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时间:2024-04-07 10:57:06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荐】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4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荐】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4篇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20以内退位减法表中算式的排列规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

  2、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提高口算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概括、迁移类推能力以及合作交流、团结竞争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发现20以内退位减法表中算式的排列规律,正确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

  发现规律,表达规律,应用规律的过程。

  教学准备:

  课件,口算卡片,每个四人小组一套20以内退位减法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题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对20以内退位减法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

  二、口算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

  师:老师想看看这些算式你们掌握的如何。卡片出示5题退位减法题目,选择两题让学生说算理。再请学生来举例几题像这样的退位减法算式,教师板书算式。

  【教学设想:因为这是一节复习课,复习的第一步,我采用了口算卡片复习的形式。让学生出题,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同时也检测了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掌握的程度。】

  三、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整理

  找规律,填表(课件出示需要补充的退位减法表)

  师:像这样的算式还有很多,我把它们请到了课堂,你瞧!但有些算式找不到了家,请把它们放到合适的位置上!

  四人小组讨论一下,从已有的算式中找到规律,想填哪格就填哪格!说说为什么这样填,你是怎么想的?明星小组。同桌互说规律

  师:同桌互相说一说,这个减法表是怎么来排列的?你有什么发现呢?

  学生汇报时,注意引导在叙述上的有顺序性,当学生说到横行时,要将横行的规律说完再来观察竖行。

  竖看:

  (1)从左到右各行是按十几减9、减8、减7、……的顺序排列的.

  (2)各竖行的被减数都是按11、12、13、……减几的顺序排列的.

  (3)各竖行式题中的得数,下边一题比上边一题大1.比如13-7比12-7的得数大1。

  横看:

  (1)第一排都是11减几,第二排都是12减几,……

  (2)每一横排的减数是按从大到小排列的.减9、减8、减7、……

  (3)每题的得数都是右边一题比左边一题大1.例如,12-6比12-7大1.

  斜看:每一斜行算式的答案都相同。最外面一行的算式答案都是9,依次是8,7师:差是6的算式有哪几道呢?

  (11-5、12-6;13-7、14-8、15-9)

  【教学设想:这个问题并没有限定差是6的算式的范围。所以也许学生会说出原来学过的10以内差是6的算式,个别学生还可能由14-8=6、15-9=6类推出16-10=6、17-11=6等尚未学习的减法算式。对此,我要因势利导让学生分类,然后再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这节课复习上来。学生可能说出:6-0=6、7-1=6、8-2=6、20-14=6引导他们分类:其中哪些是上学期已经学过的?哪些是新学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哪些是以后要学的?】

  板书算式:11-5、12-6、13-7、14-8、15-9师: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吗?

  师:差是7的一组退位减法算式你能都说出来吗?师:你还能说出一组差是几的退位减法?教师在这里穿插了练习五中第一小题的题目。

  3、从减法表中,还能发现什么有规律的排列?

  (1)有四道减数与差一样的题、12-6=6,14-7=7,16-8=8,18-9=9.

  (2)每一横排中,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第二个和倒数第二个,……两个减数的和,正好是这一排中的被减数.如12-9和12-3;12-8和12-4;12-7和12-5.学生如果发现其他有规律的排列,要给予表扬.

  师:你还能发现什么有规律的排列吗?

  【教学设想:通过小组的'讨论,然后汇报整个退位减法表的规律。引导学生有规律的观察,竖行、横行、斜行。20以内退位减法和加法一样,共有36道题。可让学生感受从多角度看减法表的规律是不一样的,发现规律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记忆。还可引导学生将减法表缩小,只记住一个系统(20道)就要以记住全部。】

  四、学以致用、巩固练习。

  1、运用规律,口算实践。

  师:看着这张表,老师随便指一个算式,你能很快说出得数吗?为什么你算得这么快呀?

  设计的目的:运用规律,加强计算的速度。完成P24的第三小题。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

  【教学设想:运用规律提高计算的速度,但是我自己感觉在这里,表格的规律似乎在计算中很难来用运。开小火车报答案的目的是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教学的活动中来,避免一对一的形式。】

  2、探询加减法间的关系

  (1)、一图四式

  (课件出示P13的第1题)师: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师:谁能根据图意,来列算式?师:关于这四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吗?

  (只要学生说出算式中有三个数是相同的就可以了,问:是哪三个数字?

  师:那么如果有这个减法12-5=7,你又能想到其他什么算式呢?(2)、根据所给的算式写另外的算式。

  师:由黑板上的这道减法算式,你能想到另外的哪些算式呢?(这些算式由学生上课伊始举例的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式。)

  (3)、根据所给的数字来写加减法算式。

  现在老师这里有7个数字,你根据这7个数字,能写出哪些算式呢?

  课件出示:6、7、4、8、13、11、15师:每个数字可以重复使用,但是每个算式里的数字只能在这7个数字之中选择。

  3、开放性计算练习师:猜猜鲜花后面藏着几!

  13-()=6

  13-()=11-2-()=()-()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你想到了哪些答案呢?

  16()﹥7

  五、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这节课谁的表现最好?师:今天我们对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进行了复习和整理,从表中找到了很多的规律。以后让我们在计算中更加的熟练。

  【教学设想:三个层次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一步步观察、思考、交流、合作、创新,体现了数学学习的本质。教师则始终处于引导者的位置,体现在:①通过适当的提问和板书,促进学生对表格的分析,初步渗透了函数的思想。②通过课件演示,对学生可能遗漏的重要规律进行预设,对教材进行补充,拓展学生的思维。③组织学生进行评价活动,让学生在组际交流的过程中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进一步学会整理的方法,体验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六、课堂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第13页。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2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把本单元学过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进行系统的复习和整理,为今后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需要从整体上去观察、分析、比较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式,能从整体上把握,探寻规律,以提升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水平。教材安排的内容有:第一,系统呈现“20以内退位减法表”,让学生对这36道题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初步感受到它们的排列是有规律的。第二,引导学生找规律,使学生体验到横着、竖着、斜着等不同角度看算式排列是有规律的,得数也是有规律的等。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虽然仍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在浓厚兴趣的状态下,学生产生较强的自信心和表现欲望,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操作探究与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一年级学生主要依赖于直观性的教学进行思维。形象直观的课件,更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通过对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式进行整理,发现其规律,熟练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口算能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整理能力,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体验数学运算的'规律性,感受数学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分析的多样性,愿意积极探索数学规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整理和探究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规律。教学难点:正确有序地表述规律。

  四、教学过程:

  (一)以生活情景入手,揭示课题

  1、学生注意力练习(听、看、想)1分钟

  2、以听课老师为条件,引出20以内退位减法,同时复习数数和用数学的知识技巧。(二)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

  1.找规律,填表。出示课件。

  要求:仔细观察,从已有的算式中找到规律,把所缺的算式填出来。(自由发言,想填哪格,就填哪格。)

  2.说说为什么这样填,你是怎么想的?

  3.讨论(出示课件:二十以内的退位减法—二十以内退位减法表)。

  a.竖着看,第一列的得数有什么规律?算式有什么规律?

  b.你还能发现什么有规律的排列?c.斜着看又有什么规律呢?、(酌情启发:横看,有什么规律?竖看,有什么规律?斜着看,有什么规律?)

  4.小结规律形成记忆。

  (一个巩固练习,帮助学生加深对规律的理解。)

  (三)谈话激趣,引出练习。

  1、谈话过度,以西游记的人物喜好再次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进行简单的语言表达练习和情绪放松。

  2、以学生最喜爱的孙悟空为引子,引出今天的分层次练习,争当小孙悟空。

  (四)小结本课学生表现,提出优点和不足,让学生自我纠正。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3

  用数学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p20看图列算式

  教学目标:

  1、能看懂图意,能提出问题。能从图中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并能列式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感受数学在于们生活中。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热爱我们的生活。

  教学具准备:数字卡片、教学挂图、口算卡片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口算卡片:

  13-4= 15-6= 17-9= 14-7= 11-5=

  11-9= 14-6= 16-7= 12-3= 18-9=

  2、看图填算式:?个

  (学生动手摆算式)有15个

  12-4=8

  12-8=4 15-7=8

  二、导入:

  出示P20森林动物图

  小朋友们看,这幅图美丽吗?图上画的是哪里?

  三、新授:

  1、引导学生看图,准确叙述图意,并能提出问题。你看到图上画了什么?他们在做什么?

  如:草地上原来有15只小鹿,跑了9只,还剩几只小鹿?

  2、谁能完整的把意思说一遍?(多指几个学生说图意)

  3、那谁会列式计算?算式里的15、9和6分别指什么?

  4、下面另外几幅图学法一样,教师在此过程中适当进行环保教育和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教育。

  5、生和同桌说说图意,然后动笔填写空格。

  四、练习:

  学生自编应用题,其他同学列式在课堂练习本上。

  如:我们班组成学习小组,有两个组,一共有16个人,第一组有9个人,那么第二组有几个人?

  五、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呀?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练习课

  完成第21页的第3题―――第22页的第7题

  教学要求:

  通过练习,对于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培养学生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计算方法及能力;同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第4题和第7题的课件数字卡片一套

  教学过程:

  一、听算

  14-5  16-9  13-4  12-8

  11-6  15-7  12-5  16-8

  (集体订正)

  评讲:说一说:16-8=?你是怎样想的?

  (对于全对的'同学给予鼓励)

  二、基本练习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P21:3)

  对于做得又对又快的同学在全班给予鼓励

  (集体订正)

  2、找朋友(P22:5)

  将第5题制成卡片,然后再将卡片发给学生,让他们找朋友(或者请8个同学分成两组进行找朋友的比赛,看看哪个组的同学找得又对又快)

  3、比较大小(P22:6)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三、用数学

  1、电脑出示第P22:4题的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问: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如何列式?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最后集体评价)

  2、电脑出示P22:7题的图

  问: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还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如何列式?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

  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最后集体评价)

  板书:9+4=13   4+9=13

  13-9=4   13-4=9

  五、全课总结

  (略)

  六、完成课外作业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04-05

《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设计03-26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06-05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03-27

《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设计范文10-07

《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设计10篇03-26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8篇06-05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10-07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01-19

《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反思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