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告白》的读后感

时间:2022-10-05 23:24:09 专题读后感 投诉 投稿

《无声告白》的读后感范文

  这本书看完好多天了,期末考试那两天看了几页就一直心痒,特别想看完,又跺脚纠结我到底应该看完它还是赶快复习,当然怕挂科的精神还是打败了我对它的依依不舍。

《无声告白》的读后感范文

  但后来拖拖拉拉去看它的时候,反倒没有当时时间紧迫时对它的渴望了,与书的魅力无关,倒是凸显了时间的魅力,挤出来的时间更是弥足珍贵。

  言归正传,这本书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它是在倒叙与插叙中不断转化,必须集中全部的注意力去关注它字字句句,一个不留神你就被它踹出了门外。其实我不知道该如何去写《无声告白》的书评,我该如何去介绍它呢?

  我们最常听到的话是:“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你一定要“离开”,才能开展你自己”

  我想莉迪亚一定非常想听到这样的话,可惜她听不到了。

  当我一开篇就看到莉迪亚的葬礼时,我以为她的角色就这样结束了,后来才知道,她用她的离去,才真正让所有人看到了这场悲剧。

  玛丽琳终其一生都想摆脱她妈妈给她规划的路线:“嫁给优秀的哈佛男人,成为掌握菜谱的家庭主妇”,可她却在母亲的百般阻拦下嫁给了哈佛的优秀教授—詹姆斯,开启了她努力摆脱又重蹈覆辙的一生,因为怀了莉迪亚不得不放弃学业,因为结婚成为家庭主妇,因为怀了汉娜又被迫结束了她成为医生的可能,玛丽琳的一生,被捆绑在了家庭里,失去了所有的自由。

  而莉迪亚作为她最疼爱的女儿,理所当然又百般无奈的被迫承担起了母亲未完成的梦想,玛丽琳却从未了解过莉迪亚真正喜欢什么,她恐惧莉迪亚的秘密,恐惧她不能掌控的一切,对待莉迪亚她最害怕的是那种“自己熟悉的房间,门却被锁住了”的感觉,令人窒息的去爱她,不会问:“莉迪亚,你喜欢它吗”而是会说:“你喜欢它的,对吧,莉迪亚”

  莉迪亚害怕看到母亲给她的礼物:玛丽琳通常会送她书。实际上——虽然母女俩都没有完全意识到——是玛丽琳自己想读这些书,因为圣诞节过后,她有时会从莉迪亚那里把书借走。

  母亲已经让莉迪亚非常头疼了

  可是从生下来就遭受种族歧视的父亲詹姆斯,却也同样将自己的心愿“赠送”给了莉迪亚。

  因为亚裔人的身份,梦想就是能够得到真正的尊重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或许不需要这样,仅仅只需要被不同肤色的那些美国人认可罢了,但是太难了,这样的重任只能交给最疼爱的女儿来完成了,他同样希望莉迪亚拥有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一切,像个正常的美国人那样,自由的生活。

  为了父亲开心赢得朋友,为了母亲开心成为科学先驱,莉迪亚最后选择离开,也是因为,她为了取悦父母,已经彻底失去了做自己的机会,母亲总是要她早点回家学习她自己想学的医术,为此她拒绝了原本可以拥有的朋友,与此同时,父亲却又想要莉迪亚拥有很多的朋友,她只好学习结束再假装拥有很多朋友来取悦父亲,自始至终,她是父母最疼爱的小孩,可是却连自由都没有,永远都在说:“好的爸爸,好的妈妈,我喜欢的,我愿意”。

  玛丽琳努力在尝试不让莉迪亚重蹈她的覆辙,但却亲手在把她最爱的女儿推向深渊,像她妈妈一样。玛丽琳恨她的母亲,但她却依然在步她的后尘。

  相比莉迪亚,我觉得内斯和汉娜虽然常常被父母忽略,失去了这些“令人窒息的爱”,却出乎意料的得到了全部的自由,可以做所有想要做的事情,被爱着更幸福,还是被忽略更自由?

  内斯是莉迪亚唯一的救命稻草了,但他却为了离开这个不那么关注他的家庭,抛弃了莉迪亚,莉迪亚的最后一丝希望也没有了,即使她藏起来所有哈佛寄给内斯的信件,也没能拦住他的离开。

  她再也待不下去了,她真的离开了!

  这时候,所有人才真正知道,他们从一开始就失去莉迪亚了。

  我没有为人父母,难以认可“孩子是父母的附属品”这样的观点,让人压抑的爱,比不爱更让人难堪,不如流浪。看这片文章的时候我一直在庆幸,我除了被约束成循规蹈矩的乖乖女以外,一切都在顺其自然,纵然我后来确实十分讨厌自己被保护的过于厉害的胆小性格,但也满意这样的性格足以保全我。也会很羡慕那些敢疯敢闯的女孩,因为我总是只想回家,不过各有利弊吧,我还是能决定我想去做的事情,优柔寡断的人也有自己的“寡断”,谨慎小心也是自我保护,未来可期,我二十岁的时候,很满意自己,也满意我的父母和前二十年的所有经历,足够幸运。

  《无声告白》说:“我们终其一生,就是为了摆脱他人的期待,成为真正的自己。”

【《无声告白》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15篇05-28

《无声告白》读后感03-23

无声告白读后感11-28

无声告白读后感09-28

无声的告白读后感05-27

无声告白读书心得11-03

读无声告白有感04-30

读《无声告白》有感05-01

《无声告白》读后感1000字08-18

《无声告白》读后感600字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