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优秀

时间:2024-02-14 09:16:19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优秀[合集4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优秀,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优秀[合集4篇]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优秀1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3、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怎样的教训。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

  录像、图片

  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

  一课时

  一、知识竞赛导入:

  1、课前轻松轻松,进行地理知识竞赛,顺势导入黄河的相关知识。

  2、学生汇报课前了解的有关黄河的资料。

  3、让我们一起走近黄河,了解她的过去、现在、共同设计她的未来。学生齐读课题《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过渡:要了解黄河,有什么好方法?(注意引导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课文了解。)

  阅读课文时先学习生字词:祸河、乃至、侵蚀、开垦、亩、经营、不折不扣。

  1、齐读。

  2、开火车读。

  二、了解黄河的'过去。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请同学们通过默读,了解黄河的过去。

  2、学生汇报。

  3、体会“摇篮”的含义,通过联想、与现实生活联系来理解。

  4、出示20xx年前黄河及两岸情况图片,朗读第三自然段。

  过渡:这样的摇篮多么让人向往啊!可是不知道什么原因,黄河边变了,她变成什么样子呢?

  三、学习黄河的现在。(现状和原因)

  1、学习1、4、5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黄河变成了什么样子?

  2、学生纷纷汇报。(注意引导学生用课文的语句回答)

  3、是什么原因使我们的“摇篮”变成这样的呢?(请学生读第六自然段。)

  4、同学汇报,教师注意引导归纳为自然原因和人为破坏。

  5、指导朗读第六自然段,(从无奈到愤怒)

  过渡:正因自然与人为的原因使得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愤怒了她咆哮了。你们希望我们的黄河继续这样狂躁不安吗?你想她以后……

  四、共同设计黄河的未来。(学习最后一段)

  1、要治理好黄河,关键是什么?

  2、为了治理好黄河,科学家们事怎样做的?

  3、我们还有什么好方法呢?(让学生各抒己见)

  五、环保拓展:争做环保小卫士。

  1、从黄河的变化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留意我们的周边环境,你们发现有什么环境问题,你平时是怎样保护环境?

  2、仅仅靠我们保护环境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我们社会上人人都行动起来,那我们的环境就会焕然一新了,今天我们指导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就让我们为环保出一份力,向社会个各人士发出我们的呼吁。

  3、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呼吁写在卡片上,送给自己的亲朋好友……

  4、检查个别呼吁词。

  六、小结。

  相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我们身边的环境在同学们的努力之下,一定会重见笑颜、重放光彩。我们的地球也一定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优秀2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是五年制语文第八册第八单元的一编阅读课文,介绍了黄河变化的原因,教育人们要保护好环境,否则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黄河变化是因为含沙量大,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黄土高原气候的变化和黄土本身结构松散,这是大自然本身变化造成的;二是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这是人为造成的。这样越垦越穷,越穷越垦,黄河中的泥沙也就越来越多,因而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也就越来越频繁。这句话点出了这样恶性循环的后果,也点出黄河变化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之间的相互联系。

  这是本学期最后一篇课文,虽然篇幅较长,但内容比较容易懂。学生学习时可运用前面学到的阅读方法,使已有的语文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并从黄河变化这件事受到启示,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2、教学目标

  《大纲》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因而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和大纲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这课的教学目的有:

  认知目标:(1)了解黄河的变化和黄河变化的原因。

  (2)治理黄河的关键是管住泥沙。

  能力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增强环保意识,树立保护环境的信念。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及黄河的演示过程。

  难点是理解本课生词,如摇篮、流域、悬河、植被、忧患等。

  二、说教法、学法

  传统的教学结构,局限于实现引导学生理解教材,掌握和巩固知识的近期目标,而现代化教学结构的目的,在有效地实现此种近期目标的同时,更追求培养学生探索、创造精神,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开发学生潜在的智能,增进民主和竞争意识的远期教学目标,实现知识教育和发展教育的双重价值,为此,本课教学主要采用自学求索型的课堂结构,并辅以情境教学法。

  1、自学求求索型课堂结构:

  课堂以学生自我活动为中心,力求引导各层面的学生根据自己知识的空白提出疑问,根据自己的经验积累参与讨论、交流、归纳、激活学生的内在动因,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教师变繁琐的讲和问为适时的启和导,变牵着学生走为服务于学生;学生变被动的听和答为主动的说和思,变少数人的发言表演为人人参与的主动学习。

  2、情境教学法

  崔峦同志说过:在一定情境之中训练语言事半功倍。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感情。上好语文课首先要通过有效的调节方式,深化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南方山区的学生对黄河——我国的母亲河虽有所闻,却未亲眼目睹过,难以想象黄河决口给两岸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为此,可先播放98年长江、松花江、嫩江流域暴发的特大洪灾中抗洪抢险的录像,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动,进而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作有力的铺垫。

  三、说程序

  (一)观看录像,引入课题(创设情境,作好铺垫)

  (二)引导学生对课题提问(鼓励质疑,整体感知)

  根据提问,投影出示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黄河变化前是什么样的?

  黄河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治理黄河的关键是什么?

  (三)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生:我最喜欢第×自然段,我想把它念给大家听。

  (预习中在熟读的基础上加以比较,学生往往会选择较长而又多生讯的段落念,这样既能让学生自己解决读中的难点,又激发了学生展示才能的欲望,可谓一举多得)。

  2、师生评议,纠正读错的字和读破的句子

  (先说优点,再提建议,即使大家集中了注意力,又训练了口语表达,体现了人文精神)。

  师:你读的好极了,能带大家读这段吗?(情感激励)

  四、理解字词:

  1、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字词;

  2、学生讨论回答,对于像祸河媲美生息繁衍肥力频繁忧患摇篮一类的词,鼓励学生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解决。

  (既熟练地运用了理解词语的方法,又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许,有成就感)

  像悬河流域河床侵蚀植被一类的词,教师用课件演示,让学生自己表述。

  (既直观形象,又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

  五、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1、默读课文,并在书上作批注。

  (学生已学会用~~△?!等符号分别表示重点句子,重点词语,疑难问题,感受颇深之处)

  2、学生提问、交流、解答

  生:我想问大家(如黄河变化前是什么样子的等等)

  (要问同学、考同学,自己必定会先有所思,并聆听同学的答案,经过综合分析、比较、判断同学答案完整与否)

  六、总结延伸

  1、黄河的变化给人们怎样的教训?

  2、谈谈你所知道的人类不注意环保所带来的恶果,如沙尘暴、酸雨、南极臭氧层空洞等。

  3、我们小学生能做的有利于环保的事有哪些?

  (学生根据经验,各抒已见,既培养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的好习惯,又激起了动手美化家园的欲望,使课内学习向课外动手自然延伸,把环保意识化为具体行为)

  板书设计(略)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优秀3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3、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课前准备

  1、教师:制作课件。

  2、学生:自读课文,理解生字词。搜集资料。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听钢琴曲《黄河大合唱》,问:这首曲子是歌唱什么的?板书:黄河2、出示课件,师一边指示看地图,一边介绍黄河。

  3、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有关黄河的歌曲,有关黄河的诗句,有关黄河的歇后语等。你还了解有关黄河的'哪些知识。

  自古以来,黄河被人们歌颂,赞扬,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可是沧海桑田,斗转星移,黄河正经历着惊人的变化。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0课,板书完成课题,学生读题。

  二、检查预习

  1、认读生词。注意多音字的读音。

  三、学习课文

  1、围绕提示,自读自学。不懂的词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参考《字、词、句段篇章》

  2、学文(1—4自然段)

  ⑴人们把黄河比作什么?找出相关句子、段落。板书:摇篮

  找出说黄河是摇篮的关键词。板书: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

  (2)人们又把黄河叫作什么?找出相关句子、段落。板书:祸河

  读句子,看图片,看到这些数据你有什么感触?是的,这是一篇说明文,在说明文中使用列数据的说明方法既能准确客观地反映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同学们平时在写作时也要适当使用这种说明方法让你的文章更有说服力。

  补充资料(痛苦的回忆)

  引读第2自然段(反问句式):看到这些数据,人们不禁要问:……,(换成肯定句式)我们不禁要说:……

  (3)指导朗读这部分,分男女生读,写摇篮的语句读得舒缓平静,写祸河的语句读得严肃,震撼。

  3、学习第5自然段

  黄河变成这样了,和黄河自身的特点是有很大关系的。

  边看图示边默读第5自然段,找找黄河有什么特点。

  老师讲解图示,理解“悬河”

  学生齐读课文,交流小结: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

  4、学习第6自然段

  现在我们再去深入地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吧。小组合作,读文填表。

  黄河变化的原因

  自然原因

  社会原因

  根据“摇篮”的关键词,小结出“祸河”的关键词,板书:气候寒冷森林毁灭水土流失

  理解句子“更严重的的是”,总结出这句话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恶性循环)

  5、学习课文第7自然段

  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因素,黄河从摇篮变成了祸河,那人类应该为黄河做些什么呢?

  读语文书上的资料袋,自由谈。

  读课文,小结出黄河的治理:板书(理解:数管齐下)

  1、牧林为主

  2、规划用地

  3、修筑水利

  四、迁移延伸

  1、治理黄河我们作为小学生暂时无法做到其中的任意一项。但保护黄河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我们也该做点什么呢?就让我们做一个宣传员吧,人人争做“鹤湖小号角”,把关于黄河的知识讲给身边的家人和朋友听,把保护黄河的宣传语到处传播吧!

  2、交流保护黄河宣传语。

  五、总结

  早在远古时代,中华民族就生息繁衍在黄河流域,因为这里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可是后来由于气候转寒、暴雨集中、人口增长、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使黄河多次决堤,给两岸人民带来了忧患。科学家为此设计了牧林为主、规划用地、修筑水利等治理黄河的计划,这样数管齐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黄河变好的梦想一定能成为现实。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来大声呼吁(指屏幕):同饮黄河水,共保母亲河!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优秀4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了解黄河的变化给人们的教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了解黄河的变化给人们的教训。

  三、教学时间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黄河,我国第二大河。我们的祖先很早很早以前就生活在黄河流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可是很多年以来,黄河也给两岸人民带来了灾难。我们这篇课文记述的就是黄河变化的情况。学习了这篇课文,我相信同学们都会感到保护大自然,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是何等重要。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画出有难度的字、词、句,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1、读准字音,分辨字形。

  有些字不是生字,但读音容易出现错误,这样的字应反复强调。

  2、解释词语,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摇篮:指发源地。

  不禁:抑制不住。

  高原:海拔较高、地形起伏较小的大片土地。

  叫苦不迭:不停地叫苦。

  生息繁衍:生活、养育后代。

  忧患:困苦患难。

  流域:一个水系的干流和支流所流过的整个地区。

  河道:河水流经的路线,通常指能通航的河。

  河床:河流两岸之间容水的部分,也叫河槽或河身。

  植被:覆盖在某一个地区地面上、具有一定密度的许多植物的总和。

  水土流失:土地表面的肥沃土壤被水冲走或被风刮走。

  关键:对情况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悬河:河床高于地平面,远远看去好像悬挂在空中,故称悬河。

  (三)理清结构,分段、概括段意。

  全文共七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地讲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苦难。

  第二段(第2、3自然段)主要讲黄河为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第三段(第4~6自然段)这是课文的重点段,主要讲黄河变化的原因。

  第四段(最后一个自然段)讲的是科学家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

  (四)结合思考题,学习课文。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但要给予适当的提示和指导。

  课后思考题比较全面地概括了课文的内容。因此学生通过自学把这些问题解决了,也就理解了本课的主要内容,完成了学习任务。

  课文一开始讲:“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摇篮”指什么?

  (“摇篮”指发源地。)

  从这里可以看出黄河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可是,黄河真的使中华民族幸福安宁吗?没有,请同学们齐读第一段,记住黄河近两千年间的表现。

  齐读课文,激发学生了解黄河的积极性。

  过去的“摇篮”是什么样的呢?

  (自然条件很好,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

  板书:摇篮气候温暖

  森林茂密土地肥沃

  生息繁衍

  因此我们的祖先就选择了这里生息繁衍。“可是,后来黄河变了”。请同学仔细读书,认真地想一想:黄河为什么变了,从两个方面找一找原因,再说一说这些原因之间的关系。

  (黄河无数次地给两岸百姓造成苦难,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忧患。)

  板书:忧患

  (黄河变化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黄土高原气候转寒,暴雨集中;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几个因素相互作用,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堵塞河道。因此,黄河中的泥沙越积越多,以至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越来越频繁。从这里可以看出黄河发生变化的两个原因是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的关系。)

  板书:气候转寒暴雨集中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科学家为此做了很多工作,要解决黄河给人民带来的.“忧患”,科学家为治理黄河设计了什么方案呢?请同学继续自学第四段,同桌可以商量一下,然后说一说。

  (因为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使黄河含沙量加大,泥沙沉积在下游的河道中,水流不畅,洪水季,就容易造成下游堤坝决口或改道。因此,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把泥沙管住。科学家针对这一情况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是:一,黄土高原应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二,一定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使失去的植被尽快恢复;三,合理地规划利用土地;四,大量修筑水利工程。这样才能防止水土流失,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

  板书:牧林为主保护资源

  规划用地修筑水利

  (五)组织学生讨论,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黄河变化的教训及自己学习了这篇课文受到的启发。

  学生可以举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谈谈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也可以从黄河的变化谈人类应接受什么教训。通过讨论,提高学生们对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认识。

  (黄河的变化给人类的教训是:一定要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绿色的植被,保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同时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防止水土流失。)

  (六)总结全文。

  早在远古时代,中华民族就生息繁衍在黄河流域,因为这里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可是因为气候转寒、暴雨集中、人口增长、水土流失,使黄河多次决堤,给两岸人民带来了忧患。科学家为此设计了牧林为主、保护资源、规划用地、修筑水利的治理黄河的计划,这样数管齐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黄河变好的梦想一定能成为现实。

  板书: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优秀】相关文章: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10-06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10-07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10-07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反思13篇10-07

《黄河》教学设计10-07

《黄河的主人》教学设计03-07

四年级下册语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10-10

《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07-02

《黄河的主人》教学设计6篇03-07

《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