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邮票齿孔的故事人物是谁

时间:2024-02-29 10:07:51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邮票齿孔的故事人物是谁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邮票齿孔的故事人物是谁,欢迎阅读与收藏。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邮票齿孔的故事人物是谁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2、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邮票齿孔的故事》,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了解了课文的大意。通过学习,我们知道邮票打孔机是(英国发明家阿切尔)发明的。(师板书:阿切尔,生齐说)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那么在打孔机发明之前,邮票是什么样子的呢?用的时候有什么不方便呢?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找找答案。(生自由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指名回答:最早的邮票跟现在的不一样。每枚邮票的四周没有齿孔,许多枚邮票连在一起,使用的时候,得用小刀裁开。)

  2、跟你的理解一样吗?让我们再一次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生齐读)

  3、(师出示:事先打印的1840年英国首次发行的邮票。)这就是当年发行的邮票,请大家仔细看一看,谁能不看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以前的邮票跟现在的邮票有什么不一样?)(指名2~3人回答。)

  设计意图:

  用实物帮助学生认识以前的邮票跟现在的邮票不一样,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训练口语表达。

  三、学习课文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1、师生接读第二自然段。师读:“1848年的一天,英国发明家阿切尔到伦敦一家小酒馆喝酒。在发明家的身旁发生了这样一件事······”生接读:“一位先生左手拿着一大张邮票······对不起,我也没带。’”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内容较简单,所以采用师生接读的方式来学习,没有过多的讲解。

  2、那个人想了想,然后做出了一些奇怪的举动,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圈出表示那个人动作的词。(学生默读,圈出词语。)

  (指名交流圈出的词语。)

  3、让我们一起边读第二自然段边做一做那个人的动作。(生齐读并做动作。)

  4、你觉得那个人是个怎样的人?

  (那个人是个聪明、爱动脑筋的人。)

  5、“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吸引”是什么意思?先看看书上的图,哪个人是阿切尔?

  (学生观察图画,回答:端着酒杯,站着的人是阿切尔,他一动不动,眼睛盯着那个人的手看,仔细地观察那个人的一举一动。坐着的人是那个人,他一手拿邮票,一手拿着别针。)

  是啊,阿切尔多么善于观察,注意力完全被那个人吸引了。(板书:观察。)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图中人物的动作、神态来理解“吸引”一词,从而体会阿切尔是个非常善于观察的人,这也是发明家都具备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6、阿切尔看到这一切又是怎样想的呢?(板书:想。)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四自然段,找到答案。

  (指名回答:“他想:要是有一台机器能给邮票打孔,不是很好吗?”)

  是啊,这个想法真好!于是他开始了研究工作!(板书:研究)他会做哪些研究呢?(指名回答)随机问:他的研究工作会一帆风顺吗?会遇到困难吗?

  设计意图:课文只用一句话来写阿切尔开始了研究工作,并没有具体写出他是怎样研究打孔机的,这个环节的设计是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经验或自己在其它读物中看到的有关发明创造的内容,展开自己的想象,想象阿切尔的研究工作会是怎样的,更应了解到每一项发明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付出许多努力的。

  7、“邮票打孔机造出来了。用它打过孔的整张邮票······”(学生接)读:“很容易一枚枚地撕开,使用的时候非常方便。”

  师出示现在打过孔的邮票,请两位学生撕邮票,说说你的感受。

  (指名撕邮票,说感受,体会“使用起来很方便”。)

  8、(出示:“英国邮政部门立即采用了这种机器。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学生齐读)

  能给“立即”换一个词意思不变吗?(立刻、马上、立马······)

  从“仍然”一词你看出了什么?(看出了邮票打孔机使用的时间很长,一直到现在还在全世界广泛使用着。)

  9、把第四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了解打孔机发明的过程。

  (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谁能看着黑板上的板书,用自己的话说说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先自己小声地练习说一说,也可以同桌互相说一说。

  (学生自己练说,指2~3名学生说:“1848年的一天,英国发明家阿切尔在酒馆喝酒,他被一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那个人用别针在邮票的连接处刺上孔,邮票就很容易被撕开了。于是阿切尔想:‘要是有一台机器能给邮票打孔,不是很好吗?’他很快研究出了这种打孔机,用它打过孔的整张邮票,很容易一枚枚地撕开,这就是带齿孔的邮票。”全部一起小声地说一说。)

  四、课外延伸:

  正是由于阿切尔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联想、勤于动手,最后发明了邮票打孔机,给全世界人带来了方便,成为一名了不起的发明家!(板书:发明家)

  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发明家,他们发明了什么?

  (鲁班发明了锯子、瓦特发明了蒸汽机、贝尔发明了电话······)

  五、小结:

  所有的发明都离不开观察、思考、联想以及反复的动手试验,希望我们同学们也能从中受到启发,做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孩子,说不定你们也会有发明创造呢!

  六、板书设计:

  邮票齿孔的故事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邮票齿孔的故事人物是谁】相关文章: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03-12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08-24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03-08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反思10-06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反思04-23

《邮票齿孔的故事》的教案设计08-25

课文《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反思10-05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设计范文08-26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15篇08-25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15篇)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