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作文

时间:2023-02-10 16:47:16 作文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历史的作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历史的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的作文

历史的作文1

  有一次不小心听到了两个孩子的聊天,八岁的外甥对四岁的外甥女说到他小时候怎样怎样。将“回忆”这个词用在一个孩子身上,总让人感觉有点怪异,但不能否认,,他的确是在追忆往日的时光和故事。童年在我的脑海里只有零碎的几个片断。七岁时我随父母从东北迁回山东老家,这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以此为界,之前的记忆根本无法按时间顺序排列开来。也许某件事发生在我三岁时,另外一件事发生在我五岁时,但在记忆中它们混杂到了一起。

  这还不是重点,真正让人困惑的是,有些童年的片断,我无法断定它们是否真的发生过。比如有一幅画面,我和两个姐姐还有邻居家的几个伙伴,在河边的草甸子里玩耍;到处是水坑,我们需要一跳一跳地前进;到处是野花,蝴蝶翩翩起舞;天空很蓝,风和日丽,应该是夏日一场暴雨过后的下午。长大后,我曾多少次回忆起这个画面是无法计数的。在某些回忆起它的时候,我试图更为清晰、饱满地抓住它,从而让它历历在目。随着回忆的情绪波动,一些要素便被很自然而隐秘地添加进来了。比如上一次回忆时,“天空很蓝”这一点并没有呈现出来,而这一次,我回忆起来了天空的样子,更确切地说,我毫不怀疑在那个画面中天空就是很蓝。而那次玩耍是否在一场暴雨之后,我现在并不很肯定。但“暴雨之后”这个要素已经在我的心底扎下了根,它自己会生长,有一天,它终将成为那个画面里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既然如此,我又如何保证,这个画面中其他的因素乃至所有的.因素不是被我创造出来的呢?

  可以再举一个稍微近一些的例子,高三生活。我的高考成绩并不理想,原因是整个高三我被自己的精神困惑所左右,无法安心学习。那时,诸如“人为什么活着”之类的问题将我的绝大部分精力引向了冥想、沉思以及随之而来的躁动和焦虑。这些年来,我不止一次对不同的人解释过,这既是回忆,更是理解。我并不笨,学习的态度也很积极,而且那时我的确被这些人生观的问题所困惑,我相信事情就是这样的。但果真如此吗?精神困惑对我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它全然是纯粹的人生思考吗?也许在高三的时候,这就是一个借口呢?

  就我们自己的生活而言,真相也并不就是一目了然的,它远比我们以为的要复杂。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一张百元大钞那样真切地放在那里。你可以说:事情如此一般发生过——这就是真相!“你到底爱不爱我?”“爱!”但是,“我爱你”的真相又是什么呢?这里有什么事情,怎样发生过呢?

  假设一个情景:韩寒正伏在桌子上写一篇文章,这个时候他的父亲走过来,二人就文章中的某个话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或许,由于父亲见多识广、洞察深远、文思敏捷,韩寒接受了他的很多想法,并写到了文章中,很多段落可以说就是对父亲话语的实录。多少年后,回忆起这件事,韩寒越来越认为,关于那些话题,他的确是那样想的,有些表述早就潜伏在他的脑海里。又过了一些年,再次回忆起这件事,韩寒说,写那篇文章时的确有过一次和父亲的讨论,但文章毫无疑问是自己写的。真相就这样产生了,韩寒觉得自己并没有撒谎。

  真相的问题的确很有意思,尤其在我们这个时代。回顾历史,反思当前,还有无数飘飘忽忽的“真相”如幽灵一般在徘徊。

历史的作文2

  巩金瓯,

  承天帱,

  民物欣凫藻,

  喜同袍,

  清时幸遭。

  真熙皞,

  帝国苍穹保,

  天高高,

  海滔滔……

  一个国家的国歌在时代将更迭之际才终是颂定了,一如梦中天朝大国盛世气象。

  他蜷缩于极夜与四季交汇之处,痴痴凝望这片土地,侧耳倾听这颂歌,神态安详仿佛经年。

  还未流传开来的声音便如奔赴极乐世界一般,自殿宇辉煌金顶之上升向空中,与一个千秋的梦一同俯瞰九州大地。

  金瓯尚在,但已非当年。北方是初秋彻骨的寒意,两条奔流的大江将无尽屈辱与悲戚卷入滚滚逝水,她们的脊梁上满布北国鹰鹫暴戾的爪烙下的痕迹,身后抵着沙皇的权杖。而东方孤狼昂首四望,咸腥的海水腐蚀着台湾宝岛赤裸的躯体,百年前“誓将唐之领土纳入我之版图”的痴心妄想竟以如此方式付诸实现。哈尔滨的天空中弥漫着久久未曾散去的新鲜的死亡气息,瘟疫与战乱,呻吟与奔逃,连带江南近在眼前的水患,将“同袍遭幸”作了笑话。苍穹仍在,然而风雨飘摇;海阔天空,然而早作他属……纵观神州,何以金瓯永巩、社稷永葆?

  帝王将相匿于宫墙的阴影之中,人民无处可藏,便游荡在颓败的田间与街头。江山易主前夕,他们向天祈愿。有些祈祷社稷永存,有些仅仅祈祷岁月静好。

  然而国之将亡,气数尽矣,一切幡然悔悟恨不当初皆已无力回天。这便是历史对一个沉浮百年的王朝的最终判决。因而人们也就只剩了在残垣断壁、满目颓唐间为他们从未历过的.太平盛世而慨叹。

  倾听着世间百态,他依旧安详如初,无动于衷,仿佛民生潦倒与他无关。此时也确实与他无关。

  金瓯永巩,这是滔滔大浪间荡气回肠的历史之声。同时也是现实之声啊,他想,曾经的当下成了当下的未来,历史转尽千年气数,竟又回到原点。

  也正因如此,将做亡国奴的人们才将其歌颂。一曲自欺欺人的丧歌,承载着强弩之末的悲凉、血泪描摹的悲壮与关于明日盛世的绝望中仍存的希望。

  历史终是扼杀了大清王朝,于是武昌起义的炮火燃遍了湖广,于是齿爪尚还颤抖的睡狮将东方孤狼赶出这片土地,于是一个崭新的国家于白骨之上拔地而起。

  于是雄狮猛醒。他于晨光将至之时轻笑不语。

  金瓯终是了,失地固然是难以再回返,然而今日国土,再难动其分毫。国之将兴,不在于天佑,在于民佑。当下的人民才真切地触及了盛世景象,才终是见得真熙皞的时代。现世安稳,从此为我所得;海阔天空,从此为我所有。

  时代涌动着钢铁洪流,新生的灵魂们将目光迎向无限可能的未来——那是历史的授意,是新生命的号召——再无人于惆怅之间长歌怀盛世。《巩金瓯》本就未流传开来,更无须作为前朝腐秽予以革除,因而就被掩埋在历史荒寂的断壁残垣与森森白骨之中,湮没于尘埃,《义勇军进行曲》取而代之。

  贫弱中歌颂盛世,富强中歌颂抗争,历史的声音与当下的情状并不见得相同。这也是历史的智慧之处:给盛世以覆灭,给苦难以新生,而后端居一旁,聆听自己一手创造的史诗乐章——每一个崭新的时代都标志着一部惊世著作的诞生。

  然而在铿锵的鼓点之中,他却不曾随时代变迁而改变,而是随洪流具象成独立的形体。

  他自认为是历史的衍生,而人民将他视作是历史的精髓与荣光。他伴历史而生,且随之永生;然而又超越历史,迎向当下,迎向未来。他的去留由历史定夺,他主宰着历史的命运。

  他蜷缩于苍茫夜色,静等曙光降临。

  他有常人的骨血,有常人的悲欢。

  他是血肉铸成的太平。

历史的作文3

  放暑假了,周日的时候和妈妈一起去天安门玩,在经过门洞时,听到有的导游让游客去摸门钉,说是可以去病得子,很灵验,很多游客都这样摸着城门的门钉走进去,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回家后,就查了查关于门钉的历史。查阅后才知道,原来这些漂亮的门钉也有那么多的讲究。

  这门上的门钉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摸过之后真的可以去病得子吗?快来听我说一说吧。

  门钉,古代俗称“浮沤钉”,最早出现于隋唐时期。最初是由于门的构造所需要,在木板和穿带部位钉上铁钉来防止门板散。但由于铁钉钉帽露在门表面很不美观,为了美观,将钉帽作成泡头形状,由结构而变为装饰之物。门钉竖成行,圆圆的凸起起,和厚重的大门相称很壮观。

  最初,关于门钉的数量没有太多规定。关于门钉制度最早见于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书中载“魏灵太后起永宁浮屠,有四面,面有三户六窗,户皆朱漆,扉上有五行金钉,其十二门十四扇,合五千四百枚,复不金环铺首。”关于宋代门钉制度记载,见于《营造法式》“每径一寸,即高七分五厘。 每径三寸,每二十枚一功。每增减五分,各加减二枚。”到清代,对于门钉的数量有了十分严格的规定。清乾隆《大清会典》载“宫殿门庑皆崇基,上覆黄琉璃,门设金钉。坛庙圜丘(土遣)外内垣门四,皆朱扉金钉,纵横各九。 亲王府制正门五间,门钉纵九横七。世子府制正门五间,金钉减亲王七之二。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与世子府同。公门钉纵横皆七。侯以下至男递减至五五,均以铁。”除此之外,据《光绪大清会典事例》中记载“顺治九年,定亲王府制,每门金钉六十有三。世子府制减亲王七之二。郡王府制及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同。”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清朝门钉规定等极森严,制度繁复。

  九为最大阳数,故宫门钉除东华门例,都为纵横九路门钉,每扇门为九九八十一颗门钉。东华门为纵八横九七十二颗门钉。对于东华门少一排门钉有很多种方法,有的说是太子住的地方离东华门近,太子出入走东华门,因还不是皇帝,所以少一排,以降身份地位,也有说是皇帝死去梓宫由东华门出入,因送殡迎灵都由东华门出进,所以东华门俗称“鬼门”。因此门钉数用阴数,为纵九横八七十二颗,为偶数。其实这有东华门所在五行方位有关。故宫中东西轴线是木克土、土生金的关系,即外克内、 内生外,这样,克进生出则呈凶宅,而凶象中尤以木克土为甚。为了避凶化吉,我国古代建筑师运用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将门钉数变为纵八横九七十二颗,即把木化为阴木(偶数为阴),因为木能克土,然而阴木未必能克阳土。而横行还是九路,又不失帝王之尊。聪明的建筑师就这样巧妙地解决了这个不小的难题。

  门钉不仅有其建筑上的功用、和森严的等级制度,还有着民俗文化的'内涵。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为正月十六摸门钉,摸一摸门钉,可去病得子。明代沈榜《宛署杂记》载:“正月十六夜,妇女群游,祈免灾咎,……暗中举手摸城门钉,一摸中者,以为吉兆。”可以想见,一群妇女在欢乐笑语中摸门钉,极富生活情趣。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中记,正月十五前后摸钉儿,妇女们“至城各门,手暗触钉,谓男子祥,曰摸钉儿”。摸门灯的习俗,隐含着生殖崇拜的遗风,无子的妇女们争相摸着门钉,希望生个大胖儿子。

  小小的门钉,原为固定门板的铁钉,经过装饰后慢慢成为等级的象征,经妇人一摸,又摸出了民俗信仰的光环来,像一条潺潺的细流,流入门文化的主流中。

历史的作文4

  在今天中国人民挺胸抬头屹立在世界这个大舞台上,生活过得挺滋润,一日三餐喂得白白胖胖的,钞票多的都没地方放,只好存在银行,这不国家的国库不就充裕了?如果你不相信可以上网查一查 1997 年和 20xx 年的金融风暴可以说是席卷全球几乎无人能敌,搞得全世界都鸡飞狗跳的,就算是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对它也是甘拜下风,可是当它入侵亚洲的时候遇到了一位东方巨人——中国,这位东方巨人就是全世界的希望,世界因它而再次恢复生机。你说如果中国没有钱能支撑得住吗?

  现在的中国和公元 1840 年以前的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都比较高而在这两段历史之间的那段历史是中国千百年来的一段屈辱历史。在公元 1840 年以前中国一直是一个封建专制国家并且在秦朝以后,中国在各方面都要领先于西方国家一步,比如,在英国大百科全书中提到过英国的选官制度类似于中国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其它欧洲各国的选官制度都是从英国那里学来的,而英国又是学习中国的;在明朝时期,郑和率领一万余人和许多中国特产及金银财宝从杭州出发最远到过非洲东海岸及红海地区,而欧洲最出名的航海家就要数哥伦布了,他几乎是欧洲航海史上的标志,可是他当时才率领了区区几百人和郑和相比那简直是差远了;在宋朝时期,中国的指南针传到欧洲,才是欧洲的航海业如此发达。

  然而在清朝时,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列强通过革命生产力得到发展从而走上了资本主义侵略的道路,因为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于是它们瞄上了中国,而中国由于闭关锁国看不到国外的发展与进步,而是继续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然而它们就一次又一次的.用炮打开了中国紧锁的大门,它们在中国横行霸道,掠夺大量金银珠宝,难杀无辜,杀害了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如:南京大屠杀,它们甚至在战争中使用违反国际法的生化武器,如:常德细菌战。这些战争使中国战伤累累,许多热爱祖国的人都为祖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曾记否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国军队在珠江海面上进行挑衅随着就发动大规模的进攻,然而由于英军的炮火太过于猛烈导致它们直接攻上了附近的炮台上,而当时作为广东水师提督的关天培正在上面督战见大量英军一拥而上,于是他立刻拔出腰刀冲上前去与敌人火拼,之后,虽然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是他并没有被人们所遗忘。

  曾记否黄海大战时期,突然一声“嘭”的一声战争爆发了,仔细一了解原来是日本它偷袭北洋舰队,只见日本船上炮弹一颗又一颗得打到北洋舰队船上,而北洋舰队的炮弹不是没打着就是哑炮,眼看这几艘日本战船飞速的冲向北洋舰队的旗舰,说时迟那时快,从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也就是邓世昌率领的那艘战船极速冲向日本舰船,以希望救得旗舰,可惜天公不作美,不仅旗舰没救的,连自己那艘也因为中弹而永久的沉入大海,之后中国就签下了那举世瞩目的马关条约。我只想说:虽然你沉入大海了,但是人们依然会记得你的。

  那一张张合约的签订,那一幕幕让人痛心的场景,那一幅幅悲惨的画面。一个国家的兴衰是由这个国家的领导人和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及这个国家的方针政策,政治路线,经济策略等所决定的,而不是靠专制。一个国家学要发展,就应该取长补短,对它国的优点要吸收,对它国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一个国家不发展就只会挨打,旧中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不是吗? 虽然现在中国已经站起来了,但是我国的许多地方的地方主权仍然受到它国的驱使,我只能说一句话:革命仍未成功,国家仍需努力。 祖国加油!加油!

历史的作文5

  时间流走,岁月变迁,历史的深处,已沉淀了一层尘埃。——题记

  一

  火映红了天。

  随着脚步声的临近,在月色和火光下,看清了来人——身穿铁甲的士兵,手持长戟,赶着一队队儒生,走向早已准备好的——刑场。

  那是一个数尺深的大坑,坑里的木条早已耐不住了寂寞,燃烧起来。旁边黑色的泥土里还夹杂着着水气,氲潮了上面青色的竹简,想要阻止这一即将发生的悲剧。西风忽起,火势随着风的附和燃烧得更加剧烈。而泥土给书的潮气,想要扑灭这场大火,犹如,螳臂当车。是啊,统治者旨意已下,又有谁,可以阻挡?

  一声令下。

  人类智慧的结晶,圣贤的语录,历经几世兴衰成败的箴言……它们都沉默了,因为再多的`文字和劝说,不仅不会换得统治者同情的泪水,而得到的,却应该是更多的杀戮……

  士兵挥动着手把这数不尽的罄竹,抛进深渊。火势一下子大了起来。红色的火球,旋转,升腾……而那些儒生……用鲜血,浸染了这片土地,用死亡来祭奠这文明的消亡。

  红色的火球映红了天空,死者的鲜血浸染了土地。焚书?!坑儒?!还是——

  二

  二十年,转瞬即逝。

  城外震天的杀声穿透了宫殿层层的朱墙。夜半之梦未醒,就迎来了死亡的光顾。各个城门不攻自破。双手未沾一滴鲜血的刘邦大军,进驻咸阳城。

  当年那个随叔父起义的少年——项羽,至今已成为威震四海的“西楚霸王”,已率兵在刘邦之后,又一次攻进了咸阳。而当年那位焚书坑儒的,不可一世的帝王,却早已在冥冥之中,被判了死刑。他的宫殿——阿房宫﹑咸阳宫呢?“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又是一次惊天动地的焚烧,火烧秦宫室,三月不灭。而秦朝的一宫一阙,凝聚的,是天下无数百姓的血和汗,但它却随着秦王朝的灭亡而化为焦土。一道道泪水从历经过变乱的老者的眼里流出,因为他知道: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一个朝代灭亡了,人民的血汗,会在一次战争中就被摧毁;一个朝代兴起了,就必定大兴土木,修建奢华的宫殿,而人民呢?不久又要被拉去充劳力了吗?

  项羽,这位不可一世的霸王,或许还不知道,秦始皇的命运,将要在他的身上,重演。

  三

  垓下。营垒。兵少粮尽。

  昔日的霸王,今日,已成为一个必死之人。

  月,白的凄清;夜,黑得阴森。骏马骓载着项羽与虞姬,从树林中穿过。

  风,从耳边呼啸而过,突然想到:当初久战沙场时,箭从耳边飞过的声音,也是如此。而今夜,若是想重返疆场,东山再起,却又是多么困难!马蹄,踏着沙土,飞奔。冷月的清辉照在土地上,土地上的坑坑洼洼,都十分明显。此时的项羽,已完全被仇恨充斥了头脑,眼中布满了鲜红的血丝。因此,在你看来,这分明就是,沙场上的景象:血流成河,白骨累累,刀枪相接,战鼓轰鸣。

  终于,项羽与虞姬到了乌江边。

  乌江水汤汤流过,儿时的项羽,就是伴着这奔腾的河水长大的。只是今日,只能自叹:“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河水滔滔流走,带走的不仅是滚滚的黄沙,还有一条英魂。

  后记:白驹过隙,千年前的记忆是否已被如雪的时间所覆盖?而那历史深处的尘埃,即使是一个个错误,又怎能被遗忘?

历史的作文6

  折戟沉沙,磨洗不掉的是铁马冰河的波澜壮阔;红尘滚滚,挥之不去的是千古江山的巍峨不朽。常怀旧事,鸣钟击罄,墨痕清远,曲径通幽,断桥余晖。每当目触历史的印迹,总感心旷神怡;每当聆听历史的声音,弹指间,如醉如痴。

  窗外月色静好,桌上的书页未合。我枕着墨香,悠然入梦……

  第一章 梦回春秋

  扬尘,断壁,一位一袭白色宽衣的大夫临山抚琴,以背示人,不见其神色。琴声时缓时急,如若高山流水泠泠作响,时如微雨润物无痕,时如惊雷掷地有声。骤然琴声戛然而止,大夫猛然将琴摔在地上,神色凄凄,拂袖而去。

  我黯然神伤:伯牙,你还在等待子期吗?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古时多少文人墨客,曾曰:人生得一知己无憾。倾听历史的声音,我感叹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毅然,更欣赏古人把酒觅知音的豪迈。微斯人,吾谁与归呢?

  告别春秋的子声丁丁然,历史的车轮仍在滚滚向前。我走出这段梦,奔向下一站。

  第二章 梦回桃源

  夕晖,晚照。淡黄色的秋菊交映着墨色的绿叶,如同悠远的水墨丹青。菊花间,东篱旁,南山下,一位君子一手把酒问天,一手挥笔题字,口中喃喃若语。那人,那花,那远山,都在夕阳下变成了金色的剪影。

  我怡然称快:陶渊明,你是否还在寻找着属于你的桃花源呢?

  纵观历史,每位仁人君子心中何尝不都装着一片净土,远离世俗喧嚣,广远而豁达,宁静而超然,他们如同梅兰高洁傲岸,成为铭刻史册屹立不倒的丰碑。然而出世入世,君子们也仅是浅浅一句:不足为外人道哉。意味深长。

  第三章 梦回晚唐

  疾风,骤雨。呼啸而来的飓风掀起一席茅草四散纷飞,墨色的云聚拢成团,如麻的雨顺着破烂的'墙浸湿地面。环堵肃然,一床薄被像铁一样冰冷。雨打枯枝,鸣声惊心,一位诗人却若有所思,独坐到天明。

  我潸然感叹:杜甫,在这个风雨交加的黑夜,你仍然在想着万千百姓的疾苦吗?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多少仁人志士胸怀天下,以国家的复兴为己任,死而后已。倾听历史的声音,我为千古仁人志士的博大胸怀击节称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与君同归,此生足矣!

  告别河畔茅庐的阴雨之夜,历史的车轮仍在滚滚向前。我走出梦境,奔向下一站。

  第四章 穿越回今朝

  雨打梧桐,凉风清幽,月色如水。抚案而起,骤然梦醒。

  余年十四,值豆蔻之年,尝神游千古历史,慕先人之贤,之才,亦望见贤思齐。纵有千古,今人之举实不足称道。余期今人以古人自勉,惟贤惟德,方能立志成学,忧民兴国。此为余叹往事今朝之大略也。

  倾听历史的声音,我对诗词韵赋的工致拍案叫绝;倾听历史的声音,我对水榭亭阁的优美颔首称赞;倾听历史的声音,我对文人墨客的高洁志趣击节称快;倾听历史的声音,我对仁人志士的广阔胸怀欣然喝彩。

  历史的声音,悠远而宁静,如清水砚墨,落地生花;如鸣佩环,悠悠逝去。留清浅墨痕,暗香永存。

  历史的车轮滚滚而去,今朝的旭日冉冉高升。我们倾听历史的絮语,我们谱写今日的交响,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历史,如青天不老。今朝,如晴空万里。

  请乘理想之马,我们即刻启程。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历史的作文7

  历史上的人物有三种形象:历史形象、文学形象、民间形象。历史是真实的,但有时味同嚼蜡[注:象吃醋一样,没有一点儿味。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文学是艺术化的,是夸张的,使人物更加立体、丰富、形象。民间是主体介入的,很大程度上带有主观成分,和欣赏主体的阅历成正比的。

  看完《三国志》,再看《三国演义》,很多人物的形象被丰富了,性格强化。

  关羽,是情义的化身,我感觉在《三国演义》中,感情最强烈的是关羽的描写。降曹以后,不忘兄长,操欲乱其君臣之礼,使关公与二嫂共处一室。关公乃秉烛立于户外,自夜达旦,毫无倦色。操见公如此,愈加敬服。关公自到许昌,操待之甚厚:小宴三日,大宴五日;又送美女十人,使侍关公。关公尽送入内门,令伏侍二嫂。却又三日一次于内门外躬身施礼,动问二嫂安否。二夫人回问皇叔之事毕,曰“叔叔自便”,关公方敢退回。操闻之,又叹服关公不已。一日,操见关公所穿绿锦战袍已旧,即度其身品,取异锦作战袍一领相赠。关公受之,穿于衣底,上仍用旧袍罩之。操笑曰:“云长何如此之俭乎?”公曰:“某非俭也。旧袍乃刘皇叔所赐,某穿之如见兄面,不敢以丞相之新赐而忘兄长之旧赐,故穿于上。”操叹曰:“真义士也!”曹操的恩赐也在很大的程度深深感动了关羽,于是就有了解白马之围,斩颜良,诛文丑。但为了见到刘备,他又不惜过五关斩六将,他是一个及尽人情的人,尽管他报答过曹操,但最后在华容道,他宁可自己领死也要放曹操,可见”情义”在他这条硬汉身上的位置。

  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扣,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匈奴以为神奇,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归汉。同时把他的部下及其随从人员常惠等分别安置到别的地方

  。苏武迁移到北海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因匈奴与汉和好,方被遣回朝,官典属国。「苏武留胡节不辱,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注:心象铁石一样坚硬。比喻心肠硬或意志十分坚决。]坚」。决不背叛祖国的气节,流芳百世[注:好的名声永远流传下去。],传唱千古。

  据《史记》载,韩信年少时,家中困难,常到城下钓鱼,经常吃不饱,有一位靠为别人漂洗为生的老妇人就把自己的饭菜分给他吃,一连几十天,韩信深受感动,要重重报答她,可是漂母严肃地说:“我是爱惜你,才送饭给你吃,难道是希望得到你的报答吗?”韩信深受震动,从此更加发奋学习,在以后的楚汉战争中,终于大展雄才,建立了不朽功绩。韩信作了大将军后,赠漂母一千金,在漂母死后,在淮安建了漂母墓。

历史的作文8

  热烈的白炽灯,照痛了我双眸深处的神经,丰腴的眸光,总不敢轻而易举地寻找那一缕摇曳在记忆深处的煤油灯光。都市霓虹早已入侵到煤油灯的腹地,于是它被践踏得遍体鳞伤,蜷缩在灰尘肆意张扬的角落,默默地坐在冷冷的星光中——静,死一样的静。

  朦胧中,山风叫啸着肆虐而过,秋夜凌乱不堪的山林里沉睡千年的落叶突然复活一般,撩拨着血红的羽毛在风中翻飞流窜,血淋淋得翅膀与那深深扎入的箭,触目惊心,撩着张牙舞爪的魔鬼——动,搏击生死的跃动。

  曾经,可笑地认为,静亦静,动亦动,静的是事物,动的是生命。

  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动态中的平静才是真正无杂念的静;宁静中的动感才是最美的生动。

  你看,屈子江畔行吟,东坡赤壁作赋,达摩一苇渡江……那滔滔不尽的一江之水,淘尽了多少历史的梦幻?骚人临水之际,是何等幸会淋漓,志士凭流之时,又是何等意气风发!然而那纵身一跃式经过了多少冷静镇定思考下的生命终结;豪气万千是历经多少沧

  桑后公正冷静的博古论斤;那一苇一舟又是磨砺了多少苦难而对芸芸众生平心静气的思考。动中孕静,人生几何?

  再看,乌江滔滔,定格了几多千古悲壮的画面,那遥远勇猛的呐喊和鼓声朝暮可闻。大风,撕碎江面,泛起阵阵悲哀。历史颠颠簸簸演绎着宇宙变迁。一群衣衫褴褛,头顶红星的战士冲破了层层迷雾。怒涛依旧,激流澎湃,带血的脚印,走出炎黄雄壮的图腾!翻涌的鲜血,让历史这一刻永固,撕扯下岁月的痕迹,在狂风中感受永不磨灭的平静的不朽。

  浑黄的天地间,伫立着一位老者,古铜般的面色被夕阳喷成黄金,静默中的长鬤诉说着黄土地的历史。秦始皇横扫六国的战车,汉高祖豪唱大风的猛士,倚在驼峰上西出阳关的商旅,舞着弯刀浑身酒气的成吉思汗的铁骑,和五千年岁月一道从这黄土地上骄傲地走过去,走过去……宁静夕阳中有升起一缕跃动的民族魂!

  没有过去的西安,未曾见过那尘封千年的沧桑,但西安秦俑的文化却也是知道些许的。兵马俑中有老成持稳、深谋远虑的将军;也有憨厚质朴、勇敢无畏的士兵,严阵待发的车马,栩栩如生的牲畜,无不为之惊叹从服饰、姿态、位置到人物表情的细致刻画无不体现秦军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军威。凝固在历史博物馆的`文化,牵动了华夏儿女的心际,那澎湃的血液,是为你在涌动!

  幽暗的展厅,看到宋时朱漆的妆台,唐时嵌宝的朱釉,汉时莹白的玉璧,或庄重,或高雅,一切都在沉寂中默不作声。角落那一只殷墟出土的铜鼎上的斑斑绿迹和一身抖不落的沧桑,让人感受从未有过的宁静和心动的历史感。

  残垣颓壁,衰草连天,埋没了曾经雕梁画栋的圆明园的一座座华丽殿堂。大火洗礼后的一片沉静中,响起一阵阵革命的炮火声……

  静动的结合与交替也是艺术美感的体现,节奏是一种静中有动的变化美。哀号、挣扎的拉奥孔,节奏之神“舞王湿婆”,与维纳斯一双勾勒奇妙幻想的断臂,那是人类智慧与历史艺术动静结合的完美。

  时风吹幡动,一曰风动,二曰幡动,而亦有师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静动之音,说不完,道不尽的是,我们平静的心态与跃动的恶灵魂!

历史的作文9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浩浩长河中涌现过许许多多叱咤风云的人物。巍巍昆仑,浩浩黄河孕育了那一个又个令人耳熟能详的悲情故事。—题记

  为何,零丁花胜去年红?那是文天祥忠魂的浇灌。

  为何,野菊花胜去年红?那是陶渊明傲骨的亲抚。

  为何,芳草花胜去年红?那是屈原志节的召唤。

  为何,青莲花胜去年红?那是李白深埋的才情。

  只因,如果没有了血泪的付出,没有了傲骨的积淀,又怎能换得花开时的香气四溢及“今年花胜去年红”?

  忠魂的浇灌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好一句“天祥为大宋宰相,宋亡,只死不活”。你宁做大宋忠魂而不为元朝宰相,你用你的忠魂昭示了一个民族的灵魂,你用你的傲骨顶起了大宋的脊梁。于是,才有那百姓跟着囚车,奔走相告,为你送行;于是才有了那零丁洋中泛起的层层细浪,久久不能平静;于是,才有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忠魂。

  你的丹心留给了汗青,你用忠魂浇灌了一江的零丁花。

  看!今年的零丁花胜去年红,只因它记得天祥的忠魂。

  傲骨的亲抚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好一句“田园将芜胡不归”?你用你的傲骨涤荡世间一切的污浊,用五斗米铸造你铮铮铁骨的腰板,在不苟于世中让人性的大旗在生命的上空高高挂起,不停张扬。你把大印挂在朝堂,用傲骨轻嗅泥土的芬芳。于是,才有了那菊江岸上野菊的阵阵幽香;才有了那后世文人的隐逸洒脱;才有了那中华民族高洁的傲骨。

  你的美名流传百世,你用傲骨亲抚着一片野菊。

  看!今年野菊花胜去年红,只因它记得陶渊明的傲骨。

  志节的召唤

  众人皆醉,我独醒。

  举世皆浊,我独清。

  好一句“余独好修以为长”。你用你的志洁捍卫了你的忠诚,让那汀芷流芳至今。当秦军把旗插上龙门城楼的那一刻,你的心破碎了,泪水也被风干了。你雄狮般地怒吼着,疯狂地奔跑着,抱起那块赭黄色的岩石纵身一跃,水花四溅,留给汩罗江的只是越荡越远慢慢消失的圈圈涟漪。可那水花飞越了时空,溅到了后人的心里,千年仍觉咸涩;那圈圈涟漪悠悠荡漾开去,荡到了后人的心中,千年从未曾平静。你用生命昭示了为国为民的赤胆忠心,用鲜血孕育了芳草的清香。

  看!今年芳草花胜去年红,只因它记得屈原那清高的志节。

  深埋的才情

  会稽愚妇轻买臣,

  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

  好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你用你的才情让人们看出了你的桀骜不逊、一身正气与豪气干云。好一个青莲居士。你就如同一朵青莲,出淤泥而不染。但这朵青莲却一度被人们所遗忘在那个大大的池塘里,后来才被人们发现,发现了那映日的荷花、诱人的莲子以及那硕大的藕根。当这时,人们才故获至宝。你带给人们的永远是怡人“清香”。那淡雅的清香穿越时空的`隧道,一点一点的印入人们的心间永不逝去。

  你用你深埋的才情说明了你心中的一切,种出举世瞩目的青莲。

  看!今年青莲花胜去年红,只因它记得李白那“清”香的才情。

  忠魂的浇灌、傲骨的亲扶、志节的召唤、深埋的才情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今天。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古人不远,只因他们永存于人们的心中。

历史的作文10

  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

  ——题记

  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是的,没有什么可以永久保存,但历史的废墟纵使化作风尘中的一把碎土,历史也不会因负载它的躯壳湮灭后而消逝,它所留下的沉重教训与惨痛,纵使千年已过,仍如星火般蔓延,在这片深广的土地上燃烧了几千年。

  走过历史的废墟,让我感受到灿烂文化背后的悲凉,感受到人民的悲哀。曾记否?那让我们中国人引以为傲的秦兵马俑,当无数人欣赏着他们所谓的古代文化瑰宝,又有谁反思过这些兵马俑背后暗含的辛酸?秦的暴政压迫着人们为他们建造富丽堂皇的陵墓,犹如古代埃及的法老逼使臣民成为建造金字塔的奴隶,有人说金字塔是用汗水一滴一滴融合而成的,而我却认为中国的兵马俑是用尸体堆砌而成的`,秦兵马俑的背后是人民的恐惧,那些血与泪是对暴秦的控诉,那些建筑兵马俑的人虽已死,但灵魂不灭,他们的灵魂将成为秦始皇永远的噩梦,也将幻化成历史一曲悲壮的绝响。

  走过历史的废墟,细细品味虽残损却永不消逝的文化与思想。曾去看过大西北的敦煌莫高窟,只一抬头,满眼都是眼泪。这眼泪的成分很复杂,是憎恨,憎恨王道士让卷帙浩繁的经文流失于历史的烟尘;是失落,失落于灿烂辉煌壁画的毁坏,可又不完全是。或许它曾经的飞天完整与清晰,曾经的经书卷帙浩繁,但对于建造它的人它只是一座藏书阁,藏宝屋;如今的它虽已千疮百孔,但更能承担历史的沉重。真正的杰作即使化作废墟,但其蕴含的文化与思想历经风霜的淘洗,却仍留下真和美。这时历史的废墟已不再是废墟,废墟表现出的固执,像一个残疾了的悲剧英雄,废墟昭示着沧桑,让人偷窥了步履的蹒跚,废墟是垂死的老人让你不能不动容。

  是的,一切都不会消逝,形式的消逝预言着内涵的永存。

  走过历史的废墟,让人们以废墟为起点,光复中华。岁月的车轮在车道间碾碎凹凸,时间的力量在大地上留下历史的废墟。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时短短几日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攻占威海卫进而直入天津,而威海卫在炮声中、在人民的哀号中、在清政府的懦弱中成为了历史的废墟,这废墟是国难,更是国耻。但废墟只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走向新的废墟。若建造之初便想到它会凋零,那么废墟便是归宿;若以废墟为基地建造新的历史,那么废墟便是起点,这犹如孕育着春天的雪,雪融化后必是中华民族的春天。

  古龙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有生活的地方就有传承与遗留,当代中国人感念文化遗产的丧失而想重新修建历史古迹。不曾设想,古罗马的角斗场需重建,柬埔寨的吴哥窟需重建;更未曾设想,亘古万里的长城需修建,那承载着惨痛教训的圆明园需重建。只要历史不倒退,时间不倒流,一切都会衰老,老了就让它老去,即使成为历史的废墟,但只要它所蕴含的精神亘古流传,它就永不逝去。

  走过历史的废墟,当你感受到灿烂文化背后的悲凉时;走过历史的废墟,当你细细品味残损却不消逝的文化与思想时;走过历史的废墟,当你以废墟为起点光复中华时;历史的废墟便有了全新的意义——“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

历史的作文11

  妈妈你看,新闻里说有的地方出现肉票了,什么是肉票?我好奇地问。爸爸接口说道:难道多年前的肉票又重出江湖了?外婆也感慨现在菜市场的肉是越来越贵了。

  可是,肉票到底是什么呀?我更纳闷了。

  妈妈解释说她很小的时候买什么东西都要凭票才能购买,只有钱没有票可买不了,比如买肉就要凭肉票再付钱买。这时,外公站起身对我说:要不要看好东西?要看!要看!我连忙跟着他进了房间。外公拉开抽屉,从底层拿出一个老旧的信封,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叠花花绿绿的票子。

  我迫不及待地凑上前去,问:这些是什么东西?

  外公笑眯眯地说:这就是刚刚妈妈说的票。

  他把一叠票子摊开,这是粮票,这是煤饼票,这是副食品票,这是工业品票我看傻了眼,这些票大大小小,长方形,比邮票也大不了多少,红的绿的黄的灰的都有。外公指着其中一张蓝色的票说,这是工业品券,要买自行车啊,缝纫机啊,就要凭这种票券。我仔细看这张票,它大约有公交卡一半大,蓝色花纹打底,右边大部分印着杭州市购货券、工业品等字样,还有一个红色的印章,里面是杭州市商业局几个字,票的左边是三潭印月的图案,下面还有1963字样。旁边还有一张一样大小的票,也写着杭州市购货券,不同的是它是红色花纹打底,内容是副食品,图案是六和塔和钱塘江大桥,同样有1963字样。外公说:这两张都是1963年的购货券,离现在已经有56年了!哇,已经这么久了!我不由惊叹出声。再仔细看,我还发现了1962年的副食品票,1965年的全国通用粮票,一直到1995年的煤饼票。

  这些票是做什么用的?我问。

  外公说:买东西用啊,我年轻的时候,买米要用粮票,买盐要用盐票,买肉要用肉票,买布做衣服要用布票,烧火做饭买煤饼要提供煤饼票,日常生活就离不开这些票。

  有钱也不行吗?一定要用这些票?我觉得很不可思议。

  买东西不是有钱就能买到,还得有相应的`票。我和你外婆结婚的时候,为了买一台缝纫机,可是积攒了一年多的工业品票。外公露出回忆的神情。那台缝纫机我看到过,锈迹斑斑早已经不能使用,上次搬家的时候爸爸说把它扔了吧,外公没答应,硬是在储藏间占了一个角落,原来它是这样的来历。

  外公告诉我,那个时候中国很穷,什么物质都很缺乏,生产力水平又不高,国家只好实行凭票供应制度。肉的供应就曾经很紧张,如果告示明天卖肉,不论刮风下雨,人们都连夜排队,用积攒了一个月甚至几个月的肉票去买肉,买上一块大肥肉一家人好好补补油水。

  啊,那个年代原来是这样。我不禁喃喃自语起来。

  看着这些比我年纪大得多甚至比爸爸妈妈年纪也大得多的票,我很难想象外公他们日常靠着各种票生活的情景。妈妈说她还依稀有一点小时候凭票买东西的生活记忆,但是上了学以后各种东西就渐渐多起来了,不知不觉那些票就消失在生活中。外公说现在也只是看到这些泛黄的旧票,才回忆起30年前50年前的日子。对比之下,现在的我们实在是太幸福了。

  我学着外公小心翼翼地把这些票收起来,放进信封装好。我要好好保存它们,它们不仅仅是老物件,更承载了外公他们的回忆,也见证了我们国家和人民由穷到富的历史。我相信我们的国家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变得更加繁荣富强!

历史的作文12

  我爱读史书,《上下五千年》、《三国志》、《三国演义》、《明朝那些事儿》,《中国名人故事》……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历史长河中,我看到金戈铁马,驰骋沙场;王朝更替,血雨腥风;风流人物,古往今来。我看到多少仁人志士在前行的路上,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屡遭坎坷,却仍壮志凌云;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他们凭着坚如磐石的决心,矢志不渝的忠诚,最终冲破羁绊,踏上了成功之路。

  历史,让我着迷,藏身其中,我为刘邦百折不挠的毅力所钦佩;我为张英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包容所折服;我为慈禧昏庸,八国联军侵略我泱泱中华所心痛。

  历史,让我获得了奋发前行的动力,使我不断茁壮成长。初学萨克斯,我曾一度毫无进步,甚至想半途而废。迷茫中,我习惯性地展开史书,汉王朝的缔造者刘邦,让我懂得了坚持。秦末,刘邦和项羽多次两军对垒,总是以刘邦的失败而告终;但刘邦没有畏难,他广积粮、多招贤,在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终于在垓下之战中打败了项羽,扭转了整个局面,并最终赢得了天下。刘邦最初那么艰难,尚能屡败屡战,克难攻坚,那么我为何不能坚持呢?我心豁然开朗,信心满满地拿起萨克斯。

  历史,让我懂得了谦让友善并非懦弱无能,使我不断健康发展。好友安在我写字时故意拱了我一下,使我那个笔画成为败笔。一向追求完善的我满心愤然,发誓决不能让安如此放纵,要给他点颜色看看。于是便大发雷霆,断然和安绝交。回家后,翻开史书,看到了著名的六尺巷的故事:清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一日收到家书,信中说家中正为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帮打赢这官司,张英没有以权谋私,而是提笔回诗一首: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接信后,面红耳赤,主动让出三尺巷。邻居见了,深为感动,也主动相让,结果成了六尺巷,既化干戈为玉帛,也成就了一段佳话。古人尚且如此豁达,作为一个文明的现代人不更应包容忍让、以礼相待?回到教室,我主动找到安,和他冰释前嫌。

  历史,让我拥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决心,使我不断勇攀高峰。晚清时期,慈禧太后昏庸无度,把练水师的`钱用来庆祝她的大寿;她生活奢侈浪费,洗浴一次就需要用上百块新布。这导致清末人才凋零,多少爱国之士为此痛心疾首,满腹哀叹。“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龚自珍的呐喊,让我们看到那一代文人的无奈。最终八国联军犯我泱泱中华,圆明园付之一炬。历史告诫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卫国当先自强。少年的我们唯有勤奋读书,强身健体,修炼内功;新时代的我们更应以史为鉴,从历史中吸收养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努力奋斗。

  历史是可以不断挖掘的智慧宝库,每次品读,都能得到新的感悟。遨游在历史的海洋里,我深深地感受到:研读历史人物,可以增加抱负和志气,提升才华和节操;通晓历史事件,可以以史为镜,明辨事理;把握历史规律,可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藏身历史的我,心灵日渐丰盈,思想日渐成熟。藏身历史,其乐无穷;藏身历史,自当弥坚。

历史的作文13

  在历史的年轮中,留下铃音阵阵;在历史的长河里,拨开涟漪层层。呵,还有这样一缕灵魂,是我永远的刻骨铭心……

  滚滚红尘,流水之畔,一抹身影伫立于山巅之上。青衣随风荡起,在空中划下一个又一个美丽的弧度。长髯飘飘,轻轻滑过脸颊,向空中四散飞去。你抬眼望去,青树翠蔓,野花芬芳,好鸟相鸣,不禁感慨道:“好一锦绣江山啊!”年少的你,醉眼迷离,轻狂又不羁,一个念头在你心中油然而生:誓让这美景与天地共存!

  彼时的你,有为国家生死于赴,不灭青云之志的'豪气。

  古语云:“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成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

  于是,拥有一身凌云壮志的你终于站于庙堂之上,尽情绽放生命的璀璨,“处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你的心是跳跃的,一腔热血也将喷薄而出。因不满现实,你曾多次上书,为民请命,想要改革这剥削吃人的吏法,却又每每对现实无奈而终。当官员们都沉溺于花灯酒绿,为名利所累。苏子,只有你的热血,还兀自流着。只有你的心兀自跳着。也只有你的心中,还有那繁花绿叶,翠鸟山鱼的锦绣江山!茅屋唯有夕阳伴,苏子,当你的行舟上同行者寥寥,你又有何感受?斥罚贪官,你刀刀见血;鞭笞黑暗,你句句带泪;憧憬正义,你声声不倦。宫廷王朝,血雨腥风,京城再也容不下你,你被一贬再贬。从京城到黄州,到密州、杭州,再至惠州,甚至到了荒凉的海南。你的一腔精血被小人破坏殆尽,可是你生命不息,信念不息,到一方便造福一方。杭州有苏堤,惠州有苏公祠。你兴修水利,缓解灾役,将天下重任担于自己肩上。“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你替君王分忧,在个人与国家之间毅然选择以社稷为重,接下了天下苍生的厚重期盼。

  挫折与磨难,并未让你沉沦。你也因此尝尽了人生百味,丰富了自己的阅历,而你的文学水平也渐渐攀上了一个新的高峰。你的诗词汪洋恣肆、清新豪健,在当时流行以诗词表达委婉细腻之情的文坛上迅速刮起了一股旋风。人们有感于你的中秋千里共婵娟,赤壁万里惊涛雪,多少文人至今还记得俞文豹的评论:“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你却言:“我书意造本天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好一东坡居士!欧阳修言千年之后,人们将只记得苏子矣。昔日政敌——王安石亦言百年才出一个苏东坡!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你在文坛上大放光彩时,上天却跟你开了一个玩笑。

  明月夜,你独坐短松岗,一壶清酒泪千行。鬓染白霜,风尘满面,你却浑然不知,只是呆呆立于坟墓之前,相顾两无言。妻子王弗的死,对你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你轻抚坟冢就像平常为她整理额发一般平静,脑中却犹记得被贬之时,王弗与你的伉俪情深。但你依旧没有沉沦,你把对亡妻的深深思念化作了一首千古绝唱:“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现时的你,正如二月蓝般——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艰辛曲折必然,历经沧桑悟然。

  靖国六年,于常州,巨星陨落。

  再回首,只有江水滔滔永不绝,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是几度夕阳红。泪眼朦胧,我隐约看到,我们携手泛水行舟,去看那对岸的陌上花开……

历史的作文14

  古今以来,天下出现了数之不胜,但在我认为,最突出的还要非曹操莫属了,他是《三国演义》中争议比较多的一个人物,曹操在性格上的繁复、潜质的全面、正邪的杂揉等诸方面,显出其最难被人盖棺论定的丰富和庞杂。使人难以捉摸,历史上对他的看法也较有争议,但是,在我看来曹操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政治家,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是著名的诗人。

  曹操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虽然没当皇帝,但自196年迎献帝都许,直到220年去世,牢牢把持了东汉朝政大权,“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没有名号的皇帝。

  曹操是卓越的军事家,他精通兵法,在汉末征战群雄的战争中,他用兵用计,胜人一筹,多次取得胜利,尤其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打败了不可一世的袁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曹操善于用人,招揽贤能之士,凡能治国用兵者,都尽力网罗,他手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人才济济。

  曹操喜文学,其诗作慷慨悲凉,颇具感染力,不少名篇传留至今。他与其子曹丕、曹植以及“建安七子”对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曹操之因此成为历史上杰出的人物,还由于他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在汉末天下大乱之时,他始终以汉相自居,坚持不称帝。曹操晚年,已经占据了东汉十三州的九州,称帝的时机已经成熟,但仍然执行“奉天子以令不臣”的策略。孙权写信劝他称帝,曹操说:“是儿欲着吾炉火上邪!”意思是,这小子要把我放在炉火上烤!曹操始终不称帝,并非他不愿意当皇帝,只是他冷静地分析了形势,以天下为己任,以理智克服了个人的欲望。曹操始终奉行汉朝正朔,避免了天下再度陷入混乱,他曾说:“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曹操不称帝,虽然是一种政治谋略,但更主要的是出于自己的理想主义。他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说,春秋时齐桓、晋文“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证明“以大事小”,可谓至德。曹操心目中有一系列理想人物,如周公、管仲等。他称赞周文王说:“周西伯昌,怀此圣德。三分天下,而有其二。修奉贡献,臣节不坠。”曹操对周文王情有独钟,在很大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曹操,自然也有缺点,尤其是他的`野心程度上是他的功业与周文王有较多的可比性。然而,周文王被后世儒家美化为“圣德之君”,曹操却被视为“汉贼”,周瑜就说曹操:“虽名托汉相,其实汉贼也。”周瑜是曹操的

  政敌,当然不会说曹操好话。用这天的眼光看,曹操身上虽然有不少污点,但他的一生,为平定天下而南征北伐;为吸引人才不遗余力;为发展文化,精心创作。他为实现自己的理想,矢志不渝,充分体现了政治家的情怀。曹操始终是的理想主义者,又具有坚定的实践精神。

  我们就应剥去对曹操的种种歪曲之词,还原真实的曹操。能够说,他是一位对中国历史有重要贡献的政治家,胸怀博大的理想主义者。用《三国志》作者陈寿的话说:“可谓十分之人,超世之杰矣。”

  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曹操,自然也有缺点,尤其是他的野心:从“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这就是曹操最能突出自己野心的一面,他能够错,但是他的部下不能错,有句歇后语就就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为得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此为孟得之雄才大略之体现,他不急于求成,知道韬光养晦,不挣一时之得,深谋远虑,但是智者千滤必有一失,他的多疑之心无意是他吃败仗之原因。但是,曹操还是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而且也是我最佩服的历史人物。

历史的作文15

  我不是你生命中最亮丽的风景线,不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但当你再一次将我握在手心,可否让我在心中默想一句,遇见你,真好。但是,一支桃竹夹能做什么呢?是否可以帮你抵挡战乱,亦或是祝你返青少年华?

  喧闹的灯市,已是灯火阑珊,人去楼空之际,只是你,那样美的你,拾起我,“这个,我要了。”坚定的气势,不服输的面容,烙印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使我认定了你,做我一世的主人。

  看着正值青春年华的你,将我捎在头上,好强的我笑了,蔑视其他桃竹夹,趾高气昂的,如此美的红颜,我可以静静地在那个角落瞩望:看着貌美如花的你成长,惹得无数青年竞折腰。相夫教子,穷其你一生,夹竹桃的主人该有的人生亦不过如此吧?我与你的遇见也该是这样尘埃落定吧。

  遇见的柳枝为何阴差阳错地扎入旱地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兮旦福,为何是你?好时光为何负你?当我在那个角落,看着你织布,“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意寓此否?我的木兰,红颜只为搏郎才一笑,你可知?

  记得那时,你只是紧紧地攥着我,“我知道,我知道……”木兰,木兰,何时语言也如此苍白无力了?风拂堤杨柳,灯市的那个夜晚,一切的一切,都只是烟云表象吗?

  依稀听见几声哭泣,当我再次重见天日时,只是瞧见一个帐篷,军营?只看见你,早已哭成泪儿人,穿着铁盔的'你,多了几分英姿,少了多少儿女情怀,百感交集,“我的木兰,最英俊”,划过面颊的的弧线止了,你只是淡淡的笑。

  冷,月光下,你拿着刀枪,与敌人殊死搏斗,冷光,时时映衬我身,我只得在军营里,不知所措,昔日拿着扇子挥舞的你,是否早已随着狼烟飞到天际?眼泪无声地落下来,在军营处,透着光,战争咆哮着,我只能吼叫着,放开我的木兰!

  他只是阴险地冷笑着,木兰不是你的,拿着匕首,向人们一刀一刀地扎进胸口,鲜血和着刀光,我又看到我的木兰,拿着长矛,带头冲锋,吼着,战沙场,她那侧臂的鲜血令我无法释怀,我知道木兰,这场仗,只能胜,不能败。

  又一次,归途,你没有当初的喜悦,那种少女的喜悦,一去不复返了,你只在我耳边轻语,可以回家了,我苦笑着,家?被鲜血染成红色了吧?

  一路坎坷,踏着多少壮士的尸体,至京城,看见天子坐朝上,我斜眼不满地望了他一眼,天子仍旧是天子,木兰还是以前的木兰吗?你没说什么,只是将我捂住,“木兰不求金银财宝,只愿得一千里马,回家”。

  一匹枣红的马,你骑上去,我在一旁责备,我的木兰,为何让年华似水流,不复回?

  你却只是笑笑,我只想,见见家人。

  在城外迎接的,是你的家人,瞧你们兴高采烈地寒暄,聊到深夜,你进了内屋,点上烛,坐在梳妆台前,换了以前的裙裳,将我系在发梢上。许久,你问我,你说,我傻不傻?我仔细看着,你瘦了,皮肤不再细白,头发不再油光发亮,我只笑笑,你不傻,我的巾帼英雄。你嫁给了战争,江山是聘礼,遇见你,是我一生的荣幸,曾几何时,我也脱去了稚气,与你一起饱经风霜后,坚强起来。

  看那北斗七星,蜿蜒盘旋;望山高水深,源远流长,就像你在我心中从未改变,亦从未离去。遇见你,是我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