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时间:2023-07-29 15:00:02 文圣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精选20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精选20篇)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9种笔画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带着想象的画面初步有感情地朗读

  4.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教学重点:

  诵读、识字和写字

  教学难点:

  认识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数字卡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

  师:从开学到现在,同学们在拼音乐园里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在“认一认”里面,我们也学习了一些汉字。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去汉字王国里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啦!现在就让我们坐着小火车,开去汉字王国吧!(播放火车背景音乐)

  二、导入新课

  1、师:现在我们来到了汉字王国的第一站——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出示插图课件)看着这幅山村图,谁能按照由近到远的顺序来说说,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2、师:通过大家刚才的描述,老师觉得小山村真美啊!诗人邵雍来到这里,也感受到了小山村的美,于是就写下了这首诗,师:请同学们小手准备,跟着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教师板书,学生书空写)

  3、我们先来感受一下这个小山村的宁静和美丽(播放视频)

  4、师:多美的景色,多美的小诗啊,老师忍不住想美美地读上一遍呢!同学们,请先闭上眼睛,仔细聆听(老师范读古诗)请同学们睁开眼睛,大家觉得老师读的美不美啊?相信你们一定迫不及待想和老师一样,去美美的读一读了吧。

  师:那就请大家打开课本58页,自己读读这首小诗,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如果有不认识的字,就请拼音朋友帮帮忙!

  5、师:拼音和汉字已经手拉手排好了队,你能把它们连起来读通顺吗?谁想来试试?

  (指名读,“一”变调,读的很通顺,如果把诗读出节奏感就更好了)

  (出示课件,师范读,生体会停顿)

  (生试读)

  (点名读)

  6、(齐读前两句)师:我们来到这个幽静的小山村,不知不觉已经走了二三里路,谁来说说“烟村”是什么意思?(先出示图片,让学生说,有不到位的`教师作补充)师:要读出轻快的感觉,看到炊烟了,马上都有好吃的了!然后把词语放进句子中,再次感悟品读。

  7、(齐读后两句)师:我们继续往前走,来到了山上,这里有许多古色古香的亭子,我们先在这些小亭子里歇一会,顺便还可以看看山里的风景呢!(出示图片“亭台”)谁来读一读这个词?师:我听出来了,你站在亭台上欣赏远处美丽的风景心情十分舒畅!然后把词语放进句子中,再次感悟品读。

  8、师:现在我们把自己想象成诗人,想象着自己也来到了这个小山村,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都读出来,注意在前两个字读完后稍微停顿一下。(先请一位小诗人)(女生读)(男生读)

  1、师:诗人用这样一首小诗,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感都写出来了,小山村的宁静、美丽让我们舍不得离开。连本课要认识的10位生字宝宝,都躲在古诗里,不肯出来了。请同学们把田字格里的字在诗中用笔圈出来。

  (出示课件)你们圈对了吗?圈对了就借助拼音大声读2遍。

  2、师:读了这么多遍,有同学肯定都认识它们了。(出示生字卡片全班齐读、打乱顺序开火车读)

  师:你们读得真棒,都可以当识字大王啦。

  3、师:同学们,虽然我们不能真的到那个宁静的小山村去看看,但是今天我们通过读、看、想,仿佛让自己走进了那个幽静、美丽、古朴的小村庄中,体会到诗人的感受,今后我们可以利用这样的方法去学习更多的古诗。

  三、认识笔画和学写字。

  1、认识田字格。

  2、认识笔画横,出示“一”。学生先观察,教师范写,边写边说“起笔稍顿,行笔轻快,收笔果断”,学生写,展示,点评。

  3、认识笔画“竖弯”,观察“四”在田字格的位置,教师范写,边写边说写字顺序“先进人,后关门”,学生写,展示,点评。

  4、认识笔画“竖弯钩”,观察“七”的笔画顺序,教师范写,边写边说“长横左低右高,竖弯钩要圆转”,学生写,展示,点评。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2

  一、设计理念

  本课是识字教学的第一课,课文内容大多学生在学龄前已经接触甚至已经会背诵,因此本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理解古诗意境的学习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古诗教学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激发孩子识字的乐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写字习惯。

  本教学设计抓住古诗教学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教学过程中以帮助学生识字为出发点,积极调动学生的手、口、脑等感官的参与性,注意在识字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参与性。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激发孩子们识字的兴趣,使学习气氛活跃起来;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采用新字复习旧字,旧字巩固新字的方法扩大识字量,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记得牢固、扎实。

  二、教材分析

  《一去二三里》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中的`“识字1”。本课是一首古诗,这首古诗将从一到十表示数目的10个汉字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美丽、恬静的山村风景画。这首小诗描绘景物错落有致,10个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自然和谐地融于山村的美妙意境之中。儿童学习这首古诗不仅可以激发其热爱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引发识字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认识10个生字,有感情朗读诗歌。

  ②、图文结合,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优美和生活的快乐。

  ③、初步认识田字格,学会写“一”。

  过程与方法

  以情激趣,导入新课;自主研读,自读自悟与复习巩固,指导写字相结合。

  情感与态度

  通过学习来激发孩子识字的乐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写字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①、认识10个生字,有感情朗读诗歌。

  ③、初步认识田字格,学会写“一”。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学完了拼音,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老师现在想考考大家,还认不认识这些朋友的名称(师出示卡片)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重点复习整体认读音节,与本课生字有联系的音节重点读,这样能有助于学生掌握生字的读音。)

  激趣导入: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到识字王国里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啦!汉字朋友最喜欢与上课专心听讲、爱动脑筋的同学交朋友,看哪位同学在这节课中交的汉字朋友最多,现在让我们一起快乐地向识字王国出发吧!

  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1、同学们,请看看课本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你是怎么知道的?(小组进行讨论)

  2、各小组派代表说。

  师述说:这是一个离我们不远的小山村,只要走上二三里路就可以到达,这里住着几户人家,炊烟袅袅,山上几座亭台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山下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鲜花,你觉得这充满生机的村庄美不美?(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这美丽的画面)

  3、作者把这个美丽的村庄写成一首有趣的童谣,你们想不想学,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课。

  4、昨天晚上,大家进行了预习,谁给大家读读这首童谣呢?

  (设计意图:观察图画这一环节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文,并且能学会观察图的一些初步的方法,对学生以后的看图学文有很大的帮助。)

  三、图文结合,学习课文

  1、这么美的村庄,这么有趣的童谣,老师情不自禁地想读读,去感受这乡村美丽的风光,你们想不想听,老师有两个小小的要求:

  a.闭上眼睛

  b.边听边想象你看到了什么?

  2、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进一步看到了什么,并在图上找出“烟村、亭台、花”。

  3、这么有趣的童谣,你们想不想去读,边读边和童谣中的生字交朋友。

  四、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请小朋友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提示:读诗的时候要注意,认识的字就看着字读,不认识的字就先读读上面的拼音,再读读字。看谁的眼睛最灵活,最用心,能把字看清楚,把字音读准。

  (设计意图:好的读书习惯从一开始就注意培养,能为学生今后读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2、你交了哪些生字朋友?你是怎么认识的?(出示要认的字)

  小朋友们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既懂得观察,有能通过各种途径自己识字,真棒!

  3、你觉得这些字中哪个音或字形难读,难记的,给同学们提个醒。

  (设计意图:让学生之间互相提醒,使学生学会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4、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抽取生字卡,开火车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五、 认识田字格,指导书写“一”。

  1、认识田字格。

  谈话激趣:小朋友,我们已经知道四线三格是拼音的家,那生字的家在哪儿呢?(出示田字格)这就是生字的家。

  ①引导学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线、竖中线、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

  ②拍手读儿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他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设计意图:田字格儿歌生动有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2、指导书写“一”。

  这节课我们来写一个字(出示“一”),我们来看看它怎么写?

  ①学习笔画:“横:一”。

  ②指导写好“一”

  教师介绍笔画名称“横”,范写“一”,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起笔稍重,向右行笔要果断,稍上斜,收笔稍顿。

  学生描一个、写一个,教师巡视;讲评后,学生继续练写。

  六、布置作业

  1、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2、找一找,我们周围哪些地方用了本课的生字。比一比谁找得多。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3

  【设计理念】

  一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接触课文,心中冲模了新奇感,对他们来说,文本就像一个好玩的迷宫,里面乐趣无穷。本课是一首古代童谣,诗歌语言简洁,设计本课教学应着力创设情境,引导孩子想象说话,指导学生感情朗读,使文本语言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活化文本内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文中的12个字,会写“一”“二”“三”这三个字。

  3、认识笔画“一”。

  4、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导入

  (出示十位身穿球衣的小朋友,小朋友的衣服上印有1到10的数字)

  今天老师请了几个小朋友到我们班来做客。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设计意图:认读十个阿拉伯数字,重在指导发音。]

  二、认识汉字一到十

  1、这十个小朋友准备进行一次篮球比赛(出示十个分别印有一到十汉字的篮球),哪个小朋友能把这十个篮球分给十位运动员小朋友,使小朋友身上的号码和他们篮球上的数字相符合。

  2、认读十个汉字

  [设计意图:让学生建立数字与汉字之间的关系]

  3、揭示课题:古代有一位诗人,用这十个数字写了一首童谣,想读读吗?

  三、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认真读课文,同桌互读生字

  2、利用识字卡片认读生字,先由生自由说自己认识了哪个字,怎么认识的。

  3、游戏认读

  [设计意图:在生字的认读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让识字形象,有趣。]

  四、朗读感悟诗意

  1、读这首诗的时候,你看到了什么?

  2、利用插图,理解“烟村”“亭台”

  3、理解“烟村四五家”

  [设计意图:诗的意境很重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

  4、结合插图读诗句

  一边读诗句,一边用手指图。

  5、边读边用手势表示诗的意思

  [设计意图:加强诗句与意象的联系。]

  五、配乐品读全诗

  1、指导掌握诗的节奏

  老师范读诗文,学生听,说说你发现老师在每句诗的什么地方停顿,并做上记号。

  2、生自读,师生交流。

  3、指导生有节奏地朗读。

  [设计意图:读出诗的韵律美,进一步感受诗意。]

  六、背诵全诗

  1、请学生闭上眼睛背诵全诗,边背边想象诗中的景象。

  2、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山村

  [设计意图:再次启发想象,让学生再次进入诗所描绘的情景,把“彼情彼景”化为“我情我景”。]

  七、写字

  1、认识田字格

  用拍手歌帮助认记:“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2、出示汉字(“一二三”)你发现这三个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都由横组成)

  3、识笔画“一”。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注意横的变化。

  4、指导书写“一”、“二”、“三”。

  你是怎么记住这三个字的?

  一就是一横,二就是两横,三就是三横,四就是四横(生发现错误),古时候有个故事,那里面的人就闹了这么一个笑话。(师讲这个小笑话)。

  [设计意图。活跃课堂气氛,并通过讲故事告诉学生对待学习一定要认真。]

  八、巩固练习

  1、看图填空。出示简笔画,让学生选择生字卡片填空。

  如:画四条鱼,五朵花,三支笔………让学生挑选相应的汉子,贴在图画旁边。

  一头牛,两匹马

  三条鱼,四只鸭

  五本书,六支笔

  七棵树,八朵花

  九架飞机,十辆车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九、实践活动

  课后找一找,我们周围哪些地方有这一课的生字。

  [设计意图:加强课文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和运用。]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会认12个生字,认识“横”笔画,会写“一”“二”“三””这3个字。

  3.知道诗歌大意,能想像出山村优美的画面。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导入

  (设计意图:了解十个数字的发音情况,重在发音。)

  二、认识1至10的汉字写法

  (设计意图:建立数字与汉字的联系,了解学生对这几个汉字的认识情况,同时巩固汉字的读音。)

  三、学习古诗

  1.找找诗中的十个数字,看看读音有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在朗读比较中发现“一”的读音变化,这样印象会更深刻。)

  2.师范读,学生听,说说老师在每句诗的什么地方停顿的时间比较长,并做上记号。

  3.学生自读,师生交流,正音,指导,朗读。

  (二)了解诗意

  1.小朋友在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仿佛看见了哪些景物?谁读得越仔细,眼前看见的景物也就越多。

  [设计意图:培养边朗读边想像的读书习惯。不要把书读成“小和尚念经”。]

  2.根据课堂交流情况提出“烟村四五家”的两种理解:(1)四五个冒着炊烟的村子;(2)村里有四五户人家,还冒着炊烟。并肯定两种理解都可以。

  [设计意图:诗的意象具有多重性,要发展学生的多重思维能力。]

  3.请小朋友看看图,读读诗句;读读诗句,再看看图。

  4.请两位小朋友合作,一位读诗句,一位指图。

  [设计意图:加强语言和意象的联系,并引出当一生读“一去二三里”时,指图的学生该怎么指,即“一去二三里”该怎么理解的问题。」

  5.能用手势表示“一去二三里”的意思吗?点明:“一去”,即一路走去的意思。

  6.还有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的思维并不是教师能全部预料的,应给予一定的空间。]

  1.给诗加上题目,并指导诗题与诗句之间要停顿的读法。

  2.背诵全诗,并设问:

  (1)小朋友都能背这首诗了,真了不起,那你在一边背诗的时候一边看到了什么呢?

  (2)这个小山村热闹吗?(这是一个静静的小山村)

  (3)你来到这个山村,觉得它美吗?

  (4)师总结:小山村真美啊,请小朋友们一起背,就好像走进了小山村。

  [设计意图:背诵时再次启发想像,使记忆有了具体形象的支持,并再次引导学生进入诗所描绘的情景,把“彼景彼情”化为“我景我情”。]

  四、写字

  (设计意图:练写了三个字,学生略感疲劳,此设计能活跃课堂气氛,并通过讲故事渗透了学习不能想当然、一定要认真的意图。)

  教学反思

  经过一个月的“艰苦奋战”,学生终于学完拼音,开始接触汉字了。第一篇识字是古诗《一去二三里》,读来琅琅上口,富有儿童情趣,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好课文,课文配有插图:小桥、流水、烟村、亭台、桃花……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山里的几座亭台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一幅幽静美丽的山村田野画面,这首诗巧妙地把一到十10个数字隐藏其中。

  在教学古诗时,我运用课文的插图,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片的方法了解古诗所写的小山村是一个美丽而宁静的地方。其中“烟村”、“亭台”这些词语学生可能弄不明白,我也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非常直观地感受到“烟村”是什么,“亭台”是什么,使学生理解诗句变得简单化了。再让学生通过想象,使我们大家和诗人一起都置身于这美丽的小山村中,从而体会诗人的感受,最后通过朗读将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学生们一个个都读得兴致勃勃,激发了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

  由于这篇课文的教学是识字教学的第一课,是学生由拼音拼读过程进入汉字读写的第一课,重要的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因此,我从田字格的结构教起,引导学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线、竖中线、各方位小格。写字时,先让学生独立观察字形引入笔画:(横)“一”。板书示范(横)“—”在田字格当中的位置,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并指导书写。再引入“二”的书写,这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而“三”的写法让学生自己观察体会,上台演示,教师相机板书,让学生体会字的间架结构,体会汉字的形体美,并了解“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5

  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生字;认识一种笔画“一”。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插图(一)的课件,梨树贴图,与本课数字有关的图片若干。

  第一课时

  复习导入

  1、复习六个复韵母(ai、iu、an、un、ing、eu)、五个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i、yi、wu)和三个三拼音节(jia、zuo、hua)。

  2、激趣导入:开学到现在,小朋友们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也学了不少汉字。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到识字王国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啦!老师真为你们高兴!现在,让我们一起快乐地向识字王国出发吧!

  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1、看图说话。(大屏幕出示文中插图一)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想像: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两个孩子看到了什么?他们在说什么?

  2、揭示课题:有一首古时候的童谣,说的就是这幅画。也示课题“一去二三里”。

  3、指名读课题:谁能读读课题?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

  4、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

  图文结合,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进一步说说图上的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并在图上找出“烟村”、“亭台”、“花”。

  3、教师放慢语速范读,学生轻声跟读(两遍)。

  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用不同符号分别标出会读的字和不会读的.字,同桌互帮互学。

  3、全班交流:在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表扬能自主识字的学生)

  4、教学生字。

  a、读一读。

  出示12个生字(带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重点引导学生读准“四、十、三”。

  变序抽取12张生字卡(不带拼音),开火车读、小组齐读、全班齐读。

  b、摆一摆。

  人人动手,把12张字卡分成两类摆一摆。

  小组交流:说说为什么这么摆。(“一”至

  “十”是数字,“去”与“里”不是)

  全班交流。出示四行五列的方格(课文的格式),请小朋友把12个“生字朋友”送回自己的“座位”(即把每一张字卡分别贴到相应的方格里)。

  朗读感悟

  1、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个人自由读,同桌互相读,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2、把课文读得有感情、有韵律。

  a、小山村的景色多美呀!谁来当当图中的小朋友,读读课文,告诉大家自己在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你最喜欢图中的什么景物?

  b、找好朋友互相读读听听,互相正音。

  c、男女生分别齐读。

  课间活动:全班表演唱《数鸭子》。

  认识田字格,指导书写“一”

  1、认识田字格。

  a、谈话激趣:小朋友,我们已经知道了四线三格是拼音的家,那生字的家在哪儿呢?(出示田字格)这就是生字的家。

  b、引导学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线、竖中线、小格。

  c、拍手读儿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2、指导书写“一”。

  a、教师介绍笔画名称“横”,范写“一”,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起笔稍重,向右行笔要果断,稍上斜,收笔稍顿。

  b、学生描一个、写一个,教师巡视;讲评后,学生继续练写。

  布置作业

  1、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2、找一找,我们周围哪些地方用上。

  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我努力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轻松的学习氛围,鼓励他们大胆地学习新知识。利用插图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图习惯,培养说话

  《一去二三里》是一年级小学生学完拼音后接触到的第一篇识字课文,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识字教学上,而在理解诗意和感受诗情上略作点拨就可,不必花这么多时间。其实我也意识到识字教学的重要,在学了古诗后,通过看图圈生字,读生字卡片,比较生字识记“八”和“九”,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识字,读儿歌识字等方式来帮助孩子识字,激发识字兴趣。但是如果能把识字教学渗透在古诗教学中,效果肯定会更佳。并且我对学生的学情较了解,这首诗比较简单,一部分孩子早会读,甚至会背了,所以读诗时显得洋洋得意,眼睛根本没去注意文字,从而,错过了如此好的识字机会。我却没有意识到,没有及时地指正孩子们的错误习惯,真是后悔。还有,拼音刚学完,在识字教学中可以做些有效的衔接。

  能力,感受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快乐,在此铺垫上再引导学生诵读诗歌,最后学习生字。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6

  一、 教材分析

  《一去二三里》是新课标人教版中一年级的一篇课文,本课是一首古诗,这首诗将从一到十表示数目的十个汉字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美丽、恬静的山村风景画。这首小诗描绘景物错落有致,十个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自然和谐地融于山村的美妙意境中,儿童学习这首古诗不仅可以激发其热爱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引发识字的兴趣。

  课时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中的一,认识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和其中的趣意。

  二、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1~10的阿拉伯数字卡片。

  三、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一、拼音导入,识字教学

  1、引出生字读音

  我们在拼音王国认识了很多的拼音宝宝,老师这里呀!有一些可爱的拼音宝宝又忍不住跑出来和小朋友们见面了!瞧!他们来了!你能叫叫他们的名字吗?

  (幻灯出示:yi qu er san li si wu liu qi zuo ba jiu shi jia yan cun shi zhi hua 带标调 )

  2、引出生字

  读得真棒!许多生字宝宝也忍不住要跑出来和聪明的小朋友们交朋友了!老师呢在这些拼音宝宝下面贴出生字宝宝的照片!你能去读一读吗?(幻灯出示:生字)

  3、拼音宝宝玩累了要回家休息了!教室里只剩下字宝宝!你们还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

  4、小朋友们真是太能干了!为了奖励你们!老师决定一起来玩个小游戏!游戏规则是这样字的:老师呢!叫一个字宝宝的名字,但不发出声音,请小朋友们根据王老师的嘴形猜猜老师叫的是哪个字宝宝!老师也想来玩一玩这个游戏!那你们来当回主考官,来考考王老师!(准备生字卡片)

  5、情景教学

  a、刚才的游戏中小朋友们表现得都很好!老师决定让聪明的小朋友们参加识字王国的运动会!男女生比赛!男生是蓝队!女生是红队!谁能把老师手中的字宝宝读对了,你就能参加运动会了!(制作生字卡片分蓝红两种颜色)

  b、下面运动员要进场了!请报到号码的运动员到讲台上了报道!“例如:我是男子组一号”

  c、运动员都乱套了,好用三秒种时间马上按顺序排好队伍!

  d、大家一起来检查一下都排对了没有!男生顺着数,女生倒着数!

  二、通过贴图的方式研读课文

  过渡:运动会结束了!小朋友们可能发现了!今天我们的字宝宝好象都是数字宝宝!其实他在古代有首歌谣就把这十个数字宝宝全都放进去了!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正文)共同作画!

  1、让我们一起跟着两个小朋友去那美丽的小村庄看看吧!

  多干净多美丽的小山村啊!你想说点什么?

  (如果我是那山村的人,我一定要保护好环境!)

  2、这小山村不是特别远,走在静静的山路上大概走二三里路就到了!

  路上你都看到些什么东西啊?(生说,随时随地贯穿环保意识教育)

  3、走着走着!比看到了什么呀?“烟村四五家”,贴房子!画烟!

  过渡:是呀!这是一个多么宁静的一个小山村啊!四五户人家正烧着饭,烟囱上炊烟正慢慢地飘着……

  4、我们继续往前走!在不远处的山坡上你又看到了什么?大概有多少啊?请一个小朋友来贴图!亭台就是亭子,见过亭子吗? 这时候你最想在亭子上做什么?

  看书,写字、画画、吃东西,是啊!在亭子上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是,你想多来亭子玩耍的其他小朋友说点什么吗?“亭子这么干净,不要乱扔 垃圾,亭子很漂亮,请不要在它身上刻字!”

  坐在亭子上放眼望去你看到了什么?

  5、看到很多美丽的花!这时候你最想做什么?

  如果学生说摘花,马上进行环保教育,小花小草也有生命,我们不能去摘!亭子周围的小花不能摘,校园里的可以摘吗?

  6、修改黑板!变成一幅完整的画!

  7、小结情景创设:你们看!沿着弯曲的山路,大概走二三里的路就来到一个安静的小山村,山村里住着四五户人家,烟囱上炊烟慢慢地升起!不远处的山坡上有几座亭子错落有秩地排列着,树上!路边开着各种美丽的鲜花,多美的小村庄,让我们再一起来夸一夸这美丽的地方!

  8、配乐朗读!

  三、拓展

  是呀!我们祖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也是最美丽的文字!在这美丽的汉字中就是由一个个美丽的笔画组成的,那今天我们就要来写所有笔画中的第一个笔画——横!我们今天认识的字宝宝一就是由横这个笔画完成的!

  四、写字指导

  我们的汉字宝宝呢!也特别喜欢住哪里?知道吗?在田字格里面,简单介绍“横中线”“竖中线”!为什么特别喜欢住田字格呢,因为在那里我们的汉字宝宝能变得更端正更漂亮!下面我们就要来试着把“一”送回到田字格回去!(幻灯)

  写字,边巡逻边及时表扬!(写字姿势握笔姿势以及写的字)

  一去二三里反思

  《一去二三里》是人教版课标教材一年级上册识字教学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首古代童谣,它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乡村美景。这首童谣排列整齐,朗朗上口,充满儿童情趣,具有韵律美。同时本课是识字教学第一课,是学生由拼音拼读过程进入汉字读写的第一课,要培养儿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同时培养儿童学习汉语言文字的兴趣。

  根据课标要求,低段学生的学习重点是识字写字,本课的学习重点是认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去里”这十二生字和会写“一二三”三个字。根据孩子原有的的识字水平,我发现有不少小朋友其实在上课前就已认识“一~十”这十个字,个别孩子可能对“四、八、九”等字形相对复杂些的`字还有些生疏。对读音上,“四”和“十”比较难以区分,同时,这是孩子接触的第一首古诗,如何让学生学会朗读古诗也是个难点。由于我执教的是第一课时,写字教学只写一个“一”字,认识田字格和基本笔划“横”。

  围绕本课教学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实际学情,我采用以下方法展开识字教学。

  一、识字在游戏中激趣。

  1、一年级的孩子天性活泼好动,喜欢游戏,为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活跃他们的思维,课堂中,我尽量创设有趣的,生动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有趣和游戏游戏中识字,如拼音宝宝和同学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赋予生字以生命,让学生乐意学并于字交朋友!

  2、“排队找朋友” 我们将情境图搬至课堂中,让身上贴有数学数字的同学到在大屏幕上去寻找对应的汉字。这不仅是一次识字的过程,也是让学生将数字与汉字一一对应的过程。

  3、对嘴形的游戏也深收孩子们的喜欢,课堂中让学生考老师,还故意装做猜错的样子,如“四”和“十”,让学生在兴奋的学习氛围中学会区分发音嘴形的不同。

  4、本课中我们在意学生时候掌握生字的同时,还很注重识字方法的养成,学生没让大家失望,能想出很多的识字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等等。

  二、读文识字。此处的读文包括课内与课外两篇带有十个生字的古诗,以课文教学为主,通过教师范读,同桌合作读与模仿古人趣味吟诗中反复朗读,在反复朗读中又不断巩固识字。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学古诗,因此吟诗对孩子来说是件既生疏又新鲜的事,孩子们吟得不亦乐乎。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认识文中生字,要求生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反复出现巩固识字,因此我又课外拓展了一首古诗——郑板桥的《雪》。既让学生巩固十个生字,又因两首都是古诗,学生立刻就可以刚学的吟诗方法去试着吟一吟《雪》,同时丰富了古诗的积累。

  三、情景再现,古诗教学中另一难点就是理解诗意,我以板书再现的方式呈现文本,其中穿插环保意识的教育,使学生不仅理解课文的同时还有了环保意识!

  上完这节课,孩子们那天的表现很棒,小小的他们不但能严格遵守课堂纪律,而且做到不怯场,能很自信地表现自己。这让我高兴之余更倍感压力,那么可爱伶俐的孩子每天等着我教给他们新知识,而我,究竟能教多少东西给他们呢?我们唯一能尽力去争取的是自己的工作态度,通过勤奋的工作去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唯有自己不断学习与思考,心里常常装着孩子们,才能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唯有经常思考我们课堂教学上的经验与教训,才能在快节奏的课堂上敏感地意识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及时地从孩子的课堂言行捕捉他们的思绪,有效地针对孩子的学习实情调整教学设计。

  如何才能无愧于那一张张天真无邪的小脸,唯有潜心教学,我想我一定会这样努力去做。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7

  教材简说:

  课文是一首古代童谣,他向我们呈现了一幅郊外的美景: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山里几座亭台错落有致的排列着,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这首童谣巧妙的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其中。

  本课有两幅图。图一描绘了小山村的景象,表现了童谣的意境。图二用十个运动员和十个球帮助学生识记十个表示数字的汉字。

  本课教学重点是认字和写字,难点是分辨“八”和“入”。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认识笔画“一”。

  2.正确、流利、稍带感情的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 谈话激趣。

  师:今天,我们用学会的汉语拼音本领去学习汉字和文章,你们有兴趣吗?

  二、 借助拼音,初读感知。

  1.请小朋友打开课文,自己拼拼拼音,读读这首诗。

  2.这首诗中有哪些数字?用铅笔圈出来,拼拼拼音读准它。

  3.出示生字卡片齐读、指名读、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4.我们把生字宝宝送回诗中再读一读,自由读诗歌。

  5.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或者同桌一起读一读。

  6.指名读:请会读一句的小朋友读一读,请会读两句的小朋友读一读,请全都会读的.小朋友读一读。

  师:读着读着,你仿佛看见了什么?(生自由说)

  三、 借助画面,再读感悟。

  1.出示课文插图,刚才脑子里看到这幅画的小朋友请起立,掌声表扬自己。你们不仅会读课文,而且读懂了课文,多能干呀!

  2.看图。师:中国有句话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你们能读着诗看到画,能不能看着画读出诗呢?

  老师指着行走的孩子,学生读“一去二三里”

  老师指着炊烟袅袅的房屋,学生读“烟村四五家”

  老师指着亭子,学生读“亭台六七座”

  老师指着路边的花,学生读“八九十枝花”

  老师指着整幅画,学生读整首诗。

  3.情趣练读,读出节奏感。

  老师以什么样的速度读前一句,学生也以什么样的速度读后一句。

  一学生以什么样的速度读前一句,另一学生也以什么样的速度读后一句。

  4.当小诗人有感情的读一读。试背。

  四、 巩固生字。

  1.巩固字音:“你拍一,我拍一”的游戏。

  2.巩固字形:和生字说再见的游戏。(读卡片)

  第二课时

  一、 复习生字。

  1.唱对数歌。师:我说一,谁对一,哪个最爱把脸洗?

  生:你说一,我对一,小猫最爱把脸洗。

  师:我说二,谁对二,哪个尾巴像把扇?

  生:你说二,我对二,孔雀开屏像把扇。

  师:我说三,谁对三,哪个驮着两座山?

  生:你说三,我对三,骆驼驮着两座山。

  师:我说四,谁对四,哪个满身都是刺?

  生:你说四,我对四,刺猬满身都是刺。

  师:我说五,谁对五,哪个头上长小树?

  生:你说五,我对五,小鹿头上长小树。

  师:我说六,谁对六,哪个爱在水里游?

  生:你说六,我对六,鸭子爱在水里游。

  师:我说七,谁对七,哪个叫人早早起?

  生:你说七,我对七,公鸡叫人早早起。

  师:我说八,谁对八,哪个唱歌呱呱呱?

  生:你说八,我对八,青蛙唱歌呱呱呱。

  师:我说九,谁对九,哪个会用头顶球?

  生:你说九,我对九,海狮会用头顶球。

  师:我说十,谁对十,哪个学话有本事?

  生:你说十,我对十,鹦鹉学话有本事。

  2.领奖游戏。老师出示卡片,指名学生上台领奖。

  一生说:我得了第—名。

  众生说:对对对,你得了第—名。

  3.读《咏雪诗》。

  二、 写字。

  1.认识田字格。

  “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他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2.认识笔画“一”。

  横的写法从左到右,起笔时稍重,收笔时向右稍按一下。师范写。

  3.写字姿势歌。

  写字时要注意,头要正,肩要平,身要正,脚放平……

  4.指导写字。

  “一”写在横中线上,字要居中。

  “二”两横上短下长,先写上横后写下横。上横写在上半格,下横写在下半格。

  “三”第三横长,第二横写在横中线,横与横之间距离要匀称。

  师范写,学生描红,再在田字格上练写。

  5.把优秀作业放在实物投影上让学生看,并加星。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8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3个字。

  2、认识笔画“—”,能在田字格中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初步感受童谣中表现的意境镁。

  【教学准备】

  课件、头饰。

  【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拍手游戏导入新课学习

  1、做数字拍手游戏。

  2、导入新课:

  师说这些数字宝宝真是太可爱了,他们不但可以编进游戏中,还可以编进诗里去呢!请听

  (课件播放|配图诗朗读)

  3、点明课题、出示课题: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童谣《一去二三里》,它就在我们的书上。

  二、读准字音,学会正确地朗读童谣

  1、提出朗读要求:

  小朋友一定很想读了,但是等一等,先听听要求,把每个音节都拼读准确,特别是平、翘舌音,前、后鼻音。遇到不会拼读的可向附近的同学请教,也可以举手向老师求助。

  2、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辅差。

  3、了解学生读童谣情况:

  谁会读童谣了?

  ⑴ 指名读,其他小朋友仔细听听,要特别留意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读得怎样。

  (有读得不准的,请生指出帮其正音,全班读读易错的字,特别是“烟、村、亭、四、十”等)

  ⑵ 把易读错的字集中起来再读读。

  ⑶ 拿起书本,一起把整首童谣读一读。

  三、进一步认识生字

  师小朋友真能干,通过自己拼读音节,同学之间互帮互学,已经会读这首童谣了。

  1、找出数字宝宝:

  拿起笔把躲进童谣里的十个数字宝宝圈出来再认一认。

  2、按顺序认读带音节数字:

  利用课件有顺序地出现带音节的数认字宝宝,开火车跟这些宝宝打招呼。

  3、打乱顺序读去音节数字:

  自由读,不会的看看书中的音节。

  两人抢读。

  4、找朋友游戏:

  规则事先老师已经发给每人一张卡片,卡片上是以不同文字形式表示的十个数字宝宝,有中文、阿拉伯、英文的。大家离开位置自由组合,找到表示同一意思的数字拉起手,然后一组组汇报。

  5、课件出示“先、里”学习这两个生字:

  师还有两个字宝宝要和你们打招呼,它们是谁?

  ⑴ 组词比赛:

  师“先、里”说他们的用处可大了,可以组成很多词,我们男、女同学比赛一下,看看他们谁组的词多。(帖出男、女生头像,在下面划“正”字,以决出胜负)

  ⑵ 用“先、里”说话。

  6、进一步认识数字的意义:

  师十个数字宝宝又来了,他们说“我们啊,跟人类的生活联系最紧密了,生活中随时随处都会有我们的存在,不信,你看看自己,看看周围,想一想,一定能找到我们的。(钟、日历、电影院、门牌号,引导学生发现人体组成部分的数量,自己学习用品的数量,教室里各类物品的数量以及听课老师的数量。不但能发现显性的数字,还能发现隐性的数字。)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字宝宝,加深了对数字意义的认识,又进行了数字的`运用,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又训练了他们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更使学生体会到了语言文字的作用和魅力,拓展了语文学习的外延,使语文学习生活化。

  四、再读无音节童谣,巩固识字

  课件出示被脱掉了帽子的童谣,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五、学写字(重用课件指导)

  1、认识田字格。(横竖中线,左右上下格)

  2、指导“一、二、三”书写:

  ⑴ 认识笔画“—”,书空一遍。

  ⑵ 讲解笔顺。

  ⑶ 跟着电脑博士在空中写一遍。

  ⑷ 描一描。

  ⑸ 师范写。

  ⑹ 生练习书写生字:

  提前写好的读读老师送给你们的诗歌。

  《数字歌》。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课件出示看图填字题,请学生做一做。

  二、再读童谣,深入体会童谣意境

  1、读书指导:

  师我们读书啊,不光是用嘴巴读,还要用心去读,怎么样是用心读呢?就是我们啊,读到什么想到什么,边读边想,仔细领会,这样子读,才会读得更有味,更吸引人。

  2、自由读读,边读边想。

  3、指名说说,你读时想到什么了?

  相机释疑:“二三里”(点击图片解释饶操场跑道四五圈)

  “亭台”亭子。

  “烟村”冒着炊烟的村庄。

  4、看课件情景朗读童谣,让学生置身于诗歌所描写的意境中去朗读,披文入境,更深层次地理解文本内涵,感受语言文字表达的魅力,初步培养他们的语言感受能力

  5、配乐朗读童谣(站起来读)。

  三、知识链接

  朗读诗歌《咏雪诗》谈谈体会。

  四、做做随堂练习

  【设计意图】

  本首童谣是数字意义启蒙学习的好教材。学生对这首童谣比较熟悉,幼儿园里就接触过。但那时学生读童谣是无意识的,有口无心的,甚至有一些字音也无法读准。本册教材安排这首童谣作为第一节识字课,除了要求会读会用的字,还出现了四会字,要求“会读、会认、会用、会写。”

  “人生起步识字始”,第一节识字课是学生以后识好字的关键,所以上好这一节课的意义非常重要。如何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养成学生良好的识字习惯,懂得识字的一些方法呢?又如何根据低年级儿童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特点来开展本课的学习呢?这些问题是我在设计教学时所思考的,因此我本课的教学设计也是紧扣这几个问题进行的,现阐述如下

  一、以游戏活动的形式组织教学

  这是我首先想到的组织方式,因为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游戏活动是他们最喜欢的,玩是他们的天性啊。于是我这节课就以游戏贯穿教学始终。课一开始,就以数字拍手游戏引出本课教学。老师以“数字宝宝太可爱了,不但可以编进游戏中,还可以编进诗里边去呢”这一句话导出新课的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字就被激发起来了,这为本课的教学打下了很好的情感基础。再接下去的学习中,我以“跟数字宝宝打招呼、数字宝宝找朋友”等形式来加深小朋友对数字宝宝的认识,考虑到学生对数字已有感性的认识,但真正看到每个数字宝宝准确地认出来,很多孩子其实还不会。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在按顺序读出数字宝宝之后让数字宝宝摘掉帽子变换顺序排队出现,再让学生认认,及时知道学生要看着字去读准字,不能瞎读 、有口无心地读。这样的设计既有趣味性,又渗透了良好读书认字习惯的培养。

  在“数字宝宝找朋友”的游戏中,我让阿拉伯、中文、英文数字宝宝交朋友。这一环节既加强了对数字宝宝字形的记忆,又加深了对数字宝宝意义的认识,更让他们懂得了同样的数字宝宝可以用不同的文字表示出来。

  然后在“先、里”两个字的学习时,我安排了男、女同学比赛着用“去、里”组词说话的活动,让学生在竞争的环境中学习,激活他们的思维,开拓他们的智慧,从小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

  把“先、里”两个字单独出现让学生学习,我是考虑到了本课的十个数字宝宝对小朋友来说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而“先、里”字形的认识就成了识字的难点。因而我就采用了“单独另类呈现”的形式来教学,以加深学生对这两个字形的记忆。有些“另类”的东西不是特别能引起人的无意注意吗?我在这里就套用了一下,以达到记忆字形的目的。

  二、与生活紧密联系,让语文学习生活化

  我们都知道,课程来源于生活,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数字宝宝离我们真的的太近了,我们生活中无时无处都有他们的存在。于是我就设计了“找找我们身上以及身边的数字宝宝”这一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中发现数字宝宝。当他们发现了“显性的数字宝宝”,像“日课表、作息时间表、钟表、日历、作业本”等上面的数字,我在表扬他们真会观察时,又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去发现“隐性的数字宝宝”,像“一台电视机、一条红领巾、三十条红领巾、多彩的生活五个字、我们大家在一起七个字”等,学生为自己能发现躲在暗处的数字宝宝而兴奋而激动,在这里他们尝到了成功的乐趣,思维特别的活跃,每发现一个数字宝宝都会带给无尽的喜悦,他们探究着、发现着、思索着、表达着,从而深刻体会到了数字宝宝的用处,感受到了数字宝宝与人类关系的密切。

  三、课内向课外延伸,建立知识链接

  在学了《一去二三里》之后,我还推荐给小朋友两首儿歌,里边也都有数字宝宝。同时,我告诉学生其实还有很多诗歌也是有数字宝宝的,把孩子从课内阅读引向课外阅读,引导孩子们与更多的生字宝宝、更多的儿歌亲密接触,从而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识字、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领学生走上自主学习的道路、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是我本课教学的目的,本课的教学设计努力体现这种大语文教学观。

  四、留下充余的时间练习写字

  写字教学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本课是写字教学的起始课,因此我特别注意了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从“田字格、横中线、竖中线”的认识到基本笔画的认识,以及写字的笔顺指导,我都是从细微处着眼,通过课件演示、教师范写、学生防写、临写,扎实的地进行训练。好习惯的形成可以让学生终身受益,可怀习惯一旦形成改就难了 。所以我想应该舍得花时间给学生写字,最好让学生能在课堂上写好字,保证写字的质量。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9

  〖教学目的〗

  1、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学会5个生字和4种基本笔画并能正确书写。

  〖教学重点〗

  正确、规范地书写5个生字。

  〖教学难点〗

  在田格中正确书写“四”,特别注意字的笔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看图读拼音识字第1课,认识了5个生字,我们一起读一读,出示卡片一、三、五、七、九,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几个生字。

  二、有顺序观察插图

  1、在实物投影上出示本课插图:

  提问你们看看这幅图的远处有什么景物?再看看近处有什么?

  2、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三、朗读儿歌

  1、学生自由读儿歌,借助汉语拼音把字音读准确。读不准的音节旁边画上?号。

  2、质疑读不准的音节,请同学解疑。

  3、再自由读儿歌,把字音读准确。

  4、同桌小伙伴互相读一读。

  5、指名读。边读边借助插图大致了解儿歌内容。

  6、教师范读,读出乡村孩子们快乐的心情,强调“一去、烟村、亭台、八九”后面要停顿。

  7、学生练习朗读。

  四、学习生字

  〖学习生字的音〗

  1、读儿歌,用“”画出本课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同学互读生字,比比谁读得最准确?

  3、抽读生字卡片,教师纠正èr(二)的读法。

  4、找朋友游戏,巩固生字的音做。

  教师发给学生5个生字的卡片和生字的音节卡片,做找朋友游戏。

  如拿着èr的卡片来到讲台,说“我是èr,谁是我的好朋友?”手里拿着“二”字的同学,边说边走到讲台“我是二,我是你的好朋友。”然后把卡片贴在黑板上。

  〖了解字义〗

  1、回忆昨天学习的“一、三、五、七、九”这几个生字是表示什么的?是什么数?

  2、让学生知道今天学习的生字也是表示数字的,是双数。

  3、引导学生分别用这些字练习口头组词、说句,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分析字形结构〗

  1、学习四种基本笔画

  ⑴ 出示卡片认识新笔画横折钩、竖弯、点、捺。

  ⑵ 书空新笔画,知道这些笔画都是一笔写成的。

  ⑶ 指导学生练习书写4种笔画。

  2、请学生借助书中p51页“写一写”的`笔顺,跟随说说每个生字的笔顺和笔画。

  3、请同学说说生字的笔画和笔顺。教师强调“二、六”是先上后下的笔顺;“八”是先左后右;“十”是先横后竖。

  由于“四”笔画多,笔顺容易错,共同学习“四”的笔画及笔顺。

  4、电脑演示

  ⑴ 请学生跟着电脑博士书空“四”字。

  “四”的笔画依次变成红色,学生随着边书空笔顺边说笔画。有的学生往往把“四”的第二笔“横折钩”当成“横”和“竖钩”两笔,教师要特别强调,此外,“横折钩”的“钩”要小,能体现出运笔即可。

  ⑵ 让学生边写边悟出“四”的笔顺规则是“先外后内再封口”。

  5、请同学按笔顺描书上第3题“写一写”中的红色笔画。

  五、巩固复习

  1、读儿歌,把儿歌读正确。

  2、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规范地书写5个生字。

  2、完成课后练习2看图读拼音写字。

  〖教学重点〗

  在田字格里写好5个生字。

  〖教学难点〗

  按笔顺把“四”“六”“八”3个字写漂亮。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认读“二、四、六、八、十”。

  2、指名朗读儿歌。

  二、学习书写“二、四、六、八、十”

  1、回忆第一课书写的方法:

  观察位置;观察写法;亲自实践。

  2、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每个字笔画的占格位置,观察后自己试着在书中写一个。

  3、请学生提出书写有困难的生字“八、六”:

  ⑴ 书写“四”字:

  ① 看板书“四”,请学生们再一次观察每笔的占格位置,观察后请学生说一说。

  ② 教师范写,学生观察老师的写法:

  教师边写边强调第一笔“竖”,书写时稍微往里收一点,注意横中线上边的“竖”和横中线下边的“竖”应一样长。第二笔是横折钩,横不要写得太长,要看清楚竖中线左边的“横”和竖中线右边的“横”一样长时,顿笔写折钩,折笔画也稍微向里收一点,要与竖对称,“钩”不要太大。接着写“撇、竖弯”。注意两个笔画不仅写在竖中线的两侧,而且写在横中线的上边。最后写横。

  ③ 学生修改书中自己写的“四”字后再写一个“四”字。

  ⑵ 书写“八”字:

  ① 看板书“八”,观察占格位置。

  ② 观察教师范写,教师提示第二笔“捺”,起笔在右上格,起笔要轻,收笔时轻轻顿一下再拉出捺脚。注意“撇和捺”收笔处应在一条线上。

  ③ 学生修改“八”字后再写一个“八”字。

  ⑶ 书写“六”字:

  ① 看板书观察占格位置,请学生说一说。

  ② 观察教师范写,教师提示第一笔“点”写在竖中线上,起笔要轻,收笔时轻轻顿一下,第二笔“横”写在横中线上边一点。第三笔“撇”、第四笔“点”分别写在竖中线两侧,起笔、收笔大致要对齐。教师可在起笔和收笔处轻轻画两条横线,表示要对齐。最后一笔“点”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与第一笔“点”有所不同。

  4、展示学生书写情况,进行评议。

  三、巩固复习

  1、每个生字在生字本上写3遍,教师巡视辅导。

  2、完成课后练习2看图读拼音写字:

  ⑴ 看看图上都画了什么?

  ⑵ 读读图上音节,把汉字写在( )里。

  ⑶ 同桌互查,比比谁书写正确、漂亮。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10

  【知识能力】

  1、认识1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会写“一、二、三”3个字。认识1种笔画“-”。

  4、背诵课文。

  【人文教育目标】

  培养学生喜欢汉字,主动学习汉字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12个字。会写“一、二、三”3个字。

  【教学难点】

  辨认“八、入”“九、十”;指导写“一”。

  【教具准备】

  拼音卡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创设情境(出示课件图片)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两个孩子看到了什么,他们在说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读准字音

  1、听录音朗读,板书课题,解释“里”。

  2、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拼音拼一拼。

  3、学生读一读,画一画。

  边读边画出生字。把画了记号的多读几遍。读给同座听。

  4、(出示生字)采用多种形式,检查读音。开火车、齐读,指名读。

  5、出示生字卡片检查。

  三、理解词句

  1、对照插图一,说说两个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在图上找出“烟村、亭台、花”。

  2、指导学生根据图说说诗的`意思。

  四、指导朗读课文

  1、指导读好全诗:

  让学生边读边想,自己就是画中的孩子,正在告诉别人自己在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让别人也感到那地方很美。

  2、学生反复练读:

  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

  五、游戏激趣,巩固提高

  做图二的找朋友游戏,重点读准“四、十、三”,辨认“八、九”。

  六、布置作业

  课后找一找,我们周围哪些地方用上了这一课的生字,下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

  2、用简笔画让学生选生字卡片填空:

  ( )块田 ( )条鱼 ( )朵花

  3、 读课文指名读、全班齐背、同位互背、指名背。

  二、指导书写

  1、认识田字格。

  2、游戏田字格拍手歌:

  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他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3、指导书写。

  4、练习写字:

  先描一描,发现字的特点,说说怎样写。学生写时,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三、巩固练习

  1、交流我们周围哪些地方用上了这一课的生字

  2、选卡片填空,读绕口令。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11

  教学目标

  1.学习汉字数字一至十,了解古人计数方法,感知数字的实指与虚指的不同。认识“去”并了解字理,认识“里”并初知距离意义。

  2.学写“一、二、三”,以评价观察的方法巩固长横,以摆笔画等方法发现“二、三”短横的写法及横画的.组合。

  3.学习古诗,通过游戏、想象、配乐选择等方式理解诗意,练习朗读。

  预设过程

  一、以古代计数引入,了解学生掌握数字汉字的真实学情

  1.看图举手指回答。

  2.故事讲述古代计数法。

  3.出示十个数字汉字。

  4.利用插图,对汉字与手指对应的游戏,了解真实学情。

  二、学习诗歌,巩固生字,了解诗意

  1.自由读。

  2.同桌互读。学着做到三个会:

  会表扬:如果你觉得他每个字都读正确了,就用喜欢的方式表扬表扬他

  会帮助:如果他有字读错了,就帮助帮助他

  会道谢:被表扬了,被帮助了都要记得说“谢谢”哦!

  3.齐读展示,指名展示,同桌展示。

  4.除了数字,古诗中还藏着两个我们还要认的生字

  课件出示:去,指名读。去是个很意思的字,古时候曾是这样的写的,下面部分表示山洞或者一扇门,上面部分就像一个人,去就是人离开山洞、走出门的意思呢!看看图,古诗中的小朋友走出门啊,好像是去郊游玩耍呢!他们一走啊,就走了二三——里。

  课件出示:里,一里大约是绕我们胜利实验小学的操场两圈半左右的样子,二三里也就六七圈的样子。

  5.学到这里,课文的十二个生字都集中在黑板上了。我们用它们来玩个游戏,大家都玩过的拼图游戏。这是一幅古诗拼图,缺少的几块就在这黑板上得请大家找回来。

  6.风景图选择理解:烟村四五家

  7.图示辅助理解:xxx十枝花。体会数字的虚指意思。

  8.原来,两个小朋友一起去郊游,一路上看到了的那么美丽的景色呢!诗的意思理解了,我们一定能读得更好了。老师这里有三段不一样的音乐,你能帮我选一选,如果要给这首诗配上音乐读一读,你觉得哪一段比较适合。放松姿势,一起欣赏

  9.交流,配乐朗读。

  三、指导书写

  1.评价观察,指导书写“一”。

  2.摆笔画,指导书写“二、三”。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12

  教材分析

  《一去二三里》这篇识字课文巧妙地把一至十数的数字镶嵌其中。

  学情分析

  第一次正式接触识字课,心中一定有着异样的新奇感,也许有的学生早已将古诗念得滚瓜烂熟,就等着课堂上得到教师的肯定;也有大部分学生在学龄前就接触过诗中的数字和“去”、“里”、“花”等简单的汉字,跃跃欲试之心可想而知。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会认12个生字,认识“横”笔画,会写“一”“二”“三””这3个字。

  3.知道诗歌大意,能想像出山村优美的画面。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认字、写字。难点:了解这首诗表达的意境.体会山村的优美和生活的快乐.。

  (一) 激趣导入

  1、 数数拍手游戏。

  2、 师:1-10是十个有趣的数字,古代有位诗人把它们写进了一首诗,我们一起去读一读吧!

  (二) 学习古诗

  1、 请小朋友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边读边想:读音的时候你有什么新发现?

  2、 指名读课文,集体正音,随机提示“一”的变调。

  3、 图文对照:再读课文,然后在图上找一找烟村、亭台、花朵,指给你的学习伙伴看一看,还可以和他一块儿交流一下。

  4、 假如你就是画中的孩子,你想怎样告诉大家自己所看到的景象?(读古诗或着简述诗的大意)

  5、 教师范读(配乐朗诵):小朋友闭着眼睛体会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6、 交流感受

  7、 课间操

  8、 与学习伙伴合作,一位读古诗,一位指图中的内容,轮换合作,边读边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山村?

  9、 小节过渡,配乐齐读古诗体会意境。

  (三) 学习拓展,游戏巩固

  游戏:

  (1) 分发篮球:把篮球送给小朋友,使他们球衣号码与篮球上的数字相符。(学生移动鼠标在计算机中完成)

  (2) 找朋友:带着数字头饰的小朋友站在台上问:“我的朋友在哪里?”拿着相应生字卡片的小朋友应答着跑上台:“你的朋友在这里。”然后大家齐读。

  (3) 用攀高峰:认读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你还会说一(二、三、四……)什么?

  (四) 指导写字

  1、 出示田字格,认识横中线、竖中线和小格的说法,再拍手配儿歌记一记。

  2、 请小朋友把三个生字在书中描一描,边描变想:这三个字都有怎样的笔画,长短一样吗?

  3、 认识笔画“一”,教师范写,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

  4、 练写“一”字,教师巡视指导,评议典型作业。

  教学反思

  《一去二三里》是一篇看图读韵文识字。课文是一首古诗,读来琅琅上口,富有儿童情趣。课文配有插图,小桥、流水、烟村、亭台、桃花……一幅幽静美丽的乡村田野画面。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为了达到本课的教学要求,突出教学重点,我精心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环节,可效果却不尽人意,具体表现在:

  一、指导看图 初步感知

  遵循一年级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上课一开始我就出示插图,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由近及远)观察、了解画的是什么地方,有哪些景物。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凭借形象的画面展开想象,说说看到这么美的景物,你想说些什么?学生发言较热烈,当学生说到看到这么美的桃花,想去摘一些时,我就马上进行思想教育,注意了教学的人文性。可是,在学生说话时,我没有及时让学生说出事物的特点,如:( )的小桥,( )的桃花,( )的房子等等。可见说话训练不到位。

  二、诵读课文 理解字义

  这一环节的教学,我是先教给学生读的方法,努力营造着一种让学生想读,要读的氛围,然后我再范读,让学生模仿老师边读边想像,学生读完后,我就及时地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始终保持读的热情和渴望.最后又很自然地引导到学习生字上。但如果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我能及时地让学生把朗读与图片结合起来理解古诗,那就更好了。比如可提问:当你读了这首古诗,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这会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认识笔画,指导写字

  写字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整个低年级学生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学时,我首先教给学生笔画名称,接着就指导书写“一、二、三”三个字。我本以为这三个字非常简单,只要学会一“横”就什么都会了,却忽略了刚开始学习写字的一年级小朋友,对于他们来说是很困难的,何况要写好一“横”谈何容易。我在教学时没有范写一个,书空一个,再临摹一个,而是三个字一块儿范写、书空、再临摹。这是我这节课最不成功的地方。

  总之,这节课对我来说是有得也有失,有思也有想,这对我以后的教学会有一定的启发。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13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大体了解这首诗表达的意境。体会山村的优美和生活的快乐。

  2、学会汉字一、二、三。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这首诗表达的意境。体会山村的优美和生活的快乐。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表、田字格

  教学时数:

  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出示图)首先看远处有哪些景物?(房屋\袅袅的炊烟)[你能说得更好吗?]

  2、再看房屋背后的小山上有什么?(亭子)亭子也叫亭台,一起说一遍"亭台"

  3、我们再往近处看,近处有那些景物?(蓝蓝的天空\开得正艳的桃花\无忧无虑,快乐飞舞的'小鸟)

  小结:炊烟袅绕的村庄,古朴美丽的亭台,艳丽芬芳的桃花,快乐飞舞的小鸟组成了一个幽静美丽的世外桃源.课文用一首诗把它描写了出来.你们想读吗?

  (过渡):要想读好读对就必须把下面这些音节读准

  二.复习音节

  1、(出示课文音节)请同学们又快又准地找出其中的整体认读音节.(yi,si,wu,shi,zhi)齐读一遍.

  2、(出示er)你们认识这个由特殊韵母组成的音节吗?请

  读,读时注意舌头由平到卷,领读

  3、(出示ting,san,cun)你能分辨两组韵母有什么不同?你读时怎样区分?请你读出他们的不同.抽读,领读.

  三.读课文

  1、(出示课文拼音)同桌小朋友互相帮助读一读。试一试。(少量时间自由读)

  2、抽读。

  3、(出示拼音加汉字)联系拼音读课文

  4、(出示古诗)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以各种形式朗读,要读出你对美丽景色喜欢的感情。

  5、眯起眼睛,把课文轻轻背一边,一边背,一边想象,好象你走进了这个小村庄里。

  四.学生字

  1、(出示卡片)看卡片拼读(开火车)

  2、拆去拼音再读

  3、认识田字格

  4、学习写字:

  ①先看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②写笔画横要注意什么?

  ③示范(起笔要稍重行笔要果断,稍微向上斜,收笔要稍顿。)

  ④一起书空

  5、分别用一、二、三说话,并学习写字。

  五.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古诗>和三个生字"一

  二

  三"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我希望你们能以同样的态度上每一节课.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14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认识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教学重难点】

  认字和写字是本课重点;分辩“八”和“入”是难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或生字卡片。

  【设计特色】

  游戏中识字。

  【教学时间】

  2课时。

  【过程设计】

  一、谈话引入

  看图图画上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两个孩子看见了什么?

  二、出示课题

  老师范读 板书课题并学习新字“里”。

  三、自读课文

  1、根据拼音自读课文,看谁最先读会。

  2、你就是图中的小朋友,我们一起去感受小山村的美丽。(领读,一起读等)大致了解“烟村、亭台”的意思。

  四、自学生字

  1、画出课文中的生字,先自己读准确,再读给同桌听。

  2、用圆圈圈出课文中的生字。给课后的生字注上拼音。

  五、检查自学情况

  做找朋友的游戏。重点指导读准“三、四、十”。

  六、看图找出文在篮球上的'生字

  七、练习写字

  1、指导学生认识“田字格”。

  2、教师示范书写,边写边说清楚笔画所占的位置。

  3、学生描红,并书写,老师巡回指导。

  八、巩固练习

  选卡片填空,读儿歌等。

  九、实践活动

  课后找一找,看一看,我们周围哪些地方有一到十的数字。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15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4种笔画。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读通课文,通过看图朗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通过诵读,体会小山村的优美和生活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读通课文,规范地写字。

  【教学准备】

  课件。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学完了汉语拼音,我们就可以借助拼音读书、识字啦,你们高兴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借助汉语拼音来学习一首小诗。

  2、板书课题,教学生读课题。

  二、指导看图说图意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知道的?

  2、这是离我们不远的'一个小山村,只要走上二三里路就可以到达,再看看有几户人家?

  3、这里住的人家不多,只有四五家。再数数看,图上有几座亭台楼阁?

  4、花多吗?能数得清吗?

  三、初读课文

  1、刚才我们看的图片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诗中所写的内容,请同学们边看屏幕,边听朗读。

  2、学生借助拼音读古诗。

  3、指名分句读古诗。

  4、齐读。

  5、通过读课文,看图片,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说)

  四、学习生字

  1、认识田字格前的四个生字:

  ⑴ 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借助拼音读生字。

  ⑵ 指名认读生字。

  ⑶ 去掉拼音让学生认读生字。

  2、学习书写生字一、二、三、四、五、六:

  ⑴ 出示投影,教师讲述田字格中的字是本课要求学习的生字。这些字要做到会读,会写、会用。另外,我们还要认识几种笔画。

  ⑵ 齐读生字。

  ⑶ 让学生在课文中把生字一一画出来。

  五、指导写字

  1、认识生字中的笔画。

  2、教师范写生字。

  3、学生描红,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写字姿势。

  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16

  设计理念: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积极营造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观察中生趣,在乐趣中读书,在读书中提高。同时组织有效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形式,培养和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教学重难点:

  认识本课12个生字、熟练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关于数量词的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瞧!我们的火车朋友托马斯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它今天要

  给拼音王国的居民们送水果,(出示幻灯片)但它自己没有办法把水果放到车厢里,这该怎么办呀?让我们一起来帮帮它吧!(男女读拼音,读对一个就放一个苹果)苹果已经全部放到了车厢里,托马斯开心地向拼音王国驶去。”

  二、交流学习:

  1、认识一至十:

  “同学们,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许多拼音朋

  友,也学了不少汉字。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

  在生字王国里认识更多的生字朋友,你们高兴吗?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走进生字王国吧!生字王国里真热闹,瞧!一进大门就看见这么多的小朋友准备打篮球呢!谁来数数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出示幻灯片,十个数字跳到篮球里)

  (1)谁认识这些汉字里的数字朋友?请认识的同学跟大家说说你是怎么认识的或以前是怎样记住的?

  (2)一些数字有的'小朋友已经提前认识了,你们真是爱学习的孩子。没有认识这些字的小朋友也不要着急,我们请拼音朋友来帮忙,好吗?

  (3)学生练读。

  (4)齐读、指名认生字卡片。

  (5)做动作区分“八”和“入”。

  2、认识“去”和“里”:

  (1)宋代有位诗人邵雍把这十个数字还写在了一首诗里,想知道他是怎么写的吗?揭题——板书课题。

  (2)题目中最好认的字是哪三个字?

  (3)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记住“去”和“里”。(“一去”是一路走去,“一里”大概绕学校操场走一圈。)

  (4)齐读课题。

  3、诗中记字,正确读诗:

  (1)一路走出二三里,图中的孩子看到了什么?(出示插图)

  (2)出示诗句,学生练读,碰到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圈起来多读几遍。

  (3)指名读——师比读——请你学我这样读。

  (4)找找诗中的十个数字,看看读音有什么变化?了解“一”的变调。

  (5)大家学得真努力,课文里的字娃娃想看看大家是不是真的记住它们了,就悄悄地溜出了门,大家还会读吗?(出示幻灯片)

  三、拓展练习:

  1、(出示关于数量的图片)老师从生活中找到了许多东西,你会给它们选择正确的答案吗?

  2、连成儿歌读一读。

  3、你能在生活中找一找数字朋友吗?

  4、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数字就是表示事物数量的一个符号,是比较没意思的。可是到了诗人的笔下,经过巧妙地构思、恰当地安排,它们就能变无聊为奇特。一去二三里就是这样的。清代大文人郑板桥也巧妙地用一至十写了一首《咏雪诗》。(出示幻灯片)

  四、作业:

  把你今天认识的生字朋友介绍给你最喜欢的人。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17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㈠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内容是一首古代童谣,要求认识十二个生字,配有两幅插图。

  【学生分析】

  学习本课时,学生刚刚学完汉语拼音,在学拼音的过程中已经认识了部分生字,学习了几首儿歌,有初步的学习生字和儿歌的经验。但学生对汉语拼音还没有达到熟练巩固的进步。本课要掌握的十个表示数字的汉字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较多的接触。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教师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学习目标】

  1、认识十个表示数字的汉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有余力者会背诵。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课前准备】

  课件制作。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导入

  1、小朋友,大家在幼儿园学过许多儿歌,谁还记得哪些儿歌中有数字?你能背给大家听听吗?

  ⑴ 学生回忆旧知。

  ⑵ 指名背诵儿歌。其余学生跟背“

  备选若学生一下子说不出来,则教师举例示范。

  (如一、二、三,爬上山,

  四、五、六,翻跟头,

  七、八、九,拍皮球,

  伸出两只手,十个手指头。)

  2、这些数字儿歌可真有趣!

  环节意图:通过让学生回忆旧知,调动学生的原有语言储备,为学习新内容做准备。

  二、学习古诗

  1、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一首古诗,里面也有数字,大家想读吗?

  2、读通诗句:

  ⑴ 请打开语文书翻到44页,先把数字宝宝圈出来,再读一读。

  ⑵ 谁能把圈出来的数字宝宝大声地念给大家听?

  指名读,师生正音。(课件出示诗句,并圈出十个数字)

  大家一起读一遍。

  ⑶ 有一个数字宝宝在诗中的读音跟刚才大家读得不一样,找找是哪一个?(课件圈出yí)

  ① “一”在第四声的前面要变成第二声,在诗中它的后面是qù第四声,所以是“yí去二三里”。另外还有“yí个人”、“yí辆车”、“yí座山”,你还会说吗?指名说。

  ② 再来把第一行读一遍。

  ⑷ 现在,你能把整首诗读下来吗?试试看:

  ① 学生自由读。

  ② 指名读,评价正音,学生齐读。教师适当作指导及示范。

  ③ 齐读。

  ⑸ 每首诗都有一个题目,这首诗的题目叫──(课件出示课题)一去二三里。学生齐读课题:

  ① 题目和诗句的第一行内容一样,读得是否一样呢?听老师读读看。你听出有什么不同?学生听读并说一说不同之处。

  ② 谁来读一读?指名读,评议

  ③ 同桌两个人互相读一遍,听听是否读得不一样了。同桌互读互评

  ④ 谁能加上题目读整首诗?指名读。

  ⑤ 男同学读一遍,女同学比一比。

  3、了解诗意:

  ⑴ 老师在读这首诗的时候,仿佛看见了一个美丽的小山村,你们看见吗?你能说说你看见了哪些景物吗?说不出来,你可以再仔细读读这首诗。学生自由表达交流。

  ⑵ 根据交流情况,随机理解“一去”“里”“烟村”“亭台”等词。

  备选若学生不涉及到这几个词,教师可用提问的方式来引导他们理解大致的意思。

  ⑶ 现在,电脑娃娃要考考大家了。它出现一个画面,叫大家猜是哪一句诗。指名猜或集体猜。

  (课件出示诗句)生齐读。

  环节意图通过猜诗句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将诗句的'内容与画面建立联系,进一步理解诗意,为诵读全诗做铺垫。

  4、诵读全诗:

  ⑴ 一路走出去不远,只见一个村子里炊烟袅袅,有四五户人家,山上有亭台六七座,路边有八九十枝花,多美呀!

  ⑵ 你喜欢这首诗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美美地读一读。生自由感情朗读。

  ⑶ 谁想美美地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⑷ 配乐朗读。

  ⑸ 适当背诵。请会背的同学背一背,不会背的再美美地读一遍。

  三、猜谜语,巩固生字

  1、大家学得很好,老师要奖励大家,猜个谜语,好不好?看,这是一首谜语诗,你会念吗?

  一 片 二 片 三 四 片,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片,

  千 片 万 片 无 数 片,

  飞 入 芦 花 都 不 见。

  学生自由念诗。

  2、出示芦花图片,稍作介绍。学生猜谜。

  3、出示谜底雪。

  4、仔细观察,这首谜语诗与刚才学的诗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学生观察后回答。

  5、出示十个数字顺读一遍,倒读一遍,打乱顺序读一遍。

  四、作业

  1、课堂作业随堂练习2、4题。学生独立作业后校对。

  2、课外作业把《一去二三里》读或者背给爸爸妈妈听,能干的小朋友还可以让爸爸妈妈猜猜《雪》这首谜语诗。

  五、课堂小结

  今天的语文课,你学会了什么?学生交流。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18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认识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教学重点:

  认字和写字。

  教学难点:

  流利、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尝试认字、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我们学完了拼音宝宝,这节课老师带你们认识生字宝宝,你们都认识吗?把书翻到44页,我们读一读。里面有些生字我们是不是已经认识了?

  2、有些还不会的,我们就请拼音宝宝帮忙,同桌两人一起把他读一读。快。

  3、好的,老师要来检查一下大家的认字本领了。这里啊,有些生字卡片,谁来读一读?

  (12个生字请3个人分别带领大家读,读的时候强调三、四和十的音以及一在第四声前要读第二声。)

  4、齐读

  二、师生互动,游戏识字。

  游戏一、小朋友们的识字本领真厉害,接下来我们来玩个游戏。叫做“老师报数、你拿卡片”。

  马上把抽屉里的生字卡片拿出来,按顺序排好。比一比,看那两个小朋友合作的最快最好。老师也把卡片摆好。

  接下来我请一个小朋友上来玩,其他小朋友我们坐在位置上一起拿,看谁拿的准。

  都拿对了,接下来同桌两个人一起玩一玩。“我报数,你拿卡片”。 游戏二、接下来再玩一个游戏,叫“分组游戏”

  出示挂图,我们来看:这里在举行什么比赛啊?(篮球比赛、看这里有篮球筐)

  有几个人参加?(10)

  我们篮球赛是要2组进行比赛的,你们看看,该怎么分组呢?(蓝衣服一队,红衣服一队)你观察的真仔细,我们来看看他们分别是几号,蓝队的是2、3、5、8、9红队是1、4、6、7、10

  真聪明,那么我们拿起卡片赶快分一分,看哪两个小朋友合作分得最快。(有的小朋友一个人分蓝队,一个分红队。有的一起分,有的小朋友还用上了我报数,你来拿的方法)

  分的真快,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蓝队是,红队是,都对了吗?

  三、激趣延伸、看图读诗

  小朋友们都表现的`很好,那我们来看下儿歌,这里也有刚才我们学过的生字。每个人找找看,读读看。

  接下来,颜老师带你们去看下这首儿歌所写的美丽景色,你们看,(出示挂图)我们一起走在弯弯曲曲的小路上,有说有笑的,不知不觉得走了多远?读“一去二三里”

  走啊走,瞧,我们看到了一些小屋,还冒着烟读“烟村四五家”

  你们看,远处的山上有读“亭台六七座”

  看看,指着花读“八九十枝花”

  儿歌里写的景物都展现在我们眼前了,相信小朋友们一定能把这首儿歌流利地读出来,是吗?(齐读、男女生分读,小组读)

  四、认识田字格,学习书写。

  小朋友们,我们已经知道了四线格是拼音宝宝们的家,那生字宝宝的家在哪里呢?

  (出示田字格)

  田字格有首儿歌,听老师来念一念,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我们认识了田字格,接下来,我们来帮“一、二、三”安个家,好吗?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这个笔画叫做“横”。示范写,学生在田字格上写。

  看书观察“二”和“三”的写法,你发现了什么?(横的长短变化和在田字格里位置变化两方面说)示范写,学生练写。

  归纳写法:横的写法是从左到右,写字的顺序是从上到下。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19

  【教材分析】

  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一)的第一课。

  课文是一首古代童谣,它向我们呈现了一幅郊外的美景: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山村里几座亭台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这首童谣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其中。

  本课有两幅图,图一是描绘小山村的景象,表现了童谣的意境,图二是十个运动员和十个球帮助学生识记十个表示数字的汉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生字;认识一种笔画“一”。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顺着“谈话引入,出示课题,自学课文,自学生字,检查自学情况,指导朗读课文,练习写字,巩固练习,实际活动”这一活动过程进行教学,采取多种形式有趣识字的教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观察图画,图文结合,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教学重点】

  认字和写字。

  【教学难点】

  分辨“八”和“入”。

  【课前准备】

  拼音卡片,生字卡片,插图(一)的课件,果子贴图,与本课数字有关的卡片。

  【教学设想】

  从图入手,在读文中识字,采取活泼有趣的方式让生字再现,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记字形,使识字得以巩固。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六个韵母(ai 、iu、an、un、ing、er)、五个整体认读音节(zh、ch、sh、yi、wu)和三个三拼音(jiāò、zuò、huā)

  2、激趣导入:

  开学到现在,同学们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也学了不少汉字,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到识字王国里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啦,老师真为你们高兴!现在,让我们一起快乐地向识字王国出发吧!

  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1、看图说话。(出示文中插图一的课件)引导学生边观察边听边想象: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你看到了什么?(相机板书:烟村、亭台、花)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感觉?(板书:美)

  2、揭示课题:有一首古时候的童谣,说的就是这幅图。板书课题并注上拼音。

  3、指名读课题,谁能读读课题?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

  4、课题的“去”和“里”是什么意思?结合具体实例帮助理解。

  三、初读课文,感受课文的美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看课文)

  2、教师放慢语速带读课文,学生轻声跟读。(两遍)

  四、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用(一)画出12个要认识的12个生字,同桌互帮互学。

  3、全班交流:在这篇课文里除了这12个生字外,其他的字怎么办?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样认识的?

  4、学生各自看着拼音拼读12个生字。(每个生字拼读两遍)

  5、教学生字:

  ⑴ 出示12个生字(带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注意“去”“四”“三”“十”)

  ⑵ 去掉拼音打乱顺序抽读12张生字卡,开火车读,小组竟赛读,全班齐读。

  ⑶ 分一分:你们能把这12个生字分成两类吗?为什么这样分?(小组交流,集体订正,引导学生把“去”和“里”分为一组。)

  ⑷ “找朋友”游戏:把“一”至“十”和数学中的阿拉伯数字“1”至“10”的卡片发给学生,找出自己的朋友,如“一”和“1”是一对好朋友。

  ⑸ 用“去”“里”组词,看谁组得多。

  ⑹ 动动手“我会做”:学生用自己的手,怎样做手势来表示这十个数字,使别人会意。

  ⑺ “摘果子”游戏:把12个生字藏在果子后面,摘一个领读对了,就奖励这个“果子”。

  ⑻ 带生字准备回家:学生认读12个生字。

  五、朗读感悟

  1、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2、把课文读得有感情,有韵律。问:小山村的景色美吗?你最喜欢图中的什么?你能把课文读得美一点吗?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自愿起立表演读,小组竞赛读,师生表演读,全班齐读。)

  六、布置作业

  1、把课文读给父母听。

  2、课后找一找,我们周围哪些地方有本课的生字,比一比谁找得多。

  【教学反思】

  不知什么原因,上完这节汇报课后,总有许多遗憾环绕在我的脑海里:二十多年的从教路,虽然有徘徊过,也有成功过,有令自己欣慰的时候,但这一节课总的感觉是不成功的。

  我几番的思前想后,就是自己的教育理念有待更新。在新课程理论的阅读过程中,虽然能感觉到新课程为我们的教育描绘了一个令人向往的图景,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总把握不住尺度,没有很好地落实到位。我也知道:新一轮课改,教师不仅要有更新的教育理念,更重要的是要有新的教学方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思路是清晰的,从图入手,观察说话,初步感受小山村的美,从而引出这首个歌谣,让学生感受歌谣的美,多种形式地、有趣地学习生字。但关键的问题是没有很好地把握好四十分钟的时间,没有合理地安排每一个环节,恰当地分配时间,结果教学任务完成不了。最后学生没有时间进行朗读感悟童谣的美,只能把遗憾留给下一节课。

  为此,我认为课前了解学情,沟通学路,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人,从而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极为重要。我也知道,当今课改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课堂教学体现以学定教,不能只是按部就班地把学生引入自己预先设计的教学环节中,而是根据课堂上学生的接受情况而灵活地调整梳理,让自己的设计意图融进学生的思维,学生的自主性会在师生活动中得到发展。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20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学会“一、二、三”的音、形、意。

  2、图文结合,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优美和生活的快乐。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果,燕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已经学完了拼音,对吧?从这堂课开始,我们就要学习我们祖国的文字了,谁知道我们祖国的文字叫什么名字呢?他们到底说得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电脑娃娃告诉我们。

  2、一起告诉老师,我们祖国的文字叫什么呀?

  3、哎哟,一听说小朋友要学汉字呀,一群小燕子早早的就飞到黑板上等着我们了,原来呀,它们是来摘苹果的。

  4、 你瞧,老师这儿有十个苹果,哪位小朋友能把这十个苹果分给小燕子,使果子上的汉字和燕子身上的数字相符合。(小朋友真能干,使每只燕子都得到了自己应该得的苹果)

  二、 认识生字,学习课文

  1、小燕子衔着果子不一会儿就飞到了一座小山村,原来呀,它们的家就在这里呢。小朋友想去小燕子的家乡看看吗?(放课件。)

  2、看了小燕子的家乡,你觉得这里怎么样?

  3、古时候有位诗人也觉得这里很美,就把这里的美景写成了一首诗:

  请小朋友打开书,我们一起来做两件事儿,看谁的小耳朵听得最清楚第一件事儿,请小朋友借助拼音大声读一读这首诗,不过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不能跟着人家一起读,做得到吗?第二件事儿,请你找出生字果上的这十个汉字,用圆圈圈出来,谁能读得又准确又响亮,小燕子就会把生字果送给他。看谁练习得最认真,开始。

  4、如果你认为哪一个生字你可以读得又准确又响亮,你就可以来摘下它。(你想读哪一个)这次老师要多请几个小朋友来摘,把你摘到的生字果来读给大家听。(读对了,小朋友就跟他读,读的不对,我们就给他提建议)

  5、有两个生字宝宝的名字不太容易区分,稍不注意就会喊错,你知道它们是谁吗?(四和十)请摘四和十的小朋友上前一步,你能区分吗?

  ⑴ 还有哪个字是平舌呢?

  ⑵ 看来,我们班的小朋友挺厉害,这么快就把这些生字果全摘走了,其他小朋友还想要吗?老师出两个难点的。“烟、亭”谁来当小老师,教一教大家。谁能两个一起读,(读对了就送给他)

  ⑶ 看来,还是难不倒大家,那我再加点难度,怕不怕?谁能把全首诗读准确?一起读给老师听一听。

  6、借助画面,了解诗意,诵读古诗:

  ⑴ 小朋友朗读得那么认真,老师都听入迷了,眼前仿佛就看见了那座美丽的山村?你们也看见了吗?看见的小朋友举手,还有些小朋友挺诚实没看见,这样吧,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小窍门,小朋友读书的时候要一边读一边想,谁读得越仔细,眼前看到的景物就越多越美,自己小声读一读,试一试看。

  ⑵ 谁告诉老师,你在读的时候都看见了那些景物呢?你是读哪一行诗看到的'?课堂交流。

  ⑶ 这个小山村远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⑷ 小朋友说得那么好,说明你们已经学会了读书的时候边读边想了,以后读书都这样,好吗?

  ⑸ 李老师看见小朋友学得那么认真,突然想起个事儿,我在重庆教的班里呀,有个小姐姐也喜欢这首诗,听说我要到云阳来,她特地朗诵了这首诗,想让我带给你们听一听,想听吗?

  ⑹ 你最喜欢小姐姐朗诵的哪一行诗?你想读一读吗?

  ⑺ 很多孩子都想读,让我们一起来跟小姐姐赛一赛,好吗?(放课件)

  ⑻ 会背吗?会背的小朋友站起来,如果能加上动作就更棒了。

  7、写字:

  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书写三个生字,出示三个字一、二、三,一起读。

  ⑴ 仔细看看,这三个字的字形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都是由横组成,一就是一横,二就是……

  ⑵ 你在生活中见到过这三个字吗?

  ⑶ 认识这三个字容易,写起来可不容易,(放课件)仔细观察“一”,你认为怎样才能写好呢?

  ⑷ 观察“二”,两横有什么不一样。

  ⑸ 观察“三”字,有什么要提醒小朋友的吗?

  ⑹ 自己认认真真的把这三个字写两遍,谁写得好,老师就给她贴上五星。(播放音乐)

  三、小结

  今天,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认识了十个汉字娃娃,并且还学会了写一、二、三,学习汉字有趣吗?以后啊,小朋友每一天都能认识一些新的汉字娃娃,把我们祖国的汉字全都装进聪明的小脑袋里,好吗?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探究的兴趣。多发现一些问题,多解决一些问题,甚至开发一些新课题。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02-06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优秀05-06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15篇04-19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15篇)04-19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集锦15篇)05-08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汇编15篇)06-20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合集15篇)06-20

《一去二三里》教学反思08-26

《一去二三里》教案09-14

《一去二三里》的教案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