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作文

时间:2023-09-16 07:12:02 专题作文 投诉 投稿

关于李白的作文[热]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李白的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李白的作文[热]

关于李白的作文1

  静静的秋夜,我聆听,那是虫鸣的声音?小河的声音?不,是月光倾泻的声音,我聆听到了李白的声音。

  李白是一个狂人,只有李白的狂放能举起诗歌的火炬来照亮辉煌壮丽的大唐文明,使那个精神殿堂更加璀璨夺目。李白是一个诗人,为诗而生,他的诗带着酒香带着仙气带着古往自文脉的凝脂,当你沉沉欲坠之时他会把你带入飘飘欲仙的境地。李白是一个天之骄子,也只有诗歌的国度能缔造出李白的不凡来灌溉出茫茫无际的灵魂之势,也只有大唐盛世空气中弥漫着的富丽华贵和人文精神才能幻化出超凡脱俗的李白、高傲的李白、才华横溢的李白。

  如果说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珠穆朗玛峰,那么李白就是峰顶上最坚固的一块山石,伟岸而不可动摇;如果说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长江与黄河,那么李白则是波涛中的一股激流,凶猛、欢畅而不可阻挠;如果说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太阳,李白就是叶片上浮动着阳光的那棵大树挺拔而茂盛。

  李白是诗仙,也是酒仙,诗中总是飘荡着酒仙之气,飘飘然如神仙。于是,他的诗就有了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的艺术体魄。李白如水,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向我们展示了乐观人生、笑傲人生艰险的浪漫画卷,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渲染了雄心壮志的磅礴之势、广纳百川的大气胸怀;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倾泻出惶惶人生的莫畅快、豪情万里的'高昂心态。大海的水,黄河的水,庐山瀑布,光是水,在李白的笔下就生发了这么多的情感,水的灵魂多么宏大高远啊。

  李白的诗充满了浪漫主义氛围,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力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于是,李白才成了诗仙。而这些诗与他漫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漫游中,他汲取了大自然的乳汁,吮吸了中华人文的营养,他看到的太多了,历经的也太多了,于是一切不过是过眼烟云。

  李白一生不以功名显,自高期许,以布衣之身藐视权贵,肆无忌惮地嘲笑那些以政治权利为中心的等级秩序,痛恶腐败人等,对高力士之辈嗤之以鼻。当他辞官离京时,高唱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且行且吟,且饮且乐。正是有了这种 狂妄的自傲,他才站在了云端上,俯瞰着世间的一切,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

  李白,投入了生活的急流,而又超越了人生的忧患,在高昂奋进的精神状态中固守人之本真,高唱着理想之歌向我们走来。夜因明月而生辉,日因阳光而明媚,诗因李白而辉煌。

关于李白的作文2

  岁月悠悠,弹指一挥,触摸那盛唐的尘土,在诗的世界里走进李白,走进那月色缠绕的低头思故乡;走进那影像叠重的对影成三人;走进那放浪江面的直挂云帆寄沧海的李白的心灵深处.叩响他的灵魂之门,感受他的心中丘壑!

  在浮华与金钱交织的霓虹灯的世界里,尔虞我诈之风吹得我们迷茫在生命不名一钱的彷徨世界.然而,凝望盛唐之雨,掷地之音让我发现了生命的价值,生命的重量,生命的长存.他扬帆出海,他凝望烟云庐山,他荡舟湍流之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瀑布之壮美把他的.心凝接于瀑布自由迸裂的一刹那,镶嵌在心的最深处.流水不羁,任意东西,心的包袱得以解脱,发黑的葡萄才露出一点光泽,霜白的头发才摇曳黑的光辉.李白把生命的真正的意义定格在自由自在的秀丽山水画卷里,不让污浊的泥淖玷污高洁的灵魂.也许他在物质上很穷,然而精神之上他却超越了众人,寻得一方净土安放自己的心灵.在山与水的交映下,谛听两岸猿声啼不住,想象朝辞白帝彩云间,放歌轻舟已过万重山.水的灵动,带走了心的疲劳;山的厚重,增加了生命的重量!

  李白,你那洒脱的心灵让欣羡;你那不羁的仗剑天涯的豪情让人留念;你那大自然的放旷心胸让人追求!

  漫漫人生路,昂首是春,低头是秋,时间的车轮悠悠.人生的仕途,为民为国,人的使命应崛起潜在于心的宝藏.他向往仕途,但又蔑视权贵,想追求自己心中的太平天地,然而命运总和他开玩笑.在那浑浊的官场,李白这支高洁之莲欲出淤泥而不染,又怎能办文学分享

  有关李白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到呢?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脊梁不能弯,处江湖之远也要昂扬阔步.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贬谪在李白的沉浮之船上显得那么分外招摇.失意之时,你高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心灵平静的李白,行动浮躁的李白,举杯浇愁愁更愁徒以金樽之酒赶走失意之客,可乎哉?你成也金樽,败也金樽,金樽定格了你的心声!李白,你那莲之高洁的品行留给我们思考;你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留给我们守你那金樽对月的豪情留给我们深思!

  一代文豪,蓬莱文章建安骨!

  千古豪情,青莲居士谪仙人!

  穿越千年古道,诗语的李白,生命的价值在泛渣的空气里得到重生生命的意义在疲惫的床上得以休憩生命的力量在失意的凉风下显得那么活力四射.李白似风,春风归来遍地绿,生命之禾不得不绿.李白似风,秋风君临千叶黄,失意梧桐不得不黄.在这回黄转绿的四季里,永远不老的是这风,是你,李白.沉浸在你的诗里,走进你的心灵世界!

关于李白的作文3

  夜晚,明亮的月光照进山林。林中,你举着金杯与友人对坐痛饮。正值你仕途遇挫,才华无人赏识之际,你却满不在乎似的,与酒和友人相伴,在月色下大笑开怀。

  你天生桀骜不驯。“黄河之水天上来”写出了你的豪迈。这当然只是你的想象,从天上奔涌而下的黄河水是如此波澜壮阔、自由无羁,如同你的性格,你的一生。你用“朝如青丝暮成雪”来概括人的生命之短暂。没错,在历史的长河中,就算如秦皇汉武一般有着丰功伟绩的人,也会马上被吞没,你看透了这一点。既然会有这样的命运,那为什么不在活着的'时候享受一番呢?你是这么想的,也这么做了。

  “人生得意须尽欢”,注视着“得意”二字,你陷入沉思:有得意过……还是没有?有过的,但也只是过去式,可你并不为此消沉,你的自信和自傲不允许。你肯定并相信着自己的才华。“天生我材必有用”。在你写下这令无数后人惊叹的七个字时,怀才不遇的心情也随之透露了一瞬,马上就被“必”字所散发的浓浓的自信盖过。从古至今,又有谁能做到像你一样自信,自信到能够肯定自己的一切才华?没有的,他们不能,他们也不敢。别人做不到像你一样“千金散尽还复来”,哪怕是与你为友的岑勋和元丹丘。你们一杯接一杯地喝着美酒,品尝着佳肴,没有醉,却也忘了些许烦恼。“将进酒,杯莫停”,你不断劝着友人喝酒,可他们不是如你一般酒量好的。你笑了,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畅快。若我歌一曲,君能否为我倾耳听?

  你宁愿不要富贵生活,却“但愿长醉不愿醒”。富贵生活的“不足贵”,当然是你的性格使然,但是,你确定里面不包含着“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对社会和朝廷的一丝不满吗?你说“古来圣贤皆寂寞”,也从另一个方面写出了你自己的寂寞吧。圣贤寂寞,饮者留名。留名的饮者不少,为何你偏写“陈王”这种有名气的文人呢?恐怕你的心中,还是向往着被你说“寂寞”的圣贤一类的高级人物吧。曹植当年设宴平乐观,在你心中应该也是不可磨灭的历史画面。说着,你口中的话语又从“圣贤”、“陈王”变成了酒。你的酒兴愈发高了,以至于不在乎酒是否够喝,钱是否够用。“径须沽取对君酌”,多么狂放啊,照应着你之前所说的“千金散尽”,看来你真的是自信到了无人能及的地步。对酒的喜爱也是如此,你不惜用“五花马、千金裘”去换美酒,要与友人“同销万古愁”。你可知,你是被主人招待的客人啊,如此颐指气使,又让人不知谁为主、谁为客了……

  夜深了,接近黎明;兴尽了,樽空人散。但你的眉目间的豪气仍未散——是永不会散的。

  将进酒,众人皆醉我独醒;君不见,绝世才华无人知……

关于李白的作文4

  坦言道,我不懂李白,但好像,谁也未曾懂过李白。

  我想,或许那千里婵娟是懂李白的。满月生辉,朦胧的月晕夜夜照亮无寐人的寂寥。李白便是峥嵘帝唐里那无数无寐人之一,于不经意间瞥见了月光。此后,皎洁的月光成了游子李白思乡的露霜,不曾融化,它成了孤独者李白万里赴约的酒友,徘徊着与李白对影成三人。李白以为那是月在缄默中的陪伴,于是他是那样爱月,以至于忽略了环绕着月光的黧黑。他义无反顾地扑向月亮,欲将抱月而眠,却不曾意识到自己已深陷黑夜的泥潭。他闭着眼对月高呼“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他将宏誓大愿折成一只作大鹏展翅状的千纸鹤,向月掷去,殊不知这苍白纸张的力量太薄弱,经不住风起云涌的颠簸,根本难以到达他夙愿中的远方。月白无言,只是仿佛,夜夜减清辉。

  我想,或许那杯中烈酒是懂李白的。唐朝的酒烈而醇香,引得诗人纷纷举杯消愁,李白同样也难以抵挡佳酿的诱惑。《开元天宝遗事·天宝下》有言:“李白嗜酒,不拘小节。然沉酣中所撰文章,未尝错误;而与不醉之人相对议事,皆不出太白所见。时人号为“醉圣'”。千金换酒,但求一醉,谁还在乎际遇穷通、寿命长短呢?既不自知有吾身存在,外物的存在与否,便不足言道。世态炎凉荣辱皆忘,也许正是酒酿成为李白独宠之因。于是他每每企图沉湎在这份酣醉的畅快中,不愿清醒,但好像他愈是醉着,愈能清晰地纵观世道的黑暗。“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酒入愁肠,到底又释怀了李白多少的.宏愿呢?

  酒和月懂李白,的确只能以“或许”回答,但酒和月,真的能予以李白慰藉并伴其一生吗?我对此持否定态度。如果说李白的孤独是一江滚滚黄河水,那么酒和月仅仅算是不息的支流,而未得以补给的部分是辽阔得无从想象的。“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那份心中的寂寥,好像一颗石头坠入山谷,听得到回声。李白的世界太宽广了,囊括了山岚流水、斗转星移。“他的路上,没有同行者。”的确,生来的傲骨让他以宏观的角度看万千世界,所以万物于他太透彻了,他找不到,或说根本没有能与李白同道的人或物。明明透彻却又自我蒙蔽地挥笔成浪漫诗篇,或许,李白也不懂自己。没人懂李白,李白仿佛也不需要被懂。

  “他一生醉得太多了,但这是最后一次。他举杯邀月,却发现月在水里,他悠悠忽忽扑进水中,抱月而眠。”谁像李白,认真又天真一生?连死,都似一首诗。

  再也不会有第二个李白,也没有人,懂过李白。

关于李白的作文5

  “抬眼看去,发现是月光,又沉了回去,突然想到了家”,一首小时候很喜欢的诗,映入我的眼帘,立刻映入我的脑海。

  在牡丹环绕的亭台楼阁里,他让力士脱靴,贵妃研墨,写“云要衣花,春风吹露华浓”,令人叹为观止;在皎洁的月光下,他举起一杯酒,身着白衣,为影子感到自怜,唱着“直到,举起我的杯子,我请求皎洁的月亮,把我的影子带给我,让我们三个”。

  “酒入肠,七分成月光,其余三分斩冲击波。绣口吐时,半盛唐。”读李白的诗,我跟着他徜徉在大好河山。"阳光香炉产生紫烟,瀑布挂在河面前。""谢隐居在此,猴子在碧波荡漾的水面上清晰地叫着。""天门打断了楚江的开口,清澈的水向东流去。"无数优美的诗句从他的笔下涌出,我如痴如醉。

  走进李白,我看到了李白的孤傲不羁。他对封建权贵表现出深深的蔑视,“哦,我怎么能庄重地向地位高的人和职位高的人打躬作揖呢,他们永远不会忍受被人看到一张诚实的脸。”面对政治困境,“既然上天给了人才,就让它被录用吧!转一千块银子,都回来!”显示出李白与生俱来的自信,“总有一天我会乘着长风破浪,扬帆直上,跨过深深的大海”,这是他对自己的鼓励。

  他只爱酒,他已经悲伤了很久,“哦,让一个有精神的人去他想去的地方,永远不要把他的金杯空空的对着月亮!”;何独饮明月,我独饮花间一壶酒。没有人陪我”;他把酒放在索要月亮里,“我只希望在歌对酒的时候,月光照耀在金瓶里。”他独自在山里喝酒。"两个人一杯接一杯地喝着山里的花。"他把酒放在风中,在月光下喝醉了。

  进入李白,我读出了他的柔情。到现在,晚上看星星,不禁想起他那种“一小时不知月亮,一小时叫白玉盘”的稚气。"曾经在这里玩耍的凤凰,以它们的名字命名了这个地方,现在把它遗弃在这条荒凉的河边"是他对无垠世界的无限感受,而"从远处看玉窗,用手做云"是他对妻子的热情。

  李白,以一种高傲的姿态,站在历史的'波涛上,俯视众生。那个黑暗的年代不适合他,所以他把灵魂倾注到诗歌里。从他的诗中,我们读出了豪放粗犷、骄傲不羁的气节,以及高度的自信和豁达。他是中国唐诗中永恒的丰碑。

  时间可以消磨现实的物质,但不能带走永恒的精神。他和他的诗,像珍宝一样,在我们心中传播。

关于李白的作文6

  这是风流倜傥的儒生,是遗世独立的仙,是手执利剑的侠客……——题记

  风拂过,晨光熹微,你望向那天边的一抹微红,三千青丝荡漾,白衣青抽,手持折扇。眼神越发坚定,君子之坦荡,对未来充满着自信。

  那日,父亲看着春日院落中葱绿树木,似锦繁花,开口吟诗道:“春国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母亲接着道:“火烧叶林红霞落。”李白走到盛开的李树花前,稍想了想说:“李花怒放一树白。”父亲便把这句诗的首字和尾字合并成她的名字。

  这个名字虽然有些儿草率,倒也符合一个诗人的气质,也说明李白打小,就有一个不平凡的开始。

  他梦着“济苍生,安社稷。”踏上了那一叶扁舟,飘过数万重山。途中,一川烟雨,山峦叠嶂。

  他来到帝都,看见了气势恢宏的皇宫,他的心中有了一份自信,他不屑参加科举考试。因为他相信他的才华会大放光彩。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灼灼如火的红,身着霓裳羽衣的女子,半挽绸带在其中踏歌而舞。

  他因为不得志,便选择离去,选择了仗剑天涯。

  他举起酒杯,仰天长笑,对着孤单的月亮畅饮一杯,吟唱道:“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醉卧草丛中,但愿长醉不复醒。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你如那太白星一般,是星空中最为璀璨、最为独特的'明星。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几百年前那双傲慢的靴子仍在高力士羞愤无比的手中。你,却傲然离开。李白,那样一个狂放不羁,气吐山河的人物。我愿用我眼来读你,读出你的气魄,读出你的失落。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少时的你,有着“大济苍生”的理想。希望这一腔热血能用在江山社稷上。可惜,长安的受挫使你报国无门。这样沉重的打击令你无限忧伤,使你面对美酒佳肴也无心享用。但,你并没有一直悲伤下去。坚强乐观的你依旧要奋斗下去。勇往直前,不畏艰难才是属于你人生的主旋律。我读出了你的理想。

  人生在世不如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报国无门的你选择了隐居,尽观江山美景不也是一件令人神往的事吗。至于满地的难民与伤民,祖国的岌岌可危,便交由杜二去吟诵吧!更加佯狂的你便从此浪迹江湖,云游四海,去享人间之乐了。然而又有谁会明白,狂放的你,也有一颗忧伤而寂寞的心。我读出了你的忧伤。

  且就洞庭赎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酒,几乎成为了你生命的全部。无肉可以,无酒不行。为何酒拥有如此大的魔力?莫非只是自己钟爱那樽中的月影,引起你回回的深思。思,思故乡,往事,还是那早已摇晃不定的长安。或许还是放不下祖国吧,只有那几杯甘醇才能让你忘记悲伤。我读出了你的爱国心。

关于李白的作文7

  李白 (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贺知章评李白,李白亦自诩)。被后人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身长七尺有余(约1.83米),汉族,生于安西都护府碎叶城(一说生于四川江油青莲乡),4岁迁居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这种说法以郭沫若为代表)。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三绝”。李白的剑术在唐朝可排第二(在裴旻之下),但是,如果李白弃文从武,专心研究剑术,相信是不会亚于裴旻的。与李商隐、李贺三人并称唐代“三李”。李白在年轻的时候是一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士(这与他的三大思想之一的侠士思想有关),《野史》上有若干关于这方面的记载。

  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静宁县),隋朝末年,因避乱(一说被流放)迁徙到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诞生于此。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五岁时,其家迁入绵州彰明县(今四川江油)。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今湖北省安陆市)。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干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诗名满天下。天宝初年,由道士吴筠推荐,唐玄宗召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言,于天宝三、四年间(公元744或745年),被排挤出京。此后,他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

  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构思奇特,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迈潇洒,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存诗近千首,有《李太白集》,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集诗人、神仙家、驴友、纵横家为一身的伟大天才。

  民间流传,高力士曾为他脱靴,杨贵妃曾为他磨墨。

关于李白的作文8

  屈原之死,死于小人作梗、忠而被谤。自古英才遭嫉妒。屈原博学多才、忠于职守,深谙治国之道、精通外交辞令,无论在朝内辅助议政、撰写法令,还是对外应酬诸侯、接待贵宾,都是出类拔萃的,因此受到楚怀王的信任,曾任重臣“左徒”。但戚戚小人在暗地里用卑鄙手法与之争宠,不断的谗毁和诬陷,终于使两代楚王不是怒而疏远之,就是怒而放逐之。致使高洁无邪不与龌龊之辈同流合污的屈原情绪萧索、心境凄凉……

  屈原之死,死于信而见疑、报国无门。屈原注重自我濡养,坚持高尚气节,忠于君王,一心报国。但楚怀王、楚襄王不辨是非、听信谗言,排斥贤良而重用奸佞,导致楚国外交失义、军事失败、怀王亡于秦地、江山岌岌可危。视祖国兴衰荣辱为己任、为生命,空有一腔热血、满腹经纶却不能有所作为的屈原,不堪忍受被怀疑疏远的屈辱,不堪目睹国破山河碎的惨壮,再也无法在政治黑暗中偷生,只能选择“杀身成仁”的自由光明。这决不是凡夫俗子的浅薄轻生,而是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之举!

  汨罗江用悲恸的涛声和风声记录了屈原最后的呼喊:举世浑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我决不随波逐流;政权高尚纯洁的我,宁可葬身鱼腹,也不能蒙受污染!这,就是屈原用生命点燃、照耀中华子孙行走正道的冲天火把。

  李白的泪水

  远远的,我看见一身素衣的`青莲居士。漫步于河畔,我注视他怅望江天的姿势。“恰似飞燕倚新妆”,一句流传千古的诗句和杨玉环的一句嗔语,让一个极度辉煌的人生滑落到社会的底层。

  “香车宝马”,“誓取楼兰”,“杀敌报国”,他苦笑,泪水在无声中滑落。低头轻抚生锈的宝剑,奔腾的壮志又如未灭的火把熊熊燃烧起来。呵!自己有多么无知,四次出蜀,挥金巨万,万里山河,游履迨遍。本以为金殿之上让高力士脱靴,杨玉环磨墨,已注定了自己的一生在富贵荣华之中。可是,“太白星精”又怎样?满腹锦绣又怎样?抵得了杨贵妃又一句对李隆基的悄悄话吗?好恨!好恨!我的心里忽然有一根弦被这愁苦折磨的一代诗仙拨动了。我走上前去。他愕然注视着我。“诗仙,您的那句‘可怜飞燕倚新妆’,究竟有无亵渎杨玉环之意呢?”“我是被冤枉的。真是愚哉斯言。本以为千年之后,我的冤屈已被涤清,没想到蒙于我身的耻辱尚未被冗长的岁月消逝。我本是以飞燕之轻比杨玉环,她实在是我眼中的仙子,我何敢有辱她之语?”说完,他的眼光久久停驻在空旷的河面上,深深的,似一把利剑,将要穷透时间与空间,把李隆基的心剖开来,看一看,他为何不相信他的话呢?

关于李白的作文9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是盛唐诗人,一袭飘飘青衫,一柄闪闪宝剑,顶盘飘飘发,颔前缕缕须。在漫漫黄沙,北风吹雁中骑驴高歌,访遍青山绿水,饮尽千古佳酿,将豪言壮志付于诗情画意。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你的超脱和澹泊。碧玉金殿上,力士脱靴,贵妃研墨是多么洒脱!然而风流的你看到了高力士那怨恨的眼神了么?哦,你没有,你不会在意那些明争暗斗。尽管年少时的你遍观百家,挥笔成章,梦想着能在朝堂上展翅腾飞,可当你真正进入朝堂时才发现现实与你的梦想相距多么遥远!于是,你“欣然”地接受了皇帝赐予的“御用文人”的雅称,从此“长安市上酒家眠”……

  秋风猎猎,袂带飘飘,落花时节又逢离别之时,当人们执手泪眼相视时,你却豁达地站在高楼,与友人把酒临风,远看万里长风追送南去秋雁,望尽天际几缕浮云举杯畅饮。离别筵席上浓浓的烈酒让你趁兴高歌,“人生在世不得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月朗星稀的时候,你深情地凝望圆月,试图找到家,找到亲人的影像,身在异乡的`你,面对徐徐的清风夜景,一时兴起,将一壶老酒置于花间,可面对这么皎洁的明月却“独酌无相亲”,于是你不甘寂寞,纵使无人对饮,但至少还有皓月当空,在清幽的月下“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让精神在酒中沉醉也在酒中清醒。月还是那样明亮,风还是那样清凉,酒还是那样醇香,你注定终生与酒相伴,让苦涩辛辣和清香湮没你的失意和落寞。是啊,“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此后你不再执着于年少时的梦想,天下疾苦已由你的另一知己——杜二去低吟浅唱。“五花马,千金裘”在你看来不如一壶美酒珍贵,于是你歌白鹿,访天姥,把平生的抱负融入美酒,融入美景,融入美丽的诗句。

  后人慨叹:“唐朝啊唐朝,你为何宜酒不宜诗人?”后人赞赏:“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吞就是半个盛唐!”是啊,你的才华馥郁了一个王朝!人们知道,唐朝不仅是政治历史的云诡波谲,更重要的是像你这样站在历史的潮流前敢于唱出生命绝响的诗人!你的秉性注定了你无法立足于朝堂,你的诗心却注定了你的豪情万丈,荡气回肠!

  千年后,我们依然用仰视的目光凝视着你,你用一生的历程告诫后世,“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你用豁达大度指引后世,“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千年后的今天,我在此向你深深地鞠上一躬,为你的诗心和诗情。

【李白的作文】相关文章:

李白的作文04-11

关于李白作文04-11

诗仙李白作文03-08

关于李白的作文02-10

遇见李白作文04-17

与李白对话作文05-25

李白的名言12-31

我心中的李白作文04-12

我眼中的李白作文04-11

李白的作文600字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