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时间:2023-12-29 08:34:02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合集)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合集)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养成速读的的好习惯,学习一些速读的方法;

  2、理解文章对封建统治者奢侈、虚伪、愚蠢的讽刺和揭露。

  二、教学重点

  1、培养集中注意力,限时阅读,整体认知的习惯;

  2、领会文章对封建统治者的讽刺和揭露。

  三、教学难点

  1、培养限时阅读,整体认知的习惯,学习无声阅读的方法;

  2、 领会私心和虚伪会使人变得十分愚蠢的道理。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文分析。

  1、 由单元教学目标,引出《皇帝的新装》(板书课题)。

  2、要求学生阅读“预习提示”,了解作者安徒生和阅读本文应该注意之点;看注释,查字典,阅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词。

  3、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辨析字形和它作为词素的意义。

  4、速读课文。

  5、 本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说明皇帝喜欢穿新衣服,写出故事发生的缘由。

  第二部分,第2至4段,叙述两个骗子向皇帝行骗,写出故事的发生。

  第三部分,第5至22段,叙述大臣和皇帝受骗、骗人,写出故事的发展。

  第四部分,第23段至末尾,叙述皇帝裸体参加游行大典,写出故事在高潮中结束。

  6、引导学生分析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写出皇帝的什么情况?表明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这在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

  写出这位皇帝“为了穿得漂亮,他不惜把所有的钱都花掉”,“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每个钟头都要换一套衣服”,整天都“在更衣室里”。表明了他的心思兴趣都在穿漂亮衣服上,为穿漂亮衣服,不惜花费,奢靡无度,穿漂亮衣服成了他特有的癖好(板书:皇帝喜好新衣);他整天时光都消磨在穿漂亮衣服上,昏庸懒惰,荒废朝政(板书:昏庸荒政)。这就揭示了故事发生的缘由,为故事的发生做好了铺垫(板书:故事铺垫)。他还喜欢“显耀一下他的新装”,这又为后文写他穿着那套“新装”——裸体游行预作了伏笔。

  第二课时

  一、引导学生分析第二部分。

  (1)第二部分写骗子向皇帝行骗。骗子怎样诱使皇帝上当?他的哪句话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骗子先说“他们能够织出人类所能想到的最美丽的布”,抓住了皇帝癖好新衣的特点,针对这个特点行骗,投其所好(板书:骗子投其所好);又说用这种布缝出来的衣服具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抓住了皇帝昏庸荒政而又想辨别出官员是否称职、是聪明还是愚蠢,以求保住皇位的。动理,针对这种心理行骗,击中要害(板书:击中要害);因而能够诱使皇帝上当。

  “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又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的推动作用。

  (2)皇帝听了骗子的话产生了什么样的反应?

  皇帝听了骗子的话,觉得“那真是理想的衣服”,“我穿了这样的衣服,就可以看出在我的王国里哪些人对于自己的职位不相称:就可以辨别出哪些是聪明人,哪些是傻子”,以为这样就可以维持住他的专制统治。骗子的荒唐胡说,正中了这位昏庸荒政的皇帝的下怀。皇帝于是付了很多现款,让骗子马上开始工作。骗子行骗也就初步得逞。

  (3)课文写出骗子怎样进一步行骗?

  课文从骗子“织布”的情景,进一步写出他们的行骗。“织布机上连一点东西的影子也没有”,他们却“装作在工作的样子”,“急迫地请求发给他们一些最细的生丝和最好的金子”,既装满“自己的腰包”,又表明他们确实在织布,用了很多原料。“忙忙碌碌,一直搞到深夜”,假戏真唱,煞有介事,作势骗人。骗子表演“织布”、故事也就正式发生(板书:故事发生)。

  二、引导学生分析第三部分。

  (l)骗子在装模作样地“织布”,皇帝也一心惦记着那衣料。他为什么先派大臣去看衣料?

  皇帝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但“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有些不大自然”,很心虚,害怕自己看不见这布,所以先派他那“诚实”的、“很有理智”、最“称职”的老大臣去看。

  (2)课文怎样描写老大臣看衣料?这样描写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课文写出老大臣看到骗子,“正在空织布机上忙碌地工作着”,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惊骇万分”;他虽然不承认自己“愚蠢”、“不称职”,但没敢说出“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这时,骗子请他走近一点,问他“花纹是不是很美丽,色彩是不是很漂亮。”这是先发制人:花纹这么美丽,色彩这么漂亮,如果竟然看不见,那你真是愚蠢透顶,一点儿都不称职。这一棒打出了老大臣的保官心理和严重顾虑。他经过考虑,决定“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骗子却又问他:“嗳,您一点意见也没有吗?”这又是趁势一击,逼着老大臣表示意见。这一击逼得老大臣投降了。因为怕人说自己愚蠢不称职,为了保住官位,他随骗子之声附和地说布料“美妙极了”,“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并且注意地听着骗子对布料的色彩和花纹的描述,“以便回到皇帝那儿去的时候,可以照样背出来”。他已经甘愿受骗,并且帮助骗子去骗皇帝。骗子行骗也就进一步得逞。这位老大臣哪有一点儿诚实、理智、称职的味道?

  (3)课文描写另一位官员着布料,和描写老大臣着布料有什么异同?

  另一位官员在老大臣看过并对皇帝赞美了布料以后,又被皇帝派去看布料。他的资格又比老大臣浅。所以他在听着骗子描述事实上并不存在的布料上“美丽的花纹”的时候,虽然觉得自己“并不愚蠢”,也产生了“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的想法,这是与前面写的老大臣的不同之处。这表明老大臣已经帮助了骗子行骗,他也只想保住官位,决心“不能让人看出”自己没有看见布料。这是与前面写的老大臣的相同之处。骗子行骗又进一步得逞。课文写另一位官员看布料,写得远比老大臣看布料简单,又写出了两人不同的心理活动,这就避免了描写同一事物的雷同。

  (4)课文写出皇帝怎样去看布料和看布料的情景?这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皇帝想看布料的心情早已不能按捺,在布料还在织布机上的时候,就“选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其中包括已经去看过的那两位诚实的大臣”,隆重地亲自去看布料。他看到两个骗子“正以全副精力织布,但是一根线的影子也看不见”。这一回用不着骗子谎言赞美布料,两位看过布料的“诚实”的官员就自动代劳了。这两位根本没有看见过布料的官员,“相信别人一定可以看得见布料,就抢先对皇帝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以表示自己看见了布料,替骗子效了劳。

  皇帝听见两位官员这样说,心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可是我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为了保住皇位,维持统治,他于是赶紧说:“哎呀,真是美极了!”“我十二分的满意!”并且装模作样地“仔细地看着织布机”,表明他在观赏布料。这位皇帝为了保住尊严,维持专制统治,也只能这样受骗、骗人了。

  全体随员虽然连一个布丝也没有看见,也都说:“哎呀,真是美极了!”表明他们都看见布料了,并且建议皇帝穿着这美丽的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从皇帝到所有随员都各图保位(板书:君臣各图保位),在空织布机前做着受骗、骗人的表演(板书:受骗骗人)。骗子行骗已经完全得逞故事也进一步发展(板书:故事发展)。

  三、引导学生分析第四部分。

  (1)课文写出骗子装模作样地忙了一个整夜,“缝好”了那根本不存在的“新衣服”以后,怎样写出皇帝换上“新衣”?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课文写出“皇帝带着他的一群最高贵的骑士们亲自来了”,表明皇帝要隆重地换穿新衣以后,先写骗子的骗人表演:“两个骗子每人举起一只手,好像拿着一讲什么东西似的”,并且指给皇帝和骑士们说:“这是裤子,这是袍子,这是外衣”,真像实有新衣。他们还让皇帝在镜子面前换上“新衣”,意思是让皇帝看看是否合身,是否好看;他们还让皇帝脱下所有的衣服,换上那根本不存在的“新衣”,“在他的腰周围弄了一阵子”,好像是为皇帝系上了“后裙”,真像是细心地服侍皇帝换上了新衣。意在表明如果皇帝和骑士们看不见新衣,就是愚蠢和不称职。再写皇帝和骑士们甘愿受骗;皇帝在换上“新衣”以后,“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赤身裸体作出这又“转”又“扭”的丑态,意在表明他在端详那“新衣”是否合身、好看,确实看到了、穿上了“新衣”。骑士们都齐声赞美“新衣”,表明他们都看见皇帝穿上“新衣”了。君臣都在做着受骗、骗人的精彩表演。

  (2)皇帝在大群官员的陪同下,穿着“新衣”——赤裸全身游行起来了(板书:皇帝裸体游行),老百姓的反应如何?

  老百姓起先都说:“乖乖:皇帝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好像他们都看见了皇帝穿着的“新衣”,说了假话。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说的是实话。老百姓私自低声地把这孩子的话传播开来,最后都说“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也都说了实话。

  (3)为什么小孩子能说实话,老百姓先说假话最后也能说出实话?

  小孩子天真无邪,没有顾虑,所以能说实话。官员有顾虑,怕显出不称职、太愚蠢,故而先说了假话;但老百姓的顾虑远不像官员们那样严重,没有官可丢,没有职可罢,所以终究说出实话。

  (4)裸体游行的皇帝听到老百姓真话以后的反应如何?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皇帝听到老百姓都说“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以后,既“有点儿发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意识到受了骗,为在老百姓面前裸体游行、大出其丑而“有点儿发抖”;却又心中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在已经识破骗局的老百姓面前,装作确实穿着美丽的新衣,硬把裸体游行的丑剧表演下去(板书:硬演丑剧),来保住皇帝的尊严,维持住专制统治。这篇童话也就在皇帝裸体游行的丑剧高潮中结束(板书:高潮结束)。

  第三课时

  一、口头复述故事。

  我们已经从头至尾分析了故事情节,为了更好地理解童话的情节结构的特点,现在请同学们把故事连贯起来,口头复述一遍(可指定口头表达能力较差、或者不善于在大众面前说话的同学复述。)

  要求:

  (1) 叙述有条理,情节完整;

  (2) 不遗漏人物重要的对话和心理独白;

  (3)口齿清楚,声音响亮。

  二、教师讲解情节特点。

  童话是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来反映生活。夸张是童话情节的基本特点。两个骗子在织布机上空忙,描述并不存在的布的美丽花纹,皇帝赤身裸体举行游行大典,大臣们手里托着并不存在的后裙,这些情节当然是夸张的,但又使人感到真实可信。据安徒生自己说,这个童话的题材来自西班牙作家所提供的民间故事,经改写后,更符合丹麦的生活实际。骗子怎样诓人,皇帝怎样上当,群臣又怎样瞒骗,写得合情合理。“最奇异的童话是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的。”我们在这篇童话里看到的皇帝、官吏,不正是当年丹麦封建统治者的真实写照么?安徒生把自己不敢明白说出的一切,隐藏在夸张、诙谐的故事里,引起读者深思。夸张中包含着合理性,是《皇帝的新装》的情节特点,也是安徒生童话的情节特点。

  三、分角色朗读。

  分角色朗读课文,朗读时要进入角色,读出感情。

  课后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文鉴赏。

  1.由开始教学借助联想和想象的作品的教学单元,引出《皇帝的新装》(板书课题)。

  2.要求学生阅读“预习提示”,了解作者安徒生和阅读本文应该注意之点;看注释,查字典,阅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词。

  3.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辨析字形和它作为词素的意义。

  滑稽的稽:念jī,从“禾”,从“腻”。

  陛下的陛:念bì,从“阝”,从“坒”。

  头衔的衔:念xián,从“金”,从“行”。

  骇人听闻的骇:念hài,从“马”,从“亥”。

  钦差大臣的钦:念qīn,从“金”,从“欠”。

  更衣的更:念gēng,当“改换”讲。辨析与“更多”的“更”,gèng,当“越发”讲,音、义都不相同。

  随声附和的和:念hè,当“跟着唱”、“跟着说”讲。辨析与“和好”中的“和”,念hé,当“和睦”讲,音、义都不相同。

  自称的称:念chēng,当“说”讲。辨析与“相称”的“称”,念chèn,当“适合”、“配得上”讲,音、义都不相同。

  圈定的圈:念quān,当“画圆形”讲。辨析与“猪圈”的“圈”,念juàn,指养猪的棚栏,音、义都不相同。

  4.指定学生一人朗读课文。

  要求读音清晰正确。

  5.这一单元为“想象世界”,想象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重点,要始终把握这一重点进行教学。预习前,指导学生猜读,一个新的情节开头,不要急于往下读,合起书自己先来想象想象:

  读到“为了要穿得漂亮”,你想象一下,这个皇帝图漂亮图到什么地步。

  读到“来了两个骗子”,你想象一下,这两个骗子会怎样行骗。

  读到“都看不见衣服”,你想象一下,这个皇帝会怎样想,怎么办。

  读到“这位善良的老大臣来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你想象一下,这个老大臣看到骗局会怎样表现。

  读到“皇帝又派了另外一位诚实的官员去看工作进行的情况”,你想象一下,这个官员看到骗局又会怎样表现。

  读到“皇帝就很想亲自去看一次”,你想象一下,这个皇帝看到骗局又会怎样表现。

  读到“第二天早上,游行大典就要举行了”,你想象一下,宫内宫外看着光身子的皇帝将会怎么样,结局怎么样。

  想一想,读一读,体会体会安徒生的想象力多么丰富,多么精妙,自己哪些想象也很好。检查预习时,可以让学生介绍些自己所想象的情节。

  6.引导学生分析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写出皇帝的什么情况?表明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这在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

  写出这位皇帝“为了穿得漂亮,他不惜把所有的钱都花掉”,“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每个钟头都要换一套衣服”,整天都“在更衣室里”。表明了他的心思兴趣都在穿漂亮衣服上,为穿漂亮衣服,不惜花费,奢靡无度,穿漂亮衣服成了他特有的癖好(板书:皇帝 癖好新衣);他整天时光都消磨在穿漂亮衣服上,昏庸懒惰,荒废朝政(板书:昏庸荒政)。这就揭示了故事发生的缘由,为故事的发生做好了铺垫(板书:故事铺垫)。他还喜欢“显耀一下他的新装”,这又为后文写他穿着那套“新装”——裸体游行预作了伏笔。

  7.引导学生分析第二部分。

  (1)第二部分写骗子向皇帝行骗。骗子怎样诱使皇帝上当?他的哪句话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骗子先说“他们能够织出人类所能想到的最美丽的布”,抓住了皇帝癖好新衣的特点,针对这个特点行骗,投其所好(板书:骗子 投其所好);又说用这种布缝出来的衣服具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抓住了皇帝昏庸荒政而又想辨别出官员是否称职、是聪明还是愚蠢,以求保住皇位的心理,针对这种心理行骗,击中要害(板书:击中要害);因而能够诱使皇帝上当。

  “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又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的推动作用。骗子胡说那衣服具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特性”,不但抓住了、针对着皇帝的上述心理,而且抓住了、针对着大臣们只想保住官位的心理,因而骗术步步行通。

  (2)皇帝听了骗子的话产生了什么样的反应?

  皇帝听了骗子的话,觉得“那真是理想的衣服”,“我穿了这样的衣服,就可以看出在我的王国里哪些人对于自己的职位不相称:就可以辨别出哪些是聪明人,哪些是傻子”,以为这样就可以维持住他的专制统治。骗子的荒唐胡说,正中了这位昏庸荒政的皇帝的下怀。皇帝于是付了很多现款,让骗子马上开始工作。骗子行骗也就初步得逞。

  (3)课文写出骗子怎样进一步行骗?

  课文从骗子“织布”的情景,进一步写出他们的行骗。“织布机上连一点东西的影子也没有”,他们却“装作在工作的样子”,“急迫地请求发给他们一些最细的生丝和最好的金子”,既可装满“自己的腰包”,又可表明他们确实在织布,用了很多原料。“忙忙碌碌,一直搞到深夜”,假戏真唱,煞有介事,作势骗人。骗子表演“织布”,故事也就正式发生(板书:故事发生)。

  8.引导学生分析第三部分。

  (1)骗子在装模作样地“织布”,皇帝也一心惦记着那衣料。他为什么先派大臣去看衣料?

  皇帝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但“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有些不大自然”。表现出他很心虚,害怕自己看不见这布。这是由于“愚蠢”和“不称职”而产生的心虚。正是由于心虚,一心想知道布织得怎样了的皇帝,才先派他那“诚实”的、“很有理智”、最“称职”的老大臣去看。

  (2)课文怎样描写老大臣看衣料?这样描写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课文写出老大臣看到骗子,“正在空织布机上忙碌地工作着”,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惊骇万分”;他虽然不承认自己“愚蠢”、“不称职”,但没敢说出“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这时,骗子请他走近一点,问他“花纹是不是很美丽,色彩是不是很漂亮。”这是先发制人:花纹这么美丽,色彩这么漂亮,如果竟然看不见,那你真是愚蠢透顶,一点儿都不称职。这一棒打出了老大臣的保官心理和严重顾虑。他经过考虑,决定“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骗子却又问他:“嗳,您一点意见也没有吗?”这又是趁势一击,逼着老大臣表示意见。这一击逼得老大臣投降了。因为怕人说自己愚蠢不称职,为了保住官位,他随骗子之声附和地说布料“美妙极了”,“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并且注意地听着骗子对布料的色彩和花纹的描述,“以便回到皇帝那儿去的时候,可以照样背出来”。他已经甘愿受骗,并且帮助骗子去骗皇帝。骗子行骗也就进一步得逞。这位老大臣哪有一点儿诚实、理智、称职的味道?

  (3)课文描写另一位官员看布料,和描写老大臣看布料有什么异同?

  另一位官员在老大臣看过并对皇帝赞美了布料以后,又被皇帝派去看布料。他的资格又比老大臣浅。所以他在听着骗子描述事实上并不存在的布料上“美丽的花纹”的时候,虽然觉得自己“并不愚蠢”,也产生了“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的想法,这是与前面写的老大臣的不同之处。这表明老大臣已经帮助了骗子行骗,他也只想保住官位.决心“不能让人看出”自己没有看见布料。这是与前面写的老大臣的相同之处。骗子行骗又进一步得逞。

  课文写另一位官员看布料,写得远比老大臣看布料简单,又写出了两人不同的心理活动,这就避免了描写同一事物的雷同。

  (4)课文写出皇帝怎样去看布料和看布料的情景?这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皇帝想看布料的心情早已不能按捺,在布料还在织布机上的时候,就“选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其中包括已经去看过的那两位诚实的大臣”,隆重地亲自去看布料。他看到两个骗子“正以全副精力织布,但是一根线的影子也看不见”。这一回用不着骗子谎言赞美布料,两位看过布料的“诚实”的官员就自动代劳了。这两位根本没有看见过布料的官员,“相信别人一定可以看得见布料,就抢先对皇帝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以表示自己看见了布料,替骗子效了劳。

  皇帝听见两位官员这样说,心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可是我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为了保住皇位,维持统治,他于是赶紧说:“哎呀,真是美极了!”“我十二分的满意!”并且装模作样地“仔细地看着织布机”,表明他在观赏布料。这位皇帝为了保住尊严,维持专制统治,也只能这样受骗、骗人了。

  全体随员虽然连一个布丝也没有看见,也都说:“哎呀,真是美极了!”表明他们都看见布料了,并且建议皇帝穿着这美丽的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从皇帝到所有随员都各图保位(板书:君臣各图保位),在空织布机前做着受骗、骗人的表演(板书:受骗骗人)。骗子行骗已经完全得逞故事也进一步发展(板书:故事发展)。

  9.引导学生分析第四部分。

  (1)课文写出骗子装模作样地忙了一个整夜,“缝好”了那根本不存在的“新衣服”以后,怎样写出皇帝换上“新衣”?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课文写出“皇帝带着他的一群最高贵的骑士们亲自来了”,表明皇帝要隆重地换穿新衣以后,先写骗子的骗人表演:“两个骗子每人举起一只手,好像拿着一件什么东西似的”,并且指给皇帝和骑士们说:“这是裤子,这是袍子,这是外衣”,真像实有新衣。他们还让皇帝在镜子面前换上“新衣”,意思是让皇帝看看是否合身,是否好看;他们还让皇帝脱下所有的衣服,换上那根本不存在的“新衣”,“在他的腰周围弄了一阵子”,好像是为皇帝系上了“后裙”,真像是细心地服侍皇帝换上了新衣。意在表明如果皇帝和骑士们看不见新衣,就是愚蠢和不称职。再写皇帝和骑士们甘愿受骗;皇帝在换上“新衣”以后,“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赤身裸体作出这又“转”又“扭”的丑态,意在表明他在端详那“新衣”是否合身、好看,确实看到了、穿上了“新衣”。骑士们都齐声赞美“新衣”,表明他们都看见皇帝穿上“新衣”了。君臣都在做着受骗、骗人的精彩表演。

  (2)皇帝在大群官员的陪同下,穿着“新衣”——赤裸全身游行起来了(板书:皇帝裸体游行),老百姓的反应如何?

  老百姓起先都说:“乖乖:皇帝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好像他们都看见了皇帝穿着的“新衣”,说了假话。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说的是实话。老百姓私自低声地把这孩子的话传播开来,最后都说“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也都说了实话。

  (3)为什么小孩子能说实话,老百姓先说假话最后也能说出实话?

  小孩子天真无邪,没有顾虑,所以能说实话。官员有顾虑,怕显出不称职、太愚蠢,故而先说了假话;但老百姓的顾虑远不像官员们那样严重,没有官可丢,没有职可罢,所以终究说出实话。

  (4)裸体游行的皇帝听到老百姓真话以后的反应如何?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皇帝听到老百姓都说“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以后,既“有点儿发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意识到受了骗,为在老百姓面前裸体游行、大出其丑而“有点儿发抖”;却又心中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在已经识破骗局的老百姓面前,装作确实穿着美丽的新衣,硬把裸体游行的丑剧表演下去(板书:硬演丑剧),来保住皇帝的尊严,维持住专制统治。这篇童话也就在皇帝裸体游行的丑剧高潮中结束(板书:高潮结束)。

  (二)口头复述故事。

  我们已经从头至尾分析了故事情节,为了更好地理解童话的情节结构的特点,现在请同学们把故事连贯起来,口头复述一遍(可指定口头表达能力较差、或者不善于在大众面前说话的同学复述。)要求:(1)叙述有条理,情节完整;(2)不遗漏人物重要的对话和心理独白;(3)口齿清楚,声音响亮。

  (三)教师讲解情节特点。

  童话是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来反映生活。夸张是童话情节的基本特点。两个骗子在织布机上空忙,描述并不存在的布的美丽花纹,皇帝赤身裸体举行游行大典,大臣们手里托着并不存在的后裙,这些情节当然是夸张的,但又使人感到真实可信。据安徒生自己说,这个童话的题材来自西班牙作家所提供的民间故事,经改写后,更符合丹麦的生活实际。骗子怎样诓人,皇帝怎样上当,群臣又怎样瞒骗,写得合情合理。“最奇异的童话是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的。”我们在这篇童话里看到的皇帝、官吏,不正是当年丹麦封建统治者的真实写照么?安徒生把自己不敢明白说出的一切,隐藏在夸张、诙谐的故事里,引起读者深思。夸张中包含着合理性,是《皇帝的新装》的情节特点,也是安徒生童话的情节特点。

  (四)分角色朗读。

  根据“思考和练习三”的要求,分角色朗读课文,朗读时要进入角色,读出感情。

  (五)语言特色。

  通过分角色朗读,我们进一步体会到安徒生童话的语言通俗、流畅,保持着口语化的特色。故事叙述就像拉家常一样:“许多年前,有一位皇帝……”“有一天,他居住的那个大城市里,来了两个骗子……”你听听,写得多好!同学们作文也常用口语,但往往把口头上所说的甚至不必要的话写进去,使文章显得杂乱、啰嗦,这是缺乏提炼的缘故。安徒生重视提炼语言,所以他写的童话,语言既简洁又生动形象。例如描写皇帝在镜子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大家赞美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一套贵重的衣服!”把皇帝和周围的人的神态夸张地描写得活灵活现,十分生动。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理清故事情节,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②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形象的意义;

  ③培养学生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④ 了解本文语言描写的精妙,深刻把握作品深刻的思想意义。

  2、过程和方法:

  在“说故事──说人物──探主题──谈看法”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掌握分析人物、理解主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现实生活,体验反思,领会童话深刻的内涵,培养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

  2、领会作品深刻的内涵,培养敢说真话的品格。

  【教学时数】

  二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课文:

  1、学生课前诵读课文,借助工具书为生字新词注音释义。

  炫耀 xuànyào (1)光耀的样子(2)华丽奢侈(3)夸耀

  称职 chènzhí 才能与职位相称

  妥当 tuǒdang 稳妥适当地

  呈报 chéngbào敬词,呈文上报

  滑稽 huájī

  (1)形容一个人语言、动作等的幽默诙谐,引人发笑

  (2)流行于上海、杭州、苏州等地的一种曲艺,与相声相近,生动有趣

  陛下 bìxià 对君主的尊称

  精致 jīngzhì 精巧细致;细密

  头衔 tóuxián 指官衔、学衔等称号

  爵士 juéshì

  (1)欧洲君主国的最低爵位,不世袭,不在贵族之列

  (2)领有爵士头衔的人

  骇人听闻——骇:震惊。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随声附和——和:声音相应。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

  2、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二、导入新课:

  1、设计导语:

  同学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以前都读了些什么童话?在童话世界里,我们认识了“灰姑娘”,知道了勤劳善良互助是一种美德;我们认识了“小红帽”,知道了面临困难和敌人时要冷静、机智;我们还认识了“丑小鸭”,知道了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也不能放弃……童话世界真是一个神奇的世界,让我们获益匪浅。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来自童话王国的皇帝,他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2、简介作家作品:

  (1)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文学的代表作家。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共写了一百六十余篇。在《丑小鸭》《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皇帝的新装》《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一个废物》等篇中,作者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讽刺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反映贫富之间的悬殊,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作品想像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

  安徒生童话创造的艺术形象,如没有穿衣服的皇帝、坚定的锡兵、拇指姑娘、丑小鸭、红鞋等,已成为欧洲语言中的典故。他的童话脍炙人口,到今天乃为世界上众多的成年人和儿童所传诵。共3页,当前第1页123

  (2)童话: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两个问题:

  (1)故事的主人公是谁?(皇帝)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故事内容。

  (描述了一个昏庸无能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讥刺统治阶级的虚伪、愚蠢、自欺欺人的丑行。)

  2、全文围绕皇帝的那件“新装”写了哪几个片段?

  (爱—织—看—穿—议—揭)

  3、依据故事的发展,本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说明皇帝喜欢穿新衣服,写出故事发生的缘由。

  第二部分,第2至4段,叙述两个骗子向皇帝行骗,写出故事的发生。

  第三部分,第5至22段,叙述大臣和皇帝受骗、骗人,写出故事的发展。

  第四部分,第23段至末尾,叙述皇帝裸体参加游行大典,写出故事在高潮中结束。

  四、研读课文,把握人物:

  1、主人公——皇帝已粉墨登场,让我们走近他,了解他,请大家用“一个—————的皇帝”的句式,为这篇文章加一个副标题(板书)并陈述理由。

  (要求自由朗读,独立思考并完成,然后小组成员相互交流。)

  如:

  “一个愚蠢的皇帝”:根本没有布,根本没穿衣服都不知道。

  “一个虚伪的皇帝”:天天换,时时换,刻刻换,只为追求外表美。

  “一个昏庸的皇帝”:不关心国家百姓,只知道穿新衣服。

  “一个无能的皇帝”:听信大臣的话,没有自己的主见。

  ……

  2、这个可怜的一国之君真是丑态百出,他之所以会赤条条地在大街上游行,除了他自己的责任外,还有谁的原因?(引出第二批人物:两个骗子和大臣们)你们如何去评价他们?(要求独立思考,然后小组成员相互交流)

  如:

  大臣们:不敢说真话,极不称职。欺上媚上,只为保住乌纱帽。既是受骗者又是行骗者。

  骗子:①骗子行骗,是为了捞取钱财。

  ②骗子针对皇帝的贪图安逸不理朝政,设下骗局教训他。出发点是好的,希望他做个好皇帝。

  ③作者在文章结尾没有写骗子的结局如何,其意可能是向读者敞开一扇感情之门——他痛恨的不是骗子。

  3、俗话说“纸是包不住火的”,不管骗子如何吹嘘这布料的神奇,不管大臣们如何吹捧布料的鲜亮光彩,真理总是会像黎明之星,出现在黑色的夜空。是谁第一个戳穿了这个骗局,扯下众人的面具?

  (小孩子)

  为什么让一个“小孩子”道出真相?

  正所谓“童言无忌”,让一个小孩说出真相符合实际。其次,它虽出自孩子之口,却代表了百姓的意见,以致大家都重复着“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在这个谎言充塞、欺骗成风的.混浊世界里吹来一缕清风。真理之星火开始燎原。让新装失去了神奇,让官员掉下了面具!童话的神奇色彩与现实意义同时呈现了出来!

  五、课堂总结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课后词语。

  2、课后“研讨与练习”一。

  3、选作基础训练作业。

  第二课时共3页,当前第2页123

  一、复习检查:(联系课后“研讨与练习”一)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了解人物形象,领会童话的深刻内涵。

  (可以读片段。针对人物的形象,分析朗读语气,引导学生朗读)

  如 旁白:自然、平缓

  皇帝:傲慢、自负

  骗子:油腔滑调、阿谀奉承

  大臣们:语调迟缓,故作镇定,毕恭毕敬

  小孩:天真

  ……

  三、品读课文,讨论探究:

  1、骗子为什么用织新衣而不用别的手段来骗皇帝?

  2、皇帝想去看新衣织得怎样了,但又不敢亲自去看,这时作者着重写他的心理活动,这些心理活动说明了什么?

  3、大臣、官员和皇帝都去看布料,场面相同,但写法各不相同,它们不同在哪里?

  4、说真话需要勇气,有时还要付出代价。如果你当时也在场,会怎样做?试结合生活经验,讨论有关说真话的问题。

  讨论探究,归纳总结。

  四、合理想象,创新阅读:

  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读,让我们再一次目睹这场荒唐的骗局游戏,这个游戏的各角色回宫将会如何呢?我们来个现场采访:

  请同学扮演:皇帝一人,骗子一人,大臣一人,小孩一人,其他同学扮记者。记者要合理设计要提的问题,被采访者作答。

  如(问皇帝)大街上都传着“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这句话,对此你有何想法?

  (对骗子、大臣可以同样提这个问题)

  (问小孩)大家都说衣服很美,你怎么说他没穿衣服呢?你不怕大家说你愚蠢吗?

  五、体会感悟:

  当我们初读《皇帝的新装》时,我们会为皇帝赤裸着身子举行游行大典的滑稽丑态而发笑,笑声过后的现在,我们不由得深思,想想,你在这童话中收获了什么?

  如: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不能像皇帝、大臣般不称职。

  要敢说真话,保持一颗纯洁的童心。

  要把聪明用在正道上,为集体、国家做贡献。

  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受迷惑……

  教师总结:在现实生活中,诱惑、虚荣总会有的,只要我们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只要我们多一份责任心,多一份爱心,多一份真诚,多一份率真,世界就会更美好!

  六、课堂总结,课外训练:

  1、根据刚才的答记者问,同学们打开你的想象空间,为这篇童话续个结尾。

  2、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二、三题。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札记: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从情节发展中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寓意。

  智能目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概括能力;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追求真善美。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寓意。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讨论、点拨。

  【教学过程】

  1、由题目设问导入。

  2、带着“给主人公加定语”,这样的一个问题朗读课文。读完之后,同学们用“一个___________的皇帝”谈自己对皇帝的初步认识和评价。

  3、用两个字概括故事的情节,教给学生排除法、检验法、比较法。

  4、文中的各类人物与这两个字有什么联系。

  5、分组合作讨论,“骗”与“贪”的`关系(教给学生析因阅读法),明确童话寓意。

  6、提供中国古代文言文《狂人之细布》的材料与《皇帝的新装》进行比较阅读,教给学生比较阅读的方法,明确童话来源于现实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批判或揭露。

  狂人之细布

  昔狂人,令绩师绩锦,极令细好。绩师加意,细若微尘,狂人犹恨其粗。

  绩师大怒,乃指空示曰:“此是细缕。”狂人曰:“何以不见?”师曰:“此缕极细,我工之良匠,犹且不见,况他人耶?”

  狂人大喜,以付绩师。

  (南朝《高僧传(初级)》)

  ────────

  〖注释〗

  绩师:纺织师。

  加意:特别用心的织。

  恨:不满意,嫌。

  参照注释疏通句意后,要求学生与皇帝的新装进行比较。

  7、游行大典结束后,皇帝会想些什么,展开想象,口头作文。

  【板书设计】

  小孩无揭

  皇帝欲受

  骗子财行

  官员位助

  百姓生传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册第六单元第26课《皇帝的新装》

  教材简析:

  一、主题:本文是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通过一个昏庸而又穷奢极欲的皇

  帝上当受骗,当众出丑的故事,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愚蠢虚伪、自欺欺人的丑行。

  二、情节:开篇即夸张地述写了皇帝喜欢穿新装的癖好,接着讲述了两个骗子投其所好,轻而易举地骗过了皇帝,而后为皇帝“做”新装,是故事的开端。后来皇帝两次派大臣与官员查看新装,他们什么也没看见,可为了不让别人知道自己愚蠢不称职,都一味儿地夸赞布料华丽漂亮,这是故事的发展。最后写皇帝穿上“新装”上街游行,当众出丑,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三、特点:采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地夸张是本文的显著特点,特别是用夸张手法塑造皇帝与大臣们的形象,从而更突出了他们虚伪、自欺欺的丑行。

  四、这种情节曲折的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但对童话的意义很可能明于心而不明于口,教师要适当点拔,使之对主题的理解水到渠成。

  五、学生对文中问题的理解分析极易人云亦云,且理解肤浅,务必引导学生要独立深思,各抒已见,对问题的认识一定要言之有据。

  教学目的:

  1、感知课文内容。

  2、分析人物形象。

  3、领会童话深刻内涵,培养学生敢说真话的品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 。

  2、出示学习目标。

  3、作者、体裁简介。

  二、整体感知

  1、听课文朗读,感知课文内容。

  要求标上段序、听准字音并思考:

  ⑴皇帝有什么爱好?他的新装“新”在什么地方?

  ⑵根据“爱新装”、“做新装”、“穿新装”、“展新装”的情节把课文划分为四个部分。

  明确:⑴爱新衣;新在“布:人间最美”,“特性奇怪:不称职、愚蠢者看不见”;

  三、、分析人物形象

  合作探究:

  ⑴总括起来,本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字,文章所写的人物与这个字分别有什么关系?

  ⑵仔细阅读课文对几个主要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的描写,然后说说他们的性格特点。

  明确: 受 揭

  骗

  皇帝 孩子

  骗子 大臣

  行助

  皇帝:愚蠢、虚伪、奢侈、昏庸;

  骗子:狡诈、善骗;

  大臣:虚伪、自私;

  孩子:天真纯洁、无私无畏。

  四、探讨主题

  1、皇帝甘于受骗,大臣乐于助骗,甚至百姓纷纷传骗,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2、故事中由一个小孩揭穿骗局,有什么用意?

  明确:1、上层人物愚蠢、虚伪、自私、腐朽,整个社会假话成风。(揭露前者,批判后者,这就是这篇童话的主题)

  2、教育我们要保持纯真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五、质疑问难

  六、小结:一场闹剧,围绕“新装”,刻画出了封建统治阶级上层人物的荒诞、可 笑,揭露他们的'虚伪、愚蠢、腐朽的本质。笑声过后,留给我们的却是严肃的思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如何保持纯真的童心,不虚伪,不说假话,敢说真话,让我们的社会充满真诚,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反思的。

  七、作业:续写课文结尾(写在练笔本上)

  要求:情节合理,文意相关;200-300字。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6

  一、教材分析

  《皇帝的新装》选自人教版语文课本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课,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想象极为丰富的作品,要求学生练习默读和朗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理解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这篇课文写的是愚蠢的皇帝及所有人被两个骗子利用,上演了一场荒唐的闹剧,最后借小孩之口说出真相的故事。表达的主题是揭露了人性中虚荣自私的弱点,告诫人们要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敢于说真话。本文的特点是故事题材虚幻奇特,描写语言精巧多变,行文结构引人入胜,表达主题深刻凝重。

  二、教学过程

  (一)教师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你们的童年记忆中有些什么美好的回忆呢?是在父母不经意间翻越墙头,到隔壁邻家树上采摘新鲜桑葚的顽皮?还是曾几何时在胡同槐树下悉数漫天的繁星,听白发苍苍的老人讲述星空中那美丽的童话?这些时光都已匆匆流去,但是幸好我们还有童话。有人说,一个人不管什么时候都应该读些童话,这样才能保持心灵的纯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童话世界,化身为童话世界的一员去游历一番,看看童话到底有什么独特的魅力。

  (二)初读课文,说说初读感受

  教师不在学生没有接触课文前就单向灌输,不用自己的既定结论先入为主地影响学生,而是站在学生的立场,运用归纳法来学习,让学生打开书本自主诵读。诵读时不要求全班齐读,而是以各自习惯的方式自由进行,可以是有声的朗读,也可以是无声的默读。让学生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审美情趣,“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读得感性,读出细腻的感受。

  初读课文后,让学生自由说说各自的初读感受和原初体验。先在小组内交流,说自己的,也听别人的;然后选出代表向全班做介绍。最后,每人在纸上写下自己经过交流后的感受。这一环节意在既培养有感即发、真情表达的习惯,也营造班级氛围,影响和感染其他同学。

  最后教师说说自己的感受,与学生交流:一千个人眼中就与一千个哈姆雷特,我相信每个人的体验都是独一无二的。老师对这篇童话已经非常熟悉,不知读过几遍。但每次读来都有不同的感受,每次读来都会有更深的思索。童话大师安徒生把一个不合常理的事情写得如此妙趣横生,令人捧腹的同时又感慨颇多。人性中虚荣自私的弱点有时是那么的可恨,小孩子般的勇敢诚实又是如此的可贵。每个人都应该保留自己最初的那份纯真。

  (三)再读课文,说说再读感知

  学生用略读的方式,再读一遍课文,要求读得理性,“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一句话准确而全面地说说本文写了什么。

  先每人独立进行,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之后教师随机点几位学生说说。

  最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共识:这篇课文讲述了愚蠢的皇帝及所有人被两个骗子利用,上演了一场荒唐的闹剧,最后借小孩之口说出真相的故事,揭露了人性虚荣自私的弱点,告诫人们要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敢于说真话。

  (四)三读课文,选择学习主题

  每人用浏览的方式三读课文,然后凭自己的直觉爱好,就自己喜欢的或印象深刻的一两个方面自主展开学习,作为自己的“小快餐”或“开胃羹”,让自己的直觉爱好得到基本满足——或“甜食”,或“辣味”,或“烧烤”,因人而异,自主选择。自主学习后,分小组交流,相互交流学习心得,说说自己喜欢或印象深刻的理由。

  教师随机抽取几位同学发言,说说自己的想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并没有统一标准。

  (五)四读课文,共选式学习

  每人用浏览的方式四读课文,然后共同选择确定一两个学习主题,作为“正餐”或“主菜”,一同展开深入的品味和细致的赏析。

  共同选择学习主题时,教师引导全体学生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反复论证、慎重确定,力求既反映大多数人的意向,也有利于大多数人的提高。

  共选学习主题的基本原则是“两特一先”,即本文特有的、特别值得学习的、(其中有语言学习的独立选项时)语言学习优先。其中,“本文特有的”,既可以从文体特点方面考虑,也可以从其他方面考虑。

  共选的学习主题如果有少数学生在自选式学习中已初步学习过,那共选式学习的主要目标是细化、深化各自的学习;如果与大多数学生的自选式学习主题相同,那就以自主提问、自主探究、最后共同讨论的学习方式进行,使学习一步步走向细化和深化。

  教师准备参与发言要点:

  1. 描写语言精巧多变:课文第5段是对皇帝进行心理刻画,写得十分精彩,值得反复品味。皇帝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么样了,但他转念一想,“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联系第一段对他爱好新衣的描写,不难看出,皇帝自己其实很心虚,他很怕自己看不见,是一个不称职的皇帝,而且对自己是否聪明也不敢相信,这是第一次转折。接着是第二次转折:“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从“不大自然”到“无须害怕”,这其实是自己给自己壮胆,强作镇静。但是虽然如此,他“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这些自相矛盾的心理活动,把皇帝自信而又心虚,愚蠢而又狡滑的性格特点准确地表达出来了,不仅使人物形象鲜明,而且深化了中心思想

  写老大臣抓住了他衰朽的特点,写心理多用悲叹的语气,如"愿上帝可怜我吧!""我的老天爷!"写眼睛,一再写他睁得怎样大,写语言,对一些词语反复使用,极力描写老大臣对子虚乌有的衣料的赞美,和前面说的"诚实"形成强烈的对照,增强了讽刺意味,把他虚伪的嘴脸刻画得淋漓尽致。

  2. 主题的深刻凝重:对于有人说这篇童话的主题仅仅是揭露皇帝和大臣们的丑恶灵魂,你同意吗?(点拨:文中也有对普通民众的描写,区别在于嘲讽程度不一样,对前者是尖刻的,对后者更多的是同情。特别是借由成人对立面的无知无畏的小孩之口说出真相,恰恰揭示的是一种成人虚伪、自私自利的人性弱点)

  有人认为课文中的骗子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有人不同意,说说你的看法。精明:因为他们善于抓住他人的弱点,从而使自己的腰包鼓起来。自信:因为他们坚信自己的计划可以成功,所以才能在大臣,甚至皇帝面前镇定自若的实施骗局。任何事情任何人都有两面性,要学会客观辩证看问题。

  3. 故事题材的虚幻:他每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点出课文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皇帝爱新装到了痴狂的地步,爱慕虚荣,奢靡无度,这揭示了故事发生的缘由,为下文骗子行骗埋下了有力的伏笔。

  但提示学生:现实中有这样昏庸到这种地步的皇帝吗?这样他的国家早就不存在了。但是作者偏偏这么写,这就是童话“来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的地方,用极其夸张的手法把不合常理的事情写得理所当然,同时告诫世人。

  (六)五读课文,积累新词佳句

  先聚焦新鲜字词,边读边积累。

  炫耀 称职 妥当 呈报 滑稽 陛下 精致 头衔 爵士 骇人听闻随声附和

  再聚焦语言优美、情感优美的语句或语段,美美地读,读出感受和享受;对其中的妙语佳句,则熟读成诵,生成积累。妙语佳句的范围很广,既可能是文学类的细腻的感性描写,也可能是论述类的深刻的理性阐述,还可能是实用类的简洁的事理说明。

  教师说说自己的基本理解: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是全文的.线索,显示出了骗子的高超智慧,同时也是对人性的一次有力抨击。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像爱慕虚荣的皇帝,为了自己的私利而说谎的大臣们的人呢?我想他们是现实社会中的一个缩影。人越长大,虚荣心就会越强,往往会被虚荣、自私自利占据着头脑,一不小心就会跨越正义的边界。童话是一代一代孩子延续做下去的梦,孩子们会慢慢长大,知道这个梦叫做童话,于是不会再相信。但其实成人世界一样需要童话,多保留一点童真,从童话中找寻快乐,净化心灵,这是老师对你们以后人生选择的一点建议。

  同时,适时插入作者及背景介绍:

  安徒生14岁就离开了家乡,在当时世态炎凉的社会里,等待他的是一种什么命运。饥饿和精神上的双重打击以及人们的鄙视与他结了不解之缘。但安徒生以顽强的毅力,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得以成功。安徒生生前也写过三部自传,反映了他自己不幸的身世和遭遇,同时也表安徒生现了丹麦的社会矛盾,具有极其深刻的现实性和人民性。

  这位童话大师一生坚持不懈地进行创作,把他的天才和生命献给“未来的一代”,直到去世前三年,共写了168篇童话和故事。安徒生童话所取得的巨大艺术成就和思想成就,至今仍无人能够企及。

  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体现了丹麦文学中的民主传统和现实主义倾向。他最好的童话脍炙人口,到今天还为世界上众多的成年人和儿童所传诵。有些童话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看门人的儿子》、《皇帝的新装》等,既真实地描绘了穷苦人的悲惨生活,又渗透着浪漫主义的情调和幻想。由于作者出身贫寒,对于社会上贫富不均、弱肉强食的现象感受极深,因此他一方面以真挚的笔触热烈歌颂劳动人民,同情不幸的穷人,赞美他们的善良、纯洁等高尚品质;另一方面又愤怒地鞭挞了残暴、贪婪、虚伪、愚蠢的反动统治阶级和剥削者,揭露了教会僧侣的丑行和人们的种种陋习,不遗余力地批判了社会罪恶。《皇帝的新装》辛辣地讽刺了皇帝的昏庸无能和朝臣们阿谀逢迎的丑态;《夜莺》和《豌豆上的公主》嘲笑了贵族的无知和脆弱。《白雪皇后》则表现了作者对人类理想的看法,即坚信“真善美终将取得胜利”的乐观主义信念。他在最后一部作品《园丁和主人》中,还着力塑造了一个真正的爱国者的形象,反映了作者本人忠贞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

  安徒生的一些童话故事,特别是晚期的某些作品,也显示出他思想上的局限性。他虽然把满腔同情倾注在穷苦人身上,但因找不到摆脱不幸的道路,又以伤感的眼光看待世界,流露出消极情绪。他认为上帝是真、善、美的化身,可以引导人们走向“幸福”。他在作品中有时也进行道德说教,宣扬基督教的博爱思想,提倡容忍与和解的精神。

  安徒生的童话同民间文学有着血缘关系,继承并发扬了民间文学的朴素清新的格调。他早期的作品大多数取材于民间故事,后期创作中也引用了很多民间歌谣和传说。

  在体裁和写作手法上,安徒生的作品是多样化的,有童话故事,也有短篇小说;有寓言,也有诗歌;既适合于儿童阅读,也适合于成年人鉴赏。他创造的艺术形象,如:没有穿衣服的皇帝、坚定的锡兵、拇指姑娘、丑小鸭、红鞋`海的女儿等,已成为欧洲语言中的典故。

  在语言风格上,安徒生是一个有高度创造性的作家,在作品中大量运用丹麦下层人民的日常口语和民间故事的结构形式。语言生动、自然、流畅、优美、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

  (七)总结学习收获或感受

  下课前,每人说一句结束语,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或学习感受,并把它用笔写下来。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7

  重点

  一、童话的想象和夸张

  二、童话的朗读

  难点

  1.本文是怎样运用想象和夸张,塑造人物,表现中心的。

  2.体会“诚实”在文中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阅读《单元提示》、《预习提示》,明确课文的出处、作者、国籍,文章的体裁。教师小结童话的特点,突出“幻想、想象和夸张”,启发进入课文。

  二、观看录相(或听录音、或教师示范朗诵):《皇帝的新装》

  1.要求:明确课文中出场人物的名单、人数;分组指定注意几个主要角色的对话朗读的重音、声调、节奏;

  2.教师注意在关键处停下指导学生猜读:例如,听到“为了要穿得漂亮”,想象一下,这个皇帝图漂亮可能会到什么地步?听、想、读结合,体会作者想象丰富精妙之处。

  三、学生读,要注意正音正字。

  1.学生各选一个角色的几句话画出朗读标记后试读。(标记按下要求作:/表示节奏,→表示平调,↗表示升调,↘表示降调,表示曲折调。)教师作示范,指导朗读。

  2.列出课文中出场人物名单及人数。

  3.选定角色,起立朗读。同学朗读完毕,要互相评议指出优缺点。

  四、概括故事情节。(略,参见教材分析)

  五、作阅读提要,具体要求:

  1.抓全篇的基本内容,即主要故事情节,勾勒轮廓;

  2.各情节之间用连贯的语句叙述,可适当加以评论;

  3.语言要简洁。

  4.课外朗读全文录音。

  第二课时

  一、读读、讲讲、议议,把握各个角色的社会意义。

  (提示:根据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分析、说明)

  1.故事开头为什么要着意写皇帝喜欢“穿得漂亮”?

  2.骗子为什么要介绍“新装”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在故事情节发展中有什么作用?

  3.皇帝为什么会相信骗子介绍“新装”特性的那段话?

  4.皇帝、官吏明明一无所见,为什么还要交口称布料“美极了”?

  5.从皇帝、官吏、骗子的所作所为中,我们看到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

  6.小孩子为什么能一语道破真相?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7.讨论故事中“诚实”的含义。

  8.根据以上的分析,同学们从这篇童话中得到什么启示?(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让他们各抒己见。)

  三、口头训练:将课文改为骗子作第一人称复述。(有条件的学校可利用班会时间,参照《皇帝的新装》课件,自己编排表演课本剧。)

  四、归纳童话的特点。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

  设计思想

  一、这是一篇有趣的童话,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但在讲新课前要布置课外预习。要求了解大意,并查字典弄清不能读准的字音和不会解释的词语。

  二、领会本文揭露问题的深刻性,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采用提问的.方式讲述,启发学生深入理解。

  三、皇帝会光着身子游行,看起来是夸张的,其实是合理的,这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要讲清楚这正是童话组织情节结构的特色。

  四、或分角色朗读,口头复述故事,注意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或组织学生表演课本剧,加强对课文的感受。

  五、安排两教时。

  手段

  朗读法、导读法。

  课堂采用导读提示、学生自读、议议讲讲、读读练练的形式;采用朗读提示,学生自读,培养有节奏、有表情朗读、讲、议的能力。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8

  一、教材分析:

  《皇帝的新装》是本单元的第一篇童话,它出自丹麦作家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之手文章讲述了一个昏庸无能、虚伪愚蠢的皇帝上当受骗的荒唐故事,安徒生通过夸张和想象手法的运用,揭示了统治阶级的虚伪本质,这篇童话不仅生动有趣,也对学生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二、学情分析:

  童话一直较受学生欢迎,这类课文生动有趣,故事情节吸引学生,初一新生基本能把握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但学生从童话文字表面深入到对童话深层含义的理解仍需教师的引导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清故事情节,理解童话中的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心理,分析人物形象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结合背景,让学生体会作者写作目的,从而透过表面文字,领悟人性中“虚伪”弱点,培养学生诚实的品格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运用,掌握人物描写方法

  难点: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的分析,把握主题思想

  五、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问题引导;分角色朗读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前有这样一个人,一天他戴着一顶破帽子在街上走,迎面来了个富翁,嘲笑着说:“吆,你脑袋上面那破玩意儿是啥,那也能算是帽子吗?”这个人并不因此难过、自卑,而是反唇相讥:“吆,你帽子下面那破玩意儿是啥,那也能算是脑袋?”这个人的回答多么巧妙、多么睿智!你知道这个人是谁?对,他就是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

  安徒生,同学们对他有多少了解?有没有同学可以简单介绍一下安徒生

  (二)文学常识

  (1)安徒生,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2)童话:它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过渡:课前同学们已经进行了预习,下面,请一位同学完成以下填空)

  (三)检查预习

  给划线字注音

  炫()耀陛()下御()聘()

  骇()人听闻头衔()滑稽()

  钦()差大臣称()职勋()章

  (四)课文分析

  1、会概括

  提问: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明确:一个愚蠢的皇帝穿上一件并不存在的新衣服举行游行大典

  2、找线索

  提问:围绕这个线索,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明确: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揭新装

  3、理情节

  提问:小组合作,请任选一部分分角色朗读

  要求:注意语速、语气、感情、停顿

  4、析形象

  提问:童话中的人物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过渡:刚才同学们都自己对童话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做了分析,下边请小组合作把你们的分析进行总结,然后把小组总结的结果写到黑板上来同学们的总结都比较具体了,这是老师的总结)

  明确:

  皇帝:爱慕虚荣、自欺欺人、狡猾、愚蠢、大臣:阿谀奉承、虚伪、愚蠢

  骗子:狡猾、贪财小孩:诚实、天真、勇敢无畏

  5、悟道理

  (1)提问:他们不敢说真话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大臣:为了保官;百姓:为了保命;皇帝:为了保住皇位,维护尊严

  (2)这则童话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明确:要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谓,敢于说真话

  6、续写

  皇帝回到皇宫后,会发生什么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9

  文本分析

  《皇帝的新装》是选自人教版语文课本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本文是本单元的第一篇童话,是一篇富有想象、同时反映生活的童话故事,运用夸张手法讲述了一个虚伪愚蠢的皇帝上当受骗的荒唐故事,揭示了人性中的虚伪本质。本文诙谐有趣,情节丰富,且内涵深远,对学生有很高的教育价值。

  学习目标

  1、感知课文情节,进而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2、理解童话的想象和夸张的艺术特点,对文学的“真实性”有感性认识。

  3、通过人物的心理和语言体会封建统治者的愚蠢和虚伪。

  4、了解文中对比描写和心理描写。

  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本文的艺术特点和描写手法。

  2、难点:理解文章意蕴。

  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走进童话

  教师说以下导入语: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童年,每一个童年都伴随着多彩的童话。童话好似一个可爱的精灵,与年少的我们整日为伴,它飞翔在梦幻的国度里,承载着我们无限的遐想。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世界童话之王”安徒生的童话世界,感受童话带给我们的神奇和精彩。

  (二)初读文本,初步感受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诵读本文,用一句话写下自己的初读感受。(生写完后,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和代表本小组的感受。)

  最后教师说说自己的感受:《皇帝的新装》不愧为一篇出自童话大师之手的童话故事,整篇文章情节丰富,语言活泼,对话精彩,让我不知不觉就走进了故事。

  (三)再读故事,深入感受

  请同学们用略读的方式,再一次浏览课文,要求读出自己的思考,用一句话说说本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1.独立发言

  2.小组讨论

  3.复述故事情节

  最后教师说说自己的理解:本文写了一位皇帝每天都只顾着穿新衣服,最后竟然被两个骗子所骗,穿上一件并不存在的新衣服去举行游行,最后被一个天真的小孩揭穿谎言,结束闹剧。

  (四)三读课文,自选式学习

  每位同学用快速浏览的方式三读课文,然后凭自己的直觉爱好,就自己喜欢或印象深刻的一两个方面自主展开学习。

  教师可稍作提示,提供以下学习主题:

  1.课文写到了哪些人物?各有什么特点?

  2.课文是如何描写你所感兴趣的.这个人物的?

  3.故事的情节发展围绕着什么展开?

  4.故事的主角是谁?

  自主学习后,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学习心得,说说自己喜欢或印象深刻的原因。

  (五)四读课文,共选式学习

  每位同学再次以浏览的方式四读课文,然后全班共同选择确定一两个学习主题,深入品味。

  以分析皇帝性格这一学习主题为例,可设计以下教学:

  思考:结合以下问题,说一说,皇帝是一个怎样的人?

  课文第一部分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说明皇帝是一个怎样的人?(参考:用夸张手法表明皇帝的心思都在穿漂亮衣服上,爱慕虚荣,昏庸懒惰,由此揭示了故事发生的原因,为下文骗子行骗埋下伏笔。)

  为什么皇帝要先派老大臣和诚实的官员去了解骗子织布的情况?(参考:说明皇帝很心虚,害怕他自己看不见布料,说明了皇帝的愚蠢和不称职。)

  游行中的皇帝听到老百姓说的真话以后有什么反应?为什么在被揭穿后他并没有穿衣服,同时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态?(参考:说明皇帝虚伪愚蠢,自欺欺人)

  总结:皇帝是一个爱慕虚荣、昏庸无能、愚蠢可笑、自欺欺人的人。

  (六)五读课文,积累新词佳句

  请同学们找出文中你认为写得非常精彩的句子,朗读给同桌听,并说一说自己认为精彩的理由。

  (七)总结学习收获或感受

  以小组为单位,每位同学说一句结束语,说说自己学习本文后的感受或收获。

  (八)教师推荐课外阅读篇目

  安徒生作为一名世界级的童话大师,他的一生都在进行坚持不懈的创作,他把自己的天才和生命献给了全世界的儿童,除了《皇帝的新装》以外,我们也可以读一读他其他的作品,比如:《海的女儿》、《野天鹅》、《小锡兵》等。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10

  设计理念:

  1、通过分角色朗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心情,把握人物个性。

  2、师生围绕“皇帝为什么会上当受骗?”等问题进行阅读对话,从而深入探讨文章主旨。

  3、激发引导学生对故事作批判性创新阅读与思索。

  4、提供情境,舒展学生想象的翅膀。

  课前准备

  1、翻阅图书广泛地了解安徒生,作成资料卡片。

  2、预习全文,自我设计最想与人探讨的问题。

  教学流程

一、学生交流资料,简介安徒生。

  教师可适当作补充。

  二、了解文章内容,把握人物个性。

  1、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出课文中不同角色的语气。

  (1)、各学习小组分角色合作朗读。(学生自由点评:谁读得最好?)

  (2)、在学生小组分角色合作朗读的基础上班内演读,挑选第5至第14段。(教师可饰演老大臣一角参与其中)

  2、教师与学生对话

  全文围绕“骗”来展开故事情节,文中的各色人物与“骗”的关系怎样?

  (骗子行骗;皇帝受骗;两位大臣骗己骗人;老百姓传骗;小孩揭骗)

  三、交流对话,师生合作探究。

  四、拓展训练、链接生活。

  1、本文想象丰富,故事情节曲折,让我们一起根据下面的情景提示展开想象的翅膀,做一次想象之旅。

  (1)游行大典结束,皇帝回宫以后……

  (2)过了一年,骗子又来了……

  2、我们身边有着样自欺欺人的事吗?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些现象?

  五、延伸阅读

  1、再读安徒生的其他作品,以“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为话题,谈自己的阅读体验。(教师将选择“丑小鸭”这一形象与学生交流)

  2、学习小组各自编排课本剧,准备班内汇演。

  精彩片段实录

  师:皇帝为什么会受骗?

  生:皇帝太爱漂亮了。

  生:骗子的骗术太巧妙了,他们声称“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样一来堵住了所有人的嘴。

  师:分析得很好。能结合课文并有自己的阅读分析。

  生:皇帝受骗还因为他身边没有贤明的大臣,他被蒙在鼓里。

  生:可是哪有人敢对他说明真相啊!

  师:说得也是。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参与部分小组讨论。交流:

  生:这篇课文是安徒生从中世纪西班牙的一个民间故事移植过来的。故事最早的篇名即是《赤身裸体的国王》。在黑暗的中世纪,什么荒唐可笑的现象都有。昏君穷奢极欲、蛮横专行,大臣们也总是明哲保身、曲意奉承。

  生:被压迫愚弄的老百姓也总是胆小怕事,人云亦云,而骗子总是投机取巧,欺骗有术。

  师:说得太好了。给我们什么启示?

  生:启示我们要说真话。

  生:启示我们要有辨别是非、真假的能力。

  生:启示我们不能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敢说真话。

  师:你们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实在太好了!给我们的启示是一旦这个社会说真话的反而倒霉,人们也就不敢说真话,因而假话成风,荒唐可笑的现象也就时有发生。

  师:这场骗局最后是由谁说出真相?

  生:一个小孩。

  师:这场骗局最后是由一个小孩儿说出真相,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学生分组。教师巡视参与部分小组讨论。交流:

  生:因为孩子是天真无邪的,他还未被当时不良的世风所影响。

  生:这句话既天真又大胆,既率直又肯定,符合孩子的身份。

  师:说得对。让孩子发出“天真的声音”,也是安徒生用童语写童话的具体表现。同时,这“真”“美”的举动也和充斥前文的“假”“丑”的行为形成强烈的对比。同时也寄寓了作者对未来美好的希望。

  师:我们从这篇文章中可以探究到安徒生的童话为何如此优秀这一问题的答案吗?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参与部分小组讨论。交流:

  生:作者想象丰富,善用夸张手法。

  师:我们同学感觉到安徒生想象丰富,善用夸张。请同学们结合课文中的描写作具体的分析。

  生:文章第一节写皇帝酷爱新衣到了荒唐的程度——“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这里用了夸张突出了皇帝的昏庸。

  生:作者安排骗子所说的衣服的“特性”就极富想象,这种特性为下文的骗局展开作了“保障”。

  生:在骗局面前,皇帝、大臣、官员的表现大体相同却各有特点。例如皇帝的骄傲、狡猾,老大臣自恃年高资深又可怜等等都让人印象深刻。

  师:分析的很透彻。对于作品主题的理解,有人认为是在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虚伪、愚蠢;有人认为是揭示人性的弱点,教育人们不要自欺欺人。你同意哪种观点?为什么?

  生:我认为是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不做自欺欺人的人,而做一个

  诚实勇敢的人。因为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作品往往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师:同学们有没有不同意见。

  众生:没有。

  师:好!对于文中的人物,如皇帝、大臣、骗子、百姓等我们大致有了一些共同的认识,你能“另辟蹊径”对他们做一番别样的评价吗?

  生:皇帝被当众揭穿真相但未杀害小孩、百姓,还是有些仁慈。

  生:大臣们也是迫于形式。

  生:骗子精明,敢于愚弄最高统治者。

  生:百姓尽管是无辜的,但他们有着致命的人性弱点,不敢做“出头鸟”。……

  师:同学们能多角度的看待一个人,而且言之成理,有理有据,很好。当然我们在评判一个人的时候重要的`是把握他的主要特性,辨证地评说他的“功”与“过”。由此我们也能更好地明确我们的人生态度。

  教后反思

  这是一篇情节简单,思想内涵却较深的童话。所以本课的重点也就在于如何把握全文的主旨。教师有必要借这一课的学习,教会学生分析,把握课文内涵的方法。但这种方法的学习,知识的传授,不是被动地让学生接受,而是利用了让学生讨论、探究的形式,让学生在互助、交流的过程、自主地获得。这种自主学习易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这种自主不是对学生阅读过程的放任自流,也不是说学生的阅读感受都是正确的。而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追求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间的最佳结合点。而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本课在一遍遍的阅读,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多次分角色朗读课文时,教师的平等参与激活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了人物心情,基本上把握了人物个性。从而提高了阅读的效率。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体之间的对话过程。这意味着师生的交流是平等地与文本对话,教师的引导与分析,并不是代表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是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教学中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意课文丰富的内涵,并调动了学生的人生体验,体现了解新课改理念,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更主要的是把学生带入正确的思维轨道后让他们注意驰骋,在“另辟蹊径”评价人物,学生思维空前活跃,评价的有理有据,使阅读过程也就成了一次愉快的旅程。

  “课文无非是例子”,“教是为了达到不教”。我们教任何一类体裁的文章,要以点带面地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这一类文章的方法。在这点本课设计上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11

  教学背景 :

  这是一篇童话,人物形象鲜明,语言通俗易懂,且联想想象丰富,非常符合初一学生阅读。应发散学生思维,引导他们感受形象寓意,体味联想想象的特点。本篇文章思路清晰,故事性强,又有很浓厚的趣味性,适宜学生自主阅读,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故事情节。初一学生天真活泼,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所以在老师的引导下合作探究文章寓意,欣赏人物形象是最为 有力的方法。学习寓言,要让学生明白这种体裁的特点,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要真正“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教学目标:

  1、 分析主要人物特点。

  2、 归纳课文思想内容。

  教学重难点:

  1、领悟作品的丰富内蕴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环节: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课前播放一段视频:〈卖火柴的小女孩〉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说出这个故事并且说出故事的作者--安徒生

  2、对作者进行简单的介绍:安徒生,19世纪丹麦杰出的`童话作家,一生共写成了160多篇童话。我们比较熟悉的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

  3、介绍体裁: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易懂,情节曲折离奇,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

  4、然后导入本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另一篇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看看它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

  5、请学生根据以前的积累把以下字词读准。

  如:陛下 头衔 滑稽 钦差 称职 炫耀 骇人听闻 御聘

  精致 呈报

  二、学生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带着刚才认识的词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地阅读课文并思考:课文以什么为线索?(新装)

  2、梳理文章脉络:请同学们找出文章的引子、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教师可进行适当的指导,如先说第一个引子:皇帝爱新装。让学生根据老师的句式总结其余几个。(开端--骗子做新装 发展--君臣看新装 高潮--皇帝穿新装

  结局--孩子揭新装)

  三、重点分析与训练:

  (一)教师播放视频让学生听读皇帝爱新装部分,回答问题:

  1、课文的哪些内容可以看出皇帝很爱新衣呀?

  从治装费用: 不惜倾其所有

  从心思兴趣: 最爱炫耀新衣服

  从换衣次数: 每一天每一点钟

  2、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突出他的昏庸无能、荒唐可笑、也写出皇帝上当受骗的缘由。

  (二)学生听读做新装,回答:皇帝为什么会决定让骗子做新装?

  能织出人间最美丽的布

  布的颜色和图案:分外美观

  布的特性:奇怪的特性

  (三)学生听读看新装部分,回答:请找出老大臣、官员、皇帝看新装时的心理、神态、和语言描写的句子。

  心理:都怕别人知道自己看不见

  神态:装模作样地看了又看

  语言:点头赞美“真是美极了”

  (四)听读皇帝穿新装部分,回答:这一部分主要运用了那些描写手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 请具体分析。

  骗子加班:动作:取下衣料,裁了一阵,缝了一通。语言:请看!新衣服缝好啦!

  骗子献衣:动作:各举起一只手。语言:裤子、袍子、外衣、优点

  皇帝穿衣:转了转身子 扭了扭腰

  大家吹捧:合身、好看、花纹、色彩、贵重

  (五)阅读小孩揭新装部分,回答:

  1、一个小孩最后说道:“皇帝什么衣服也没穿呀!” 这表现了小孩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表现孩子天真无邪,无私无畏,敢说真话。

  用意是告诫人们应该保持天真纯洁的童心, 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2、后来,从小孩子到老百姓都说了真话了,为什么皇帝和他的内臣们仍然装模作样把戏演下去? 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因为皇帝虚荣、爱面子。他想:我是皇帝,我不能就这么灰溜溜地回去,我得撑下去,我不能让国人明白自己的昏庸、愚蠢乃至不够格做皇帝。

  作者这样写更充分暴露出皇帝的怯弱虚弱。

  四、品味句子,分析人物形象

  .以“一个 的皇帝”、“一群 的大臣”、“一个 的孩子”、“一个 的骗子为句式,在 人物后填入一个修饰性词语,来说明本文的皇帝、大臣、小孩是个怎样的人。

  皇帝----昏庸无能、爱慕虚荣、愚蠢。

  大臣----虚伪愚昧、阿谀奉承。

  骗子----狡猾伪善。

  孩子----纯洁天真、无所顾忌。

  五、课堂小结:

  1、根据以上内容的学习请同学们用一个字概括故事情节。(骗)

  2、文中各种人物是怎样围绕“骗”字进行活动的?(用两个字加以概括)

  骗子行骗 皇帝受骗 官员助骗 百姓传骗

  六、课外拓展:

  请同学们课后就下面设定的情境,展开大胆想像,对故事情节进行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合理增补,体会童话想像丰富、情节生动的特色。

  (1)游行大典后,皇帝回到宫中 (想像他会怎么做)

  (2)假如孩子没有把真话说出来,事情会怎样发展?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目标:

  1.了解有关童话的文学常识,理解文章蕴涵的思想内容。

  2.做阅读提要,用连贯的语句复述故事情节,理清写作思路。

  3.朗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形象,提高语言感受能力。

  4.理解童话中夸张和想象的作用,提高阅读浅析童话的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在“说故事-说人物-探主题-谈看法”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的

  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掌握分析人物,理解主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做一个纯正无邪的人,提升价值观。

  教学重点

  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探究童话深刻的寓意。

  教学设想

  《皇帝的新装》是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童话,足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领会文章的内涵;以提问的方式讲述,启发学生深入理解。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 简要介绍安徒生和童话的知识

  2、读准字音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

  勾画人们在新装前的语言和表现

  思考两个问题:

  (1)故事的主人公是谁?(皇帝)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故事内容。

  (描述了一个昏庸无能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讽刺统治阶级的虚伪、愚蠢、自欺欺人的丑行。)

  2、全文围绕皇帝的那件“新装”写了哪几个片段?

  (爱—做—看—穿—展)

  3、再读课文,接龙讲故事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的首要目的就是教会学生阅读,提高阅读水平与能力,那么学生是否能迅速、准确地把握文本所表达的内容则是衡量阅读水平与阅读能力高低的主要标准。要求学生必须学会能够用简洁的.语言去概括故事内容。(学生能回答出故事内容即可,思想内涵可以在分析文本后再归纳。)故事内容较长,它以“新装”为线索,让不同人物在这骗局中登场,整理成几个片段,可以让学生对故事的条理把握更清晰。

  (三)研读文本,把握人物

  1、主人公——皇帝已粉墨登场,让我们走近他,了解他,请大家用“一个-----的皇帝”的句式,为这篇文章加一个副标题(板书)并陈述理由。

  (要求自由表达,独立思考并完成,然后小组成员相互交流。)

  如:

  “一个愚蠢的皇帝”:根本没有布,根本没穿衣服都不知道。

  “一个虚伪的皇帝”:天天换,时时换,刻刻换,只为追求外表美。

  “一个昏庸的皇帝”:不关心国家百姓,只知道穿新衣服。

  “一个无能的皇帝”:听信大臣的话,没有自己的主见。

  …… 2、这个可怜的一国之君真是丑态百出,他之所以会赤条条地在大街上游行,除了他自己的责任外,还有谁的原因?(引出第二批人物:两个骗子和大臣们)你们如何去评价他们?(要求独立思考,然后小组成员相互交流)

  如:

  大臣们:不敢说真话,极不称职。欺上媚上,只为保住乌纱帽。

  骗子:①骗子行骗,是为了捞取钱财。

  ②骗子针对皇帝的贪图安逸不理朝政,设下骗局教训他。出发点是好的,希望他做个好皇帝。

  3、不管骗子如何吹嘘这布料的神奇,不管大臣们如何吹捧布料的鲜亮光彩,真理总是会像黎明之星,出现在黑色的夜空。是谁第一个戳穿了这个骗局,扯下众人的面具?

  (小孩子)

  为什么让一个“小孩子”道出真相?

  正所谓“童言无忌”,让一个小孩说出真相符合实际。其次,它虽出自孩子之口,却代表了百姓的意见,以致大家都重复着“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在这个谎言充塞、欺骗成风的混浊世界里吹来一缕清风。真理之星火开始燎原。

  让新装失去了神奇,让官员掉下了面具!童话的神奇色彩与现实意义同时呈现了出来!

  4、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了解人物形象,领会童话的深刻内涵。

  (可以读片段。针对人物的形象,分析朗读语气,引导学生朗读)

  如 旁白:自然、平缓

  皇帝:傲慢、自负

  骗子:油腔滑调、阿谀奉承

  大臣们:语调迟缓,故作镇定,毕恭毕敬

  小孩:天真

  ……

  设计意图:1-3题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研读、通过人物语言、心理的分析去把握人物形象,并从中逐渐领悟童话深刻的内涵。而对骗子的评价,则可以是多角度的。在进行上述环节教学时,安排学生先独立思考后讨论,是为他们提供一个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空间。第4题的设计,是在把握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并加以朗读指导,从而更好读出感情、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对人物有更深的印象,让人物形象在语言中再现。

  (四)体会感悟

  当我们初读《皇帝的新装》时,我们会为皇帝赤裸着身子举行游行大典的滑稽丑态而发笑,笑声过后的现在,我们不由得深思,想想,你在这童话中收获了什么?

  如: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不能像皇帝、大臣般不称职。

  要敢说真话,保持一颗纯洁的童心。

  要把聪明用在正道上,为集体、国家做贡献。

  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受迷惑……

  教师总结:在现实生活中,诱惑、虚荣总会有的,只要我们说真话,做真事,当真人,只要我们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只要我们多一份责任心,多一份爱心,多一份真诚,多一份率真,世界就会更美好!

  设计意图:学生在充分把握人物性格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谈情感体验,是水到渠成,让他们更真切地感受到虚伪、欺诈是多么丑陋,而真诚、坦荡是多么高尚。

  (五)迁移训练(作业)

  同学们打开你的想象空间,为这篇童话续个结尾。

  设计意图: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除了口头语言的,还有文字语言的,续写即是一个培养想象力的机会,又是个培养表达能力的途径。

  (六)板书设计:

  皇帝的新装

  皇帝

  大臣 被骗

  官员

  百姓

  小孩子 揭骗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13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字词、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了解童话的有关知识。

  2、能够用小标题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二、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够快速阅读文章,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快速阅读法、提要法等教学方法,同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快速阅读:理清故事情节,初步感知课文。

  2、分组研究学习:依照故事情节发展,结合屏幕图片展示,研究总结不同人物的相同心理,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悟出作者写作目的,同时感受与人合作学习的愉悦,方法由记忆性学习上升到理解性学习。

  3、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交流氛围,引导鼓励学生积极交流,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文的体裁是童话。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你喜欢童话吗?你读过哪些童话作品?你知道安徒生和他的童话的主题吗?

  结合学生已熟知的童话故事,采用画面展示《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海的女儿》等将学生引入童话世界,导入课题。

  歌颂劳动人民的善良、纯洁,同情不幸的穷人,鞭挞统治阶级和剥削者的残暴、贪婪、虚伪、愚蠢,批判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这是安徒生童话的'主题。

  (二)关于作者

  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童话有关知识,为今后学习同类体裁文章打下铺垫。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阅读童话三方法:

  读童话,知情节;

  抓角色,品语言;

  明是非,辨美丑。

  采用跳读课文的方法,快速浏览文章,思考:

  1、作者围绕“皇帝的新装”写了哪些内容?按照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为这些内容拟写小标题。

  按照皇帝“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展新装”的顺序,理清本文结构层次。

  (1)引子——爱新装(第1段)

  (2)开端——做新装(第2至4段)

  (3)发展——看新装(第5至23段)

  (4)高潮——展新装(第24段至末尾)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依据文章线索,梳理文章写作思路,搭建文章框架。

  2、本文以“新装”为线索展开情节,让不同身份的人在这场闹剧中登场,充分展示了他们的性格特征。依据你对人物的初步理解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各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

  【设计意图】理解人物的行为、语言,揣摩人物心理活动。通过人物的形形色色的表现,初步感悟本文的主题。

  3、这个故事与这些人物是怎样“编织”在一起的?有关童话故事的主要情节如果用一个字来勾连、概括的话,你会选用哪一个字呢?

  选定“骗”字最为切合,那么情节围绕“骗”而展开。

  小组讨论:

  (1)骗子骗人;

  (2)皇帝受骗;

  (3)那两个老大臣还有其他官员是既受骗又骗人;

  (4)老百姓既受骗又骗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知晓本文的另一条线索。

  (四)小结

  本文是明暗两条线索并线。文章围绕“皇帝的新装”通过大家的“骗”术,把文章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

  (五)通过跳读方法,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进行复述

  提示:复述课文有三种形式:一是简要复述,抓住课文主要情节进行复述;二是详细复述,除根据课文主要情节外,还有记住一些关键词语,使复述尽量接近课文;三是创造性复述,大体技课文情节,可用自己的语言,增添生动的细节复述。课文“爱新装”比较简单,可用详细复述。“做新装”比较长,可用简单复述。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掌握快速阅读的能力。

  (六)布置作业

  就“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展新装”这几个环节,挑选一个进行复述。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①继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

  ②感知课文情节,进而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③领会童话深刻的内涵,培养学生敢于说真话的品格。

  教学重点

  领会作品内涵,结合生活体验,发表自己的看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①学习默读课文与朗读课文。

  ②学习生字。

  ③复述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教学设计

  导入

  新课

  近几年反映宫廷生活的电视剧很多,大家一定从电视上看到过许多皇帝,那么他们都穿什么样的衣服呢?皇帝的服装又给你什么感觉呢?(威严、高贵)可是竟然有这样一位皇帝,他不穿衣服,赤身裸体在大街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讲述这一故事的童话《皇帝的新装》。作者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

  整体感悟

  ①指导学生默读课文。

  在默读前给学生提出具体要求:

  a.默读要做到不出声、不回视、不指读。

  b.速度要快,每分钟约500字。

  c.了解课文内容大意。

  d.圈出不会认读的字。

  ②教师板书重点字,教学生认读。

  炫耀 妥当 分外 滑稽 陛下 御聘 头衔 爵士 勋章

  ③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指导简单评析。

  [要求]分别担任皇帝、老大臣、诚实的官员、小孩子、其他人、旁白。

  a.用普通话朗读、口齿清楚、准确表达语气。

  b.听读的同学边听边在书上标出故事大致情节。

  ④请学生复述课文并作简单评析。

  要求抓住重点情节、重点人物的重点语言复述,并注意模仿人物说话语气。

  ⑤理清故事情节。

  在前两遍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划分故事情节、层次。

  教师板书:皇帝爱新装成癖一骗子做新装一大臣官员等人看新装一皇帝穿新装出丑

  以上两个环节旨在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帮助学生理清故事,为下节课的讨论打下基础。

  小结

  阅读童话类文学作品,可以像阅读本课一样,先从情节人手,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理清课文内容,明白层次、结构及详略,然后再做细致的揣摩、探究。

  布置作业

  ①抄写生字、词语。

  ②熟悉课文情节并思考课后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本节课以探究性讨论为主,理解文章内涵,培养学生想像能力。

  ○教学设计

  四人小组合作探究下列问题,并记录好讨论结果(教师用小黑板或投影仪出示问题)

  ①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②故事中的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③你怎样理解故事的内涵?

  ④故事有什么教育意义与现实意义?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小结

  [预期结果]

  问题一、二:故事的主人公是皇帝,这是个愚蠢、虚伪、自欺欺人、极端奢侈、不务正业的皇帝。

  问题三: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愚蠢、虚伪、自欺欺人,批判了说假话的世风。

  问题四:故事中由一个小孩戳穿了骗局,揭出了真相,意在教育我们要保持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教师依次出示问题(用小黑板或投影仪),学生思考,自由发言

  问题一:皇帝无疑是愚蠢的,昏庸**的,那么骗子骗取皇帝的钱财并愚弄皇帝这一行为值不值得肯定呢?为什么?

  预期结果:有人也许会说骗得好,这样的皇帝,不骗他骗谁。而且愚弄了皇帝,也给百姓们出了一口气。有人也许会说骗子是可耻的,因为他们的动机就是骗钱,并不像一些“侠客”一样劫富济贫,伸张正义。

  问题二:如果你当时在现场,你会像那个小孩一样勇敢地站出来,第一个说真话么?在现实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情况么?你是怎么做的?说给大家听听。

  预期结果:可能有同学说自己会站出来说真话,有可能有同学会说不敢。多数同学肯定都会遇到“说还是不说”的情况。至于如何做,可能有些同学不会讲真话。这一问题,重要的是鼓励学生站出来说实话。

  这一环节是让学生结合身边的生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反思。通过这个环节的讨论,达到深刻领悟文章内涵、培养敢说真话的高贵品质的目的,同时,培养多角度思维方式,也是这一节课的重点环节,所以,教师的“导学”特别重要。在讨论中,一要“导”学生说真话,二要“导”学生结合课文情节,结合生活实际分析。

  小结学生发言,布置作业

  ①教师小结

  一场闹剧,以骗开场,以骗收束,围绕“新装”,刻画出封建统治阶级上层人物的荒诞、可笑,揭露他们的虚伪、愚蠢、腐朽的本质。笑声过后,留给我们的却是严肃的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如何保持纯真的童心,不虚伪,不说假话,敢说实话,敢说真话,让我们的社会保持纯净,这就是对每个人的考验了。

  ②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安徒生童话选》中的《丑小鸭》、《海的女儿》、《豌豆上的公主》等。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15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皇帝的新装》的故事情节,文章以新装为线索,写了爱新装——织新装——看新装——穿新装——揭新装几个情节。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文本,走进童话中的人物和语言。

  二、自学指导

  (一)人物赏析

  1、请用下面一句话说说文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皇帝:

  我认为皇帝是一个的人,因为。

  示例:我认为皇帝是一个愚蠢的人,因为课文中那两个自称是织工的骗子,根本没织衣服,也没给皇帝穿衣服,只是做做样子而已。而皇帝为了炫耀自己,还穿着这件实际上并不存在的衣服去参加隆重的游行大典。这一切,作为常人都能分辨出来,他却上当受骗,所以我认为他是个愚蠢的皇帝。

  【交流点拨】

  生甲:我认为皇帝是一个爱美的人,因为文中的皇帝一天到晚考虑的总是如何换穿新衣服。

  生乙:我认为皇帝是一个虚伪自欺欺人的人,因为他明明看不见这衣服,却装模作样地看衣料,穿新装。

  生丙:我认为皇帝是一个昏庸无能的人,因为他身为皇帝,不去管理国家大事,不去关心臣民百姓,而是整天呆在更衣室里,可见他是个昏君。他听信骗子的谎话,他还听信内臣们的话,赤身裸体去游行,都说明他一点儿头脑都没有。他是个十分昏庸的皇帝。

  【小结】

  本文塑造了一个昏庸无能、愚蠢至极、爱慕虚荣、自欺欺人的皇帝。

  2、大臣、骗子、百姓、孩子各是什么样的人?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

  【交流点拨】

  (1)大臣——虚伪、愚昧、阿谀奉承。

  骗子——狡猾、善钻空子、行骗有术。

  百姓——胆小怕事、人云亦云。

  孩子——天真无邪、敢说真话。

  (2)最喜欢小孩。

  3、你如何评价这两个骗子?

  【交流点拨】

  (1)骗子针对皇帝的贪图享乐、不理朝政,设下骗局,其出发点是好的,希望皇帝改过自新,治理好国家。

  (2)骗子骗皇帝,以骗对骗,只不过是以毒攻毒罢了。

  (3)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没有写骗子落入法网,实在耐人寻味,其用意可能是有意向读者敞开一扇感情之门——他并不痛恨那两个骗子。

  (4)两个骗子也代表了社会上靠行骗为生的一种社会病态,所以作者把骗局当作一面镜子,当作一把解剖刀,剖析这种病态的社会人生。

  (5)骗子不值得肯定,纯粹是为了捞取个人钱财。

  (二)语言品析

  安徒生童话中的语言如山中一股涓涓细流,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孩子幼小的心灵,那下面就让我们带着一份崇敬去慢慢品味这份美味佳肴。请仔细品味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许多年以前,有一位皇帝,他非常喜欢好看的新衣服。为了穿得漂亮,他不惜把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显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交流点拨】

  用“不惜”“所有”“都”“既不”“也不”“除非”等词语把皇帝爱穿新衣的癖好夸张到极点。突出他的'昏庸无能、荒唐可笑和爱慕虚荣。

  2、“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可是我所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

  【交流点拨】

  作者运用了心理描写,皇帝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完全不同,一句“骇人听闻”,一句“最可怕的事情”,两个“难道”的反问,都是皇帝心里所想,这里突出了皇帝极端恐惧的心理。他虽然什么也没看见,嘴上却极力赞美,而且还用了“极”“十二分”等程度非常深的修饰语。这表现了皇帝的虚伪和愚蠢。

  3、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

  【交流点拨】

  一“转”一“扭”写出皇上做作的丑态。也表现了皇帝的自欺欺人。

  4、“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一套贵重的衣服。”

  【交流点拨】

  四个“多么”写出了众人的虚伪。

  5、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交流点拨】

  采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既说明皇帝喜欢新装已经到了成癖的程度,也写出了皇帝的昏庸无能、穷奢极欲,又为后文行骗作了铺垫。

  (三)写法探究

  本文想象丰富而且奇特,夸张大胆而且合理。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都不是现实生活中发生、存在的,为什么却又能够令人信服?

  【交流点拨】

  本文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虽然不是现实生活中发生、存在的,却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提炼概括、集中创造出来的。历史上穷奢极欲、昏庸暴虐、不理朝政的皇帝,做出逾乎常理、骇人听闻的事情,是屡见不鲜的。高官巨宦一味阿谀逢迎皇帝,只求保住官位,更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童话家安徒生在这样的社会现实的基础上,驰骋丰富而大胆的想象,叙述出这样的故事情节,刻画出这样的人物形象。骗子手段高明,善于设骗;皇帝贪婪虚荣,甘心受骗;官员阿谀奉承,乐于互骗,形成了这篇童话巧妙的布局。既有现实生活的充分依据,又表达了对这样的皇帝和大臣的强烈憎恶之情。文中描写皇帝、大臣甘愿受骗、并且骗人,直到皇帝在游行中听到老百姓都道出了他在裸体游行的真相以后,还硬撑着把那丑剧扮演下去,都是人物特点的逻辑发展,因而能够让读者信服。

  三、板书设计

  皇帝的新装

  皇帝:愚蠢、昏庸、虚伪、无能

  人物形象大臣、百姓:虚伪、自私、阿谀奉承

  小孩:诚实、天真、无私、无畏

  主旨: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昏庸、愚蠢、虚伪、狡诈、自欺欺人、荒唐可笑的本性,无情鞭笞了黑暗腐朽的封建制度。它告诉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四、拓展延伸

  你也用夸张的手法,想象一下“皇帝回宫以后会发生什么事”,续写《皇帝的新装》吧!

  【交流】

  示例:那个光着身子的皇帝在游行受到嘲笑后恼羞成怒,当场宣布:“谁再说坏话,立即处决!”结果四五十人被就地处死。从此,皇帝再不穿别的衣服。有一次,他的爱妃陪他喝酒,无意间讲了一句:“啊呀,把胸膛弄脏了!”就被打入了冷宫。另一次,一位大臣辞职后说:“再不用看不穿衣服的皇帝了。”也因犯了皇帝的禁令而被杀。有一次皇帝巡行京城,因为经过的街道多,说笑的老百姓也越多,皇帝竟杀了一千多个老百姓。

  有一个慈心的老大臣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想了一个办法,他对皇帝说:“您向来喜欢新衣服,还是另做一套新的换上吧!”可是皇帝硬说这套神奇的衣服永远不会旧,还把他关进了监狱。人们请求皇帝给予“言论自由,嬉笑自由”,皇帝一律拒绝。以后大家都对皇帝采取了回避的态度。但皇帝仍然疑心。他命令士兵,凡是有笑声的家里,都要把人抓出来杀掉,结果激起了人们的反抗,大家一起拥到皇帝跟前,撕他的肉,并大声喊:“撕掉你空虚的衣裳!”最后,连士兵也站在人民一边。

  皇帝就像被天上掉下的一块大石头砸在头顶上,身体一软就瘫在了地上。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10-18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03-14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03-24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模板05-24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热门)08-25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精选10篇)05-16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15篇03-24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15篇)03-25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14篇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