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题作文600字

时间:2022-04-17 22:31:33 作文600字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审题作文600字四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审题作文600字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审题作文600字四篇

审题作文600字 篇1

  此类作文命题思路是先明确一个“靶心”,再要求考生自拟题写记叙文。命题者在命题时为考生提供了一个简明的引领性提示。这些提示在材料选择和习作思路上给了考生一个重要的导引,使考生对主题的感悟有了个性发挥的余地。

  审读提示语,首先抓住其中关键词,其次,提示语中常常包含着命题者对选材范围的规定,审读时一定要注意分析“提示语”中各分句的意思。学会抓提示中的“选材点”,与自己的素材积累建立联系。

  如:

  在喜庆热闹的春节、欢欣快乐的儿童节、幸福温馨的生日、丰富多彩的周末……我们总是与家人、朋友、老师、同学们欢聚一堂。那场面多么令人留恋,那故事多么令人难忘。请你围绕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欢聚”,选择合适的材料,写一篇450字以上的纪实作文,题目自拟。

  审题解读:这是个提供了核心词的自命题作文,核心词是“欢聚”,“欢聚”就是快乐的'团聚。提示中第一句从两个方面明确了选材的范围。“在喜庆热闹的春节、欢欣快乐的儿童节、幸福温馨的生日、丰富多彩的周末……”罗列的生活场景都是考生所熟悉的,同时又点明了事情发生的时间,省略号还省略了其他的时间和场景,这样让考生人人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我们总是与家人、朋友、老师、同学们欢聚一堂。”明确了文章要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事情发生在“我”与家人、朋友、老师、同学这些人物之间。

  第二句话“那场面多么令人留恋,那故事多么令人难忘。”一方面提示考生写“欢聚”不仅要有场面描写,还必须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作支撑。另一方面提示考生文章情感基调为留恋、难忘。

  第三句话“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欢聚’”突出了故事的难忘,明确了选材的典型性,点明了核心词“欢聚”,要写出愉悦的感受。

审题作文600字 篇2

  培养学生审题能力是写作训练的首要一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审题能力呢?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教会学生找准“题眼”。找准了“题眼”,也就找到了写作的重点。然后围绕“题眼”选材组材、谋篇布局,就能做到详略得当,层次分明。有的题目“题眼”突出,一看便知。比如:《最后悔的一件事》、《我爱妈妈》、《一件难忘的小事》等,只要抓住了“后悔”、“爱”、“难忘”等“题眼”,就不会出现离题的现象。

  教会学生弄清题目的写作范围。教师要指导学生善于扣住写作范围,写作就会切合题意。比如:我在作文教学中对《春天的发现》这篇作文,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来确定写作范围的。可以写到田野、山上以及到名胜古迹参观等内容;可以写春游中看到的事物或春游中经历的难忘事情;如果写景物,一定要反映出来春天景物的特点;写景物一定要把什么时间和什么人到什么地方看到的景物是怎样的,有什么感受等写清楚。总之,写出春天的特点是这篇作文的重点之处。

  教会学生确定写作体裁。记叙文是小学阶段常写的文体,而记叙又分为写景的、记事的、写人的、状物的'等。审视记叙文题目,能够帮助小学生确定文章的体裁。因此,教师也应在这一方面加以指导,以免出现给出作文题目,学生无处下笔的现象。笔者认为:教师要正确了解学生依据题目确定“怎么写”。例如:《校园生活二三事》,抓住题目中的“事”,就可以确定是一篇记事的文章;《美丽的校园》,只要抓住了“美丽”二字,就可以直接确定为写景的;《辛勤的园丁》,重点围绕“园丁”来写,一看便知道是一篇记人的文章;《小草》,要重点指导学生放在“小草”上,可以看出,它是一篇状物的文章。可见指导学生确定体裁是写作的关键之处。

审题作文600字 篇3

  帕斯卡尔有句名言:“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苇草,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材料作文的审题。”如果我们的思想必须通过文章来展现时,写一篇有思想有深度的文章就成了我们的`追求。而“材料作文”,“议论文”是我们高三写作阶段不可缺少的两个关键词。如何在材料作文中造就一篇有思想有深度的议论文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应对材料作文,同学们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对,一跑题,作文就完了,语文也跟着完了。所以审题很重要,可立意也很重要。今天我就想和大家一起探讨材料作文的审题和立意。

  一、学习目标:(2分钟)

  符合题意并且要深刻是高考作文的写作要求。结合同学们的写作状况,我设计了本节课的两个学习目标:

  1、全面理解材料,选准角度。

  2、深入思考,提出独到,深刻的观点。

  二、解决第一个目标

  1、质疑:(2分钟)

  要做到全面地理解材料,你觉得应该怎么做?XX同学你来说说你的看法。(把材料认真读一遍,)然后呢?(找关键句子,词语)你有没有具体可操作的步骤供同学们参考和借鉴呢?(没有)好,谢谢你!请坐!

  2、释疑:(8分钟)

  如果阅读材料有步骤,讲方法,效果会不会更好一些呢?下面,我们以月考作文为例。

  先把材料阅读一遍,然后分四步去全面把握材料。

  1、涉及的因素:画家诉苦:一天画,一年卖

  门采尔建议:一年画,一天卖

  2、材料最关键的地方在那里?

  关键点:用一年时间画,情况就好了。

  3、所引发的问题有背景吗?

  背景:画家诉苦,画卖不出。

  4、自主感悟,转换成自我的见识。

审题作文600字 篇4

  1、命题性质:关系命题。要讲清感动与出发的关系。

  2、主语的补足:可以是大家,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特定的人、特定的群体、特定的事情。

  3、感动与出发的关系。感动是前提,出发是结果;感动是内在的,出发主要是外在的。

  4、词语的推敲:感动是感悟的,也可以是外在引起的。出发,可以是观念的出发,观察、处理问题的方法方式的出发,也可以是行动的出发。回报社会、关爱他人、立足本职、健康心理都是它的内涵。带着,有时时提醒、时时鼓励的意思。

  5、感动与出发的内容比例。学生可能认为出发是个起始性的词语,因而这方面的内容少得可怜,大部分内容放在感动上,比例失调。最保险的办法是感动和出发交替出现,融为一体,互相作用。其实,出发在这里已经是行动的代名词,包括了行动的过程。

  6、定势思维的干扰。平时写惯了“感恩”之类的话题,结果不动脑筋,生搬硬套。没有把重点放在出发上,偏题了,也偏离了出题者的意图。因为人类任何思想的'结果在于行动。

  7、表达方式,最好是叙述、议论、抒情有机结合的散文,议论文次之,说明文难度较大。

  8、思维方法——收放结合。放,就是联想。联想人:家人、友人、师生、各行各业的人;熟人、陌生人;领导、群众;健全的人、残疾人;伟人、凡人;古人、今人;中国人、外国人;大人、孩子;男人、女人……。联想事:雪灾、奥运、震灾、一件平平常常、普普通通却令人感动的小事……联想物:天地万物为我所用,供我生存,可歌可泣。放,就是所有的段落、所有的文字、所有的材料都要百川归海,回归一个中心,否则就是一堆砖石的堆积,不等于一座精美的楼房。

  9、超凡脱俗难。雪灾、震灾可写,写的人肯定多,但是写出新意难,如何以小见大或另辟蹊径,那就要动动脑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