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教学设计

时间:2023-11-19 08:58:16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隆中对》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隆中对》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隆中对》教学设计

《隆中对》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2、理解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

  教学重点:

  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学习之前,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哪些关于诸葛亮的词语、对联、诗歌、故事?

  二、初读课文

  1、检查预习,读准确下列字音

  沔 挟 胜 殆 暗 殷

  2、学生齐读课文。

  3、老师范读课文。

  4、梳理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

  第二部分(2):徐庶推荐诸葛亮

  第三部分(3、4、5)刘备往见,诸葛亮详陈对策

  第四部分(6)刘备对诸葛亮的器重

  三、学生讨论回答

  1、要求学生找出文中所有的人物名字。

  亮、管仲、乐毅、崔州平、徐庶元直、先主(刘备)、董卓、曹操、袁绍、孙权、高祖、刘邦、刘表、刘璋、张鲁、关羽、张飞

  2、如此众多的'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的身份、地位是怎样?请同学们探讨这个问题,记得提供原文根据。

  诸葛亮:隐居隆中,种田人。(亮躬耕陇亩)

  管仲、乐毅:春秋战国有名的将相,辅佐国君成霸业,诸葛亮自比二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崔州平、徐庶元直:是诸葛亮的朋友(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先主(刘备):是帝室的后代,其父中山靖王刘胜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以光复汉室为由屯兵新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为什么?请在原文中找答案。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撅,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

  董卓:杀死东汉少帝刘辩,独掌大权,导致天下大乱。(自董卓以来不可胜数)

  曹操:开始没有名声,兵力也弱,现在有百万军队,挟持皇帝号令诸侯。(曹操比于袁绍挟天子而令诸侯)

  袁绍:汉末冀州牧,几十万军队与几万人作战,大败(老师补充官渡之战)。

  孙权:继承父兄之业占据江东,是江东之主。(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

  高祖:刘邦,西汉开国皇帝。

  刘表:荆州牧

  刘璋:益州牧,昏庸懦弱。(刘璋暗弱)

  张鲁:占据汉中,在益州的北面,国富民强却不知爱惜。(张鲁在北,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关羽、张飞:师补充:是刘备的手下。(关羽、张飞等不悦羽、飞乃止)

  说明:弄清楚了人物关系,也就基本疏通了课文,而这一切都是学生依据课文讨论、探究的结果,因为从人物人手,也不至于很难。

  四、人物的身份、地位现在都清楚了,问问学生,对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刘备来说,哪些人特别重要?(曹操和孙权、刘表、刘璋、张鲁)

  (设计这个问题,是为下节课引出诸葛亮的计策做铺垫。)

  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进一步熟悉人物,自己查阅相关历史书籍,了解当时的背景。找出文中的地名,画一张地形草图,能体现大致方位即可。

  第二课时

  一、学生快速阅读

  二、学生交流所找的地名,根据课文,分析当时情形。

  博陵、颖川、新野、江东、荆州、南海、吴公、巴蜀、益州

  1、博陵、颖川:分别是崔州平徐庶的家乡。提一下即可,古人常将家乡缀在人名前面。

  2、新野:刘备屯兵之所。为什么刘备会屯兵这里?他怎么会见到诸葛亮?用文中话回答,并解释清楚。(这个问题有助于理解课文第二、三段)

  3、江东:孙权占据的地方。

  4、荆州:北面靠着汉水、沔水;东面与吴会相连,西面与巴郡蜀郡相通,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北据汉、沔此用武之国)

  5、益州、地势险要,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

  三、出示三国形势图,(虽此时还没有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但可以帮助学生有大致的方位概念)

  四、请学生将上节课的人物与本节课的地名结合起来,参照地图,分析形势,当一回军事指挥家,为处在困境中的刘备出一条妙计。

  刘表据荆州用武之国,不能守

  孙权据江东,已经三世,国显民附可以为援

  曹操北方,兵力雄厚,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

  张鲁在益州北面,民殷国富却不知存恤有利条件

  刘璋据益州险塞,暗弱可攻荆益

  刘备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思贤如渴

  五、参照课文,将你的计策与诸葛亮的对照一下,看看诸葛亮对天下形势有怎样的分析。

  六、诸葛亮为刘备提出了什么策略?(要有原文根据)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民附,任用贤能可援不可图

  曹操:今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

  刘璋:据益州险塞,暗弱

  刘表:据荆州用武之国,却不能守。

  张鲁:在益州之北,民殷国富却不知存恤。

  第三课时

  一、再读课文,体会文章语言的精妙。

  二、通过一番精彩的对话,我们初步了解了诸葛亮,你如何评价他?与同学交流一下。

  三、完成课后练习一、三。

  四、发《三国演义》第37、38回的资料,做比较阅读。课下写小短文,探讨一下史学家和文学家笔下的诸葛亮有什么不同?

  五、把《出师表》与本文结合,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再次解读历史人物诸葛亮。

《隆中对》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一、明确诸葛亮的政治蓝图及策略;

  二、了解诸葛亮的远见卓识以及锐利深刻的战略眼光。

  教学设想:

  这篇文言文涉及许多历史人物,字句较难,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怎么讲好这篇名文呢?新课标要求教师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即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学生观;发挥师生两个主动性、创造性的教学观;开放的、与现实生活和儿童实际紧密联系的大语文教育观,《隆中对》教学设计4。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我决定一改以往的逐字翻译的传统讲法,从启发学生根据课文弄清历史人物的身份、关系入手,进而理解课文,了解诸葛亮的远见卓识。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提起诸葛亮,我想大家都知道,你记得哪些关于诸葛亮的词语、诗句、故事、对联,说出来让同学们一起分享。今天我们学习新课文《隆中对》,你们肯定会对诸葛亮有进一步的了解。

  (以故事、对联等引起学生求知的兴趣)

二、老师介绍《三国志》,范读课文。

  三、生准备分小组比赛朗读课文,为课文正音、正字。

  四、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参照课文注释,自己解读课文,有问题的,做上记号。老师巡视指导,然后集中解答疑难字句,充分相信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交流,能够解决疑难问题,为进一步探究做好准备。

  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研读课文,了解诸葛亮的政治蓝图及策略,解决课后习题一。

  一、请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讨论:

  (用原文回答)

  1.刘备的现状:刘备为什么会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2.天下的`形势:曹操、孙权、荆益二州。

  3.在此形势下,诸葛亮为刘备设计的策略及政治蓝图是什么?

  二、再读课文,你如何评价诸葛亮?与同学交流一下。

  三、布置作业:完成短文:我眼中的诸葛亮。

  第三课时

  一、本节课进行比较阅读,将小说中的诸葛亮与史书中的诸葛亮相比较,小说家进行了哪些艺术加工?

  二、关于诸葛亮还有哪些故事?请同学们课后阅读《三国演义》,研究诸葛亮的战略在小说中是如何演绎的。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渠道,进一步了解诸葛亮的一生,谈谈你的感受,写在周记本上。

《隆中对》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词汇,如实词、虚词等。

  2、学会翻译文言文,了解文章大义。

  3、掌握文章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中心人物的方法。

  4.通过诵读品味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隆中对策的主要内容,把握其要旨及战略方针。

  2、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体味精练的语言。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体味精练的`语言。

  课时:2课时

  教法:朗读法、探究讨论法

  教者:西xx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歌词导入,营造气氛

  《三国演义》开篇有一首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命已逝,但却活在后世人的记忆里……英雄的诸葛亮成功预测了天下三分,并造就了刘备以一个极弱现实实现最终与曹魏、孙吴分庭抗礼的建国神话,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古今战略决策经典。

  二、多媒体显示课文背景资料。

  1、《三国志》及陈寿简介

  《三国志》是记载魏、蜀、吴三国对峙时期历史事件较为完整的一部史书,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

  《隆中对》是其中诸葛亮传的开头部分。隆中是诸葛亮的隐居地,而“对”有对策的意思,指诸葛亮对刘备兴复汉室这一问题作出的回答。

  陈寿,西晋史学家,主要著作有《三国志》、《古国志》等。

  2、背景介绍

  公元207年,刘备屡败,只好投靠刘表,寄居新野,势单力孤。渴求贤者辅佐其成就大业,于是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诸葛亮被刘备的三顾之情所打动。这篇《隆中对》,就是诸葛亮当时纵谈天下大事的一段记载。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正音、断句。

  2、学生自由读课文(默读、齐读、跳读、研读、自由读、指名读……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的熏染)

  3、找出不懂的字词句,先和同桌交流,如果还解决不了,稍后全班交流。

  4、交流不懂的字词句。(形式:学生提出,学生解答,最后老师点评。)

  5、老师提出重点字词,要求学生作答。(可以当堂提问,也可以出示幻灯片)

  四、理清结构

  第一段(1段)隆中对前,诸葛亮的远大抱负。

  第二段(2段)徐庶举荐的过程。

  第三段(3——5段)隆中刘备问计诸葛亮对策。

  第四段(6段)刘备“鱼之有水”为喻,说明诸葛亮对于他的重要性。

  作业布置:研讨与练习二

《隆中对》教学设计4

  【教学依据】

  “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草堂献策,一段千古佳话青史留名。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就记载这段佳话。文章在介绍了卧龙怀才不遇,刘备思贤如渴的基础上详尽地叙述了二人会面的对话,对会面的经过则一笔带过,借诸葛亮之口道出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群雄逐鹿的形势,同时也展现出一位身处荒野但胸怀天下、未出草堂但乾坤已定的出色政治家、军事家形象。这种“记言”的写法极好地实现了对历史人物的精神风貌的重现,是我国史传文学的一个传统与特色。

  “三顾茅庐”的故事和诸葛亮的形象虽千百年来广为人们传颂,但正史丹青与故事传说的笔触是各有千秋的。本文是史书中极早记载诸葛亮的篇段,它为后人生发故事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7-9年级要“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并提倡教师“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这些都为本课教学提供了极好的思路指导。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记言”的史传写法

  这篇文章对刘、诸二人会面的经过写得相当简略,大部分笔墨都用来写二人的对话,这种“记言”的写法是我国史传的特色,它降低了文章故事的情节性,但却将故事中的人物的精神和思想浮映得清晰明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会这种特点。

  2、理解诸葛亮特有的精神个性

  “记言”写法有效地突出了诸葛亮的宏韬伟略和超群才干。他身居乡野而指点江山、定鼎天下,是中国古代优秀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教学中,要能领会这种杰出人物的非凡之处,欣赏和追慕历史天空永恒星座的光彩。

  3、学习阅读浅易文言文方法

  教学中应教会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积累古代词语,尝试和练习辨析词的古今意义的差别,辨析相同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的不同意义,在把握大体内容的基础上,对精彩环节和重点内容要能够复述甚至诵记,以不断增强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方式〗

  1、推动合作学习

  文言文的学习要加强诵读,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这个过程可以同伴互助的互教、互读、互评、互议等方式实现相互促进、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推动学生形成合作学习习惯,指导多种方式的互助学习。

  2、组织阅读比较

  通过史传文学《隆中对》和小说《三国演义》(片断)的比较阅读,让学生在对照中辨别和体会史传文学的特点,了解它对小说等其他语言艺术方式的影响。

  3、启发思考感悟

  学习者是学习者的学习,而不应该是教师的灌输和给予。学生的主动探究是实现学习目标的关键,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学习过程中应该不断为学生创设情境,启发学生针对性的思考和感悟。

  〖教学过程〗

  一、欲识他年分鼎处──趣事为引子,导入

  讲述与教材编写中与课文有关的一则现代趣事,勾起学生的好奇心,把学生关注的目光逐步引到隆中和隆中对策上。

  二、文从句顺辨读疑──合作为旋律,疏通

  通过合作讨论、交流分享朗读疑难文言语句,辨析字形相同的文言词语存在的多种意义,辨析词语古今的变化,为深入阅读课文做进一步铺垫。

  三、先生分鼎画图中──对话为重点,品读

  引导学生理清刘备、诸葛亮二人对话的含义,重点品读诸葛亮话语的深刻含义和政治价值,体会其超群的政治智慧。

  四、它山奇石巧攻玉──小说为参照,对比

  延伸阅读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片断),通过课文与小说片断的比较,体会史传文学的特点和小说与史传文学的渊源。

  五、缭绕清流牵两岸──读物为活水,推舟

  交流自己对诸葛亮这个人物的印象和感受,布置学生收集整理诸葛亮的故事的课外作业

  【教学实录】

  一、欲识他年分鼎处──趣事为引子,导入

  师:今天先给大家说件新鲜事:20xx年,湖北省襄樊市半年内5次进京奔走,甚至市长都亲自出马了。有关领导看到了他们以教研报告形式提交的汇报材料感到很惊奇,笑着对他们说:“地方上来找我们都是为了要项目,搞创收,你们为了一篇课文能上教材跑到北京来,我们真是第一次碰到。”20xx年春,这篇课文出现在我们大家现在使用的这册教材中。可河南省南阳市又发起举行了“万人签名活动”,他们认为这一课的一个注释出现了错误,并要求“尊重史实,捍卫历史”,纠正这个注释。究竟是哪一篇课文让这两个地方“大动干戈”呢?(生满腹疑惑,议论纷纷)

  师:呵呵,新鲜事的谜底有点难猜吧。请大家把课文打开第23课。这篇课文下面有一个注解。“隆中,地名,在现在湖北襄樊。”就是这一句话引发了南阳人的万人签名活动,因为他们坚持认为隆中应该在他们的家乡;而那篇让市长奔走的课文就是我们今天来学习的──《隆中对》。

  师:“豫州当日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轻松短小四句诗,却颂赞了《隆中对》里惊天动地的一桩事啊。同学们知道是什么事吗?

  生:刘备三顾茅庐的请诸葛亮出山的事。

  师:你从这诗中哪里看出来的呢?

  生:“豫州”指的就是刘备,“卧龙”谁不知道啊,诸葛亮呗。

  师:看来,“三顾茅庐”的故事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但是刘备三顾茅庐之后的事情和收获却往往被人们忽略了啊。这首诗可不只是写到“茅庐三顾心相知”的佳话,写的还有“先生分鼎画图中”啊!

  生:这几句诗是在写刘备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为他制定三国鼎立大计的事。

  师:不错,正是写诸葛亮为刘备筹划天下大事一事。《隆中对》也就是在写这次诸葛亮如何“画纸之上分天下,谈笑之间定乾坤”。让我们随着陈寿的《三国志》去回访那一次令后人赞叹不已的会面吧。

  〖点评〗两地争名,其实是争名人,争一种文化传统和底蕴。生活的趣事增添课堂的趣味,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

  二、文从句顺辨读疑──合作为旋律,疏通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把不会读的字,读不顺的句子勾画下来,一会大家共同解答。(生自由朗读,然后提出朗读中的疑难字句,教师组织同学们相互帮助解答。长句如“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等)

  师:本文长句不多,朗读起来比较顺畅。那我们就重点来扫除一下理解上的障碍。老师将课文朗读一遍,同学们一边听,一边理解大致的含义,概括一下文章先后写了哪些内容?如果不太理解的词句,就标记下来,我们共同讨论。(师范读)

  生:文章第一段介绍了这个诸葛亮的基本情况,第二段是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的事,第三、四段写三顾茅庐见面后的一番对话,第五、六段写刘备得到诸葛亮后的感受。

  师:这位同学们已经把文章的大意逐层予以了准确的概括。文章中还有哪些词句你不太理解,请提出来向大家请教。

  (学生就“时人莫之许也”、“遂用猖獗”、“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等语句的理解提出质疑在同学中进行讨论和解答。)

  师:扫除了阅读的障碍,让我们回到阅读的主阵地上来,欣赏这为后人景仰的会面。

  〖点评〗以读通句读、解释疑难字词为学习任务来训练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并以把握文章大意为前提来理解疏通文言词语,符合文言语言学习的规律。

  三、先生分鼎画图中──对话为重点,品读

  师:隆中对的关键就在于刘备与诸葛亮一番对话。这番对话是否确实让刘备有如获至宝之感呢?如果让你通过阅读来判断这一点,你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观察?

  生:我会诸葛亮是否解答了刘备急需解决的问题?

  生:我会分析诸葛亮的筹划究竟有没有道理?

  师: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呢?

  生:还可以观察刘备在隆中会面前后对诸葛亮有怎样的变化。

  师:这三位同学说的都很有道理。请同学们从这三个方面自己选择一个阅读任务和方向,根据自己的兴趣组合成小组,认真阅读课文,共同发现,一会儿,结合原文或者你了解的资料把你们的收获谈出来让大家鉴别和分享。(生分组,自由阅读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参与,重点参与从“诸葛亮的筹划是否有道理”的角度来思考的同学)

  生:我们是从诸葛亮才筹划究竟有没有道理这个角度来阅读的。我们共同阅读了文章第四段,感到诸葛亮的分析是面对现实、讲求实际的。

  师:为什么说是“面对现实”的呢?

  生:诸葛亮分析了刘备面临的现状只有一种发展方向,就是占领荆州和益州。因为,背面的曹操十分强大,“已拥百万之众”,军事力量强大,而且“挟天子以令诸侯”,有舆论优势;而东边的孙权,“国险而民附”,也是很难战胜。而荆州的占领者“不能守”,益州的刘璋“暗弱”,“智能之士思得明君”,最适合刘备去发展。

  师:为什么说诸葛亮的分析是“讲求实际”的呢?

  生:诸葛亮指给刘备的出路是一个退可守,进可攻的地方。益州拥有有利的地形条件──“岩阻”,可很好地“内修政理”,而荆州四通八达,是“用武之国”,“天下有变”则可以“向宛、洛”,益州之军也可以“出于秦川”。这样的政权所在地可谓攻守兼备。

  生:我们是从“诸葛亮是否解答了刘备急需解决的问题?”的角度来看的。刘备在寻找诸葛亮时已经是一败再败了,只能在小小的新野县藏身。这时候他最需要的是有一块稳定之所,而自己有无计可施,就向诸葛亮求教。刘备的话指出了他的出路。

  生:我们感到刘备在与诸葛亮会面前后的态度变化明显。先前,刘备对诸葛亮还有轻视之心,在别人推荐时,根本请没有打算去请,只是说了句:“君与具来”;在徐庶的劝告下才发生了变化。三顾茅庐之后,与诸葛亮情感“犹鱼之有水”,显得十分欣喜和满足。

  师:大家的发言都说明诸葛亮隆中一席话确实有充分的价值。除了象刚才同学们谈到的那样解决了刘备安身之所外,还有哪些值得称道的呢?我们在听听这段谋略,结合自己了解的历史和课文,辨别出这番话中还有哪一条治国良策?(师朗读)

  生:诸葛亮还向刘备提出了“与孙权联合”的思路──“可一为援而不可图也”。

  师:这条谋略有什么价值呢?结合课文的分析谈以谈。

  生: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他强大的军事力量依靠单个力量是难以应付的。

  师:“东联孙权,北拒曹操”,这也正是诸葛亮谋划的“三国鼎立”的局面的关键所在。

  〖点评〗通过朗读、自由阅读、合作品读、交流共读等多种方式来理解文章重点内容,把握其中的思想。

  四、它山奇石巧攻玉──小说为参照,对比

  师:刚才我们阅读了晋代史籍《三国志》里的隆中对,明代的罗贯中以这些作为影子,创作了小说《三国演义》里的隆重对,让我们来读一读小说里的状况,看看小说与史籍在写法上各有什么特点呢?(下发小说片断,学生阅读,讨论)

  生:小说比史籍的故事性更强了,而且从很多细节上进行了更文学加工,而史籍很少注意事件发展中的细节,但是对人物的语言表述得十分详细。

  师:把事件的经过简略带过,但把人物的语言记载的十分详尽,这是我国史书记实的一种方式,成为“记言”。大家可以讨论一下,史籍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生讨论)

  生:清楚地记下历史人物的语言,可以帮助人们准确地理解人物的思想。

  师:那,小说有更多的细节描绘和加工的写法有什么作用呢?

  生:读起来有吸引力。

  师:大家一定更喜欢读这段摘出来的小说喽。那我们就来看看它在在史籍纪录的.事实基础上做了哪些加工?为什么要这样加工?

  生:小说写诸葛亮卧睡草堂让刘备一行人在雪中一再等候的细节,这样就使二人的见面更有戏剧性了。

  生:小说详细写了三顾茅庐时关羽和张飞的表现。特别是张飞,开始大骂诸葛亮是“村夫”,还说要用绳子把诸葛亮捆来;后来又一再忍耐不住要耍横,这样就衬托了刘备求贤若渴的真诚态度。

  师:课文里有没有使用过这样的衬托手法呢?

  生:有。课文最后两段中写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日益密切时,“关羽、张飞不悦”,此时刘备放下三人过去长期形成的友谊,表明自己“有孔明,犹鱼之有水“。这个细节有力衬托出刘备对诸葛亮的倚重。

  生:小说还刻画了诸葛亮一种个性,他在刘备的请求面前一再推辞,表现出一副隐士风范。

  生:诸葛亮推辞刘备,并不是真的推辞不受,而是试探刘备邀请自己的诚意罢了。

  师:你从什么地方得到这样的感受呢?

  生:“玄德曰:‘大丈夫抱经世奇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备愚鲁而赐教。’孔明笑曰:‘愿闻将军之志。’”当刘备一再恳求的时候,诸葛亮就改变了态度。

  师:课文中的诸葛亮有哪些特点呢?你从哪些话语中感受到这些特点?

  生:课文中的诸葛亮拥有过人的智慧和才干,就象小说中一样外,他为刘备确定的政治路线的一番话分析非常深刻。此外,诸葛亮给人的印象还有孤傲的特点,这可以从课文两处地方看出来:一是第一段中写他“每自比管仲、乐毅“,”然而“时人莫之许”,只有少数几个朋友了解。常人不了解他的才干,说明他很少与常人接近,当然就难以被大家所熟悉了。

  生:诸葛亮的孤傲还有一处体现,徐庶说“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他不象有的人追名逐利,不向有权势的人低头求荣。

  师:想不到,通过小说的启发,我们还得到了对史籍中的人物的很多新发现。读了《隆中对》,读了《三国演义》,你对诸葛亮有怎样的感受呢?请用一段精炼的话表达你对他的感受。

  〖点评〗两种风格文字的对比阅读,可以凸显出各自的表达风格和语言特色,在相互参照中,阅读既能撩开拓展性文本的面纱,更能够深入原文本的肌理甚至骨髓。

  五、缭绕清流牵一脉──课外为活水,推舟

  生:诸葛亮神机妙算,深谋远虑,沉着果断,战无不胜,是人们心目中智慧的代名词和化身。

  生:诸葛亮是一个令人忧伤的悲剧,他为刘氏王朝殚精竭力,呕心沥血,然而懦弱无能的后主刘禅是一个扶不上墙的阿斗,他不仅不能继承他父亲的宏图伟业,而且连自己的德性都不能约束好,最终成为别人的阶下囚,让诸葛亮的一生心血付诸东流。历史好像给超凡脱俗的诸葛亮开了一个苦涩的玩笑。

  生:他有空城计退敌的镇定,有草船借箭的神机,有七星坛借风的诡异,有挥泪斩马谡的柔情,有火烧赤壁的刚毅,有三气周瑜的尖锐,……他,诸葛亮,一生就是一场精彩的戏剧。

  生:一个在战争和谋略中的长胜者一样有失掉街亭的时候,诸葛亮的遭遇时刻提醒我们每一个人:“智者千虑”,原来“终有一失”。

  生:……

  师:我发现大家对诸葛亮的感受,很多都来自于历史小说《三国演义》,而历史中那个真实的诸葛亮呢?他就隐藏在我们熟悉的这个诸葛亮之后。不过,不要紧,“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人眼中也会有一千个诸葛亮。让我们多多收集和整理诸葛亮的故事,让我们自己心目中的那个“诸葛亮”成为最精彩的一个吧。

  〖点评〗个性化的感悟唤醒了学生对感悟对象的固有积累,也激活了他们有感而发、大胆表达自我观点和看法的思维;而将学习延伸到课后,则是为下一次的感悟做好信息和资源的储备。

  【教学反思】

  1、本文文字较为平易,学生的合作学习应有效组织,否则变成文言疏通串讲,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感;

  2、对比阅读对“显影”出原文本的特色极为有利。这样的教学方式首先要选择好拓展阅读的对比文本,形成风格反差;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对比阅读的最终目的是原文本的解读而不是其他,否则原文本会被淡化,会成为一道引子,教学就偏离了应有的轨道。

  3、要充分珍视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和感悟,从表达者的认识水平、知识结构、生活阅历、思想需求等角度去理解他对文本的诠释,理解他对对象的感悟。同时,要因势利导,不断提升他们表达水平和思维视角。

《隆中对》教学设计5

  (一)教材分析

  三国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诸葛亮。《隆中对》即是以历史的方式客观记录刘玄德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出山相助这段历史佳话。做为二十四史中最著名的前四史之一的《三国志》,既继承了前人对历史的客观、忠实的记录的特点,又表现了纪传文学以简笔勾画人物性格的写作风格。课文节选的《隆中对》片断更是集中表现了诸葛亮高超的分析能力和卓越的政治远见。学习这篇文章,既可以感受到诸葛亮作为“智慧之化身”的聪明才智,也可以体会到刘备作为一代枭雄的非同寻常的气质,更可以借此感受整个的三国文化,把智、诚做为我们后人终身追求的典范。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应该学什么?他们与七、八年级学生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我想一是知识容量的拓宽,二是学习深度的增加。对于九年级的语文课堂,仅仅围绕一篇课文并进行简单拓展是无法满足他们的学习要求的。语文课堂应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入的思考。同时,九年级学生应该更多地接触中外文化,对不同文化的接触和理解应该成为语文课堂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把握诸葛亮隆中对策对天下形势的准确分析和决策的科学预见性,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2、认识、了解诸葛亮作为中国古代第一智者的生平经历及主要功绩,培养爱国主义情操,了解三国文化。

  (四)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隆中对所体现出来的诸葛亮的卓越才能。

  (五)学法指导

  1、将课文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利用网络查阅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形成对三国文化的初步感知。

  2、将语文学习与历史学习结合起来。俗话说文史不分家,学习本课将文史结合起来势在必行。从东汉末年到三国再到西晋统一天下的这段历史应在课文当中有所体现。

  (六)教学流程

  一、导入

  请学生猜一个谜语:有一诗如下:

  “先生晦迹卧山林,三顾那逢圣主寻。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霖。”

  这首诗写的是谁?他第一次的才智展示是一件什么事?

  二、整体感知。

  全班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三、“隆中对”赏析。

  1、了解东汉末年的社会形势。(借助地图)

  首先让我们一起回到1800年前的东汉末年。朝廷中政治腐败,民间爆发黄巾起义。许多豪强武装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占据地盘,互相混战,形成割据局面。较为强大的有袁绍、刘表、孙氏、吕布、张鲁、刘璋、曹操等,而汉室皇族后裔的刘备也有匡汉室之志。

  2、刘备是在什么样的情形之下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呢?

  请学生根据所占有的'资料回答。教师补充。

  要点:刘备镇压黄巾起义,纠集了几千人马,但没有地盘,先后依附曹操、袁绍等人,公元201年,到荆州依附刘表。屯兵于新野县已有七年了。公元207年,经徐庶推荐,三次到隆中(襄阳县城西二十里)访问诸葛亮(“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请教复兴汉室的大计,并请他出山辅佐自己。概而言之:无兵、无将、士,无地盘。

  3、诸葛亮是如何让刘备折服的呢?(重点突破)

  先请学生讨论三分钟,然后再回答小组意见。

  a、对天下形势的准确分析。

  a、如何对曹操?理由?“此诚不可与争锋。”三点优势:军事优势——“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政治优势——“挟天子而令诸侯”;人才优势——“抑亦人谋也”。(可举一例,如深夜未穿鞋接见许攸。教师或学生举例皆可)

  b、如何对孙权?理由?“此可为援而不可图也。”三点优势:地理优势——“国险”;民众优势——“民附”;人才优势——“贤能为之用”。(依上举一例)

  c、如何对荆州?理由?“将军岂有意乎?”必要性——交通便利,物资丰富;可能性——“其主不能守”(为什么?刘表将死,内部有矛盾。老师讲之。)

  d、如何对益州?理由?占据。必要性——地理优势(险塞,易守难攻)、资源优势(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可能性——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e、如何看自己?政治优势——帝室之胄(汉宇正统,得民心)。信义优势——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举例,如张松献图)

  b、科学决策。

  a、占地盘——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b、调整内部关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解决后顾之忧),内修政理

  c、调整外部关系——结好孙权(联吴抗曹)

  d、逐鹿中原——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e、实现目标——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总结:此番隆中对策体现了诸葛亮准确的分析能力和高超的决策能力。

  4、再读“隆中对”这段文字,体会诸葛亮的高超智慧。

  四、课外拓展。

  诸葛亮的功绩很多,大家还知道哪些?

  主要请学生讲一讲诸葛亮的故事,如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布八阵图、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等。

  总结:诸葛亮在军事(如火烧赤壁、收二川)、政治(如治理蜀汉)、外交(如智激孙权、周瑜)、天文(如草船借箭)、奇门八卦(如摆八阵图)、工具制造(如诸葛弩、木牛流马)等方面都有非常杰出的成就。

  五、课外作业。

  可借助有关资料思考这个问题:诸葛亮除了他的聪明才智之外也有不足之处,那么他的“不智”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活动设计

  1、课前准备以下资料:①刘备②诸葛亮③曹操④孙权⑤刘表⑥刘璋

  2、课中:①朗读课文。②讨论诸葛亮是如何折服得备的。③查找资料,举出相关的事例。

【《隆中对》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隆中对教学设计05-25

隆中对教学设计2篇05-26

隆中对教学反思04-07

《隆中对》优秀教案07-08

欣赏与设计教学设计05-24

《头饰设计》教学设计06-06

经典教学设计03-05

教学设计04-19

(精选)教学设计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