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告白读后感

时间:2023-11-28 12:50:00 读后感 投诉 投稿

无声告白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无声告白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无声告白读后感

无声告白读后感1

  这本书让我读的很压抑,边读边痛。

  作为一个混血儿的妈妈,我也有担心,是否我的孩子不属于任何一群人,是否他们会为自己的身份认同而产生心理问题。只有长期生活在国外的人,才能够有体会,这种焦虑和感同身受不一定是因为真的切身遭受了什么歧视和区别对待,毕竟很多人的圈子只在华人区,而且很多人的英语不够好,也不够敏感,遭受了区别对待都不敢确定。而作为移民第一代的人,其实终身都完全可以做到没有认同障碍,因为我就是中国人,就算我拿着别国护照,我的心理认同还是中国人。而真正难的是移民二代的孩子,何况文中的主人公生活在那个种族歧视和平权运动没有变成政治正确的年代。

  在这个全球化骤然停止的20xx年,在这个中澳关系不可避免走向敌对的年份,我看这本小说真的是有些低沉。当大家不用种族,国籍标签来典型化人群,在不太排外的相对友善的.全球化气氛下,人心是开放的,是不是就不会对心理敏感人群造成创伤呢?

  我不喜欢看译文,因为很难保证原文的文学性和翻译的意境的贴合,所以这本书的一开头让我很想放弃,所幸后来讲故事情节了,没有那么多大段环境和心理描写,因为中英文太不同了,优美的英文翻译成中文总是难免怪怪的,还是直接讲故事情节来得好。

  男主人公的痛苦在于生活在一个全是白人的社区里,他没有办法融入,所以被接纳受欢迎成为了他的追求所在;女主人公的痛苦源自于她不甘心做家庭主妇,受困于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庸碌之间无法自我肯定。两个无法接纳自己的人,都把实现理想自我的期待寄托于大女儿身上,可怜这个女儿那么懂事又那么敏感,她明白父母的期待,为了不再让家庭分崩离析,她掩埋了真实的自我,天天活在害怕无法满足他人期待的阴影下。生命能量越来越低,最终无法负荷!

  《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是他们的解药,dedication to truth,不要活在心愿中,给自己和他人时间改变,接受自己的现在与理想自我具有相当长的距离。心痛那个小女孩,她活的太累了,在恐惧中长大的孩子,无法安心做自己。

无声告白读后感2

  《无声告白》是伍绮诗的处女作,以“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开始,全文采用插叙与顺叙相结合的方法,用莉迪亚的死揭露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原生家庭压力、同性的暗恋等问题,这本书有精妙细致的故事,有精准老练的描写,更重要的是,这部小说里面关于家庭与爱,关于梦想与自我的深度剖析与探讨。

  《无声告白》中讲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别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一个中国男人与一个白人女孩组成了一个家庭,相继生下大儿子内斯,二女儿莉迪亚,小女儿汉娜。二女儿莉迪亚遗传了母亲的蓝眼睛和父亲的黑头发,被视为掌上明珠,父母皆把自己的梦想寄托于这个小女孩身上,为此花费了巨大的精力。詹姆斯送给莉迪亚一本书,内心:我希望我在你这个年纪读到这本书。玛丽琳给莉迪亚报辅导班、买书、科学展览。“只要你感兴趣”,她每次都这样告诉莉迪亚,“只要你愿意”。我认为这本书的英文名字《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更是莉迪亚内心的写照。

  我们会问什么是真正的自己?可能真实的自己赚不到什么钱,也很难获得成功,但这就是我想要的人生。我和你走在不同的道路上,我们之间没有谁比谁走的更好,就像悉尼的时间是比东京早一个小时,但东京的时间也同样没有变慢,因为在命运的安排下,一切都很准时。父母把自己的遗憾都倾注在孩子的身上,但你的遗憾让孩子弥补,那孩子这段时间的遗憾又让谁来弥补呢。他是否想去承担呢,是否能承担呢。我们现在经常会去谈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其实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动辄就是一辈子的阴影。

  《无声告白》中有句话是这样:“家庭,有时候会是一个以爱的名义设置的牢笼,其恐怖之处在于,门上无锁,你却不敢推门而出,只能咆哮的接受一切爱的安排,直到最后溺亡其中,或是被时间离散。”

  突然想到前段热播的剧《想见你》,好像明白为什么莫俊杰会喜欢陈韵如,也许孤独就是一种别样的美。也恍然大悟,陈韵如自杀那晚哭着说“为什么你们只会叫我在努力一点,开心点,不要再变回以前的陈韵如了,为什么,就因为我不是你们期待的样子吗,我真的好累,我不想再逼自己了。”因为没有人真正关心过她的想法。

无声告白读后感3

  《无声告白》这本书买了很久了,一直没有看,除了没有留有足够时间给这样一本尚未成为真正经典的书外,主要是这本书普通的外观没有引起我的兴趣:散装、平凡的腰封、书本太薄。然而,可能是缘分的作用,它最终与我相遇了。

  这本小说的作者叫伍绮诗(Celeste Ng),是一位美籍华人,父母均为科学家的她,是香港移民第二代。当然,介绍作者肯定有一定原因,况且此书是作者的处女作,但凡处女作必含有作者早年经历的影子,因此本书也无疑是在作者自身叙述的基础上的延伸虚构。

  《无声告白》的故事由一个华裔家庭的女儿莉迪亚的突然死去引起,作者的笔牵着读者的神经在以这个华裔家庭的组建开始以后十多年的时光里任意穿梭。单单为了爱情建立家庭还是为了顺畅的人生或是其他东西,这是莉迪亚的母亲玛丽琳十几年的'内心矛盾。有时候,大家都说要活得与众不同,但这种与众不同却是在李氏家庭与当地的种族差异上,可能这种差异性并不是他们想要的,恰恰这样一个家庭存在于如上述的矛盾之中,以及他们对莉迪亚死亡原因的追溯而产生的不同意见,父亲、母亲、哥哥、妹妹、警察、同学……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孤独中。

  我发现美国的小说乃至电影都喜欢利用时间所产生的效果,这种效果并非是时间让人产生的历史沧桑感,而是时间的随意性。其实我们也会在中国的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里体会到,但这似乎并不是我们的传统,中国人相信因果,于是中国文学(当然指的小说)的方式也以顺叙居多。美国文化是欧洲分裂出来的文化,是从其他文化中抽离并组合起来的,因此这种起伏感、跳跃感也会在他们的文学中表现出来。

  纵观中外大部头的文学名著,几乎所有作品的时间跨度都非常大,战争、爱情、贫富这些文学主题在时间中得到延伸,从而传达出时代感、孤独感和凄凉感。而当下的文学正缺少这种能力,仅仅在一个节点抠得死去活来,总会使读者产生厌烦。然而这也并不能全部归罪于作者,像《红楼梦》、《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这一类的作品的诞生对作者的要求当然也极高,没有非凡的经历而强迫写类似的作品也必然一塌糊涂,因此当下的作者就找到了另一种出路,于是最近的作品就呈现出细腻的特点,而阅读就不会有那种真正过瘾的感觉了。

无声告白读后感4

  朋友问我,“你怎么好久都没更新了?”听到这个,甚是欣慰,这说明有人在关心我呀!

  是呀,最近比较忙,忙工作,出差,陪孩子,辅导作业,整个人都快要垮了,累得窒息,周五又得和几个朋友一起去做汗蒸,练热瑜伽,几乎没有时间停住脚步去想想自己的生活处境,去想想自己是怎样影响周遭的人,家人,朋友,同事,孩子,眼里只有自己,生活就会活得越来越没有趣味!

  上个周末得闲,把同事强烈推荐给我书看完了,书名叫《无声告白》,自认为语文不是很好的人也来写读后感了,可想而知这本书给我的感触有多深。我在这里先讲讲大致的故事情节,里面的景物描述也很完美,看完这本书辅导小学作文绝对没问题了。

  文章以名为莉迪亚的女孩失踪开始,继而她的家人、警察搜寻线索来回忆她的家人之前所发生的事。女孩的妈妈玛丽琳是美国白人,高中准备考进大学当医生的时候遇到了她的爸爸詹姆斯,詹姆斯是中国人,寄宿在美国富人家里,靠富人救济考上了大学,他那时一心想上哈弗,但是没能如愿。玛丽琳与詹姆斯在未经家人同意的情况下奉子成婚,婚礼很简陋,玛丽琳的母亲在婚礼上轻声说,“不可以,不可以,你应该嫁给”和你一样的.人“,你一定会后悔的!”自他们结婚后,母亲未和玛丽琳联系过,以不告而别,离家出走的形式离开了三个月。后来玛丽琳发现自己已有身孕,没法继续上课,于是回家了。继续相夫教子的生活。于是有了第三个小孩汉娜。

  玛丽琳倾其一切培养莉迪亚,让她学习生物、物理以致考上大学当医生。生日、节日送给莉迪亚的礼物都是书。莉迪亚压力很大,但是她都压抑自己,从不反抗玛丽琳的吩咐,因为她怕妈妈再一次离家出走。在莉迪亚上高一第二学期的时候,成绩一度的下降令她很苦恼,然而此时她的哥哥内斯已经提前获得了哈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莉迪亚很怕哥哥离她而去,试图把哈弗大学寄给内斯信撕掉。她知道哥哥迟早要离她而去,去哈弗过自己的生活,再也不用听父母的管束。莉迪亚与小巷子里的杰克私混在一起,经常很晚回去,抽烟,上他的车,甚至想与其同居。杰克与内斯的关系使杰克阻止了莉迪亚。莉迪亚很是伤心,半夜她一个人偷偷来到湖边,脚放入湖水中,静静地与水接触,结束了她的生命。

  故事很长,很多情节没法一一赘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抽空看下。

  我们不能把自己所没法完成的梦想强加给小孩,小孩有自己的人生,应该让其自由成长,让其找到真正的自己,他的人生才会更完美。

无声告白读后感5

  “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这是这篇小说的的开头,仅这一句,就想继续读下去,因为我想知道为什么。

  小说里的人物关系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非常简单了,就是一家人的故事,这家人有父亲詹姆斯、母亲玛丽琳和三个孩子(老大内斯,老二莉迪亚,最小的汉娜)。当初玛丽琳看上詹姆斯,是因为他与众不同;而詹姆斯爱上玛丽琳却是因为她平凡普通。詹姆斯与众不同的外表下跳动着的是一颗渴望普通不被异样目光看待的心呐;而拥有着周围人一样外貌的玛丽琳是想突破枷锁,摆脱普通,标新立异的呀!所以他们俩的结合,从一开始就是有矛盾的。

  莉迪亚有着父亲的黑头发和母亲的'蓝眼睛。父亲希望她合群,送她裙子,送她项链,鼓动她要多和“大家”一起玩;母亲希望她出众,送她书,送她听诊器,严格要求她的物理作业。这些都不像是礼物,更像某种笨拙的暗示。她是家里的宇宙中心,每天都担负着团结全家的重任,被迫承载父母的梦想,可是那太沉重了,没有人理解她,除了她哥哥内斯,他是唯一理解他们家那种奇怪而脆弱的平衡的人,可是当内斯要去上大学,要走了,他的心被终于要离开这个压抑的家的喜悦而充斥着,再也无暇顾及已经被压得快窒息的妹妹的感受,而此刻的莉迪亚是敏感的,是脆弱的啊,连最后一点温柔也没有了,她终于被压垮了。汉娜一直在一旁以自己的视角安静地观察着这一切,她单纯,她无邪,她清楚,她太小。

  詹姆斯自己的童年阴影,因“卑贱”的出身而不被接纳,滋生出了扭曲的自尊心,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欺负,他只害怕孩子的不合群带给自己屈辱,一厢情愿地去逼迫孩子融入那并不是孩子想要的集体。玛丽琳为自己而活的价值被压制了,就把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寄托在聪慧的女儿身上。他们都从未真正关心过自己的孩子,他们自认为的“了解”只是他们乐意看到的假象而已,他们被这假象迷惑着,窃窃地满足着,因为自己的私心而忽略了真正的事实,当真相就慢慢浮现在眼前的时候,他们仍固执己见,不愿意相信那既成的事实。

  希望最后莉迪亚的死能够让他们明白什么才是重要的,他们究竟忽略了什么;希望他们明白这一切之后,能够注意到汉娜,能够重新看待内斯,从孩子的角度,认真温柔相待,而不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们。

无声告白读后感6

  一个追求特立独行想做医生的美国女子和一位在美国长大不合群的中国男子组合家庭。他们彼此艳羡,男子羡慕女子的坦然自若,自信大方,毫不畏惧;女子羡慕男子的特立独行。这样的结合似乎很合理,但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让他们与周围格格不入。因为家庭,女子放弃了医学梦,最终把所有的梦想期望寄托在女儿身上。男子则想让女儿变得更受欢迎,拥有更多的朋友,一直被异化,被忽略这也是他曾没有得到过的。然而她们的女儿并不喜欢医学成为干练的女强人,她只是一个普通的性格有点孤僻的小女生。接下来,她承受了太多,终于因为“极度”关注走向毁灭。

  父母以为很爱我们,给我们所有,结果发现却只是他们想要的.。乖巧的孩子想要父母开心,结果发现自己不开心。

  我似乎明白了一些什么,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她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都是普通的人,不必为充当缓和矛盾的工具,而接受所有,承载过多的期望。

  在外人看来你恍如救世主,试想当年王昭君出使西域和亲的背后她隐藏了多少悲哀与孤独,却仍要以光辉的和亲使者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我们千古吟诵,而不知她背负了多少光辉使命的压力。但还是值的肯定:她伟大,她隐忍。一个让人敬佩又怜惜的女子。

  我们应该要有自己的声音,不必去伪装成大家想要的样子。

  倘若他们的女儿是一个会发出自己声音的人,那么她也许不会走向绝望的道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么就算你在别人看来是多么的格格不入,多么的不合群,你也不会觉得孤独。这个社会并不缺少孤独者,不必自怜自艾。有句众所周知的话:你的孤独虽败尤荣。“认清自己的孤独,才能倘开心扉,才不会被孤独本身所困扰。不用逃避,不用掩藏,这样就是你,或许看起来就是那么的不合群。”这是我想对莉迪亚说的,你背后似乎有些我的影子。

  对每个人来说生活本身是不同的,没有好坏之分,你觉得快乐那就对了,人生也就是这么回事。我不说庄子的虚无主义,我不能超然物外,但生活还是要继续,得由你自己选。

无声告白读后感7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题记

  人生最可怕的事情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我最喜欢的是徐沪生在知乎上的回答——人生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成为了别人想让你成为的人,而非你自己想成为的人。

  《无声告白》中就有一个可悲的女孩——莉迪亚,在如花的年纪经历了这件最可怕的事情,死在了十六岁的边缘。

  莉迪亚原本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有哥哥的疼爱,有妹妹的羡慕,因为长得像母亲,成了父母毕生夙愿的.传承者,可是年轻的她不堪重负,在一个夜晚投湖自尽。

  读完全书,我一直在想,李先生和李太太的愿望到底是什么?是爱情之间再无种族之分?还是女性能够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抑或二者兼而有之?

  可是倘若只因这些愿望便剥夺莉迪亚自由成长的空间,是否有些太过残忍?将自己的志愿强加在子女身上,用道德和爱压制子女的反抗,是否有些太过自私?

  教育不是生产同一种摆件的机器,应该是一位雕刻大家,在他的手下能诞生各种各样却鲜活有思想的孩子。莉迪亚本能像一个普通女孩般成长,无论是成为医生也好,家庭主妇也罢,命运也是由她一笔一划镌刻而成,而非像故事中那样顺着父母既定的路线去行走。

  由此,这本书大概最能引起中国读者的共鸣吧,就像曾看过的一则新闻:父亲喜欢踢足球,所以不满十岁的儿子也要学着踢足球:母亲觉得钢琴能培养气质,女儿便要去学习钢琴,又因为钢琴在许多场合无法炫耀,母亲又后悔让她学了钢琴。

  看了这样的新闻,心头满是痛惜——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无论长久与否,都应给予他们探索的机会与权利,而非去走人们眼中的光鲜亮丽之路,就算功成名就,也只会成为两种人,一种是活着的空壳,另一种是死了的肉体。

  莉迪亚就是由一具活着的空壳变为死了的肉体,她一定不想辜负父母的期望,因此她默默承受压力,却又默默放逐自我,可她一定又是想找到自己的,因此她偷偷抽烟,和公认的坏男孩来往。但是当一切支持她成为自己的力量消失时,灵魂随之毁灭,肉体将不复长存。

  真正的自己就是如此,很难找寻,但是一旦找到,余生将不再空虚,亦不怕他人将意愿强加于自己身上,这或许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强大。

无声告白读后感8

  《无声告白》这本书给我的感触会比《岛上书店》多很多,为什么要拿这两本书对比?因为看的时间很接近,也因为有人说这两本书类型相似。

  像亚马逊编辑推荐所说的那样,这本书探索了身份危机、人生成就、种族、性别、家庭以及个人道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不是本文中的家庭关系,而是玛丽琳的梦想与家庭羁绊的矛盾。她一直都有一个梦想,为了这个梦想也付出了许多,特别是处在女性的地位还比较低的社会时,她是有多大的勇气要做到“与众不同”。可是,她遇到了他,一个与她不同国籍的教授,在她看来他是多么的“与众不同”。后来因为怀孕结婚了,婚后她或许暂时忘了她的梦想,后来她意识到自己没有正事可做,想要出去工作被丈夫阻止了。接着她母亲去世了,想起了母亲过的生活,她对自己发誓,决不能活得像母亲那样。她想去实验室当助手,那个人却笑着回复她说,不知道她是认真的',因为她还有孩子和丈夫要照顾。看到这里,我为她感到悲哀,同时我也恐惧我可能的婚后生活。有了家庭的束缚,自己的追求怎么办?自己想做的事情还能去做吗?因为就算在现代,多半还是“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做“家庭主妇”、“相夫教子”并不是我追求的生活。看到她最后遇到有一位女性做到了她一直追求的事情,她觉得不可思议,她觉得她原本也能做到,所以她要实施她原计划的时候,我为她感到高兴,觉得她做的特别棒。可惜最后,她却因为怀孕等束缚放弃了她的计划,把她自己想要而做不了的事情寄托在了她女儿身上。我想,这很悲哀,却很现实。文中有一段这样的话“你曾经爱的那么深,怀有那么多的期望,最后却一无所有。孩子不再需要你,丈夫不再想要你,最后只剩下你自己,还有空荡荡的房间。”这很凄凉,也是女人一生很悲哀的一种状况,我不想过这样的生活,即使只有自己一个人,只有空荡荡的房间,我也要过的快乐、愉悦。可能因为这个跟我生活比较相关,所以印象最深刻。

  对于家庭关系,我想的比较多的是以后对于孩子的相处模式及教育方式等。因为我的家庭关系比较和谐,没有这么多的危机,我一直觉得很温暖,只是我们比较缺乏交流吧。当然,我也不是没有不满过,因为可能存在的“重男轻女”和他们的传统思想。而且我也在思考着,我读大学是出自于我自己想读,还是由于他们想让我读。其实我想过放弃的,可现在却很庆幸自己没有放弃,可能这也有利有弊吧。

  还有好多好多感触写不完,就再续吧。很晚了。晚安。

无声告白读后感9

  这是一类最无能的父母,自己被剪断了翅膀,没有能力飞,就在窝里下个蛋,让下一代使劲飞。

  做父母的,别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儿女身上,在尊重他们真实意愿的基础上再倾尽心力帮助他们,而不是一开始就帮他们做选择。你该怎么样,你需要怎么样,你最好怎么样。孩子的一生你指导是指导不完的,你帮他规避掉一些坑,但总有另外的坑等着他去踩。

  你年轻的时候,也不想按照父母的意愿去生活。总有些错误要去犯,总有些弯路需要走,自己亲身受到的教训才叫经验,别人那里听来的叫故事。这是代代相传的遗憾。这样的遗憾无可避免。如果生活四平八稳无风无澜,那样的生活或许本身根本不值得过。外面的风雨需要孩子自己去面对,家长要学会体面地退出。

  倾听孩子内心真正的声音,而不是让孩子活成你希望的样子。你只需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你会一直在那里,支持孩子,随时帮助他们,只要他们需要,你就在。如果要短暂地离开,也会好好地告别,不会和孩子不告而别,让幼小的心灵承担失去你的恐惧。

  真心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耐心倾听是最真诚的关爱。

  对于孩子来说,希望孩子尽早明白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你是,你的父母也是。谁在谁的生命中都只存在一段时间,如果父母没有陪你一直走下去,请你感谢他们陪你走过的那段时光,而不要怨恨他们没有陪你走到底。没有人会陪你一辈子,生活的路还需要自己去走。

  所以,让自己尽快具有独立走路的能力,让自己尽快独立起来。只有自己独立了,才不用讨好父母,不用讨好别人,才能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而找到真正的自己,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越早越好。

  生活自由,情绪自由,想笑就大声笑,想哭的时候不用憋着,你与自己友好相处,不纠结,不拧巴,情绪稳定,身心平和。

  说完上面这些话的同时,我好像一下子有点理解了和菜头在槽边往事的`每一篇文章后面都加的那句话:请你相信我,我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错的。

  自己的教训叫经验,别人的经验叫故事。我说的这个经验,你可以当故事听,爱信不信。别人的那个故事你如果能听出经验来,那是你的额外收获。

  我把这本书看成家庭教育的反面教材,已经二刷,纸质书一遍,电子书一遍,或许以后还会再看无数遍。

  不要无声告白,心里有什么话就看着对方的眼睛大声说出来。

无声告白读后感10

  《无声告白》,原名是《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前几年的时候看到封面的一句话简介就种了草,是——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对自己的期待,寻找真正的自己。

  当我成为两个孩子的母亲之后,再去看这本书,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日本小说家伊坂幸太郎说: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虽则不需要考试,但是如何为人父母,以及如何与自己的父母和解,是我们一生的课题。《无声告白》是一本可以当做育儿类书籍来看的小说,它不是告诉你应该做什么,而是不要做什么。

  小说的第一句就是“莉迪亚死了,他们还不知道”。这位承载着父母一切希望的乖乖女,悄无声息地永远离开了让她窒息的家。母亲希望她成为医生,父亲希望她合群,成为一个受大家欢迎的女孩。她如履薄冰,扮演着一个完美的女孩,直到那个星光朗朗的夜晚,深邃的湖水化作了召唤她的力量。

  书里她的心理独白说到:“她是全家人的宇宙中心,尽管她不愿意成为这个中心——每天都担负着团结全家的重任,被迫承载父母的想,压抑着心底不断涌起的苦涩泡沫。”

  以及,“他们的关心像雪一样不断落到你的身上,最终把你压垮”。看书的过程其实是压抑的,她的父母是爱她的,是种畸形的爱。

  更让我感到彻骨心寒的是,我害怕有天也会成为像玛丽琳同款的母亲,细思极恐,幸好一切还来的及。前些日子看到《波西米亚狂想曲》的结尾,弗莱迪的父亲终于认可他有“深邃的思想,得体的谈吐,正确的举止”,父子相拥的一刻我泪流不止。每一次看到两辈人的和解,我都为其难得的可贵而感动。更多的“和解”是像《都挺好》的'结尾那样,明玉身上渐渐有了赵美兰的影子,于是有了水到渠成般的原谅,这比撕破的关系更令人不寒而栗。

  成长为自己最痛恨的那种人的样子,是最最可怕的诅咒呀。我们要学习的,不仅是摆脱别人对自己的期待,更重要的,是减少对他人的期待!

  最后,和大家分享纪伯伦在《论儿女》中的一段话——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无声告白读后感11

  看到莉迪亚死后部分的时候,感觉到处充斥着压抑的情绪。詹姆斯李,从来没有融入过美国社会,但从书中来看,更多的是源于自身的自卑。哪怕当初无法进入哈佛做教授是因为歧视,其它很多时候,都是他的自卑心理在作怪。尽管他后来成为了一位常人难以取得的终身教授职位,他并没有从他的学术上的成就取得一丝一毫的自信,反而一有事就想到自身的不幸。内斯的任何一次小小的挫折都让他联想到自身的不足。玛丽琳第一次听他的课,他对于走掉的学生的态度,也源于他的自卑。詹姆斯却从来没有想过要去抗争,而当孩子们遭受挫折的时候,他没有对孩子们进行安慰,哪怕一个拍肩膀的动作都没有,第一时间想到的还是自身。玛丽琳想要出去工作,第一反应也是担心别人会怎么说。这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却在期盼孩子可以替他实现,好让他可以去展示给别人看看。这是个极度自私的人。

  玛丽琳的悲剧则在于想要摆脱母亲给自己设定的人生,却发现自己的人生其实正朝着母亲所描绘的那个结局偏航。于是想要逃走。她做出了努力,这比起詹姆斯来说是强很多的。抛下丈夫,抛下两个孩子,自己跑到一个地方攻读学位,靠着三文治香肠等快速食品过活。谁知道两个月后却无奈的发现自己又怀孕了。生活似乎又回到了原点。也彻底的放弃了自己的梦想。看着莉迪亚的时候惊喜的想到莉迪亚可以替自己实现梦想呀。于是,她成了她的母亲,帮自己的女儿设定超乎她能力的目标,强迫她看不喜欢的生物学,硬要莉迪亚高一就上高二甚至大学的课程。把重担压到莉迪亚身上,直到她无法承受。

  在这个家庭里的孩子们也都不快乐,内斯作为长子却从来没有得到过父母的关爱,连进哈佛这样的大事都被莉迪亚抢走了风头。莉迪亚没有自己的人生,为了得到母亲的.爱,担负着远超出自己能力的责任,没有人问她想要什么。汉娜则是在这个家庭里隐形人般的存在,爸妈不爱,哥哥姐姐不爱,却偏生敏感过人,杰克一个小动作就猜到了真相。

  很多父母以爱的名义去要求孩子去做一些他们自身做不到的事,那其实并不是爱,是自私自利。哪怕是孩子,他也是一个独立的人,有他自己的思想,做父母的没有权利把自身的意愿强加于他,否则就只会带来争吵甚至悲剧。

  要学会放下自己卑微的自尊,对外该抗争的抗争,对内该妥协的妥协。学会聆听,听听家人的想法,听听他们想要什么。并学会尊重他人的选择。

无声告白读后感12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詹姆斯,玛莉莎,莉迪亚,内斯,汉娜,还有杰克。

  这些人的性格,情绪,情感,在这本小说中一览无遗。

  在美国鹤立鸡群的中国人,詹姆斯一直试图融入美国这个大熔炉,让自己显得平常一些。这些内心的渴望,通过对孩子的教育显露出来,是那么强烈,而孩子的遭遇,却显得他的期望那么脆弱无助。

  一直都渴望与众不同的美国女生玛莉莎,梦想是突破女性以家庭为主的观念,同男生一样平等地受人爱戴,做一名医生。可是,被詹姆斯吸引,放弃了梦想,嫁作人妇,归于平淡。

  被父母捧在手心的莉迪亚,承受着父母巨大的期待,压抑着自己的个性,终于在内斯离开,发现自己喜欢的杰克竟然爱着内斯后,找到了事情到这个地步的原因,精神崩溃,从船上踏了出去,沉在了湖底。

  而内斯,在莉迪亚被万般宠爱下,所期待的不过是父母平等的爱,和对莉迪亚的重压减少一些。在发现无法改变家庭的这种关系时,他奋发图强,考进了哈佛,却又在追寻自由之时,失去了陪伴自己的妹妹。

  汉娜,这个怯懦的敏感的却又洞悉一切的小女儿,一直都知道发生了什么,却总是躲在不引人注意的地方,怕打扰了这些幸福抑或悲伤。她是一个完全被忽略的孩子,在受关注后不知所措,只会如家人所期待的那样,做出该有的反应。

  一直努力的让自己不受注意,却在别人给予关注后不知所措,假装毫不在意。其实,内心早已波涛汹涌。是心太穷了吗?

  这本小说是一个女孩自杀引起的的一系列事情,同时引发了一系列思考和家人的反思。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伴随其一生。父母的一举一动,不知道怎么样就会伤害到孩子。

  爱是枷锁,是负担,如果这爱是父母将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强加在孩子身上。

  学会尊重他人,无论对方是自己父母还是孩子,更不论其他人了。将对方当做一个完全的个体,尊重对方的行为,并且以一个同样的个体去理解对方。尤其是对自己爱的人。

  这是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

  尊重他人,且对自己坦诚。

  我想,那么我们的爱,就不会成为对方想摆脱的东西,而是陪伴对方一往无前的巨大力量。

  让爱自由,让自己爱的人自由。

无声告白读后感13

  莉迪亚短暂的一生是悲剧,她的母亲是悲剧,父亲是悲剧,在她的死亡之前哥哥妹妹也是悲剧。

  活在失去母亲、失去安稳家庭生活的恐惧中,莉迪亚学会了附和父母的期待,母亲希望她继承自己的心愿成为医生,因人种而自卑的父亲希望她合群,与其说她是父母最爱的孩子,不如说她是父母的期待的具象化。

  莉迪亚每次对母亲回答“好的”“是的”、对父亲讲述朋友与舞会的时候,她渐渐感受到了痛苦,哥哥内斯是最了解这个家庭内情和她巨大压力的人,也是给予她无声安慰的人,可是他即将要离开了,离开这个令人窒息的家,抛开一切,当然也包括妹妹莉迪亚。莉迪亚意识到了这一点,她无法改变这一点。幼稚的女孩渴望用一些叛逆来报复自己的.哥哥,她选择了内斯最讨厌的杰克,可是更令人绝望的是,杰克爱着内斯,他没能实现莉迪亚的叛逆报复,反而激起了莉迪亚自我意识的觉醒。

  莉迪亚开始思考自己想要做什么,也真正想通了,她决定改变。她独自来到湖边,乘上小船,划到湖心,她希望开启不一样的人生。但这次没有内斯托住她的手,她再也没能从湖里上来。我更愿意相信这是一次意外。但我不能肯定,莉迪亚意识到自己无法自控地沉入水底时,她在想什么。是恐惧?后悔?还是解脱?没有人知道。

  汉娜是游离在整个家之外的人,詹姆斯和玛丽琳关注的是莉迪亚,内斯关注的是莉迪亚,她想要爱,想要靠近自己的家人,但他们每一次都推开了她,读书笔记m她只能收集一些小东西,一些与家人曾密切相关但他们已经不要了的小东西。这种游离使得汉娜看得清楚,她看清了莉迪亚的心理变化,只有她看得懂莉迪亚的假笑,她看清了杰克的爱。但没人会关注或倾听她的发现。或许只有她知道莉迪亚死亡的真相。

  故事的结局似乎很圆满,出轨的父亲回归了家庭,歇斯底里的母亲重拾了理智,崩溃的哥哥开始学会放下,被忽视的妹妹获得了家人的爱。他们似乎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意识到了这个畸形的家里缺失的东西,这对于汉娜或许是一件好事。但是莉迪亚永远不能享受这样的轻松了。

无声告白读后感14

  梦想可以继承吗?很多父母觉得可以,但他们身处其中而不自知,并且在无限循坏着这样的故事。这种故事太多,太俗套了,但是却从来没有人能将这样的故事讲得这么悲伤。没有从心底产生心疼,永远也不会知道,这样的行为其实就是一场绑架。也许只有当置身事外时,我们才能看得明白——一个人,永远无法修补他人的遗憾,也无法圆满他人残缺的人生,梦想。

  莉迪亚的父母用一件偶然的事情去判定她的梦想,其实只是为自己梦想的夭折而不甘。他们拿着最高尚的理由——帮助她实现梦想,去实现自己的私心,殊不知,自己早就将莉迪亚“绑架”了。

  这种绑架最为致命的地方在于,他没有缚住你的手,也没有堵住你的嘴,你拥有身体上的自由,而精神上却被五花大绑,做不得主。

  一个人终归无法弥补另一个人的遗憾。梦想,永远只能自己去实现,不能让他人代劳。将梦想强加在别人身上时,应想想自己又为谁实现了梦想。

  莉迪亚的父母,他们都以为,一个生命可以完成另一个生命的遗憾。与其说他们将所有的关心与爱都给了孩子,不如说他们将这些关心给了自己所遗憾的梦想。

  不管莉迪亚是否活着,她终归是无法弥补父母的遗憾了,当一个人决心失去时,也是决心重生之时,莉迪亚最终在死之前找到了自我。

  那个自我,不是为了任何一个人的梦想而活,而是不再惧怕失去,不再躲在哥哥的护佑下,不再试图弥补他人的残缺。是卸下所有人的期望,找回真正的自己。

  人生会拥有层层叠叠的'欲望,那些你妥协了的、放弃了的,堂而皇之承认已经过去了的遗憾,像尘埃一样难以察觉地覆盖生命。

  当你幻想通过别人的手重新抓住这一切时,却从未想过,不管别人如何将你的梦想重新握在手里,那都将与你无关。遗憾就是遗憾,永远不会因为一个人的得到而让另一个人变得圆满。

  我们该承认,人生就是一副支离破碎的画卷,就像《无声告白》的封面,一张又一张残缺的纸,拼凑出一个完整的故事,遗憾,才是人生常态。

  即使再大的遗憾,也只能自己去承受。一个生命的存在,无法修补他人的遗憾,也无法圆满他人残缺的人生。

  是的,面对父母的殷切期盼,最好的回答是:抱歉,我终究无法实现你们的梦想。

无声告白读后感15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书封面上的这些字,无形地敲着我们心中的警钟,告诫我们,一定要活出自己。

  故事讲述了美国70年代的一个混血家庭的女孩莉迪亚,继承了来自中国的父亲的黑头发和美国本土的母亲的蓝眼睛。于是她被父母理所当然地认为她也应该继承他们的梦想:父亲渴望融入,母亲渴望与众不同。最终莉迪亚不堪重负,无法再忍受亲情的绑架,自杀了。

  活出自己,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所想,确实我们没有这个义务要成为他人所期待的样子,但更重要的是长期习惯了去迎合他人的想法,只会将自己引向自我毁灭的道路,同时会给期待自己的人予以痛心的打击。

  书中的莉迪亚出于对父母亲的爱,多年来忍受着他们给予的.沉重的期待,无法像一个正常的女孩子一样生活,为了满足他们的期待,伪装自己,埋藏自己,毁灭自己。莉迪亚死后,一个个真相浮出水面:其实莉迪亚在学校并无朋友——父亲却原以为她十分融入环境;其实莉迪亚没那么喜欢医学,她欺骗了母亲说烹饪书已经扔了——莉迪亚或许只想做一个传统思想里的女性。

  但她的父母不知道,过多的爱的倾注,会让莉迪亚透不过气来。她要假装自己很喜欢医学,假装自己有很多很多的朋友,还给朋友编出上百种近况来蒙蔽父母,却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仿佛活着就是为了让父母的梦想得以在自己身上实现一样。迷失自己,找不到自己为什么而活,最终不活了。

  而另一方面,因为莉迪亚的存在,她的哥哥内斯和妹妹汉娜饱受忽视。哥哥内斯热爱一切与航天航空有关的事,以此为目标并不断为之奋斗,最终被哈佛大学录取。因为被父母忽视,所以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这说来不由得令人哑然失笑,明明被忽视是件可悲的事,却因此没有受到阻拦,可以追寻梦想。

  单单就死亡而言,莉迪亚的逝去是个悲剧。但就莉迪亚而言,这是解脱,正如书封面上的字而言,她摆脱了他人的期待,找到了真正的自己。她的死亡,也让父母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最终他们的生活又重新步入正轨,他们不会忘记莉迪亚,他们也会记住莉迪亚的无声告白:她想要活出自己。

  活出自己,若是有自己的梦想,又何苦在现实中止步不前,人活着不是为了自己的话,又是为何?带着迷茫来到这个世界,终此一生,我们就是想活出真正的自己。

【无声告白读后感】相关文章: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15篇05-28

《无声告白》读后感03-23

无声告白读后感09-28

无声的告白读后感05-27

无声告白读书心得11-03

读无声告白有感04-30

读《无声告白》有感05-01

《无声告白》读后感1000字08-18

《无声告白》读后感600字10-24

无声告白读后感(精选34篇)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