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教学设计

时间:2024-02-27 17:01:03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潼关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潼关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潼关教学设计

潼关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赏读,体验诗歌高远壮阔的意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知少年谭嗣同冲破束缚、强我中华的壮志豪情。

  教学重点:引导品读诗歌,明晰赏析角度。

  教学难点:多角度地理解诗歌。

  教学方法:以设定的小目标依次进行教学。教师引领,学生为主体。

  学法指导:体验交流,合作探究,提炼归纳。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型:自读课多媒体使用:PPT.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自主学习

  请学生根据自己学习古诗的积累,拟定学习小目标。

  学习目标:1.朗读诗歌,理解诗意。

  2.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进一步体会诗歌的情感。

  3.背诵诗歌。

  二、诵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学生活动一:全体读诗,感受诗歌节奏、韵律。

  学生活动二:结合注释,串讲诗歌。

  1.请学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者句子,学生交流探讨。

  2.请学生划分诗歌节奏,并谈谈理由。

  3.串讲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

  三、赏析诗歌,体会诗歌感情

  (一)资料助读:谭嗣同写这首诗时才十几岁,当时随父赴甘肃上任,途径陕西潼关,被北方的特有的.壮阔风景所震撼,欣然命笔。

  (二)学生活动:品味诗歌的语句,体会诗人情感。

  四、走近诗人,感受少年意气

  教师:山水本无情,只不过是大自然的景观,为何谭嗣同的眼里,山水都似乎有了壮怀激烈的举动?

  资料助读:少年谭嗣同,当时面临的中国正是一个软弱无力,被列强随意欺凌的国家。少年谭嗣同对此深感愤慨,在随父上任的途中已经是满腔热情渴望为民族国家争取光荣,面对北方的壮阔山水,感觉跟自己的那种冲破罗网、勇往直前、改造国家命运的心情相似,移情于物,所以才写下这首诗。

  学生活动:调动积累,运用联想和想象,感知诗人少年时期“胸怀天下”的心胸。

  五、课堂小结:

  (一)请学生谈谈这堂课学习的收获。

  提示:可以从理解诗歌的方法、赏析诗歌的角度以及人生启迪等

  方面谈。

  (二)教师:诗歌是我们文学殿堂里一颗璀璨的明珠。老师希望同学们以后旅行的时候,可以用诗意的眼光来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

潼关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诗词曲五首》中的一首元曲,张养浩的这首小令是元曲中的一首名曲,流传很广,脍炙人口张养浩是元朝官吏,曾做过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他任职期间,体恤百姓疾苦,赈济灾民,整顿吏治,做了不少利国利民的好事《山坡羊.潼关怀古》就是他任陕西行台中丞时,路过历朝兵家必争之地的"潼关",颇有感触,从而创作了一首流传千古的散曲,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书写了祖国河山的壮丽景象,字里行间,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调,结尾二句,更是如同点睛之笔,富含哲理,让人回味无穷,至今读来,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推敲品味诗歌的语言,初步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反复吟咏诵读,体会作者的情感和伟大的人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人道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抓住诗歌关键字词,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知人论世,借了解张养浩,解读文本中的情感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

  学习方法:

  阅读品味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用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心怀敬仰,走近作者——激趣导入

  (一)激趣导入:

  1.教师展示幻灯片上的人物资料

  有这样一个人,他19岁踏上仕途,为官清正,敢于屡次犯颜直谏;有这样一个人,因看透了上层统治集团的黑暗腐败,便以父老归养为由,辞官归隐,屡召不赴。有人通过平日的阅读或预习,猜出这位人物是谁了吗?

  (二)走近作者

  1.学生回答问题并简介曲作者——张养浩

  2.教师展示幻灯片资料

  教师强调:“国公”为古代五等爵位中位列第一的公爵,“文忠”为仅次于“文正”的对人臣的谥号。元朝统治者为何给予他如此高的评价呢?请大家看一段资料。

  归隐后的张养浩十年间七拒诏书,可当朝廷以“关中大旱,饥民相食”召其为陕西行台中丞前往赈灾时,他却不顾高龄体弱,随即“散其家之所有”“登车就道”星夜赴任。一路行来,目睹灾民惨状的他,感历代兴废,写下了许多怀古之曲。可惜的是,这样一位博学硕得,为民承重之人,却在到任后不久,劳瘁而卒。“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那今天就让我们现代的关中人,怀着一份敬仰,共同学习他的一首元曲《山坡羊·潼关怀古》。

  二、心存敬仰,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一)朗读指导

  1.学生齐读作品,教师指导学生在整齐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断与连(停顿),轻和重(重读),抑与扬(语调)。

  2.指名朗读并稍作点评

  3.听示范朗读

  (二)层次梳理

  提问:赞叹之余如何也能让自己的朗读水平有所提升,我想我们还是先从理解作品本身入手。大家能以表达方式为依据为这首小令分层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第一层描写(写景);第二层记叙加抒情;第三层议论。

  三、心存敬仰,品读佳作——研读鉴赏

  (一)一品写景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1.你能根据这幅图谈谈你对“潼关”地理位置的认识吗?

  学生回答,教师展示资料

  2.看来潼关地势险要,实属历代兵家必争之地。那么作者途径此处,是否用文字将潼关的地理位置及险要的地势写出来了?你认为此句中那些词用得好?

  3.依据学生回答,重点分析“聚”和“怒”

  “聚”从视觉的角度,化静为动,写出了裙山飞奔而来之势和万峰攒立之状;“怒”字从听觉的角度,借拟人的修辞,既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又写出了作者吊古伤今的不平心绪。教师板书——途径潼关,力绘壮景(雄浑、气势)

  4.可见张养浩起笔就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潼关的壮景,那朗读时自然应在雄浑的基础上,读得更有气势一些。指名朗读,并齐读。

  (二)二品抒情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1. 诗人由潼关的险要地形联想到潼关的历史作用,很自然会想到离潼关不远的长安和建都长安的历代王朝。于是他大笔一挥写下了他遥望长安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板书:遥望长安,深沉感慨

  2.古人望长安心情多不快,你能从李白的诗句中找出他伤心的理由吗?

  展示幻灯片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李白

  学生抓关键词分析后教师小结:“迁客”一次让我们隐约捕捉到了李白流放夜郎时对国运的`关切,朝廷的眷恋及壮志难酬的伤感。可张养浩作为朝廷重用的官员,他为何会在赴任途中“踌躇”“伤心”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展示幻灯片

  长安不仅是秦汉都城,魏、晋、隋、唐都建都长安。作为六朝古都,当年是何等的繁华、昌盛。现在,昔日的奢华早已灰飞烟灭不复存,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的衰败景象,怎能不令诗人踌蹰伤心呢?

  作为六朝的古都,昔日的繁花、昌盛早已在朝代的更迭中灰飞烟灭,余下的只有断壁残垣的衰败,哀鸿遍野的凄凉。这一句概括了历代帝业盛衰兴亡的沧桑变化,让人能想象出战争的惨烈图景,而这些都是作者无线伤感的原因。

  (三)三品议论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诗人的情感,是不是停留在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的伤悲,或是停留在为一代代王朝的兴盛衰败的踌蹰? 我们来一起品品作者的议论句。

  诗人关注的是老百姓。通过对历史清醒的认识,诗人感到悲愤的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是诗人的可贵之处。

  2.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原来作者从历代帝王的兴衰史中得出了一个结论:历代王朝的或兴或衰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与苦难。这一结论背后难言的是他对百姓疾苦的深切的同情与关怀。板书:剖析兴衰,揭示真理(悲愤)

  3.那朝代更迭,为何受苦的总是老百姓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王朝之“兴”必大兴土木,搜刮民脂民膏的同时,劳役之苦更重。如秦兴时筑长城、开驰道、造宫室,民怨沸腾。王朝之“衰”则兵祸连结,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因此说这一句发人所未发,深刻而警策,精炼的文字蕴含着深切的人文关怀。

  一个王朝建立、兴盛时,百姓会苦;这样一个令百姓受苦的王朝灭亡了老百姓还是受苦。你们是否知道老百姓具体会受哪些苦?

  (四)四品忠魂

  1.下面这两句诗有什么不同?

  学生发言后教师小结:

  2.你如何评价张养浩?

  学生讨论并总结,教师将学生的评价写在板书里,如刚正不阿、仗义执言、心诚爱民、鞠躬尽瘁,并画成一座丰碑

  3.请满怀敬意再读诗文。

  四、心怀敬仰,创意古诗

  1.写创意古诗

  2.展示范例

  3.学生当堂练习并朗读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适当点评

  4.教师总结本课:张养浩用自己的行为在我们的心中竖起了一座不倒的丰碑,最后,让我再次饱含着满腔敬意,读一读这首景中藏情,情中有景,语言洗练,词约义丰的元散曲中的优秀之作,去用心追忆、哀悼这样一个伟大的灵魂!

  【板书】

  途径潼关,力绘壮景(雄浑、气势)

  遥望长安,深沉感慨(稍缓、沉重)

  剖析兴衰,揭示真理(悲愤)

潼关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与要求

  1、指导学生把握古代诗词的多种体裁。

  2、体会蕴涵在诗词中的感情、思想和哲理。

  3、引导学生跨越时空,与古人对话,体会其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疏通文意。

  2、通过多读多背,培养和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语感和悟性。

  教学难点

  通过多读多背,培养和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语感和悟性。

  教学教具

  准备相关图片与音像剪辑。

  教学过程

  一、创设诗的氛围,导入新课

  师:我国是诗的国度,两千年来,许多优美的诗篇为历代人们所传诵。你最喜欢哪一首诗,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师:同学们非常喜欢诗,非常喜欢我国古代文学瑰宝,今天,我们一起品味元朝张养浩的小令《山坡羊潼关怀古》。(电脑出现课题)

  解题:小令属元散曲,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山坡羊是小令的曲牌。怀古指游览古迹而触发感慨。

  师:我们也有机会浏览名胜古迹,心情是轻松愉快的。作者游潼关,心情是怎样的?

  (附背景资料: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是元代散曲名家中极少数做过高官的汉族人之一。当时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灾情十分严峻。经历过宦海浮沉的张养浩本已厌倦官场生活,弃官归养;但得知关中百姓外境危困,毅然受命,出任陕西行台中丞,振济灾民,因此途经潼关。后因积劳成疾,客死任所。张养浩对百姓充满深切的同情,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

  二、研习课文

  1、顺读,把握诗的结构美

  ⑴大声自由读课文,请两个同学读课文,集体纠音。

  ⑵正音:峦()踌()蹰()阙()兴()

  ⑶齐读。要求读准字音。

  ⑷明确诗由三部分构成:写景、抒情、议论。

  2、品读,体会诗的音乐美

  ⑴写景部分

  电脑课件出示古潼关地形图,要求学生介绍潼关的地理位置以及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设题目的:缩短学生与潼关的空间距离)

  (明确:潼关内有华山,外有黄河,西有长安,东有洛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师:作者是否把潼关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上发挥的作用表现出来?你认为哪些词用得好?

  (电脑课件出现群山聚拢,黄河奔腾图)

  师:在读写景部分,重音落在那个词,节奏如何划分?

  ⑵抒情部分

  师:诗人由潼关的险要地形联想到潼关的历史作用,很自然会想到离潼关不远的长安和建都长安的.历代王朝。老师感到不解的是,为什么诗人望西都要意踌蹰?为什么在秦汉行经处,要伤心呢?

  学生讨论发言,明确:长安不仅是秦汉都城,魏、晋、隋、唐都建都长安。作为六朝古都,当年是何等的繁华、昌盛。现在,昔日的奢华早已灰飞烟灭不复存,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的衰败景象,怎能不令诗人踌蹰伤心呢?

  ⑶议论部分

  师:诗人的情感,是不是停留在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而伤悲,或是停留在为一代代王朝的兴盛衰败而踌蹰?

  学生讨论明确:诗人关注的是老百姓。通过对历史清醒的认识,诗人感到悲愤的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是诗人的可贵之处。

  师:一个王朝建立、兴盛时,百姓会苦;这样一个令百姓受苦的王朝灭亡了老百姓还是受苦。你们是否知道老百姓具体会受哪些苦?请用百姓苦,是因为或百姓苦,苦就苦在的句式表述。

  师:诗人把下层人民千百年的悲剧命运,凝炼成八字警言,应该怎样处理重音、停顿?

  3、美读,感受诗的情感美

  ⑴学生讨论诗歌的朗读基调,三个部分的语调、语速变化。

  明确:全诗表达了诗人沉痛、愤慨之情,感情强烈、率直。写景部分大处着笔,意境开阔,要读出雄浑气魄;抒情部分要表达踌蹰伤心情绪,语调沉郁,语速稍缓;议论部分是诗人怀古伤今,情感喷发,应读出悲愤难当的语气。

  ⑵配乐朗诵。(齐读,个别表演朗诵)

  ⑶把自己当作张养浩,想象张养浩所见情景,感受张养浩当时情怀,在音乐中自由背诵全诗。

  三、拓展深化积累

  1、师:反映百姓的苦难,关注、同情百姓是我国历代知识分子的自觉行为,是我国诗歌、散文的思想精华,是我国文化的优良传统。我们学过的诗歌、散文中还有哪些是反映这个主题的?你能背出来吗?

  2、电脑课件出示历朝诗人反映百姓苦难的诗句,同学齐声朗读,感受诗人的人道主义情怀。

  3、附诗:

  ⑴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张俞

  ⑵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

  ⑶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范成大

  ⑷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崔道融

  ⑸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

  ⑹万人曾战死,几户免刀兵。井邑初安堵,儿童未长成。凉风吹古木,野火烧残营。廖落千余里,山空水复清。──方千

  ⑺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杜甫

潼关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诵读古诗,理解诗意。

  2、感知少年谭嗣同冲破束缚,强我中华的壮志豪情。

  教学重点:结合课下注释和古汉语字典,疏通诗意。

  教学难点:感知少年谭嗣同冲破束缚,强我中华的壮志豪情。

  导入:

  提问:你读过的最有气势的一句诗词是什么?

  师生互动,出示老师读过的最有气势的一句诗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略加释义,这是谭嗣同在狱中所写,写完后他便奔赴刑场。

  引出作者:谭嗣同,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在世时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1898年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四岁,与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和康广仁并称为“戊戌六君子”。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谭嗣同的《潼关》。

  潼关:

  潼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北临黄河,南踞山腰。始建于东汉建安元年(196年)。潼关是关中的东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乾隆皇帝游历帝国大好河山,行至于此,也不免感慨潼关之险峻,并于城楼外横额上留下“第一关”的鎏金御书。

  诵诗歌、解大意:

  一、齐读古诗,注意节奏和读音。

  二、理解诗意。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终古:久远

  簇cù:簇拥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束:拘束

  谈意象、品特征:

  思考:本诗描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在描写景物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景物:高城,秋风,黄河,群山。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赋予云以人的动作“簇拥”,赋予河流以人的情感“嫌弃拘束”,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北方山水的壮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一种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由诗入境,请同学们根据诗歌内容,描绘你所见到的画面。

  天色苍茫,万古高耸的云山簇拥着这座古城,秋风起,呼啸而至,吹散了细碎的马蹄声。莾莽大河冲向山谷,可惜河谷狭窄,河水似乎也受到了极大的束缚。秦岭山脉蜿蜒至潼关,只知到巍峨险峻,不知平坦为何物了,此等桀骜不驯之态真令我赞叹佩服!

  探主题、析情感:

  链接一、十九世纪末叶,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代:国库空虚,地方贪污严重,民不聊生。国家主要部门被外国把持,外国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英国人控制长江以南,法国强租广州湾,日本控制福建台湾,德国控制山东。

  链接二、古人云:“诗言志。”诗情即志气。

  思考:诗人借潼关所见之景,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冲破封建束缚,追求个性解放,豪迈奔放的激情。

  回顾填空:这首____________(体裁)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展示了潼关独特的景象,表达了诗人豪迈的激情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愿望。

  会诗人、思如今:

  再读《题狱中壁》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该诗是谭嗣同就义前题在狱中壁上的绝命诗。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就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并开始大肆搜捕和屠杀维新派人物。谭嗣同当时拒绝了别人请他逃走的劝告(康有为经上海逃往香港,梁启超经天津逃往日本),决心一死,愿以身殉法来唤醒和警策国人。

  提问:你见到了怎样的.谭嗣同?你有什么感想?

  再次诵读本诗,读出诗人豪迈的激情和冲破封建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愿望,并试着背诵

  练习:

  题潼关楼

  (唐)崔颢

  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

  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

  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

  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

  1、“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

  运用拟人、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山势的雄伟和潼关地势的险要。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与《潼关》是否一样?

  不一样,本诗赞美潼关一带山河壮丽,感叹潼关的地势险要;表达浓郁的思乡愁绪,以及对国家前途命运的隐忧。

  尝试背默《潼关》

潼关教学设计5

  课型:教读课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品味词中描写的边塞风光;

  2、体会词的韵味,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知这首词慷慨壮烈的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清晰地了解整首词分上、下两阕写景和抒情,以及词作者通过景物描写,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教学重点:解读全词,了解边塞风光和戍边生活,体会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教读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对照课文注释,通读全词;

  2、了解作者的生平概况以及写作背景。

  二、导入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唐诗、宋词更是这座瑰丽花园中的两朵奇葩。前两节课我们已经领略了盛唐诗歌的风味,那么,这节课我们就进入宋词的学习。

  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以及仁人志士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那么,现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曾经学过的有关描写边塞风光和将士心情的诗句。(学生回答,老师补充。)

  1、王之涣:《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刚刚我们列举的这些诗歌,它们所描写的都是同一个主题——边塞,因此,人们把这一类的诗歌称之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渔家傲》也是反映边塞主题的。但是,在范仲淹以前,很少有人用词这一形式来真实地反映边塞生活。由于作者有丰富的边地生活经验,所以词中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三、初步感知,学生朗读

  1、现在请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一起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词,体会词中的韵味,以及词人的.思想感情。(老师领读,学生齐读)

  2、同学们朗读得很好,已经把词中慷慨壮烈的韵味读出来了。那么,这样一首充满着理想和抱负的词,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呢?

  四、文本赏析

  (一)导入作者介绍以及写作背景介绍:

  1、背景简介:

  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国家逐渐形成积贫积弱之势,表面上一片升平,实际上危机四伏。宝元元年,西夏元昊称帝,宋廷调兵遣将,扬声声讨,但事出仓促,每战辄败。

  1038年,西夏大举进攻宋朝,攻取今陕北数县,延州成为孤城。

  1040年,朝廷委派范仲淹出任陕西经略安副使兼知延州(今延安),抗击西夏。范仲淹到任后,改革军制,团结上下,生产戍边,积极抵御。这首诗就作于此时。

  2、作者介绍: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范仲淹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造诣,而且还有卓越的军事能力,这就与他被称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相符合。现在请同学们看看注释①中的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吴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二)分析全词

  此时的范仲淹肩负着国家的重担,我们知道,诗词的创作往往讲究情景交融,那么,当词人身兼重任之时,他的笔下又会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图景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词人眼中的西北边塞大漠风光。

  1、分析词的上片

  这首词创作于边塞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同学们知道它是创作于哪个具体的季节的吗?(秋天)很好,你们又是从哪里得知这一信息的呢?(“塞下秋来风景异”)

  (1)首句,“塞下秋来风景异”,“塞下”点明环境,“秋来”点明时节。此时此刻,词人身处西北边地,我们刚刚介绍过词人的家乡在苏州吴县,这样一南一北的差异究竟有何不同的风景呢?我们接着往下看看其中的异别之处。突出“异”:总写;并从三处来体现:分写:

  (2)“衡阳雁去无留意”

  A、这句词运用了一个典故。古代传说,雁南飞,到了衡阳即止,同时,衡山的回雁峰也因此得名。

  B、在古文中,“去”是离开的意思。那么,这里“衡阳雁去”的语序是否符合我们现代的阅读习惯呢?如果不符合,那么正确的语序又是什么样的呢?“雁去衡阳”这里运用了倒装的手法。

  C、秋天到了,大雁往南飞,这是正常现象,可是在这里词人却用了“无留意”。这里作者却赋予大雁以人的情感,运用拟人的写作手法。同时,从侧面反映出边塞环境恶劣,以致连大雁都不愿久留,可想而知,戍边战士的生活是多么的艰辛。

  (3)“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A、首先,我们来找出这里所出现的意象:边声、千嶂、长烟、落日、孤城。

  B、请同学们结合课本注释,一起看看这些词的意思:边声:指边塞马鸣、风号等声音。千嶂:层层叠叠险峻的山峰。孤城:孤寂的边城。这些意象是在特定的环境下才会出现的,我们想一想,战争的双方,如果我军的兵力足够强大,那是不是就无需紧闭城门,大可主动出击,由此可见当时战争的紧张程度。

  (4)词的上片,词人充分运用了听觉、视觉、感觉,将所听、所见、所感等现象连接起来,描绘出一幅萧瑟、荒凉、紧张的边地风光。

  2、分析词的下片

  在这样荒凉、萧条的环境下,词人的心情又会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接着来学习词的下片。

  (1)“浊酒一杯家万里”

  A、“一杯”与“万里”形成鲜明对比,用悬殊的差别来突显词人对家乡、亲人的思恋,仅仅一杯浊酒是消解不了万里的乡愁。既然思家,为何不回家呢?因为“燕然未勒”。

  (2)“燕然未勒归无计”

  这里运用了一个典故。燕然,山名。公元89年,东汉大将军窦宪追击北匈奴,曾登北山,“刻石勒功而还”。但是,词人这时还是“未勒”,说明还未功成名就,战争还没有结束,因此,归家之期是无法计量的,可以说是“归期无期”。

  (3)“羌管悠悠霜满地”

  A、羌管,即羌笛,古代羌族的一种乐器,声音哀婉、凄切。

  B、对于“霜”这个意象,我们可以通过两句著名的诗句来解读,“月落乌啼霜满天”(张继《枫桥夜泊》)、“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从这两句诗中可以推出,霜出现在深夜,而且是寒霜,属于冷色调的一个意象。所以,同学们以后可以运用“以文解文”的方法来解读文本,这样既温故又知新。

  C、在深秋的深夜,词人听到悠悠的羌管,看到满地寒霜,心中难免顿生悲凉。

  (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这样凄凉的夜晚,词人睡不着觉,心愁满绪,连白发都发白了,眼泪都流下来了。

  B、同学们注意一下,这里仅仅是将军头发发白了,征夫流泪了吗?不是。正确的解释应该是将军和征夫都白了头、流了泪。这是运用了互文的写作手法,表现出戍边将士对家乡亲人的思恋以及渴望建功立业、报国壮志的情怀。

  3、归纳总结

  整首词,上片以“异”字统领全局,借助“雁、边声、千嶂、长烟、落日、孤城”等意象,描绘出一幅荒凉、萧瑟的边塞秋景图,同时,揭示了边地环境恶劣、战事的紧张氛围,由景入情,下片抒发了词人思家忧国、壮志难酬的情感。

  (三)带着情感,再次朗读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2、把它扩写成现代白话文,展开想象,不用拘泥于逐字逐句的翻译,字数200字左右。

潼关教学设计6

  步骤

  字词教学,理解文本

  朗读教学,理解情感

  古诗今译,活动体验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散曲,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题目是什么?潼关怀古,下面请大家齐读课文,会背的就背诵课文。学生读。

  二、通过字词,解读文本

  1、解释字词(学生读、解释,老师补充提问)

  问一下大家,预习过了吗?好的,那我来个很简单的检查,我这里有一些词语,都是课文里的,看谁知道他们的意思。记住想说就说。

  山河表里踌躇宫阙苦

  ◆山河表里

  什么意思?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这里的表是什么意思?表就是外面。

  山河表里的顺序应该是山表河里,

  山河表里潼关路,这句诗就是一幅画,你可以想象,这里有座山,还有一条河,山的外面,河的里面是潼关路。(教师画,学生修正)你们再看这幅画,觉得我这样画对不对?和聚、怒两个字矛盾。(解读聚和怒)

  潼关的里面是峰峦如聚的华山,外面是波涛如怒的黄河,可见潼关地势非常?险要,潼关而且因为险要,而显得很重要,潼关就这样从一个险要的关口,变为兵家必争的战场。

  ◆宫阙

  宫阙是什么意思?宫殿。实际上,宫、阙还是不同的.,宫阙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如果宫阙被毁,那国家肯定已经灭亡了。

  课文提到的宫阙是谁的宫阙,秦汉的宫阙,是秦汉百姓的宫殿吗,不是,是秦汉皇帝的宫阙。

  假设让你们班级同学去建咸阳宫要多少年?

  花几十万人建成的秦宫不到一百年就毁了?不久汉朝开始了,又建了宫殿,然后汉朝的宫阙怎么又变成土了。

  ◆踌躇,什么意思?本来是犹豫不决的意思,这里是心里不安,不愉快的意思。望了西都,心情怎么就不愉快呢?我发现古代的诗人很有意思,西望长安的时候心情总是很不愉快。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辛弃疾《菩萨蛮》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李白

  南登霞陵岸,回首望长安。王粲《七哀》

  这些诗人原来是为自己壮志未酬而伤心,而是什么让张养浩心情踌躇呢?

  与其说是伤心秦汉的宫阙变为了土不如说伤心建宫阙的百姓的苦。

  ◆苦,这个太简单了,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请组个词就来解释。

  读最后一句。根据你学过的历史知识,你觉得什么事情给百姓带来痛苦、苦难?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被许多人称赞,请比较下面句子,你们觉得好在哪里?

  A、兴,百姓福;亡,百姓苦。妙在独特的理解。

  B、兴,也任他;亡,也任他。妙在忧国忧民。

  2、读课文,造句。下面请同学来造个句子,从上面词语中任意挑选词语造一个句子,造句之前请大家再读课文。根据课文,围绕苦字

  小结:(出示原来的地图,和板书)说,我也造个句子,兴,山河表里潼关路上有白骨;

  亡,秦汉宫阙废墟堆里有冤魂。此时此……刻,对于百姓的疾苦,张养浩的内心情感是如何呢?假如是你站在潼关,看到这样的情景,你的心情会如何?

  三、朗读体验

  对百姓的同情,对统治者的愤怒

  下面请大家自由的朗读课文,仔细体会张养浩的情感。

  那就带着这样的情感去读文章,同时看能不能通过朗读,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

  (学生朗读)

  元曲本来是用来唱的,山坡羊属于中吕唱调,唱调是这样“高下闪赚”。虽然我们现在不会唱,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朗读,通过自己的声音表达出这种效果。听录音。

  听录音。

  四、古诗创译

  下面就请你把对张养浩,对潼关怀古的体会,用自己的语言,借助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示例:

  是谁,放纵着自己贪恋的目光在山水间游弋

  是谁,指点着山山水水展示一种占有欲

  那些峰峦和波涛,就是所谓的江山

  帝王的名字,就写在山水之间

  江山还是那个江山

  帝王的名字变了又变

  一个名字,写出来就得糟蹋多少百姓

  死者的浓血,还有生者的眼泪

  改改改,改朝换代

  争争争,总是战争

  苦苦苦,还是百姓最苦。

潼关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学生反复诵读,让学生加深理解,熟读成诵。

  2、学习阅读方法,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理解诗歌内容,初步赏析诗歌。

  3、品味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了解绝句的文体知识。

  学情分析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最古老、最有代表性的文学艺术,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艺术象征、美的象征、审美情感的象征。本班学生对诗词的感受、理解和体验,个性化的表达,真正做到对诗词的有所感悟,有所思考的,还不多;所以,必须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阅读方法,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理解诗歌内容,初步赏析诗歌。

  2、品味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潼关,走进作者,导入新课

  活动1:介绍潼关,走进作者,导入新课

  1、介绍潼关:播放视频--《山水潼关》

  2、走进作者:播放视频--电影《谭嗣同》视频片段。谭嗣同(1865.3.10—1898.9.28),男,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二、诵读诗歌

  活动2:诵读诗歌

  教师活动:教师配乐范读诗歌。

  学生活动:学生配乐诵读诗歌。

  学生活动:配乐指名学生朗读。

  三、品析

  公元1882年秋,十四岁的谭嗣同,从湖南故乡随父亲甘肃任所途中,经过陕西潼关,潼关,地处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点,南邻华山群峰,东望豫西平原。在这里,被北国山河特有的壮丽风景所震撼,欣然命笔。

  活动3:第一句诗打动了你的心?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活动:前后左右同学讨论,然后推举学生代表展示。

  教师活动:教师点评、明确。此句写高云簇拥古城,不说高而高度自见,异峰突起,令人神往。

  活动4:第二句诗打动了你的心?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活动:前后左右同学讨论,然后推举学生代表展示。

  教师活动:教师点评、明确。此句写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西风吹散、吹远;又显出孤城寂寞和辽远。

  活动5:第三句诗打动了你的心?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活动:前后左右同学讨论,然后推举学生代表展示。

  教师活动:教师点评、明确。此句笔锋一转,写“河流大野”,猛然一转弯,奔向平坦广阔的原野,但气势却不见缓和,不说其奔腾或壮阔,而说其“犹嫌”拘束,嫌河床箍得太紧。

  活动6:第四句诗打动了你的心?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活动:前后左右同学讨论,然后推举学生代表展示。

  教师活动:教师点评、明确。此句写秦岭山脉入潼关之态势:那连绵不断的山峰,在关东并不怎样惹眼,刚入潼关便突兀而起、耸入云天,一座座争奇斗险,唯恐自己显得平庸!不说其巍峨险峻,而说其桀骜不驯,再也不知何谓平坦。

  活动7: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你能说说吗。

  学生活动:前后左右同学讨论,然后推举学生代表展示。

  教师活动:教师点评、明确。正所谓大河“犹嫌束”、群山“不解平”,那全是黄河、华山的磅礴气势在啊!这些山水,其实是诗人内心感觉中的山,是诗人内心感觉中的水!作者把山水写活了,读起来,让人激情澎湃。这些山水,是诗人心理上,所引起的感应,反映着这位少年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决封建罗网的束缚、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而这激情和意气,同当时神州大地上正在崛起的变革图强的社会潮流,是完全合拍的。因为,十九世纪末叶,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代,也是一个民族精神空前高扬的时代;所以,透过少年谭嗣同这首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的山水绝句,我们仿佛听到一个迅速临近的新时代的脚步声。

  活动8:了解绝句的文体知识。播放《绝句》微课视频。

  四、课后作业

  1、背诵默写《潼关》一诗;

  2、指出《潼关》一诗的韵起式种类。

  3、课外网络搜索,阅读张养浩的散曲《潼关怀古》。

潼关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默写这首诗。

  2、结合注释,疏通诗意,感知少年谭嗣同的壮志豪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英雄人物,可歌可泣。

  谭嗣同(1865.3.10—1898.9.28),男,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2、傲立潼关,抚古思今。

  潼关位于陕西省潼关县北,背依秦岭、下临黄河,是古来兵家必争之地。

  据历史记载,发生于此的战争总共四十多次,其中有名战役十多次。

  二、品诗读意

  1、自由朗读诗歌,学生起来单独朗读,师生点评。

  2、诗意译诗。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自古以来潼关雄踞高山,浮云缭绕。

  “秋风吹散马蹄声”那萧瑟秋风吹散了千百年来金戈铁马的浩大声势。)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河流大野犹嫌束”,黄河奔流在广阔的原野上却还嫌束缚。

  “山入潼关不解平”,进入潼关后的秦岭山峦高耸突兀,不知平坦为何物。

  3、小组合作探究诗歌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1)“不解平”,双关,既是写实,又写出了诗人内心慷慨激昂的心境。“山入潼关不解平”也是诗人自我形象最绝妙的艺术呈现。

  (2)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黄河、高山人格化,不仅使得潼关周围的大好河山有了感情,更使得山河作为自己人生的象征,他渴望自己成为那高山,而绝不愿去做那平庸的丘陵。他渴望做出轰轰烈烈的事业,即使付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3)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整首诗让人强烈感受到诗人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志向)。

  三、由诗句见诗心——他的追求、理想与高山大河融为一体

  14岁的谭嗣同,当时面临的中国正是一个软弱无力,被列强随意欺凌的国家,14岁的谭嗣同对此深感愤慨,在随父上任的途中已经是满腔热情渴望为民族国家争取光荣,面对北方的壮阔山水,感觉跟自己的那种冲破罗网,勇往直前,改造国家命运的心情相似,移情于物,所以才写下这首诗。

  除夕月无光,点一盏灯替乾坤生色。

  今朝雷未动,击三通鼓代天地扬威。

  四、课外牵引——激荡人心的千古绝唱

  狱中题壁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⑴望门投止:望门投宿。张俭:东汉末年高平人,因弹劾宦官侯览,被反诬“结党”,被迫逃亡,在逃亡中凡接纳其投宿的人家,均不畏牵连,乐于接待。事见《后汉书·张俭传》。

  ⑵忍死:装死。须臾:不长的时间。杜根:东汉末年定陵人,汉安帝时邓太后摄政、宦官专权,其上书要求太后还政,太后大怒,命人以袋装之而摔死,行刑者慕杜根为人,不用力,欲待其出宫而释之。太后疑,派人查之,见杜根眼中生蛆,乃信其死。杜根终得以脱。事见《后汉书·杜根传》。

  深入解读:

  面对人头落地的血的现实,诗人没有颤栗,没有悲伤,有的只是人格上的凛然难犯,心灵上的无比坦然;于是,他从容不迫,昂首向天,临危不惧,纵声大笑。这笑,既是强者的笑、英雄的笑,也是冷峻的笑、轻蔑的笑,还是轻松的笑、快慰的笑;这笑。不仅内涵丰富,而且使一首主题沉重的“死亡之诗”顿时有了让人荡气回肠的生命活力。

  课外牵引——民族的韧劲、鲜红的传承

  他(霍去病)的生命虽像流星划过星空那般短暂,却极其绚烂夺目,后来岳飞、辛弃疾、戚继光、文天祥这些中华历史上的.名将都以他为楷模。一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更成为千百年来无数英雄人物为表达抵御外敌入侵决心时争相传颂的名言。

  晚清之际,两次鸦片战争,国力衰败不堪,黎民百姓深陷痛苦与蹂躏之中。

  他们是第一批为推翻数千年封建统治而流血牺牲的革命先烈。他们虽然始终是彻头彻尾的读书人,却以自己的生命照亮了历史长夜。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秋瑾: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五、课外阅读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此曲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历史的沧桑感和时代感。

潼关教学设计9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了解元曲的体裁特点;学习如何欣赏元曲作品;熟读并背诵作品。

  2、技能目标:品味诗歌精炼的语言特点;体会蕴涵在作品中的感情、思想和哲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我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培养学生民本情怀,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二、重点:

  在朗读的基础上了解元曲的内容,体会句意。

  、难点:

  诗词曲中意境的体会。

  四、学法:

  诵读法、品读法。

  五、学情分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元曲作家张养浩的散曲作品。这是他赴陕西救灾途经潼关所作的。此曲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八年级的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已经有所了解(即:亡,百姓苦),但对“兴,百姓苦”的理解还不深刻,不能很快地转过弯来。教师要用教学手段和技巧,缩小学生与文本在内容、时空、情感上的视界差距。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诗的氛围,导入新课

  我国是诗的国度,许多优美的诗篇为人们所传诵。同学们也非常喜欢诗,喜欢我国古代的文学瑰宝。今天下午,我们一起来品味元代张养浩的'小令《山坡羊潼关怀古》。

  1、体裁介绍。

  2、作者介绍。

  3、写作背景介绍。

  (以上具体内容均以课件形式出现)

  (二)、朗读课文,把握结构美

  1、大声自由朗读课文后,请两位同学读课文,集体纠音。

  2、正音:峦()踌()躇()

  3、全班齐读,要求读准字音。

  4、理解字词的意义,了解诗词的大意。(课件)

  5、明确本诗的结构:这首诗由三部分组成——写景、抒情、议论。

  (三)、品读、体会诗歌

  1、第一层(写景):课件显示“古潼关地形图”,要求学生找到潼关的地理位置,并说说它在历史上发挥的重要作用。(归纳明确:潼关内有华山,外有黄河,西有长安,东有洛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2、第二层(抒情):诗人由潼关的险要地势想到其重要的历史作用,自然就想到离潼关不远的长安和曾建都长安的历代王朝。但为什么诗人“望西都”而“意踌躇”呢?为什么经秦汉处而“伤心”呢?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归纳,明确:长安作为六朝古都,当年何等繁华昌盛,而现在,昔日的奢华已不复存在,成了一片废墟。此情此景,怎不令诗人踌躇伤心?(宫阙万间——做了土)

  3、第三层(议论):诗人的感情是不是一直停留在为历代王朝的兴衰而伤心之前中呢?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明确:诗人关注的是老百姓。通过对历史清醒的认识,诗人感到无比愤慨和深切同情——“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兴——大兴土木,百姓受苦;亡——战争频繁,百姓遭殃。)

  (四)、总结、深化、拓展

  1、品味诗歌的感情基调:全诗表达了诗人沉痛、愤慨之情,感情强烈、率直。写景部分大处着笔,意境开阔,要读出雄浑气魄;抒情部分要表达“踌蹰”“伤心”情绪,语调沉郁,语速稍缓;议论部分是诗人怀古伤今,情感喷发,应读出悲愤难当的语气。

  2、反映百姓的苦难,关注、同情百姓是我国历代知识分子的自觉行为,是我国诗歌、散文的思想精华,是我国文化的优良传统。我们学过的诗歌、散文中还有哪些是反映这个主题的?你能背出来吗?

潼关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推敲品味诗歌的语言,初步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反复吟咏诵读,体会作者的`情感和伟大的人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人道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通过抓住诗歌关键字词,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知人论世,借了解张养浩,解读文本中的情感

  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

  学习方法:阅读品味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用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旧知导入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大家齐背。今天我们再学习元代另一位散曲家张养浩的代表作品《山坡羊。潼关怀古》

  2、题解

  山坡羊曲牌名

  潼关怀古题目。潼关,指出了地点。怀古,一般为缅怀古迹,有感而发,融写景、抒情、议论与一体。

  二、作者、背景介绍

  三、初读课文,正音节奏

  四、师生互动,细品回读

  1、归纳、赏析。板书总结。

  描写雄浑气势

  抒情所见所感

  议论无限同情

  2、合理想象,扩写练习。

  提示:写景部分:山峰,波涛,山河潼关路……

  叙事部分:

  可以补充:时间、地点、人物(外貌动作心理)事件等等

  议论部分:

  诗人想到了什么,发出了什么样的议论。?心情如何?

  五、唱读课文,神采飞扬

潼关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了解本首诗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

  2、体验诗歌高远壮阔的气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并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课时安排: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从“戊戌七君子”导入。

  2、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以前是用什么方法学习古诗的?

  (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诵古诗)

  本节课我们继续运用这种方法学习古诗。

  二、知诗人

  生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公元1882年秋,十七岁的谭嗣同(1865—1898),从湖南故乡赴甘肃兰州父亲任所途中,经过陕西潼关,在这里饱览了一番北国山河的壮丽风采,故作此诗。

  三、明诗意、悟诗情

  1、白板展示,生读:

  这位英气勃发的少年,骑马登上半山间的潼关古道,傍山监河,乘兴前进,任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西风吹散、吹远,飞入滚滚的云涛里。大概从古到今,这巍峨的雄关就被白云,团团簇拥着,一直不曾解围吧?

  (课件再读)聆听诗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畅谈,师评点、引导。

  2、白板展示,生继续读:

  伟大的壮观还在更高更远的地方。潼关地处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点,南邻华山群峰,东望豫西平原。诗人立马城关,眼见黄河从北面高原峡谷奔腾怒吼而来,到悬崖脚下猛然一转弯,奔向平坦广阔的原野,但气势却不见缓和,好像仍嫌河床箍得太紧;而那连绵不断的山峰,在关东并不怎样惹眼,刚入潼关便突兀而起、耸入云天,一座座争奇斗险,唯恐自己显得平庸!

  3、情感升华,白板展示,生再读:

  自然,所谓大河“犹嫌束”、群山“不解平”,全是黄河、华山的磅礴气势在诗人心理上所引起的`感应,反映着这位少年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决封建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而这愿望,这激情,同当时神州大地上正在崛起的变革图强的社会潮流,是完全合拍的。

  吟动人诗篇,品诗中深情。这首诗给了我们极大的震撼。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四、诵古诗

  有感情地朗诵并默写全诗。

  五、课堂总结:

  十九世纪末叶,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代,也是一个民族精神空前高扬的时代。透过少年谭嗣同这首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的山水绝句,我们仿佛听到一个迅速临近的新时代的脚步声。

  六、作业布置

  背诵、默写本诗。

潼关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两首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2、初步掌握元曲的体裁常识]

  3、培养诵读的习惯,训练阅读的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讲解体裁

  1、揭示课题:粗知曲是诗词以外的'另一种文学作品

  2、讲解体裁: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散套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以曲子为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课题的《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

  二、分析《山坡羊 潼关怀古》

  1、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散读一次后齐读,教师发现问题进行纠正

  2、教师简要讲解: 作者这时正行进在潼关的路上,峰峦、波涛、都是亲眼见到,“如聚”“如怒”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作者心情不愉快(意踌躇)的原因是:灾难频繁,百姓受苦。

  3、独立思考后个别提问: 按写景、抒情、议论给这首曲划分成三个层次。本小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后两句来理解)

  4、自读两次,抽若干人背。

  三、课堂探讨:学生通读全部课文后,提问:

  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用字用得好?试说明理由。此题为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只要

  说得合理就给予肯定和表扬,说得不合理的要指出。例如:望 弄清影 怒 聚 等等

  四、堂上练习:完成下发的练习

  五、布置作业:默写这首曲子

【潼关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潼关怀古教学设计03-10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学反思01-16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案03-12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案01-23

《冰花》教学设计 冰花教学设计12-12

《头饰设计》教学设计06-06

欣赏与设计教学设计05-24

教学设计04-19

经典教学设计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