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时间:2022-10-06 02:51:57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小学《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下册)第1~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及余数的含义;能根据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写出相应的算式,能正确读、写有余数除法的算式。

  2、使学生在认识有余数除法的活动中,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3、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大胆尝试,小组交流,全班讨论等形式经历知识产生过程,体验思维过程。

  教学过程

  一、突破思维定势,引出有余数除法

  1、基于经验,动手操作。

  谈话:这儿有10枝铅笔,如果要把这些铅笔分给几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同样多,可以怎么分?请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和同学交流。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学生中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摆法:

  (1)每份2根,分成5根;每份5枝,分成2份;每份1根,分成10份……

  组织反馈,并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相应的直观图:

  [说明:前面学习中学生对于平均分的认识都局限于把物体正好分完。这是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也是本课学习的起点。本环节教师精准地调用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展开教学,为有剩余现象的学习孕造了学习氛围。]

  2、突破定势,感受新知。

  谈话:把10枝铅笔平均分,可以每人分2枝,分给5个小朋友,也可以每人分5枝,分给2个小朋友……可为什么不每人分3枝呢?(因为每人分3枝,还有剩余的,分不完。)

  谈话:10枝铅笔,每人分3枝,结果会怎样呢?请大家动手分一分,看会出现怎样的现象。

  完成操作后,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分法。

  对于学生中出现的不同分法,分别进行如下引导:

  第一种:

  提问:说一说你是怎么样分的?(10枝铅笔,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3个人,还剩下1枝。)

  第二种:

  提问:你是这样分的?

  再问:其他小朋友对这种分法有什么想法?(剩下的4枝还可以再分)

  根据学生的回答,再分出3根的`1份。

  3、比较交流,感受不同。

  比较:请同学们把这种分法和前面的两种分法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课件出示三种分法的直观图)

  小结: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时,都是正好分完,也就是没有剩余;而今天在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时,遇到了分不完的情况,也就是有剩余。怎样用数学的方法来表示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小学《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

  设计主要理论依据:

  《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主要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表内除法主要研究“正好分完”的情况。而有余数的除法主要是研究“分后有剩余”的情况,它也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须切实学好。这个单元中共有 4 个例题,例 1 的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回忆起以前学过的表内除法的相关知识,学会用竖式计算除法,这也是进一步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例 2 是对有余数除法进行教学,让学生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让学生着重理解余数的含义,学会用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生动有趣的适合学生的'学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我根据中年级学生的直观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的思维规律,充分运用直观手段分为四个层次进行教学。

  学情分析: 我们知道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是新课标所倡导的。而表内除法应是学生们已熟练掌握的,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着重抓住除法竖式计算和“余数的认识及其含义”这个知识点来进行教学,这对学生们来说是不会有太大的困难的。

  教学目标:

  1 )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表内除法的横式、竖式写法和试商的方法。

  2 )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口算和笔算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

  3 )会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4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

  1 )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弄懂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 )让学生学会笔算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

  教学准备: 准备小棒 卡片 火车头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 、发小棒,用小棒摆喜欢的图形。

  2 、引导用小棒摆一个一个独立的三角形。

  二探讨新知

  1 、小组交流摆的情况:最多摆几个,怎样列式,为什么?

  2 、汇报:用 12 根小棒摆 4 个, 12 3 = 4 。用 11 根小棒摆, 11 3

  3 、讲解竖式写法。思考:余数表示什么?

  4 、观察比较:观察这两题,你发现了什么?

  5 、小结: 有余数的的除法(板书课题)

  三巩固新知

  1、用 13 、 47 根小棒摆三角形,怎么摆?列式计算(做一做)

  2、坐车去旅游 。 看你桌上的题卡,请你认真做对题,可别上错车。(贴火车图)

  3、咱班共有多少人?下火车需要租车,如果一辆车可以坐 8 人,需要租几辆车?剩下几个人怎么办?(列式计算)

  4、老师还要再考考你们,看谁最快,最先到达目的地。(卡片)这个大红苹果就送给你。

  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上有哪些收获?

  小学《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3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联系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使学生学会解答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

  2、在掌握平均分两种分法的基础上,加深对除法两种应用题的认识、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操作,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等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类推,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挖掘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发展学生的思维、

  2、设疑、解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有余数除法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及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有余数除法两种应用题余数的处理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做一做第3题的投影图片,7支铅笔,8根小棒,练习的算式卡及图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操作并解答、

  (1)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几根?你是怎么分的?

  (2)拿出8根小棒,每4根放一堆,可以放几堆?这是怎样想的?

  2、列式、计算,指明口述解题思路、

  30个羽毛球,每6个放一盒,可以放几盒?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1)出示例3∶7支铅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几支,还剩几支?(先分分看)

  (2)读题后引导学生操作,用小棒代替铅笔,大家共同操作后,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演示、边演示边口述分的过程、

  教师提问:把7支铅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是什么意思?(就是把7支铅笔平均分成3份、)分的结果怎样?全分完了吗?(每人分2支,还剩1支、)

  教师引导:联系平均分的含义及以前我们学的知识,想想这题应怎样解答?(指名学生列式“7÷3=”,并用竖式计算)

  教师启发:竖式中,除得的商“2”,表示什么?(每人分得2支、)余数“1”表示什么?(还剩1支、)做应用题写横式等号后面的得数时,要写单位名称,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题商和余数后面的单位名称是什么?应怎样写?

  学生讨论后,指名回答写出横式等号后面的得数、7÷3=2(支)…1(支)

  教师提问:答话应怎样写?(每人分2支,还剩1支)为什么这样写?(因为平均分后,没有分完,还有剩余、)

  (3)对比、分析:今天我们解答的这道应用题与以前学过的除法应用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平均分,用除法计算、)有什么不同?(有余数,商和余数都写单位名称,答话因有余数需答完整、)

  (4)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在解答时要注意横式等号后面的余数及单位名称不能丢掉,写答话时要按题意回答完整、

  (5)反馈练习:独立完成课本120页做一做第1题、教师巡视指导、订正时,指名让学生说解题过程,重点强调计算的结果及答话应该怎样写、

  2、教学例4:

  (1)出示例4:43个乒乓球,每袋装5个,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

  (2)读题后,启发学生联系铺垫孕伏中第2题(羽毛球分放人盒中)列出算式:“43÷5=”,并用竖式计算

  (3)讨论:除得的商“8”表示什么?余数“3”表示什么?

  (4)根据讨论的结果,联系例3有余数除法计算结果及答话的写法,独立解答课本119页例4、

  (5)订正时,着重让学生说清商“8”的单位名称为什么是“袋”,余数“3”的单位名称为什么是“个”、

  (6)反馈练习:独立完成120页做一做的第2题、教师巡视指导、订正时,重点强调平均分的第二种的有余数的应用题计算结果的'名称商与余数的单位名称为什么不同、

  三、巩固发展

  1、课本120页做一做第3题、(投影出示)

  看图说题意,再写算式、

  9÷□=□(个)……□(个)

  9÷□=□(盘)……□(个)

  (1)先引导学生看图,分析数量关系,理解题意、

  提问:图中一共有多少个苹果,根据这个图和算式(1),你能说说题意吗?(根据计算结果的单位名称,“(个)……(个)”,可以推断是平均分的第一种分法、)

  类推:把图和算式(2)联系起来,你能理解题意吗?(可讨论,根据计算结果的单位名称,“(盘)…(个)”,可以推断是平均分的第二种方法、)

  比较、归纳:根据图及两个不完整的算式,指名请学生说出两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第一个算式表示,把9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每盘放4个,还剩1个、第二个算式表示,有9个苹果,每盘放4个,可以放2盘,还剩1个、

  (2)让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独立完成写好算式、

  (3)订正,指名口述思维过程、

  2、填空:(投影出示)

  (1)

  14÷4=3 …2

  14÷3=4 …2

  (2)

  21÷6=3 …3

  21÷3 =6 …3

  3、做练习三十六第2题、指导学生要把2角化成20分后再列式计算、订正时,重点让学生说出为什么要先把2角化成20分。

  四、全课小结

  1、让学生观察板书,总结出今天学了什么新知识、

  2、教师纠正,补充性地进行小结、重点强调根据题意正确书写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完整写出答话。

  五、布置作业:121页练习三十六第1、3题。

【小学《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09-11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精品09-03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精选13篇)03-20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10-13

余数的除法教案03-03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优秀11-09

余数教学设计06-08

余数的除法优秀教案03-04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10-10

有余数的除法优秀教案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