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时间:2023-05-06 12:33:00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生命生命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1

  【教学设想】

  本文作者强烈地呼唤“生命 生命”,表达自己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愿每个人珍惜生命,坚强勇敢,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光彩。教学的思路拟为比读式思路。教学结构为三部分:第一步学习课文,第二步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生命宣言,第三步比较阅读沃森的《生命 生命》。

  【教学过程】

  一、用圈读法读课文

  要求认读下列词语、了解其词义:

  骚扰 小憩 茁壮 糟蹋 庸碌 辜负 昂然挺立 擎天撼地 肃然起敬

  二、再读课文,用抓关键词的方式朗读课文前三段。然后交流关键词

  生之欲望──生命力──生命

  三、分段齐读前三段(第三段只读前一部分)

  探讨:每个事例的写的是关于生命的哪一方面。

  1、事例一: 小飞蛾在生命面临着严重威胁下极力挣扎──强烈的求生欲望,生命是值得珍视的。(请举例。)

  2、事例二: 香瓜子在不具备生长的条件(砖缝里,没有阳光,没有泥土。)还要冲破坚硬的外壳萌芽成一截瓜苗──生命的诞生,生命力是强大的。

  3、事例三: 我静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生命的意识,生命是应当严肃对待的。

  四、分段齐读后三段(第三段的后一部分)

  探讨:作者分别发表了哪些生命的宣言。

  1、思考一: “可以……也可以……,可以……也可以……”说明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

  2、思考二: 怎样对待短暂的生命,怎样对待生老病死,正确的态度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

  3、思考三: 将目标与信念付诸行动。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为生命奋斗,“勇敢地活下去”,以顽强的意志去战胜各种困难。

  4 、请访照作者的宣言发表我们的生命宣言。

  五、比读课本后附沃森的《生命 生命》

  自由阅读。

  活动:沃森的文章写的是什么事情?(沃森的文章则是细致地描写受伤的蜜蜂怎样极力挣扎。)这两篇文章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六、学会提问

  1、老师向同学们提出下列问题,请同学们回答:

  ⑴ 说小瓜苗“茁壮成长,昂然挺立”,又说“它仅仅活了几天”,是不是矛盾?

  明确:小瓜苗的生长原先依靠香瓜子本身的养分,确实茁壮成长,昂然挺立,但是,它生长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一旦香瓜子本身的养分消耗尽了,就没有新的养分可以吸收,活了几天就夭折了。

  ⑵ 三个事例为什么这样排列?为什么前面举的是小虫子、小瓜苗这样的生命?

  ⑶ 小瓜苗仅仅活了几天,称得上“擎天撼地的生命力”吗?

  2、同学们,你们能从课文中发现问题吗?也提出来考一考我们大家。

  七、积累生命的警句

  (老师赠送)

  1、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杏林子

  2、宇宙是一个大的生命,江流入大海,落叶归根,我们是宇宙中的一息,我们是大生命中一分子。不是每道江流都能流入大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熟发芽,生命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因为快乐、兴奋、痛苦又何尝不是美丽呢?

  ──冰心

  3、每天我都想放弃生命,但每天我又小心翼翼地把它拾起来,精心地、像看护一小簇火焰一样,让它燃烧,生怕它熄灭……

  ──张海迪

  4、认识了生命的全部意义的人,才不会随便死去,哪怕只有一点机会,就不能放弃生活。

  ──海涅

  八、小作文设计

  (代日记)

  1、本文第一段写的是小飞蛾在面临生存的严重威胁时,仍然有着强烈的求生欲望。第二段写的是小瓜苗在完全不可存活的环境里倔强地发芽生长,直至生命的能量耗尽,可以看出生命力的无比顽强。第三段写到自己,自己感受到自己生命的律动。那么,你们是否认真观察过自然界的动植物,是否从他们身上发现了生命力的顽强、发现了强烈的求生欲望、是否发现了它们对生命的珍视?或者,当你自己某一时刻对自己的生命的存在有了强烈的感受。请你以“发现生命”为话题写一篇小短文,力求表现生命的意识,有自己的观察与体验,有自己独到的思考。

  2、写句练习:

  (纳入课堂作业中)

  可以……,也可以……;可以……,也可以……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2

  【教材介绍】:

  《生命生命》是四年级下册第五组“感受生命的美好”主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开头首先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下面的内容却没有从正面回答,而是从飞蛾求生、瓜苗生长、静听心跳这三个小故事中,抒发作者对生命的感悟: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作者还表达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体会句子含义。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点】:

  读懂文中三个引发对生命思考的事例,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句子含义。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教学方法】:

  朗读法(朗读、诵读、品读、悟读)、谈话法、体验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杏林子的资料、搜集有关生命的格言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自由读文,感知内容;记忆生字,指导书写等)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感知生命:

  1、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欣赏画面,说说听到这段音乐、看到画面的感受。

  板书:19、生命生命

  2、回想:作者从哪些事例中引发了对生命的思考?列出小标题。

  板书“飞蛾求生瓜苗生长静听心跳”

  【设计理念:四年级学生的年龄在十岁左右,最有效的注意力在课堂前15-20分钟,导课不宜过长,从音乐、画面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致,直接点题,与将要学习的文本进行接轨,铺就本文的情感基调。

  列小标题,是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一,理清脉络,提炼语言,在四年级渗透学习,养成学生的良好语文学习习惯。】

  二、导读赏析,品味语言:

  1、飞蛾求生;

  1)、生读第一个事例,边读边画出含义深刻的语句,思考体会到什么。

  2)、带着自己的感悟,有感情的朗读这句话。

  3)、想象体验:有一只飞蛾正握在你的手中,你感觉到了什么?你就是那只被人抓在手中的飞蛾,你想对自己说些什么?

  4)、小小的飞蛾尚且如此珍惜生命,我们人又怎能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呢?让我们带着强烈的求生欲望,一起呼唤生命——(齐读课题:生命生命)

  5)小结学习方法:

  我们用联系生活实际、抓住重点语句、想象等方法学习了第一个事例。请同学们运用这些方法同桌或小组合作学习下两个事例。

  出示要求:

  ①、快速阅读两个事例,划出每个事例写得精彩、含义深刻的语句。

  ②、简单标注对所画语句的体会。

  ③、有感情朗读所画语句。

  2、瓜苗生长:

  1)、交流学习收获,汇报所画语句及自己的体会,感情朗读。

  2)、词语训练:区分带“然”字的常见词的用法。

  (课件出示:选词填空:竟然依然显然)

  一粒香瓜子,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显然)不易生长,但它为了生存(依然)努力着,那小小的种子,(竟然)可以冲破重重阻力,不屈向上,茁壮生长。

  3)、带着顽强勇敢,再一次呼唤生命——(齐读:生命生命)

  3、静听心跳:

  1)、汇报第三个事例所画的语句及体会。

  2)、体会自己的心跳,感悟:“这就是你的生命,单单属于你的。你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你自己决定。”

  3)、带着对生命负责的态度再一次呼唤—(齐读:生命生命)

  【设计理念:文中三个事例在生活中微乎其微,而作者从审视、质问中,发出对生命的深刻感悟,文本语言简洁、朴实而使人感动。这三个自然段,也是文本的重心所在,如果教师牵手不放,引导学习,也可以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但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但是,生命这个话题又是厚重的,完全进行开放式教学,凭学生直观、兴趣认识,又不能较深刻的使学生触动,因而我采用扶放结合的方法,先共同分析“飞蛾求生”,运用联系生活实际,抓住重点语句,想象体验等方法学习,给学生一个导向,一种方法,再放手让学生在读一读、划一划、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中阅读、思考、感悟,学习“瓜苗生长”“静听心跳”的故事,一步步让学生触动生命的内涵。

  学习中,相机引导,抓住动词“挣扎”、“鼓动”、“跃动”,启发学生想象飞蛾求生的画面,感悟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通过体验自己的心跳,用实实在在的感受,用数字的真实罗列,体验到生命的震撼。在学生对作者的想法有所感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诵读、品读、悟读,把自己的感受送进文字中,引导学生一次又一次的诵读课题,升华情感。

  语文课要区别于思品课或其他科目,要上出语文的价值,要有听说读写的训练,我抓住“竟然”一词,理解作者的震惊,区别“显然、依然、竟然”的意思,练习准确运用词语。设计“你就是那只被人抓在手中的飞蛾,你想对自己说什么?”“面对这株幼小的瓜苗,你想对它说些什么?”“倾听自己的心跳,你如何选择生命?”“你想对作者杏林子说什么?”等口语练习,让语文课上的真正有语文味,让工具性、人文性和谐统一。】

  三、回归整体,升华情感:

  1)、介绍作者——杏林子

  2)、联系生活理解“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板书:生命有限价值无限

  3)、为了生命的美丽,我们再次呼唤——生命生命

  【设计理念:语文学习,始终要以真实的、原味的文本为主。教材的选编是慎之又慎,经典课文的语句是精之又精,老师再好的分析、讲解,只能是过多的支离文本,支离学生与文本间的距离,因而,事例学完之后,再次浏览课文,回归文本,亲近文本,再走出文本。在轻柔、低缓的乐曲中简介文章作者——杏林子。

  杏林子自12岁起就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百分之九十以上关节坏死。从12岁患病到61岁去世,她腿不能行,肩不能举,手不能抬,头不能转,保持着一种姿势,在轮椅上坐了整整50年。但她凭着坚强的毅力,笔耕不辍,著有四十多本著名的散文、小说、传记、剧本,被誉为“台湾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家”。

  此时的`作者介绍,让孩子们感到震惊,写出这篇文章的作者竟生活在这样的一种生存状态下,会更深层次的去理解、去感悟:绝不要放弃生命,一定要珍惜生命,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引导学生再一次理解课题,诵读课题,唤起学生的共鸣,升华情感,在深深的感悟中结束学习】

  四、课外拓展,抒写感言:

  1、背诵课文,把自己的感悟写下来。

  2、创编珍爱生命的小诗。

  3、阅读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设计理念:“语文”是语言和文学的统一,文本教材的学习是为了让学生在文学作品的海洋中更加自由的徜徉,如果学习仅仅停留在课本中,则失去了语文学习的宗旨,因而让学生拓展阅读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查找霍金、张海迪的感人事迹,让他们的视野更宽广,品味更高远。

  听说读写,“写”是语文学习的回归,文本的学习是由说到写,由阅读到实践的一个学习过程,另外也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爱护每一位孩子出发,作业分层设计,联系生活,使学生逐步养成读书时认真思考,并随时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的意识。】

  板书设计:

  19生命生命

  飞蛾求生

  生命有限

  瓜苗生长

  价值无限

  静听心跳

  【设计理念:这节课的板书设计,简洁、清晰、突出重点,概括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及主题思想,便于学生理解,进而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人格熏陶,真正收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①朗读课文,把握主旨。

  ②积累词语。

  ③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三个事例的内容;

  2、深刻理解三个事例所引发出的侧重点不同的三点思考,以及三点思考分别提出的三个要求。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杏林子的材料,以了解香港女作家杏林子。

  教学设计

  一、整体感悟

  ①导人新课

  张海迪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绝顶》,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自1998年开始创作,耗时四年,共计35万字。

  责任编辑胡玉萍第一次与海迪面对面交谈时,心中就担忧——以她这样的身体状况,能完成这部长篇创作吗?后来,她了解到,张海迪只要身体稍微好一点,就继续艰难地创作。张海迪说:“每天我都想放弃生命,但每天我又小心翼翼地把它拾起来,精心地、像看护一小簇火焰一样,让它燃烧,生怕它熄灭……,”去年岁末,胡玉萍拿到书稿后,确确实实地感到了它的分量。她也小心翼冀地捧着,仿佛是捧着海迪那脆弱的生命,然而,确乎是沉甸甸的…… 无独有偶,香港女作家杏林子,12岁时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后来病情恶化,她忍着极大的痛苦,高声呼喊着“生命生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杏林子的散文《生命生命》,去感受她强烈的生命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她珍视生命、坚强勇敢的精神,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光彩。

  ②配乐范读: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思考:

  a.题目中“生命”一词,为什么连续用两次?去掉一个行不行?为什么?

  b.作者列举了哪三个事例,试用一句话概括每个事例的内容。

  c.三个事例蕴含的意思分别侧重哪一方面?对人生的三点思考分别侧重哪一方面?

  ③听读之后,学生自由朗读,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a.是一种修辞方法——反复。去掉一个不可以。因为连用表示强调,表达了对生命的强烈的呼唤,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去掉就没有这种表达作用了。

  b.小飞蛾在险境中,生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下,极力挣扎着——强烈的求生欲望,生命都是自我珍视的。

  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从生命诞生这个角度说明,生命力之强大。

  “我”静心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有了生命意识,就会严肃地思考人生。

  c.三点思考

  第一点思考: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

  第二点思考:回答怎样对待生命的短暂,怎样对待生老病死。

  第三点思考:将目标、信念付诸于行动。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为生命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教师小结]

  正是由于为生命而奋斗,所以才勇敢地活了下去。12岁就患了类风湿关节炎的香港女作家杏林子,虽然病情恶化了,仍然忍着病痛,强烈地呼喊着:“生命、生命”。

  二、研读与赏析

  文章之所以如此地震撼我们,是因为它的思想内容深刻,而深刻的思想又是靠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现的。下面我们再细细研读文章,看看三个事例分别抓住哪一个关键词,侧重哪一个方面,三点思考分别提出了哪三个要求。

  1、学生讨论明确:

  飞蛾 生之欲望 生命意义

  香瓜子 生命力 生命的价值

  心跳 生命 珍视 奋斗

  2、讨论加点词的作用:

  ①“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跃动”改为“跳动”行不行?为什么?明确:不行。跳动是一起一伏地动;跃动表达心情急切。用“跃动”更能表达“生之欲望”。

  ②“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竟然,为什么不能去掉?竟然表达了一种意想不到,表达出一种惊喜,若去掉就没有了这种表达效果。

  ③“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擎天撼地”本来形容力量巨大,这里指小瓜苗在没有生存条件下,竟然冒出了一截,充分表现了小瓜苗的生命力。“肃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肃然起敬”表达了对顽强的生命力的一种崇敬,在这里是不可随便调换的。

  ④“小瓜苗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又说“它仅仅活了几天”……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小瓜苗在没有生长的条件下,靠瓜子本身的养分,确实能茁壮生长、昂然挺立,而瓜子的养分仅仅能供养它活几天。

  ⑤“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作者为什么要加“勇敢地”来修饰“活下去”?作者那种难以忍受的病痛,活着会比死了还要难受。张海迪也是如此,同样是生不如死。像她们这种情况,活着比死亡还更需要勇气,因此在“活下去”的前面加上“勇敢地”修饰成分。

  体验与反思

  3、朗读课文最后三段,说说你学习了此文的思考。(结合你的生活,从你的周围举出一两个例子,谈谈你的认识。启发学生将课文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精神感受。)

  三、作业

  ①将自己的认识记下来,作为小作文练笔。

  ②比较阅读:试比较《生命生命》与课文后的选文的异同。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三个事例蕴含的道理。

  【课前准备】

  1、课前搜集作者杏林子的简介。

  2、纸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人。(打开多媒体资料中作者的图像)她叫杏林子,本名刘侠,台湾著名女作家。出生于西安,12岁时得了罕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至今全身关节均损坏,但她并没有因此荒废甚至放弃生命,反而更加珍惜、热爱生命。69年当选十大杰出女青年,72年获颁国家文艺奖,79年获吴三连基金会社会服务奖。著作有剧本、散文、小说、传记等。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她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的文章──《生命

  生命》。

  板书课题。

  二、品味探究

  1、出示探究题目:(小黑板)

  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共写了哪几个事例?作者分别从每个事例中想到了什么?

  ⑵在2~4自然段中,划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试着解释。

  ⑶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自己的理解。

  2、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以上题目,自由讲一讲,遇到难得可以和同桌讨论。全班交流汇报。

  3、听课文录音,谈感悟: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怎样珍惜生命,怎样让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三、教师总结

  是啊,我们今天的课可以结束,但生命的长河是永无止境的。

  冰心老人说:“宇宙是一个大的生命,江流入海,落叶归根,我们是宇宙中的一息,我们是大生命中的一分子。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入大海的,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熟发芽,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因为快乐、兴奋、痛苦又何尝不是美丽的呢?

  冰心老人的话揭示了生命的意义和真谛,愿每一位同学都珍爱生命,珍惜时间,让你的人生更有意义。

  四、延伸作业

  写一则读后感,题目自定,字数不限。

  【板书设计】

  生命生命

  飞蛾

  强烈的求生欲

  瓜苗

  顽强的生命力

  心跳

  积极的生命观

  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课后反思】

  《生命生命》这篇课文通过捕捉飞蛾、砖缝中生长的瓜苗和倾听心跳三个事例,让我们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在本课教学中我成功地体现了如下几点:

  1、充分利用多种学习资料,沟通课内外联系,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新课开始,我打开多媒体资料中作者的图像,让学生了解作者,调动起学生的情绪。教学中放课文录音,使学生接收、内化、感悟、理解文章主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教学不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感悟”。一味的告诉只会扼杀孩子的一切,所以我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创新、去尽情地展示自己。课上让他们自己先讲一讲,同桌讨论,全班交流汇报,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和发散思维,使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文并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3、反复品读重点句段,理解感悟文章情感。反复品读文中最后一自然段,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内容,在读中感悟情感,在读中体会思想,在读中受到教育。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专家说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我们要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我对《生命生命》这一课的教学还不能达到这个境界。对于教学中如何很好的落实教学三维目标还需进一步实践、探索。但我一定会继续努力,因为追求无止境。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作必要的语言积累,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句;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习本文通过具体事例表达思想情感的写作手法。

  3、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生命的价值,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意图:语言积累和语感的培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故确立第一个教学目标。“生命”这个话题相对于初一学生来说还很抽象,故作者删繁就简,从具体、细小的生命入手,便于学生认识。故确立了第二个教学目标。生命的长河是没有止境的,人应该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珍爱生命。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对作品中的情境作出自己的评价,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故确立目标三。)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作者由具体现象表达思想情感的写作手法。

  2、教学难点:体验作者的生命意识,我们应如何善待自己的生命。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设备。

  (没有条件的地区可准备录音机、磁带(轻音乐)、放像机、录像带(森林大火的场面)、投影仪、投影片。)

  【设计思路】

  1、新课标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审美的素质、能力,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根据情意原理,只有真正参与才能有审美活动,因此,本文应该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

  2、“生命”是个深奥的话题,要让初一学生真正理解它会有一定难度,可让学生通过朗读,对课文中具体生命现象有一定的印象,再通过“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最能引起他们共鸣的语言,深入课文内涵,感受作者的生命情怀,或许可领悟生命的可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森林大火的画面,教师讲述:

  在一次森林大火中,一个蚁穴被大火团团围住,里面成千上万的蚂蚁为了活命,紧紧抱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大蚁球,滚向火海,随着劈哩啪啦的声音,外层的蚂蚁纷纷死去,蚁球也越来越小,但它们仍然不屈地、昂然向前滚动,直到变成一个小球,但终于逃出了火海。如果你就在旁边亲眼目睹,你会想些什么?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蚂蚁,你会选择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为了生命的延续,蚂蚁不惜代价,世间万物为了不辜负上苍赋予的生命,都在顽强的生存下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触摸着自己的心跳,走进杏林子的《生命生命》,感受生命的可贵。

  (设计意图:有声有色的画面,导语的设计,渲染了氛围,引起学生思想的共鸣,激起学生的热情,触动了他们对生命开始思索的情怀,进而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进入本课的`学习,为实施以下的教学环节作了良好的铺垫。)

  二、配乐朗读,整体感知

  指名学生朗读课本,读时以适合本课的轻音乐相配。同时要求大家思考:

  1、请用一个比喻句描述一下你对生命的初步理解。

  2、文中哪些语句对你最有启迪或感触?

  (设计意图:音乐是最好的催化剂,在它的熏陶下,通过朗读,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直接、真切的感知,这也是进入课文情境,体会作者情感的一条有效的途径。用简洁的比喻句概括,可培养学生提炼、概括语言的能力。)

  三、赏读课文,感悟生命

  1、师:同学们,刚才在朗读后,大家谈了自己对生命的一些感悟、理解,那么作者有没有在文章中告诉我们她对生命的一些思考、理解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他们用怎样的感情、语调来朗读文章的最后两节,并指名学生示范朗读,然后齐读。

  (设计意图:新课标要求学生“在诵读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因此,朗读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重要手段,让他们读中感悟。学生有了心得,朗读的感情也更充沛、真挚。)

  2、作者的这些对生命的感悟是由什么引发的?具体在哪些语段?

  由生活中的事例,引发思考。在文章的1、2、3节。学生体会朗读时的感情、语调,然后分角色男女生朗读1~3节。

  (设计意图:初一的学生有很强的表现欲,分角色朗读能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此外,让学生体会作者由小事引发深刻思考的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突破本课的教学重点。)

  3、小组讨论:三个事例为什么这样排列?它们蕴含的意思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从作者对生命的呼喊中,你又有什么新的感悟呢?

  学生小组讨论时,教师巡回指导:三个事例内涵的辨析,意思的深浅;学生谈感悟时应鼓励他们畅所欲言。

  (设计意图:学生合作研讨交流,教师适当点拨。在这师生的互动中,学生的思维互相碰撞,产生了更多火花,相互的交流,也训练了口语的表达能力,本文的教学难点也得到突破。另外,新课标明确了语文具有人文性,教师应适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促成他们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的形成,也可提高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

  4、如果时间允许,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自己还有不理解的地方。

  四、拓展练习,加深感悟

  学完文章,我们感觉到,只要我们细心的观察生活中的种种生命现象,用心灵去体验它们对生命的珍视、渴望,我们就会从中获得人生的启迪,你在生活中还见到哪些类似的现象,你的想法是什么?

  仿照作者这篇文章的结构形式,由生活中的事例引发思考,请你就生活中见到的其他类似的生命现象,写一段文字。要求:先描写现象,再写感悟,字数100字左右。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这道写作训练题,就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从中得到新的体会与认识,达到一堂课的目的:学生学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五、课堂小结,归结板书

  今天,我们一起乘坐作者的生命旅车,经历了一次探究生命的情感之旅,旅程已接近尾声了,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次旅途中你最大的收获吗?

  (学生回答,归结板书)

  同学们说得很好,只要我们能珍惜生命中的点点滴滴,顽强地翻越生命中的一座座山峰,我们一定能见到自己生命的大海。

  【资料链接】

  杏林子,本名刘侠,女作家,12岁时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后来病情恶化,但她忍着病痛,写了四十多个剧本和许多散文。

  【作业设计意图】

  课外阅读田彩虹的《生命的问句》,这是一篇与课文的思想主题相近的文章,让学生阅读训练,拓展延伸课堂的内容,有利于新课教学目标的巩固。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①朗读课文,把握主旨。

  ②积累词语。

  ③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三个事例的内容,深刻理解三个事例所引发出的侧重点不同的三点思考,以及三点思考分别提出的三个要求。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杏林子的材料,以了解台湾女作家杏林子。

  教学设计

  一、整体感悟

  ①导人新课

  张海迪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绝顶》,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自1998年开始创作,耗时四年,共计35万字。

  责任编辑胡玉萍第一次与海迪面对面交谈时,心中就担忧——以她这样的身体状况,能完成这部长篇创作吗?后来,她了解到,张海迪只要身体稍微好一点,就继续艰难地创作。张海迪说:“每天我都想放弃生命,但每天我又小心翼翼地把它拾起来,精心地、像看护一小簇火焰一样,让它燃烧,生怕它熄灭……”

  去年岁末,胡玉萍拿到书稿后,确确实实地感到了它的分量。她也小心翼冀地捧着,仿佛是捧着海迪那脆弱的生命,然而,确乎是沉甸甸的……

  无独有偶,台湾女作家杏林子,12岁时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后来病情恶化,她忍着极大的痛苦,高声呼喊着“生命生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杏林子的散文《生命生命》,去感受她强烈的生命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她珍视生命、坚强勇敢的精神,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光彩。

  ②配乐范读: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思考:a.题目中“生命”一词,为什么连续用两次?去掉一个行不行?为什么?

  b.作者列举了哪三个事例,试用一句话概括每个事例的内容。

  c.三个事例蕴含的意思分别侧重哪一方面?对人生的三点思考分别侧重哪一方面?

  ③听读之后,学生自由朗读,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a.是一种修辞方法——反复。去掉一个不可以。因为连用表示强调,表达了对生命的强烈的呼唤,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去掉就没有这种表达作用了。

  b.小飞蛾在险境中,生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下,极力挣扎着——强烈的求生欲望,生命都是自我珍视的。

  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从生命诞生这个角度说明,生命力之强大。

  “我”静心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有了生命意识,就会严肃地思考人生。

  c.三点思考第一点思考: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

  第二点思考:回答怎样对待生命的短暂,怎样对待生老病死。

  第三点思考:将目标、信念付诸于行动。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为生命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教师小结]

  正是由于为生命而奋斗,所以才勇敢地活了下去。12岁就患了类风湿关节炎的台湾女作家杏林子,虽然病情恶化了,仍然忍着病痛,强烈地呼喊着:“生命、生命”。

  二、研读与赏析

  文章之所以如此地震撼我们,是因为它的思想内容深刻,而深刻的思想又是靠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现的。下面我们再细细研读文章,看看三个事例分别抓住哪一个关键词,侧重哪一个方面,三点思考分别提出了哪三个要求?

  学生讨论明确:飞蛾生之欲望生命意义

  香瓜子生命力生命的价值

  心跳生命珍视奋斗

  讨论加点词的作用:

  ①“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跃动”改为“跳动”行不行?为什么?明确:不行。跳动是一起一伏地动;跃动表达心情急切。用“跃动”更能表达“生之欲望”。

  ②“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竟然,为什么不能去掉?竟然表达了一种意想不到,表达出一种惊喜,若去掉就没有了这种表达效果。

  ③“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擎天撼地”本来形容力量巨大,这里指小瓜苗在没有生存条件下,竟然冒出了一截,充分表现了小瓜苗的生命力。“肃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肃然起敬”表达了对顽强的生命力的一种崇敬,在这里是不可随便调换的。

  ④“小瓜苗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又说“它仅仅活了几天”……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小瓜苗在没有生长的条件下,靠瓜子本身的'养分,确实能茁壮生长、昂然挺立,而瓜子的养分仅仅能供养它活几天。

  ⑤“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作者为什么要加“勇敢地”来修饰“活下去”?作者那种难以忍受的病痛,活着会比死了还要难受。张海迪也是如此,同样是生不如死。像她们这种情况,活着比死亡还更需要勇气,因此在“活下去”的前面加上“勇敢地”修饰成分。

  三、体验与反思

  朗读课文最后三段,说说你学习了此文的思考。结合你的生活,从你的周围举出一两个例子,谈谈你的认识。

  (启发学生将课文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精神感受。)

  四、作业

  ①将自己的认识记下来,作为小作文练笔。

  ②比较阅读:试比较《生命生命》与课文后的选文的异同。

  点评

  《生命生命》列举了一只飞蛾、一棵小瓜苗这些不起眼的小生命。说明这些小生命无论怎样卑微,都具有令人不可思议的生命力。从人的生命现象说起,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严肃的思考。

  本教案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是按新课程标准设计的,注重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和语文素养的培养,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设计了科学的教学流程,呈三大板块:整体感悟、研读与赏析、体验与反思。由与作者经历极其相似的张海迪的事迹导入,能毫不费力地设置一种情景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重视结果,忽略过程,是语文课的大忌。一切事物的结果往往是简单明了的,过程才是复杂漫长的。诸多的东西都隐藏在过程当中。“找一找哪个词用得好——换一换行不行——读一读,读出情”,这个环节,就是让学生体验读书的过程,侧重于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体验与反思”,这一板块,是将课堂所学延伸到生活实际中,体现了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最高层次——应用,从而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引起学生对生命的关注和思考,珍爱生命,让生命更有意义。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2、通过反复诵读,理解含义深刻的字句,并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4、使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让有限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重点字词的剖析,引导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能联系生活实际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举例说一说什么是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表现;

  3、理解三个事例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音频导入,复习回顾:

  1、师:课前,先请同学们一起来静静地欣赏一段音乐。

  (播放音乐)

  师:说说看,你听到了什么?

  预设:生:我听到了婴儿啼哭的声音。

  生:我听到了婴儿嬉笑的声音。

  2、师:同学生听得真仔细,听了刚刚的音乐,你想到了什么?

  预设:生:婴儿刚刚出生时在大声啼哭;婴儿开心的笑了。

  哭声和笑声昭示着一个新生命的诞生……

  3、评价语:是啊!随着一声“哇、哇”的啼哭声,一个小小的生命便降临到了这个世界。都说生命极其宝贵,因为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都说生命及其短暂,因为人生在世,不过百年。

  4、师:让我们带着对生命的敬意和深情,走进今天将要学习的课文。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生命生命》。

  (生齐读课题)

  师:你发现了吗?这个课题和我们之前读到的课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生自由回答)

  师:也就是说,这个课题中出现了两个词语,而且这两个词语是?

  生:相同的。

  师:是同一个词语的重复,对吗?

  生:对!

  师:说得真好!那像这样的题目,你会读吗?谁来试试?

  (生举手来读)

  师:他会读!从他的朗读中我听到了强者对生命的热情的呼唤!像他这样高声的读(全班齐读)谁还想试试?

  (生举手来读)

  师:他也会读!从他的朗读中我听到了强者对生命的不屈的挑战!像他这样大声、有力的读。(全班齐读)

  5、评价语:是啊同学们,读书就是要这样,读的有味道,读出自己的理解。

  6、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18课,有感情的、大声的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词,把句子读通顺。在读的过程中,请你仔细的想一想:课文用了哪几个具体的事例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请你尝试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PPT出示提示):

  体会句子的方法:

  抓住关键词句体会

  抓住标点符号体会

  通过联想或想象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

  (生自读课文并思考)

  师:刚刚看到很多同学读的声情并茂,老师都被感动了!现在请同学们告诉老师:课文用了哪几个具体的事例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呢?(学生举手回答)

  师板书:飞蛾求生

  瓜苗生长

  心脏跳动

  二、精读课文,深入体会:

  (一)学习飞蛾求生部分:

  1、师:同学们,飞蛾求生、瓜苗生长、心脏跳动,其实是三件极为细小、极其普通的事情,可是它们却给我们的心灵带来一次又一次的震撼。下面,请同学们再次走进这三个故事想一想:这三件事情中的那些句子最能额、让你感受到生命的存在?请你用直线在文中画出来;如果你对这个句子有很深的体会,可以再旁边写一写,也可以和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自读课文后,小组间带着问题进行交流、讨论)

  2、评价语:刚刚老师看到很多同学都在认真的做批注,真好!读书就应该有这样良好的习惯。

  3、师:文中那哪些句子最能让你感受到生命的存在呢?接下来,让我让我们一起走进“飞蛾求生”的故事。

  (学生自读有所感悟的句子)

  PPT出示:“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忍不住放了它!”

  4、师:“极力”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

  预设:生:用尽全力

  5、师:说得真好!飞蛾那种极力求生的欲望让作者没有想到,让我们也没有想到。请同学们想一想是什么原因让作者放了这只原本讨厌的飞蛾呢?

  预设:生: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使杏林子忍不住放了它,因为作者感受到了飞蛾求生的欲望所以放了它。

  6、师:同学们,飞蛾为了求生,它竭尽全力,可是若要结束它的生命只需杏林子的手指稍一用力,就在这天差地别的力量悬殊面前,飞蛾却极力鼓动着翅膀、奋力挣扎,没有放弃自己的生命。此刻,我想问问你们:知道飞蛾的生命有多久吗?

  (生自由回答)

  师:九天!飞蛾的平均生命只有九天。为了这短短九天的生命,这只小小的飞蛾在杏林子的手中挣扎,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为什么这只小小的飞蛾会做如此挣扎?

  生:它想活下去。

  师:说得真好!现在。请同学们假设一下,如果此刻你就是那只飞蛾,会在心里怎样鼓励自己活下去?

  (预设3名学生说)

  7、评价语:飞蛾想尽一切办法求生,那种强烈的求生欲望让杏林子震撼,此刻杏林子清楚地感受到:握在手里的不仅仅是一只飞蛾,而是一个不屈的生命生命!

  8、师:此刻,杏林子也完全明白了,生命就是(出示PPT):

  飞蛾极力挣扎的身影

  飞蛾极力鼓动的'翅膀

  飞蛾强烈的求生的欲望

  (二)学习瓜苗生长、静听心跳部分:

  1、师:默读第3第4自然段,你能用前面的方法找出重点词句并加以体会吗?(预设1名学生找句子)

  2、出示重点句:“那小小的种子里……仅仅只活了几天。”

  3、师:读着读着,有没有一个词跳入你的眼中,让你特别有感受呢?

  预设:竟然——感受是?可以用什么词代替它?

  竟使——感受是?

  师:此处连用两个相似的词,说明了什么?

  预设:作者没有想到,出乎意料。

  4、这粒香瓜子的生长环境会是怎样的?(没有阳光,没有泥土)

  由此你体会到了什么呢?(不屈向上,茁壮生长)(板书“不屈”)

  从哪里感受到的?(冲破,坚硬)

  揣摩“不屈”“顽强”的意思。

  5、师:此刻,面对墙角的这株香瓜子,杏林子的内心情感是什么样子的?

  预设:不可思议

  震撼/震惊

  感动

  师:所以,杏林子站在墙角看到了这样几句话:(PPT出示,生齐读)

  生命是傲然挺立的小瓜苗。

  生命是冲破坚硬外壳的勇气。

  生命是不屈向上的决心。

  6、师:一株小小的瓜苗尚且如此,那我们人类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生命呢?

  静听心跳这一段你还找到哪些句子?你的理解是?

  师板书:对自己负责。

  (预设1人找)

  7、出示重点句子:“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8、师:我们用学习第二、三自然段的方法学习,抓住关键词语来理解,这句话中有哪两个关键词?

  (“使用”“糟蹋”)

  9、师: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同学们说说,哪些行为是在“糟蹋”自己的生命?

  (生自由说)

  10、师:看来大家的确理解了“糟蹋”这个词,这些都是生活中的“糟蹋”。作者怎么写出了这样的句子?作者是怎样“糟蹋”自己的?

  (师简述:当时杏林子忍受着剧痛,生不如死,于是她自杀,但是被医生救活了。)

  11、师:现在你们知道课文中的“糟蹋”是指什么了吧?那么该如何好好使用我们的生命呢?

  (珍惜时间、珍惜生命)

  12、师:你会带着怎样的心情告诉大家?

  (生个读)

  预设:自豪——自豪地读

  激动——激动地读

  兴奋——兴奋地读

  师:那就让我们带着自豪、激动、兴奋的心情一起告诉大家,告诉全世界。

  (生齐读)

  师:所以,作者对自己说:我要对自己负责,我必须对自己负责。让我们读出作者的态度!(生齐读)

  13、师:在“好好使用”和“白白糟蹋”之间,杏林子坚定地选择了前者,从十二岁患病到六十一岁去世,整整五十年的时间里,她一共写下了四十多部作品,有小说、有散文、还有剧本,这四十多本作品的出版,使她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作家,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她还将一生所得的稿费全部损出来,成立残障基金会,帮助了100多万无助的残疾人。杏林子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对自己负责”的庄严承诺,让我们再读一读这句话。(出示课件)

  三、回读课文、升华情感:

  1、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了这篇课文,你们认为生命是什么?

  (生自由说)

  2、师:还有很多同学想说,同学们课后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写下来!

  四、总结全文,教师小结:

  1、师: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由衷的感受到:生命因为自强不息而兴荣,因为顽强拼搏而茁壮,因为负责、珍惜而充满魅力,这就是生命。

  2、师:让我们时刻告诫自己:(出示PPT)

  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8

  教材分析:

  《生命生命》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组第三篇课文。这组课文以“感受生命的美好”为主题,选取了几篇以生命为话题的文质皆美的文章。本文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朴实,思想含蓄深邃,层次清晰明了,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是一篇书写人生感悟的佳作。围绕开头提出的“生命是什么”的问题,作者通过“飞蛾求生”“瓜苗生长”“静听心跳”三个小事例来揭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并由此表达自己珍惜生命,用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价值的生命感悟。联系作者杏林子的生平,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这篇文章不仅是作者人生的写照,更是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价值,感悟生命意义的典范之作,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积极的作用。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生命的感悟还很浅表,对生命体的关注还不够深入,更少有对生命本真意义的思考和认识。同时,由于该年龄段的学生依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因而学生对三个事例蕴含的道理的体会还存在一定困难。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构感性的认知世界,在品味文本语言的基础上,深入体会文本内涵的思想,从而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更广的层面。

  设计理念:

  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老师、学生与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在品读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深入领会文本语言内涵的意义,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对生命价值的感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三个事例中蕴含的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3.领会作者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认识,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理解三个事例中蕴含的道理。

  (二)难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教法设计:

  教学本课,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引——扶——放”三步教学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本内涵。

  学法指导:

  圈画批注、合作探究、朗读品悟

  资源利用:

  多媒体课件、资料补充

  课时安排:

  共两课时,本节授课内容为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课前谈话:关于生命的话题及格言

  设计意图:课前交流,便于拉近师生距离,激发学生兴趣,为导课揭题、走进文本铺路搭桥。

  一、导课揭题,梳理内容

  1.板书课题。(生书空,齐读)

  2.快速浏览课文,回顾交流:课文围绕生命讲了哪几个事例?

  (相机板书:飞蛾求生、瓜苗生长、静听心跳)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所学,梳理文本内容,为精读品味做铺垫。

  二、品读文本,体会内涵

  (一)飞蛾求生

  l.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飞蛾是怎样求生的?圈画出感触最深的语句,反复诵读。

  2.指名交流体会。(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及三个感叹号体会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和作者内心的震撼)

  3.角色体验:如果你是那只飞蛾,会说些什么?(指名交流)

  4.情感朗读。(指名、评议、齐读)

  5.梳理学法。(自由读文、圈画关键词句、交流体会、角色体验、情感朗读)

  (二)瓜苗生长

  1.学生按上述方法自学。(教师巡回,适当点拨)

  2.同桌交流体会。

  3.指名交流,小结。

  4.自由诵读、指名读。

  5.过渡:杏林子对生命又有怎样的认识?(PPT)

  (三)静听心跳

  1.师范读第四自然段,学生画批。

  2.交流体会。

  3.联系实际说说怎样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4.齐读。

  (四)整体回顾

  1.小结三个事例。

  2.引导体会作者选材的精妙。(相机板书:选材精妙以小见大)

  3.读写训练:写写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和认识。(PPT)

  4.联系《触摸春天》,引读,过渡。

  (五)领悟主旨

  1.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2.交流体会。(相机板书:珍爱生命)

  3.补充杏林子资料。(PPT)

  4.交流感受。(相机板书:创造价值)

  5.自由诵读,指名背诵。

  设计意图:对文本三个事例的解读和品悟,体现“引——扶——放”三个教学层次,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通过读写训练、补充材料等方式,深化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

  三、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1.说说你熟知的用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价值的人。

  2.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谈话交流,加深对“生命”这一话题的感悟和体验,拓展文本内涵,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四、课外阅读,拓展迁移:

  1.写一写学了课文后的感受。

  2.课外阅读杏林子的作品。

  设计意图:把文本阅读延伸至课外,通过写感受以达成读写结合的训练。阅读作者的同类作品,形成课内外互映,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

  板书设计:

  19生命生命

  选材精妙飞蛾求生珍爱生命

  瓜苗生长

  以小见大静听心跳创造价值

  设计意图:以文本内容、主题和写法建构板书,简洁、醒目,体现出文本的精髓和主旨,帮助学生清晰地领会文章的要点。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新词。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涵的意义。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理解三个事例中蕴涵的道理。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不堪的毛虫,可能脱变成一只五彩斑斓的'彩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这是我国台湾著名作家杏林子对生命的感悟,今天,我们要学习她写的一篇文章。(板书课题,生读题)

  二、学习生字词。

  1、课件出示词语。

  2、抽学生领读。

  3、师强调字音。

  4、全班齐读。

  三、学习课文。

  1、轻声自由读课文,边读变划出以上词语,注意把字音读准确,把

  句子读通顺。

  2、读完后,想一想,说说文章写了哪几件事?

  3、汇报。

  4、生默读文中所讲的三件事,画出自己感悟最深的句子,想一想,这三件事分别带给作者也带给你对生命的思考是什么?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生自读自己画的句子,说说自己的感受。

  2、指导有感情的朗读感悟深刻的句子。

  3、你抓住了哪个词?体会到了什么?

  4、有感情的朗读,读出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

  5、如果你是那只飞蛾,你会在心里说什么来鼓舞自己呢?

  6、如果你是杏林子,你看见这只飞蛾,你会怎么样呢?你为什么要放了它?

  五、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读所画的句子,读出香瓜子非同一般的生长力量。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六、学习第四自然段。

  1、师范读,学生思考:那沉稳的心跳又带给你怎样的思考?

  2、生谈自己的感受。

  3、你觉得杏林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七、学习第五自然段。

  1、齐读最后一段,思考:怎样做才是好好的使用生命?而不是浪费生命?

  2、再次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段。

  八、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生命是什么呢?怎样的生命才活得有意义,拿起笔用一句话写出你对生命的感悟。

  九、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生命生命

  求生欲望

  顽强的生命力

  对自己负责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10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写“动弹、欲望、不屈、茁壮、听诊器、震撼、糟蹋、有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下来。

  3、能找出课文中有很深含义的句子并能说出自己的体会;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

  4、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自学生字新词。

  2、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生命的格言以及热爱生命的故事。

  第一课时

  一、交流格言,揭示课题

  1、师生交流:

  同学们,课前我们搜集了有关生命的格言,现在让我们先来交流交流吧。(自由交流)听了刚才的交流,你对“生命”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老师也搜集了一段有关生命的格言,想同大家一起分享,你们愿意听听吗?

  (屏幕出示)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师生齐读)能读懂吗?这段话究竟怎样理解,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到19课中去寻找答案。

  2、板书课题,齐读、质疑。

  二、初读感知

  1、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2、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3、指名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课文写了几个事例?

  4、交流,理清脉络:

  (板书)

  飞蛾:挣扎求生

  香瓜子:砖缝冒苗

  我:静听自己的心跳

  三、重点理解

  1、自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着重选择其中一段反复朗读,体会作者从每个事例想到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感受?

  2、小组合作学习:

  在自己的前后左右寻找一个与自己选择同一段的同学,交流各自的体会。

  3、全班交流:

  ⑴ 作者分别从每个事例想到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感受?

  (板书)

  飞蛾:挣扎求生──求生欲望令我震惊

  香瓜子:砖缝冒功──不屈向上令我(敬佩)

  我:静听自己的心跳──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跳给我震撼

  ⑵ 在刚才的学习中,你体会最深的句子有哪些?

  ① 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② 一切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第二课时

  一、展示背诵

  选择二、三、四自然段中你体会最深、背得最流利、最有感情的部分,背诵给同桌听。

  二、深入感悟

  1、作者由这三个事例引出的对生命的思考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2、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让我们来交流交流。

  3、教师引导:

  ⑴ 第一句话中有一对反义词,你能找出来吗?在前边的事例中,“有限的生命”指什么?“无限的价值”指什么?从现实生活中,人的生命中体现的“无限的价值”指什么?

  ⑵ 怎样才算活得“光彩有力”?结合你搜集的资料说说你觉得哪些人活得光彩有力?哪些人的生命是白白流失的.?

  ⑶ 连起来说说,这段话怎样理解。

  4、有感情地朗读交背诵最后一自然段。

  三、回题解疑

  细细品味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现在让我们再来读读课题,你会带着怎样的语气读?(赞叹、回味、留念……)作者在课题中重复两遍生命,你体会到什么?(强调感情)

  四、拓展阅读

  (屏幕出示)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奥斯特洛夫斯基

  读一读,说说你的理解。

  五、作业设计

  1、练笔:

  把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写下来。

  2、课外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了解奥斯特洛夫斯基,做一做笔记。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11

  【教学设想】

  教学《生命生命》文章,本着课标中使学生学会欣赏作品,领会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口语交际的能力的理论指导,以及语文应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理论指导。选用创设情境,教师点拨,学生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之前,我们做个游戏,请大家双手捧胸,双眼合闭,静心感受或聆听自己的心跳。然后谈谈自己对生命的感受。(学生自由谈感受)人的生命细算却只有两万多天,我们不禁深深叹息:人生是如此短暂!但是在如此短暂的人生中,我们可以面临许多选择,我们可以选择坚强、勇敢和快乐,也可以选择脆弱、逃避和悲伤,甚至是死亡。今天我们读的课文也跟这生命有关,题目是《生命生命》(板书),文章的作者杏林子12岁就染上了风湿性关节炎,后来病情恶化,差不多全身关节都损伤了,她的肉体和精神都受到极大的折磨,但她并没有因此荒废甚至放弃生命。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读一下这篇文章,让我们来看看作者杏林子对生命这个人最宝贵的东西有何感悟呢。

  二、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一遍课文,学生思考:是那些事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这些事引发了作者对生命怎样的思考?

  三、交流探讨

  1、教师范读一遍课文,学生思考:

  是那些事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这些事引发了作者对生命怎样的思考?

  明确:

  ⑴ 是那些事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飞蛾:求生之欲望。

  香瓜子:生命之顽强。

  心跳:生命之可贵。

  ⑵ 这些事引发了作者对生命怎样的思考?

  要使生命有意义有价值不辜负生命意味着要为生命而奋斗。

  2、其实,社会生活中有很多事物能引发我们思考生命这一话题。下面,就请大家从社会、生活、历史或文学作品中找一些能引起对生命这一永恒主题的思考的例子,说说能引发那些思考?先分小组交流,再在组内推举一位讲得精彩的同学作全班交流

  3、刚才大家说了这么多,一定受益匪浅。这里,老师也想说几个发人深省的例子:

  第一个:据说,人体的头盖骨是世界上最致密坚硬的东西,科学家想了很多办法都不能把它剖开,后来,在里面植入一粒种子,奇迹发生了,种子发芽了,并冲开头盖骨长了出来。种子的生命力是多么顽强哪。

  第二个:九八抗洪救灾的日子里,大家都从电视里反复看到这样的镜头:解放军叔叔成冲锋舟救出被围困在洪水中,死死报住一棵大树的小女孩。她的名字叫江珊,据说,它紧紧抱着那棵救命树,整整有十九个小时,而这,远远超出了人体力的极限。生命的潜能之强大令人震撼。

  第三个:一次泥石流,冲毁了一个村庄,救援人员扒开一间灌满泥石流的屋子的屋顶,救出了一个奄奄一息的小孩,已经不能说话的小孩却死活不愿离去,拼命指着他的身下。救援人员继续往下挖,挖出一个女的,已经没有呼吸,却保持了这样的姿势──身体直立,双手上举,象是托着什么。而此时,小孩还不罢休,救援人员继续往下挖,又挖出一个男的,保持了同样的姿势。他们是谁呢?他们的双手托着什么呢?对,他们是孩子父母,他们相继用自己的生命把孩子托出了泥石流。

  第四个:某旅游胜地发生了一起重大事故,一缆车车厢突然脱落从高空坠地,在坠地的一刹那,一对年轻的父母把他们的孩子高高托起,她俩双双遇难,而孩子的一幸存。著名歌手韩红从报纸看到这个感人的'故事后,收养了那个幸存的孩子,并且创作了那首感人肺腑的歌──《天亮了》。下面我们一起来歌颂亲情和生命的歌。

  (播放《天亮了》)

  四、教师结束语

  老师讲了这么多,并不是要从中挖掘什么深刻的意义,而是要大家明白关于生命的另外两点思考:第一点,生命是强大的,任何时候,要相信自己,我能行。第二点,生命并不仅仅属于你自己,任何时候,不可轻言放弃生命,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挫折、危险,要珍惜生命。

  最后,老师想把汪国真的诗作《生命生命》送给大家以共勉,愿同学们能在你有限的生命中搏出你无限的精彩!(教师诗朗诵汪国真的诗作《生命生命》)

  意志倒下的时候

  生命也就不再屹立

  歪歪斜斜的身影

  又怎耐得

  秋叶萧瑟晚来风急

  垂下头颅

  只是为了让思想扬起

  你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

  脚下,就会有一片坚实的土地

  无论走向何方

  都会有无数双眼睛跟随着你

  从别人那里

  我们认识了自己

  五、布置作业

  以由生命联想到为题目,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生命的感受,并把你的这些感受写到你的《心灵小语》上去,下节课我们共同交流!

  【执教感言】

  《语文课程标准》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第三层次是知识的拓展延伸部分。重要将学生的学习引向更深更广的空间,实现由课内向课外,由书本到生活,由学习到实践的延伸,引导学生加强语文知识的积累,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所以设计的这个话题:由生命你联想到什么?充分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使教学成为学生心灵放飞、创造性地展示自己的过程。我应努力使每节课都成为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生命活动过程。我相信我能够做到!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字。正确读写“鼓动、跃动”等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三个事例的内容,深刻理解三个事例所引发出的侧重点不同的三点思考,以及三点思考分别提出的三个要求。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杏林子的材料,以了解香港女作家杏林子。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师:张海迪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绝顶》,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自1998年开始创作,耗时四

  年,共计35万字。责任编辑胡玉萍第一次与海迪面对面交谈时,心中就担忧——以她这样的身体状况,能完成这部长篇创作吗?后来,她了解到,张海迪只要身体稍微好一点,就继续艰难地创作。张海迪说:“每天我都想放弃生命,但每天我又小心翼翼地把它拾起来,精心地、像看护一小簇火焰一样,让它燃烧,生怕它熄灭……,’去年岁末,胡玉萍拿到书稿后,确确实实地感到了它的分量。她也小心翼冀地捧着,仿佛是捧着海迪那脆弱的生命,然而,确乎是沉甸甸的……无独有偶,香港女作家杏林子,12岁时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后来病情恶化,她忍着极大的痛苦,高声呼喊着“生命生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杏林子的散文《生命生命》,去感受她强烈的生命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她珍视生命、坚强勇敢的精神,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光彩。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准

  1、自主学习:轻声读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句子读通顺。想读几遍就读几遍,达到目标为止。

  2、小组合作学习,抢读生字生词卡片,比一比谁认识的生字又快又多,请优胜者介绍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轮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3、全班交流:请一个小组向全班同学介绍识字成果,再请一个小组朗读课文,其他小组评议。

  三、整体感知课文

  1、配乐范读: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出示思考题:a.题目中“生命”一词,为什么连续用两次?去掉一个行不行?为什么?

  b.作者列举了哪三个事例,试用一句话概括每个事例的内容。

  c.三个事例蕴含的意思分别侧重哪一方面?对人生的三点思考分别侧重哪一方面?

  2、听读之后,学生自由朗读,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1)是一种修辞方法——反复。去掉一个不可以。因为连用表示强调,表达了对生命的强烈的呼唤,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去掉就没有这种表达作用了。

  2)小飞蛾在险境中,生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下,极力挣扎着——强烈的求生欲望,生命都是自我珍视的。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从生命诞生这个角度说明,生命力之强大。“我”静心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有了生命意识,就会严肃地思考人生。

  3)三点思考

  第一点思考: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

  第二点思考:回答怎样对待生命的短暂,怎样对待生老病死。

  第三点思考:将目标、信念付诸于行动。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为生命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四、教师小结

  正是由于为生命而奋斗,所以才勇敢地活了下去。12岁就患了类风湿关节炎的香港女作家杏林子,虽然病情恶化了,仍然忍着病痛,强烈地呼喊着:“生命、生命”。

  第二课时

  一、温故导入

  1、朗读课文

  2、自主品读:轻声吟读,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地方,反复读。

  二、研读与赏析

  1、师:文章之所以如此地震撼我们,是因为它的思想内容深刻,而深刻的思想又是靠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现的。下面我们再细细研读文章,看看三个事例分别抓住哪一个关键词,侧重哪一个方面,三点思考分别提出了哪三个要求。

  2、学生讨论明确:

  飞蛾生之欲望生命意义

  香瓜子生命力生命的价值

  心跳生命珍视奋斗

  3、讨论加点词的作用:

  1)“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跃动”改为“跳动”行不行?为什么?明确:不行。跳动是一起一伏地动;跃动表达心情急切。用“跃动”更能表达“生之欲望”。

  2)“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竟然,为什么不能去掉?竟然表达了一种意想不到,表达出一种惊喜,若去掉就没有了这种表达效果。

  3)“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擎天撼地”本来形容力量巨大,这里指小瓜苗在没有生存条件下,竟然冒出了一截,充分表现了小瓜苗的生命力。“肃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肃然起敬”表达了对顽强的生命力的一种崇敬,在这里是不可随便调换的。

  4)“小瓜苗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又说“它仅仅活了几天”……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小瓜苗在没有生长的条件下,靠瓜子本身的养分,确实能茁壮生长、昂然挺立,而瓜子的养分仅仅能供养它活几天。

  5)“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作者为什么要加“勇敢地”来修饰“活下去”?作者那种难以忍受的病痛,活着会比死了还要难受。张海迪也是如此,同样是生不如死。像她们这种情况,活着比死亡还更需要勇气,因此在“活下去”的前面加上“勇敢地”修饰成分。

  三、体验与反思

  1、朗读课文最后三段,说说你学习了此文的思考。结合你的生活,从你的周围举出一两个例子,谈谈你的认识。

  2、启发学生将课文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精神感受。

  四、作业

  1、将自己的认识记下来,作为小作文练笔。

  2、比较阅读:试比较《生命生命》与课文后的选文的异同。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13

  《生命生命》是人教版第八册第五组的第三篇课文。课文的写作思路是开头首先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下面的内容却没有从正面回答,而是从飞蛾求生、砖缝中长出的瓜苗、倾听心跳等几件小事中,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作者还表达了自己积极的人生态度: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他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它是一篇哲理性较强的散文,它通过三个小故事从不同的方面来谈对生命的认识,展示了生命的意义,并且教育我们:要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这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学生分析】

  这篇课文的作者对生命作了一些理性的思考,四年级的学生年龄尚小,在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上有一定难度。本单元的教学主题是:热爱生命,教学时要体现整合的教学思想,联系前面两篇课文的学习。利用前面的'课文已经引发了学生对人生、对生命的一些思考和感悟,为学习本课作了铺垫,这样可以减少本篇课文教学的难度。教学本课前,还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有关人生、生命方面的名言,使学生从中受到生命意义的启发,为领悟本篇课文的思想内容做好准备。

  【设计理念】

  本单元的教学主题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学习产生真爱生命、敬畏生命的认识。《生命生命》抒写了对人生的感悟,思想深邃。这类课文极容易上成道德课,为了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备课时,我首先把目标定位到“人文合一”的层面,不但凸现教材中处处流露的生命教育因子,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而且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句进行品读,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体会,从而让人文性和工具性有机融合,浑然一体,进而让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

  4、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对生命的热爱。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领悟三个事例中蕴含的意思。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投影片,朗读音乐,与生命抗争的人物资料及图片;学生收集杏林子的资料和有关生命的名言、谚语。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要点:

  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3、引导学生领悟前两个事例中蕴含的意思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14

  一、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句段。

  2、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体会作者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初步了解作者的表达方法。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三、教学难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四、教学过程: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罗曼·罗兰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做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这就可能显出生命的价值。 ----海伦·凯勒

  除了爱,我一无所有。 -------杏林子

  (一) 齐读课题,复习导入

  1、师:孩子们,在上一节课中,我们知道了杏林子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谁来?

  预设:生命是什么呢?(在课题第一个生命下面板书“?”)

  2、师:出于对生命的思考,作者写了三个事例,谁来回忆一下?

  预设: 飞蛾求生瓜苗破土 “我”听心跳 ( 相机板书)

  (师相机板书)

  过渡:作者从这三个事例中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思考。这节课让我再次走入课文,走入作者的内心深处,相信给我们带来的是一次难忘的心灵之旅。请同学们先打开课本,小声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作者描写飞蛾的句子。在你认为作者用得比较好的词语下面画三角号,并在词语或句子的一旁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可以写词语,也可以写句子。

  (二) 品读感悟,体会生命的含义

  1、 走近飞蛾

  (1) 出示读书要求,生根据读书提示小声读书思考。

  ①交流:抓重点词语,感悟飞蛾极力求生的表现。

  随生的汇报出示课件:“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预设:抓住“挣扎”来体会。

  师:我们理解词语还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从下文哪个词中可以感受到飞蛾在挣扎?(生:极力鼓动)我们读书时还可以把文字想象成有声有色的画面,孩子们,你听到飞蛾在对自己说什么?(生:我一定要活下去!生:我要用尽自己的力量去摆脱,逃出去。)你们是用心听到的呀!就这样抓住重点词体会,边读边想象画面,我们也能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作者想什么?(生:多么强烈的生命力呀!多么令人震惊呀!……你能读出来吗?

  生读不好,老师可范读。生再读。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段话,有一个词语反复使用。(那样)再一次强调了飞蛾求生的欲望是强烈的,是鲜明的。能读出来吗?(生读,评价 再读齐读)你们能用这个句式说句话吗?(相机出示句式训练)

  师:孩子们,再观察这段话,作者还连续用了三个(生:感叹号)这感叹号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生:惊讶震惊感动 敬佩)多么善于体会!把你们体会到的情感化成自己有声的语言吧!(生齐读)

  师:小小的标点也能表达作者的情感,在写作文时,我们也要正确使用呀!

  c.感悟生命

  师:学了这段文字,也许你们会和作者有一样的感受。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完成:(出示)在作者眼里,在她手中的不只是一只小小的飞蛾,而是一个 生命。生命就是 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 。无论在多么 的处境中,都没有 。这就是(生齐读课题:生命生命)

  过渡:小小的飞蛾使作者震惊,那么香瓜子呢?下面请同学们用同样的学习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让生回忆一下读书方法:画词句,并写批注;边读边想象)

  2、 走近香瓜子

  (1)生先默读第三自然段读,交流。

  (老师巡视,及时给认真读书的孩子肯定。孩子们,边读边思考边动笔,这是一种读书的好习惯!)

  生汇报

  让生说感受,把体会读出来。

  师过渡:孩子们,小小的飞蛾,小小的香瓜子带给杏林子的是震惊,而且对卑微的生命非常敬畏。)(相机板书:震惊敬畏)当她用听诊器静听自己心跳的时候,她又想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第四段。

  3、 走近杏林子

  (1)生默读交流

  预设:生: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预设:

  师:“糟蹋”是什么意思?生:浪费。师:那怎样做就是浪费生命呢?生谈

  师:那怎样做就是好好使用生命呢?生:做有益的事情,珍惜时间,学知识……

  师过渡:是的,杏林子就是这样想的——

  齐读第五自然段。(出示以诗歌的形式呈现)

  (2)了解杏林子

  师:杏林子对自己生命的态度是 (预设:负责 珍惜)也许你们想不到杏林子曾经是一个想放弃生命的人。她曾经写下这样一段文字:(出示文稿)

  十二岁那年,我得了一场大病,“类风湿关节炎”,听都没听过的怪病,医生也始终找不出病源,于是西医中医、中医西医,左看右看、右看左看,最后,不用别人告诉我,我也能从医生和父母脸上看出来,我永远不会好了!

  我的希望一点点幻灭,我的.心一点点死去。

  我曾经以为,我已经死了。

  虽然,那时候我还能行动,还能做很多事情,但我却觉得我死了,心死了。

  师:同学们,你们再看(出示照片:杏林子的手)杏林子十二岁的时候开始患病,全身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关节坏死,从十二岁患病到六十一岁去世,整整五十年的时间里,她坐在轮椅上保持着一种姿势,用她这样一双手完成了60多部作品。

  师小结:此时,你们了解了杏林子以后,你觉得生命仅仅是心脏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生命还是什么?

  生谈

  师:同学们,像杏林子这样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的人还有许多,你知道吗?

  同学们,让我们来联系我们身边的普通人,认识的名人、伟人,来说说生命的真谛。生谈

  师:这里老师想让一位同学介绍这位人物刘伟——(出示图片)

  (三)回归问题,提升生命

  过渡:此时,你们心中的问号化成了什么标点符号呢?(预设:!)善于观察和感悟的孩子还不止是感叹,还有思考。(师板书省略号)请把你们的感悟写出来吧!

  1、小练笔:

  根据提示,打开你的记忆的盒子,拿起笔,以“生命是什么”为题写一首诗,或写一两句生命的感言。也可以以“生命”为主题写一段话。

  出示:生命是什么

  生命是花丛中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生命是荒漠中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生命是汶川地震中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生命是……

  生命感言

  心中有_ _ _ _ _ _ _ _ _ ,生命才_ _ _ _ _ _ _ _ _。

  生命是_ _ _ _ _ _ _ _的,但也是_ _ _ _ _ _ _ _的。

  生命因 而美丽

  2、交流

  3、师总结: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把课文学完了,可是我们的心灵之旅并没有画上句号。让我们记住: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让我们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

  板书设计:

  19 生命 生命

  ? ! ……

  飞蛾求生 震惊

  瓜苗破土 敬畏

  “我”听心跳 负责珍惜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15

  【教材分析】

  课文开头首先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下面的问题去没有从正面回答,而是从飞蛾求生、砖缝中长出的瓜苗、倾听心跳等几件小事中,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作者还表达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阐述主旨的写作方法。

  3、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生命的短暂与可贵,懂得珍惜生命,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教学重点】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生命的短暂与宝贵。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的。

  【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培养了较好的语文学习兴趣,能够运用合作、讨论等形式展开阅读活动,初步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本课将在教师的启发下,引导学生采用讨论、交流等学习方式展开学习。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以多媒体播放小草破土而出、小花渐渐开放、小鸡破壳而出、小鹿出生后顽强站立的画面。

  师:从这组画面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生:

  ⑴ 小草从地里钻出来需要有巨大的力量。

  ⑵ 小鸡在蛋壳里长大后要想从壳里出来也要用很大的力气啄碎蛋壳才行。

  ⑶ 我从看过的资料上知道小鹿要想活必须在出生后40分钟内站起来才行,而且只能自己站起来,要不就不能活命。

  2、师:在我们这个有着众多鲜活生命的星球上,许多生灵以他们独特的方式展示着一个崭新的生命的开始,它们透着一股子顽强不屈的巨大力量。今天,我们一起来结识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女作家──杏林子所写的'有关生命的文章。

  师: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作家?

  生:杏林子的本名叫刘侠,12岁的时候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后来病情恶化,她忍着病痛写了四十多个剧本和许多散文。

  师:那你知道她的病情恶化到什么程度?她的四十多个剧本和许多散文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写成的吗?

  生:她瘫痪在轮椅上。

  师:是的,在长达50年的病痛煎熬中,她曾因病变而呼吸困难,一度有生命危险,全身的关节也已经损坏。轮椅上的杏林子在膝盖上架上小木板,用两个手指夹着笔写作。在这种几乎无法执笔的情况下,她硬是凭着坚强的毅力在病中写了四十多个剧本和许多散文,她的作品中充满了求生的意志。这节课让我们走近杏林子,感受她的作品带给我们的生命的震撼!板书题目,指生读题。

  3、师:既然生命中蕴含着巨大的力量,我们应该怎么读才能读出这种力量?(生体会到这两个词在读时要一声高于一声,语气渐强)

  再指读,齐读课题。

  点评:首先,教师让学生从课文中感受生命,再在师生自然的交流谈话中,从介绍作者杏林子导入新课,为学生理解课文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理解课文

  1、初读课文:

  师:请大家出声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从那些事例中引出了对生命的思考?

  生:作者从三个事例中讲出了对生命的感悟:飞蛾求生、砖缝中长出的瓜苗、倾听自己的心跳。

  师:这三个事例你最喜欢哪一个?找出来默读,在读后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它?从这个小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生默读。

  2、感悟课文:

  师:谁来说说你读后有什么收获?

  生:我喜欢第一个事例,因为一个小小的飞蛾在被人抓住后能拼命地挣扎,希望逃脱,可以看出它很想活命。

  我也喜欢这一段,因为小飞娥被抓住后并不甘心等死,而是积极求生,可见它对自己的生命多么爱惜。

  生:我喜欢第三个小事例,因为作者从自己的心跳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还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生命的伟大。生命是我们自己的,我们应该好好爱护它,不能随便地糟蹋它。

  生:我喜欢第二个事例,因为一个弱小的瓜苗却能顽强的生长在砖缝里,随只活了几天,但那顽强的生命力让我难忘。

  师:你们说得真好,一个小小的生命同浩瀚的宇宙想必是渺小的,但我们并不能因为生命的弱小而去忽视它、糟践它,而是应该……

  生:爱惜它。

  点评:引导学生寻找发现,学生从课文中寻找事例,自读自悟,理解生命的价值,体会生命的意义。

  3、指导朗读:

  师:在课文里作者写出了许多耐人寻味的话语,请大家再读课文,找一句你最喜欢的语句把它画下来,多读几遍,体会它的意思的同时练习读出你的感受。

  生读书勾画并练习朗读。

  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生:我喜欢文中这一句话“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这句话告诉我们生命虽短暂,但只要我们能体现出它的价值就不是白白度过的。(生读)

  生:我喜欢文中这一句话“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生活得更加光彩有力。”这句话我把“于是、一定、白白流失、光彩有力”慢读、重读。(生读)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发现,请在小组里把你的发现说给大家听听。

  学生小组交流……

  师:大家不但说得好,读得也棒,我真为你们高兴。

  点评:在品读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对小学生来说,生命的话题有点深奥,老师没有拽住生命往深处讲,而是让学生品读课文,在一次次的读书中自己体会:什么才是有意义的人生,这样处理很到位,也很巧妙。

  三、扩展交流

  师:“一例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到来;一条丑陋的毛毛虫,可能蜕变成一只五彩斑斓的彩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这是香港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对生命的感悟。同学们,能不能把你喜欢的人生格言也告诉大家?

  生交流自己搜集的人生名言。

  师:我们从一句句震撼人心的警句中感悟到了生命的可贵与伟大,那么你还知道那些有关感动生命的故事。

  生读自己搜集到的感悟生命的故事。

  师:生命决不是短暂的蜡烛,人生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的,我们应把握好生命中的每一天,让生命活出光彩,活出价值。

  点评:在品读发现的基础上让学生交流积累,上完一节课,学生积累了很多名言、故事,长此以往,学生的文学积淀就会厚实起来。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03-04

有关《生命生命》教学设计03-05

生命教学设计03-11

生命教学设计04-10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通用5篇)04-08

《永久的生命》教学设计02-21

《美丽的生命 》教学设计03-19

生命的壮歌教学设计04-25

谈生命教学设计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