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教学设计一等奖优秀

时间:2024-02-25 08:19:45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老王教学设计一等奖优秀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老王教学设计一等奖优秀,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老王教学设计一等奖优秀

  一、教学内容选择:

  1、依据课标:

  (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3)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4)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教学内容预设: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弄懂这篇课文究竟讲了什么内容。

  (2)在通读课文的前提下,体会老王的“苦”与“善”。

  (3)课文的叙述特征,白描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4)体会杨绛对老王的关爱之情,理解课文最后一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zuò)。”

  3、依据单元目标:

  (1)体会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陶冶自己的情操。

  (2)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单元组成:

  《阿长与山海经》——对保姆的怀念

  《背影》——父爱

  《台阶》——父爱

  《老王》——恶的时代里普通人的善良与知识分子的善良,对弱者的关爱。

  《信客》——展现一个甘愿为大众奉献一生的伟大的普通人。

  《老王》在单元中的教学内容:

  体会在那段恶的时代里杨绛对老王的关爱,感悟知识分子与普通人之间的“爱”。

  揣摩杨绛的语言特点。

  4、教学内容筛选:

  (1)体会老王的“苦”与“善”

  (2)体会杨绛对老王的关爱,理解“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zuò)。”的涵义。

  (3)揣摩杨绛的语言特点

  二、学前检测:

  1、用一百字左右描述一个你身边的普通人或者身边的弱者(老年,残疾,乞丐,流浪人)。检测目的:一来考察学生平常有没有关注到身边的普通人或弱者,二来可以从学生写的文字中看到学生们对待普通人或弱者的态度是怎样的,是怀着一颗关爱的心去看待他们还是怀着蔑视的态度看待他们。三来可以看出学生描写人物的功底怎么样,以便老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侧重点的调整。学生的答案:我上学时每天总会路过一个老乞丐,那个老乞丐穿着一件很破的衣服,手上拿着一个铁碗,每当有人从他身边走过时就会摇摇他的那个铁碗,铁碗里的硬币就会发出嚓嚓的声音。这个老乞丐经常在那条路上,有时天气很热他还穿着他的那个厚衣服,我之前会给一点钱,但是见他经常在那里后来也不想给了。学生答案:到了大学后我很少有讨厌的人,但排除学十五楼四层的保洁员,我很讨厌他,因为他不会认真干活,拖地板拖得越拖越赃(先洒几盆子的水再用拖把把地板弄湿),每次我去洗漱时水房总是有一盆臭烘烘的污水这就是他洗拖把的水,也不会倒出去,就一直放那里。我很讨厌他。

  检测分析:学生对身边的普通人有所关注,但缺乏关爱的态度,老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挖掘文本中的关爱主题,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学生描写人物的手法还不熟练,需要老师在描写手法的教授上要侧重一点。

  2、“登台就有高帽子戴。”与“登台就得戴高帽子。”这两句其实表达的都是一个意思,但是说法不一样,但就是说法不一样表达的感情也就不一样,你觉得这两种说法分别表达怎样的不同的感情?检测目的:这个问题主要检测学生揣摩语言风格的能力,考察学生能否从不同的表达方式中提炼出不同的感情色彩。

  学生回答:其实这两句感觉没什么区别呀。学生回答:“登台就有高帽子戴”给人感觉是别人给你戴,而“登台就得戴高帽子”给人感觉是自己主动得戴。

  学生:后一句感觉比前一句比较无奈。检测分析:学生揣摩语言风格的能力较弱,虽然能够把文字表层的意思表达出来,但是缺少挖掘文字更深的意义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当有意培养学生解读文字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的确定:

  1、体会文中老王的“苦”与“善”。

  2、理解课文最后一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zuò)。”的内涵。

  3、揣摩杨绛语言特点。

  四、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

  2、理解杨绛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善良,平等待人,理解杨绛的人道主义思想。

  3、体会杨绛沉定简洁,干净明晰的语言风格。

  五、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身边有那么一群人,他们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他们善良热情,但是因为他们的社会地位仰或是他们不够彰显的外面气质,总是被我们忽略甚至有的人还蔑视他们。在他们普普通通的容貌下藏着一颗颗金子般的心。这一群人就是我们身边的那些普通人。为何说这些普通人大多有颗金子般的心呢?下面我们来看几则新闻:

  10月19日下午3时10分许,省城广场东路,过路女孩巩梦露被无辜卷入一辆车底。危急时刻,在路边等活的20名农民工一拥而上,用双手抬起车辆,将巩梦露及时救出。

  白方礼,生于1913年农历五月十三,故于20xx年9月23日,享年92岁。祖籍河北省沧州市沧县白贾村,从1987年开始,白方礼连续十多年靠自己蹬三轮的收入帮助贫困的孩子实现上学的梦想,直到他将近90岁。20xx年9月23日,93岁的白方礼老人安详地离开。蹬三轮近20年,35万善款,圆了300个贫困孩子上学梦。

  “80后”农民工薛刚伟为救落水青年魏曼丽,献出了自己30岁的生命。(新闻标题)

  从这三则新闻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普通人的可贵之处,今天呢我们就要学习一篇专门写普通人的文章,这篇文章里的这个普通人虽然身处社会底层,但拥有金子般的一颗心。这篇课文就是杨绛写的《老王》。

  六、教学活动

  1、全班默读课文,在默读过程中要求勾画出老王的苦处与善良之处,以及作者一家对老王的善良之处。

  2、以前后桌四人为一组,交流刚才自己所勾画找出的老王的苦处,老王的善良之处,以及作者一家对老王的善良之处,进行讨论得出小组的讨论结果。学生展示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并请同学说说自己的感受。

  3、老师提问老王与杨绛的交往有何特点,给出选项让学生选择。(选项:平等还是强者与弱者、相互关爱还是单方面的关爱、相互帮助还是照顾与被照顾的关系)并让学生说出自己选择的理由。

  4、给出本篇课文写作的背景,即文革相关的一些知识(用多媒体,文字和图片相结合),以及作者杨绛的简介。老师强调文革黑暗的社会面貌以及杨绛一家文革遭受的苦难,给出杨绛其他散文作品,《风狂雨骤》《颠倒过来》《乌云的金边》中一些节选部分材料,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让学生再通读一遍全文,最后仔细品读文章最后一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zuò)。”(老师适时地指导,究竟谁是幸运的人,谁是不幸的人。)

  5、分析以下句子有何特点,从这些句子中总结出杨绛的语言风格

  (1)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

  (2)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3)后来我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

  (4)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

  七、作业

  1、与身边的一个普通人交谈或是进行观察,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自己的感受心得。

  2、阅读杨绛的《下放别记》与《乌云的金边》(老师发放材料,并提出下节课要进行抽查阅读情况。)

【老王教学设计一等奖优秀】相关文章:

《老王》教学设计优秀12-19

老王教学设计11-27

关于《老王》教学设计10-07

《老王》教学教案设计10-06

《老王》的课堂教学设计12-13

《老王》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5篇)03-10

老王教学设计范文(精选6篇)10-06

《老王》的课堂教学设计(优)02-10

老王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8篇)10-05

《大雁归来》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