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作文

时间:2023-04-11 19:23:39 专题作文 投诉 投稿

【必备】清明的作文四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清明的作文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备】清明的作文四篇

清明的作文 篇1

  从紧张的考场冲出来,我和妈妈就奔向喧闹的火车站,飞驰的列车把我们送到了北宋古都开封,开始了我们的清明上河园之旅。

  清明上河园门口人山人海,我们好不容易才挤到售票窗口抢到了两张门票。刚进门,就看见名画《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的塑像,他手捧一幅画卷,庄严肃立。一个踩着高跷的小丑,一边跳舞一边唱歌,欢迎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

  整个清明上河园的建筑都是仿照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修建的,古色古香,汴河就像一条青龙环绕着清明上河园。经过虹桥,我们先欣赏了包公巡视汴河漕运的节目,讲的是北宋强盗冒充巡河衙役劫持运粮船时,被巡河的包公发现,包公的四大护卫护卫张龙、赵虎、王朝、马汉将这些强盗一一拿下,充分表现了包公伸张正义的品质。接着我们又欣赏了很多民俗绝活,最扣人心弦的要数气功喷火了,只见一个赤膊的中年男子将一大碗呛人的`煤油一饮而尽,接着将一根着了火的木棒放进嘴里,只听“轰”的一声,他的嘴里冲出了一条一米多长的火龙,冲天而上,让围观的人倒吸了一口凉气,但他却毫发无损,接连表演了三次,让大家大饱眼福,赞叹声,叫好声,此起彼伏。

  接下来,我们又欣赏了水傀儡、汴河水战、梁山好汉劫囚车、王员外招婿、女子马球和梦回千年体验等很多精彩节目。这其中,最好看的要数斗鸡了。只见两只斗鸡在擂台上已经做好准备,急不可耐,跃跃欲试。主持人一声令下,两只斗鸡就开始了战斗,它们飞快的扑向对方,用尖嘴啄对方的胸脯和翅膀,一个比一个厉害,气氛剑拔弩张,经过一场殊死搏斗,其中一只被打下擂台,另一只站在擂台上,脖子上的羽毛全竖了起来,像狮子一样威武,高昂着头,咯咯的叫,好像在对观众们说:“看!我才是真正的斗鸡王!”此时,赛场上掌声雷动,大家纷纷叫好。

  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今天的清明上河园之旅既让我感受到了北宋时期开封城的繁华昌盛,也唤起了我对国家兴衰和崛起的思考……

清明的作文 篇2

  路边的柳树发芽了,迎春花 也开了。这不,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来到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不知什么时候起,飘下了丝丝春雨,像千条万条彩色的丝线,忙忙碌碌地为大地绣织鹅黄、浅绿的春装。

  我们漫步在田间小路上,一滴滴晶莹的露珠,洒在一片片娇嫩的

  花瓣上,犹如一颗颗闪亮的.宝石

  我们来到墓前,献上我做的小白花,烧上一些纸钱。我深情地看了一眼,在心中默默地说:“别担心,我们下年清明还会来看您,祝您在天堂过得快乐!”

  远处的景色进入我的眼帘,偶尔传来几声鸟鸣,漫山的桃花红艳艳的,遍地金灿灿的油菜花,到处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这又意味着去世的人新生命的开始,一个充满希望的开始!

  该走了,我采了许许多多的杜鹃花 ,还有叫不上名的小花儿。我捧在手里,远处一看,像一团红红的火焰 。

  清明追思,让我们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里,对生命有一个重新的认识!

清明的作文 篇3

  清明,给人的印象总是一片灰蒙蒙的,仿佛这才能更好地显出它淡淡悲哀跟丝丝忆念的味道。

  幽岭浸环起紫烟,潇洒自如空来去,雨萍风荷点山春。手捧白菊,满把悠情寄后土。惶惶空山依依情,点点清泪悠悠愁。远山隐在云雾里,近树笼罩在青烟前。好一个寂寞的旅行,好一个凄迷彷徨的画面。抬头远望,墓地隐然见:百坟拱起,千碑林立。一片荒凉,一片凄迷,一片死寂。

  风雨愁煞人,怀土带愁,杂草笑貌,竟无言以对,唯有心底弥漫幽幽的愁绪跟淡淡的哀愁。死者长已矣,存者永怀悲。

  为什么“断魂”?因为“古墓花影白杨树,尽莫生离死别处。”古往今来,人性中的某一些总是共同的美好的感情。人事也会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生者总是会不断地成为逝者,而逝者往往对世间有所眷恋。

  有人对我说过,对别人的思念会随着时间地流逝,越来越淡。我想,或许对亲人的这种思念恰恰与之相反吧。即使过了再长的时间,脑海中再次浮现他们的笑容,心中总该会有酸酸凉凉的感觉吧。哪怕是十年,N十年以后,这感觉仍不会减弱。也因如此,清明成为了一个流传千年的日子。

  对亲人的绻绻思念,洒下所有的泪,回忆就不仅仅是生活的`负担。再次体会到人世间的温暖,拼合破碎的心,微笑着重新扬起前进的风帆。

  年年有清明,年年都有不同的忧愁。这忧愁,不是任何人都能感受到的。让我们承载着思念,向大地微笑,来年,仍是这样的心情,久久的,不散……

清明的作文 篇4

  自记事以来便居住那这黛瓦红墙的小村庄中,“檐端有小树长尺许,倒挂绝壁上,叶着露正红,始见谓是踯躅花,绝可爱”。寒冬初褪,沉寂了许久的小村落等不及要吐旧纳新、绽放生机呢。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到屋脊寸瓦,农家特有的忙碌便开始了,急匆匆带上块葱花薄饼、灌上桶凉井水便朝村西头的菜地里“下湖”去了,替桑树剪枝除桠、锄草耕地。就这么到了傍晚,到了夜初"月光倒影入水。皆漆静。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陶庵梦忆》--张岱),等到吃罢晚饭“月已没;风吹橡栗堕瓦上,转射岩下小屋”,收拾好院子里的杂七杂八,将鸡舍猪圈打扫利落,舀上瓢清凉的土井水洗去劳碌了一身的疲乏,也该歇息了,明早还有活儿呢。农家的日子就这么日复一日,如星辰轮转,日升而作、日落而息,简单中不经意间流露出丝丝沁人心脾的幸福和感动。生活的脚步啊就这么不知不觉无声无息地走到了春的身边,犹记得儿时故乡的春天到处可见柳树成荫,溪水成流。当清露晨流,新桐初引,春的气息愈加扑面而来。农家重节气,而这农家的一年之计中最为重要的节日莫过于清明了。

  清明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此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的生机、万物都呈现出赳赳的生长势头。都说清明是起源于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与晋文公的故事,相传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后,分封群臣时却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藏山里。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于是在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春秋距今已有约二千六百多年了,清明是否起源于寒食之风已然不重要,但是祭祖、扫墓、踏青的习俗却是代代相传下来了。中华民族历来是个注重承袭人文传统的民族,很多的风俗和习惯就是在这么一代一代的口口相述、言行身教中薪火相传的。

  每到清明之时,细雨纷纷,清凉的雨露伴着泥土久违浸润的芬芳,染湿道旁正着乏意的老杨柳斑驳的树干和零落交错的枝桠,催出一朵朵泛绿的'嫩芽儿,墙角生长着绿绿的苔藓,青石铺就的小径被酥融的雨水洗刷地湿湿亮亮的。记得小时候每到清明这天一大清早,叔伯们便带上我们这些晚辈儿的来到村西头的田地里,农村的老祖坟大都是安放在自己的几亩薄田里,一来是为了保佑后代子孙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二来也是为了方便自家子孙逢年过节来祭拜扫墓。每年清明我们都会挎上个竹篮,里面盛着奶奶头天剪好的纸钱和叠好的金元宝,还有一些诸如酒肉、糕点一类的祭品。按照习俗,叔伯们通常都会用小铲子把老祖坟上的泥土翻翻新添添土,把坟头上的杂草除干净,还要帮坟上的那棵小树理理枝。然后,我爸便会把篮子里的祭品拿出来摆在坟前点上几根香,在坟前的泥地上铺上一块红纸或布头,然后和叔伯们跪下来一边磕头一边嘴里念念有词地叨念着什么。待他们拜完,就让我们这些小辈儿的学着他们的样子叩拜,他们就跟坟里的先人们念叨:这些都是你们的重孙重孙女儿们啊,现在都多大啦都上几年级啦,你们在那头都要好好地啊,钱不够就托梦过来说一声赶明儿啊就给你烧过去,你们都要好好保佑这些小辈儿的健健康康、没病没灾的啊。那是我们都还年小不太听得懂这些话的意思,就只知道叩首磕头,等到拜完了也该回家去吃早饭了。这大概就是我对于清明最初的印象了。

  因为求学,因为生计随父母离开老家也有整整一个轮回了,在这一级的时光里多少回日月轮转,多少次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如今又到清明了,我知道武大的樱花现在又是一片繁花似锦令人垂怜生爱了,而很多人都在张罗着扫墓踏青、祭奠先人了。清明雨多花嫩、天朗气清,今夜又是雨骤风急,站在宿舍楼道的栏杆边,隔着沾满泥泞的窗户眺望远方,一株株玉兰树在雨水的洗刷下愈发青葱翠绿,鲜艳得油滴滴的。我就这么依靠着栏杆看着,窗外的小桥上走过一对对依偎的情侣,呵,年轻真好啊,青春的单纯就像这清明的雨水可以涤清心底的多少诟秽,还以一片天朗气清。不禁想起几年前背过的一首老诗“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花未眠》--川端康成),是啊,在这明净的四月的某一个夜晚突然失了眠,惺忪间踱步至窗前发现帘卷间海棠一片嫣红,正伸直躯干畅快地在雨后的清明呼吸着带着淡淡土腥味的空气呢。在这安静的春夜里还有着这么一株可爱的海棠在傻傻地陪着我享受夜的缱绻呢。

  又到清明了呐,多么庄重和充满血脉感的一个节日啊,是延续也是承启,清明的意义从来就不单只是为了向已去的故人道一声问候表一份缅怀,清明从其人文意义上更多地代表着的是一种血脉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当我们怀着崇敬和沉重的心情向先人诉说着我们的思念之苦时,我们更应该告诉那些曾经无比惦念着我们的先人们,我们会一如既往地秉承着你们的遗愿将你们的寄托化作一种力量融入我们的血液,变成我们的血脉相承。

  每一个人都会惦念故人,每一个人也都会成为故人被人所惦念,人这一辈子走走停停、忙忙碌碌,过往匆匆来不及一瞥,纵使青丝变白发、高堂明镜斑驳裂,殊不知“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李白)。人生百年,匆匆过客,不过白驹过隙,值得我们在意的不外乎那么几个人,何必让自己为其他人活着,何必让自己活得那么累呢。珍惜那些珍惜我们的人儿吧,有些时候命运的安排真的会让我们措手不及。有很多人就那么匆匆地离开了我,有很多人就因为那么转身的一瞬而不再重逢。“你轻轻地走过,淡淡的人生,像尘埃的来去不留痕迹,很多的画面串起一个你,就在春去秋来的路途里。生命是一个匆匆的过客,在一切还未尝尽时离去。晓风中刻画一个不完整的梦,我们拿什么去忆昨天的你。有一天我也会归去,在我最眷恋的这一片土地里。风把我记忆抹去,雨把魂淡淡地送离。轻轻地从你的生命里,我也会淡淡地离去。”

【清明的作文】相关文章:

清明的作文12-13

清明作文04-19

清明的作文01-01

清明时节话清明作文03-01

那年的清明作文01-17

清明祭扫作文02-02

清明祭奠作文03-21

清明哀思作文02-01

有关清明的作文08-19

清明扫墓作文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