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教学设计优秀

时间:2023-05-29 12:11:28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司马光》教学设计优秀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司马光》教学设计优秀,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司马光》教学设计优秀

《司马光》教学设计优秀1

  教学目标 :

  1. 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来感悟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以及他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教学 过程:

  一、揭示课题,了解人物

  1 . 导言: 今天这堂课,我们要一起去认识一位新朋友。他生活在900多年前的北宋时期。他就是司马光。

  2.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22,说的就 是 他 的 故事 .

  3.你看,司是一个(平舌音),我们一起读好它。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同"字少一竖)

  4、(出示图片)你瞧,这就是长大后的司马光。你知道他姓什么吗?老师告诉你啊,司马光可不姓司,他姓司马,这是复姓。光是他的名字。

  5.老师还告诉你:司马光曾经做过宰相。他花了19年的时间主持编修了有名的历史著作《资治通鉴》。

  二、初读课文

  过渡:那课文又写了什么呢?同学们打开语文书,读读课文吧。

  学生自读

  1.读生字词

  (1)出示"一".同学们,这个字,你会读吗?

  (2)你再看,这些词你能读准吗?(谁来读前两个?)

  后两个你来读。你瞧,在不同的情况下,一的读音会发生一些变化,我们一起读准它们。(齐读)

  (3)除了一,课文中还有些生字宝宝。现在请你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词儿连读。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指名读)

  3.去拼音,开火车检查

  4.初读课文

  (1)这些生字宝宝你都会读了,把它放回到课文里,你还能读好它吗?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双手捧书,要求: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5. 学生 分小节朗读课文

  (1) 通过预习,我们知道文章一共有~~~~~~?(手势)

  (2)你喜欢哪个自然段?就请你来读。你呢?其他小朋友一起来听听,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我们一起来帮着他们读读课题吧。(课文22,司马光)

  (3)课文说了一个什么故事呀?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过渡:同学们听得很仔细,谁愿意来读读第一自然段?

  1.其他同学仔细听,想想,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有哪些人,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2.出图,你瞧,孩子们玩得多开心啊。

  (出示句子)你能通过朗读把他们的高兴表达出来吗?

  3.出示第三句话。再读读,花园里还有什么?

  (1))(出示"水缸"词)这个缸是一个(后鼻音),我们读准它。

  (2)水缸是做什么用的?

  是的`,古时候的人不像我们现在都用自来水,他们用水需要挑水,这种水缸就是用来装水的。

  (出示图片)你看,这口水缸和我们小朋友比比个子,还非常(大),(出示"一口大水缸")谁能读好水缸的大?看,水缸不但大,里面还装满了水。

  (3)谁能通过朗读把这口水缸的大和满表达出来呢?(1个)

  4.概括第一段的内容

  (1)谁愿意来读读第一节?

  (2)课文第一段有三句话,告诉了我们事情发展的起因,我们一起来读读。

  (二) 学习课文第 二 自然段。

  1. 正当孩子们玩得高兴时,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快,自己读读第二自然段吧。

  2.发生了什么事?

  (1)孩子一不小心掉进了 水缸里 .

  (2)刚才我们知道了,这是一口又大又装满了水的缸,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怎么样?

  (出示第一句)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3.那其他孩子怎么样?

  (出示第二句话)我们一起读读。

  (1)什么叫"慌"呀?你瞧这个"慌"字。(出示)是一个(竖心旁)的字。说明(和心理活动)有关。想想看,你在场,心情怎么样?

  (为什么会这么担心啊?因为情况紧急。)

  (2)情况危急呀,孩子们怎么做的?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出示有的~~有的~~还有的~~)

  同学们,再读读这句话,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出示图片)是的,你看这个小朋友他(摸着脑袋,不知道该什么办),他慌了;这个小朋友他(吓得都哭了),他慌了;那这个小朋友(他喊着去找大人),他也慌了;他、他、他,他们都慌了。

  (3)孩子们都慌了,谁能用朗读,把你的感受传递给我们?

  你为什么读得这么急?你在担心什么?

  (4)是的,我们都很着急,很担心,人命关天呀。一起读读这一节。

  (三)学习课文第 三 自然段。

  过渡:缸里的孩子危在旦夕,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自己读读文章的第三段。

  别的小朋友都慌了,司马光却(没有慌),(出示第一个断句)。他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去哭,去喊,去找大人。他很镇静。这就叫"从容不迫".一点儿也不慌乱,这也叫"方寸不乱".方寸就是一点儿的意思。我们读好这两个词。(齐读、男生读、女生读)

  板贴两个词,并说:此时的司马光是从容不迫的,是方寸不乱的。司马光他没有慌。

  2.那他是怎么做的呢?

  (他搬起一块大石头,使劲砸那口缸。)

  (1) 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石头很重,司马光很费力气。

  (2)指名读第一句。

  4.结果怎么样呢?

  面对危险,司马光不害怕,想出了好办法。这就叫"临危不惧".

  谁来读读?你读,你读,全班读。

  5.孩子得救了,读到这儿,你有没有其他的办法救落水的孩子呀?你是怎么思考的?

  6.也许,当时的司马光也和我们一样,他的脑子里有许多的办法,可他果断地选择一个办法,这就是"搬起一块大石头,使劲砸那口缸".他想出了这个砸缸救人的好主意,并且立刻去做,这就叫"多谋善断".出示词卡。你读,你读,全班读。

  7.孩子得救了,如果你就在司马光的旁边,你会怎么夸夸他?

  (好,好在哪里?聪明,聪明在那里?)

  让我们通过朗读再来夸夸司马光吧!一起读读第三段。

  8.你瞧,想出这样一个好办法的司马光,当时也就只有7岁,和你们一样大。在你的心目中,这是一个怎样的司马光呢?(四个成语)

  四 、总结全文。

  1.最后让我们捧起书本,用朗读来把这个故事呈现出来。男生读第一节,女生读第二节,第三节我们一起读。

  2.出示课文填空

《司马光》教学设计优秀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内的11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教育学生要像司马光那样遇事不慌,积极开动脑筋,想办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识写生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具准备和辅助活动:投影、生字卡片。

  主要板书:

  没有慌→搬石砸缸→缸破人出

  遇事不慌→积极动脑→决问题

  作业安排和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填空、看拼音写汉字、组词、练习说话。

  课外: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司马光

  2.告诉学生司马是复姓,光是名。司马光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大文学家,大史学家。本课介绍的是他小时候的`一个故事。

  二.范读课文,了解大致内容

  1.范读课文。

  2.思考:本课写的是司马光小时侯的什么事?

  三.看图答问,出示生字新词

  1.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的事?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古时候)

  2.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花园是个什么样儿?(出示:有座、一口、水缸)

  3.图上画了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这时候发生了什么事?

  4.那个小孩掉进缸里,其他的孩子和司马光各有什么表现?(出示:都、找大人、砸、那口缸、哭、喊、使劲、救)

  四.教学生字词

  1.自学生字词。要求看板书,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想想词义。

  2.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读音。

  a.指名读,读后讨论:哪些字音容易读错。

  b.去拼音读。

  c.开火车读卡片上的生字。

  (2)检查字形。

  a.指名说说哪些字可以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

  b.指名说说哪些字可以用熟部件的方法记忆。

  c.师生共同分析候、都的字形。

  (3)要求学生找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读,想想词义。

  五.作业

  1.抄写生字。

  2.练读课文。

《司马光》教学设计优秀3

  教材分析:

  本文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广为流传的小故事:有一次,司马光和一群孩子在庭院嬉戏。一个小孩爬上瓮,失足落入水中。大家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瓮。瓮破了,水一下子喷涌出来,落水的小孩得救了。

  围绕“司马光砸缸”这一核心事件,全文仅用30个字,就清楚地介绍了司马光砸缸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并通过抓住主要人物的动作描写,用一系列“动词”,生动再现了一儿失足落水及司马光“持石击瓮”那一瞬间的场景,语言极富形象感、画面感。面对“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的紧急情况,众皆弃去”,而司马光却选择了“持石击瓮破之”。在这行为对比中,司马光富有爱心,遇事沉着冷静的品质显露了出来。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对应着故事的结局:瓮被砸破水从中喷涌而出,司马光在一旁扶起得救的小伙伴。插图有助于学生图文对照理解课文,感受司马光爱护同伴的美好品质。

  学情分析: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这种文体,教学时一定要降低难度,消除他们学习文言文的畏惧心理。可以先让学生联系已有的学习经验,简单地讲述“司马缸砸缸”的故事,使其对本课的学习产生期待。要运用多种方法充分引导学生朗读,边读边加深对文言文的感受,但对朗读的要求不能拔高,只要能跟着老师读出正确的词句停顿即可,至于朗读的语气、情感,不作要求。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借助注释、插图,借助文白对照的方法来理解词句的意思。从中段孩子认知出发,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适当展开想象,从而在走进文本情境中深入理解故事内容、领悟人物品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重新组织语言讲述故事。除此之外,由于是首篇小古文的学习,可以在学习中适当总结阅读小古文的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

  2、正确跟读课文,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讲故事。背诵课文。

  3、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1、正确跟读课文,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讲故事。背诵课文。

  2、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入,感受不同

  1、揭示课题,学写“司”字。今天,我们的教室里也来了一个小朋友,他就是——司马光。司马是一个复姓,他姓司马,名光。指导写“司”字,三笔起笔成一条斜线。

  2、联系旧知。关于司马光,你了解多少?交流:如爱读书,很聪明,支持编纂《资治通鉴》。联系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你能说一说这个故事吗?

  3、感知特点。(出示古文)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这是一篇文言文,也叫古文。这篇古文跟平时学的课文哪里不一样?交流:短小,难读难懂。

  4、学习注释。你还在哪里看到过这样的注释?今天学古文时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就去请教注释这个不说话的老师。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初读正音。至少试读两次,注意把字音读准确。指名读,相机正音。

  2、指导难读字。关注两个后鼻音的字:瓮,迸。借注释、看插图理解“瓮”,了解瓮和缸的区别。

  3、指导朗读。个读、齐读等多形式朗读,要求读正确。

  三、再读课文,读出味道

  (一)读出节奏

  1、教师范读,学生划出停顿。汇报交流,划错了的同学赶紧改过来。对的小朋友自己读一读,注意读出停顿读出节奏。

  交流: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2、指导朗读,读出节奏。

  (二)读出拖音

  1、拖音地读。部分音节适当拖音,学生练读,指名读。

  2、摇头晃脑地读,入情入境。

  四、读懂课文,理解文意

  (一)第一句: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1、随机交流学生不理解的地方。

  (1)根据字形理解“跌”。

  (2)联系生活理解“庭”“群儿”。什么是庭?你家有庭院吗?你的庭院里有什么?课文的庭院里有什么?群儿是什么意思?拓展群山、群鸟、群马。这个群儿里边里都有谁呀?交流:司马光、掉进缸里的小孩子,司马光的朋友等等。

  (3)想象拓展理解。群儿在庭院里干什么呢?哪个字的意思就是玩耍嬉戏?在庭院里嬉戏叫戏于庭,在树林里呢?在公园里呢?在水池里呢?

  (3)指导写“登”字。

  2、文白对照理解。小朋友,第一句话你读懂了吗?我来考考你们,我来说白话文当中的句子,你们就说小古文当中意思和它一样的相对应的句子。

  (二)第二句话: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同桌合作贴一贴。文白对照是学习古文的一种很好的方法。请小朋友们拿出抽屉里的学习纸,同桌两两合作,把小古文当中的句子贴到和白话文意思相对应的地方。上台汇报交流,说说理由。

  2、师生合作读一读。教师读现代文,学生读小古文。

  3、理解“弃”字。众是谁呢?就是群儿吗?全部都在里面吗?司马光也在里面吗?一个小孩一不小心掉水瓮里,他们在干什么?哭,丢下缸里的小朋友光在哭了。在喊救命,丢下水缸里的小朋友去找大人来救命了。丢下水缸里的小朋友跑了。丢下他,其实就是哪个字“弃”。

  4、聚焦司马光的行为。司马光又是怎么做的呢?请你用课文中的句子告诉我。交流:光持石击瓮破之。

  5、理解拓展“之”的用法。光持石击瓮破之。在这里,“之”是指什么?持石击瓮破之,之就是“瓮”,(手拿碗)那持石击碗破之的之呢?——碗,(手拿杯)那持石击杯破之的之呢?——杯,(手指教室的墙壁)持石击墙破之呢?——墙。总结:呀,这个“之”字可真有趣!以后咱们在读文言文时还会经常读到它。

  6、小朋友们,现在这个小古文你读懂了吗?你能借助注释借助插图,把这个故事讲下来吗,自己试试看,然后讲给你的同桌听听。

  五、总结学法,尝试背诵

  1、总结学习方法。这节课我们知道了小古文跟其他课文不一样的地方,我们还用了借注释、看插图、联生活、文白对照、演动作的方法来读懂小古文,以后我们还会学到更多的方法。

  3、背课文。现在你能把课文背下来吗?来,我们一起来看着板书试一次。自己试试看。

  4、写字指导。接下去请小朋友们翻开语文课堂作业本,开始写字,先把我们课内指导过的这几个字写起来。课堂作业本,写字:登、跌。还没写好的带回教室写。

  作业布置:

  晚上回家以后把这篇小古文背给你的爸爸妈妈听,要求,一要背正确,二要背出记节奏,三要背出味道,如果你还会摇头晃脑地背,爸爸妈妈一定会表扬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继续学习

  1.回顾背诵。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司马光》这篇文言文,谁能背一背?

  2.回顾故事。谁能用自己的话简单讲一讲这个故事?

  二、走进现场,感悟品质

  1.小组合作表演,再现故事场景。

  全文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句话,可司马光砸缸的场景却好像发生在我们的眼前。我们可以通过表演来重现当时的场景。

  表演分工建议:一人当旁自;一人演登瓮落水者:一人当司马光;2~3人演“众皆弃去”的“众”。

  同学们先选好自己要扮演的角色,然后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怎样依据课文的描述,准确而生动地演出情境现场人物的所做所思?在默读思考的基础上,教师请一组同学到讲台前即兴合作表演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2.教师演中采访,聚焦人物品质。

  (1)教师在学生表演后随机采访。

  采访观看表演的同学:你们觉得“落水者”和司马光都演得对不对?依据是什么?(应依据文本中的“动词”描写,评论“演员”演得是否准确从中感受到这篇小古文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可以随机让学生在书上圈一圈动词,如:“没水中”的孩子:“登一跌一没”:司马光:“持一击一破”)

  采访众人:当时你们为什么都跑了呀?(预设:惊慌害怕、没有办法、想找大人帮忙等)。

  采访司马光。司马光,你呢,你慌吗?那你也太镇定了,人都掉水里去了。你怕吗?真的不怕吗?我可是很害怕的。你为什么不跑啊?(预设救朋友,是呀,时间就是生命呀,在水里多呆一秒就多一分危险。你真勇敢,讲义气,聪明等)。

  (2)说说你眼中的司马光是个怎样的人?

  交流:机智、勇敢、讲情义等等。

  3.链接相关资料,深化人物形象。

  出示补充资料,组织讨论:说一说你对司马光又有了怎样的认识?

  交流:司马光遇事不慌、沉着应对、机智果敢的特点。

  三、角色体验,发展语言

  1.司马光破瓮救友的故事很开就传开了,在京城和洛阳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以至于“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读读看,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交流:在这以后京洛两地把这个故事画成了画记录下来。

  2.假如现在学校的文化墙也出现了这幅图,想让你向低年级的小朋友介绍介绍,你会怎么讲这个故事呢?注意可以加入恰当的想象,让故事的来龙去脉听起来更清楚、更生动!自己讲一讲,将给同桌听一听,全班展示。

  四、补充资料,推荐阅读

  1.补充课外资料,扩充人物形象认识。

  交流:聪慧,爱读书。

  2.推荐阅读《宋史·司马光传》。主要记载了司马光的一生,既有他幼年的故事,也有他成年后在朝为官的事迹。

【《司马光》教学设计优秀】相关文章:

《司马光》的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07-01

司马光教学设计02-02

《司马光》教学设计02-27

司马光教学设计06-01

司马光教学设计 15篇02-11

《司马光》教学设计(15篇)03-14

《司马光》教学设计15篇03-12

《司马光》教学设计精选15篇03-20

司马光教学设计15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