,父亲是在暗示什么呢?(同桌讨论)

  5.读第三自然段。

  小献之当时体会到这一点儿的意义吗?所以小献之又兴冲冲地去了母亲那里。“兴冲冲”又说明了什么?母亲说了什么?

  6.听了母亲的话,王献之有什么表现?在课文中找一找。他心里会想些什么?

  7.默读课文,想一想父亲的秘诀是什么?

  (1)生默读,思考。

  (2)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这段话的'意思。

  (3)根据学生的回答追问:

  一定是写完18口大水缸就能练出一笔好字吗?父亲的用意是什么?

  (4)指名用不急不躁,胸有成竹的语气读父亲的话。

  8.小献之从父亲那里找到秘诀了吗?他是怎样成功的,在书中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小献之是怎样成功的?

  9.板书小结

  四、拓展延伸

  1.看到咱们同学这样认真的学习,小献之穿越了时空遂道,来到了我们班级,同学们,假如你是一个小记者,你想对他说点什么?

  2.根据同学所说,出示名言。引导学生也说几句。

  3.勤学苦练获得成功的秘诀只对书法家有用吗?快说一说我们在什么时候要用到这一秘诀。

  五、概括升华

  回去找一些勤学苦练的小故事读一读,相信能从他们的故事里得到成功的启示。

王献之练字教学设计4

  一、教材简析

  第六单元是以“脚踏实地”作为主题的一个单元,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要让学生受到教育和启迪。:无论学习或从事一切工作,都要脚踏实地,刻苦努力。而《王献之练字》一课正是讲述了王献之改变自我,脚踏实地、刻苦练字、获取成功的故事。通过故事的阅读,引导学生懂得只有通过勤学苦练、坚持不懈才能成才的道理。课文结构清晰,脉络分明,故事内容简洁,蕴含深刻的道理,是一篇极富教育意义的故事。

  二、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教师及文本之间充分对话,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与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本课应在学生丰富的感受和体验中,与文中人物心理进行交汇,在比、说、议中内化语言,在看、听、读中提高语文素养。

  三、教学目标

  结合本课特点,根据课文内容以及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认知规律等,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2.认识3个生字,理解“自满、惭愧、秘诀、聚精会神、坚持不懈” 等词语,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3.知道王献之成为大书法家的“秘诀” ,懂得只有坚持不懈、勤学苦练才能成功的道理。

  四、教学重、难点

  理解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成功的秘诀,懂得只有坚持不懈、勤学苦练才能成功的道理。

  五、重难点的突破

  由“王献之”是怎样练字的,这个问题找到成功的秘诀;再由从父亲的言行中,感受到成功的秘诀,懂得只有坚持不懈、勤学苦练才能成功的道理。

  《王献之练字》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导入新课。

  投影出示几张兰亭的图片

  1、你见过这几张图片吗?

  这就是著名的书法圣地---兰亭,王羲之的《兰亭序》就是在这里产生的。它是一处风景优美,闻名中外的旅游景区。这是临池十八缸,池旁还有一石碑,名为太字碑。正是这个景点,向人们述说着一个传颂至今的书法故事,故事的名字叫……

  板书:王献之练字

  2、你对王羲之和王献之有哪些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放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词语。出示:

  晋代 夸奖 自满 模仿 称赞

  抚摩 石凳 水缸 顿时 秘诀

  聚精会神 坚持不懈 勤学苦练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1)和学习伙伴合作读一读,看你认识哪几个。

  (2)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同学们 ?

  (3)开火车领读。

  3.我们把词放回课文中,看你能否读得流利,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这个故事的?

  4.同学们看课题,你认为应该强调哪个字?(练)

  三、顺学而到,细读感悟。

  1、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哪一段重点写王献之练字的?

  2、出示第6段指名读。

  3、哪几个词重点写出了王献之是怎样练字的`?(出示: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坚持不懈 勤学苦练)

  4、你是怎样理解的?

  5、出示句子:

  春天,(外面春暖花开),小朋友们(都去放风筝了),而献之却( )。

  夏天,(外面花红柳绿),小朋友们( ),而献之却( )。

  秋天,( ),小朋友们( ),而献之却( )。

  冬天,( ),小朋友们( ),而献之却( )。

  6、这就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7、同学们真了不起,竟然看到了这么多的情景,然而课文中却只用了4个词,16个字,就把这些情景都概括出来了,这就是我们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那你们说这几个词应该怎样来读呢?先自己读一读。

  8、那这一段该怎样读?(指名读)

  9、你认为王献之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他一开始就知道“勤学苦练”吗?

  10、“自满”是什么意思?你能给它换一个词吗?

  11、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自满的时候,谁愿意说说

  12、大家的“自满”都是有原因的,都是在自己取得一些成绩之后才自满的,在文中画出王献之自满的原因,用“因为……所以”来说说。

  13、大家默读2、3自然段,从哪句话或哪个词能够感受到王献之的自满。

  14、父亲的一个“点”并没有马上让王献之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母亲却一语惊醒梦中人。谁来读读母亲的话?

  15、听了母亲的话,聪明的小献之顿时-----(满脸通红,十分惭愧)

  16、你是怎样理解“惭愧”的,请你做一个“惭愧”的表情。

  17、年幼的献之觉得父亲的那一点十分神奇,竟然天真的认为父亲是有“秘诀”的,你们觉得父亲真的有什么秘诀吗?

  18.真正的秘诀就是“坚持不懈、勤学苦练”王献之和你们一样聪明,明白了父亲的真正用以,出示第6段。

  19、后来,献之也成了大书法家。我们来欣赏王献之的作品。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你听到或看到哪些人是通过“坚持不懈、勤学苦练”获得成功的?

  2.你有什么收获?

  《王献之练字》课后反思:

  我从4个方面对《王献之练字》一课进行反思:

  1、教学目标的落实。本课我确定的3个教学目标。一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二是认识3个生字,理解“自满、惭愧、秘诀、聚精会神、坚持不懈” 等词语,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三是知道王献之成为大书法家的“秘诀” ,懂得只有坚持不懈、勤学苦练才能成功的道理。本节课上,在我和孩子们的共同努力下,教学目标基本完成。

  2.学段目标的体现。我们中段的特色目标是“会学”。本课我首先由课文的结尾入手,让学生找到王献之是这怎样练字的。抓住关键词,引导学生想象王献之练字的情景,用“春天,(外面春暖花开),小朋友们(都去放风筝了 ),而献之却( )。”这样的句式启发学生的想象,练习学生的表达能力。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等方法,使学生会理解、会读、会悟、会表达。

  3.不足:第一,本节课在朗读上所给予的指导不够充分,另外在读得时间上显得仓促,没有给孩子足够朗读体会的时间。第二,班级有53名学生,在回答想象理解的问题时,能够积极主动参与的孩子不是很多,局限于10几个孩子中,可能和平时的训练、引导不够充分有关,这也是今后教学中应该重视的一个方面。

  4.困惑:每篇课文中有许多训练点,大多数老师担心遗漏对学生能力的训练,因此课堂上就出现了过多过杂的现象,我觉得自己在尺度的把握上能力不够,恳请各位领导老师指导。

【王献之练字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读《王献之练字》有感(通用9篇)11-04

练字的作文03-07

练字的名言02-17

关于练字的作文02-25

练字的作文(15篇)05-19

练字的作文15篇05-19

练字的心得体会12-20

关于练字的作文12篇02-25

练字心得体会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