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药》有感

时间:2021-02-13 17:49:39 专题读后感 投诉 投稿

读《药》有感

读《药》有感1

  夏瑜之死。

  一个有抱负的大好青年,你的死,多无奈。

  那时的人们是有多愚蠢,他们可以认为康大叔——这个粗人,这个满脸横肉,哗众取宠而且杀了人还心安理得的刽子手是个大好人,他们可以聚成一群,或在茶馆,或在大街上谈论并围观那些血淋淋的残杀,却仍能谈笑自若。

  你们的麻木不仁,让人心寒,更让人心惊。

  夏瑜的那句“可怜”,那两个字还在我眼前飘着,这是一种多么绝望的呼喊,可惜,这“可怜”二字只是被理解为发疯,被当作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之一。

  康大叔,华大妈,老栓,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二十多岁的人。

  真正疯了的,是你们。

  作为一个有着清醒的头脑,并且想要“造反”的夏瑜来说,他在那个时代,是个“怪物”,而他也应该是不会知道的,用他的鲜血和着面粉做的馒头,竟是包治百病的好药。

  小栓之死。

  一个体弱多病的沉默青年,你的死,多无奈。

  不知为何,我在文章中没有看到你说过一句话,是不能说,还是无话可说?

  得了痨病的你做什么事情都不方便。咳嗽更是与你如影随形。

  我不知道你在看到那只人血馒头时的心情。是在久病之后好像找到出口的喜悦?还是半信半疑?或是无奈悲凉?又或者是顺着父母就这样吃掉它的没感觉和司空见惯?

  文中的你,什么也没讲,但你肯定对它有期盼在吧?

  可你怎么还是你死去了?是康大叔“包好包好”失灵?还是这根本就没有一点效果?

  你来不及问清。

  你在麻木中生,在麻木中死,你一辈子都沉浸在麻木与病痛中,我不禁为你叹息,为你感到悲哀。

  这文章本来就是一剂良药,直达精神,直达人心,而不会像那人血馒头一样,是愚昧的人们所信奉的毫无用处的神药。

  “哑——”乌鸦的叫声,像是为夏瑜和小栓的死的悲凄之音,更是想要唤醒那些思想仍在沉睡,麻木不仁的中国人。

读《药》有感2

  读书使我们视野开阔,读书使我们情趣高雅,读书使我们学会思考,读书使我们的人生更加的丰富、充实。

  今天我们读了一篇文章——《生命的药方》。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名叫德诺的少年患了艾滋病的故事。他周围的邻居都不和他玩,只有他的好朋友艾迪像从前一样和他玩耍。艾迪的妈妈也不让他去找德诺玩,但这也没有阻拦他们的友情。艾迪听说新奥尔良的费医生找到了能治疗艾滋病的植物,于是他就带着德诺去找费医生,可是最后德诺还是去世了。

  这篇文章中令我映像最深的就是艾迪为了德诺赶到奥尔良去寻找能治好艾滋病的草药。虽然俩人没能找到,但这也体现了他们俩人的友情的深厚,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故事的最后说德诺其实一生最大的病就是孤独,而艾迪给了他快乐和友情。我想这就是生命的药方吧。

  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像德诺这样的艾滋病患者吧!他们常常受到排挤,没有人和他们玩。可其实艾滋病根本不是接触就会感染的,而是血液感染,所有我们不能排挤艾滋病患者,要去多多的关心他们。

读《药》有感3

  5月20日星期日天气:下雨

  在我多姿多彩的课余生活中,我最喜欢读课外书了,我读过许多名片名著,可最使我难以忘怀的要算是语文书中的一篇作文《生命的药方》了。

  我喜欢这篇作文是有目的的,虽然这篇作文不像名片名著那样让人感到身临其境,不像小说那样引人入胜,还不象写景色的文章那样令人陶醉。说了那么久,大家一定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我喜欢这篇文章的原因吧!答案是:因为书中的小朋友艾迪和德骆的精神使我深受感动。

  这篇作文主要讲了有一个小朋友脚德骆,他不幸的患上了艾滋病(这是一种传染病),他的同伴们知道他患上了艾滋病,见了他就躲得远远的,都不愿意跟他玩游戏,也不愿意和他交朋友。只有一个叫艾迪的伙伴还愿意和他一起玩游戏。艾迪为了能让好友恢复健康,就和他踏上了去新奥耳良求医的路程,艾迪的好友坚持了三天,就坚持不住了。于是,艾迪与他的好友又回家了,才刚会到了德骆的医院,德骆就去世了。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我们要像德骆一样坚持不懈,虽然他只坚持了几天,我们还要象艾迪一样,关心朋友。

读《药》有感4

  今天,我读了《刘恒亲尝汤药》,内心有很大感触,不禁写下感想。古往今来的许多有识之士,他们的身上都有孝的影子。诸如董永卖身葬父,刘恒亲尝汤药之类,不管他们贫穷还是富贵,他们的身上都有孝。刘恒是一个仁孝两全的君主,在他的母亲生病时,刘恒总是无微不至的照顾母亲,亲自煎药,亲自试尝,待到汤药正适合时,端到母亲跟前。正是由于刘恒的孝心,才能让当时的西汉王朝得意强盛。由此说来,孝心可以让一个国家得以安定和强大。在当代的今天,在注重科学发展的同时,更要求我们培养孝的品质。孝让人们的内心得到温暖;孝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孝让这个和平的时代更加美好。在大的方面,国家能够以孝治国,那么人民就会以孝待人。如此说来,这样美好的社会怎么会有父母将子女告上法庭的事呢?又怎么会有孤独无助的老人呢?说到孝顺父母,我不禁想到我的父亲。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待奶奶非常孝顺。在父亲看来孝顺长辈是最重要的准则之一。记得奶奶的脾气很倔,并且身体抱恙。每次我回家的时候,总是看到奶奶打着掉瓶,而父亲也总是在奶奶身边守候奶奶饿的时候,父亲做好饭菜亲自端到奶奶跟前。晚上还为奶奶铺好床,等到奶奶入睡自己才回去睡。也许是孝的火花,才能拥有温暖的家园。

  作为现代的一名中学生,我们不仅身负祖国的未来,更要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孝。孝是一切幸福的起点,孝是社会和谐的纽带。只要我们事事以孝为先,孝敬我们的家人,孝敬我们的老师,以不孝为耻。让孝心的火焰缔造幸福美好的明天。

读《药》有感5

  暑假里,我不仅看了中国作家杨红樱的马小跳,还看了一位英国作家的书,他叫罗尔德·达尔,一个让大人们有些害怕,却让孩子们疯狂着迷的小老头儿。

  小乔治实在没有办法喜欢他的姥姥,因为他的姥姥是一个自私自利、脾气坏透了的老太太,总是变着法儿折磨小孩子。终于有一天,忍无可忍的小乔治把家里所有能够找到的有毒物品混合在一起,配制出神奇的魔药,用各种有趣的法子好好整治了这个坏脾气的老太太。

  小乔治那些调皮可爱、精灵古怪的做法,虽然让我看得喜笑颜开、乐不可支,但是我想对他说:小乔治,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你一定以为,姥姥那么折磨我,我偶尔报复一下没有什么不可以,大人们不是常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嘛。是的,我承认你的姥姥的确自私自利,并且脾气很坏。但是,你不能伤害你的姥姥,大人们还有一句话是“害人之心不可有”。我们中国人有一句话叫作“百善孝为先”,我们作晚辈的要尊重爱护自己的长辈。如果你能来中国,我们也许可以想出更好的办法对待你的姥姥,和睦一家亲。

读《药》有感6

  药,鲁迅的作品之一,作为鲁迅的读者之一,我认为鲁迅先生的文章是不可亵渎的,他文章所富有的批判性,深刻性等是需要读者不停去揣摩,去深入的。

  药,写的是两家人--"华""夏"两家的故事,设置了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华家在明,夏家在暗,作者极富心思的将两家姓氏安排成为"华夏","华夏"象征着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的成长历程是艰辛坎坷的,耐人寻味的。

  我想,小说中的华家生活应该不富裕吧。当华老栓去买药时,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华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几下,从他们的语言动作,小说中郁悒的气氛,皆可看出,他们都是穷苦的百姓,可他们却愿意花那么多钱去买"人血馒头"。可想而知,当时的人民群众是多么愚昧无知,群众所认同的"神药"迷惑着大众,蒙蔽着人们的思想,可想而知,当时的社会的文化思想是多么毒害人心。

  当华老栓去作"人血馒头"交易时,鲁迅先生作了这样的描写"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向上提者。"这句话中的"无形"的手,我觉得也是有一定含义的,"无形的手"会不会象征着愚惑人民群众的封建思想呢?或者象征着毒害人民群众的某种思想毒药?或者有更深一层的含义。"鸭子"?所谓鸭子,不禁令我想起一句俗语"赶鸭子上架"鸭子在某种程度上,正是没有头绪,没有思想,愚昧无知,甚至是随波逐流的一种动物,不仅华老栓一家,甚至是当时社会所有人会不会就是"这些鸭子"

  在描写华小栓时,鲁迅反复强调华小栓吃饭的情景。"大粒的汗,从他额头上滚下,夹袄也贴住了背心,两块肩呷高高凸出,印成一个阳文的字。后来还有一段描写"小栓已经吃完饭,吃得满头大汗,头上都冒出水蒸气来"。对于这段文字,我反复的去揣摩,但还是不解其中味。

  所谓"人血馒头"是指用夏家的孩子为革命所牺牲的写做成的,可却被华老栓,康大叔等人当成是治"痨病"的药,是何等的麻木,何等愚昧,何等悲哀!这也是鲁迅先生想要表达。鲁迅将批判的锋芒指向麻木愚昧的国民性。"人血馒头"的交易也正反映了人民群众与革命者之间的隔阂,革命者为群众牺牲而群众不觉悟,真是一场悲剧。

  当老栓在热馒头时,店屋里散满了一种奇怪的香味。古人说"良药苦口利于病",然而,那药却散发出一股清香,会不会在暗示华小栓吃了药也只能是徒然,会不会是这股香味在讽刺他们一家的自欺欺人。而那股香味从何而来呢,我是这么觉得的:馒头上的血是用革命者的鲜血做成的。那股香味是从夏榆心中那高尚的节操,那纯净,积极向上的思想散发出来的饿,鲁迅先生是要赞扬这种精神的。

  在小说的结尾中,是对坟场的描写,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的人,也就是说是埋着夏榆了,而路的右边是穷人家的坟墓。也就是说是埋着华小栓的坟墓了。两面都已经埋到层层叠叠,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候的馒头。这些"馒头"密密麻麻,又让我想到两个孩子之间的"人血馒头"交易。那一个个凸起成半圆形的丛冢,宛若一个个馒头。它们无形中在嘲笑呢,在揭露那场看似戏剧的悲剧。

  两边的坟,一字儿排开,中间只隔着一条小路,这条小路正是象征着革命者与群众之间的隔阂啊,后来,当华大妈跨过小路,靠近夏榆的母亲时,我的心是何等激动,何等澎湃,那意味着一股希望的火苗在蹿动,在滋长。也就表明将来的某一天,群众会理解革命者,群众会和革命者走到一起,一起去探索救国"良药"的。

  夏榆的坟上的花环也是引人深思的,花是寓意着希望的,夏榆的精神将永不泯灭,革命将后继有人,中华民族是有希望的,纵使历程坎坷,一路跌跌撞撞,但也至始至终努力成长,去渴求阳光雨露,去打败重重困难,去寻求光明的未来,给百姓一个完美的交代。

  在《纪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先生虽然高度赞扬,欣赏这位刘和珍君,但对她的以流血的方式,是执有一定的否定意味的,我想,鲁迅先生对夏榆也是执有这种态度的。夏榆的精神固然高尚,但他的行为是脱离了社会思想变革的单纯的政治革命。是掺杂着些微盲目,些微惘然的。所以鲁迅对他的行为是否定。

  那只乌鸦没有停在夏榆的坟上,反而是"直向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的原因正是如此。鲁迅先生认为寻找救国的方法既不能有华家人的愚昧,也不能有夏家单纯政治革命,而是用另外一种适合中国道路的反封建方法,

  这也是标题《药》的含义,药正也是人们要去思考救国良方啊

  朋友们,看了就适当发表下意见,我正在学习,你们的评价非常重要,谢谢你们了。

读《药》有感7

  “又碍了20分钟,我们才解放的?”我在此时明白了什么叫做天意楼下传来一声大恐:“你这该死的女人。最后,我们开心的回了家。捞了一阵子,我觉察自己捞的田螺特别少,而妈妈一捞便是一大把,于是,我就认真观察妈妈的动作,我发现妈妈每次在捞之前,都用脚抹一抹看看哪儿的泥比较多,就在哪儿捞!

  可德诺的病越来越重,艾迪不得不放弃计划,两个好朋友在一起时充满了快乐,秋天的一个下午,德诺去世了,艾迪抽泣着说:“我很难过,没能为德诺找到治病的药。”德诺的妈妈泪如泉涌:“不!艾迪,你找到了,德诺一生最大的病其实是孤独,而你,给了他友情,他一直为有你这个朋友而感到满足……

  德诺染上艾滋病已经很不幸,谁知道,只是噩梦的开始,他渴望来自朋友的友情,哪怕只是一个关切的眼神,可是这一切恐怕已经成为一种永远的奢望,我不知道,我如果是他,该如何面对自己,我也不敢想,我如果是艾迪会不会向他一样付出,但我知道,如果我是德诺一定希望有一个向艾迪一样的朋友,陪我走完最后一段人生,奏响生命的绝唱!

  德诺是不幸的,但不幸中的万幸是艾迪陪他走完了人生最后一段,德诺走了,他是带着微笑,带着艾迪那份沉甸甸的友情飞向那个遥远的天国的,虽然这段时光如此短暂,可短暂中却蕴含了永恒!这种永恒就是爱,就是我们都想得到,却不愿意付出的东西。人,是多么自私的一种动物,渴望得到又吝啬付出。所以,我们无法真正体会到德诺的幸福,和艾迪失去朋友的痛苦,没有友情,我们变得麻木,不懂得付出,我们更加孤独。

  多一份爱,多一份付出,让我们共同努力,一定可以找到自己的幸福。

读《药》有感8

  我曾学过一篇让我泪流满面的文章《生命的药方》,它在我的心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课文主要讲德诺患上艾滋病,艾迪依然和他玩耍,给了他理解和珍贵的友谊。

  当我读到“‘以后睡觉,就抱着我的鞋,想想艾迪的臭鞋还在你的手里,艾迪肯定就在附近’”这句话时,我的心为之震颤。我知道了友谊无与伦比,在你最孤独害怕的时候,你的朋友回给你关爱,会给你快乐,会给你别人不能给的理解。这时,我才明白,拥有一个朋友就是拥有一份理解,一座用金子做的宝塔,所以我们要珍惜友谊,珍惜我们之间的情感,让它不受一块“小玻璃”的影响而破碎,不让我们之间受到一块土地似厚的“隔离”。

  当我又读到“可是,当医生赶来为德诺摸脉的时候,德诺却没有睁开眼笑。这次他真的死了。”时,我为之落泪,我又为德诺能够在快乐中死去而感到幸运。我想,德诺一定不会因为他自己的死去而感到遗憾,因为他死前得到了一个全力以赴地帮助他,挽救她的好朋友艾迪。他一定为有艾迪这样的好朋友而满足……

  读完全文,我有深受启发:如果自己遇到挫折要学会勇敢的去面对,你要相信,你的朋友在心里为你鼓着劲儿!

  我也为我能有张佳欣这样的好朋友满足。

  张佳欣是我们的“老语文课代表”,由于她表达能力很强,我常常问她问题,而且经常叫她辅导我读课文或其他什么。她没有像其他人那样不耐烦的样子,而是耐心的给我讲题,给我做辅导。

读《药》有感9

  在我们世人的眼中,西施总是美的,东施总是丑的。但外表美不足以证实什么,心灵的美,那才是真的美。

  村外,蒙蒙细雨。东施手挽一个包袱,决心离开这个伤心地,再也不回来了。但是,她并不知道该去哪儿,也不知道哪儿才是属于她的地方。脸上流下了冰冷的液体。东施踏上了村外那冰冷的石桥,她看了看身后的村庄,想起了村里人的嘲笑,想起了村里人对西施的赞美。东施在那冰冷的石桥上悲悲戚戚地呜咽起来,脸越来越近的马蹄声也未听见。马上的人是一位英俊潇洒的男子。他停在了东施的旁边,他发现眼前的这位女子虽无沉鱼落雁之貌,倾国倾城之色,但是她本身就具有的纯朴的气质却非常的迷人,在那雨中哭泣的她样子是那样的美丽。男子对东施说:“你真美。”东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确实有人对她这么说。东施决定不走了。她往家中跑去,从此,东施不再与西施比美,而是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此后,人们见到东施都会说她很美。

  没错,东施没有美丽的容貌,但是,她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这种心灵上的美好超越了所有的一切。这样的美超越了西施的美貌,在人们的心中,东施真是太美了。这样的美比一张美丽的脸蛋更好看,牵动着人们的心。

  在生活中不也是这样吗?.我们总会有这样的感觉,说自己长得太难看了,自己有缺陷。其实,这些都不重要,不要因为自己的长相、缺陷而自卑。放眼望去这美丽的大千世界等待着我们。这些不起眼的缺点又算得了什么呢?用我们那颗真诚的心去看待身边这美好的一切吧!这些不过只是上天给予我们的一点小小的考验,如果我们连这点考验都不能通过,又如何去享受身边这美好的一切。

  我们在生活中、学习中,要自强、自信。不要因为自己的不美好的一面自卑,不要失落,相反,我们要有更强的自信心,坚信考验过后等待我们的是一切美好!

读《药》有感10

  以“铮铮居士自称的“天下第一长联作者、重庆江津人氏、联圣钟云舫博学多才,能诗擅文。他生性刚直豪爽,爱“助人笔墨打抱不平,经常以诗联的形式批评讽刺当时的贪官污吏,抨击当世的不平之事,被官府衙门里的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剌。光绪二十九年(1902年)五月,57岁的钟云舫被重庆当局收质,以“妖言惑众,扰乱民心,结党为奸,意图不测为罪名,解押到成都府科甲巷提刑按察使待质所“待质,开始了长达三年的牢狱生活。

  狱中的钟云舫无书可翻,孤夜难眠。想起了有趣的中草药名,于是便“索枯肠取药名及四书成语,编辑成对,籍以消遣……他用中草药名作了近百幅草药联,或叙事或抒情或言史或喻理,中草药名在他的联中,与历史典故、与文字艺术完美结合,形成了对仗工整、妙趣横生、奥妙无穷的中草药联。

  他颂农家丰收喜庆:

  五谷登新,大麦黄连苍耳子;

  六神朝老,桂花香附白头翁。(联中的中药有五谷米、大麦、黄连、苍耳子、六神、桂花、香附、白头翁。)

  他怜游子:

  血结皮消,苦恨人生没药;

  辞姑贝母,雅怜之子当归。(联中的中药有血竭、皮硝、苦杏仁、人参、没药、慈菇、贝母、雅连、枝子、当归。)

  他赞美人:

  寒水芙蓉花蕊湿;

  淡搽轻粉美人娇。(联中的中药有寒水石、水芙蓉、花蕊石、淡菜、轻纷、美人蕉。)

  他写天伦之乐:

  石钟乳香肥儿,红娘爱子;

  真珠空明生地,张老添丁。(联中的中药有钟乳石、乳香、红娘子、真珠、生地、樟脑、皂角剌。)

  他写自然:

  泽下山根,大风云起石;

  芒消冰片,清苑水回香。(联中的中药有泽泻、山豆根、大风子、阴起石、硭硝、冰片、茴香、清紫苑。)

  从联圣钟云舫妙趣无穷的草药联中不难看出,勤劳聪慧的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与生活实践过程中与大自然结下了深厚的渊源。中草药作为人们健康保健中的重要手段,人们在它们身上倾注了深厚的情谊。深情厚意总是需要表达与释放的,由此,中医药便成为了我国文学艺术和自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中草药名的妙处在于闻名如见其人。比如益智仁、茯神、何首乌、补骨脂等,我们仅从药名就可以揣摩出它们的治病功效;又如人参、猪毛菜、牛膝、马兜玲、狼尾巴花、羊胡髭草、狗尾草、猫胡子草等以形命名的中草药,一听药名便能想象出它的模样;再如甜葶苈、酸浆、苦杏仁、辛夷、盐肤木、鱼腥草、淡菜等是以药的性味对其命名;更有甚者,以人名为药名的,比如:使君子、杜仲、何首乌、刘寄奴、管仲、韩信草等。

  正因为人们给中草药命名时,就赋予了它玩味无穷而深刻的寓意,所以也就注定它们与中国文学相依相伴,也就注定了中国文学中有这样一个别具一格的以药名入诗入词入联的特色文化。

【读《药》有感】相关文章:

读《展翅》有感12-03

读格局有感10-27

读《坚持》有感10-23

读名人有感10-20

读散文有感03-19

读《一九八四》有感04-11

读《军神》有感04-06

读《酥油》有感01-22

读《火刑》有感09-22

读《毛泽东》有感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