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一堂科普课作文 神奇的草木染

时间:2024-03-29 10:09:01 作文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难忘的一堂科普课作文 神奇的草木染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难忘的一堂科普课作文 神奇的草木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难忘的一堂科普课作文 神奇的草木染

  我们都知道中国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中国书法、皮影戏、中医针灸、中国剪纸等等。在我们象山有一项非遗——草木染,今天我有幸体验了这门神奇的技艺,感受到了它独特的魅力。

  今天为我们上课的是非遗草木染传承人白海亚老师,老师身上穿着就是她自己印染的衣服,那图案似海浪似云朵,颜色或深或浅交错在一起,就像一幅水墨画,我顿时也想为自己染一件这样的衣服。

  在动手操作前,白老师介绍了做草木染的工序,还教给我们几种捆扎的方法:包物法、同心圆法、夹结法等,不过这也可以自由发挥,染出来的图案都是独一无二的,同学们都跃跃欲试。

  终于要开始制作了!老师把颜料倒入两个有水的桶里,然后把清水倒入另外剩下的四个桶里,我们每人领到了一块洁白的方巾、一条棉线、五根橡皮筋、两块夹板和几个木夹子。我采用的是夹结法,先把方巾对折两个角用皮筋缠绕固定,另一个角的两侧分别夹上一个夹子,然后把方巾卷成团,再拿夹板把布团夹起来和棉线一起用橡皮筋固定好,最后我拉着棉线把布团投放到清水里浸泡,直到它喝饱水再捞出来拧干。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浸染工序了,我迫不及待地想要让方巾和染料来个亲密接触,脑子里不停地幻想着它染出来后的图案。浸泡了三四分钟后捞出来,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原本绿绿的颜色就在我的眼皮子底下渐渐变成了蓝色,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正当我们一头雾水的时候,白老师说:“同学们,正如你们看到的,这种现象叫氧化,只有真丝,棉,麻等天然的织物才可以上色,现代合成的纤维是不能染上色的!”这让我不禁感慨大自然神奇的魔术。浸泡,氧化,再浸泡再氧化,要如此反复3-4次才算完成。经过一道道繁琐的工序后,就可以把橡皮筋和夹板拆掉了,最后放入干净的水桶里再次清洗后才是最终的成品。

  当我慢慢展开方巾后,俨然一幅美丽的画卷,虽然图案跟我想象的并不一样,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方巾,内心无比激动,因为这是我亲手做的。这次的体验课不仅培养了我们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还拓展了知识,传递了环保精神。我们也会继续传递非遗文化,这些古老的技艺一定可以很好地传承下去。

【难忘的一堂科普课作文 神奇的草木染】相关文章:

神奇的一堂课作文10-06

一堂难忘的课作文03-07

一堂难忘的课作文(精选)02-13

难忘的一堂“课”作文03-10

一堂难忘的课作文10-01

难忘的一堂“课”10-03

一堂难忘的课10-01

难忘的一堂课作文09-04

难忘的一堂课作文09-09

一堂难忘的课作文(精华)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