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作文

时间:2023-12-17 17:23:07 写景作文 投诉 投稿

家乡的作文(热门)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家乡的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乡的作文(热门)

家乡的作文1

  我的家乡在普洱市景东县文井镇的东南边山旮旯里。,背靠绵延千里的哀牢山,前面不远处是红河源头之一的把边江在静静地流淌,江对面是巍峨险峻的山。这里的天蓝得晶莹,云白得洁净,山青翠欲滴,水清澈见底,置身这里就仿佛置身于仙境。当然了,最令我动情的是这里的花草树木。

  家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家乡有许多花花草草,无论你在丛林里还是在小上,无论春夏秋冬,都能看到花儿在。这里一簇,那儿一丛,可爱极了。一有时间,我就会约上我最要好的朋友小雅去附近采花。管它叫得上名的,叫不上名的,大的,小的,红的,黄的,,林子里的,水沟边的……只要看上去好看,就都采回家插在花瓶里认真欣赏,有时还会和它们说些心里话。当花儿变得干瘪了也不伤心,高高兴兴的重新采一些回来换上就是了。

  家乡是茶的故乡。村里家家户户都种着茶树,你瞧,在半山腰,在山脚下,在前屋后都能看到成片的茶树。一阵清风拂过,就连空气中都能闻到一股股清新、让人回味无穷的茶味儿。一片片茶园多么像一排排列队整齐的士兵,每年秋后当茶树不再长嫩叶的`时候,大人们就会将茶树认剪一番,待来年又获丰收。春天茶树争先恐后的吐出春芽,远远望去,像一条条绿色的绸带,又像一张张舒适轻柔的绿色大床,总之它会让你产生无限的遐想。每到这个季节,我和妈妈都会迫不及待的背上竹篮去采春茶。特别是天气好的时候,头上戴一顶新草帽,嘴里衔一尖儿嫩茶,一边哼着小曲,一边采茶,别提多带劲了。

  家乡到处是山和树,放眼看去,瞧,那一片片挺拔的思茅松以及的常绿乔木覆盖了一座座连绵不断的高山,它多么像一个会打扮的啊,把单调的山打扮得光彩照人,令人神往。

  我家前屋后都有树,前有芒果树、橘子树、核桃树,桃树、梨树、李树等,秋天一到,树上的果子都快熟了。它们像一张张害羞的小姑娘的脸,又像一颗颗红宝石,黄宝石镶嵌在绿叶从中。屋后是茂密的树林,我喜欢到树林里走走,夏日的时候也喜欢去一边乘凉一边看我最喜欢的书,作文书等。树林里各种高大的乔木叶茂如盖,密不透风。青松地叶子形状很特别,像一根根尖锐的针,风儿吹过,松林里松涛阵阵。我喜欢听松涛的声音,我更喜欢的是松树的品格。当冬天到来,他们仍旧傲然挺立,不怕寒冷,松叶仿佛还变得更绿了;夏天来了,烈日当空,它也一样傲然挺立,丝毫没有害怕的样子;大风吹来了,他稍微弯弯腰后又直起身来,它的腰杆子仿佛挺得更直了,他们多么像一位风雨无阻的钢铁战士啊。

  我的家乡虽然没有西双版纳一样闻名遐迩,也没有石林风景区那样的天下奇观。但我依然为我能生活在这块土地上而感到自豪,感到骄傲。因为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样使我快乐。

  我想,长大后,如果我是画家,我一定要用我手中的画笔精心的将家乡的美景描画,如果我是作家,我一定会让家乡的美景连同我爱家乡的情感一起在笔间挥洒。无论我将来身在何方,我都不会忘记家乡湛蓝的天空,绿绿的树,以及带给我过太多快乐的小草小花……

家乡的作文2

  照家乡乡村过新年的规矩,打头阵的节目是赶“年圩”,这是新的一年前的第一次集市。迎来了这次集市,春节也就算拉开了序幕。

  这一次集市比以往的集市更热闹。从街的这头到那头,全摆满了大大小小,五花八门的摊位,上上下下全是一派欢欢喜喜的景象。这“年圩”最主要的就是准备过年的年货,春联,鞭炮,所以东西多,人更多。大人们最重要的就是采购过年的年货,走亲访友时要送的礼品,还有贴在门口的春联,在除夕夜要放的礼炮,这些都是要采购齐全的。大人们为这些要采购的东西忙得焦头烂额,小孩子们却很高兴。他们最喜欢的就是这次“年圩”了,他们在这个摊位瞧瞧,在那个摊位窜窜,遇上喜欢的东西,便让父母买下。男孩子们中意的一般是五花八门的爆竹鞭炮,有放射出五颜六色的烟花的,有炸响的声音特别响亮的,有形状奇特的,女孩子们喜欢的通常都是些小玩意儿,头花,发卡。

  在这之前,一切都为过年有条不紊地准备着,一直到腊月二十三人们才会歇停一会儿。如果说除夕夜是一台精彩的演出,那腊月二十三可算是彩排了。当天色渐渐暗下来,一片漆黑的'时候,鞭炮声便此起彼伏不断,就如同除夕夜那天的烟火满天,所以腊月二十三又被贴切地称为“小年夜”。

  过了腊月二十三,最重要的,便是要在家里大扫除一次。在这一天,妈妈们最勤劳,她们要保证在过年时家中窗明几净,一尘不染。

  除夕算是春节中最重要的日子了,在这一天,远在他乡的游子都要回来与亲人团聚。大街小巷也处处张灯结彩,家家户户的门前都会换上新的春联,贴上红彤彤的“福”字。无论男女老少,也都会穿上新衣,喜气洋洋地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而这除夕的重头戏便是年夜饭了。吃完午饭,家家都要开始准备年夜饭,这年夜饭必须准备的就是鸡与鱼,这鸡也有讲究,必须选公鸡,这一些,通常都是在前几天宰杀完,挂在屋檐,早早准备好的。年夜饭中,少不了的还有饺子,这饺子通常都是自己家中亲人一起包的,比买来得更有意义。除了年夜饭的内容有讲究,就连时间也有讲究。一桌年夜饭要从天色暗之前就开始吃,一直吃到天黑,所以,这天,家家户户会很早飘出菜香,肉香,酒香。吃完年夜饭,伴随着人们的欢声笑语,烟花便点亮了整个夜空,还伴着礼炮“啪啪”的声响,这是属于除夕夜独特的歌曲。

  除夕一过,到正月,人们就不会再这么忙碌了,过年的气息也减了几分。最主要的便是走亲访友,这互相之间还是要送红包的,以喻生活红红火火。

  除夕这个重头戏过了,该拜访的亲朋好友也拜访了,最后一个高潮便是元宵节。这一天家家户户是要吃汤圆的,这汤圆在不同地区说法也不一样,有些地方又叫元宵。元宵节又称之为“灯节”,顾名思义,这一天,是灯的海洋。各种各样的灯一悬起,节日的气氛便浓厚了许多。小孩子们特别爱这些灯,大人们通常会指着各式各样的灯,告诉他们:这是纱灯,这是走马灯,这是彩灯。这一天,没有一个人是不欢喜的。

  元宵节过了,就意味着春节结束了,人们又回到了以往的生活。学生们上学了,大人们也一如既往地工作,天气又转暖,农民也趁着春天插秧了。

家乡的作文3

  秋是来了,虽然轻轻地、柔柔地,你几乎闻不到她的一丝气息,但她是的的确确的来了,只要细心的留意,总能捕捉到她的芳影的。

  秋终于来了,带着它的清凉、带着它的成熟来了。天气不再那么的闷热,变得渐渐爽朗起来。天也似乎变得高了、变得蓝了,秋风卷走了夏空中残存几朵云翳,仅留一片清澈的碧空。雁儿随着秋的脚步,也成行成群的飞回家乡,游子的高吭不时的在空中回响。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天气已渐渐变得不再那么的炎热,你若走在无风的山谷间、走在水门汀上,也不再有被烈日炙烤的感觉。若于夜阑人寂的晚上,轻轻推开一扇窗户,一轮弯弯的眉月高悬在漆黑的夜空,散发出皎洁的清辉。当一缕清风拂来,树叶一片片的簌簌飘落,窗下的几丛翠竹发出莎莎的响声,伴着那冷月的清辉,心底里便不由得产生一种莫名的寒意。若有人一定要问,秋是什么时候来的?我也答不上来,秋在不经意间便来了。秋在还没送走夏时,秋就已经来了,秋本就连着夏天的,秋就隐匿在夏的影子里。

  秋在那里都是有的,只是不同的地方,秋的感觉是不同的罢了。北方的秋天就不同于南方的秋天。在北方,秋自然也是有的,只是平淡了些,也太短了些,在你还没有听清它的脚步声时,它却像风一样,已匆匆离你远去。南方的秋天则不然,你不但能感受到秋天悄悄来临时的身影,还能细细品味秋的韵致,再目送秋的渐渐离去。我以为南方的秋天是最有韵味的。

  我的家乡在浙江楚门,是典型的.南方小镇,那里山清水秀,物产丰富。一到秋天,瓜果飘香,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便是我喜欢家乡的秋天缘由。

  在我的家乡秋来的比较晚,要到中秋时,才能真正感受到秋的韵味来。

  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在我家乡是最忙碌的时节。稻田里的稻谷熟了,满眼望去,到处是黄澄澄一片。飒爽的秋风徐徐拂过,那沉甸甸的谷穗在田间起伏,发出莎莎的响声,像是在微笑,像是在招手。记得小时候,秋收时学校是要放农忙假的,我们也总是帮着父母收割田里成熟的稻谷。那时感觉天气特别的凉,有时需要穿上两件衣服才能御寒,赤脚踩在田里,便能感受到从脚底传来的阵阵秋的寒意。现在稻田里成片的稻谷早已不见,有的只是零星的几亩,代替的是碧油油一片的文旦树,秋风吹过,枝叶婆娑,发出美妙的莎莎乐响。累累果实悬在枝,在和风的推动下,轻轻晃动,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馨香。田野里不时出现果农们的身影,他们个个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家乡的秋天格外的美。家门前那条小河似乎变得更加的静了、更加的清,河底里几些青荇也依稀可见。秋日夕阳的余晖映照在河面,反射着缕缕轻柔的粼光。偶尔一只白鹭从河面轻轻掠过,荡起一层层的波晕来。阵阵秋风袭来,岸边洁白的芦苇花漫天飞舞。

  秋天的山色,没有了夏天时的黛青浓绿,变得斑斓、变得多彩。绿叶渐渐少去,有的凋落,有的渐渐变黄枯萎,有的还是一样的绿。火红的枫叶,燃烧着生命的激情,为秋添加青春的色彩。满山的野菊花,也像是被这秋的绚烂感染,露出幸福的笑脸。

家乡的作文4

  我家在贵州省独山县基长镇阳地村这个古老的布依山寨里。

  我爱我的家乡,爱它纯朴好客的民风,爱它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更爱它流传至今的古老花灯。据说它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最初是用来驱鬼辟邪、祝神消灾、祭祀祈福的。我并不十分了解花灯的历史,可是这并不妨碍我对它的喜爱。

  在我们这个古老的村落里,日子虽然不富足,逢年过节的娱乐生活却十分活跃。每年一进入腊月,辛勤劳碌了一年的.乡亲,便开始排练花灯节目。从此,无论白天夜晚,村里总是锣鼓铿锵,琴声悠扬。平日手刨黄土、五大三粗的庄稼汉,排演起花灯来,竟是那样的投入。说的唱的虽然是独山话,但演练的人都是有板有眼,一丝不苟,围着观看的乡亲们也如痴如醉。到了正月十五那一天,基长街中心用木板搭起了一座土戏台——各村的花灯节目要在那一天进行比赛。

  那一天,基长街上最为热闹,看戏成为男女老幼的最大乐趣,家家户户无不锁门闭户全家出动,走在路上的人络绎不绝。戏台前的人群挤的密不透风,后来的只好爬上戏台周围人家的阳台上、矮墙头上、低树杈上、甚至是房顶上。大家全神贯注,可每当听到那活泼诙谐的精彩之处时,又爆发出阵阵欢快的笑声。每年这时节,平时各自奔忙,难得一见的乡亲,都汇聚在一起,互致问候。

  尤其青春小伙,年轻姑娘,这时更要着意打扮一番,借看戏之机,展示自己的魅力。一些小商小贩,也会蜂拥而至。戏台附近,观众周围,摆摊卖糖果的、卖玩具的、卖漂亮衣服的、卖炒花生、葵花籽的,一个摊子连着一个摊子,买东西的人群走来走去,熙熙攘攘,令人眼花缭乱。那热烈的场面,增加了节日的气氛,形成另一道风景线。从我懂事起,我每年都和父母、哥哥到基长去看花灯(虽然我们寨里也有,但我不满足)。有多少精彩的故事我都记不清了,但主题基本上都是宣传计划生育、歌颂幸福生活、教育人们勤劳致富光荣、嫌贫爱富可耻的。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村自编自演的《龙摆尾》这个节目,它比喻花灯的历史源远流长,里面有祖先舞狼牙棒驱除祸害的片段,很有气势,加上鼓声、二胡声、号声、让观众身临其境,赞叹不已。其次就是我们学校自编自演的《劝学记》,讲述一个正值学习年龄的小姑娘,因家庭困难到城里打工,被黑*老板娘欺骗的故事,看得我热泪盈眶,久久不忘。

  20xx年8月23至24日,独山县举办了首届花灯艺术节,20xx年又举办了第二届,吸引了数万海内外观众和游客。据说,我家乡的花灯曾代表贵州省的戏剧多次到北京演出,受到党和国*领导人及专家的称赞,并上过中央电视台。而独山花灯名播九州享誉海内外。而早在1998年,独山就因为有了花灯而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20xx年,独山花灯的发祥地、我的家乡所在地基长镇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光荣称号,我所在的村子也被誉为“阳地花灯村”。家乡,我为你有这个瑰宝而骄傲!独山!基长!花灯!我爱你们!

家乡的作文5

  每当我看到家乡的土地,就涌起一种揪心的感觉。这大概是我出身于世代种田的农民家庭的缘故吧,我对土地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后来听秦牧的《土地》,也曾激动得热泪盈眶,对“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有了深刻地理解。虽然我这一辈子不再种田,可时常做着“种豆南山下”的田园梦,对土地的感情依然如故。然而,我家乡的父辈,那些曾经为做了土地的主人而这自豪过的农民,如今视之却不甚惜。用。“挥霍无度”、“日削月割”来形容,丝毫没有夸张之嫌。

  随着改革开放,土地实行了承包,大片的田地被划成小块分给了农民,农民有了土地使用的自主权。原先几代人窝居的小院感到不舒服了,于是就争先恐后地在承包田里盖房子。一座座瓦房如异军突起,一片片树林密密匝匝。这样,就形成了原来的村子中央空起来,而村子四周则无限制地膨胀的局面,致使大片大片的良田被占用,被糟蹋。就说我们村子北边的那块高产田吧,那是黄河水留下的唯一恩赐——肥得溜油的红淤土地。曾经打破过小麦亩产上千斤的高产记录。在我高中毕业回乡劳动的那段日子里,我参加了生产队里组织的创高产科学实验小组,试验田就选在村子北边那块红淤土地上。几年来,我们在那里打井灌溉,我们在那里除草施肥。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连续三年创下了小麦亩产680斤、820斤、980斤的高产记录。于是,报社记者采访,电视台拍照,我也成了红极一时的人物出席了县里的表模会。

  就是这块土地,记载着我成长的一段光荣的经历,使我们生产队甩掉了缺粮的帽子;就是这块土地,成了上百里的人们参观的.对象,拍进了记录片《万亩小麦喜获丰收》,成了我们村人的光荣和骄傲。如今,在这块土地上,盖房的盖房,栽树的栽树,甚至有的农民挖土烧砖,拉土卖钱,好端端的一块良田,却变得支离破碎,千孔百疮。那地平如镜、麦浪滚滚的情景再也见不到了。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农民的儿子,于人于己都感到痛心疾首。

  有一次,我问一位正在可耕地里建房的大叔:“这么好的土地盖上房子,就不心疼吗?”

  他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要说不心疼,那是瞎话,可有啥办法呀!如今的土地分成了你一小块,我一小块的,不叫谁盖呢?你没看看前后的地块不都盖上了么?不盖房的也都稠密地栽上了树。”

  “您知不知道这样做是违法的?”

  “啥违法?这法,那法,到了下面就没办法了。”

  沉默良久,我无言以答。

  我还能说什么呢?热爱土地,一向是中国农民的优良传统,为了得到土地,他们可以自愿参加革命,去砸碎捆绑土地的枷锁;为了保卫土地,他们可以自愿去参加流血的战争。“三十亩地一头牛,孩子老婆热炕头”,曾经是一代农民的理想。那时的人们,是多么渴望获得土地呀!我曾经目睹过人与人、村与村为了争一线地边打架的情景,我也看到过人们为争地边流血死伤的事件,为了那一点点土地,他们可以去拼命,去争斗。可如今,他们对待土地的感情竟是那样的麻木、那样的淡漠,浪费糟蹋土地竟是那样的大方、那样的慷慨。面对日益减少的土地,我想借用环保中常说的一句话来警示人们:“不要等到地球上剩下的最后一滴水是人们的眼泪时才开始后悔”,同理,爱惜我们的土地吧,人们!不要等到地球上没东西可吃的时候才开始知道土地的珍贵!

家乡的作文6

  作为一个地道的陕西人和一个资深的吃货,我继承了家乡人爱发掘美食的特点,我妈总说一见好吃的东西,我就如饿虎扑食,如果不入我的法眼就置之不理,馊了以后就赏给我家后院的“小胖”。虽然我爱吃,但“三千弱水,我只取一瓢”我最爱的还是我们关中的臊子面。

  在这三秦大地上,我是土生土长的人,第一次吃臊子面,那是在我八岁生日的时候,奶奶专门给我做的。我至今都记得,那天中午还未入家门就闻到一股酸香扑鼻的醋溜味,肚里的馋虫立马复苏,驱使着我甩着那双小短腿跑到厨房,张望着锅里问道:“奶奶,今儿上午做的是啥吗?这么香!”奶奶回过身眉眼弯弯的笑着对我说:“快去洗手,今给你做的臊子面,包你吃的走不动。”事实证明,奶奶是对的,她太了解我了,所以把臊子面做的那么好吃,于是我小小的胃就被吃撑了,搞得我去学校的`时候都走不动了。奶奶做的臊子面特别劲道,面条煮的光滑可口,特有嚼劲,最好吃的还是奶奶调的汤,喝一口唇齿留香,撒上葱花,香菜,满满的塞一口在嘴里一嚼,辣酸香沁人心脾,怎会舍得放下筷子?

  星期天,我终于亲眼目睹了臊子面的制作全过程,吃过早饭,奶奶就开始和面揉面,面团在奶奶的手中就像有了生命一般,变成了一个圆润白光的“面娃娃”。然后把面用盆捂住,好像是为了防止它逃跑似的,实则不然,奶奶告诉我,臊子面的魂就在于面,而做臊子面对面的要求却很高,首先得让面先睡一会起来,才会有力量变形。等中午12点的时候把面拿出来。揉面,手上必须要用力,这样才会将发好的面揉到,面才能擀薄,等切的时候才会又细又长。接着擀面,用中间粗两头细的擀面杖在手上将面团擀圆擀平,最后就到了考查刀功的时候了,只见那刀在奶奶手里宛若一支飞针走线纵横交错,看的我眼花缭乱,也令我心惊胆战,每次那刀在奶奶手指头只有一毫米的时候,奶奶灵巧的将手往回一撤,就避开了刀锋,前后交错,左右挪移。奶奶在切面的时候,我已经把锅里的水烧开了,接下来就是做臊子面第二个重要的环节——调汤。先让醋在锅里滚烧,直到它发出吱吱的声音并冒出一股难以抗拒有惹人味蕾的醋香味儿时,再加入盐、胡椒粉、酱油……最后倒入烧开的水,再熬制一会,把准备好的配料倒进汤里,撒上葱花,香菜,在开水锅里下熟奶奶的手擀面,捞在碗里,不要多,一口吃净的量就好,浇上浓香潋滟的汤,一碗正宗的臊子面就出盘了。可是别急,奶奶说第一碗面是给家里的“神仙”和“太爷爷”先尝尝,奶奶说人不能忘本,都是有根的,得先让祖先吃。所以,我急匆匆的端起碗跑到土地宫前洒一点,再到庭院里洒一点。然后就开吃了,一碗连面带汤全部下肚,呀,还没尝清味道呢?再来一碗吧……

  “八百里秦川东风浩荡,三千万儿女共唱秦”在这拥有悠久历史文明的三秦大地上,我这个淳朴的陕西人,我最爱的文化大餐是高亢粗犷的秦腔,但我最爱吃的味觉大餐永远是臊子面。

家乡的作文7

  我的家乡是位于辽宁省东部的一座城市——本溪市,这里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本溪没有首都北京金碧辉煌的高楼大厦,也没有江南水乡精致可爱的亭台楼榭,更没有古都城市那些名胜古迹,但它任何一处都使我神情向往。本溪素有“钢铁之城”、“药都”、“枫叶之乡”的美称,它还是著名的“山城”:关门山、五女山、道教的发源地铁刹山,本溪水洞更是闻名世界,这些无不透露着本溪特有的美丽。

  还记得小时候,我常常翻妈妈的相册,那里的每一张照片都告诉我本溪以前是这样的:在这里没有一眼望不到头的高楼,只有低矮的平房;没有拥挤的车河,却有拖着长长尾巴的电车;更没有高耸的电塔,只有低矮的木头电线杆。可是,就是这样一个落后的城市,在改革开放四十年里,它也已经今非昔比了。

  记得妈妈第一次带我去游览本溪水洞,告诉我这是世界第一长的地下充水溶洞。洞内分为水、旱两洞。进入旱洞,我就好奇的打量着,妈妈告诉我:这是钟乳石!这些钟乳石形态各异,错落有致,延着弯曲的小路一直可以延伸到水洞处。进入水洞我们乘船驶入,映入眼帘的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看那飞泉迎客、宝瓶口、宝莲灯、群猴、福寿双星、玉米塔、宝鼎、仙丹石、龙角岩、剑群、麒麟岩、瀑布、独角犀、春笋、三塔、玉象、倚天长剑、孔雀岩、雪山等奇景这些奇景,它们维妙维肖,形象逼真。尤其是玉象和雪山两处景观几乎可以以假乱真,让人叹为观止。

  当我再次来到本溪水洞,是在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我想我都去过的景点了,还能有什么新鲜的呢?但我错了,水洞不仅比以前加长了,还增加许多先进的音效和灯光,比小时候看的更震撼人心。而且,还新增了地质博物馆。博物馆展示地球诞生46亿年来主要的地质变化及类型特点,馆中陈列了辽宁本溪国家地质公园内的地质遗迹、史前地质遗迹,国宝级珍贵标本30余件、珍稀标本3300余件。馆内地质藏品数量大,精品多,科学内涵丰富并且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极高的观赏价值及科普价值,成为本溪又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四十年间,本溪兴建家园,振兴老工业基地,本溪的经济迅猛发展,环境得以改善,以前在“卫星上看不到的城市”,也正在朝着旅游大市发展。本溪人民做出的巨大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本溪不再是一座小山城,而是辽宁东部崛起的'一个重量级城市。

  忆往昔,解放本溪的炮声仿佛还在耳边隆隆作响。四十年弹指而过,一座现代化的钢铁之都已矗立在眼前。四十年里,本溪历尽沧桑,几度荣辱。改革开放的四十年,是本溪经济飞速发展的四十年,是本溪做出卓越贡献的四十年!当尘土飞扬,河水污浊的城市,脱了骨,换了颜,城里城外的人们终于感到现在的本溪已经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了!

  这就是我热爱的、引以为傲的家乡——本溪!

家乡的作文8

  老妈买了条小塘鱼问我怎么吃,我当然希望鱼头煲汤,鱼身红烧啦。

  家乡的塘鱼是出了名的好吃,这得得益于不远处的水库。水库坐落在山脚,两边群山连绵,树木葱郁,溪水清冽,常年不枯,自然从那里长大的鱼味道就鲜美。每逢节假日,远离城市的小村庄里总会热闹一番,塘鱼是少不了的美食。你若赖床,那铺子上也就剩余几条鱼尾巴。

  说到塘鱼,满脑子里就是洪水。小时候,每年夏秋两季不断有台风来袭,为了保护大堤,总要把过多的水放掉,对于处在水库下游的整个镇,自然是近水楼台漫金山。记得某一年暑假,老妈吩咐说下午2点水库开闸,要我们看护好家里东西。我家的地势较低,按往年,洪水一般要没过小腿肚,因有旁边山的阻挡,水势迂回,不再凶猛,只是见着漂浮的柴草之类,煞是好玩。那日,我趴在楼上的窗台,焦急地等待洪水到来。只见不远处河床的水位渐渐升高,那水虽不如惊涛骇浪的铺天盖地,但也足以见其浩浩荡荡,伴着持续沉闷的吼声,更似千军万马从容而过,势不可挡。不多久,两岸堤坝只剩灰色一条线。眨眼间,水已经如超大白布,覆盖河边大片庄稼。花生,芋艿之类枝叶在水里瑟瑟发抖,柔弱得不堪一击。我激动不已,楼上楼下乱窜,生怕一楼的什么淹着,又怕错过这么壮观的场面。眼看着,庄稼挣扎不得,最后终于完全消失在一片白色里。我知道接下来的目标就是闯进家门。为了迎接这个不速之客,我把凡是能搬的`东西统统往楼梯上塞,就是那冰箱笨重,任凭我使尽了力气,它就纹丝不动。

  那个时候,村外已经热闹非凡。顾家的人急急跑着回家,好热闹的反而外出,听说这个时候塘鱼顺水出逃的可多了。胆大的男人们早已手握铁叉棍子,占了最佳位置一旁恭候。

  直至水不再涨,我们也已无心恋家,跟着群男孩子跑去河边看热闹。河边早已围满了人,时不时传来谁谁抓到了几条塘鱼,谁谁幸运捡到被撞得半死不活的鱼。于是,我们恨不得突然长出好几条腿来,急急赶去看人家的战利品。你若胆大,靠近河岸,便能有幸碰到鱼群游动。只见贴着水面有黑色影子,大约有三十到六十厘米之间,少则两三条,多则十来条。大人纷纷拼足了劲戳去,鱼只一个潇洒的转身,早逃离他们视线。眼睁睁看它们摇头摆尾逍遥离去,岸上只一声叹息。可只要又见下一群目标,便利马铆足了劲,狠不得两眼珠子就是小李子的飞刀或者悟空的筋骨棒,想落到哪里是哪里。

  当然,更刺激的数同龄的男孩,他凭借一身好水性跟泥鳅似的钻下水去了。鱼群似乎对他并不惊恐,依旧朝前游去,他慢慢靠近了鱼儿,并瞬间朝一条鱼扑去。水面立刻扑腾起无数浪花,看不清楚是人是鱼,紧张得我们将呼吸都忘记。才折腾了没多久,他只身一人钻出水面,喘着气说:“我抓住了鱼尾巴……可惜,可惜它实在太滑,力气太大……尾巴一下打我脸上……”说着指指一侧脸给我们瞧,脸还真红了,“比我妈的巴掌还疼!”我们哄堂大笑,一旁的大人更是连笑带骂:“还打呢,能给你留条小命已经不错了!下次不许再下去啦!”

  不知哪一年的洪水第二天,村人匆匆跑来找我们,原来外公在来我家途中也捡到条塘鱼。为此,我们也为此骄傲了好些天。除此外,类似小孩游水抓到塘鱼之类的美事,再也没被我们碰着,所以只有上菜场买的份。

家乡的作文9

  被人思念就是幸运的、幸福的,思念他人、思念家乡、思念祖国的人也同样就是幸福的。这一点就是我在伦敦生活了一段时间以后才逐渐感受、体验到的。

  思乡之情生于寂寞。

  寂寞就是一壶浓浓的淳茶,它能够培育、唤醒、激发思乡之情。

  在出国之前,我根本没有料到自我会在国外会产生思乡之情。

  在国内,长期以来,我的生活就是忙乱的。整日忙于写书、教书、会见同行、学生、记者,等等、等等,难得闲暇。所以,我对自我的评价就是工作激情有余,闲情雅致缺如,就是一个没有多少生活情趣的人。

  在英国生活的这一年,科研任务十分繁重。自我还又增加了一些任务,如提高英语水平,了解英国、欧洲的中国古代史研究状况等等。我以为在这样的状况下不大会有时间思念故乡。所以,我不但没有带任何可解思乡之情的图片,甚至连女儿、妻子的照片也没有带。思乡的`文章我看过一些,我觉得这种情感与我这种终日忙于工作而缺少雅兴的人无缘。

  但思乡之情却悄悄地袭来了。

  记得初到伦敦时,心里真就是高兴,最后没有人干扰了,能够痛痛快快地每一天做自我想做的事情了。我每一天白天去英国国家图书馆整理敦煌文书,早晚学习英语、看稿子或写东西,觉得过得很充实。但时间长了,发现黑天白日老就是一个人,未免有些单调,慢慢地感到心里开始出现了一道缝。

  最初就是在夜里醒来时挂念妻女,我不在家,她们自我能行吗?于就是不断地往回发送电子邮件,提醒她们好多生活中要注意的细节,并要她们每一天向我报告她们的状况。但她们并没有照我的话做,我发回的电子邮件很少得到答复,即使答复也就是十分简单。这使我很恼火,别人家在国内的人盼望在国外的人来信,我那里恰好相反。我感到她们并没有像我牵挂她们一样牵挂我。妻子告诉我女儿没有太想我,并说她们俩过得很好,这既使我感到简单,也有些失落。直到我来英国快两个月时,女儿才发来电子邮件说,她和妈妈都很想我。

  在我们的楼层里,住着六七个国家的人,在共用厨房的墙壁上,每个国家的人都贴上一些反映自我国家风情的图片。我因什么也没有带,就让妻子托人带了几张,一张长城、一张故宫博物院、一张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一张圆明园、一张天坛。收到以后,我发现我经常能够看这几张图片看很久,来回来去地翻,觉得心里特舒服。竟然有好几天舍不得把这几张图片张贴到厨房墙壁上去。之后想想贴到厨房自我每一天也可看到,才选了两张放到了厨房。

  既然观赏反映祖国风情的照片都这么美妙,为什么不要几张家人的照片呢?于就是,在1999年11月10日,我给女儿发去了电子邮件,要她寄几张她和妈妈的照片来。但没有得到女儿的答复。女儿年方八岁,收发电子邮件尚不熟练。她收到我的电子邮件了吗?她给我寄照片了吗?!

家乡的作文10

  一个薄雾飘散的清晨我踏着寂静的乡间小路回家,刚到学校背后,笼罩在晨雾里的家乡并若隐若现。不一会儿,天空中冉冉升起的大火球洒下了第一缕金色光。周围的一切都披上了金纱,房顶上的太阳能热水器像一个个百宝箱,周围罩上了七彩的光芒。现了!一排排整齐的琉璃瓦开始展现她艳丽的服饰,缩放她甜美幸福的笑容,呵!家乡真美。我多么希望自己是一个画家,能把这晨色、晨情细细地绘画出来。

  潺潺的流水声把我领到了河边,河水真清,我用手轻轻捧起她,洒在脸上,柔柔的、软软的、滑滑的。啊!好舒服,让我情不自禁地掬了两捧喝进了嘴里,是那么的甜,又是那么的醇,似瑶池琼浆般。可爱的鱼儿正迎着朝阳成群结队地在小河里嘻戏、玩耍,在五彩三石斑斓的世界里,她们正享受着幸福的生活。

  一阵轻风嗉嗉地滑过禾苗,小苗儿唱起了欢快的歌,甜美的歌声拽着我的目光朝河边走去。绿海!一片绿世界,细看是那么的青翠娇嫩,难怪,只有这样清纯的河水才能孕育出这样嫩绿的庄稼。

  我的思绪飘着,七八前的家乡和现在无以伦比,小河水混浊发臭,河边是成堆的垃圾,路人见了都会说:“脏,臭。”小伙伴们都不愿意来河边玩,河里很难看到小动物,加之农民们乱砍乱伐,开荒,原来布满松树的山渐渐枯黄、衰老、死去。大雨过后便是洪水,庄稼被冲,房屋被毁,农民的庄稼是栽得多而收得少,吃不饱饭,穿不暖衣也是常事。

  2001年,华宁县政府由县派下一批村支书,分配到各个村委会。我们的新支书上任后把被开垦的荒山收回集体,并承包到农户,用政府补贴农民出力的形式栽种油树。几年过去了,大山又焕发生机。你听,她喘息声,伴着修剪桉工人的号子响遍乡间的每一个落。

  我听着这丰收的气息声,裹着温暖的阳光走回了我幸福家。

  把我的幸福告诉你

  鸟儿拥有幸福,蓝天是它自由的.家。

  鱼儿拥有幸福,海洋是它快乐的家。

  我们拥有幸福,天地是我们快活的家。

  在幸福面前,久久回忆,细细体会。幸福若有若无,仿佛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想想地震中的孩子们,想想我们,我们是幸福的,我们丰衣足食,衣食无忧,在大楼里看着电视;而他们却身无分文,衣衫褴褛,在大街徘徊,无家可归。难道我们不幸福吗?

  在家乡的时候,我一直渴望翻过家乡的那座山,一览城市风光。后来,我来到了福州这个大城市学习。在这儿,我终于明白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在这美丽的城市中学习,我真的好幸福!能够结识许多许多的好朋友,能够认识一位位老师,能够收获许多许多的财富!想想家乡的老同学,想想现在的我,我是幸福的,能够在优越的环境中学习。有谁能说我不幸福呢?

  想想以前的人们,在那时候,他们没有钱学习,现在他们成为了文盲。再想想自己,在这优越的环境中,我们欢歌笑语,尽情学习。想想他们,想想我们,难道我们不幸福吗?

  多想想别人,想想自己,不要再任性,一次次伤透父母的心。

家乡的作文11

  我的家乡坐落于树木葱茏的松罗乡后溪村,我每年春节都会跟随爸爸妈妈回老家过年。家乡有很多习俗,令我印象最深的非社戏莫属了。提起社戏,记忆的闸门一下子就被打开了,记忆中村里唱大戏的情景如波涛汹涌的潮水涌现到脑海里。

  每年春节,请戏班子在池氏宗祠里唱大戏是家乡多年来的传统习俗。如今,时代变迁,人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有线电视、ktv都已进入寻常百姓家,然而社戏的风俗却在家乡保存了下来,甚至更加青春焕发。年前每家每户抢着出份子钱来请戏班子,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求神祈福,也是乡民们犒劳自己的一种娱乐活动。入了冬我们就天天盼过年,过了年又日日盼社戏,社戏一开演,我们孩子便寻到了自己的天堂。

  “嘉!快点走吧,不然就没位置了。”表哥催促道。我急急忙忙把鞋穿上,“啪啪啪啪”从楼上飞奔下来,顺手从桌子的水果盘拿了点拌嘴的零食与表哥一起跑向宗祠看戏。到了宗祠,因为我们去得晚,座无虚席,戏台下还挤满了站着的观众,大部分都是脸上沟壑纵横的老人。他们有的柱着拐杖坐在椅子上,凝神注视着戏台,等待着社戏的开始;有的手里抓着一大把瓜子,磕着解馋;有的在和别人聊天,似乎在讨论着昨天哪个唱的更好,哪个人的姿势不够标准。

  开始演出了,戏台上灯火通明,罄儿、钹儿、鼓儿,打成一片。我们这些小屁孩哪懂看什么戏,“醉翁之意不在酒”,图的是那一份洋溢着节日喜悦的热闹气氛。小旦咿咿呀呀地唱,唱些什么?武生一路打将出来,打些什么?管它呢,戏一开场,我便挤到台前去。二胡咿咿呀呀地拉起来,乐师的脑袋有节奏地摇晃起来;锣鼓铿铿锵锵地敲打起来,鼓手的脑袋鸡啄米一般,每敲一下便有力地点一下头。最有意思的是有些演员一上场,手上就捧着个套在身上的.“呼啦圈”,一步一摇晃的,好滑稽哦!我指着那“呼啦圈”,笑得前俯后仰:“他们也玩呼啦圈呀?”表哥忍俊不禁,拍拍我的脑袋:“这可不是什么呼啦圈!”听到这句话的我,随即起了好奇心,眼里放了光一般死死盯着表哥,好奇地想马上知道答案。表哥也起了兴,指出了手指,神秘地笑道:“这可不是什么呼啦圈,这是腰带。”“腰带?”“其实这也不叫腰带,太现代化了,在古时候呀,叫做大带或搭带,在戏台上是官员的一种特色服饰哦。”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表哥笑笑:“丫头,认真看戏,也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哦!”渐渐地,我晓得李世民是个难得的贤主,红脸关公和环眼张飞是结义兄弟,刘备原是卖豆腐的,严嵩是个大坏蛋,秦桧则更阴险,把精忠报国的岳飞父子也害死了······花脸、白鼻子每走一步耸一下肩膀,抽一回鼻子的是奸雄;寒酸的秀才是必中状元的,有情人终成眷属······社戏里仿佛没有彻底的悲剧,每场戏都有一个大团圆,观众看着看着也就遂了心愿,皆大欢喜。

  “看古人看今人看古看今人看人,台上笑台下笑台上台下笑惹笑。”这副对联生动地刻画了社戏场面。我爱家乡的社戏,无论我今后走向何方,社戏是维系我跟家乡的永远情结。

家乡的作文12

  老家在小山那一边,父亲常常说。而在老家旁边有一个大人们口口相传的银杏古村。终于有一天,我们说走就走,前往传说中的银杏古村。

  穿山越岭,我们一路溯溪而上,终于到达了高岭古村。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树木,溪瀑泉流,稻田边上的怪石,地头田边开着不一知名的野花,连弯弯曲曲的村道也被藤萝侵占,我们只好从边上拥挤而过。

  高岭古村属亚热带气候,植被繁茂,针叶林、松树、荷树、枫树是树的海洋。

  传说八仙齐赴瑶台为王母祝寿,铁拐李因腿疾在跨过赣江时一个踉跄脚下一滑,赶紧柱拐杖休息。不慎把给王母祝寿的仙果酒落在大山中,它在群山中驻足的地方留下一个大脚丫,而落下的仙果就是银杏果,不久之后长成了许多银杏树。巍峨连绵的大山怀抱着这个巨大的脚丫,形成了一个东南低西北高错落有致的古老村落。

  公元1616年,即明朝万历四十四年。大唐汾阳王郭子仪廿一世孙郭建迟,为了规避兵祸,从高陂符竹迁徙至此开基立业,当他看到四周全是高峻的山岭,便对子孙说:今后就叫高岭吧!

  高岭是安静的,静得幽远。

  四百年来,高岭古村郭氏后裔繁衍生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已有21户村民,人口130人。保存着万安县城最为完整的26栋赣南客家民居,俗称:土墙屋。清一色四扇三间,厨房、猪圈、牛栏、竹木农具一应齐全、屋檐下堆砌的柴薪,村民们利用一种中空细长的竹子把山泉水直接引到厨房。不远处就是菜园,旁边一陇陇梯田依稀可见。房前屋后不知名的花儿正在怒放炊烟袅袅,鸡鸭鸣叫,斜阳依依,几千年来,我们延续着自给自足的农耕文化,这不正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吗?

  高岭是纯净的,纯的无瑕。

  有人说,你家村庄有一棵银杏树都是上天的`恩赐。而高岭这小小的村落竟然有60多棵几乎都在盛果期的古银杏树。不能不惊叹大自然对高岭古村的格外眷顾。据说最大的那棵已存活了千年。

  沿着鹅卵石铺就的小路,首入眼帘的就是苍翠挺拔,高耸入云的银杏树。银杏是亿万年前侏罗纪时期植物的活化石,据《本草纲目》记载,银杏果又名白果,味甘、苦涩、性平。归肺经、可入药。

  现代人们对银杏果注入了更多的关注,食用银杏果实可预防心脑血管硬化,减缓衰老,抗氧化,是名符其实的“仙果”。

  在一棵高耸入云的银杏树下,驻足抬头,一不小心碰到青涩的银杏果,每一粒都紧紧地抱着枝杆,让你看的真切,鹅掌形的叶片沙沙作响,隐隐闪发着光亮。深呼吸,吐纳,群山莽莽中忽然有一抹亮光,似乎看到远处有一条河。随行的向导说,那是30公里外的赣江,数千年前词人辛弃疾题字的地方:江西万安造口壁。也是一个古代的渡口。

  我们惊呆了。

  保存利用好古村落、古文化,振兴建设乡村,开发民宿旅游,这个银杏古村才能真正走出茫茫群山的重重重围。

  太阳退到山的那一边,夜幕裹挟着薄雾挤压过来。

  哦,高岭!最后的高岭!

家乡的作文13

  在我的家乡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

  春节的脚步声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而在春节里,我们的习俗就可以装上一箩筐。年三十的晚上,亲朋好友都会回家,大家团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并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饭,我们小孩便可以拿着炮仗到外面尽情的玩,而大人们则是在房间里打牌,看电视,玩手机。直到很晚,我们才上床睡觉。年初一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床,喝一碗香浓甜美的枣子汤,暖暖身子,喝完枣子汤后,那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回响在耳边,新的一年就在这爆竹声中开始了,这种场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加上这一句诗的熏陶,春节的气氛是不是更浓了呢?伴随着一声声祝福语中,新年的拜年环节开始了,我和爸妈一起去串亲戚。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环节,因为每当此时,我的腰包便变得鼓鼓囊囊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会绽放出一朵美丽的烟花,真是五彩缤纷啊!看后真让人觉得其乐无穷呢!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你们的家乡是怎样过春节的呢?

  接着就要将家里的被褥床单衣服什么的全部洗干净,将屋前屋后也要收拾妥当,做到窗明几净,干干净净迎接新年。二十五开始做馒头,馒头的面要发酵,发酵的时间就可以准备馒头馅,馅有很多种,我家一般都喜欢坐糯米肉丁馅的.,青菜肉丁馅的,豆沙馅的,平安菜馅的,还有芝麻馅的。现在想来家里的馒头真是香,真好吃,比外面买的包子有嚼劲多了。

  二十八左右开始帖对联和福字,不知几何起,福字都是倒帖着了。好像以前妈妈解释倒着帖,就是福到了。现在的对联一般是买现成的,手写的少了。记得小时候在家,每年的对联都是自己写的,因此小时候是特盼着过年的,除了好吃好喝外,就是自己的虚荣心会得到极大的满足。

  大年三十这天,基本就是在家做吃的,为晚上的年夜饭准备,杀鸡宰羊,煨汤炖肉,凉菜热菜准备一大桌,晚上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一边享用。我们家是一大家,每年我们兄弟姐妹都会聚在一起吃团圆饭,都是用一个大圆桌来吃饭,伴着晚会上的相声小品的哈哈声,年味气氛十足。

  我们家一般在年夜饭中途的时候就去放烟花爆竹,我们兄妹几个都会抢着放烟花,点着了放孩子手里,看谁的烟花放得高,放得远,好开心。晚上会一直看春节联欢晚会守岁,等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去放鞭炮,然后爸妈打牌,爷爷奶奶会去准备芝麻杆放在门边,门槛那儿还会放一根木材,有些比我们大的孩子,就斗地主,把瓜子当钱,可有趣了。到了十二点的时候,奶奶就会开始准备汤圆了!

  然后就是吃早点,一般就是枣茶加各色点心,去村里给长辈拜年。

  从初几就开始拎着礼物走亲戚,亲戚如果多的话,要一直走到十五元宵节才能算结束。

  这就是我家乡的习俗!我是四川人!

家乡的作文14

  我的家乡——方山,是一个很小的山村,就是在比例为十万分之一的江苏省地图上,也没有它的踪影。听到这个名字,许多人会说:“只听说过黄山、泰山、峨嵋山,却不知道哪儿有什么方山。”是的,方山的确名不见经传,然而,对于我们方山人来说,它却是我们祖祖辈辈赖以生存、得以发展的生命之山。

  可是,不知怎的,我以前竟有点憎恶它。每当有人叫我是“山里人”时,我总认为这是它给我带来的耻辱。可是现在,当我远离了它,不再与它朝夕相伴时,才发现,它是我真正梦牵魂绕的地方。每次梦中看到它,回味不尽的是它的美丽、它的雄伟,以前的那些憎恶在脑海中却半点也浮现不出来。是的,它的确是美的',有儿童的欢笑作证,有青年人的健壮作证,更有老年人的鹤发作证!

  木苍翠、百花喷香的春天,沉默了一冬的方山抖擞出了精神,那些小生命也活跃起来:野菊花、蝴蝶花、杜鹃花……争奇斗艳,开遍山野。在周围巨大“绿毯”的衬托下,越发迷人。一群群花枝招展的小女孩儿蹦蹦跳跳,拎着花篮,唱着歌,沿着小径上了山。顿时,寂静的山谷热闹起来,歌声、笑声、欢叫声交织在一起,在山间旋转萦绕。

  野果飘香、山泉清澈的夏天,更是孩童的乐园:山脚的桑葚红得发紫,令人垂涎欲滴。摘下一粒放进嘴里,只轻轻一咬,汁水便染红你的整个舌头,那酸甜味儿让你回味无穷。若要问这方山上的土特产,杨梅可谓是当之无愧了:从山脚到山顶,这儿一群,那儿一簇,几乎到处都是。于是,我们这帮“馋猫儿”几乎天天往山里跑,直吃得肚皮发胀,再装上满满一口袋,才心满意足地下山。夏天的方山,除了吃的乐趣外,便是那许许多多的山泉。一汪清澈的泉水从拳头粗的泉眼中流出,似乎只有它耐不住这山间的寂寞,“丁丁冬冬”,一路歌唱,缓缓流去。看着看着,索性脱掉鞋袜,踩在泉底的鹅卵石上,一阵清凉从脚底一直延伸到心头,暑意立刻荡然无存。

  云雾缭绕、茶香满山的金秋,是方山最忙碌的季节。满山茶叶,绿油油的,一个个伸着脑袋,随风有节奏地跳动着。家乡人用一双双灵巧的手摘去小小的叶芯,制成香味浓郁的“云雾茶”。因为方山顶终年云雾萦绕,空气洁净,便形成了“云雾茶”独特的香味和效用。这种茶不仅茶香浓郁,醒脑提神,更能延年益寿。这也是方山老人鹤发童颜的秘诀所在。(初中作文)

  寒风凛冽、雪花纷飞的严冬,虽无景致可言,却是打猎的好季节。每当雪后,野兔、山鸡便会出来觅食,特别是素有“短跑健将”之称的野兔,雪稍厚点,便会陷在雪里,这是捕捉它的好时机。春节前下场大雪,集市上野味的数量就会陡增。买回去腌制好,便成了招待客人的上品。

  啊,美丽的家乡,我是山中的一只小鸟,虽然现在为了求学暂居别人的巢,但我一定会回到你的怀抱。因为你是我的根、我的魂,是永远能给我力量的生命之山!

家乡的作文15

  东至县位于安徽省南部,地处皖江段南岸之首,南部多山,林茂水丰,植物多样,北临长江,河湖广布,生态优美。湿热的气候特别适宜桑树的生长。

  桑树,南部山区遍布,就连北部临江的小河湖泊沿岸也有很多很多。不仅长得高高大大,树上结出的果实,也和其他地方的有所不同,熟透了的桑葚,紫紫的丰满的挂满了枝条,如玛瑙,晶莹剔透,非常诱人。就连味道和功效,也与其他地区的桑葚果实不同。东至的桑葚,不仅可以吃,还能祛病治病,据说疗效非常好。

  如果单从外观上来看,东至的野生桑树,也和其他地区的桑树没有太大的区别,桑树叶子肥大,舒展绿嫩。也许是光合作用好的缘故,东至的桑葚长得大,肉质水分充足,很甜。

  东至桑树,最大的奇特之处,在于它所结出来的桑葚果实,个大、肉厚、色紫。从果实的结法上看,大多是像樱桃像梨子一样,通过一个细长的“果柄儿”,扎堆挂在树枝和树杈之间,果实与树之间,通过一个小“把儿”连着,然后三三五五个果儿扎堆结在一起。有的甚至连树干上、枝干上也有,大都是单独“爬”在枝杈上,果实与树干之间,也有果柄相连的,只是那柄儿短些,不仔细看,以为没有呢。难以想象的地方都结出的桑葚,总是让采摘桑葚的人,感觉到很不可思议,这地方竟然也能长出来个桑葚来!

  除了长的地方奇特,东至的野生桑葚,味道也和普通的桑葚大不相同,首先是味道特别,摘下一颗放入嘴里嚼,顿觉满口生香,通过味蕾透出一种桑科特有的清甜,丝丝滋润到心田。抓在手里,一不小心那桑葚的紫色就会染到手上,所以采摘的时候要特别小心,最好摘九成熟的,这样干净。力气大的,采摘桑葚时,无需上树,在树下铺一层塑料薄膜,然后拼命地摇晃桑树枝干,那熟透的桑葚如同一阵紫雨,纷纷坠落,砸到人身上,落入薄膜上,立刻留下一个个紫黑的印记。

  我常看到贪吃的孩子,由于采摘太熟的桑葚,把自己的手和嘴唇染得乌黑乌黑的,就像化了装的小丑样。因为好吃,入口及化,甜香味浓,往往难免。最头疼的是难以保存。东至的桑葚太好吃了,吃过了最好的,当然其他地方的桑葚难入口了,即使吃桑葚弄得满手都是难以洗去的紫色,嘴贪的也禁不住诱惑,遇到个大色黑的桑葚,饕餮一番,那种味浓香甜的滋味渗入每一个味蕾,感觉到是世上无上的美味。

  东至的那些野生的桑树,分布的范围特别广,到处都有到处都能看得见,没有专人做管理,也没有人把它当做稀罕物,每年的四五月份,桑葚熟了的.时候,游人是可以随意采摘的。那些信手采摘桑葚果的,大都是带孩子游玩的,大都是看着满树的桑葚惊喜,一时兴起采摘几个的。每到桑葚成熟的时节,也有农村的少妇采摘点桑葚做成桑葚酒,或者作成包含桑葚的蜜丸,供家中的男人和小孩长久食用。

  山里的村民说,东至的桑葚,是上天送来的美味,吃着爽口还能包治口疮和胃病,的确神奇。朋友,如果你四五月份有机会去东至,千万别忘记,采摘点东至的桑葚吃,健脾健胃健肠道,还能治疗很多胃肠道疾病呢,最为重要的,那里的桑葚,味道特别的好,吃过一次,一辈子忘不了。

【家乡的作文】相关文章:

家乡家乡的河作文03-05

精选家乡家乡作文8篇12-25

家乡家乡作文600字12-09

家乡家乡作文300字08-10

家乡的作文10-14

家乡的作文09-23

家乡作文10-05

家乡作文03-08

家乡的作文【经典】08-22

[经典]家乡的作文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