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教案

时间:2023-05-06 08:58:27 教案 投诉 投稿

有关大班社会教案汇编9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社会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大班社会教案汇编9篇

大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我国传统的春节,知道过年的由来,了解过年的传统风俗。

  2、感受过年的喜庆气氛,并会正确对别人说一句祝福语。

  3、深刻对祖国的认识,知道我国是一个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让幼儿回忆自己愉快的假期生活,一起谈论。由此,引起有关"过年"的话题。

  2、先让幼儿讨论自己对"年"的认识:为什么要过年?过年是怎样的?等等。

  3、教师讲有关过年的故事、传说。

  4、再让幼儿谈论大家过年的风俗都有些什么不同?为什么会这样?知道祖国很大,各地的'风俗各有不同,很有趣。

  5、在观察角摆放有关物品、布置,让幼儿深化认识6、评价、结束课。

  活动反思:

  过年是孩子最喜欢、最兴奋的事情。所以在活动一开始的谈话部分,幼儿就十分投入,兴致很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迫不及待地讲述自己过年时所经历的事情。而我好像是作为一名资料补充员的身份,当幼儿讲到一个什么事情引起其他孩子的共鸣时,我就在展示台上出示图像、图片等,加上幼儿和我的共同讲解,使中国过年时传统风俗在幼儿面前展露无遗。使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这些操作活动真真切切地展示在幼儿面前时,幼儿的兴奋达到了**。从活动效果来看,幼儿动手能力很强,做出了许多精彩的东西。将民间美术欣赏与特定的节日结合起来,幼儿比较能够理解其中的含义。再让幼儿进行手工操作,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同时,解决了幼儿园手工难教的问题。

大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接受别人帮助后要谢谢

  2、了解不同国家的道谢语,尝试开口说

  活动准备:各种国家的道谢语

  活动过程:

  一、情景创设,引出谢谢

  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帮我,跟他说声谢谢,引出谢谢这词。

  问题一:你们说我为什么要跟他说谢谢?

  问题二:我们一般都是在什么情况下跟别人说谢谢的?他们一般怎么回答?

  二、欣赏《为什么要说“谢谢”》

  问:这位爷爷为什么要跟小溪说谢谢?如果是你,你会跟小溪说谢谢吗?

  三、教学谢谢的不同说法

  提取“谢谢”这一词,教不同国家的“谢谢”的说法。

  师:现在我真觉得谢谢这一词真是优美,而不同的国家其实有不一样的说法,先问问美国人是什么怎么说的。

  四、模仿故事情节。

  师:老爷爷刚才也说了,喝了小溪的水,人和狼的表现是不一样的。现在想请小朋友上来给我们演演。五。思维拓展。

  问题一:我们在做了什么事之后可以听到别人跟我们说谢谢?你当时是怎样的心情?从此,你打算以后再怎么做呢?

  问题二:我们除了谢谢这个礼貌用语,还用到什么语言来表示礼貌?除了用说的,我们还能怎样表示自己的礼貌?

  附:故事《为什么要说谢谢》

  两个人,一个老爷爷和一个小男孩,在林见路上走哦着。天很热真想喝上几口水解解渴。

  于是,两人来到小溪边。清凉的溪水轻轻地流淌着。他们弯下腰,喝了个痛快。

  “谢谢你,小溪!”老爷爷说。

  小男孩笑了起来。

  “您干嘛对小溪说‘谢谢’呢?”他问老爷爷,“谁不知道小溪不是人,听不到你的话,不懂您对它的感情。”

  “是这么一回事儿。要是一头狼来喝了水,它不会说‘谢谢’的。可是我们不是狼,我们是人。你知道吗?为什么人要说‘谢谢’?想想去吧,谁需要这声谢谢?”

  总结:

  1、首先,最大的问题是,教案里的这个故事选的不是很好,我也没想到要换故事,所以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老师的建议是以后拿到教案自己先看上三四遍,觉得不好的就可以大胆改掉,换上自己觉得好的东西。我们上课的过程中,更多要开发小孩的`感官。

  2、在我教他们学习其他国家语言的时候,让他们猜的过程太花时间了,而且,我就让他们以字体认识是什么国家语言,老师觉得这样太难了,幼儿园的小朋友其实对文字并不敏感。建议是可以找一些标志性的图片做为代替,如国旗,标志建筑什么的。

  3、在我问了问题之后,总会出现很多小孩,回答得很偏,而这次,我算是收回来了,说这个问题课后讨论。老师说这点不错,也给了我我建议,以后可以再把问题范围说小点,如在幼儿园里,小朋友之间,这样的回答不会很离题。

  4、总结两次的社会课,我感觉自己很大的问题在于没有将课堂上的内容联系到生活,挖到点子上,没有没有出现一个小道理教给小朋友。目标中如果正面的达不到,可以试试反面,比如,帮助你会怎样不清楚,那如果不帮助,给有什么影响,这就是反向思维。

  5、经过老师的反馈,我上课的时候还是挺随便的,很多闲话还是喜欢说说的,但这样的现象我可能自己只能说做到尽量减少吧,或许在将来,真正成为代班老师了,这样的话在课堂上我觉得会给人更放松的感觉。

  这个目标在上课过程中体现的不是很多,目标完成的不是很好。

  该环节在上课的时候,因为小朋友对该不是不是很感兴趣,所以就就被删除了。

大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生活中规则的存在,知道规则的重要性。

  2、遵守规则,体验规则带来的好处。

  3、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活动准备:

  幼儿生活片段录像、有关规则知识题的课件

  活动过程:

  1、设置问题情境,引出主题

  ——师:请幼儿自己拿小凳子座,目的是看看孩子们的秩序怎么样?守不守规则?

  ——提问:让幼儿说一说老师担心什么?

  ——幼儿:担心我们摔跤——担心踩踏

  ——师:请幼儿说一说拥挤,不守规则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2、体验式的情景模拟游戏,让幼儿在玩中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1)幼儿观看录像一“乘电梯”。

  ——这些人在做什么?

  ——这样乘坐、进出电梯正确吗?

  ——怎样进出、乘坐电梯才是安全的?

  教师小结:上电梯时在电梯门两侧有序的排好队,等电梯停稳,里面的人出来后外面的人再进入电梯间。

  (2)幼儿观看录像二“照哈哈镜”,提问:

  ——小朋友从录像中看到了什么?

  ——这么拥挤的能看清楚镜子吗?

  ——怎样才能不挤?

  教师小结:大家有秩序地排好队,一个照完笑一个照,这样每一个小朋友就能又快又好地照哈哈镜玩了。

  (3)幼儿观看录像三“取垫板”,提问:

  ——画面里都有谁?他们在做什么?

  ——垫板都弄到哪里了?他们这样做对吗?

  ——我们应该怎样帮助他们?

  3、小朋友常识按规则拿去物品,体验遵守规则的便利。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许多彩色纸,请小朋友们自己拿取,想一想,怎样拿取才能让每一个小朋友都又快又好地拿到彩色纸。

大班社会教案 篇4

  一、设计意图:

  《喜羊羊与灰太狼》是幼儿非常喜爱和熟悉的动画片。里面的每个人物都有其鲜明的个性特点、优点和不足。比较全面的评价他人和自己,是大班孩子社会性发展中自我意识的重要内容。幼儿期的孩子,对于他人的评价,更多地关注别人的不足;对于自己的评价,不少孩子不敢展示自己的优点,更不愿意面对自己的不足。本活动立足幼儿喜欢的动画人物,力求在人物大讨论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引发幼儿关注评价,认识到谁都会有优缺点。并且迁移到自我及同伴的评价,给予幼儿认识自我和同伴的机会,学习正确地评价,让孩子懂得尊重别人,悦纳自己。

  二、活动目标

  1.讨论《喜羊羊与灰太狼》中主要角色的特点,学习正确的评价他人和自己。

  2.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三、活动准备

  《喜羊羊与灰太狼》主题曲视频、图片。

  四、活动过程

  (一)观看《喜羊羊与灰太狼》视频,激发幼儿兴趣

  (二)《喜羊羊与灰太狼》人物大讨论

  1.《喜羊羊与灰太狼》里有谁?

  2.讨论部分角色的.特点。

  (1)你最喜欢谁?给自己最喜欢的xx投票。

  (2)xxx是怎么样的羊?(用简单的话概括角色特点)

  喜羊羊:聪明、勇敢、做事动作快、乐观、羊村小英雄。(优点很多,缺点很少,被大多数人喜欢)

  美羊羊:爱美、会打扮、爱干净、手很巧,有时会臭美。(优点被大多女孩认同,有些人(特别是男孩)会有争议。)

  懒羊羊:贪吃贪睡、可爱、小聪明、胆小自私。(看起来缺点多于优点。)

  (3)PPT出现慢羊羊和沸羊羊局部特点,幼儿猜一猜。

  慢羊羊:很有学问,爱搞发明,但是说话做事都很慢。

  沸羊羊:长得健壮、爱运动,但是有点鲁莽。

  小结:羊村的每只羊都很特别,都有自己的特点。它们有很棒的地方,也有不够棒的地方,但是都很招人喜爱。

  (4)你喜欢灰太狼吗?

  灰太狼:贪婪、容易被喜羊羊捉弄、爱老婆、会想办法、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看起来很坏,其实也有不少优点)

  小结:《喜羊羊与灰太狼》里,有的角色看起来很坏,其实也有优点;有的角色看起来很棒,其实也会有不足。

  (三)迁移

  1.你最像《喜羊羊与灰太狼》里的谁?(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特点)

  2.你觉得自己有什么地方很棒?轮流自信大胆地表述。

  3.你能记住几个朋友的优点?(学着去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那是一件快乐的事。)

  4.你愿意告诉大家你不够棒的地方吗?你想变得更棒吗?(朋友的优点可以帮助自己,让自己变得更棒。)

  5.小结:相信自己一定有优点,也承认自己一定有缺点。互帮互助可以共同进步。

  (四)游戏:《我是灰太狼》

  运用《喜羊羊与灰太狼》中主要角色的特点,快乐游戏,感受互帮互助。

  【游戏规则】幼儿做不同的羊,五人一组拉成圆圈。教师做灰太狼,“我是灰太狼,今天我抓羊,xxxxxxxxx(不同羊的特点),那是什么羊?”。被点到的羊赶紧躲进圆圈。

大班社会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律动。

  2、创编动作。

  3、用小盆伴奏。

  活动过程:导入活动(孩子伴随我爱洗澡音乐入场)

  音乐结束时,幼儿入座。

  师:小朋友们为什么要洗澡啊 ?

  幼:(自由回答)

  师:那在家是怎样洗澡的啊?

  幼:(自由回答)

  师:我们跟着音乐来洗洗吧!(过程中,观察孩子在洗哪些地方?)

  师:刚才孩子们都洗了哪些地方呢?

  幼:屁股、肩膀等等。(看同学做一下,再学一下)依次进行如下:后背、腿、肩膀、脸、头、胳膊等。

  师:后背可以让别人来帮忙。

  师:随音乐做洗澡舞(从上往下洗)

  师:坐下休息。(出示小盆)

  师:从中间分成两队,分别演奏两种节奏。

  师:一部分幼儿打乐器,一部分幼儿跳舞(同时进行)。

  活动结束:集体演奏。

大班社会教案 篇6

  活动意图:

  男孩、女孩在兴趣、爱好等方面还是有很多不同的。在大班幼儿游戏中就可以发现,无论是游戏内容还是方式,都有明显的不同和性别倾向性。为了让幼儿更好的了解并认识自己,形成健康的性别意识,培养幼儿的分析比较能力和创新能力,开展了此次活动。让幼儿在游戏情境中,自我认识、自我发现。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各种方式找出区别。

  2、向异性学习,弥补自身性别弱势。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各种动物、人物头饰(塑料的、纸的、橡塑板的),各色纱巾和各花布,木棍、纸棍、项圈、塑料圈,插塑两筐、宝高玩具一筐,水彩在、白纸、垫纸板等。

  活动过程:

  1、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给自己化妆。

  (1)激发幼儿化妆的兴趣。

  教师:“啊!这儿有这么多美丽的头饰、纱巾和玩具,我们来开化妆舞会好不好?”

  (2)教师:“请你想一想,你想把自己打扮成什么角色?…前面有一面镜子,请小朋友打扮好以后,到镜子跟前照一照,看看你化好妆的样子。”

  (3)幼儿按自己的意愿打扮自己。(杜鹃圆舞曲响起,由轻渐

  (4)教师给予一定的启发和帮助,观察幼儿的喜好和表现。提醒幼儿:“你想化妆成什么角色呀?”“去前面照照镜子,看看你现在像谁了?”

  2、化妆舞会。

  (1)请化妆好的幼儿坐下来。(音乐渐轻)

  (2)谈话、展示和启发引导。

  ①请幼儿上台展示自己化妆的角色形象。

  教师提问:“你化妆成谁了?你为什么要化妆成他?你能给我表演一下吗?”

  ②教师结合幼儿的化妆和表演给予评价:“我发现你的动作很有力!”“你的动作很优美!”“你很细心。“‘你希望自己像××一样;勇敢、键壮。”“你希望自己像××一样美丽、漂亮”等等。通过教师评价隐性地归纳出男孩和女孩的`化妆和表演时不同的喜好和风。

  ③比较和讨论一下男孩和女孩在化妆和表演上的不同。

  请全体男孩子展示一下自己的角色;

  请全体女孩子展示一下自己的角色;

  请幼儿谈谈男孩、女孩在化妆活动中的不同之处。

  ④教师和幼儿共同分析小结:“平时我就发现男孩、女孩在发型、服装上不太一样。今天,从小朋友化妆中,我还发现你们的兴趣爱好不同,表演时的动作、风格也有许多不同。”“男孩、女孩都有自己的优点。男孩子们勇敢、大方,表演的时候动作有力。女孩子们做事认真、仔细,表演的时候动作优美,表情很好。但是有的女孩子胆子太小,该向男孩学习,有的男孩动作很快,但是粗心大意不够细致,你们就要多向女孩子们学习。”

  (3)开始进行化妆舞会。(舞曲响起)教师和孩子一同快乐地跳舞,尽情地展示自己的风采。

  3、游戏《找男孩,找女孩》。

  (1)教师请小朋友坐下休息一会儿,引出嘉宾——小猴子(其他班幼儿扮演)。

  “今天,听说我们小朋友在这里开化妆舞会,几只小猴子也来参加我们的化妆舞会啦!我们欢迎他们!”(鼓掌欢迎)

  (2)小猴进场。(伴随猴操音乐)

  (3)游戏《找男孩,找女孩》。

  ①教师:“下面就玩一个《找男孩,找女孩》的游戏。这几只小猴子中间有的是女孩子扮演的,有的是男孩子扮演的。请你猜猜看,谁是男孩,谁是女孩?”

  ②幼儿发表自己的意见。

  ③教师引导幼儿从动作、声音,兴趣、爱好等方面区分,鼓励幼儿采用多种方法来比较和判断。

  (4)请小朋友在纸上写出男孩的号码。

  教师:“通过一系列测试,我们小朋友好像已经知道谁是男孩,谁是女孩了。请你把男孩的号码写在纸上。”

  (5)公布正确答案。

  教师:“小朋友的答案都写出来了。究竟谁是对的呢?请小朋友们脱下你们的帽子,让我们看看。”“看出来了吗?请男孩子向前一步走。”“原来×号、×号是男孩子表演的,×号,×号是女孩子表演的,看看你手中的答案,你答对了吗?”

  (6)教师小结。(鼓励幼儿的创新精神、主动精神,小结几种别方法,鼓励男孩、女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4、小朋友和小猴一同联欢。(舞曲再次响起)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中幼儿情绪高涨,主动参与的愿望很强。在化妆过程中,男孩和女孩的化妆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孩化妆的角色有:孙悟空、猪八戒、老虎大王、白马、沙和尚、黑猫警长等。女孩化妆的角色有:公主、蝴蝶、仙女、小蜜蜂等。化妆过程中,男孩的速度快,有主见,喜欢配置各种武器(刀、枪、宝剑),妆好就很威风地舞起来;女孩的速度相对较慢,认真细致,选择,色时易受同伴影响,喜模仿,喜欢佩戴首饰(耳环、手镯),披纱巾表演时男孩动作有力、威武,女孩舞姿婀娜、柔美。《找男孩,找女孩》的游戏中,幼儿充分地调动了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而且有许多创新的表现。

大班社会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上课时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2、积极表达自己对小学的印象、想法。

  3、愿意当小学生,感受当小学生的光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我当小学生》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挂图,观看小学生上课的过程,自由表达自己对小学生上课的印象。

  1、教师:你们观察了小学生上课时的情景,看见了他们的哪些好行为?有什么感想?

  2、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引导幼儿看幼儿用书,进一步了解小学生上课时的要求。

  1、教师:你们仔细看一看图上哪些行为是上课时的好行为,请将五角星涂上颜色。

  2、幼儿看幼儿用书,分辨上课时好的'行为和不好的行为,并给相应的五角星涂上颜色。

  3、教师小结:专心听讲、举手发言、遵守课堂纪律等都是好的行为。

  三、模仿游戏“我当小学生”。

  1、教师和幼儿共同模仿小学生上课时的具体情境。

  2、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感受,教师鼓励幼儿。

  3、教师和幼儿模仿小学生的课间活动:进行课前准备、游戏等。

  4、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5、教师小结,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看到的问题及正确的言行。

  四、教师和幼儿讨论、总结。

  1、教师:你认为小学生在学校中进行的哪些活动很重要?为什么?

  2、教师:你们还想学习小学生进行哪些活动?

  3、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

  4、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当小学生很光荣,从现在开始应学习照顾自己、管理自己。

  效果检查:

  通过讲解让幼儿知道上课时应该做什麽事情能踊跃积极的表达自己对小学生的印象及想法,愿意当小学生,感受当小学生的光荣。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使幼儿对于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有了比较真实客观的了解,他们也许在现实中还会有心理上的落差,也许还没有完全的准备好,但通过这次活动可以尽可能地让幼儿积累有关小学生活的经验,有助于他们适应小学生活,从心理上和身体上都做好入学的准备。

  在孩子的心中,小学生活是全新的,的确如此,通过他们的总结和发现,他们的确发现了很多与幼儿园不一样的地方,而且最为明显的也是对他们触动最大的就是小学生上课的内容、坐姿、学习习惯,不过,看来参观活动对幼儿充分的了解小学的生活非常有利。

  此时孩子们才发现:原来要想成为一名小学生的确有很多需要自己努力的地方。在活动中,孩子们似乎长大了很多,一种成长的快乐和一种对幼儿园的留恋同时交织在孩子的心中,通过这样的活动,一方面可以引发幼儿对幼儿园依恋的情感,同时也可以帮助孩子树立在生活中的成长意识。

大班社会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了解城市中楼房的外形特征、结构、种类。

  2.通过观察高楼的各种形态,喜爱城市里不同风格的建筑。

  3.探索、发现生活中楼房的多样性。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儿童经验基础

  见过城市中的高楼大厦。

  环境准备

  高楼的图片、积木。

  教学重点难点:

  尝试用各种方式表现高楼。

  活动过程:

  一、通过提问,引起幼儿对门牌号的兴趣。

  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好听的故事。

  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过帮助故事中的小狗汪汪?

  大家的办法都很好,我们继续听听故事中小狗是怎么做的?

  1.教师讲述故事第1段。

  3.继续讲故事,引出门牌号的意义。

  二、讲解门牌号的意义

  1.出示自制门牌号。

  2.幼儿讨论门牌号的作用与意义。

  4.幼儿说说自己家的门牌号。

  你家的门牌号是多少啊?

  5.设计门牌号

  延伸活动

  1.区角活动:美术角继续完成高楼的设计,并相互交流自己的创意。

  2.家园联系:和爸爸妈妈一起,利用多种方式寻找更多高楼的秘密。

  活动反思:

  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在也不是矮矮的平房而是高楼大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避免教学中单一传授知识、枯燥无味等,在学习过程中充分采用激励性学习方法,使教学环环相扣,幼儿能积极主动的通过观察发现、感受到生活的美,并觉得学习也是一种乐趣,

  不足之处:

  在教师提出要求,要求不够具体。在以后的活动中,还需多加强幼儿指导。大家一起游戏,在游戏中体验快乐。这次的.活动场面虽然比较混乱,但是幼儿的兴趣都很高。希望下次活动,能够更好的抓住幼儿的心里特点,适时的引导幼儿情绪的发挥。

  小百科:高楼即高层建筑,按传统来说,一般9层以上,带电梯的楼宇即可以被称为高楼。

大班社会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了解上学的几条路线,知道安全过马路的方法。

  2、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过马路》。

  活动过程:

  1、图片情境导入:

  (1)、看图片:

  ——“这样过马路安全吗?”

  (2)、幼儿议论,鼓励幼儿每人发表自己的想法。

  2、讨论安全过马路的方法:

  ——“怎样过马路才安全呢?”

  (1)、幼儿例举几种安全过马路的方法:

  看清马路两边的车辆、要走斑马线、不在马路上追逐游戏、看懂警察的手势等。

  (2)、教师对幼儿的例举进行小结归纳。

  3、认识标志:

  (1)、各种标志的解读:

  ——“这标志是什么意思?”

  (2)、师生一起解读交通标志。

  (3)、小结过马路要注意的事项。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让幼儿在快乐的活动中学会了安全过马路的基本方法,让幼儿接触了更多的实际课外知识,切身体会到了学知识带来的乐趣,从单一的传统知识学习到动学结合的'知识学习中反映了在活动中传授知识更能让幼儿快速的理解及掌握的重要性,并且能够让幼儿学会如何更好的合作及更好的交往。

  此次活动总体上来说是令人满意的,只是由于前期的准备不足及场地、教学工具的局限性,此次教学活动仍有些许的遗憾。但是此次的教学经验让我懂得了如何更好的与幼儿交流及教学,在以后的活动中尽量地做好前期的一些准备工作,让活动更好的进行。此次活动也让我感受到了教学的乐趣,我会把这份乐趣分享给每一位我所教的幼儿,让他们在欢乐中学习和成长!

  小百科:马路,是指供人或车马出行的宽阔平整的道路、公路。多是由人修建,供人使用,主要目的是方便人类从事诸多的生产活动。

【大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社会教案:宝贵的时间_大班社会教案07-07

大班社会教案:沙上年俗_大班社会教案07-13

大班社会小年教案12-28

大班社会《家乡》教案04-08

大班社会教案11-30

大班社会《微笑》教案12-07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01-24

大班社会微笑教案02-16

大班社会《龙》教案02-22

大班社会象棋教案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