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1》教学设计

时间:2022-10-07 12:02:59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练习1》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练习1》教学设计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练习1》教学设计范文

  《练习1》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1、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处处留心,随时都能学习语文的习惯。

  2、背熟八条成语及一首古诗。

  3、照样子,练好钢笔字,在实践中体会“有撇有捺时,撇要收一点”的写法。

  4、明白当别人帮助了你,表示感谢的方法很多,学习在生活中受到他人的帮助应表示感谢。

  5、学写毛笔字,学习“术字旁、提手旁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处处留心,随时都能学习语文的'习惯。

  2、明白当别人帮助了你,表示感谢的方法很多,学习在生活中受到他人的帮助应表示感谢。

  教学过程:

  一、处处留心语文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处处留心语文。

  (1)学生看图,教师讲述:星期天,爸爸带小芳去动物园,这里的动物可多了,小芳看到“水獭”的标牌,便喊道:“爸爸,快来看水lai!”爸爸指着标牌说:“你再看看上面的拼音。”小芳拼了拼,不好意思地说:“原来是水ta——没想到在这儿也能学习语文。”爸爸说“只要你处处留心,随时都能学习语文。”

  (2)从这个小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学生交流。

  2、于是,小芳一边欣赏动物,一边留意动物标牌,认识了不少字,小芳考考大家这几个动物标牌你认识吗?

  (1)学生认读

  (2)小结:在生活中我们还能从哪儿学习语文呢?师生对话交流。

  预案

  生:我可以从电视中学语文,收听新闻,在《少儿频道》中学习成语故事。

  师:从电视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学习语文,不过可要注意保护视力。

  生:暑假里,我随爸爸、妈妈去旅游,长了不少见识,写了两篇日记,我觉得这也是在学语文。

  师:这方法好!在生活中观察,并及时积累素材,提高写作水平。

  生:我利用电脑学习古诗,看童话故事。

  生:我走在街道上,从路牌、商店名中认识生字。

  生:我在商场、菜场里也能认识一些生字。

  师:在生活中,我们学习语文的渠道很多,但我们也要明辨是非,掌握正确的信息。

  3、小芳参观完动物园后,写了一篇日记,她对其中的一段总感到不满意,请你帮她改一改。

  (1)学生轻读,交流修改建议。

  (2)学生在本子上或书上修改。

  (3)交流修改后的习作。

  二、写好钢笔字

  1、审题指导

  (1)读读“我的提醒”。

  (2)教师小结并示范:写“右边有撇与捺时,撇要收一点。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请该同学介绍写好这个字要注意什么?

  (2)对写得不够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练习。

  《练习1》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能熟练的拼读音节,正确的书写汉字;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并能从字典中选择合适的字义。

  2、能照样子搭配词语;按要求补写句子;会根据现有的语言材料用“这样”连句。

  3、知道逗号、句号、问号、叹号以及顿号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单元要点

  1、听写本单元的生字、词语。

  2、开火车说生字的部首。

  3、复习部首查字法。

  二、练习第一题

  1、读题目,明确本题的要求。

  2、先读准拼音,再写字,指名上台写,核对。

  3、读词语,拼音要注意“型、豪、浑”等词的声调,第二声应该读得稍快一点。

  三、练习第二题

  1、读题目,明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

  3、核对,反馈。

  四、练习第三题

  1、读题,明题意。

  2、在“齐声”后面跟的是动词,即“干什么”,而且这一种行为或动作会发出声音的`,如:“歌唱”“欢叫”。

  3、独立完成。

  4、核对,反馈。

  五、完成作业本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第四题

  1、读题,补写内容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讲小小的一样东西“来得不容易”,后面部分是讲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样的东西。

  2、独立练习。

  3、核对,反馈。

  二、第五题

  1、首先要帮助学生读懂例句,理解“这样”在这句子中意思。

  问:这样是指怎么样的一种做法?

  2、要先让学生说说、议议可能出现的结果,再写下来。

  3、同桌核对。

  三、第六题

  1、自由选择方式反复读。

  2、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3、练习表演读(同桌练——找好伙伴练——指名上台练快板)

  四、第七题

  1、认真读句子,把句子的停顿和语调读正确。

  2、让学生说说这样停顿和这样的语调应该用什么标点。

  3、独立尝试做题。

  《练习1》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复习23个声母和6个单韵母,会按一定的顺序背出来。

  2、能写出带有“木字旁、单人旁、提手旁、三点水”的字。

  3、能把左中右结构的字写得正确端正。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明确要求

  今天我们学习练习1,看看练习1共有几道练习。这节课的任务是:

  1、通过复习声母、韵母表,会按一定的顺序背下来。

  2、能正确的写左中右结构的字。

  3、通过复习本单元的绳子,能归类写出“木字旁、单人旁、提手旁、三点水”的字。

  二、导练第1题

  1、读懂题意。

  2、复习声母表和韵母表。

  ①分组用卡片认读。

  ②出示声母表、单韵母表,理解什么是顺序?

  3、用铅笔把声母、单韵母有顺序地连起来。

  4、看黑板检查,自读一遍。

  5、说话训练:

  ①小白兔在干什么?

  ②什么时候,小白兔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③你喜欢小白兔?为什么?

  三、导练第2题

  1、指名说偏旁名称。

  2、读题明题意。

  3、回忆本单元学过的字中,有上述偏旁的`字有哪些?

  4、小组比赛,回忆有上述偏旁的字在第一册中有哪些?看哪一小组写出的字最多为胜。

  5、按要求写在作业本上。

  6、检查,校对。

  7、答案对照。

  四、导练第3题。

  1、明确题意。

  2、师范写,让生说字的三部分,哪部分长,哪部分短,哪部分大,哪部分小。

  3、学生尝试练习。

  4、讨论交流。

  5、完成作业本的作业。

  五、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本单元学过的生字组词。

  2、理解“长江、黄河、童年、父亲”词的意思。

  3、能正确的读写儿歌,初步建立热爱大自然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组织谈话,明确教学要求

  二、导练第4题

  1、读题明意

  2、读一读,这些字你发现什么?

  3、交给口头组词的方法:

  例:“去”——来去的去,加上三点水就是法,方法的法。

  “法”——方法的法,去掉三点水就是去,来去的去。

  4、按方法开火车组词

  5、自己完成书面组词

  三、导练第5题

  1、指名认读词语,理解“长江、黄河”是怎样的河流。知道长江黄河是我国最长的两条河流。

  2、指名认读词语,说说“童年、父亲”的意思。

  3、小结

  四、导练第6题

  1、自由读儿歌,想,这首儿歌讲了什么?

  2、指名读后回答

  3、再读儿歌,同桌讨论:我们为什么要爱小鸟和树木?

  指名回答,教育学生热爱庄稼,热爱小鸟,热爱大自然。

  4、指导朗读:指名读——小组读——全班读

  5、抄写儿歌

  抄时注意:格式要正确,一句一行,抄成4行,每一行开头空

  两行,别忘了抄逗号和句号。

  五、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上的作业。

【《练习1》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单元练习1》教学设计11-19

《练习1》教学反思10-07

《练习2》教学设计06-23

《练习2》教学设计05-23

《练习4》教学设计06-02

《练习七》教学设计06-21

《练习7》教学设计06-21

六年级上册《整理与练习(1)》教学设计及反思10-06

《练习2》教学设计15篇06-23

“相遇问题”练习课教学设计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