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沉静领导有感

时间:2021-02-02 12:02:12 读后感 投诉 投稿

读沉静领导有感

读沉静领导有感1

  Leading Quietly - An Unorthodox Guide to Doing the Right Thing.这本书的英文名更能反映出这本书的普遍适用价值,不仅是领导者,不仅在工作中,在各种情形下,作者提出的现实主义思维都能帮助我们开拓认知视野。

读沉静领导有感

  说到做正确的事,但正确其实也并无标准,只能说适合于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一件事情做得合适了,变成模板复刻到另一件事,可能倒是方枘圆凿不能相合。很多人很多书给了很多建议,你要如何,不要如何,而面对复杂世事,却发现常常是相互冲撞矛盾。人,不可以只按照一些简单正确的原则幸福地活着。所以我更愿意把读书当作我觉察自我的契机,帮助我发现更多的选择。在这本书中,我体会到了一些领导力之外的领悟。

  沉静于心

  带着主体感工作

  在这本书各处,都展现着作为沉静型领导者,带着主体感展开生命的痕迹。

  "在开始改变世界的艰苦努力之前,即使是小小不言的尝试,人们也必须确定他们到底有多在意这件事。关键的问题往往并不在于是对是错。关键在于一个人能不能充分地把某个问题当成自己的个人的事来解决、来坚持、来承受,并持续下去。"这其实是一个化被动为主动的过程。在"深入钻研"一章中提到,当沉静型领导者面对"业余人士,请勿入内"的论调时,他们从不打算袖手旁观,把问题交给"专业人士"去解决,他们之所以深入一些问题,是因为他们把那问题当作自己的事情,他们有所行动,是因为他们非常关心,即使身处逆境,他们也会坚持到底。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过,只有先具备了关怀之心才能全神贯注。换句话说,你必须由衷地想去了解一件事物,才会付出全部的心力去觉察它。研究表明职业经理人的工作倦怠与被动工作有相关关系。当主动发起达成工作目标的意愿时,其间克服的所有困难都将成为增强自我的体验,而当被动接受任务时,遭受的阻碍将变成对自我的消耗。

  斯蒂芬·柯维将积极主动定义为不仅指行事的态度,还意味着为人一定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带着主体感工作意味着带着"这是我发自内心的选择"伸展内心的能量,为自发的每个选择负起责任,如果感受不到这份主体感的存在,就是被动接受的,也就谈不上选择,而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事情,最终塑造了你是谁。

  沉静于身

  觉察所有的感觉

  英雄主义的.自我牺牲的故事鼓舞人心,展现了人类精神有时能够达到多么高尚的境界,摆脱了自怜自哀、利己主义,以及自然而然地为个人成就和贡献而自得等因素的羁绊。然而在现实中,很少有人希望成为烈士或是为某项事业牺牲自己的一切。在"相信混杂动机"一章中提到,复杂混合的动机正是沉静型领导者成功的关键所在,领导者们需要从众多动机中汲取力量——不论这动机是高尚的还是平凡的,是有心的还是无意的,是利他的还是利己的。他们面对的挑战不是如何压抑利己的念头和平凡的动机,而是协调、引导和控制它们。

  在协调、引导和控制混杂动机之前,要做的是觉察、承认并接纳它们。动机无所谓对错,因为有正确的,就有错误的,这会导致对人性的切割,最终妨碍对人性的觉知,并阻碍人性的圆满。即便如此,各种动机也有可能成为束缚行为的羁绊,如果不去觉察,只照着成长的环境教给我们的那一套,不假思索地反应着,那么这些反应只会制造更多的束缚和限制,全神贯注于自己受限制的情况,才能从过去的历史中完全解脱,而那些束缚和限制才会自然消失;如果不去接纳,而置身于心理的矛盾与冲突,那些内疚感愧疚感可能会吞没了你。所以尝试去觉察并接纳自己所有的感觉、情绪与想法,这些觉知伴随着深刻的体验和对自己的了解,如此才有选择,才有自由。

  沉静于境

  活在每一个当下

  沉静型领导者倾向于用一种非常实际的、着眼当下的方式来迎接挑战。正如英国散文家托马斯·卡莱尔所说,"我们应专注眼前的工作,不要只顾远眺模糊的未来。"当脑子里充满问题时,新的事物或问题的解决方案就无法进入你的大脑。所以,应该随时为新的事物或问题的解决方案腾出一定的空间,临在当下的状态会使大脑变得更为敏锐和集中。埃克哈特·托利在《当下的力量》中提到,如果决定未来的是你在当下时刻的意识质量,那么决定你意识质量的东西又是什么?是你临在的程度。所以真正能够发生变化以及瓦解过去的唯一地方,就是当下。尊重每件事,却又不在乎这一切。当这变成你的存在状态时,才不会因为过于注重目标使当下失去了固有的价值。生命的旅程是一场奇妙的冒险,不是为了达到目标、获得成就的强迫性需求。

  诺贝尔和平奖阿尔贝特·史怀哲认为,"在人类对理想的所有追求中,只有一小部分能够在公众行为中得以显现。其他所有的这种求索,都只能是细微和模糊的行为。然而,它们加在一起的力量总和,要比那些众所周知的、广泛认同的行为强大千倍,与前者相比,后者就好比深海波涛上的泡沫一样。"无论是英雄主义型领导还是沉静型领导,追求的都不应是在镁光灯下展示的英雄面庞,而是真正把工作当作个人生命不可切割的部分,当作一种自我实现的方式,沉静于心,带着主体感工作;沉静于身,觉察所有的感觉;沉静于境,活在每一个当下。如此,才不负此项事业;如此,才不负此生体验。

读沉静领导有感2

  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是跟高尚的灵魂对话。"对此,我感同身受。当然,读书不仅可以获得心灵的陶冶,还可以获得智慧的启迪与思想的升华。近日,有幸拜读的《沉静领导》则让我对于领导力产生了更多思考与感知,而我对管理方面的认识也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也更多了一份沉静的思索。

  作为领导,要应对的不仅仅是战略性和宏观性的问题,更有复杂的问题与细节的处理,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然而,不同的人却有着不同的处置之道,他们沿着自己的思想曲线在思考,遵循着自己的处事原则与人格态度。因此,他们在管理方式上会脱离所谓的英雄主义的轨道,而表现得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多少有些差强人意,偏离了大众对于领导的看法。其实,也正因如此,他们才呈现出了领导的真实性。不过,领导之所以为领导,自有一番独一无二的美德,他们身上克制、谦逊和执着的态度就是他们超越常人的存在,也是所有领导行之有效的坚持。

  首先,于沉静领导而言,他们不会固执地坚持己见,但是,必要的原则和态度还是要有的。正所谓"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领导的过程中同样需要这种态度,如此,他们的处事原则和态度才能够给下属做好表率,从而行成公司的一种做事坚持。倘若他们朝令夕改,又如何给予员工提供执行力的依据?如何让他们对领导信服呢?如此看,作为领导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坚持原则和自我克制的重要性,要坚持真理,而不是因事情的多变而表现出软弱和放任的态度。

  其次,沉静的领导与自负无关。他们从底层做起,丰富的经历积淀了他们谦逊的品格,也正是因为这种品格的存在,能够让他们在团队中获得美誉度和影响力,赢得团队成员的尊重和信服。(fsir)在事业上无论取得什么成就,他们都会认识到是团队努力的结果,将功劳归结为团队,让团队看到自己被认可的一面,从而凝聚在领导的身边,进行下一次的接力。而他们的谦逊也让他们懂得担当与理解,无论事业上遇到什么问题,他们都会勇敢地站出,协同团队一同跨越。

  最后,沉静领导都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司汤达说:"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我们可以说,领导之所以成为领导,就是因为他们不会被眼前的困难压倒,不会在危险面前临阵脱逃,他们会坚定自己的信仰,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份执着的力量才是支撑着他们在竞争中存在的根本。

  诸葛亮曾经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而这份千年前的绝句,似乎与眼前的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们都用"慎独与慎思"搭建了古与今对于管理的看法。在今后的领导道路上,我也会内静于心、外沉于行,做一位"沉静领导"

【读沉静领导有感】相关文章:

读散文有感03-19

读《展翅》有感12-03

读格局有感10-27

读《坚持》有感10-23

读名人有感10-20

读《一九八四》有感04-11

读《军神》有感04-06

读《酥油》有感01-22

读《火刑》有感09-22

读《毛泽东》有感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