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11-13 07:31:26 教案 投诉 投稿

科学教案(集锦7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科学教案(集锦7篇)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运用相关数经验积极发现“魔法数字表”中的秘密.

  2尝试玩数字魔法游戏,体验数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硬币、魔术用的数字表、铅笔和橡皮、PPT、眼罩、1——7的数字卡片四套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进入活动主题.

  1.出示刘谦的PPT,让幼儿讨论:他是谁?他在干什么?

  2.教师魔术表演“硬币不见了”

  3.提问:刚才的魔术是真的吗?

  4.小结:魔术表演并不都是真实的,每个魔术都有背后的秘密,揭密之后我们也会成为魔术师。

  二、观看魔术,常识揭密

  1.出示数字表和1——7的数字卡片,表演魔术

  1)提问:今天的魔术和什么有关?

  2)魔术表演:教师抽取一张数字卡片,幼儿不要说出卡片上的数字。魔术师提问:表格的.第一行有这个数字吗?第二行有吗... ...答案揭晓:你手中的扑克牌是... ...

  2.再次表演,请一位小朋友抽取一张数字卡片

  3.请幼儿当魔术师,表演魔术。

  1)提问:看完表演,你有什么感受?这是真的吗?

  4.幼儿自由讨论:这个魔术的秘密在哪里?

  一起记录,找规律揭密:出现目标数字的那一行中的头一个数字相加就是目标数字。

  5.请几位小朋友上台来为大家表演。

  6.分组游戏,独自表演

  1)同桌的四人进行这个游戏,看看谁能最先成为魔法师?

  2)教师讲解游戏规则:自己找好伙伴,4个人一组,商量谁当魔法师,魔法师要坐在其他三个小朋友的对面,还要戴上眼罩哦。小朋友可以轮换着当魔法师。

  三、小结

  1.说说今天变魔术的感受。(虽然还有其它揭密的办法,但是计算的办法让我们感觉最快。)

  2.刚才的魔术只能变出1——7个数字,我现在有一张图可以变出更多的数字,出示PPT,幼儿观察,这个魔术等我们下次再来玩好吗。

科学教案 篇2

  一、活动背景:

  刚一入秋,班里的阳阳就带来了几个看上去毛绒绒、碰上去刺刺痛的"家伙",大家都围过来,争着看热闹,这个说:"什么呀,像个小刺猬?"那个说:"好像是个松果吧!"还有的说:"不对不对,一定是刺猬宝宝在睡觉呢?"这时阳阳忍不住了:"你们不认识它吧,告诉你们,他们是毛栗子,是我爸爸从虞山上带下来的。"听着孩子们的争论,看着孩子们那求知的目光,我的脑中油然生出一个念头:我们地处虞山脚下,正是栗子的产地,何不利用这自然资源,带孩子们认识一下栗子呢,于是产生了本次活动。

  二、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栗子的特征和用途,发展幼儿的'形象思维能力。

  2、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探索剥栗子的各种方法,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在探索过程中,鼓励幼儿互相协作,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三、活动材料:

  1、发动家长利用双休日带孩子上山采栗子,同时鼓励幼儿想出一种或几种剥栗子取果实的方法。

  2、幼儿自备各种手套、剪刀、小榔头、小刀等。

  3、栗子食品:糖炒栗子、糖水栗子、煮栗子、栗子烧肉。

  四、活动过程:

  1、认识栗子球的名称和外形特征。

  ①观察栗子球的形状、颜色、体会摸上去的感觉。

  ②小结:栗子球市绿绿的、圆圆得,摸一摸刺刺的、毛毛的、很扎手的。

  2、引导幼儿探索取出栗子果实方法。

  师:这么一个毛毛的、刺刺的、圆溜溜的东西里面到底藏着什么小秘密呢?

  ①先让幼儿猜一猜。

  ②再让幼儿分散操作,利用各种工具取出栗子果实。

  ③最后交流各自选用的方法:

  用剪刀先剪掉刺再慢慢地剪开来。

  用小榔头重重地敲,把外面的刺皮敲掉。

  戴上手套用手用力地掰。

  放在脚底下用力地踩。

  ④小结:因为栗子球外层代词,所以在取果实时要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触那带刺的球,可以戴上手套或用脚帮忙。

  3、认识栗子的外形特征。

  ①看一看:取出来的栗子的形状、颜色?

  ②问一问:有什么气味?

  ③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④想一想:栗子和栗子球之间的关系?这些粒子像什么?

  ⑤小结:栗子有的是球形、有的是半球形,成熟的栗子,外面有一层深棕色的硬皮,而不太成熟的栗子这层硬皮变成了绿棕色的软皮。像小皮球、像月亮、像刚出升的太阳、像小船等。

  4、再次引导幼儿探索取出栗子肉的方法。

  师:栗子肉到底藏在哪儿呢?让我们再来动手剥一剥。

  ①你想请谁帮忙?

  ②剥开后你发现了什么?

  幼儿自由操作剥栗子,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剥好的栗子肉。

  ③讨论剥栗子肉的方法:

  请手指帮忙,掰开栗子。

  请小刀帮忙,切开栗子。

  请剪刀帮忙,剪开栗子。

  ④请个别幼儿说说栗子肉的特征。

  ⑤小结:剥开栗子的硬皮外面有一层前棕色的毛茸茸的薄皮包着,里面是黄色的肉。

  5、品尝栗子,了解粒子的功用。

  ①启发幼儿谈谈吃过哪些用栗子制成的食品。

  ②品尝栗子食品,知道栗子的多种吃法。

  (糖炒栗子、糖水栗子、煮栗子、栗子烧肉)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试验

科学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为了避免传递知识、教授技能的现象,我们可以将科学活动的内容和幼儿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科学教育元素,让哟额u人通过操作熟悉的材料和生活化的科学环境中感知科学,并通过学习,尝试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各种问题,了解常见的科学现象。

  幼儿园科学活动可以从幼儿身边取材,从幼儿的衣食住行着手,创设丰富的探索环境,让幼儿在生活中学科学,感知科学。电话是生活中孩子们经常接触到的事物,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电话。很多孩子对电话也非常感兴趣,在玩娃娃家游戏的时候小朋友们经常会玩打电话的游戏。对于电话中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孩子们也很好奇,因此我选择了这个内容开展活动。

  活动目标:

  ⒈理解声音能以波的形式在空气中传播,能自己制作土电话,尝试各种科学探究的方法。

  ⒉通过探究声音产生及传播条件,培养乐于探索自然和生活中科学现象的兴趣和习惯。

  活动准备:

  纸杯、棉签、尼龙绳、毛线、电线等。

  幼儿探索过声音的'产生。

  幼儿有用绳子打结的经验。

  如果幼儿科学活动中的材料是脱离幼儿生活实际的,那么科学活动会变得单板、机械。科学活动中提供的材料可以是来自于幼儿生活中的,对于这些熟悉的材料,幼儿更容易积极地投入到观察、操作、尝试和实验中,有助于孩子自由自主地探索。

  活动过程:

  一、倾听,感知振动会产生声音。

  教师捏着棉线,在棉线上轻轻滑动,让幼儿倾听。

  师:棉线发出声音了吗?声音大吗?我们怎样才能清晰地听到棉线的声音?

  二、探索制作传话筒的方法,幼儿制作。

  ⒈出示各种材料,认识各种材料。

  ⒉将材料分发给幼儿。

  师幼讨论:怎样掰断棉签头更省力?(引导幼儿感受简单的杠杆原理)

  怎样用掰断的棉签在纸杯上钻小洞?(让幼儿学会合理地利用工具)

  怎样又快又好地把绳子从小洞中穿过去?为什么要棒一根小木棍呢?(一方面训练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另一方面让幼儿学会利用工具。)

  怎样打结?

  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让孩子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自由地进行探索活动,形成宽松的心理环境。在活动中让孩子犹如子啊生活和老师交流自己产生的疑惑一样,让孩子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幼儿进行实验,感知绳子放松、拉紧时传声效果的不同。

  ⒈幼儿两人一组将各自的传话同连接在一起,打结。自由带电话。

  ⒉预测绳子放松、拉紧时大电话的效果有什么不同?幼儿再次打电话。

  师:你在打电话的时候及有什么感受?

  ⒊教师小结。

  ⒋换一种材质的绳子做电话线,比较不同材质传播声音质量的区别。

  四、创设游戏情境,体验科学的有用和有趣。

  创设角色游戏情境,让幼儿运用自己制作的电话和同伴玩游戏。体验探索后的成就感,和科学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叫外卖、叫救护车、消防车、邀请朋友来家中做客等)

  科学活动要遵循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育理念。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在学习中解决问题,最后再回归到生活中去。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制作了传话筒,并在角色游戏的情景中加以运用,让孩子感受到探索创作后的成就感,发现科学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科学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玩具是幼儿心爱之物,好玩的玩具时刻吸引着幼儿的眼光和注意力。“为什么拉两个玩具之间的绳它们就会快速靠近?”“为什么不倒翁一碰就会左右摇摆却不会倒?”玩具会动的秘密令幼儿感到好奇。基于幼儿的兴趣和玩具所蕴含的教育价值设计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操作、探究、观察等环节,引导幼儿用“推”、“拉”“拧”等方式让玩具动起来,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培养幼儿整理玩具、爱护玩具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了解“推”、“拉”、“拧”等让玩具动起来的方法。

  2.能自主操作、观察探究并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

  3.积极操作、体验,自觉整理玩具爱护玩具。

  活动准备:

  1.电动玩具:汽车、飞机、火车、会说话并且眼晴会动的娃娃(个别玩具不装电池),拖拉玩具:拉杆小鸟、蝴蝶等,机械发条玩具:跳蛙、打鼓的娃娃等,遥控玩具:机器人、遥控飞机等,不倒翁若干,普通玩具若干。

  2.空白硬纸板卡片若干,水彩笔等。

  活动建议:

  一、请幼儿自主玩玩具,初步探索玩玩具的方法。

  1.请幼儿自主选择玩具玩一玩,调动幼儿玩的兴趣。

  提出要求:每人选一个玩具自由地玩,玩的时候注意轻拿轻放,玩完后要放回原处。

  2.请幼儿介绍自已选择的玩具的名称及玩的方法。

  提问:你玩的是什么玩具?你是怎样玩的?这个玩具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小结:玩具有很多特别的地方,有的带着拉线,有的有开关按钮,有的带遥控器,有的有会动的车轮。

  二、请幼儿再次玩玩具,初步探索、尝试让玩具动起来的`方法。

  1.引导幼儿在玩中探究让玩具动起来的方法。

  提出要求:每人选一个玩具自由地玩,仔细观察、操作,想办法让玩具动起来。

  2.组织幼儿分享、交流让玩具动起来的方法。

  提问:你刚才玩的是什么玩具?你是怎样让它动起来的?

  启发幼儿恰当地使用“拉”、“拧”、“推”、“按”等动词讲述自己的发现,鼓励幼儿边交流边演示自己的探究结果。

  三、组织幼儿玩“玩具回家”游戏,启发幼儿设计标志分类整理玩具。

  1.请幼儿每组选择一类玩具,讨论、交流、设计,给不同玩具的“家”绘制标志图案。提问:怎样为这些玩具设计最简单的“家”的标志?

  2.请幼儿按标志送玩具回家,相互检查分类是否正确,进行相应调整。

  活动延伸:

  设立“玩具分享日”,引导幼儿分享玩具,继续探究让玩具动起来的不同方法。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瓢虫的外形特征,初步了解瓢虫的命名方式。

  2、学习用目测撕的方法撕出瓢虫的外形特征,锻炼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各色手工纸,糨糊,抹布,瓢虫图片若干。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学习制作瓢虫。

  活动难点:瓢虫的命名方式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

  出示图片

  1、提问:你们看,今天老师请来了谁(瓢虫,先出示7星,介绍完之后再引出它还有很多朋友,我们来看看它们长的什么样?)

  2、你们仔细看看,他们长得哪些地方是一样的 ,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形状一样,背上的花纹不一样)

  3、小结:瓢虫是一类非常漂亮的甲虫,圆圆的身体,鞘翅光滑或有绒毛,通常黑色的鞘翅上有红色或黄色的斑纹,或红色、黄色的鞘翅上有黑色的斑纹,但有些瓢虫,鞘翅黄色、红色或棕色,没有斑点;体长通常在1—15毫米之间。

  4、逐一介绍瓢虫:这只背上的花纹是怎么样的——它叫XX瓢虫(7星是益虫,其它都是害虫)。

  5、教师小结:我们见到或捉到瓢虫时,往往会数一数鞘翅上的斑点数,随后会说几星瓢虫,有时这种方法真的管用。因为瓢虫的种类很多,不易记住名字。一般只要数一数鞘翅上的斑点或条纹,说几星或几条瓢虫就可以对69。2%。不管怎么样,我们看到瓢虫时,还是要数一数它的.星点数。

  (二)制作瓢虫

  1、讲解方法:

  (1)教师出示范例作品:

  “看看这只是什么瓢虫?”

  “这张作品看上去和平时的剪纸作品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议论,教师告诉答案是用目测徒手撕的作品,所以瓢虫的边线不像用剪刀剪出那样光滑。

  2、尝试新方法:

  (1)教师讲解目测徒手撕瓢虫的方法:

  可以将纸对折撕出完整瓢虫身体。

  可以将瓢虫的身体分开表示在飞。

  撕贴完成后,添上瓢虫的花纹、眼睛、触角。

  (在粘贴瓢虫时,要呈现瓢虫的不同方向,使画面生动。为表示瓢虫在飞时,可以粘住瓢虫一半的翅膀,另一半翅膀向外翻折。)

  (2)幼儿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欣赏

  幼儿介绍自己作品,欣赏同伴作品。

  (这只是谁做的,这叫什么瓢虫,哪里最可爱,我们给他取个好听的名字)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不仅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同时也让孩子学习到了知识还增加了见闻。在活动中幼儿不光积极思考和还踊跃回答老师的问题,充分达到了教学的效果,这是一门很有创意的课。在教学类容来看我也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来安排的。在上课过程中更是充分抓住了幼儿的好奇心来进行教学让幼儿在一种愉快的氛围汇总进行学习。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学习到了知识。相信这样的教学方法对幼儿的学习很有帮助。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尝试实物的内容编出相应的应用题。

  2、学习列出相应算式,计算出未知数的答案。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一幅,数字卡片,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1、导入:师:你们看看老师的卡片上分别有数字几呢?

  (3、4)我们要把这两个数字合起来变成一个大数,小朋友想一想,这个大数是几呢?(7)。对了,我们把这样的式子叫做分合式,我们一起把这个分和式念一遍。

  小结:这个分合式的两个小数加起来就成为一个大数。

  师出示一张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上的数字有一个大的,有一个是小的,怎样算出另一个小数?

  小结:把大的数字减去一个小的数字,就得出另一个小数字。

  2、尝试编8以内的加减应用题。

  (1)师:刚才我们复习了7以内的组成,小朋友表现得都很棒,现在老师要教小朋友一个新本领〈〈看实物编应用题〉〉

  (2)师:你们看,小鸟飞来了,请你们仔细听,老师先给小朋友来编一题加法应用题吧!

  天空中飞来了2只小鸟,又飞来了3只小鸟,天空中一共有几只小鸟呢?我们可以怎么列这道题呢?(3+2=5)

  小结:加法编题中,要用到又、一共。

  (3)小朋友们你们会编吗?你们看现在小鸟有几只?又飞来了几只?请你们一起来编一道应用题,记得编加法应用题一定要用上:又、一共,好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来编应用题吧!

  天空中有3只小鸟,又飞来了2只,天空中一共有几只小鸟呢?说得真不错,我们也给这道题列一道算式吧!(3+2=5)

  (4)现在老师又要把小鸟给变走了,现在是1,4请你们来编一编。

  请你们来列一道算式吧!(小朋友真棒)

  3、小朋友的.加法应用题编的真好现在我们来编减法应用题。

  (天空中原来有5只小鸟,飞走了2只,还剩几只小鸟?我们一起来列一道算式吧!(5-2=3)对了,飞走了可以用减法来算就可以知道还剩只小鸟)

  (1) 现在请小朋友你们自己来编一道减法应用题(真棒小朋友编的真好。

  (2) 现在请小朋友轻轻拿出椅子下的卡片,请你们根据卡片上的数字来编应用题,编好的小朋友就告诉你旁边的小朋友,看下谁编的最好。

科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很多动物都要产卵,卵有相似的构造,卵可以发育成动物。

  2、卵孵化成动物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

  3、像青蛙、鸡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过程与方法:

  1、用图片与实物相结合的方法观察研究动物卵的结构特点。

  2、观察青蛙卵孵化的过程;用查阅资料的办法了解小鸡孵化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乐于探究动物繁殖奥秘的兴趣,感受自然界生命的多样性和延续性。

  【教学重点】观察动物卵的构造。

  【教学难点】经历一个饲养动物、观察孵化的过程。

  【教学准备】

  演示:各种动物的卵,不同孵化阶段的鸡蛋。放在透明水槽内的青蛙卵和水草。

  分组:一个新鲜鸡蛋和纵切开的半个熟鸡蛋,鲫鱼卵,蚕卵,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春天是一个繁殖的季节,许多动物是靠卵繁殖的。

  出示各种动物的卵。板书课题:动物的卵

  二、探究过程

  1、观察动物的卵

  (1)出示各种各样的卵:它们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2)小组观察鸡蛋、鲫鱼卵、蚕卵:有什么发现?它们有相同的地方吗?

  (3)观察鸡蛋外形:

  画一个鸡蛋;

  用放大镜观察鸡蛋外壳:你有什么发现?

  表面很粗糙;外壳有很多小孔;壳很脆容易破。

  这些小孔有什么用?透气。

  (4)观察鸡蛋的内部

  观察:

  打在盘中的鸡蛋:蛋清﹙蛋白﹚、蛋黄、胚﹙蛋黄上的小白点﹚、壳。

  纵切开的半个熟鸡蛋。

  汇报:鸡蛋里面有一头是空的;蛋壳上有膜。指出蛋白、蛋黄、气室。

  推测:它们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起什么作用呢?

  蛋白供给养料和水分;蛋黄提供营养;胚能发育成小鸡;气室提供氧气;蛋壳有保护作用。

  2、青蛙卵的孵化观察指导

  (1)你知道青蛙卵是怎么孵化成小青蛙的吗?

  (2)讨论观察方法,设计观察记录表。

  (3)学习饲养方法及注意事项。透明水槽。水草。

  3、小鸡的孵化

  (1)观察不同发育阶段的鸡蛋,认识鸡蛋各部分的作用。

  (2)小鸡孵化的条件:种蛋、温度、湿度、通风等。

  (3)小鸡孵化的时间:大约3个星期。

  三、小结

  像青蛙、鸡、蚕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

  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四、布置课外活动作业:

  发放青蛙卵

  五、板书设计

  动物的卵

  蛋白、蛋黄、气室、胚、壳、膜

  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小鸡孵化的条件:种蛋、温度、湿度、通风

  时间:大约3个星期。

  教学后记:

  7、动物的繁殖活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有的动物通过产卵来繁殖后代,有的直接产下小动物;卵生和胎生是动物产生新生命的主要方法。

  2、很多动物的繁殖与绿色开花植物的繁殖有共同点,都要受精。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情景再现,了解更多动物的繁殖活动并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新生命的可贵,了解生命世界生生不息的自然规律。

  【教学重点】胎生动物的繁殖方式。

  【教学难点】卵生和胎生的比较总结。

  【教学准备】

  演示:动物的繁殖活动视频资料,

  分组:记录纸,纯牛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复习回顾:卵的`构造。卵生动物。

  板书课题:动物的繁殖活动

  二、探究过程

  1、卵生动物的繁殖活动

  (1)自读教材P37,思考:植物繁殖与动物繁殖有什么共同点?

  (2)交流。

  植物的花蕊分为雄蕊和雌蕊,雄蕊的花粉传到雌蕊的柱头,并与子房里的胚珠结合,使胚珠受精,便形成了果实和种子。

  动物和植物一样,动物也分为雄性和雌性,当雄性动物的精子与雌性动物的卵相结合,使卵受精,新的生命便开始孕育了。

  (3)动物的哪些活动是在为繁殖做准备呢?

  筑巢,发情,洄游,交尾,产卵,孵化等。

  (4)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靠产卵繁殖的?

  鸟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节肢类、软体类各举一种。

  2、胎生动物的繁殖活动

  (1) 胎生与胎生动物。

  自读教材P38,思考:什么叫胎生动物?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胎生动物?

  像猫、狗、兔等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胎生。

  用胎生繁殖的动物叫胎生动物。

  (2)哺乳。

  胎生动物一般都用哺乳的方法喂养小动物。

  回忆动物哺乳的情景。观看动物哺乳的视频。

  观察纯牛奶。说说哺乳对新生命成长的优势。

  (3)交流。

  (4)小结:人也是胎生的。

  3、总结动物产生新生命的几种方式。

  (1) 列表(小组活动)。动物名称,繁殖方式。

  (2) 汇报交流。

  (3) 介绍其它繁殖方式:动物的卵胎生。

  (4)了解克隆技术。阅读P39—40资料库。

  三、小结

  动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有卵生和胎生两种。

  卵生动物通过产卵来繁殖后代,胎生动物直接产下小动物。

  四、质疑与讨论

  (1)教师质疑: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哪一种后代的成活率高?为什么?

  (2)学生质疑。

  (3)讨论。

  五、板书设计

  7、动物的繁殖活动

  ﹙产卵孵化﹚卵生动物 胎生动物﹙直接产下小动物﹚

  哺乳

  植物繁殖--﹙受精﹚--动物繁殖

  克隆技术

  教学后记: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4-06

科学教案07-20

(经典)科学教案08-01

(精选)科学教案11-11

【精选】科学教案07-29

【经典】科学教案08-31

[经典]科学教案09-02

科学教案(精选)08-14

科学教案(经典)09-26

科学教案(精选)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