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时间:2023-12-29 11:13:40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欢迎阅读与收藏。

《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1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展示目标:(2分钟)

  学会生字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庐山云雾的奇丽。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指导正确朗读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请在5分钟内完成):

  a、认读生字,读准字音,练习组词。

  b、查词典或者联系上下文重点理解文中的10个词语。

  c、自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情况(10分钟):

  a、指名读生字卡片、词语,及时正音。

  b、说说你懂得了哪个词语的意思?

  四、朗读课文,讨论课文大意。(8分钟)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随机纠正字音,并说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2、同桌互读,把课文读流利。

  五、课堂作业(15分钟)

  1、抄写生字。

  2、练习感情朗读课文,将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

  3、摘抄文中的好词好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揭示目标:(2分钟)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庐山的云雾》,庐山的云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想细细品味庐山云雾奇丽的美吗?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出示教学目标:精读课文,通过朗读、想象情景、抓重点词语等学习方法体会庐山云雾的奇丽。

  二、指导自学

  (一)、精读课文第一节:(4分钟)

  1、指名读课文第一小节,(出示自学指导一)

  思考:第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读懂了什么?

  2、在山上游览、漫步,会有什么感觉?(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3、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到吗?试着读一读。

  (二)指导学习第二小节:(出示自学指导二)(6分钟)

  1、自由读第二小节,想一想:这一小节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来。

  2、哪些语句写出了云雾的千姿百态?画出相关的句子。

  3、找出比喻句,说一说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

  4、你能不能仿照作者的方法也来用美妙的文字形容一下各种姿态的云雾?

  5、你喜欢这千姿百态的云雾吗?让我们读出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6、总结学习这一小节的.方法:读——划——品——读

  (三)、精读课文第三小节:(出示自学指导三)(5分钟)

  1、运用刚才第二小节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三小节。

  想一想:这小节主要写了什么?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来。

  2、瞬息万变是什么意思?(变化又快又多)

  3、自读,找出描写云雾变化快变化多的句子?

  4、想像一下,庐山的云雾还可以变成什么?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四)、到这里,老师忍不住要和作者一样感叹:云遮雾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哪个词语说明此时的作者忘记了回家?这时你想说什么?

  (五)、知识拓展(2分钟)

  出示关于庐山的相关图片。

  三、拓展运用,我是小导游。(6分钟)

  1、同桌互相练习向游客介绍庐山的云雾。

  2、谁来当小导游,向我们介绍你眼中的庐山云雾?

  四、课堂作业。(15分钟)

  1、朗读、练习背诵课文。

  2、仿照第2、3小节的写法,围绕“公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写一段话。

  3、让我们来当小画家,把庐山云雾画下来。

《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2

  一、教材说明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的写景散文。课文通过对登山路上、山镇牯岭、大天池等处的云雾形态、颜色的描写,赞美了庐山云雾的美丽神奇,抒发了热爱自然风光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1、能划出课文中的过渡句,并说出它们的作用。

  2、学会10个生字;理解15个词语的意思;能用“刚刚…转眼间…”“时而…时而…”“尤其”造句;能摘录有分号的句子。

  3、了解庐山云雾的特点及生成的主要原因;能背诵第2、4自然段。

  4、感受庐山云雾的美丽神奇,激发热爱风光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

  凭借本课语言特色,引导学生充分挖掘句子内涵。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当。

  四、教学设计意图:

  1、在大语文思想的指导下,从小问题入手,进行研究性学习,并在研究互动中实现师生之间的及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的碰撞。

  2、以体验感悟、交流等语言实践活动贯穿教学,充分挖掘句子内涵,以读悟情,激活学生思维,全体参与,充分体验,为语言实践增添情趣,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感觉到了庐山云雾的美丽神奇,那么最能反映庐山云雾特点的句子是哪一个过渡句呢?

  2、出示句子“的确,庐山云雾,瞬息万变,趣味无穷。”齐读。

  二、深入学习课文第二段。

  1、听课文第2段录音,围绕“的确,庐山云雾……”这句话,作者笔下的庐山云雾给你留下怎样的感受?

  2、小组合作探究3、4、5自然段,自主选择其中一段进行研究。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你最想学哪些句子,为什么?

  3、小组合作探究,教师点拨。

  4、交流反馈,指导感情朗读,随机填表,感受庐山云雾的美丽神奇。

  三、细读第一段,入境悟情。

  1、引入:庐山云雾古往今来,令人心醉,那么古人是怎样赞美它的呢?学习课文第一段。

  2、出示苏轼的诗,理解意思。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3、体会清代学者的言行,感悟庐山云雾的令人心醉。

  4、指导朗读,感受庐山云雾的美丽神奇。

  四、扩展活动:赞庐山云雾。

  假如你是一位庐山小导游,根据你的体会,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写诗、写片段、画画、唱歌)来赞一赞庐山云雾的美丽神奇。 五、布置作业。

《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3

  教材分析

  《庐山的云雾》是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写景课文。本文语言优美明快,采用比喻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对祖国山河热爱之情。

  全文层次分明,第二、三自然段采用了“总——分”的构段方式,具体写出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特点。第四自然段写人们对云遮雾绕的庐山的喜爱与流连忘返。文章景物特点鲜明,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把情境的“形态美”和文章的“语言美”结合起来,情境交融,为丰富学生语言积累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是很容易并且乐于学习新知识,具备较良好的学习习惯,但缺乏创新意识,想象力不够丰富。

  在第一课时学习,学生已认识课文生字,熟悉课文内容,本课学习中将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慢慢感悟,充分理解庐山云雾的美。

  教学目标

  A知识和技能: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词语。

  3、 初步认识总-分结构,重点学习第二、三段的写法。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B过程和方法:

  1、抓住重点词句,想象、了解庐山的云雾。

  2、读懂段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描写方法。

  C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读出喜爱庐山云雾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激发学生观察、描绘云雾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课文优美的文字,感受庐山云雾的形态美。

  教学难点:写法指导:了解总分的构段方式,学习抓住特点,把事物写具体的写法。

《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4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庐山的云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庐山,一同去领略庐山云雾的神奇魅力!

  1、庐山的云雾到底美在哪里?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景色秀丽的庐山,有……

  师:是呀,庐山的景色多么秀丽啊!庐山都有什么景色?

  师:是呀,庐山有高山,幽谷,瀑布,溪流,云雾。

  2、谁愿意读这句话,读出庐山的.景色秀丽。

  3、在这么多美丽的景色中,作者最喜欢什么?你从哪个字看出来的?

  生:云雾。从“尤其”可以知道。(回答完整)

  师:是呀,一个“尤其”写出了作者对云雾的情有独钟。同学们,从这句话中,你还读出了什么?

  生:变幻无常、神秘

  师:是呀,云雾给庐山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谁还想来读这句话,读出作者对庐山云雾的喜爱。我们一起读。

  4、同学们,从这一自然段中,你们还读出了什么?

  生:在山上游览,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漫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师: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是怎样的?是呀,多么神奇、多么奇妙的感觉啊,谁想读好这两个词?谁想读带着这种感觉读好这两句话的?

  5、庐山的云雾举世闻名,正是有了这变幻无常的云雾,庐山才更有了神秘的色彩,这云雾多神奇美丽呀!(板书神奇美丽)

  庐山的云雾究竟有多神奇,它有什么特点?自由地朗读课文2、3自然段。

  二、整体感知“神奇”:

  师:那么庐山的云雾究竟有多神奇,它有什么特点?

  生: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板书)

  生: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板书)

  师:你们是从哪里找到庐山云雾这两个特点的?

  生: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师:你真有一双慧眼!像这样能够概括一个自然段意思的句子叫中心句。围绕一个中心去写,这样的构段方式就叫——总分(板书)

  三、品“千姿百态”:

  1、(理解千姿百态)那同学们,你喜欢千姿百态的云雾吗?那我们赶紧睁大眼睛,去欣赏那美丽的云雾吧。

  预设:1欣赏了云雾,你有什么感受?云雾真美啊!姿态真多啊!各种各样,各不相同。

  预设:2欣赏了云雾,你又有什么感受?云雾千姿百态。云雾姿态各种各样,各不相同,这就是千姿百态,谁想读一读这个词语?你能给它找个孪生兄弟吗?——姿态万千(同学们的词汇真丰富)

《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5

  教学目标

  1、抓“神奇”研读全文,培养自主探究与交流能力;

  2、感受庐山云雾的美丽神奇,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创设情境:老师想出资和大家一块儿开办一家旅行社,大家愿意吗?

  为了提高效率,我们先开辟一条“庐山云雾游”旅游专线。要搞好这条旅游专线,必须了解庐山,课文是一则很好的'资料。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已经了解了庐山云雾的哪些信息?

  二、整体感知,提炼主线。

  1、放映课件,让小“社长”们“实地考察”庐山,欣赏云雾美景。

  2、你能用一个字说说庐山云雾留给你的感受吗?两个字呢?

  3、师小结:是啊!庐山云雾确实让人感到美丽神奇。

  三、提出专题、研读全文

  1、引出专题:庐山云雾“神奇”在哪儿?为什么这么“神奇”?

  要求:自由朗读课文,小组讨论交流,发现一处标上神奇1,又发现一处标上神奇2……

  2、学生围绕专题自由研读全文。

  四、交流成果,落实有关训练。

  1、明确训练要求。

  2、生自由交流学习成果,师随机点拨落实训练。

  A、多变(变化多、变化快),落实感情朗读训练。

  比较:

  ⑴雾来时,风起浪涌;雾去时,飘飘悠悠。雾浓时,像帷幕遮住了万般秀色;雾稀时,像轻纱给山川披上了一层飘逸的外衣。

  ⑵雾来时,很大很大;雾去时,很轻很轻;雾浓时,很浓很浓;雾稀时,很淡很淡。

  B、多情,落实句式训练:时而时而时而。

  C、壮观,落实感情朗读训练。

  D、地理位置特殊是庐山云雾形成的客观原因。

  3、结合板书,简要小结。

  五、回应情境,升华延伸:

  根据云雾的特点为云雾风光试写一条广告语。

《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6

  教学目标:

  1、 加强中心句的训练,初步了解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重点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

  2、 通过朗读、观察体会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特点,感受庐山奇特的环境美和人文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庐山奇特的环境美,了解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播放幻灯片)师讲述:位于我国江西省内的庐山以峰奇山秀,瀑布溪流景色秀丽闻名中外,尤其是因独特的地理条件形成的神奇的云雾,更是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令每一位到过那里的人都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昨天我们初读了课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细细品味庐山云雾奇丽的美,齐读课题。

  二、精读课文第一节

  1、 指名读课文第一小节

  2、 师:景色秀丽的庐山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那么在这众多的景色中,作者最喜欢的是什么?(云雾)你是从哪个字中领悟到的?(更)师:那变幻无常的云雾,更是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什么叫”变幻无常”?正是有这变幻无常的云雾,才让庐山更显神秘,谁来读出这种神秘的感觉。

  3、 是呀,引读(在山上游览————,漫步山道————)此时,你会觉得自己就像————。

  闭眼想象:在山上漫步,眼前飘浮的是云雾,身边流动的是云雾,脚下踩着的是云雾,此时此刻你仿佛升入云端,腾着云雾在空中行走,进入了仙境。

  4、 谁来美美地读一读这两句话?

  三、精读课文第二节

  1、老师再给大家看一组图片,庐山的云雾这么多不同的姿态,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吗?(千姿百态)

  2、作者是怎样来描绘他看到的景象的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二自然段, 边读边想,这个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你可以和伙伴交流你的想法。

  3、谁想和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的?师板书:千姿百态。哪些具体的语句中读出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呢?请在你的书本上将它们用曲线画出来。你找到了吗?想和大家交流一下吗?

  像这种围绕一句话展开具体描述的构段方式我们把它称为什么呢?(总分的构段方式)

  4,请你再默默地读读这些具体写云雾千姿百态的语句,你觉得这些语句把云雾写得怎么样? (生动形象)为什么写得这么生动形象呢?(这些句子都用了打比方的方法,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觉。这样动人的语句,都快把大家的心都带到庐山去了!)

  5、作者把不同位置的云雾都比成了什么?快速读读课文,待会老师看看你们会不会填空

  6、你最喜欢哪一处的云雾,练读,指名读,出示相应的图片,指导读出感情。

  7、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这些千姿百态的云雾,老师也想来读一读了。请同学们轻轻地闭上眼睛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云雾,待会儿老师请你把你看到的情景画下来!(师配乐范读,学生闭眼想象)

  8、想象到了吗?请缓缓地张开你的眼睛,谁想来画画笼罩在山头的云雾?还有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弥漫在山谷中的云雾,遮挡住山峰的云雾(指名画),其他的小朋友请在下面画在你们的语文本上画你最想展现的那一处云雾,好吗?

  9、真美啊,真是各有各的美景!你们能尝试着根据这些画的图将这个自然段背一背吗? 生练背,师引背。

  四、精读课文第三小节

  1、除了千姿百态,庐山的云雾还给怎样的感觉呢?

  2、通过阅读,你好像真的去庐山走了一回,感受到了庐山云雾的`另一个风貌——瞬息万变(板书)。

  3、(出示第三自然段)你从这个词语觉得了庐山的云雾怎样?(变化得非常快!)除了瞬息万变,你还从哪些词语或是语句中感受到了庐山云雾的变化之快呢?(课件相应有表示:刚刚,转眼间,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谁能将这些词语读好的?读好了词语,你能试着将这段文字读好吗?赶紧先自己试试看!(生练读)谁想来读?(2-3个同学)我们一起来!

  4、不知你们是否注意到了最后的省略号,它表示什么?

  5、想想看,还会变出哪些模样?

  6、想得好!谁能用上一些词,把你们刚才想到的连起来说说?也可以按照课文中出现的句式说。

  出示句式:云雾一会儿变成……一会儿又变成……

  明明还是……转眼间就变成……

  刚才还是……刹那间就变成……

  7、说得多好啊!这么多的样子,用一个词概括,叫做——(千姿百态)

  云雾的变化这么多,这么快,也用一个词概括,叫做——(瞬息万变)

  8、 同学们自己读懂了课文,真了不起!让我们带着对庐山云雾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齐读这一自然段。

  9、 、请看:我们再来看这个自然段,边看边思考,这个自然段在构段方式上与第二自然段有什么共同点呢?你能说得具体些吗?

  五、精读课文最后一节

  小朋友们,学到这儿,你想对庐山说些什么吗?

  作者也发出了感叹,谁来读一读这一节?

  哪个词说明了作者和大家的心情一样,不想离开这美丽的庐山。(流连忘返)

  谁来把这一句读好?

  六、总结全文

  1、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所以吸引了许多的游客,我们一起来用动听的声音向大家介绍神秘的云雾吧!

  齐读全文。

  七、拓展延伸

  庐山的景色十分秀丽,来到这里的人,都会被这美景所吸引,所以很多诗人来到此地,留下许多优秀的诗篇。现在老师向大家介绍其中的两首。出示古诗,范读,齐读。

  八、作业

  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都用了总分的写法。第一句是中心句,其它几句都是围绕中心句层层展开,具体地描写这个特点。现在,老师想请大家用总分的写法选择一处景物写一写。(树林,天空,小河,田野)

【《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相关文章:

《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10-10

《庐山云雾》教学设计04-22

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06-30

《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05-03

《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优秀09-23

《庐山云雾》第二课时教案08-23

《庐山云雾》第二课时教案4篇08-26

《庐山的云雾》教学反思01-09

庐山的云雾教学反思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