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教学设计

时间:2022-10-07 12:22:04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如梦令》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如梦令》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如梦令》教学设计范文

  《如梦令》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背诵这首词。

  3、理解这首词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了解有关词的知识,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点:

  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背诵这首词。

  2、理解词意。

  难点: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

  关键点:读词,读中感悟,理解这首词。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你们好,今天老师请你们观赏一幅画。(出示课件)

  2、你们看到了些什么?(学生自由描绘。)

  3、师:同学们,这是描绘什么景色的图画?(学生发言)

  4、板书课题:9、如梦令,齐读课题。(指导朗读后鼻音“令”)

  5、介绍“词”。(课件出示)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可以配上乐曲歌唱。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所以又叫做长短句,词有词牌名,而诗歌没有。最初的词,是歌词,是按照一定的曲谱填写的。曲谱又称词牌。

  《如梦令》就是词牌。词牌之下,一般另有题目,但这首《如梦令》只有词牌没有题目。

  6、引导回忆学过的词《清平乐·村居》。

  二、初读课文,简介作者

  1、简介李清照。(课件出示)

  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山东济南人。我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女词人。以词的创作成就最高。宋词有“婉约”、“豪放”两大派,她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 》《漱玉词》等作品。

  过渡:这首《如梦令》就是出自《漱玉词》,我们来看看李清照在这首词里写了什么样的风景,下面请大家自读这首词。

  2、自读课文,提出要求(课件出示):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想想:这首词主要写了什么?

  学生自学课文内容,教师巡视指导,与个别学生交流。

  3、 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和词语。(课件出示)

  藕花 溪亭 沉醉

  兴尽 误入 争渡

  惊起 一滩 鸥鹭

  a、指名认读。及时正音。

  b、重点指导“兴”读第四声,“亭、争、惊”是后鼻音,“藕”字写法。

  (2)朗读这首词。(课件出示)

  如梦令

  【南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自读,指名读,范读,齐读等。)

  三、再读课文,读懂内容

  过渡:同学们,我们不仅要读通词,更要读懂词。接下来,请同学们用心地读,细细地想,试着用我们以前用过的方法,明白词的大概意思。

  1、学生自学,同桌交流。

  2、问题提示:(课件出示)

  (1)这首词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2)这件事是发生在写作的当天吗?

  (3)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季节?

  (4)她是一个人去的吗?为什么要争渡呢?

  (5)为什么会“误入”?既然误入,慢慢划出来不行吗?

  (6)为什么词人会常想起这件事呢?

  3、师:你读懂了那一句?说一说它的意思。

  交流:一句一句地说意思,再整首词说。

  4、师小结词意。

  5、齐读这首词。

  《如梦令》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掌握词的有关知识。

  2、理解句子里的关键词语,能用自己的话说通每个句子的意思,了解这首词所描写的情景。(重点)

  3、能借助图画,想像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借助教材,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这首词所描写的情景

  2、通过“联想、配乐朗读”等教学策略反复咀嚼、体悟重点词句的情味。(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领悟本首词的内容和意境,通过了解李清照的一生,感悟词人不同时期作品的不同风格,从而感悟立体的李清照。(难点)

  课前准备:

  1、搜集当时的背景资料及李清照的《声声慢》。

  2、曲子《渔舟唱晚》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曲古典乐曲《渔舟唱晚》。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心去倾听。

  师:看你们的神态就知道它太好听了。知道吗?古典乐曲是我们中华所独有的,它堪称国粹。当然,堪称国粹的还有很多例如戏曲、中医药、古典文学等。在文学宝库中有两颗最璀璨的明珠是唐诗和宋词。唐诗大家都不陌生,我们早就接触过,那么宋词你们知道多少呢?你们学过哪些词?(指名背)

  1、谁能说说词和诗有什么不一样么?

  (诗每句字数一样,而词不是。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又称长短句。词有的分上下阕。:每一种词牌名,都有固定的句式和韵律。

  2、《清平乐》是词牌名。你们还知道哪些词牌名?(如梦令忆江南)

  师:古时候的词都是配着乐曲演唱的,所以词有节奏感和韵律美,多读还能体会出词的韵味,所以在读词时要有自己的感觉和味道。

  二、初读古诗,读准读通。

  1、师配乐范读

  2、生自由读,要求轻声朗读课文,并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全班交流。

  (1)指名读课文,正音:兴(xìng)、藕;齐读。

  (2)自由读。

  (3)指名读,师生评述是否正确、流利。

  4、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李清照的《如梦令》。我们在学习词的时候,要打开所有的感官。用耳朵去听,用嘴吟诵,用脑去思考,用心去想像。

  三、读中想,读中悟,读中品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这首词哪些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深,为什么?

  2、全班交流。

  预设

  ★溪亭日暮

  ⑴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溪亭日暮图”;读出“溪亭日暮”的美。

  ⑵抓住“沉醉”,想象李清照和她的朋友们会干些什么?品读“沉醉”:还有什么也醉人呢?

  ⑶朗读:读出浓浓的醉意。

  ★藕花深处

  ⑴想象“藕花深处”的画面。

  ⑵李清照怎么会来到“藕花深处”的?抓住“误入”、“深处”,体会词人的心情。

  ⑶朗读。

  ★一滩鸥鹭

  ⑴想象“一滩鸥鹭”的画面: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读出“一滩鸥鹭”的壮观。

  ⑵品读两个“争渡”,比较叠句,感受热闹有趣的场面,体会着急欢快的心情。

  ⑶抓住“惊”:“鸟惊人也惊”,体会“一滩鸥鹭”带来的惊喜,朗读。

  3、品味吟读,入境背诵。

  ①理解了词的意思后,让学生能够入情入境地想象词人当时的情景,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有感情朗读这首词,(指导学生读出作者郊游以后无限愉悦的心境,也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教师板书

  ②尝试背诵,指名背。齐背。

  五、拓展〈声声慢〉,感受晚年的'李清照的词的意境。

  1、听配乐朗诵。

  2、学生边读边交流交流资料。

  预设:⑴、生交流背景资料: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路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

  ⑵、刚才我们学的《如梦令》和这首《声声慢》在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如梦令》读的时候语气比较欢快,而《声声慢》的语气则比较低沉)

  ⑶自读自悟

  生自由读对比两首词的不同。(相机指导朗读)

  六、作业

  李清照是位颇具文学才能的女作家,在宋代众多词人中,可以说是独树一帜。,我相信经过今天的学习,李清照的泪水和欢笑和她一生的经历会深深地印在你们的脑海里,你一定能成为她跨越时空的好朋友,有兴趣的同学下去后还可以继续搜集有李清照的词及相关资料,可以制一期手抄报,来缅怀我们这位女中文豪。

  《如梦令》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藕、兴”两个字。

  2、理解词的意思,品味词的意境。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词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词的意思,想象作者当年溪游醉归的欢乐情景。

  2、朗读并背诵

  【教学准备】:课件、李清照的生平资料

  【教案说明】:教案中红色的字为课件出示部分:绿色的字为板书部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播放课件古筝曲)

  1、同学们,伴着悠悠的古筝乐曲,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进古典文学的园地,走进唐诗宋词营造的艺术氛围,一起来学习宋朝女词人李清照的词《如梦令》。

  2、板书课题:如梦令

  二、了解有关词的基本知识

  1、你们学过哪些词?(《清平乐·村居》、《忆江南》、《水调歌头》)

  2、你能说说词和诗有什么不一样么?

  点击:基础知识

  (诗每句字数一样,而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又称长短句。词可配乐演唱。)

  3、出示《如梦令》。

  出示课件《如梦令》

  这首词的题目是——(没有题目,师相机指出“如梦令”是词牌名。同一词牌可以填许多不同内容的词,有的词有题目,有的`词则没有题目,没有题目的,我们为了区分,往往以词的第一句作为题目,如这首《如梦令》,我们就记作《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三、初读课文,领悟大意

  现在,让我们眼到、口到、心到,去吟诵、去欣赏、去想像,来学习李清照的《如梦令》。

  1、自读,读通读顺

  要求:

  读准一个多音字“兴”,认清一个生字“藕”的字形;读对停顿。

  2、检查朗读情况

  指名读;齐读(各种形式朗读)(随机纠正错音)

  3、咱们把词读顺了,一首词就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在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4、交流自学

  学生开始交流自己的所想,老师相机进行评价补充。

  四、精读品味体验沉“醉”

  1、经同学们这么一联想补充,这首由30几个字组成的高度凝练概括的词立刻丰满具体起来了,我们的眼前似乎出现了那么多美的画面。但这还不够,咱们还要把这首词读成一个字,也就是我们来看看这首词是围绕哪一个字来写的,这个字就是我们常说的“词眼”。

  2、来,读读这首词,看看,这首词是围绕这里边的哪一个字来写的?小声地读一读,细细地品一品。(随机板书学生的答案)

  3、围绕“醉”来感悟

  4、板书:醉……

  这首词中的哪些句子,哪些词语让你读懂这个“醉”字?

  再读。

  ①、出示课件1、2句

  a、读1、2句,从哪里读出“醉”字了?

  b、交流:“不知”(为何会“不知”?)

  “沉醉”是啊,同学们想想,她是在哪里喝酒啊?(溪亭)

  过渡:词人和好友品尝着美酒,欣赏着美景,如此诗情画意,日子过得好生惬意,那真叫“酒不醉人人自醉”啊!

  ②出示课件3、4句

  a、诗人醉后有何表现呢?继续交流:“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b、理解“兴尽”“藕花”:兴尽想告诉我们什么?由藕花我们联想到诗人在哪?

  那又是怎样的一片荷塘啊?我给大家一幅图请同学们用学过的诗填一填

  过渡:如果刚才是“酒不醉人人自醉”的话,那现在该是“景不醉人人自醉”了。

  当一弯明月如水般倾洒荷花时,众人才猛然惊醒,于是开始——“争渡,争渡”

  ③出示课件5、6句

  a、听——嘻嘻哈,哗啦啦……你听到了什么?

  b、生答:(听到了鸥鹭的声音、听到了划浆的声音、听到了诗人的笑声、听到了争吵的声音……)

  c、仔细看——看到了什么?(鸥鹭飞起来了。)多不多?如果诗人杜甫在《绝句》中所描述的是——“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话,那么眼前该是——“一滩鸥鹭上青天”了。

  《如梦令》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学习,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感悟词人的快乐心情及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

  3、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以及学习词的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品读字词,想象词境,领悟情感,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2、有感情地吟诵词,并能吟出“沉醉”的感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背诵古诗。

  2、比较词和诗的不同。

  4、揭题,交流李清照的资料。

  二、读词

  1、听配音朗读;自由读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正音:兴、藕;齐读。

  3、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4、小结:这首词描绘了词人与朋友一起郊游的经历。

  三、品词

  1、细读课文,展开想象,引导学生捕捉看到的画面。

  2、讨论,交流。

  溪亭日暮

  ⑴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溪亭日暮图”;读出“溪亭日暮”的美。

  ⑵抓住“沉醉”,想象李清照和她的朋友们会干些什么?品读“沉醉”:还有什么也醉人呢?

  ⑶朗读:读出浓浓的`醉意。

  藕花深处

  ⑴想象“藕花深处”的画面。

  ⑵李清照怎么会来到“藕花深处”的?抓住“误入”、“深处”,体会词人的心情。

  ⑶朗读。

  一滩鸥鹭

  ⑴想象“一滩鸥鹭”的画面: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读出“一滩鸥鹭”的壮观。

  ⑵品读两个“争渡”,比较叠句,感受热闹有趣的场面,体会着急欢快的心情。

  ⑶抓住“惊”:“鸟惊人也惊”,体会“一滩鸥鹭”带来的惊喜,朗读。

  3、小结。

  ⑴词的特点:33字,凝练、含蓄。

  ⑵词眼:“醉”,李清照已完全陶醉于美酒、美景、美情之中。

  ⑶齐读全词。

  四、吟词

  1、词又叫曲,有一定的曲调,可以配乐、吟唱。

  2、再听配音朗读,练习吟词:注意停顿、重音、叠句。

  3、欣赏歌曲,随歌曲一起吟唱。

  五、拓展

  1、欣赏另一首《如梦令》:李清照只留下两首《如梦令》。

  2、比较两首词:字数、句式、“醉”相同;表达的具体内容、感情不同。

  3、小结:同样的词牌,可以写出不同风格的词。介绍原因:这两首《如梦令》是她人生变化的真实写照。

  4、齐读两首词。

  六、作业

  1、抄写、背诵。

  2、将这首词改写成一篇生动有趣的故事。

【《如梦令》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如梦令》教学设计05-03

如梦令教学设计05-21

如梦令教学设计15篇05-29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教学设计范文10-06

八年级如梦令教学设计05-04

八年级如梦令教学设计4篇05-04

李清照如梦令教学反思(精选10篇)07-23

如梦令作文04-09

改写《如梦令》10-10

《冰花》教学设计 冰花教学设计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