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时间:2024-02-26 07:53:19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雷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雷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欢迎大家分享。

《雷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雷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1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时的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3.感悟雷雨前的景物是怎么样变化的。

  学习重点:

  1.会认记本课时的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学习难点:

  感悟雷雨中的景物是怎么样变化的。

  审美视点:情景美,创造美

  课前准备:

  1.反映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的课件。

  2.生字词卡片。

  3.学生自制生字卡片。

  学习过程:

  一、 谜语导入新课

  1、大家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谜语,是猜两种事物,第一个(大屏幕出示)

  A.天上有面鼓,藏在云深处,响时先冒火,声音震山谷。

  是什么?雷

  B.千根线、万根线,不粗不细,顶天立地。

  雨

  师:把这两者合起来,就组成了今天咱们要学习的事物,它是......板书:雷雨(指导雷字的写法)请大家齐读课题。

  2、一般什么季节下雷雨?你见过的雷雨是什么样子的?(师:看来大家都是善于观察的孩子)

  3、有个小朋友和大家一样善于观察,他把自己观察到的雷雨景象,写成了一篇文章。今天就让咱们和这位小朋友一起感受一下这突如其来的雷雨吧!

  二、新课讲授

  过渡:请大家打开书69页,认真读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可以请下面蜗牛里的拼音帮忙,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

  1、理清文章脉络:

  师:读懂了吗,读懂了老师要考考你,课文中有两幅插图,哪些自然段是描写得第一幅画?哪些自然段是写得第二幅画?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

  师:先来看第一幅画,哪些自然段是描写了这幅画?你是怎样看出来的?第一幅画画的是下雷雨时的景象,也就是雷雨中。

  板书:雷雨中

  第二幅画画了雨后,天上出现了彩虹,也就是雨后的景象。板书:雷雨后

  师:还剩下1—3段,你看一看写了什么?雷雨前(板书)

  2、1—3段学习:

  师:那咱们就先来看看,雷雨来临前写了哪些事物?(大屏幕投影)咱们一块读读。

  写了哪些事物?乌云、叶子、蝉(板书)

  (1)指导写字:虫字旁

  学生说到蝉或者蜘蛛时,指导写字。大家看蝉这个字,(出示课件)观察一下应该怎样写?什么结构?

  偏旁是虫字旁,虫字旁的字在写时要注意,写得瘦一点,小一点。虫字旁的字,在课文中你还能找到哪些?蜘蛛、蛙。那这些字,你知道怎样写了吗?请把这几个字,写到课本70页的田字格里。

  (2)黑沉沉

  师:是呀,雷雨来临前,有那么多的事物,天空有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

  满天说明?乌云非常多。天上到处都是

  黑沉沉:是说乌云非常的厚,很多很多层,感觉要沉下来一样,像这样的词语,你还能说说吗?

  压下来:黑沉沉的要压下来,什么是压下来?假如你的头顶上有很多东西,你来做做压这个动作?这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要压下来,这时你感觉怎么样?

  生:难受、害怕、闷得慌、

  师:对啊,连树上的叶子和蝉都害怕了,所以它们?师指着屏幕。通过你的朗读让大家感受到害怕来。

  朗读第一段:自己读读这段试试。找两个同学试试

  (3)除了这些还写了哪些事物?大风、树枝、蜘蛛(出示)

  师:就在这么安静的时候,忽然风吹得树枝乱摆。

  乱摆:你来学学树枝乱摆。我看到大家来回的使劲摆动,这说明什么?(风很大)从忽然这个词中体会到什么?风来得很急。

  垂字讲解:

  在这样的大风下,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吓得逃走了。

  垂:咱们看看怎样是垂下来?(课件)原来垂,就和这个字本身一样垂下来。手势表示。

  (4)闪电

  大风过后,紧接着就是:手指着屏幕。

  比较句子:闪电亮,雷声响。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屏幕出示)

  你喜欢哪句?为什么?(更突出了闪电一道比一道亮,雷声一个比一个响。)那在读这句话时,应该怎样读?自己读读试试。两位同学读

  最后咱们再一起来读读,感受一下雷雨前这部分。老师起头

  3、雷雨中学习

  师:通过分析词语、朗读重点句子,咱们知道雷雨前是这样一篇景象,请按刚才学习的这种学习方式自己读一读雷雨中,请大家自己读读4---6段。

  《1》 读完的同学,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雷雨中是怎样的景象?

  学生汇报学习成果。

  《2》哗、哗、哗:指导朗读

  哗哗哗中你体会到什么?这雷雨下得很?

  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自己读读试试

  两位同学朗读。一起读

  《3》句式训练:-----哇-----啊------

  师:对,雨下得大,而且是......屏幕出示( )往窗外望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板书:树、房子

  师:只有树和房子看不清吗?还有什么?根据孩子回答、板书

  试着用这个句式说说出示:-----哇,-------啊,也看不清楚了。

  对,是所有的都看不清楚了。

  《4》渐渐地:换词

  师范读: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渐渐地给它换个词试试?

  对,渐渐地,慢慢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5、雷雨后

  这场雷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不一会就雨过天晴了,雨后是个什么样的情景呢?谁来说说

  《1》清新的

  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雨后除了空气是清新的还有吗?还有那些事物很清新的?

  花草、树枝

  师:对,在雷雨后,空气、花草、树叶、一切都变得很清新,除此之外还有太阳、彩虹挂在天空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感受一下雷雨过后的心情。教师范读。

  师:现在感觉怎么样?舒服、高兴

  那就带着这种感觉美美地读读最后两段吧。

  师:小动物们和你们一样高兴,他们都迫不及待的要出来看看这清新的世界了。

  想想会有哪些,小动物出来?

  三、总结下课

  那大家想想雷雨后,小朋友们会做些什么?说一说

  板书设计:

  雷雨

  雷雨前:乌云、叶子、蝉、大风、树枝、蜘蛛

  雷雨中:树、房子、(小花、小草)

  雷雨后:空气、太阳、彩虹、池塘

《雷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2

  【教学理念】:

  紧扣单元教学的主题——热爱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开展教学;本单元围绕着导语的“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是一本读不完的‘书’。”这句话来体会感受。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进行课堂教学,重视课堂的动态生成和价值观的引导。

  第二课时(推荐课)

  【教学目标】:

  1、随文学习巩固会写的字:彩虹、蜘蛛、垂

  2、默读课文,读懂“雷雨”这本“书”,并能通过朗读,读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感受。

  3、体会动词“压、垂、挂、坐”的用法,学习用“渐渐地,渐渐地,……了,……也……了”来描述雷雨后其他的景象。

  4、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课后写观察日记。

  【教学准备】:

  1、学完第一课时后,布置一项作业:读填“雷雨书”。

  2、“雷雨书”道具,词语条和写字卡片。

  3、雷雨的声效。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实际导入:

  从早上到现在,窗外一直下着一场?(学生畅所欲言)是呀,那是雨家族里温柔的一员,今天我们来学习雨家族最威猛的——齐读课题。

  二、围绕学生自学自填“雷雨书”的情况进行初步学习。

  1、检查读书:请三个小朋友分别读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片断。

  2、学生点评。

  3、他们读得不错,但是要达到朗读的最高境界,还需要努力。你们想不想达到最高的境界?那老师送给你们四个字,你们按照这四个字去做就行了,板书:读懂+想像

  4、展示学生有代表性的“雷雨书”,看看我们班小朋友是否读懂了这本“书”?进行评点。

  三、全班汇报,感受想像雷雨前、中、后的'景象。

  (一)感受想像雷雨前的景象。

  1、展现学生的填写的第一页“书”——雷雨前,随机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你们组是根据课文哪句话概括这个词的呢?你能读读这句话吗?把你的感受读出来。你为什么这样读呢?

  2、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句子:

  一只蜘蛛从网上掉下来,逃走了。(故意写成“掉”字,引导学生发现,进行品词,体会动词“垂”的妙处)

  3、叫两个学生比赛读雷雨前的片断,看看谁更能读出雨来临的那种紧张的气氛。

  4、全班齐读雷雨前的片断。

  (二)感受想像雷雨中的景象。

  1、大家的朗读把雷雨引来了,雷雨来到我们面前了,请闭上眼睛用心来感受——播放雷雨声。

  2、刚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展示学生的雷雨书第二页——雷雨中,大家都概括得很好,我们来看看课文具体怎么样写的,你能用你刚才的感受来读读这一个片断吗?

  4、女同学男同学连接读,展示雷雨从大到小的声音层次。

  5、出示句子: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谁能把这个句子读好呢?

  6、全班齐读雷雨中的片断。

  (三)感受想像雷雨后的景象。

  1、展示学生“雷雨书”最后一页——雨后。

  2、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样写的?指名读,点评,引导学生读出轻快愉悦的心情。

  3、品句品词:

  (蜘蛛)又坐在网上。——A、空出“蜘蛛”这个词,让学生写,指导写。B、我们回到雷雨前看看蜘蛛是怎么样的?你从这个“坐”字感受到什么?

  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A、读完这个句子,你想到课文中哪个句子?

  3、你能用“渐渐地,渐渐地,……了,……也……了。”来说说雨后的其他景象吗?

  4、全班齐读雷雨后的景象。

  四、总结。

  1、雷雨像个严厉的家长,脾气很大,但是它对大自然的帮助还是挺大的,雷雨把所有的细菌和污染都杀掉了,这段时间广州的空气真糟糕,很多小朋友都生病了。真想雷雨再来一遍,让我们再来呼唤一下雷雨好吗?——全班齐读全文。

  2、学完这篇课文后,你觉得小作者是个怎么样的人?让我们向他学习,我们也来写写天气日记。

  【作业超市】:(除必做题外,可自选其他一项)

  1、回家有感情朗读课文给家长听,让家长评价。(必做)

  2、积累课外有关天气的好词好句,写“雨后”的美丽画卷。

  3、观察天气,写天气日记。

  【课堂上的生成】:

  一、导语的改变

  因为上课的那天早上,一直下着微雨,所以,我就抛弃了原来的设计,从身边的雨引入课文,设计了一个句子:从一早到现在,窗外下着一场(怎么样)的雨?给学生展示说话和运用积累好词的机会。跟着我说:“在雨的家族里,既有像外面那么斯文的牛毛细雨,又有威猛的雨,就是我们今天课堂上要学的——”全班齐读”板书封面。”

《雷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3

  【学习目标】

  1、会认“压”等4个生字,会写“垂”等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3、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课前准备】

  1、教学挂图,有条件的可制作反映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的`课件。

  2、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默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二、分段读议

  1、雷雨前:指名朗读,读后说说,雷雨前,我们看到了什么景象?

  老师小结归纳:乌云──大风──闪电──雷声。

  2、雷雨中:指名朗读,读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雷雨时的景象。

  老师小结归纳:雨声和雷声从大到小。

  天色由暗到亮,空气清新。

  3、雷雨后:齐声朗读,感受雨后的美景。

  三、填词比较词句

  1、雷雨前: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___________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_________下来,逃走了。蝉一声也不叫。

  2、雷雨后:一条彩虹_________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___________在网上。

  3、比较“压”“挂”“垂”“坐”四个字的用法,体会这四个字用得确切之处。

  四、巩固识字

  1、出示本课生字和要求会写的字,指名、集体认读。

  2、同桌交流记字方法,学生向同学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五、课堂练习

  1、指导写生字。

  2、完成课后习题“读读抄抄”。

  六、课外延伸

  1、留心观察天气变化,写一篇观察日记。

  2、拓展阅读《夏天》:

  夏天

  夏天的午后,太阳像一个大火球。

  柳叶打着卷儿,花儿低着头,湖水也烤热了。小鱼该不会煮熟吧!啊,别急别急!蜻蜓飞来了,飞得很低很低,在湖面上转圈,报告着好消息:“就要下雨了,就要下雨了!”

  风来了,云黑了,打闪了,雷公公跑来啦!哗,哗,哗,大雨快活地下了起来。

  下了一阵雨,风去了,云散了,闪停了,雷公公回家了。太阳又出来了,天边挂起了一道彩虹。

  柳叶、花儿滴着水珠,像刚洗完澡,多干净,多精神。湖里,小鱼摆着尾巴游得多高兴。

  湖边,有人乘凉,有人散步。石拱桥上走着一队小学生。湖水像一面镜子,照着天,照着桥,照着那队过桥的小学生。啊!他们多像一群小鸟飞过雨后的彩虹。

  【板书设计】

  叶不动枝乱摆

  雷雨前:乌云压下来──刮大风──电闪雷鸣

  蝉不叫蜘蛛逃

  18、雷雨雷雨中:下起来──越下越大──渐渐小了

  天亮了空气清新

  雷雨后:雨停了彩虹蝉蜘蛛青蛙

《雷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4

  【教材分析】

  炎热的夏日,骄阳似炎,一场雷雨,送来了一阵凉爽。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传来声声蛙鸣,淘气的孩子光着小脚丫,在积满雨水的路上嬉戏。这就是夏天雷雨后的情景。雷雨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本文用精炼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如能把看图与读文有机结合起来去感受雨前、雨中和雨后的不同特点,一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孩子观察这一自然现象,相信同学们会有新的发现。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朗读感悟,“垂”字的书写。

  【课前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认读字词

  2.分节读课文

  二、朗读感悟

  1.比较课文插图,激发朗读兴趣

  出示课文的两幅插图,比较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图中的不同景象。

  图1: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空中狂风怒吼、大雨哗哗、树枝乱摆;小朋友关上窗户观赏雨景。

  图2:蓝天白云、彩虹高挂、空气清新、树木新绿,小朋友惊喜若狂。

  2.研读“雷雨前”

  ⑴默读课文,划出雷雨前有哪些景色,你认为这些景色写得怎样?

  [a.乌云满天,天昏地暗 b.树不动,蝉不叫

  c.狂风大作,蜘蛛逃走 d.电闪雷鸣]

  ⑵交流自读自悟情况;教师随学生的回答相机点拨。

  ①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

  黑沉沉”写出了什么?(云层厚)能把它去掉吗?为什么?“压”给你的感觉是什么?(云层很低)你人为该怎么读这句话?

  ②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叶子一动不动”说明什么?(一点风也没有)“蝉一声也不叫”呢?(因为空气中湿度大,蝉难以发出声来,说明天气闷热。)

  ③忽然一阵大风吹来,吹得树枝乱摆。

  “乱摆”说明什么?(风刮得猛)不下雨时风是怎样吹的?为什么要加一个“忽然”?(风来得很快)

  ④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蜘蛛为什么逃走?(因为它在网上坐不住了,这也说明风刮得猛烈。)哪个字写得好?为什么?读一读。

  ⑤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该怎么读才能体现天气骤然变化?

  ⑶有感情地朗读。

  3.研读“雷雨中”

  ⑴默读课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考大家?

  ⑵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互动,教师相机点拨。

  ①为什么用3个“哗”?(这是象声叠词。通过雨的声音,形象地说明雨势很猛,一开始就下得很大。)该怎么读这3个“哗”?

  ②为什么“往窗外看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因为树、房子被雨水笼罩着,人们隔着雨幕看它们,所以看不清。这也说明雨下得很大。)

  ③两个“渐渐地”说明了什么?(雷雨慢慢变小的。)

  ⑶有感情的朗读:自由读——女生读——指名读

  3.研读“雷雨后”

  ⑴小组合作读一读,画一画文中的景色。[太阳出来;彩虹出现;蝉叫;蜘蛛回网;青蛙叫起来。]

  ⑵“天亮起来了”与前文中的那句话对应?(与雷雨前第一句对应,形成鲜明的对比。)

  ⑶理解:“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

  [这一句讲人感觉空气清新,因为一阵大雨,冲刷了空气中的灰尘,带走了空气中的热量,使人感到清爽、凉快、舒服,这与雷雨前的天气闷热又形成鲜明的对比。]

  ⑷美读这一段。

  5.汇报交流,欣赏评价

  小组表演读喜欢的那一部分,其余同学听读欣赏,品评读得好的词句。如:

  ⑴“压”字用得好,读得也好,我感觉到乌云来势很凶猛。

  ⑵“挂”字用得好,读得也好,我感觉到彩虹像一条五颜六色的绸带挂在空中,它十分美丽。

  ⑶“垂”字用得好,读得也好,我感觉到风特别大,蜘蛛特别害怕。

  ⑷“坐”字用得好,读得也好,我能感觉到蜘蛛的悠闲和愉快。

  6.再读课文: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三、积累运用

  1.词语积累

  越来越亮 越下越大 越( )越( )

  一动不动 一声不响 一( )不( )

  2.你一言我一语

  ①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②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③( )了,( )也( )了。

  3.照样子写词语

  黑沉沉 绿油油 红艳艳___________

  4.读读说说。

  闪电越来越亮。

  雷声越来越响。

  雨越下越大。

  _______越_________越_______。

  5.完成课后“读读抄抄”练习。

  四、课后延伸

  1.“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课文为什么先写闪电,后写雷声?

  2.彩虹是怎么形成的?

  3.课外留心观察天气的变化(或观察日出或日落),写一篇日记。

  板书设计

  18 雷雨

  雨前:乌云--→大风--→闪电、雷声

  雨中:越下越大--→渐渐小了--→ 空气清新

  雨后:太阳--→彩虹(雨过天晴的美丽景象)

《雷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5

  教学目标:

  1.会认“压,乱,垂,虹”四个生字,会写一个生字“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充分感受雷雨前的情景,初步感知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3.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有观察天气变化的意识。

  重点:感受雷雨前的情景。

  难点:联系生活感知,默读边读边想象雷雨前、中、后的景象。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有位老兄脾气大,爱发怒的就属他,发起怒来大声吼,伴着成串泪珠下”。谁知道他是谁?(雷雨)

  1、小朋友们见过雷雨吗?你见过的雷雨是什么样的呢?

  2.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20课,共同欣赏一下作者笔下的这场雷雨吧。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检查自学

  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自由地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不要漏字不要填字。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你小组内的同学。

  (2)画出生字、标段落序号。

  2、检查生字、词

  (1)读准生字音:(多方式读字词)齐读、开火车读、个别读。

  (2)小老师带读词语。刚才小朋友读得非常认真,谁来当当小老师带着大

  家读一读这几个生词。

  (3)读准了字音,那么,它们的样子你们都记住了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

  (4)书写一个生字:

  (1)这四个字中,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需要提醒小朋友注意?

  是啊,“垂”不但难读,而且特难写,(2)师范写生跟着书空

  (3)生练写(把这个字写两遍。)

  三、理解课文

  同学们生字词学得可真好,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欣赏一下这篇课文吧!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一篇课文《要下雨了》还记得下雨前大自然是什么样的吗?(很热、闷、燕子飞的很低、刮起大风、天气昏暗……)

  课文中是怎样向我们介绍的呢?请打开课本默读课文的1~3段,边读边思考雷雨前有什么特点?

  (一)学习1—3自然段雷雨前景象

  天色昏暗:

  你是从哪句话中读出这种感受的?(随生回答出示句子)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你读了这雷雨前的景象后,有什么感受?(同桌交流)

  学生交流:很可怕,很恐怖??

  (你能带着这种(要根据学生说的心情)的心情,读好这句话吗?谁也能向他一样读读。

  师问:“谁能做个压的动作,”学生做动作后,师问:(出示乌云图)现在有满天的乌云向你压下来,压的你有什么感觉?谁能再读读?---齐读

  (2)是呀,雷雨前,乌云密布,大地变暗,小朋友门都感到害怕,就连树叶和蝉好象也和我们一样。

  引读:----“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出示句子)

  你感觉到什么?(雷雨前没有一丝风,闷热,很静,)

  雷雨前没有一丝风,真闷、真热,范读——真安静啊——齐读

  风大:

  (1)“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怎样是“乱摆”?做动作。(你们看过风吹树枝乱摆的情况吗?你害怕吗?)

  (2)这一阵大风刮得蜘蛛怎么样了呢?它为什么要逃,不呆在树上了?“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是啊,风太大了,蜘蛛也知道雷雨快要来了,很害怕,赶紧拉一条丝,垂下来,逃走了。

  你还从哪句中感受到雷雨来临前的可怕呢?

  (5)“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出示句子比较:闪电亮,雷声响。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有什么不同?(“越来越”说明闪电亮的程度和雷声响的程度是随着时间而加大的,)

  (句式训练,出示句子)用“_____越来越______”说句子。

  过渡:同学们说得越来越好了是啊,要下雨了

  (二)感受4-6雷雨中的情景。

  1.雷雨来了,你们看(出示课件)

  (1)课文中的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雷雨中的情境呢?课文中是怎样描写雨中景象的呢?谁来读读?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呢?

  生:雨中的情景:开始雨下得特别急,特别大,后来雨越下越大,窗外的一切都看不清了,最后雷雨由大到小,由急到缓。

  师:说的真好,那你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觉体会读出来吗?。出示“渐渐地”师:这个词是什么意思?(雷声和雨声慢慢地,一点一点变小的过程就叫渐渐地)。谁来再读读这句话?能不能给“渐渐地”换个位置,但意思不变?(出示句子)下面的句子大家试着添加“渐渐地”一词,可以放中间,也可以放在后面、前面,谁来读?

  ①小树长高了。②天气冷了。③爸爸的背影消失在人群中。④我懂得爱是伟大的、无私的。

  师:大家表现的可真棒!掌声表扬。

  (下面我们一起读读4.5.6自然段,再次感受一下电闪雷鸣的雨景。“哗、哗、哗、”读得要重,停顿短一点,表明雨下得急,下得大,“渐渐地,渐渐地”表明雷声由大到小,由急到缓有一段时间,要读得稍慢一些。)

  (三)感受雨后美景

  六月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空中狂风怒吼,大雨哗哗哗,可这会儿呢?雨很快就停了。

  1.雷雨后的景色是什么样的呢?你们赶快到课文的.7、8自然段去看看雨后的景象吧。

  2.读完了,我们轻轻地闭上眼睛,想一想雨后美丽的景色。生闭眼。

  师范读78。好了,可以睁开眼了。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生自由说。

  4.(播放雨后动画).

  5.配乐读。同学们,雷雨过后的景色可真美,我们一起把雷雨后这么美丽的景色读一读。(出示7、8段,音乐)

  多么真实的雷雨啊!作者运用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把一幅夏日雷雨图描绘出来。现在,我们再读读课文,再一次感受这雷雨的变化。

  四、知识拓展

  雷雨天在夏季是一种很常见的自然现象,那在雷雨天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日月星辰,风云雷电,山川树木,花鸟鱼虫,大自然就是一副多彩多姿的画卷。它会向你展示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象,大自然更是一部永远也读不完的“书”,它会为你指引着前进的方向,走进大自然,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相信你一定会得到更多的乐趣,发现更多的秘密。

  课后作业:留心观察这一周的天气变化,把它写在日记里。

  五、作业设计

  (1)爱诵读的你,不妨有感情地朗读《雷雨》,进行课文录音。

  (2)爱绘画的你,不妨根据课文的内容,用水粉画一画雨过天晴的美景。

  (3)爱写作的你,不妨模仿《雷雨》,认真地观察家乡的天气,学写一篇观察日记。

【《雷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相关文章:

《雷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0-07

雷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2-05

雷雨教学设计10-05

雷雨教学设计03-29

《雷雨》教学设计02-01

《秋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0-06

《雪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0-06

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0-01

《荷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