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元帅》教学设计

时间:2022-10-07 13:54:11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布衣元帅》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布衣元帅》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布衣元帅》教学设计

《布衣元帅》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大意,概括三个小故事主要内容,初步感受课文中心。

  2.掌握6个生字,理解部分词语。

  3.阅读第二则小故事,训练朗读,感受徐帅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理解“布衣”的含义,阅读第二则小故事,抓住重点句子感受徐帅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品质。

  教具学具准备:

  制作课件

  教学理念: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自悟学习,自得学习”的语文实践活动。比如,引题的设计,由赫赫战功的十大“元帅”入手,与“布衣”形成冲突,学生自然会有疑问产生。再比如,由“一生革命,功高盖世”引到“做梦也没想到元帅会是这样,比普通人还普通呢!”又一次产生冲突,从而更深刻地感受徐帅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品质。总之,本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题,悬疑。

  1、出示:元帅。看到“元帅”两字,你想到了什么?

  随机出示十大元帅的图片,及赫赫战功的简介(一两句)。

  师:十大元帅戎马一生,驰骋疆场,以他们的大智大勇,奇韬伟略,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汗马功劳!

  2、出示:布衣。当你看到“布衣”两字时,你又想到了什么?

  (“布衣”指平民百姓的最普通的廉价衣服;“布衣蔬食”常形容生活俭朴;“布衣百姓”指广大劳苦大众了。)

  出示:布衣元帅。齐读,当这两个词语放在一起,你有什么疑问吗?

  (布衣元帅指谁?为什么是“布衣”元帅?等)

  二、自学课文,初步解疑。

  1、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读读课文,课文中的生字词多读几遍,读准它;课文中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通它。

  2、布衣元帅指谁?徐向前。(出示简介)这就是徐帅,一起认识一下。

  三、指导阅读“看门老人”。

  1、师:读了这些简介,你说,徐向前是一个怎样的元帅?

  出示:“徐向前元帅一生革命,功高盖世”齐读

  师:那么,你觉得一个功高盖世的元帅应该穿什么?住的地方是怎样的?

  自由发挥说想法。

  师:是啊,一位新娘也是这么想的,想着,就到了元帅府。身临其境之后,她的想法有什么改变吗?

  2、咱们一起学习第二个小故事《看门老人》,自由朗读,找找,新娘的想法有什么改变吗?想想,是什么让新娘的想法有了改变?

  A、“她怎么也没想到,这一身蓝布旧衣的老人,竟是战功赫赫的元帅!”

  师:你从这句话里感受到了新娘当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师:是什么让新娘如此惊讶?(一身蓝布旧衣)2生读(大吃一惊啊!)

  师:是呀,怪不得新娘会“喃喃自语”——

  B、“做梦也没想到元帅会是这样,比普通人还普通呢!”

  ①“这样”,仅仅是指元帅穿着朴素吗?(交流要点:住小胡同,大门脱落了油漆;会给他们开门;门口没有哨兵……)

  2生读句子

  ②“元帅会是这样,比普通人还普通”,仅仅指他穿得朴素,住得普通吗?(交流:和蔼,慈祥,亲切)

  师: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徐帅?(体会平易近人,待人朴实无华)

  齐读句子

  C、课文是写徐帅的,可是我们刚刚学的第二个小故事中却花了大量笔墨描写了新娘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侧面反映徐帅朴实无华)

  D、出示:“徐向前元帅一生革命,功高盖世,但从不居功自傲,始终保持革命者朴实无华的本色。办公室墙上,他亲笔书写的“人民的公仆”五个大字,就是他一生品质的写照。”

  师生合作读

  四、小节:

  师:徐向前元帅一生就是这样,衣不求华,平易近人,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二个小故事,明天我们继续学习另两个故事,从不同角度去感受徐帅高洁的品行。

  板书

  一身蓝布旧衣功高盖世

  布衣小胡同、脱落了油漆、没有哨兵……元帅

  和蔼,慈祥,亲切朴实无华

《布衣元帅》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大意,概括三个小故事主要内容,初步感受课文中心。

  2、掌握6个生字,理解部分词语。

  重难点:

  了解课文大意,概括三个小故事主要内容,初步感受课文中心。

  教具: 投影片小黑板录音机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审题质疑。

  (1)读了课题,有什么要问的?(布衣元帅指谁?为什么是“布衣”元帅?课文写了哪些事?

  (2)引导:“布衣”是不是单指通常意义上穿布做的衣服?

  请在阅读时找出课文理解的依据。

  2、初读自学。(小黑板揭示自学要求)

  (1)读通课文,学习生字,划出新词。

  (2)划出解释“布衣”含义的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3)课文写了哪几个小故事?

  3、检查学生对课文熟悉情况。

  (1)“布衣元帅”指谁?随机简介徐帅。

  (2)你怎么理解“布衣”这个词的意思?(此间涉及中心理解,只要求找到课文依据,说出大致意思。要点:①指徐帅平时穿“蓝布旧衣”;②指始终保持革命者朴实无华的本色;③指一生做“人民的公仆”。)

  (3)课文哪些情节使你感动?(展开议论,三个小故事都应涉及,通过议论,交流课文内容。)

  (4)凭借标题,说出三则小故事主要内容;完成作业本第5题。(基础好的班级也可以先独立归纳,再交流。)

  4、自学字词井检查。

  (1)拼读生字,同桌互查生字认读。

  (2)小黑板揭示练习要求。

  ①查下列带点宇,把意思旁注在书上。

  功高盖世战功赫赫喃喃自语告诫

  ②根据意思写词语。

  朴素、踏实,不浮夸。( 朴实无华)

  自以为有功劳而骄傲自大。(居功自傲)

  左看看,右看看。(左顾右盼)

  描写、刻画。(写照)

  (3)课堂交流。

  ①读生字和词语,正音:埋怨mán 告辞cí 身着zhuó蓝布旧衣。

  ②解释带点字及整个词语的意思;检查落实第②题带点字的意思。

  ③提出不理解的词语,随机引导联系句子加以理解。

  ④总结。怎样理解词语。学到了什么。

  5、作业。

  (1)读课文10分钟。

  (2)根据自己的实际,抄写生字、词语。

  (3)完成作业本1、2两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阅读三则小故事,训练朗读,感受徐帅朴实无华、平易近人、严格要求子女的品质。

  重难点:

  阅读三则小故事,训练朗读,感受徐帅朴实无华、平易近人、严格要求子女的`品质。

  教具: 投影片小黑板录音机

  1、指导阅读“一块地毯”。

  (1)自由读课文后,述说故事主要内容。

  (2)揭示句子:“这……”秘书很不情愿。”

  ①句子中的省略号是什么意思?(欲言又止。)

  他本来想说什么?请联系上下文意思把秘书想说而没说出的话写出来。

  ②动笔后交流。(要点:秘书的想法——元帅家铺地毯并不过分;招待所也不缺地毯。)

  (3)开始不情愿的秘书,为什么当天就把地毯送到了三座门招待所?(徐帅的解释感动了他。)

  指导朗读徐帅的话。平静但坚决。速度略慢。“穷”、“都应该”、“建设上”读得稍重些。

  (4)分角色朗读徐帅和秘书的对话。(从朗读中体会徐帅送地毯的原因——想到的是国家。)

  2、指导阅读“看门老人”。

  (1)默读,标出写新娘想法的句子,比较新娘想法前后有什么不同,想法的变化说明什么。

  自学思考一小组议论。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理解程度。

  (2)小黑板揭示句子:

  做梦也没想到徐帅会是这样,比普通人还普通呢!

  读句后理解:

  ①“这样”指怎么样?(讨论。要点:穿蓝布旧衣;住小胡同,大门脱落了油漆;会给他们开门;门口没有哨兵……)

  ②“元帅会是这样,比普通人还普通”,仅仅指生活上朴素吗?圈出描写徐帅神态的词。(和蔼,慈祥,亲切,体会平易近人,待人朴实无华。)

  (3)说话。联系课文内容,用上“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竟然……”或“她怎么也没有想到……竟然……”说一句话。(展开讨论,注意纠正递进的语病。)

  (4)朗读课文。读出新娘想法变化的感情层次:激动一几乎惊叫一喃哺自语。

  自由读体会一指名选读,评价引导一齐读

  (5)课文是写徐帅的,为什么花那么多笔墨写新娘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侧面反映徐帅朴实无华o)

  3、指导阅读“路是人走出来的”。

  (1)这则故事的标题和前面学的两则有什么不同?(引用徐帅的话作标题。)划出课文原句,读第1节。

  (1)理解句子。

  ①“铺路”上的引号是什么意思?(表示特定的称谓。)

  ②用课文中的句子解释“铺路”的意思。(靠着爸爸的名声要房子;搞不正当的活动为个人谋取好处。)

  ③“告诫”的近义词有哪些? (教育、教训、警告、劝告……)这些近义词能不能替换“告诫”?为什么?(引导体会用词的优劣。可以替代,但不及“告诫”既有警告,又有劝导的意思,表达徐帅对于女的严格要求更准确。)

  ④“路是自己走出来的!”这句话什么意思?为什么用惊叹号?(人生的道路要靠自己去闯。加惊叹号,强调其严肃性,语重心长。)

  试读这句话。

  (3)在换房问题上徐帅又一次告诫子女。分角色朗读饭桌上的对话。(指导点拨徐帅的口气应是认真、严肃的。)

  (4)明明是一次谈话,为什么用“审问”这个词?(体会引号作用:严肃查问的特定说法,反映徐帅严格要求子女。)

  4、质疑。

  5、作业,选择一题。

  (1)用“……没想到……竟是……”这样的句式写两句话。

  (2)给第3N仙、故事的直接对话补上人物的神情、动作(提示语位置应有变化),表达徐帅对子女的严格和厚爱。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第1小节,体会作用,领悟课文中心。

  2、选择一则小故事复述,完成作业。

  重难点:

  领悟课文中心。选择一则小故事复述。

  教具: 投影片小黑板录音机

  1、回顾课文内容,探究人物品质。

  读了三则小故事,你觉得徐帅是怎样一个人?(鼓励联系课文,多角度演说。如不图享受,事事想到国家,生活朴素,平易近人,对子女严格要求等。)

  2、学习第1小节,体会作用,领悟中心。

  (1)默读,思考每句话的意思。

  (2)读第1句。这句话讲了哪两层意思?

  说说“功高盖世”和“朴实无华”的意思。对比着写强调什么?(始终保持革命者的本色——本来面貌。)

  (3)第2句话写什么?

  怎么理解“人民的公仆”就是他一生品质写照这句话’(他用这句话勉励自己、鞭策自己,时时、事事做人民的公仆。)

  (4)这一节与三个小故事反映徐帅的品质有什么联系?(是全文的总起。概括了徐帅的品质:一生朴实无华,做人民的公仆。)

  (5)读第1自然段,完成作业本习题6。交流,议论为什么排除选项(1)(2)。[选项(1)不是本课内容的中心;选项(2)只概括了第1则小故事反映的品质,不全面。]

  (6)再审题。联系第1自然段,说明为什么称徐帅是“布衣元帅”?“布衣”这个词和中心有什么联系?(含蓄点出中心。)

  (7)小结,领悟课文中心思想最基本的方法是理解主要内容。设想作者为什么写这些内容,要赞扬什么。除这个方法外,有时还可以注意文章有没有点出中心的句子。注意审查题目。

  3、选择一个故事,详细复述。

  (1)提示要求。详细复述可以理解为把故事讲给别人听。因此要保留情节。准备的时候记住情节要点,按要点讲,不要背课文,可以根据需要对句序、句式作调整。讲的时候态度要自然大方,声音清晰,语言连贯、流畅。

  (2)准备一指名引路(评价)一四人小组交流。

  4、作业。

  (1)听写词语。

  (2)完成作业本3、4两题。

【《布衣元帅》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布衣元帅》的教后反思10-06

《元帅和小棋手》教案设计范文08-26

布衣树10-08

《冰花》教学设计 冰花教学设计12-12

《头饰设计》教学设计06-06

欣赏与设计教学设计05-24

经典教学设计03-05

(精选)教学设计08-18

教学设计04-19

数学教学教学设计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