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作文

时间:2023-05-13 11:29:07 作文 投诉 投稿

【必备】语文课作文3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课作文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必备】语文课作文3篇

语文课作文 篇1

  一张什么也没有的白纸,它会使人感到空洞乏味,但泼上缤纷的色彩,它就有了精彩的生命;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它会使人压抑厌倦,但添加新的创意,它会使人充满动力。就如每日的语文课,没有期待没有欣喜。

  天空如往日湛蓝,白云如往日飘渺,明媚的阳光从窗外洒入,窗外的风景一如既往的美丽,可再美丽的风景看久了也会生腻,何况是堂堂沉闷的语文课。每堂学生先朗读一遍,再划下重点句子,然听老师枯燥的讲解,没有生动的讲解,没有活跃的氛围,这样的语文课又会有哪个学生会喜欢?( )

  上课铃如约响起,一堂语文课又如约来临,没有期待没有欣喜,看着语文老师走进来在讲台边站定,往常般的面容带着丝笑容:“同学们一定觉得上语文课乏味无聊,不如今天我们换种形式轻松一下吧。我们请三位同学上来表演一下核舟记的第二段,其他同学读旁白,那么想表演的举手!”

  轻快的声音在同学之间掀起一阵轩然大波,教室的氛围立即活跃起来,你一言我一语,个个都举手期待积极的看着老师,希望老师选到自己。最后决定分别由小高饰演东坡,小鲁饰演鲁直,小胖饰演佛印。

  同学们比往常般清朗的读书声响起,“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

  在同学们的伴读声下,首先是小高将白色纸做的桶戴在头上,手虚扶下巴好像有胡子,坐在并排的三个椅子中间,像模像样的样子引得同学们发笑,接着小胖、小鲁走了上来分别坐在小高的左右,再接着“东坡”和“鲁直”两人打开一本练习册一起看,正好到同学们读的情节。

  同学们轻快的齐读声继续响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东坡”和“鲁直”手各一端拿着摊开的'练习册,小高左手放在小鲁背上,两人各伸出一只脚,身体微侧膝盖靠近,和书的情节符合像模像样,同学们在台下专注的看着他们表演,时不时谈论一下他们的表演给出他们的建议。

  要说最精彩的是小胖的表演了,“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他将校服拉链拉开,挺着肚子,仰着头一副他是高僧样,弯曲右膝支起右手撑着头,演得惟妙惟肖,就如书上的弥勒跑到了现实,他的袒胸露乳装也引发全班同学笑点的高潮,台下一片欢笑声,直到老师咳了几声,才把还在回忆已经结束的表演的同学从回忆中拉回。

  这堂课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变得更深,也在学习中找到了乐趣,语文课也不再沉闷氛围变得活跃,同学们变得积极,欢声笑语为这堂课画上完美的句号。

  老师的一个新创意,使我们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在乐趣中学到进步,爱上了语文课,为无色的语文添上了亮丽的颜色。这一节语文课我也学到了很多,有时一种方法不行换一种方法效果说不定会更好,这节生动的语文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期待着,期待着下一节的语文课……

语文课作文 篇2

  新课改以来,语文课堂教学似乎陷入了一片机械模仿的“沼泽”。说要“以读代讲”,课上便是成片成片的读书声。乍一听,不错呀,读中感悟,读中内化。可细听之,却发现问题多多:读得干巴巴的,为读而读,并无感情可言,更别提什么读中感悟了;提到“合作探究”,便大搞“小组讨论”,这也是眼下语文课惯用的形式,似乎只有这种形式,才能体现课堂的自主性,于是不管多简单的问题,总是要经过一番讨论才得出结论。诸如此类的机械形式,不仅浪费时间,长此以往更会消耗学生的学习热情,甚至对语文学习班产生厌恶感。因此,我们不能再选择、使用这样的形式主义,而需要创造性地运用新课程理念,优化教学设计,让语文课堂产生“期待效应”。

  一、 程式上的期待

  教学是不可重复的艺术,简单地挪用特级教师的教案,那是原始的“拿来主义”;机械运用自己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那是顽固地“固步自封”。

  儿童的内心世界是一个充满灵性的天地,他们有与成年人完全不同的憧憬。每天以同样的方式去接近学生,自己会乏味,学生也会厌倦。课前,他们原本在期待,期待老师带来一丝新的气息,可是一段老生常谈的程式打破了他所有的期望。失去了兴趣,失去了学习的欲望,内心当然会处于被动的状态,那这一课学生的受益如何,就可想而知了。所以,我们不必对所有的课堂作太多的程式规定,而是要更多地将一节课作为一次探险,一次即兴的发挥,一回大胆的尝试。老师应该有胆量、有魄力去冒险,也应该用平静的心态去冒险,去创造性地利用教案,创造性地理解学生,让课堂有更多意料之外的生成。

  当然,我们也需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充分预设,而且使这种预设呈现多样化的形式、充满挑战意味、极富刺激性的新思路,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进而让课堂教学熠熠生辉。

  二、 内容上的期待

  不同的教材内涵不同,需要学生感悟的'内容也不同,所以我们需要对每一课精心设计,因课设练,不同的教材就要让学生咀嚼出不同的味道来。对学生来说,他们虽然不能像文学鉴赏者那样或在广场倾听诗人朗诵,或在剧院的池座里观赏话剧演出,但他们同样是从“期待视野”出发,期待着老师带着他们进入一个新颖、充满激情的天地。只有当我们精心设计的内容激活了学生的潜意识,他们才会对所学内容产生强烈的印象和深刻地感悟。对语言文字和学习的感悟活动才会顺利进行。这样才能从实际意义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恐龙》的时候,在引导学生充分品读课文后,展示各种恐龙的图片:“我们不仅要认识各种恐龙的形态,而且也要像作者一样善于把每一种恐龙介绍给大家。你们愿意吗?”“愿意!”学生的热情迅速膨胀,顿时,教室里热闹非凡,都很专心、投入地向伙伴介绍。有位小家伙边说边比划:“我是雷龙,瞧我的身体——多棒!别人称我为庞然大物,我可是名副其实的哦……”说的人神采飞扬,听的人津津有味,多么和谐的课堂!我想正是利用了学生的期待心理,激发了他们的表演欲望,才得以塑造精彩。

  三、 情感上的期待

  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具有丰富的情感性。情感不是靠机械灌输,而应在心灵感动中渗透。

  在课堂上,学生会期待情感得到交融,期望老师跟他有“心电感应”,期望老师能肯定他的价值。一次,学生的习作中这样写道:又到了星期三,今天我的作文要是还能在课上大放光彩,那该多好啊!……听,多么简单的满足!要是连这点小小的期望,都不能让学生满足,那不是太没人情味了?其实,不管是老师抑或是学生,都期望在课堂中张扬生命的活力。那么,就让我们共同努力,让语文课堂鲜活、灵动,溢满生命的激情,绽放绚丽的奇葩吧!

  亲爱的老师们,只有经历过“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苍茫,咀嚼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无奈之后,才能享受“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豁然。为了能给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焕发新的生机,请多给学生一点企盼的机会,多留一点遐想的空间,多送给学生一些惊喜吧!

语文课作文 篇3

  听雨时,是最能让我头脑清晰的时刻,也是最能让我心事如潮的时刻。——题记

  又是夏雨倾盆的时节,总喜欢隔窗听雨。从前不懂得聆听,是因为不曾懂得语文之美,而今,在语文课上,我将词赋诗曲如雨般聆听。语文课不只有写作、词语的解释,更有一种情怀、一种情结、一种精神的升华。

  我喜欢把上语文课比作听雨,因为语文如雨一般荡涤人心。

  听!“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如万马奔腾般的.雨声是冷漠的外表下一颗炽热的心。听!“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如和煦春风般的雨声。听!“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如尘咏悲叹般的雨声。听!“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如悠悠羌管般的雨声。听!“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如绝尘回响般的雨声……

  真像雨声啊!语文课上的词赋诗曲如雨般成了修饰感情、寄托心声的使者,让他俘获人的内心,肆意渲染。唯有语文能够承担起那份感恩,那份执着。

  雨雾朦胧,让人恍若走进了曾经。去聆听那天外之音——“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去观赏那长安秀美——“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去体会那沙场悲凉——“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我感到语文课如一阵雨,每当下课,却总有一种从雨给我带来的幻梦中惊醒的畅快和怅然若失的沧桑。

  在语文课上,曾学过一曲词,词云:“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这是语文在告诉我们:人生境遇不同,看到的听到的景象也各异。

  顿时,狂风起,雷电吼,大雨下,我感受到了语文的生命。狂风告诉我,“君子当行如风”;雷电告诉我,“君子说话掷地有声”;大雨告诉我,“人活得当淋漓尽致”。

  一切又归入平静。窗外,大雨依然,风景仍旧,多的只是心灵的喘息,岁月的回响和灵魂的升华。

  语文课上,书声依旧,雨声悠远……

【语文课作文】相关文章:

语文课作文03-03

语文课上作文03-03

难忘的语文课作文03-05

语文课上的呵欠作文03-23

有趣的语文课作文02-05

奇怪的语文课作文03-05

我的语文课本作文03-03

语文课作文600字04-06

精选语文课作文3篇05-05

【精选】语文课作文3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