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的教科书教学设计

时间:2022-10-08 00:42:39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珍贵的教科书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珍贵的教科书教学设计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珍贵的教科书教学设计范文

  珍贵的教科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字,会写13个字。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通过读书思考、质疑讨论,体会教科书的“珍贵”,感受战争年代读书学习的困难和张指导员舍身保护书的可贵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学习生活。

  3、能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教科书的“珍贵”,感受战争年代的困难和张指导远射申报户数的可贵精神。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掌握本课13个生字,积累新词。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渗透给课文分段的训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每当新学期来临,每当我们手捧崭新的课本,你们的心情一定是既兴奋又激动的。是啊,一本本教科书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多大的便利。然而,在解放前,在险恶的战争环境里,要想得到一本教科书是多么不容易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流血牺牲。那时的情况是怎样的呢?我们学习《珍贵的教科书》一文,就知道了!

  学生齐读课题。

  二、释题质疑。

  1.看了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2.归纳学生的问题:

  (1)为什么称教科书是珍贵的?

  (2)文章描述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代?

  三、介绍时代背景(学生交流汇报)

  课文记叙的故事发生在1947年春天,蒋介石命令胡宗南部队进攻延安。党中央和毛主席采取以退为进,诱敌深入的方针,毅然于三月中旬放弃延安,以后在延安西北战场上消灭了蒋军十多万。延安小学的转移正是在胡宗南部队猖狂进攻的时候,所以当时环境十分险恶。就是在这种险恶的条件下,延安小学的学生仍然在坚持学习。张指导员为保护一捆教科书而英勇献身。

  四、提出自学要求,指导学生进行自学。

  1.初读课文,动笔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及不理解的地方。

  2.借助字典自学生字新词。

  (1)读读生字的字音。

  (2)弄清每个字的偏旁部首、笔顺笔画。

  (3)练习用生字组词。

  3.再读课文,给自然段标出序号。看看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是讲下面内容的。

  (1)战争环境中,我们渴望得到印好的教科书。

  (2)情况紧急,“我”和张指导员需要立刻去印刷所取书。

  (3)在回村的路上,张指导员用生命保护教科书。

  (4)用生命换来的教科书和张指导员牺牲前说的话,一直激励着"我"前进。

  五、检查自学情况,进行重点指导。

  1.读下面的词语,要求读得准。(指名读)

  环境代替顽强桌椅俯冲延安锅烟叨念艰苦卧倒

  2.说出下面生字的部首。

  替(曰)卧(臣、卜)凳(几)省(小)顽(页)

  3.理解下面的词语。

  振奋人心:使人精神振作,奋发。

  俯冲:以高速度猛地向下冲。

  争先恐后: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珍贵:价值大,意义深刻,宝贵的。

  完整无缺:十分完整,没有缺损。

  叨念:轻声地、反复地说。

  珍贵:十分宝贵。

  激励:激发、鼓励。

  六、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带着不懂的问题读课文。

  课文讲的是什么事?事情是怎样发生的?

  2.再读课文,深入地了解写作顺序和主要内容。

  七、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通过理解词语、理解句子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提高朗读能力,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你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学生练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为什么说教科书是珍贵的`呢?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讲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这段,说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2.思考讨论,小组学习。

  课件出示:

  (1)延安小学的同学“顽强地坚持学习”表现在什么地方?(表现在战争环境、条件艰苦)

  (2)从哪些地方看出延安小学的学习条件十分艰苦?完成下列表格:

  第二句中的三个分句,每个分句都是。

  (3)默读思考:为什么说张指导员带来的消息是振奋人心的?

  课件出示重点句帮助理解。

  A:我们多么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书啊!

  要让学生体会出:一方面说明当时学习条件非常艰苦,突出无书的困难,因此大家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书,体现了教科书的珍贵;另一方面,在大家十分渴望教科书时,张指导员告诉大家有书的好消息,所以说这个消息是振奋人心的。

  B:“同学们知道书是怎么来的吗?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印出来的!印书用的纸,是党中央从印文件用的纸里节省出来的!”

  引导学生体会出:书是来之不易的,是毛主席亲自关怀,是党中央用印文件节省下来的纸印刷出来的。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对延安小学学生的关心。用“没有……就……”连接的。前半句讲的是困难,后半句讲的是克服困难的办法。

  写这些困难一方面表现了延安小学学生克服困难,坚持学习的顽强精神,一方面也说明了教科书的珍贵。

  (4)体会重点句第3句的意思

  课件出示:“最困难的是没有书,我们只能抄一课学一课”

  对比出示以下两句,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比较课文中这样写好在哪?强调最困难的是没有书,为下文突出渴望得到教科书作铺垫。

  3.总结第1自然段的段意。

  讨论明确:这段主要写延安小学学习条件艰苦,师生渴望得到一本珍贵的教科书。

  三、学习课文2-6自然段。

  1.课件出示思考题:

  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同学们渴望得到一本教科书?

  2.学生自学、讨论交流。

  3.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兴高采烈”“高兴地跳起来”“争先恐后”等词语深入体会同学们渴望得到教科书的心情。

  4.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练习用因果关联词语填空。

  (因为)我们多么渴望每人都有一本教科书!

  ①(所以)张指导员(兴高采烈)地宣布:"我们有书啦!"

  ②(所以)我们觉得这真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③(所以)我们听到这个消息都高兴地(跳起来)。

  ④(所以)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喊着要去印刷厂取书。

  5.再次读课文,指导学生练习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课文。读出张指导员、“我”、同学们的激动、高兴的心情,体会延安小学学生渴望有书的迫切心情,还要注意本段四个感叹号在表达人物感情时所起的作用。

  6.归纳、总结第2-6自然段的段意。

  (同学们听到有教科书的消息异常高兴,张指导员决定“我”去领书。)

  四、学习第8-11自然段。

  1.默读思考;这几个自然段作者主要讲了几个意思?可以分成几层?

  2.讨论分层情况:

  第一层(8)主要写“我”和张指导员取到书后高兴和急切的心情。

  第二层(9-10)遇到敌机轰炸,张指导员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书而英勇牺牲。

  第三层(11)张指导员的临终叮嘱一直鼓励"我"前进。

  3.提问:在回村的路上,遇到了什么情况?带着什么语气朗读?(引导学生体会当时的危险情况,读出语气。)

  4.体会第9自然段中两处省略号的用法。

  (“快卧倒……”表示说话声音被打断。“我的耳一阵轰鸣,就什么也不知道了,…”省略我被炸伤昏迷后发生的事情。)

  5.找出指导员身负重伤的句子。

  6.根据“趴”“一动也不动”“完整无缺”“压”“染红”等词语,启发学生想象指导员用生命保护教科书的情景,体会张指导员用生命保护书的崇高精神。

  7.重点词语“完整无缺”的意思,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完整无缺的书是什么样子的?

  (2)这捆书是怎样完整无缺的?

  (3)这捆书为什么会压在张指导员身下?

  (4)他为什么这样做?他的希望是什么?

  8.指导学生想象张指导员因为伤势过重,生命垂危,没有力气、说话断断续续的语气。想象张指导员说话的样子,练习朗读。

  五、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六、总结提问。

  课文为什么用《珍贵的教科书》做题目?

  (引导学生回答:

  〈1〉当时条件艰苦

  〈2〉在主席关怀下,党中央从印文件的纸里节省出来的印刷的

  〈3〉书是张指导员用生命换来的。所以,书来之不易,十分珍贵。)

  七、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第二自然段,学习这段话的写法,把“今天,我们的学习条件非常好”的意思写具体。

  板书设计:珍贵的教科书

  盼书→取书→保护→激励

  珍贵的教科书教学设计2

  【教材解析】

  《珍贵的教科书》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五单元中的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记叙了在 1947年保卫延安的战争中,延安小学的学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顽强地坚持学习,张指导员为了保护教科书而献出自己的生命,说明教科书的珍贵及当时学习环境的艰苦,体现了革命先辈对后代的殷切希望。

  课文以教科书为线索,以“珍贵”为核心,展开故事情节:盼书→取书→护书→激励前进。语言生动感人,结构紧凑,感情强烈,读后催人奋进。与课文地势自然段内容相配套的有一幅插图,表现的是张指导员牺牲前的情景。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认读生字词。

  2、深入理解课文,了解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英勇牺牲的经过,懂得教科书为什么珍贵。

  【教学重点】

  理清本课叙述的顺序,了解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牺牲的经过,懂得教科书珍贵的原因,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难点】

  带领学生想象那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通过朗读进入课文所描绘的特定氛围,从而理解教科书的珍贵。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每学期一开学,你们都能按时领到崭新的,图文并茂的教科书,学习起来多么方便啊!可是你们知道吗?在解放前,在战争环境中,要得到一本教科书是多么不容易啊,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甚至流血牺牲,那时的情况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珍贵的教科书》。

  2、出示课题,解题 板书:珍贵的教科书

  提问:什么叫“珍贵”?(非常宝贵的,特别好的,价值大的,意义深的。)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认读生字词。

  2、深入理解课文,了解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英勇牺牲的经过,懂得教科书为什么珍贵。

  三、交流课前预习情况:(预学单)

  形式:先在小组内交流,后各组代表上台汇报。

  (一)简介时代背景

  1947年春天,蒋介石在全面进攻解放区的计划破产后,为挽救其垂死的统治,实行所谓的重点进攻;进攻陕甘宁边区的国民党兵力达到23万多人。西北人民解放军在陕甘宁边区的部队只有两万多人,因而敌军曾先后占领过我军主动放弃的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所有县城。中国共产党疏散了延安的学校、医院、机关、居民。《珍贵的教科书》讲的就是当时,延安小学转移到一个小山村里,在炮火连天的环境中,小学生们坚持学习的故事。

  (简介时代背景,目的是为学生能够深入的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二)字词部分

  (三)我的视角

  过渡:同学们预习的真不错!课本是很普通的东西,年年都有崭新的课本发给大家,可是在战火纷飞的岁月,一捆教科书写下一段动人的故事,无声地述说着“珍贵”的原因。下面就让我们细细去品读这个故事。

  四、整体感知,深入理解: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你从课文哪些内容中体会到了教科书的珍贵?

  提示:先自主学习,画出相关语句,再和小组同学交流。

  2、交流,相机指导,板书。

  3、指名分段读课文,导学第一部分:

  ⑴理解“渴望”一词:(迫切地希望)

  “我们”为什么这么渴望得到印好的教科书?(因为没有书,学习条件非常艰苦。)

  ⑵从哪一自然段可看出同学们学习条件艰苦,他们又是怎样顽强地坚持学习的?(出示课件图片)

  思考:当时,同学们学习有哪些困难?他们是怎样克服的?指名说。

  板书:我们渴望有书

  (3)怀着“渴望”得到书和听到有书以后的兴奋心情朗读3~7自然段。

  4、读课文,看看哪些自然段讲的是在回村的路上,张指导员用生命保护教科书的?(7~11自然段)

  ⑴提问:在回村的路上遇到了什么情况?带着什么语气朗读?(引导学生体会当时危急情况,读出语气。)

  ⑵自己读第10自然段

  ①体会两处省略号的用法,进行讨论:

  “快卧倒……”(表示说话声音被打断,因为当时情况非常紧急,非常危险,指导员的喊声刚出口,就被炸弹的爆炸声打断了。)

  “我两耳一阵轰鸣,就什么也不知道了……”(省略“我”被炸伤昏迷后发生的事情。)

  ②指导朗读

  (“快卧倒……”情况紧急,说话声音被打断,读时声音要快些。“我两耳一阵轰鸣,就什么也不知道了……等我醒来,才发现自己头部受了伤。”省略了我昏迷后发生的事情。读时不要和下文连接太快,要稍适停顿。)

  ③找出指导员身负重伤的句子。

  根据“趴”、“一动不动”、“完整无缺”、“压”、“染红”等词语,启发学生开展想象;想象张指导员用生命保护教科书的情景。体会张指导员用生命护书的崇高精神。

  思考: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的希望是什么?

  提问:张指导员醒来后,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引出第11自然段)

  ⑶师生接读第11自然段

  ①理解:“书……书……”省略号表示什么?(说话断断续续)

  ②引导学生想象张指导员因为伤势过重,生命垂危,没有力气,说话断断续续的语气,指导朗读,并想象张指导员要说的话的内容,补充完整。

  ③“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这里的省略号表示什么?(前两个表示指导员伤势严重,说话断断续续,后一个表示话没有说完就牺牲了。)

  ④启发学生想象张指导员没有说完的话是什么,补充完整,进行思想教育。

  ⑤指导朗读。

  (根据省略号表示的不同意思,读出不同的`语气,还要指导学生读出张指导员说话时微弱的但充满责任感的语气。)

  过渡语:指导员的话充满了对下一代无限的关爱,生命即将逝去,担心的是书与下一代的学习,这书,这话语浸透了指导员的向往,我们要珍惜这一切。(课件出示)

  5、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6、总结提问:这篇课文为什么用“珍贵的教科书”做题目?引导学生回答:

  ①在艰苦条件下得到的书。

  ②书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党中央节省文件用纸而印制的。

  ③是张指导员用生命换来的,来之不易。

  (从以上三方面体现出教科书的珍贵)。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同学们,指导员为了保护教科书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这是多么珍贵的教科书啊!我们生活在今天的幸福年代,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课本呢?

  说一说,小结出示:爱书读书以书为友快乐成长

  六、课堂检测:(过关作业)

  1、看拼音写词语:

  2、填空:完()无()()先()后()()人心

  3、为什么说教科书是“珍贵”的?

  七、闯关作业:积累读书的名言、成语。

  八、拓展阅读:语文天地“开卷有益”《书本里的蚂蚁》。

  板书设计:

  珍贵的教科书

  我们渴望有书

  毛主席关怀印出书

  张指导员用生命保护书

【珍贵的教科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珍贵的教科书》教学设计04-27

珍贵的教科书_750字08-26

《珍贵的教科书》读后感10-06

《珍贵的教科书》读后感10-09

《珍贵的纪念》教案设计10-06

《冰花》教学设计 冰花教学设计12-12

《头饰设计》教学设计06-06

欣赏与设计教学设计05-24

经典教学设计03-05

(精选)教学设计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