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沉思——唐宋变革与审美异趋》听后感

时间:2022-10-04 21:49:45 听后感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美的沉思——唐宋变革与审美异趋》听后感

  非常有幸在华东师范大学聆听了杨焄教授的讲座《美的沉思——唐宋变革与审美异趋》,杨教授以美学视角梳理中国唐宋文化,通过山水画、敦煌壁画、书法、诗词,这些被“美”层层包裹着的艺术作品,讲述它们历史长河中透露出真正的时代价值和它们所承载的历史意义。

  杨教授特别提到了唐诗宋词,唐诗宋词是唐宋文化中的瑰宝,在这些诗词当中,我们能感受到每个时代人们心中的小故事,以小见大,进而看到整个社会风貌、政治、经济、民生。

  永嘉中学周康平老师提到过一个问题:日本学者内藤虎次郎认为研究唐宋变革不应从朝代来划分,而以学术划分。某些学者提出学术研究应脱离政治经济等。是否理应如此?

  就此谈谈我肤浅的看法,早在《诗经》中就将政治话题纳入其中,如《硕鼠》中“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表达对剥削者的憎恨和对朦胧的“乐土”的热爱。《采薇》中“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驾彼四牡,四牡骙骙。”表达出在艰苦环境下士兵对祖国的忠诚。

  唐诗宋词更甚,唐宋时期,诗人或者是词人大多是活跃于当时政治舞台的士大夫。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担任过官职。比如唐代的陈子昂、李白、杜甫、杜牧、白居易、张九龄、王维。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轼。

  李白素有远大的抱负,他立志要“申管宴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四十二岁得到唐玄宗的召见,异常兴奋,以为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时机到了,写下了激情洋溢的七言诗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唐军六十万大军败于邺城,国家局势十分危急。为了迅速补充兵力,当时的统治者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拉夫政策。杜甫目睹了这一切,写下了流传千古的三吏三别。“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新安吏》“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潼关吏》“仰视百鸟飞,大大小必双翔,人事都错迕,与君永相望!”《新婚别》“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无家别》“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垂老别》。白居易在《卖炭翁》中揭露“宫市”的腐败本质,讽刺腐败的政权。

  宋代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尔乐乎!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是他的视野,他有天下的情怀,思绪和想象才能在天地间自由驰骋。苏轼因与当权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途中写下:“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文天祥帅兵抗元,兵败后被俘,至死不降,他的《过零丁洋》气贯长虹,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

  至此,唐宋变革的研究是无法脱离政治的。

【《美的沉思——唐宋变革与审美异趋》听后感】相关文章:

沉思10-13

《一九四二》的沉思10-06

月夜沉思10-06

沉思的作文10-07

早餐的变革作文03-06

审美活动10-07

冬的沉思散文10-07

湖边的沉思经典美文10-07

沉思录美文10-06

沉思录的美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