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二》教学设计

时间:2022-10-07 00:55:46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练习二》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练习二》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练习二》教学设计

《练习二》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完成练习五的第12~14题。

  教学要求:

  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进一步明确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使学生能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并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教学重点:

  巩固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教学过程:

  一、完成第30页的12~14题。教学过程:

  1、第12题

  先让学生连一连,交流使说说公因数和公倍数的.含义。

  2、第13题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说说分别是什么方法求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的。

  什么情况下可以根据两个数的特征直接写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第14题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说说分别是什么方法求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的。

  什么情况下可以根据两个数的特征直接写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4、联系第13题和第14题比较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二、思考题

  帮助学生弄清两点:

  ⑴水果实际上分掉45块,巧克力实际分掉35块。

  ⑵由于每种糖果都是平均分给这个小组的同学,因此小组的人数既是45的因数,又是35的因数。

  然后让学生解答。

  三、“你知道吗”

  让学生读一读,并说一说从中了解到了哪些知识,自己对哪部分比较有兴趣,还想进一步了解哪些知识?鼓励学生用上述方法试着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

《练习二》教学设计2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进行根据上下文理解词义的词句练习。

  2、写好钢笔字。

  教学重难点

  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意思。

  教学准备:投影,字典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一)第一部分

  1、审题,指名读题目。

  2、出示小黑板: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

  3、学生自由读原句。

  4、小组学生把这两种解释都放入句中自由读一读。

  5、小组汇报:根据上下文意思,谈谈朗读的感受。

  (二)第二部分

  1、审题,指名读题目。

  2、自由读通,读顺句子。

  3、小组学生合作求学网,讨论选择确切的解释。

  4、小组交流:根据句子和字典选出合适的字义。

  (三)第三部分

  1、师:根据上下文确定字词的意思,这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掌握了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今后的阅读中快速、准确地了解一些难解的'字词的意思。

  2、指定一篇后面的课文,请学生用此法预习生字词。

  3、汇报交流。

  二、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1、认识要写的字。

  2、小组学习。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讨论:这几个字中的撇和竖怎样写才好看?

  3、轮流汇报讨论结果,指名总结:撇要紧缩,短而弯;竖要舒展,长而尖。

  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提醒学生观察,注意间架结构和布局。

  5、学生练习描红、仿影,细细体会。

  6、反馈:展示优秀作业,表扬优秀字例和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读背成语,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成语,熟读成诵。

  2、钢笔字要求正确、规范,掌握毛笔字的基本运笔方法。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读题,审题。

  2、出示8条成语,四人小组学生合作学习,读准成语的音。

  ⑴小组汇报朗读。

  ⑵指名做小老师朗读8条成语,学生连读成语歌。

  3、分小组讨论成语的意思。

  4、连读成语,体会意思。

  5、小组交流对成语的理解,教师适当予以点拨和表扬。

  6、练背。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竖有悬针竖和垂露竖之分。

  2、教师书写,指导运笔方法。

  ⑴悬针竖:逆锋右上入纸,向下行笔,渐行渐提,引申出锋,力送锋尖,悬空回缩收笔。

  ⑵垂露竖:起笔同上,中锋下行,收笔处稍顿再折向左上缩回,藏锋收笔。

  ⑶要在竖中线上书写,不要歪斜。

  3、学生练习书写。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口语交际——当有人敲门的时候

  教学重难点

  能够用通顺的语言将不同的情况表述出来。

  教学过程

  一、读题,明确要求。

  二、指导。

  1、出示书上的挂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小组讨论:当有人敲门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哪几种情况?

  3、小组汇报。

  4、集体讨论: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应注意些什么?

  生:当自己一人在家时,如果高敲门者是亲朋好友或非常熟悉的人,就要充满热情,礼貌接待。

  生:当自己一人在家时,如果敲门者是陌生人,首先要询问他的身份以及与家人的关系,接着要设法核实。如果一时无法核实,而又觉得有所疑问,甚至发现明显的破绽,那千万不能开门。

  师:说得好,但与人说话时仍要注意得体,态度要十分坚决。

  5、说能把几位同学和老师的话连起来说一说?

  三、分角色表演。

  四、教师总结。

【《练习二》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练习1》教学设计范文10-07

位置二教学设计10-07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10-07

练习7的教案设计10-07

四年级《练习1》教学设计10-07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10-07

《练习二》数学教案07-14

《练习1》教学反思10-07

《练习3》教学反思10-07

《练习6》教学反思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