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题联赠渔民教案

时间:2023-02-06 11:08:16 教案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郑板桥题联赠渔民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郑板桥题联赠渔民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郑板桥题联赠渔民教案

郑板桥题联赠渔民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半湾活水千江月,一粒沉沙万斛珠。”这副对联所描绘的情境;

  3.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激发学生对“对联”这一汉语言独特艺术形成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作者(郑板桥)的相关资料;

  2.搜集对联和关于对联特点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设计方案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关于“郑板桥”,你知道哪些?

  2.交流关于郑板桥的资料。

  3.齐读题目,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 郑板桥为什么给渔民题联?

  * 郑板桥给渔民题了怎样的对联?

  * 这副对联中蕴含了怎样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结合书后生字表和工具书读准字音。

  2.值得注意的读音有:傍晚、袅袅、狂风骤起、菱藕、斛

  3.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听准字音。

  4.通过弄清字音与字义。

  斛:量器名,古时以十斗为斛,后来又以五斗为斛。

  5.着重强调易错的生字,如:“艘”的笔顺;“骤”的第12笔是“丿”不能丢;“碑”的第11笔为“丿”。

  三、再读课文,体会当时作者见到的情景。

  1.为生动形象地描绘郑板桥乘船去兴化途中所见的情景,作者在遣词造句上十分注重四字词语,请同学找一找。

  2.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词语:“湖光十色”、“轻烟袅袅”、“渔歌阵阵”等等。

  3.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指导朗读。

  4.交流课前提出的问题:指导朗读“半湾活水千江月,一粒沉沙万斛珠”这副对联。

  5.画一画对联的第一句和文种的哪些语句相对应?文中的哪些语句写了对联的后半句。

  6.分别指导朗读第一和第三自然段。

  7.交流自己对文字的.理解,想象郑板桥当时看到的画面。

  8.回过头再来读这幅意味深长的对联。

  四、背诵与积累。

  1.背诵对联。

  2.背诵你认为描写优美的语句。

  3.阅读课后的“积累”中的文章《斗鸡山上的对联》。

  设计方案二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对联,就是写对子,它言简意赅,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汉语言的独特表达形式。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对联的故事。

  二、以读为主,读中探究。

  1.自主读书。要求:

  (1)要把课文读通读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生字、新词可利用工具书解决。

  (2)把不理解的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2.汇报交流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如: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2)提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3.自读释疑: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三、指导朗读。

郑板桥题联赠渔民教案2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孩子们,最近我们接触了不少对联,快谈谈你对对联的了解吧。(对联,雅称“楹联”是一种对偶句。)(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语言艺术。)

  师:谈到春联,你家门上新换的春联是什么?谁注意了?(你真是个留心观察生活的孩子)

  (播放图片)过年时,家家户户贴春联,结婚,祝寿,搬迁,开业等向人表示庆贺而赠送的对联叫贺联。而哀悼死者时专用的对联我们把它叫挽联

  可以说,在生活中,对联随处可见,关于对联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呢。今天,李老师就带你们穿越时空,去清代认识一位伟大的人物——郑板桥。

  二、简介郑板桥

  师:关于郑板桥,你们了解多少?(找三名学生)(课件显示)

  师:你们预习得很有深度,值得大家学习。今天我们要走进的就是他为官期间题联赠渔民的故事。齐读课题。

  学习“题”字:

  师:“题”是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它有两个意思,谁来说说?

  生:(1)它的第一个意思是写作或演讲的名目。

  师:比如说哪个词?(标题、主题、例题、正题、专题、题目、题材、问题)

  生:(2)它的第二个意思是写上或签字

  师:表示这个意思的词语有(题名、题诗、题字、题词、题签、题辞、题壁、题额)

  题词:为纪念而写的词题辞:晚辈对长辈的赞美题壁:在壁上写字或诗文

  题字:为留纪念而写的字题额:题写匾额

  师:孩子们,学贵有疑,我们在预习生字时,不仅要弄清字义,还要弄清词义,不论是预习生字,还是预习课文,都要做到,不懂就问,不懂就查,做一个好学好问的孩子,记住了吗?好,请大声再读课题,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郑板桥为什么给渔民题联?郑板桥给渔民题了怎样的对联?

  这副对联中蕴含了怎样的意思?渔民们看到对联会怎样呢?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指名读课文。

  师: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走进郑板桥的故事。找三名同学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其他同学听准字音。

  2、这三个同学读得字正腔圆,声音响亮,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掌声鼓励。故事中有几个字音值得大家注意,谁有信心读准确?(指名读):一艘傍晚、中堡湖,袅袅、狂风骤起、稻麦果蔬、菱藕、斛

  师:你读得很准确,请你领大家大声读一遍。在这些生字中,我们要注意那个字的字音?

  艘:它是平舌音,是个量词,专门指什么?(船只)比如说“一艘轮船”它有半部分的笔顺也值得注意。学生书空。

  袅:它念“niao”而不念“miao”文中词是“轻烟袅袅”,袅是什么意思呢?

  骤:骤是翘舌音,狂风骤起谁来解释一下?“骤“是什么意思呢?(急突然)天气骤冷,骤然,暴风骤雨。”另外“骤”的第十二笔很重要是什么?(撇)这笔撇不能丢。

  堡:它是个多音字。

  3、现在我们已经扫除了朗读上的所有障碍,刚才大家就课题提出了很多疑问,现在就请大家放声朗读,思考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本文讲述了郑板桥一次乘船到兴化北乡途中观赏湖光山色触景生情吟一上联后到渔民家中做客,与渔民交谈后又想出一个绝妙下联的故事。

  三、再读课文,体会当时作者见到的情景。

  师:你真是一个概括能力很强的孩子。文章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1、为生动形象地描绘郑板桥乘船去兴化途中所见的情景,作者在遣词造句上十分注重四字词语,请同学默读第一自然段找一找,画一画

  2、都有哪些?“夕阳西下” “湖光山色”“轻烟袅袅”“渔歌阵阵”“一弯新月” “映照湖面”“细浪如银”“触景生情”“脱口吟道”

  师:短短的几行文字中竟有如此多的四字词语,真是佩服作者的文采,那位小老师愿意领读一遍?

  3、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指导朗读。

  师:通过这些词语,你们了解到了什么?默默的读一读,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那个词让你想到了这些?

  生:我仿佛看到了夕阳西下时,渔家在船上静立的身影,就像一幅水墨画。

  生:我看到了垂柳边袅袅的炊烟,仿佛在召唤晚归的渔夫。

  生:我仿佛看到了月亮缓缓升起来,就像一个晶莹的.玉盘

  生:夕阳下的湖水漾起粼粼的波纹,看起来格外温柔。

  生:我听到了那嘹亮又轻快地渔歌,满含着收获的喜悦

  师:此时郑板桥心情会怎样呢?哪个词让你感受到了这样的心情?(触景生情)

  什么是“触景生情”呢(受到眼前景物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

  师:是啊,眼前多么美丽的景色啊,夜色朦胧,新月如钩,水面如银,微波荡漾,好一幅“湖光月色图”啊!郑板桥随即脱口吟道:“半湾活水千江月。”

  师:谁来美美的读一读。我觉得还不够美,声音再柔美一些。声音再拉长一些(指名读)大家齐读

  师:这“半湾活水千江月”对应着文中哪些语句的描写呢?谁来美美的读一读?

  师:是的,正是观赏如此美景才有感而发,脱口而出齐读。

  生:半湾活水指的就是中堡湖

  生:千江月指的就是傍晚时分的一弯新月。

  师:此刻,你想怎样评价一下郑板桥?(有才)

  师:那个词最能体现他的才华?(脱口吟道)什么意思?

  师:这后面的省略号表示什么呢?(表示语句未完,意思未尽)

  师:是啊正当郑板桥陶醉其中,沉思下联之时,又发生了什么意外的状况呢?

  生:狂风骤起,湖水波澜,他落水了。

  师:有补充的吗?继续说

  生:幸亏周围又好心的渔民,他又很快得救了。

  师:正是因为这样的际遇,才使得他有机会和渔民走得很近,去了解他们的生活,感受他们的快乐。他了解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画出相关的语句。

  师:郑板桥从渔民的口中知道了什么?

  生:知道这里盛产鱼虾菱藕,稻麦果蔬。

  师:菱藕谁来介绍一下?图片

  师:这两个词让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师: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来形容这里是什么?(美),什么美?山美水美人美物美

  师:在这特有的情境里,郑板桥完全沉浸在渔家的欢乐之中,于是又脱口吟道:“一粒沉沙万斛珠。”真是有才啊。

  师:这个“斛”字谁来讲一讲。(斛是量器名,古时以十斗为斛,后来又以五斗为斛)

  师:那这里的万斛珠说明了什么?那“一粒尘沙万斛珠”你怎么理解?(指这里盛产珍珠)正好与文中的哪些语句的描写相对应。(湖中还产一种大蚌,蚌中还有绿豆大的珍珠呢?这里的一滴水,一粒沙都是宝啊)

  师:这里盛产珍珠,每一粒沙子都有可能变成绿豆大的珍珠。作者在这里要赞美的仅仅是珍珠吗?

  生:作者是以珍珠为例,赞美这里丰富的水产资源。

  师:此时,在郑板桥的眼里,中堡湖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师:是啊,渔民的热情更让郑板桥觉得这里真是人间仙境。临别时,渔民朋友请他写几个字,他提笔就写了:“半湾活水千江月,一粒尘沙万斛珠“后来,渔民们请石匠将此联刻在一块石碑上,留做纪念。

  师:此刻,我们真的要为郑板桥竖起大拇指了,现在我们来一起朗读这幅对联。要读出你内心中那份情不自禁的赞叹的语气。

  四、拓展

  《郑板桥吟诗送贼》

  师:郑板桥的才华真是令人佩服啊,听说过郑板桥吟诗送贼的故事吗?想听吗?

  郑板桥吟诗送贼

  一个细雨蒙蒙的寒夜,有一个小偷摸进了郑板桥的家门,把郑板桥惊醒了。他想,如果高声呼喊,恐怕不是小偷对手,假装熟睡,任他拿取。心又不甘,思来想去,:他坐在床上轻轻吟了一首打油诗:

  细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

  腹内诗书存千卷,床头金银无半文。

  小偷听后,心想,这么倒霉,偷个穷家,也罢。正想转身出门,又听里面说:

  出门休惊黄尾犬,

  小偷想,既有恶犬,何不翻墙而出。正欲上墙,又听到:越墙莫损兰花盆。

  小偷此刻低头一看,墙头果有一盆兰花,于是小心避开,屋里又传出

  天寒不及披衣送,趁着月亮赶豪门。

  郑板桥就这样客客气气地把小偷打发走了。

  师:郑板桥真是太有才了

  关于对联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感兴趣的孩子可以上网继续查阅。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郑板桥题联赠渔民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积累丰富语言文字。

  3.感受文中所述情境,理解对联含义。

  二、基础知识

  1.生字:

  题 写上,签署:题名、题字、题壁、题诗、题辞。

  艘 量词,指船只:三艘轮船。

  骤 急,疾速,突然:天气骤冷、骤然、暴风骤雨。

  蔬 可做菜吃的植物:蔬菜、菜蔬、布衣蔬食。

  蚌 生活在淡水里的一种软体动物,介壳长圆形,表面黑褐色,壳内有珍珠层,有的可以产出珍珠:蚌胎(指珍珠)。

  碑 刻上文字纪念事业、功勋或作为标记的石头:石碑、丰碑、墓碑、口碑、碑文、碑碣。

  2.会写的词语:

  题联、一艘、河蚌、石碑、夕阳西下、湖光山色、轻烟袅袅、渔歌阵阵、细浪如银、狂风骤起、鱼虾菱藕、稻麦果蔬

  3.解词:

  触景生情——受到眼前景物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简短的语言文字中却有着“好一幅湖光月色图”的美景,有着丰富的物产资源,有着浓浓的乡土气息。文章运用了生动优美的语句描写了郑板桥的身临其景,从而生发一种深深的情感,近而写出一副好对联。

  2.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描述,感受景美物丰情深的境地,从而理解对联所抒发的情感。

  3.教学难点:

  理解感悟郑板桥“触景生情”的对联所包含着的`情感。

  4.教学突破点:

  以作者对景美物丰情深的身临其境的描写语句为突破点,充分想像感受郑板桥当时的心情与感受,从而理解对联中所包含的情感。

  四、教法设计

  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感受对联带给我们的情感。

  教学过程:

  1.读课题质疑。

  郑板桥为什么题联赠渔民?对联内容是什么?……

  2.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学习生字、新词,扫清文字障碍。

  4.深入理解课文,解决质疑问题。

  (1)郑板桥所题对联内容是什么?

  “半湾活水千江月 一粒沉沙万斛珠”

  (2)小组内交流理解这副对联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3)结合课文内容,汇报所学内容。

  “半湾活水千江月”——“郑板桥端坐船头,……脱口吟道”

  好一幅“湖光月色图”,这是一幅怎样的湖光月色图?

  充分感受景色之美。

  “一粒沉沙万斛珠”——“渔民告诉郑板桥……真是”

  郑板桥沉浸在渔家的欢乐之中,这是一种怎样的欢乐呢?充分感受物丰情又深。

  5.饱含深情朗读这副对联及与相对应的描写。

  6.课外拓展。

  收集整理更多的对联,讲一讲对联中的故事。

  五、板书设计

  郑板桥题联赠渔民

  半湾活水千江月 景美

  情浓

  一粒沉沙万斛珠 物丰

  六、资料索引与精华

  人物简介——郑板桥

  郑板桥即郑燮(1693.11.22-1765.1.22),清代画家。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 (1736)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作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工诗、词,善书、画。诗词不屑作熟语。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间亦以画法行之。印章笔力朴古逼文、何。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郑燮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卒年七十三。

【郑板桥题联赠渔民教案】相关文章:

赠从弟教案01-07

郑板桥经典语录11-04

赠汪伦教案02-18

《赠汪伦》教案07-25

郑板桥写竹的诗12-13

郑板桥的故事(精选20篇)11-12

《赠汪伦》优秀教案03-12

《赠汪伦》教学教案07-12

赠刘景文教案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