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第六章第二节《密度》教学设计最新

时间:2024-02-04 16:46:46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物理第六章第二节《密度》教学设计最新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物理第六章第二节《密度》教学设计最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物理第六章第二节《密度》教学设计最新

物理第六章第二节《密度》教学设计最新1

  教学目标

  1、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

  2、理解密度公式的物理意义,明确ρ、m、V三者之间的关系,会用密度公式进行求密度的计算。

  3、知道密度的单位的意义和读法,会进行g/cm3和kg/m3之间的换算。

  4、让学生体会物理研究中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抽象概括出物理概念的方法。

  5、培养学生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导出和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单位。

  2、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会查密度表。

  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完成科学探究的过程。

  2、理解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的含义。

  实验器材

  教师:体积为10cm3的铁块、铜块各一块,体积为10mL和20mL的水各一杯,体积为20cm3的铁块、铜块各一块,托盘天平一架,砝码1套,量筒,小黑板(填写实验记录表格)。

  学生:体积为10cm3的铁块、铜块各一块,体积为10mL和20mL的水各一杯,体积为20cm3的铁块、铜块各一块,托盘天平一架,砝码1套,量筒,坐标纸一张。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教师: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一个反映物质特性的重要的概念。在学习新的内容之前,老师先给同学们将一个有关于阿基米德的故事(教师介绍有关于阿基米德帮助国王鉴定皇冠是否纯金的故事),那么阿基米德是如何帮助国王鉴定这个皇冠是否纯金的呢,学习了今天这节课的内容,同学们就能够找到答案了。

  首先请同学们看书第32页图2-16,认识到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

  出示实验所用的一组体积为20cm3体积为的铁块、铜块各一块,体积为20mL的水一杯及实验记录到的数据,如下表:

  长方铁块质量(g)铜块质量(g)水质量(g)

  要求学生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学生实验,教师强调天平的使用规则)

  引导学生比较,体积相同的铁块、铜块、水,它们的质量不相等。铜块质量最大、铁块较小,水最小。

  问题:对同一种物质来说,它的质量跟体积又有什么关系呢?

  让学生说一说,根据常识,学生会说出同一种物质,体积越大,它的质量越大,教师给予肯定。

  实验:教师出示体积10cm3的铁块、铜块各一块和水一杯,20cm3的铁块、铜块各一块和水一杯,同时出示画有课本第33页实验记录表格的小黑板,让学生把铜块、铁块和水的体积填入表中,把前面所测的20cm3的铁块、铜块和水的质量填入表格中。

  接着,教师将天平放在讲台上,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请二位同学上讲台测定10cm3的铁块、铜块和水的质量,并将结果填入实验记录表格中。(其他同学分组实验)

  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同一块铁块或木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计算结果填入实验记录表格,并要求学生利用得到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图象。

  学生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和得到的图象,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比较:

  铁块1与铁块2比较:铁块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即它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比值是一定的,为7、9g/cm3。

  铜块1与铜块2比较:铜块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即它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比值是)(一定的,为8、9g/cm3。

  同理,比较水1和水2也可以得到相同的结论。

二、密度

  继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每1cm3的铁质量都是7、9g,实验中所用的铜块每1cm3的铜质量都是8、9g,对于铁来说7、9g/cm3这个比值与铁的体积与质量大小没有关系,对于铜来说,只要是同一种铜,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也与体积和质量的大小没有关系,由此可见,对于每种物质来说,这个比值都是一定的。跟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没有关系,只跟物质有关系,因此它反映了物体本身的一种特性。

  教师:从实验数据还可以看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还反映了单位体积中质量大小,即不同物质质量分布的疏密情况,比值越大,质量分布得越密。因此物理学中用密度表示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规定:某种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教师说明:cm3、dm3、m3物理学中都叫单位体积。

  类比速度公式的导出方式引导学生推导密度的计算公式:密度=

  教师:通常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计算密度的公式可以写作:ρ=MV

  讨论公式的意义: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讨论。

  1、根据公式ρ=m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的密度和它的质量成正比

  B、物质的质量和它的体积成正比

  C、物质的质量和它的体积成反比

  D、物质的密度和它的体积成反比

  教师评析:物质的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某种物质的密度大小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对某种物质来说,这一比值是一定的,与质量与体积无关。所以A、D两选项是错误的。而同种物体在质量和体积比值一定的情况下,体积越大质量也越大,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所以B正确c错误。

  教师再讲解密度的物理意义,并引导学生看书第34页的密度表,要求学生记住水的密度,同时让学生观察密度表,让学生讨论,可从密度表中得到什么结论?(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总结,通过观察密度表,我们可初步得到以下结论:

  1、绝大部分固体比液体的密度大,气体密度最小。

  2、同种物质的密度可能会随物质的状态而改变。

  3、不同种物质的密度可能相等。

三、求物质密度的计算

  1、例题:8、9×103kg/m3等于多少g/cm3?

  0、8g/cm3等于多少kg/m3?

  解:∵1kg=103g1m3=106cm3

  ∴8、9×103kg/m3=8、9×103×=8、9g/cm3

  又∵1g=10-3kg1cm3=10-6m3

  ∴0、8g/cm3=0、8×=0、8×=0、8×103kg/m3

  2、让学生看书第35页的例题1和例题2,了解密度计算的方法,教师讲解解题的步骤和物理学中计算题的书写格式。(讲解例题1的同时,回忆课前提出的阿基米德的故事)

  四、课堂小结

  1、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2、密度的公式是ρ=,记住水的密度。

  3、常用的密度单位是kg/m3,还有g/cm3,1g/cm=1000kg/m3。

五、布置作业

  1、课文第35页作业第1、2、3、4题。

物理第六章第二节《密度》教学设计最新2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密度概念及公式、单位、物理意义

  2、熟悉常见的固体、液体的密度

  3、掌握密度概念的基础上,能利用公式进行一些简单计算

  4、通过对密度知识的了解,能了解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建立密度的概念,理解密度公式及其变形

  2、能利用公式进行一些简单计算

  3、熟悉单位换算(1×103g/=1g/c)

  三、实验器材

  天平(砝码)、质量不同的两个铜块、质量不同的两个铝块、橡皮、木块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讲台桌上放着铜块、铝块、木块、一杯水、一杯酒精。

  师:1、这里有铜块、铝块、木块、一杯水和一杯酒精,你能把它们分辨出来吗?

  2、说明你是怎么分辨的?教师指出:要分辨物质,就要知道并且利用物质所具有的一些特性、如颜色、气味、软硬,就是物质的不同的特性。根据这几种特性,利用我们的`眼、鼻、手等感觉器官,就能将上面五种物质分辨出来。

  3、我们桌上放的两个物块,一个是铜块,一个是木块,外面涂有同样的颜色,你能把它们分辨出来吗?

  a、讨论与交流:(提出猜想)

  生甲:可以用比较质量大小的方法来区分,质量大的一定是铜

  师: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提出猜想“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它们各自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可能是相同的”

  b、设计实验:

  分别选取3个大小不同的、长方体的铜块和木块(铜块和木块的体积分别对应相等),分别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用直尺测出边长后,计算出它们各自的体积;算出每个铜块和木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然后加以比较。

  c、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

  测出2个体积不同的铜的质量与体积;测出2个体积不同的木头的质量与体积;

  分别算出每个铜块和木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教师演示实验、并将得到的数据填入书中的表格中、

  d、实验结论:

  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不相同)的;

  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相同/不相同)的。

  建立概念:

  质量有体积的比值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所以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特性。

  [板书1]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同种物质密度一般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不相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

  [板书2]密度的公式:r=/v其中r表示密度,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板书3]密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3,符号为g/3读做千克每立方米。密度的单位有时用克/厘米3,符号为g/c3(1×103g/=1g/c)

  6、介绍密度表中各类物体的密度数据,并进行比较,看看结果有什么特点。

  [板书3]密度的应用

  师:密度公式有什么用处呢?

  生甲:可以测量密度,从而用来鉴别物质

  生乙:可以用来计算不便于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的v=/r;=rv

  巩固练习:

  1、教材上的例题

  2、请你想想,怎样鉴定金戒指的真假?需要测哪些量?用什么仪器?

【物理第六章第二节《密度》教学设计最新】相关文章:

《密度》物理教学反思11-29

初中物理《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10-07

《密度》物理教学反思(通用12篇)07-21

初中物理教案密度12-31

《密度》教学反思10-06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10-07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01-16

物质的密度教学反思05-21

《密度》教学反思范文10-07

第六章认识不同的区域第二节首都北京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