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时间:2023-06-11 11:04:00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5篇)

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

  一、谈话导入

  1、 师:有人给你鼓过掌吗?为什么给你鼓掌?得到别人的掌声你的心情怎样?你为别人

  鼓过掌吗?为什么给别人鼓掌?

  2、 板书课题,齐读

  3、 读了课题想知道什么?

  二、 初读课文

  1、 自由读,读准字音,语句读通顺。

  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三、 再读课文

  思考:掌声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在什么时候响起的?

  1、 指名说。

  2、 先走进演讲前的小英。指名读一自然段。

  理解体会、指导读。板书:忧郁自卑

  英子的`忧郁还表现在哪儿呢?读2、3小节,画出表现忧郁的词句。

  3、 交流反馈

  过渡:后来,英子变了,她变得怎样了?指名读第4自然段。

  板书:开朗自信

  是什么原因让忧郁自卑的英子变得开朗自信?板书:掌声

  4、 出示两次掌声响起的句子

  理解“骤然”。假如你是英子的同学,你想通过掌声告诉英子什么?

  掌声再次响起,此刻小英会说些什么?

  指导读句子

  5、 读英子的来信,你对掌声有没有新的认识?

  交流

  四、 升华

  听到掌声响起来,我们的心更明白,珍惜别人送给我们的关爱,同时把鼓励送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下面我们就行动起来,写一句鼓励或赞美的话送给你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2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意境优美,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童真童趣。课文不仅为我们再现了俄罗斯乡下金色草地的神奇、美丽和兄弟俩在窗前草地上自由自在快乐成长的情景。也让我们体会到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结合本组课文的主题——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选编本文的意图是让学生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 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假装、引人注目”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草地和蒲公英的喜爱,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其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草地和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是重点;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四、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查关于蒲公英的资料

  教师准备:PPT 生字卡片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生词,在句子和课文的朗读中复现生词,感知生词, 为课文阅读做准备。

  2、品读第一自然段,解决“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这一问题,抓住“盛开”这一词语,为下一课时的教学做好铺垫。

  3、给学生知识迁移和查找资料能力的展示,共同分享“蒲公英”的常识。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生活的美好。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导语:小朋友们,草地是什么颜色的?(绿色)还有金色的草地呢!大家一

  定很疑惑,草地怎么会是金色的呢?让我们一起认真地读课文,在课文中找找答案吧。

  二、学习生字、扫除障碍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给学生充分的与文本对话的时间,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2、朗读词语、扫除障碍

  ·出示生词

  盛开 假装 朝着【多音字】

  玩耍 钓鱼 观察

  绒毛 手掌 花瓣

  使劲 有趣 这些

  合拢 【合和拢字义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

  一本正经 引人注目

  ·自读

  ·同桌互读

  ·开小火车朗读

  ·说说这些字中,哪些字容易写错。提醒大家。

  “耍”“绒”“瓣”三个字,需要注意。

  ·师生共写三个生字。

  ·完成课堂作业本上相关的内容。

  3、随句识字,巩固学习

  ·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谢廖沙!”他回过头来,我就使劲一吹,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他脸上。

  ·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三、再读课文,释疑照应

  1、指名朗读,相机正音,思考: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

  2、交流朗读,品读第一段。

  交流: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草地变成了金色。

  3、交流课前资料

  ·结合课文的插图,介绍一下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生长状况。【结合我们二年级所学过的《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课文,说说蒲公英】

  ·教师出示图片,蒲公英的资料:

  蒲公英,多年生本草植物,全株含白色乳状汁液,叶子倒披针形,羽状分裂,花黄色,头状花序,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根茎都可入药。

  4、朗读第一自然段。抓住重点词:盛开。想象情景,朗读第一段。为什么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草地就会变成了金色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5、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在品读文本中,复现生词,借助上下文、字典等方式理解一本正经、引人注目等词语,更好的品读文本。

  2、精读课文,通过朗读、想象、动作等方式,体会作者对草地和蒲公英的喜爱,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通过换位思考,让学生进入作者的情境,感受大自然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揭示目标

  导语: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课,我们不仅要一起努力读懂这篇课文,还

  要读出自己的体会,首先得掌握一种本领——读文字,想画面。

  二、回顾课文、整体感知

  1、回顾旧知:学生回顾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原因,通过朗读第一自然段体会草地的美丽。

  2、整体感知:学生自由读读课文,思考这片草地,这些蒲公英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感受。

  【初步形成个性化的体验。】

  3、再回归文本,读课文中的“我”是怎样称赞这片草地、这些蒲公英的句子。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过渡语:这片并不引人注目的草地到底有什么魔法,能我们大家都感到可爱、有趣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再好好读读课文。

  【设疑的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一)以读为本、回归生活——品味草地之趣

  1、自读感受

  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感受给我和弟弟带来的快乐。

  2、默读课文,圈出段落中能表现玩耍快乐的'词语。

  一本正经、使劲一吹、吹到脸上、打哈欠

  3、结合圈出的词语,想象,说说想象到的快乐的情景。【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顺机解决:“一本正经、引人注目”等词语。

  4、熟读精思:

  (1)学生分角色朗读相应句子,配上动作。

  (2)引导读,入情入境:

  【此环节设计的目的是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揣摩、通过动作表演,将眼前所读的语言文字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沟通,通过动作的桥梁,感受草地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二)置疑问难,合作探究——探究草地的秘密

  置疑:在小作者的眼里可爱的不仅仅是这片金色的草地,还有那有趣的蒲公英。

  【课件出现草地颜色随时间变化的画面,启发学生思考,并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疑问。】

  合作探究分为三个小步骤进行

  (1)自读自悟: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思考“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学生通过动作演示交流自己的想法,降低理解文本的难度,同时也体现了文本回归生活的原则。】

  (3)内化提升:课件出示填空题:( )花朵( ),草地就( )。学生通过填空这种形式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将课文的理解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三)品读喜爱之情

  1、初读欣赏,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轻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我们对这片草地的喜爱之情。

  2、朗读感悟、潜心品评:

  学生自由选择一句最能表达这种喜爱之情的句子,多次朗读,以读悟情,以情促读。教师相机予以指导

  如: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欢的一种花。

  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 )。

  【让学生把作者的感情迁移到自己身上,更加深刻地体会对草地的喜爱之情。】

  四、小结

  一片金色的草地,一个难忘的金色的童年。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的题目——金色的草地

  五、做练习册

  板书: 2 金色的草地

  新发现:蒲公英一天的变化

  新发现前:我和弟弟揪它们做游戏

  新发现后:我们不再揪它,蒲公英成了我们

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3

  一、教材简介:

  《掌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因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英子在同学们掌声的激励下,鼓起生活的勇气,从而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说明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关心别人,特别是要关心身处困境的人。

  二、设计理念

  本组课文的主题是“关爱和自信”。教学时应该充分抓住这个主题线索,逐层深入地展开教学。通过感情朗读、交流体验,注意英子的神态、动作变化,感受英子的情感变化,引导学生在谈自己感受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反复朗读,通过品词析句、研讨对话、朗读感悟等方式,体会文本的价值,启迪学生的思想情感。加强阅读与生活的联系。以文本为载体,拓展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的同情之心,自信之心,关爱之心。

  三、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段,深入理解课文,懂得课文中两次“掌声”的含义。

  3、通过学习懂得做人的道理: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四、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英子的情感变化,深刻领会“掌声”的内涵。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你得到过别人给你的掌声吗?

  (二)、复习生字词

  (三)、研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看课文中描写了几次掌声。分别是哪几次?请同学们用笔画下来,并标上序号。

  2、出示两次描写掌声的句子,指导朗读,着重引导学生通过热烈的鼓掌来体验“热烈”,体验“持久”和“经久不息”,这两个词要读得时间长一点,重一点。

  解读第一次掌声: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出示句子、齐读)

  1、请同学们读读第一次掌声前面的内容,说说给她掌声的理由。

  ⑴找到相关的句子读悟。指导学生从“低下了头”“慢吞吞”“忧郁”体会英子的内心世界

  ⑵了解原因: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Ⅰ、你们见过腿有残疾的人走路的样子吗?演一演

  师引读课文她总是(生默默地坐在……)指名演一演

  Ⅱ、此时的英子,在犹豫什么呢?你觉得英子是个怎样的孩子?

  ①小组讨论

  ②汇报交流(板书:自卑、忧郁)

  ⑶体会英子战胜自我:英子犹豫了一会儿,她想,又想。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⑷身体的残疾使她难过,使她紧张,使自卑,但她终于站起来了,让我们为英子鼓掌。

  出示:那掌声,似乎在说:“()”同学们,身体的残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灵的残疾,让我们为英子站起来,走上讲台讲故事鼓掌,更为她战胜了自己而鼓掌。

  2、如果老师就是英子,你会对我说些什么?

  ①说给同桌听一听

  ②个别说

  解读第二次掌声: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1、为什么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普通话正确,声音好听;向她表示祝贺)

  2、假如你是其中的一位同学,此刻你想说什么或做什么?

  3、面对同学们的掌声,英子有多少话想说呀,她想说:“()。”千言万语化作深深地一鞠躬。

  4、现在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英子?

  (板书:开朗、自信)

  5、原来忧郁的英子,现在变得开朗、快乐,什么使英子变了?

  小结:掌声的力量真的如此的神奇,如此的强大?

  解读三:英子的来信。

  1、出示:英子的来信,师范读最后一段:请你想一想:英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这封信的?请你带着这样的心情读一读课文。

  2、引读课文:英子要感谢的是,生读:没有……

  要感谢的是,生读:大家的掌声给了她……

  掌声使英子不再自卑,变得快乐与开朗,能微笑着面对生活,使生命焕发出新的活力。

  (四)总结全文,感情升华:

  1、配乐朗诵诗歌(爱的奉献)

  爱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爱是一句友善的话语

  爱是炎炎夏日一缕清凉的风

  爱是还寒冷严冬的一杯热茶

  爱是瓢泼大雨中的一把小花伞

  爱是黑暗中的一只蜡烛

  这个世界事由爱组成的,只要人人都现出一点爱,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2、总结:同学们,掌声真的充满着神奇的力量,我们的生活需要掌声,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掌声,我们可以把这充满神奇的力量掌声送给自己,送给别人,让我们的掌声响起来。

  (五)积累语言:

  1、摘录课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

  2、写一写:读着英子的来信,我又想起了上小学时那次讲故事的情景,我想对英子说:_____

  附:板书设计

  掌声

  自卑(尊重、鼓励、感激、关爱)自信

  忧郁开朗

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4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借助1拼音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

  2.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多读多认,巩固识记。

  2.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

  三、教学准备

  灰雀的图片、列宁的图片及简介,教学课件。

  四、教学设计

  (一)导入,交流资料

  1.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谁?利用课前预习搜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

  3.出示灰雀图片,了解灰雀。

  板书课题,书空“雀”字的笔顺,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重点指导读准“(sàn)散步”“(xiōng)胸(pú)脯”“白(huà)桦树”;注意“诚”“病”“蹦”要读后鼻音。

  3.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思考: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

  4.学习生字词语。

  调皮的生字宝宝和词语朋友来和大家打招呼了!

  认读生字,说说自己怎样记住他们。开火车读,同位互读,男女生赛读。

  试着联系文中的句子理解“郊外”等词语的意思。

  过渡:同学们,我们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也知道了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寻找灰雀,灰雀回来的事。那么,第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三)体会灰雀的可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1.请一个学生朗读第一段,其他小朋友思考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这篇文章题为“灰雀”,这是怎样的“灰雀”呢?你能找出描写灰雀的句子吗?把它画下来。

  3.这几只灰雀有什么特点?漂亮、活泼、歌声优美;惹人喜爱。

  4.理解“惹人喜爱”,体会“非常惹人喜爱”。

  5.这三只灰雀确实不一般,那可是“人见人爱”。列宁喜爱灰雀吗?你从什么地方能知道?

  教师抓住“每次”“都”体会列宁的喜爱。

  6.喜欢它们,所以想让它们吃好一点,就像照顾“朋友”一样。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7.巧妙小结: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独体字“步”“者”书写时笔画要舒展。

  4.学生练写。

  (五)作业设计

  1.练习写生字词语。

  2.把课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抄下来。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透过人物的语言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男孩有错就改的好品质,做个诚实的好孩子。

  3.收集列宁故事,继续了解伟人的崇高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借助小男孩的语言、神态,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学习小男孩诚实的美德。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这是难点。因为课文没有明确写小男孩告诉了列宁灰雀哪去了,他怎么知道“一定会回来,它还活着”,只有在学习了课文后联系上下文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了解男孩诚实的品质。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四、教学设计

  (一)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

  2.激趣:瞧,这就是那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听,他们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了。列宁可是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

  3.谁来和这三只可爱的灰雀打个招呼?

  (二)细读感悟

  1.体会心情。

  可有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你说列宁这时的心情会怎样呢?

  (1)要求自由朗读课文第三至七自然段,用横线画一画列宁说的话,体会列宁这时的心情。

  (2)检查学生自读情况,学生读三、五、七、九自然段中列宁的话,课件出示这几段。

  (3)细细体会每一句话包含着列宁怎样的心情。

  (4)朗读感悟。

  你们对哪句话体会得更深,想读给大家听。

  2.感悟不同的爱。

  (1)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感情,用一个字来概括是什么?(爱)

  (2)可是,列宁喜爱的灰雀究竟去哪儿了,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能告诉列宁吗?孩子为什么要捉灰雀呢?

  (3)列宁爱灰雀,孩子也爱灰雀,他们爱的方式有什么不同,你更赞成谁的呢?

  (4)小结:是的,列宁爱鸟,给它自由,孩子爱鸟却占为己有,让它失去了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3.接读对话,深入体会。

  (1)列宁爱鸟的.真情对小男孩起了什么作用?让我们一起边读边体会。

  出示课文三至十自然段:

  鸟儿不见了,列宁着急地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可怜的小生命究竟怎样了,列宁担忧地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列宁爱鸟的情绪触动了孩子的心:面对孩子的沉默,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列宁爱鸟的情打动了孩子:他看看列宁,再也忍不住了,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真像孩子说的那样吗?列宁又关心地问──“会飞回来”

  列宁爱鸟的深情打动了孩子的心:他坚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

  此刻,小男孩心里会想些什么?

  (2)是谁让孩子懂得了真爱?在列宁真情的感染下,孩子决定怎么做?放鸟归园。

  4.分角色朗读。

  (1)全班分成两组,一组读列宁的话,一组读男孩的话,师读叙述部分。

  (2)去掉叙述部分,直接读对话。

  (三)真相大白,诚爱相融

  1.课件再次出示“三只灰雀在枝头歌唱的情景”。

  师:听,三只灰雀又在枝头欢蹦乱跳地歌唱。不过,树下它又多了一位真正的朋友。课件出示第十二自然段的内容,师读。

  2.列宁为什么没有再问那个小男孩?他是什么时候预料到这只鸟在小男孩那儿?

  列宁看到灰雀已回来了,为了尊重小男孩的自尊心,所以就没再问。当小男孩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列宁从小男孩说话的口气已料到鸟就在他那儿。

  3.列宁爱孩子,幽默的话里含着对男孩深深的爱;生齐读第十二自然段,凸显“微笑”。

  4.列宁为什么笑?

  5.小结:是呀,我们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大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放鸟归园而高兴。拿起书来,高高兴兴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6.生活中的你有过类似小男孩的经历吗?可以说一说吗?

  小结过渡:列宁、男孩、灰雀、人与人,人与大自然,这原本就是一个爱的世界!

  7.出示图片,学生谈感受。从他们的身上,我们感受到爱是什么,爱就是多一点自由,多一点宽容。

  (四)布置作业,积累提高

  1.搜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或者关于诚实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

  2.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对小男孩或列宁说点什么?写一写。

  3.续写《灰雀》。后来列宁、男孩和灰雀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事?发挥你的想象并把它写下来!

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113页例2及P116页4-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

  2、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引导学生使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

  5、感受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教学难点:

  怎样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

  教具准备:

  课件、数字卡片、头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迁移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表演吗?(喜欢)今天聪聪、明明要跟我们到影剧院看表演,我们大声地喊他们出来啊!

  师:好朋友见面,握握手。(聪聪、明明跟大家握手)如果全班36个同学分别跟聪聪、明明握手,一共要握多少次?为什么?(不管谁先跟谁握手,都是同是两个人)

  师:对,这是我们上节课学的知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数学广角。(板书课题)

  师:那我们赶紧进影剧院吧!(课件出示影剧院门口)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情景激趣

  师:(课件出现密码二字)密码?哎呀!我把密码给忘了,是379?还是739呢?我只记得这个密码是由7、3、9组成的其中一个三位数,同学们,怎么办呢?没密码可进不去啊!

  2、合作交流,探讨方法

  师:那么7、3、9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呢?请大家拿出数字卡片,小组合作摆一摆,摆的时候注意:

  ①要小组合作,共同完成。

  ②你用什么方法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③比一比哪组最快。

  学生活动、汇报。

  师:你们找出来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谁愿意那上来给大家介绍他们组的摆法。(可多拿几个不同顺序的,然后让学生说。)

  引导学生说:排列的时候,先确定百位上是3,分别交换十位和个位上的数7、9就有两种不同的排法;再确定百位上是9,分别交换十位和个位上的数3、7又有两种不同的排法,最后确定百位上是7,分别交换十位和个位上的数3、9又有两种不同的排法,合起来一共摆出6个不同的三位数,这6个三位数分别是379、397、739、793、973、937,这样按顺序排列,既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

  师:同学们刚才听了几位同学的方法介绍,你觉得谁的更好些?(比较发现重复、或遗漏或无顺序排列,从而引出按一定顺序排列较好)

  学生发言。

  3、引导学生小结:

  排列时,先确定一个数位上的`数,然后交换其他两个数位上的数,各有两种不同的排法,合起来都能组成不同的三位数,这样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4、指导看书质疑

  师:请大家打开书本P113页例2,边看书边自己说说书本上是怎么摆的?

  学生活动

  师:谁看懂书本上的想法,给大家讲一讲。(强调方法)

  师:密码到底是哪一个呢?你认为是几?好,那请大家把自己心中的密码大声地喊出来吧!(课件演示密码转动过程)

  是:739,猜对的举手,yes!我们可以进去了,向前冲,嘿、嘿、嘿!

  三、实践应用,开放练习

  1、创设情境,完成P113页“做一做”

  师:哇!这影剧院真漂亮!同学们赶快找座位坐好。看看第一场表演什么?(西游记)嘿!很熟悉。谁来说说你对“西游记”的认识有多少?

  学生发言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多,那图中的四师徒在干什么?谁来说说。(学生说大意,注意说完整)

  师:你觉得××同学说得怎样?师傅说:“交换位置,再来一张”(课件出示)那交换三个徒弟的位置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师:那请大家在小组里面排一排,照一照,并说说你是怎么排的。

  小组活动

  小结:引导学生说出先确定一个人的位置,再交换两个人的位置,各有两种排法,合起来一共照出6张不同的照片。

  2、完成P116页第5题

  师:“西游记”好看吗?下一场表演什么呢?(课件出示小红帽)这个故事你们听过吗?好,谁上来给大家讲讲。

  学生上台讲故事。

  师:××同学讲故事真好听,你们有留意到屏幕出现故事中的哪些人物呢?(小红帽,猎人,大灰狼)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这时,扮演过猎人的小朋友说:“该让我演大灰狼了吧?”你知道他想干什么?(想变换角色,他不想演猎人,想演大灰狼了。)他们的角色还可以怎么变化?你们能帮助他们排一排吗?

  学生活动

  师:哪组愿意上台演一演。

  学生上台表演。

  师:刚才表演的同学真棒,一下子就把6种不同的角色变化都找出来了。

  3、完成书本P116页第4题。

  师:表演结束了,老师觉得有点饿,这样的天气去吃点什么好呢?你们想吃什么?

  学生发言

  师:你们的介绍也不错,不过天气越来越冷,我想吃点辣的来暖暖身子,你们怕辣吗?哦!有的怕辣,有的不怕辣,那不、怕、辣这三个字共有几种不同的排法呢?请大家用练习本排一排,再读一读看一共有几种读法。

  学生活动,学生汇报。

  师:不怕辣的同学,放学后可以建议你的父母去吃一顿麻辣火锅。

  四、拓展延伸,提高能力

  师:在回来的路上聪聪、明明要考一考我们。我们看题目。(课件出示题目)请拿出数字卡片动手摆一摆,要注意可以随意摆放的,看一共能摆出几个不同的三位数。

  师:谁来说说你找出几种不同的三位数。

  学生活动、汇报,师板书。

  五、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师:你觉得自己、同学和老师表现得怎样?

  六、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

  379397

  739793

  937973

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要主动的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小英在掌声前后的变化以及掌声的内在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来咱们班听课的老师真多,让我们用掌声来欢迎他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掌声无处不在,它代表着欢迎,饱含着祝福,这掌声还曾经改变了一个孩子的命运,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去聆听掌声背后的动人故事。板书:21、掌声

  二.新课:

  (一) 创设情境:

  1、师范读,同学们用心感受这个故事,看看这篇课文中的掌声是给谁的?老师读得怎样,你们也把掌声送给我。

  2、课文中的掌声是给谁的?这看似平凡无奇的掌声里,却蕴涵着非常伟大神奇的力量。

  3、老师这里有一封小英的来信。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来信)谁来为我们读一读。掌声改变了小英的生活,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从前的小英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二)精读第1自然段:

  1、自读第1自然段,原来的小英是个什么样的小姑娘?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残疾儿童,板书:忧郁、自卑)。

  2、这段文字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同情)练读,指名读。

  3、看来,同学们都很理解身患残疾的小英。那时的她不爱说话,不和同学接近,孤零零坐在教室一角!把她的痛苦、孤独通过朗读表达出来。齐读。

  (三)精读第5自然段:

  1、可是后来,这样一个忧郁、自卑的女孩却变了,变成什么样了? 读第5自然段:现在的小英是个怎样的女孩?你从哪里看出来?

  2、是啊,她和小伙伴嬉戏玩耍,奔跑说笑,快乐得像只小鸟。甚至还学习跳舞,完全忘记了自己残疾,腿脚不方便,把自己融入集体中,现在的她多么自信,多么乐观。(指名回答并板书:开朗、自信)

  3、真替小英的变化感到高兴呀,那么你们能把她的活泼开朗读出来吗?生齐读。

  4、小英前后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从你的朗读中把这种变化表现出来。(分组读1、5两段。)

  5、现在的小英和原来判若两人,此时她最想说的是——(指向大屏幕上的来信)大家再一起读。

  同学们,是掌声给了她力量,是掌声给了她勇气,是掌声改变小英的生活。掌声居然拥有这么神奇的力量!让我们和小英一起走进那次难忘的演讲课中。(大屏幕出示课文插图)看看当时的情景。

  (四)体会掌声:

  请大家读读课文,找找同学们一共给了小英几次掌声?请你用“——”画出描写掌声的句子。

  课件示句子:(1)就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2)当她结束演讲的时候,班里又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1、体会第一次掌声

  1)大家为什么会给小英鼓掌呢? 读2——4自然段,当老师请小英上讲台讲故事时,小英的表现是什么?把描写小英表现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2) 课件示句子,同桌的同学一起根据课文内容口头填空:

  轮到小英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起投向了那个角落,小英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小英的(眼圈儿红了)。 在大家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3)再读三句话,从我们填进括号的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小英怎样的心情?说你感受深的词语,同桌互说。指名说,补充。

  4)引导理解:为什么低下头?(她害怕别人看到她的缺陷,一直害怕别人注视的目光,自卑忧郁)

  小英愿意走上讲台讲故事吗?为什么?小英害怕同学们嘲笑她走路的姿势,不愿意站起来,但老师的要求又不能不做,小英拿不定主意,从这句话中的哪个词可以看出来?(犹豫)

  尽管从教室的.一角到老师的讲台,只有短短的几步路。可是要走完这几步路,对于小英来说该有多难啊。每走一步,小英的内心都在痛苦地挣扎。这种复杂的心情使得她的动作(生:慢吞吞的),她的眼圈(生:红红的)就快哭了。就在全班同学几十双眼睛的注视下,腿脚不方便的她(一摇一晃)地朝讲台前挪动。同学们注视的目光中包含了什么?

  这些句子直接描写了小英的表现,体会小英内心的那种自卑、痛苦和无奈。

  齐读大屏幕上的三段话。

  这不足十米长的教室,对小英来讲,好象比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还要长。怎么也走不到头。一秒钟过去了,两秒钟过去了,五秒,十秒,四十秒小英终于站定了。

  5)那一刻小英的心情怎样?(紧张,不安),此时他多么需要——大家的鼓励。 播放掌声、看课件引读:就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就在英子忐忑不安的那一刻——,就在小英最需要鼓励的那一刻——

  6)小英这时候太需要大家的掌声了,这掌声是多么地及时啊!(指图)你们看,当掌声响起的时候,小英感动了,小英流泪了。

  这时候,如果你是小英的同学,你想在掌声中对小英说些什么呢?

  小英,你别害怕,我们大家支持你!”

  小英,我相信你一定能讲的很好!”

  小英你是我们的骄傲,勇敢地去讲吧!

  这掌声里包含了什么?(同学们给他的支持,给他的鼓励)板书:鼓励

  小英又会想些什么呢?(没有笑话我,鼓励、支持我,一定要讲好,不辜负。)

  2、体会第二次掌声

  1)课件示第二次掌声:第二次掌声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响起来的?同学们为什么鼓掌?

  2)小英没有辜负同学们的期望,以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讲述了他童年的动人故事,当他结束演讲的时候班里又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出示图片(播放掌声)。这掌声里包含了什么?板书:称赞。 你想怎样称赞小英?

  3)在掌声中,她内心多么激动呀!无数的话语在小英的心头涌动,她想对大家说什么呢?她觉得再多的语言也不足以表达他内心的感激,(指图)你们看,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

  4)就在这节令小英终生难忘的演讲课上,同学们用掌声表达了对小英的鼓励、称赞,表达了对小英的爱,对残疾人的爱,让我们在这浓浓的爱意中,把感动表现在脸上,溶进声音里,读第4自然段。

  3、再读小英的信:

  是啊,多么可爱的同学,多么美妙的掌声,就是这充满鼓励、满含夸奖的掌声使小英从一个忧郁孤独的孩子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阳光女孩,(看课件)小英从教室的角落里走了出来,把自己融入集体中,在同学们的搀扶下他走得越来越稳。

  课件示信:她把万语千言全都融进了她的信中,并把它作为一生的宝贵的财富来珍藏——来,咱们一起走进小英的内心世界,再读一读她的来信吧!

  4、情感深华:

  1)指板书:对于小英来说掌声是鼓励、掌声是称赞,掌声还是什么?(关心、爱护、尊重、夸奖、爱)板书。

  2)老师想送你们一首小诗:课件,齐读

  掌声是一首美妙的歌, 能唤起人们的勇气!

  掌声是一朵芳香的花, 花香能够使人振奋起来!

  掌声是一轮早晨的太阳, 能给我们带来一缕阳光!

  掌声是一把钥匙, 可以打开勇气的大门!

  掌声是一片宽阔的海洋, 能把害羞淹没!

  掌声是闪闪的星星, 能把孤独的黑夜照亮!

  3)让我们记住这句话,出示句子: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4)听歌曲:同学们有一首歌,名字就叫《掌声响起来》让我们来静静地欣赏一下,在歌词中,你听到最多的是哪两个词?(掌声爱)

  是呀,掌声是鼓励,是尊重,是关爱。多一份掌声,多一份爱的鼓励,就多一份成功的希望,孩子们,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充满了艰辛与坎坷,生活中需要我们互相的帮助,我们渴望真诚的鼓励.送出你的掌声,你也将赢得更多的掌声。

  5)齐读第7自然段(课件)

  (五)总结

  1、你觉得在我们身边,还有谁需要我们的掌声,你想把掌声献给谁?

  把掌声献给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希望他们不要泄气,努力学习,成绩会进步。 献给老师,感谢老师为我们辛苦的付出。

  2、对自己的缺点不足,甚至是缺陷,不应自卑,应该像小英那样鼓起勇气,面对生活,这样才能开辟出一片美好的天地。而对别人应当尊重、关心、宽容、鼓励,对别人多献出一点爱,世界才会变得更美好。

  (六)实践活动:

  给班里的一位同学或周围的一个人,写一句鼓励的话,或给予一次帮助。把爱转播到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

  板书设计:

  掌声

  忧郁 ( 鼓励、肯定) 开朗自卑 自信

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7

  学习目标

 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小朋友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小朋友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老实的表示。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多媒体课件。

  4、收集关于列宁的生平、故事等资料。

  第一课时

  看图导入,交流资料

  1、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谁?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2、同学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书课题,书空“雀”字笔顺,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同学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散(sàn)步”、

  “胸(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注意“诚”“病”“蹦”读后鼻音。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协助他人读得更好。

  4、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

  2~13是课文的具体写这件事的,那第1自然段告诉了俺们什么呢?

  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同学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独体字“步”、“者”书写时笔画要舒展。

  4、同学描红、摹写。

  第二课时

  贴图导入,激发兴趣

  1、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

  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

  精读课文,感悟真“爱”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a.同学交流。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b.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3、聪明的小朋友,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段。

  a.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同学加强语气。

  b.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4、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5、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

  烘托高潮,深入体会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

  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

  2、学习课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

  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同学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

  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同学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小朋友,理解小朋友,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小朋友的爱!

  5、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小朋友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美美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6、小结板书,总结课文

收集故事、积累提高

  1、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了什么?大家一起来说说。

  2、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竞赛。

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8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在9篇课文的后面安排了“资料袋”,“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了解与课文有关的信息,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该如何把握特点,用好、用活资料袋,提高教学效率呢?

  一、注重整合,让资料袋“物尽其用”

  本册教材的设计较为充分地体现了“整合”的课程理念,资料袋不是“单纯的资料”,而是课文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师研读教材之后,分析每一个资料袋的作用,将资料袋的使用与课文的学习结合起来,就能引导学生用好资料袋,使其“物尽其用”。

  【案例】 《奇怪的大石头》一文之后的资料袋为学生提供了李四光经过长期研究,为祖国摘去“贫油国”帽子的资料。学生通过这个资料,反过来再读课文,就能够知道李四光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就,跟他小时候善观察、爱提问是分不开的。《我不能失信》之后提供有关宋庆龄简介,《孔子拜师》之后提供的关于孔子的介绍,都属于类似的安排。引导学生学习这些资料,可以课前预习,为学习课文做铺垫;也可课后延伸,让孩子感悟伟人的成功与儿时的因果关系,增强自身的学习动力,觉得自己“也可以那样”。

  整合的课程观,还要求学生将资料袋中的资料进行整理,最终变成“自己的东西”,丰富语言积累,从而“一物多用”。

  二、鼓励创新,让孩子成为资料袋的主人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利用资料袋的时候,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强调“可以这么用”“也可以那样用”,还要引导思考“怎样用最好”。在本册的九个资料袋中,由于资料内容的差异,使用时方法应该灵活多样,鼓励学生创新思维。

  【案例】 《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文课后的资料袋,为孩子们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生活的场景,生动的画面可以丰富他们融入民族大家庭的`幸福体验孩子如果想知道那些少数民族同胞在做什么,也可简要涉及,让想知道的同学课前查阅其他资料,比如阿昌族同胞吹起动听的葫芦萧,傣族姑娘挑起可爱的竹篓等等。只要孩子们感兴趣,也可结合课文进行“我想和(什么族)的小朋友(做什么)”的说话训练,激发学习的兴趣,还可以让孩子说说“我还知道……”。

  在引导孩子学习使用资料袋的过程中,与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结合起来,有意鼓励创新并注意保护他们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把资料袋越用越活,越用越好。

  三、培养习惯,让资料袋不断充实

  培养学生使用资料袋的良好习惯是很重要的,对于用得好的同学一定要适时表扬,树立榜样,力争让收集资料、合理使用资料袋成为孩子们的自觉行为。教材上提供的资料袋其实不多,这为学生自己动手,收集整理资料,形成自己的资料袋提供了空间。

  【案例】 《赵州桥》一文课后并没有提供资料袋,但是如果学生养成了积累资料的习惯,加上教师的引导,他们完全可以自主地通过课外书、网络等各种渠道了解祖国灿烂悠久的“桥文化”,进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激发民族自豪感。这种学习的过程也是对孩子们自身资料袋的补充。如果孩子们查阅资料、收集整理资料的速度加快了,丰富资料袋的工作完全可以在大多数课文学习之前或之后自觉主动地进行。至于本身就有资料袋的课文,比如《蜜蜂》《玩出了名堂》,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意愿,鼓励通过查阅课外书或网络等形式,进一步丰富资料袋的内容,只是教师关注的不要停留在知识本身,而是应关注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和资料的使用。

  建议老师们给每个孩子提供一个资料积累专用本,课外资料、妙词佳句都可纳人。教师对孩子自身资料袋的关注,就会激励孩子收集整理资料的热情,长此以往,孩子的语文能力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四、尊重差异,让资料袋焕发个性光彩

  学生由于个体的差异,对于资料袋的使用一定存在差异,这是很正常的,所以教师应多做“正面引导”,树立榜样,而尽量不要“强行要求”,打击弱势。如果收集整理资料、运用资料袋变成教师强制要求的行为,就使得原本很快乐的学习过程变得索然无味,令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费力低效。

  【案例】 《给予树》课后关于圣诞节的资料,《“东方之珠”》课后关于香港的资料,孩子们一定都非常感兴趣,但这些资料比较少,许多孩子或许已经知道,于是“想知道”,这时教师可以让这部分孩子查阅资料,然后共同交流。对于那些能力相对较弱的孩子,也可让他们尽力而为,告诉他们“可以做得更好”,在与同学资料的“共享”中得到提高。另外,鼓励学生自身资料袋在内容、形式上以及命名、美化方面应尽可能体现自己的个性。

  条件允许的话,那些丰富多彩的、个性化资料袋就可以成为一个缤纷的展台,让孩子们在展示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体验成功。

  拿到新教材,我们需要统揽全局,把握教材的特点,把资料袋这一种新的形式放到整个语文课程资料中来加以认识,这样才能在资料袋的使用上灵活自如,不致顾此失彼。

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9

  教学目的:

  1、能够用瓶盖排列、拼贴图形。

  2、能够将各种瓶盖组合起来做成1——3件玩具。

  3、对用废旧材料自制玩具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瓶盖的巧妙利用,如何来设计、组合。

  教学难点:

  把各种各样的瓶盖组成有趣的`东西。

  教学准备:

  范作、示范用材料。

  学生准备:

  收集各种瓶盖,腊光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以谈话的形式)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份礼物。

  你们看:(各种各样用瓶盖制作的的玩具。)

  二、引导学生欣赏。

  感受各种各样不同造型玩具的艺术美。

  引起学生对设计的兴趣。

  三、讨论交流设计与制作方法。

  (1)请学生列举他们所看到过的圆(柱)形的物体及物体中的圆形部分,如水井、风扇、太阳、月亮、灯、篮子、娃娃的眼睛等。

  (2)四人小组讨论:如何将这些与眼前的瓶盖联系起来。

  (3)联想游戏:

  将两个瓶盖放在一起,想一想,他像什么,叠在一起,又像什么?将三个瓶盖放在一起,又像什么?比一比,看谁想的最多。

  (4)老师小结。

  对有道理的方法都给予肯定,引导学生考虑:我今天准备用瓶盖做什么?还要用到哪些材料,怎么做?四人小组商量讨论。

  四、学生动手制作

  老师鼓励学生发挥自己想像,设计出与他人不一样的物品。老师巡视并帮助能力较差的学生。

  五、交流欣赏。

  (1)全班互相欣赏每组的作品。

  (2)请学生来说说你最欣赏哪一组的作品,为什么?

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0

  《自制小乐器》

  教学目标

  1.通过背唱、做律动等活动,使学生顺利掌握伴奏部分的音型节奏。

  2.通过使用自制乐器为同学的演唱伴奏,培养音乐节奏感和协作、配合的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

  1.学生共同复习演唱《法国号》这首歌曲,要求背唱。

  2.学生自己边唱边表现四三拍强弱变化的'声势。

  3.学习简单的舞蹈律动,加深对四三拍节拍的感受与体验。

  (1)教师完整示范。

  (2)教师分解示范,学生模仿。

  (3)播放歌曲《法国号》的录音,学生自己做舞蹈律动。

  二、学习用自制的乐器伴奏。

  1.看看教材中小朋友做的小乐器,用手边的材料试着做一做。

  2.学生展示自制的打击乐器,并做简单介绍。

  3.教师对学生的自制乐器做简单评价。

  4.请学生按乐器类型分组站立,进行练习。

  5.尝试配合演唱和伴奏《法国号》。

  三、课堂小结

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1

  教学要求:

  1.认识“宁、惹、仰”等10个生字。会写“郊、雀、养”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2.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多媒体课件。

  4.收集关于列宁的生平、故事等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合作学习。

  1.出示列宁照片,这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同志。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1)学习小组交流资料(教师下组参与,发现有价值的交流资料)。

  (2)全班交流。

  列宁,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书课题。

  二、读通课文,自主学习。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指名读:雀、郊、养、粉、粒、男、或、者。

  重点指导:

  或:半包围结构,不要漏写一撇。

  诚:左右结构,注意不要写成“城”。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三、指导学习,读懂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课堂作业。

  1.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

  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

  二、深入学习,读懂第3至10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a.学生交流。你对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你的体会朗读给大家听。

  b.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段。

  a.学生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这句话。

  b.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5.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地爱鸟!

  6.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

  三、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

  2.自由朗读11-13自然段。

  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

  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5.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6.小结板书,总结课文。

  四、收集故事,积累提高。

  1.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了什么?大家一起来说说。

  2.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

  板书设计:

  灰雀

  爱 放

  找 捉

  列宁 爱 男孩

  教学反思:

  《灰雀》讲的是列宁与小男孩都喜欢灰雀,但表达方式不同。列宁喜欢它的方式就是让它自由,而小男孩却想占它为己有,但最后小男孩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改正了错误。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明白了列宁作为一个伟大的领袖,他不仅爱鸟更爱下一代儿童的好品质。更让学生懂得了做人要诚实的道理。我课后让学生体会思想感情,同学间交流感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2

  【教材分析】

  国内外矗立着许多奇妙的建筑,其中仿生建筑在造型特征具备很强的视觉感受和新奇感,对于小学阶段孩子好奇心和创造力的激发有着非常直接的引导和激发。教材中有关神圣家族教堂、慕尼黑体育馆、迪士尼、悉尼歌剧院等系列仿生建筑能够有效激发孩子兴趣,提高观察能力,培养想象创新的能力

  【学生分析】

  三年级是小学阶段比较重要的阶段,该学段的学生对绘画有了一定自己的认识,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美术表现技法,有强烈的表现欲望,想象力丰富,色彩表现力和创造非常强

  【教学理念】

  本节课的讲授以观察、赏析、发散思维为主线,采用视频导入法、观察发现法、小组合作法、欣赏评价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通过视频、音乐、小组合作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目标】

  能观察生物的外形与结构特征,模仿它们的样子设计造型奇妙的建筑。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启发学生应用生物的外形特点,联想和设计奇妙的`建筑

  难点:如何设计奇妙的建筑,让生物的特点与建筑的特点巧妙结合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图片、学生作业用纸、马克笔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

  导课导入与目标

  以视频《国内外最奇特的四个建筑》及问答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联想力。

  问:看了视频中(组图1)你对这些特别的建筑有什么感受?

  菜篮子—新奇,独特

  中央电台—造型别致

  倒立屋—炫酷

  师:那么今天就一起来学习本节课《奇妙的建筑》

  生:观看视频,对本课学习产生兴趣和创想

  生:欣赏且回答问题,引发对巧妙建筑的感受力和想象力,激发对课程的巨大好奇

  导入课题,激发学习本课的好奇和兴趣

  (二)

  课堂发展欣赏与感受

  组图2 提出仿生建筑的概念

  加州迪士尼乐园(仙人球)

  慕尼黑体育馆(蜘蛛网)

  悉尼歌剧院(莲花)

  鸟巢(鸟巢)

  问:组图2的建筑有什么共同之处?------仿生建筑

  二 头脑风暴

  游戏:请一组同学参与游戏,根据图片上的建筑迅速讲出与其相似的仿生物名称

  三欣赏仿生建筑,以神圣家族教堂为例引发思考与分析

  外形(仿生建筑)------玉米

  以玉米实物来模仿建筑外形(请学生来拼一拼,同屏软件进行同屏)

  表现手法—取舍,重复,排列

  思考:还有哪些其他表现方法?

  四 观看微课,学习以“仿生物”设计建筑的思维方式和步骤(师生合作)

  生:欣赏一组国内外知名仿生建筑的图片,提出仿生建筑的概念,了解仿生建筑的大致设计意图

  生:小组为单位集中注意力进行头脑风暴接龙游戏,拓展思维和创新创想

  生:仔细观察图片,认真思考回答问题,总结仿生建筑的表现手法。小组配合实物模仿建筑外形的游戏,小组合作共同完成

  生:认真观看微课,学习作业的思维方式和步骤

  1观察欣赏图片中建筑的特点,思考仿生建筑的特点并回答问题,培养观察能力

  2集中注意,放开思维积极参加思维游戏

  3

  欣赏神圣家族教堂的外形特点,以问答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

  课堂发展五 布置作业

  图片展示创设故事情境,布置设计

  任务(作业要求)

  校长提出设计学校的设计要求,寻找最佳设计师生:理解作业要求,发散思维,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堂作业课堂注意力,理解力,自主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培养

  六 课堂评价请创作完成的设计师把作品贴在黑板上。评一评最佳创新奖、最佳设计奖、最佳色彩奖、最佳舒适奖

  为设计师颁发设计师勋章

  生:观察自己及其他同学的作品,学会评价作品的正确方法评价的正确方法,从形、色以及作品创意进行评价拓展延伸生活中的仿生设计作品展示欣赏生:欣赏、情感共鸣。

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掌握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2.会正确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会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

  4.通过观察分析、合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求异思维,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

  重点: 掌握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乘除、连除的两步计算题。

  难点:正确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理解每一步算式的意义。

  教学流程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方老师带大家去一个你们很乐意去的地方-学校阅览室。在那里可藏着很多的数学问题。走!咱们一起看看去。

  [说明:由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引入新课,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又容易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从而带着良好的学习状态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交流合作,解决问题

  摆书

  1.学生细看课件的'信息,领会题意。

  师:谁能来说一说发现的数学信息

  生:阅览室有200本书, 2个4层的书架

  (随着学生说的课件出示条件)

  师:根据图中的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生:2个书架有几层?

  生:一个书架可以放几本书?

  生: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

  2.合作探究。

  师:看同学们提了这么多的问题,猜猜看老师今天最想请大家解决哪个问题?

  学生的回答展示,今天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

  3.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并列式计算,再在小组内交流你是怎么想的,总结一下有几种方法

  4、汇报,展示交流4种不同的解题方法。(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在黑板上)

  汇报的时候说一说你列的算式的意思,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1)200÷2=100(本) (2)2×4=8(层)

  100÷4=25(本) 200÷8=25(本)

  (3)200÷2÷4 (4)200÷(2×4)

  =100÷4 =200÷8

  =25(本) =25(本)

  5、汇报时提问:(1)200÷2求的是什么?结果再除以4是什么意思?

  (2)2×4算出的是什么?200÷8表示什么意思?

  (4)4×2是什么意思? 200÷(4×2)求的是什么?去掉括号可不可以?

  师总结:第一个是按书架分先求一个书架有多少本书,第二个不按书架分,先求的总层数。然后按总层数分,虽然思路不一样但是都是平均分,我们都能解决同一个问题。

  6、比较这几种算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你最喜欢用哪种方法?和同桌说说看。

  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那种方法。

  师:(1)、(2)列的是分步算式,(3)和(4)列的是综合算式。像这样有乘有除的算式叫乘除混合运算。

  7、观察算式,发现运算顺序

  师:像这种连除、乘除混合运算,在算的时候怎样判断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呢?

  请大家仔细观察(3)、(4)两个算式,比较一下,看看在计算顺序上你有什么发现?

  可能情况:算式不同,得到的结果相同;(从左往右算,)

  (3)式没有括号,先算200÷2,后算100÷4;(4)式先算括号里的,再算除法;

  8、小结:像连除法和乘除混合运算这样的同级运算都是从左到右一步一步计算的,如果有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板书)

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4

  1以下属于园林中水系设计要求是()。1.0 分

  A、主次分明

  B、自成系统

  C、疏水之去由,察水之来历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2将武当山天柱峰上的道宫命名为““大岳太和宫”的古代帝王是()。1.0 分

  A、明仁宗朱高炽

  B、建文帝朱允炆

  C、明太祖朱元璋

  D、明成祖朱棣

  我的答案:D

  3园林设计是()的集合。1.0 分

  A、地形

  B、景

  C、道路

  D、植物

  我的答案:B

  4扬仁风扇面亭处所栽种的植物是()。1.0 分

  A、悬铃木

  B、银杏树

  C、柳树

  D、油松

  我的答案:D

  5以下作品中,属于范曾先生作品的是()。1.0 分

  A、《五牛图》

  B、《墨虾》

  C、《漓江胜境图》

  D、《战栗于恶魔之前》

  我的答案:A

  6唐纳花园位于美国的哪个州?()1.0 分

  A、德克萨斯州

  B、佛罗里达州

  C、加利福尼亚州

  D、俄勒冈州

  我的答案:C

  8颐和园的前身是()。1.0 分

  A、清漪园

  B、畅春园

  C、静宜园

  D、煦园

  我的答案:A

  9以下不属于文化宣传类园林建筑的是()。1.0 分

  A、展览馆

  C、溜冰场

  D、阅览室

  我的答案:C

  10关于古代桥梁建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1.0 分

  A、既有实用价值,又具有装饰功能

  B、在园林中有沟通园路和组景的功能

  C、多为十八孔桥

  D、廊桥可以为游人蔽日挡雨

  我的答案:C

  11城市公园系统的小路设计,最窄不应低于()米。1.0 分

  A、1

  B、1.5

  C、2

  D、2.5

  我的答案:B

  12建章宫是以下哪个朝代建造的宫苑?()1.0 分

  A、秦代

  B、汉代

  C、隋代

  D、唐代

  我的答案:B

  13花卉的最佳观赏范围是()。1.0 分

  A、距花卉四米以内

  B、距花卉五米以内

  C、距花卉六米以内

  D、距花卉七米以内

  我的答案:A

  14以下植物中,不在春季开花的是()。1.0 分

  A、丁香

  B、连翘

  C、木芙蓉

  D、榆叶梅

  我的答案:C

  15关于园林中的水系设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1.0 分

  A、要体现出活水的感觉

  B、水体要有大小

  C、只有皇家园林允许造湖

  D、水跟岛的结合应该和谐自然

  我的答案:C

  16中国园林可分为北方皇家园林、江南私家园林和()三大类。1.0 分

  A、西安皇家园林

  B、岭南私家园林

  C、西南园林

  我的答案:B

  17被称为“算圣”的古代数学家是()。1.0 分

  A、祖冲之

  B、刘徽

  C、刘洪

  D、郭守敬

  我的答案:C

  18莫愁湖位于以下哪个城市?()1.0 分

  A、昆明

  B、扬州

  C、南宁

  D、南京

  我的答案:D

  19关于欧洲园林的描述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0 分

  A、以凡尔赛宫为主要代表

  B、驳岸多为直线

  C、常以山石代替雕塑

  D、园中植物必须修剪得当

  我的答案:C

  20

  关于凡尔赛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1.0 分

  A、世界五大宫殿之一

  B、位于法国

  C、规则式的中轴对称园林

  D、朝向是坐东朝西

  我的答案:D

  21浣云沼与以下哪处景色构成了峰池之景?()1.0 分

  A、瑞云峰

  B、冠云峰

  C、岫云峰

  D、祥云峰

  我的答案:B

  22园林设计规范不包括以下哪点?()1.0 分

  A、经济

  B、安全

  C、美观

  D、开阔

  我的答案:D

  23大同的四大文化不包括以下哪一项?()1.0 分

  A、军旅文化

  B、佛国文化

  C、丝绸文化

  D、矿业文化

  我的答案:D

  24下列植物中,适合种植在殿春簃中的是()。1.0 分

  A、腊梅

  B、迎春

  C、芙蓉花

  D、牡丹

  我的答案:D

  25以下不属于“西湖三岛”的是()。1.0 分

  A、三潭印月

  B、湖心岛

  C、梅峰岛

  D、阮公墩

  我的答案:C

  26西湖三岛不包括以下哪项?()。1.0 分

  A、湖心亭

  B、三潭印月

  C、陶然亭

  D、阮公墩

  我的答案:C

  27中国的第一个佛寺位于以下哪座城市?()1.0 分

  A、开封

  B、扬州

  C、洛阳

  D、西安

  我的答案:C

  28以下建筑中,位于北京中轴线上的.是()。1.0 分

  A、东直门

  B、颐和园

  C、天安门

  D、圆明园

  我的答案:C

  29关于扬仁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0 分

  A、属于私家园林

  B、表现了园主人的“渔隐”思想

  C、为太子读书学习的场所

  D、位于乐寿堂西侧

  我的答案:D

  30园林中园路的作用不包括()。1.0 分

  A、引导游览

  B、组织交通

  C、构成景色

  D、安全防护

  我的答案:D

  31苏州最大的园林是()。1.0 分

  A、留园

  B、狮子林

  C、拙政园

  D、耦园

  我的答案:C

  32一名合格的园林设计者,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技能?()1.0 分

  A、熟知植物的特性

  B、调查研究的能力

  C、绘画功力

  D、以上都需要

  我的答案:D

  33唐学山教授为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设计的庭院的名称是()。1.0 分

  A、墨园

  B、量子园

  C、宇称图腾园

  D、守恒园

  我的答案:C

  38要达到自然美跟人工美的统一,造园家在造园时需要遵照以下哪个法则?()

  A、依山傍水

  B、坐北朝南

  C、移花接木

  D、因地制宜

  我的答案:D

  39大同御河园的“汉马止步”一景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有关?()1.0 分

  A、火烧赤壁

  B、草船借箭

  C、昭君出塞

  D、貂蝉拜月

  我的答案:C

  40沈阳白塔公园中的白塔建于以下哪个朝代?()1.0 分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我的答案:D

  42十笏园位于以下哪个省?()1.0 分

  A、浙江

  B、山东

  C、江苏

  D、广东

  我的答案:B

  43紫薇花的花期在以下哪个季节?()1.0 分

  A、春季

  B、夏季 1.0 分

  篇三:西湖LOGO设计

  世界遗产西湖LOGO征集令

  2011年6月24日,在巴黎召开的世界遗产大会上,杭州西湖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申遗成功后,西湖迫切需要一个具有世界遗产元素和西湖元素融合的,并且是醒目、有创意、有深刻内涵的LOGO。

  作为世界西湖全新形象识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西湖LOGO的征集,将通过媒体的广泛宣传和多项别具一格的子活动,面向全球设计者,全程采取全民大“PK”的形式,产生10个入围作品,由全民投票和专家评选,最终选出能够代表世界西湖的全新作品,并广泛应用于涉及西湖各类活动、各类宣传、各个景点,使您的创意在世界西湖无处不在。

  次西湖LOGO征集活动将为期一个多月,从11月20日起,到2011年12月底止,全程包含。全程包含三个主要阶段,即发布征集阶段(11月下旬,号召全球参与)、十大Logo入围海选阶段(12月中旬,号召全社会海选)、专家评定阶段(12月下旬,征集结果出炉)。各个阶段都有一些活动穿插进行,11月23日组委会将在湖滨竖起巨幕“天书墙”,邀请中国美院设计高手和过往的中外游客一起开展“现场头脑风暴”,让大家拿起画笔进行现场创作;11月下旬,组委会将邀请全程参与西湖申遗过程、并在法国巴黎现场见证历史时刻的西湖遗产专家,在西湖博物馆举办“遗产和创意”经典讲座;12月上旬,组委会还将在南宋官窑博物馆推出亲子陶艺创作活动,邀请小画家们进行西湖LOGO现场创意,从孩子们的视角诠释新西湖。

  世界遗产丽江LOGO、芬兰瓦尔肯群岛LOGO、英国康沃尔和西德文矿区LOGO

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5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简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了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三只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深受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的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城实和天真。

  通过言语和行动的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展现事件发展进程,是本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选编这篇课文,主要是要学生认识到列宁对儿童的爱护;通过对人物语言和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学生还可以受到爱护鸟类动物的教育。

  二、学情分析

  本文篇幅较长,难度的句子和词语较多,中有几个生字是平常不常见的,很容易读错,部分词语的意思比较抽象,给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增加了难度;列宁的循循善诱学生也不易领会。《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结合我们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此本课的教学着力体现“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积累”的教学理念。通过学生的朗读,读懂词句的含义,读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三、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仰望、欢快、面包渣、

  或者、严寒、自言自语、可惜、肯定、果然、欢蹦乱跳、诚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4。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四、教学重难点

  1。列宁发现灰雀消失之后,通过难心,得体的交流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经过。

  2。通过人物的神态和语言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五、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多媒体

  六、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题,激发兴趣。

  1。出示列宁的照片,指名学生谈谈对列宁的了解。

  2。学生交流后,教师简介列宁。

  3。。出示灰雀图,板书:灰雀。 师:我们来和这只灰雀打打招呼吧。齐读课题三遍。

  指导书空“雀”

  师:灰雀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有关列宁的故事,为了这只可爱的灰雀,列宁和一个小男孩之间发生了一个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赶快走进课文,美美的去读一读吧。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初读感悟

  1。学生自由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

  2。学习生字,新词。重点指导读准“胸脯、白桦树、散步、婉转、面包渣、诚实”,。

  3。指名逐段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师适时指导。

  4。生自由读,以小组为单位赛读课文,互相评价,帮助。

  5。分角色朗读课文。

  6。理清脉络。

  课文那几个自让段是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情的?那第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设计意图:养成读书自学的好习惯。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让段。

  1。指名朗读课文第一自让段。说说第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课文是怎样描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教师指导朗读,体会灰雀的可爱。

  借助多媒体,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列宁喜欢灰雀吗?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出示列宁喜欢灰雀的句子。指导朗读,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

  4。齐读课文第一自让段。

  5。就是这样惹人喜爱的灰雀,第二天,那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竟然不见了,它到哪里去了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并积累文中的词语。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 。分组出示“渣、胸、脯、惜、低、诚” “郊,步,或,散,敢,者”

  2。 说说这些字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记住这字的。

  3。 指导书写。第一组强调左窄右宽,第二组强调“或、步、者”。

  4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5 学生作业讲评。

  设计意图:养成正确,规范的写字习惯。

  五、课堂作业

  1。 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 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预料的相符。 ( )

  2) 令人惋惜。 ( )

  3) 抬着头向上看。 ( )

  2 书写生字并组词。

  设计意图:巩固字词的学习。

  板书:

  两只粉红 一只深红

  三只灰雀 惹人喜爱

  来回跳动 婉转歌唱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2。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中的语句。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出示三只灰雀在枝头唱歌,跳跃的画面。

  2。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的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都来这儿散步,和他们打打招呼,可是有一天,列宁发现风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去哪儿了呢?

  设计意图: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精读课文,感悟真爱。

  1。自由读课文的2———10自然段,看看那几段话是列宁讲的,那几段话是小男孩说的?找出来。

  2。灰雀不见了,列宁的心情是怎样的?(急)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出示“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指导朗读。

  3列宁看见了一个小男孩,他对小男孩说了什么呢?

  出示:1 ) 。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2) 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3) 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4)会飞回来?

  细细读这些话,,你对那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用朗读的形式把你的体会告诉大家。指导朗读。列宁的关心,惋惜,焦急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字来概括,是什么呢?(板书:爱)

  4。聪明的孩子,小灰雀去哪儿了呢?你是从哪儿知道的.呢?说一说。

  出示:1) 没……我没看见

  2)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3)一定会飞回来。

  细读这几句话,你对那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用朗读的形式把你的体会告诉大家吗?指导朗读。

  5。小男孩为什么要捉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讨论,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列宁的爱是给小鸟自由,小男孩的爱却夺去了小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6 分角色朗读课文的3———10自让段。

  设计意图: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三、烘托高潮,深入体会。

  1。出示灰雀在枝头歌唱的画面。在列宁真该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了森林。看,灰雀有在枝头歌唱了。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11———13自然段。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质疑,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3。朗读课文最后三个自让段。

  设计意图:感受孩子的诚实,列宁对孩子的爱。

  4课堂练笔:1)(出示)如果你是那只重新站在枝头歌唱的灰雀,你想对小男孩和列宁说些什么呢?请在课本的空白处写下你的“三言两语”。

  2) 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拓展延伸

  1。这个故事写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感动了小男孩,放回了灰雀。及时改正了错误,做一个诚实的孩子。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2。个别交流。

  设计意图:联系实际,拓展知识。

  五、课堂作业

  1。读一读,写一写。

  1)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我从“……”体会到

  2)“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我从“一定”和“!”里推测出男孩当时想

  2。摘抄课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

  板书: 5 灰雀

  (惹人喜爱)

  不见了 捉

  焦急 放回

  列宁 小男孩

  喜爱

【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01-04

美术上册教学设计03-10

小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04-26

三年级上册语文的教学设计12-27

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5篇01-04

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4篇04-02

三年级语文上册《掌声》的教学设计01-10

三年级上册《花钟》教学设计03-13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