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教学反思

时间:2023-04-20 15:08:41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孙权劝学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孙权劝学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孙权劝学教学反思

  孙权劝学教学反思 篇1

  对于每一次公开课,我都用心准备。因为,我觉得每一次公开课都是自我锻炼和成长的一次难得的机会,本次公开课也一样。根据教学进度,本次公开课我上的是《孙权劝学》。文言文公开课我从未上过,这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虽然有些担心,但我从未惧怕。

  为了更好地上好这一节课,我认真研读了教材和教学指导用书,广泛搜集与本课相关的教学资料,正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细致了解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及能力,选用适合文言文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了教学过程。在本节课教学中,根据文言文教学的需要,我选用了以读为主线的教学思路,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

  1、教学思路清晰。在教学过程中,“读”贯穿课文始终。课伊始,通过“三读”(师范读、学生个人读、集体读)课文,让学生达到读准字音、读出停顿的目的;然后让学生结合注释自读课文,让学生初步读懂文意;最后引导学生研读对话,读出语气。整节课的教学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人物性格特征,感悟文章主旨,收到较好的效果。

  2、小组合作有实效。本节课小组合作的任务是疏通文意。在课前,我对这个环节持犹豫的态度,因为我怀疑学生们的能力。但结果让我兴奋。我想,这也得益于小组合作任务明确(将个人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小组讨论,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再提交全班讨论),学生有研究的目标,合作学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能得到落实。这个环节的效果在随后的开火车轮流译文时得到证实,这也让我享受到了丰收的'喜悦。

  在自信的同时,我必须冷静地思考这节课的缺失。因为这是一篇短小的文言文,从课堂教学的容量而言,如果以一课时教学,课堂容量偏大,如果以两课时教学,教学内容又有单簿之嫌。为了求得课堂教学的完整,思考良久,最终决定安排一课时教学。所以课堂容量偏大,课堂节奏偏快,因此导致了某些教学环节不够丰满。

  这节课让我重新审视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前,我仅布置学生预习,告诉学生第二天要上公开课,连课文事先都没来得及带读一遍,我对这节课没有信心。但公开课上,我发现孩子们自学非常到位,而且自学能力非常强。这让我想到我们在教学中越俎代庖的时候太多,总是对学生不放心,这样约束了学生的发展。

  另外,还有一点遗憾:本来答应给学生们摄录像,事后放给他们看。但可气的是那个机子的秉性我没摸清,它一次只能摄10分钟。我很伤心,我欺骗了那些纯真的心。

  孙权劝学教学反思 篇2

  作为新入职的教师,感谢学校给我这次展示自己的机会,感谢名师和校长对我这节课中肯的点评,总之,这节公开课让我受益匪浅。

  一、 文言文教学思路的确定。

  潘老师在对我这节课的指导过程中,逐步明朗了文言文教学的思路,我也在这之中豁然开朗。

  (1)以读烘托气氛。

  (2)抢答复习巩固基础知识。

  (3)文章重点分析

  ①理思路,从人物到事件,用一句话该落文章的内容。

  ②析人物,从人物的语言中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

  ③明主题,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

  ④探写法,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为做阅读打好基础。

  ⑤启示,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让学生学到一些什么?是否能结合自身?

  ⑥作比较,同为内容的文章可以作比较来学习。

  二、 突出语文课堂“读”的特点。

  语文教学离不开读,文言文教学尤其是这样,从初读的`“分清节奏”到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到深层的体会人物的语言、语气,都需要通过一遍遍的朗读来升华。也就是我们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三、 问题之间的衔接应过渡自然。

  在这节公开课上,我似乎只是为了完成各项环节,导致各个环节、问题之间过渡生硬,问题设置的很有层次感,但我却没有让学生层层深入的自然渗透,这其实还是我对文本理解的不到位造成的。今后,要读透文本,在每一环节的设置上都应该问问自己为什么这样过渡,在这一方面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多揣摩,多学习。

  四、 启示应联系到现实意义。

  我们语文课本,每一篇课文都是精品,都会通过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但往往这样的大道理让学生认为离他们很远,所以就需要我们结合现实意义,让学生真正能结合自身,而不是在说别人的故事。比如,这篇文章当中,就不能只是停留在理论上的:多读书,要谦虚,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应真切的让学生自己谈谈他们读书的经历,有什么样的收获,现身说法。

  五、 小组合作不能流于形式。

  我们的公开课都在向新课堂靠拢,认为新课堂就等同于小组合作,但往往变成了重流程,轻方法,既然小组讨论就应该落到实处,可以让学生讨论,学生来展示,学生来补充,将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而不是又变成了,老师问,学生答的传统教学。

  另外,在一些小细节上,我也应该多加注意,比如:小组回答后的评分机制没有落实,课堂应变能力还有待提高,课堂应多说鼓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的语言应多样化等等。

  总之,这节公开课特别是之后各位领导和老师的点评,在我的教育生涯中将留下深刻的记忆。今后,也要把每节课都当成这样的公开课来认真准备,全情投入的上课。

  孙权劝学教学反思 篇3

  反思这一节课,既有可以说的优点,但是缺点也不少。

  本节课体现了语文课堂的朗读。朗读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占较大比重。以读带讲的效果很好。而且能读出了人物的语气语调。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清晰,让人能够直观感受。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效的扩充课堂容量,教学更直观。

  不足的地方也很多:由于学生学习基础的把握不够,以至于在译读这一环节所花时间过多。忽略了其他该设计的.教学东西,如对人物性格的分析不详细。

  对课文的人物形象分析不够,,花的时间少,而且展开的讨论有限,没能展开来讲。对学生的观点做的评价不够全面。

  孙权劝学教学反思 篇4

  上周我在初二年级听了张云雁老师一堂课,课题是《孙权劝学》。语文老师都去听了她的课并提出了各自对这堂课的意见,听评课之后让我受益匪浅。

  我认为本堂课的优点是:重难点突破较好;教学环节的设计环环相扣紧跟课题;改变以往老师站在讲台上,学生端坐课桌旁的课堂模式,而是分小组围坐在一起师生平等对话;小组竞争完成学习任务,课堂气氛分外活跃:课前收集有关读书、学习的诗句格言的思路较好,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缺点是:小组人数过多,致使小组合作过程中很多同学参与机会少;有些小组讨论流于形式,学生没有真正动起来,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或回答问题表现优劣,可先让其他同学评点,这有助于学生听讲时更加认真并能对自己今后完成学习任务时的情况准确做出判断。

  经过听课反思,我进一步认识到课改课堂的基本模式,而且意识到自己平时的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首先,对学生的能力估计过低,不敢放手让他们去探索去尝试,总是试图设计一个个框框把他们圈住,希望他们按照我的思路去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最后到达我的预定目标。这对于学生创新意识、自主能力的培养是极大的障碍。其次,新课改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有助于培养发展型、学习型的人才。可我在教学中“沉”得不够,往往是充当教材解说者的角色。总想把教材提供的知识全都灌输给学生。细想之下,才明白知识是无穷尽的,是学不完的,教师不能以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而应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教会他们学习,对他们的学习成果,学习过程作出恰当而又富有激励性的评价。再次,对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学习方法生搬硬套,结果只学到皮毛未掌握其精髓。其实,方式方法好不好,并不在于它新颖不新颖,而在于它适合不适合教材和学生。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级学生就各有特点,二班学生喜欢活跃、互动的学习方式,游戏、竞赛用于他们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一班学生则不善表现,好独立思考,这时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就更加适合了。最后,我还感觉到自己的知识结构已经不很适合二十一世纪的学生了,因此,多接触新鲜事物,多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也是今后工作中不可忽视的方面。

  总之,讲课、听课、评课,这一系列的教研活动对每一位教师,特别是对青年教师都是大有裨益的。我希望这一活动开展得更有活力,更有针对性,营造出更加浓厚的教研氛围。

  孙权劝学教学反思 篇5

  《孙权劝学》是一篇精短的文言故事,全文只有119个字,但人物形象生动传神、呼之欲出,在叙事方面,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段。故事性很强,文词句方面的障碍少,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对刚刚步入初中的学生,我想不会有太大难度,我把教学目标定得比较低。从施教过程看,有启发之处,有不足之处。

  我自认为值得肯定的是:“检查预习—质疑探究—合作交流”各个环节均有体现,衔接自然流畅。教学重难点突出,解决得也比较好。尊重学生的意见,指导点拨比较及时。拓展训练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教学语言简洁,学生参与度较高,课堂气氛较为活跃。缺点是:分组讨论时分工不明确,缺少分组讨论的训练。小结时要有针对性地突破重难点,缺少课堂环节前后的'照应。由于时间未能控制好,拓展训练未能在课内完成

  经过认真反思,我不仅认识到本堂公开课的缺陷,而且意识到平时的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首先,对学生的能力估计过低,不敢放手让他们去探索去尝试。比如在质疑阶段,我安排学生们对文言字词部分质疑得多,而对人物形象的把握方面却总有替学生思考的嫌疑,总是试图设计一个个框框把他们圈住,希望他们按照我的思路去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最后到达我的预定目标。这对于学生创新意识、自主能力的培养是极大的障碍。

  其次,新课改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有助于培养发展型、学习型的人才。可我在教学中“沉”得不够,往往是充当教材解说者的角色。总想把教材提供的知识全都灌输给学生。细想之下,才明白知识是无穷尽的,是学不完的,教师不能以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而应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教会他们学习,对他们的学习成果,学习过程作出恰当而又富有激励性的评价。

  再次,对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学习方法生搬硬套,结果只学到皮毛未掌握其精髓。其实,方式方法好不好,并不在于它新颖不新颖,而在于它适合不适合教材和学生。另外,我认为新时期的教师还要多接触新鲜事物,多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也是今后工作中不可忽视的方面。

  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开展大赛课的活动对每一位教师,特别是对青年教师是大有裨益的。我希望这一活动开展得更有活力,更有针对性,营造出更加浓厚的教研氛围。

  孙权劝学教学反思 篇6

  《孙权劝学》这篇文章较为简单,初一的学生上学期接触了几篇简单的文言文。对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

  所以我设置的.主要教学目标有:

  1、读准字音、节奏。

  2、正确翻译文言文,掌握其中重点的实词和虚词,以及特殊的文言现象。如倒装句、省略句、古今异义词等。

  3、通过人物的语言握把人物形象。并能读出启示。

  在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方面,我以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读准字音节奏、读懂文意、读懂人物、读出启示等环节,层层推进,通过教师引导点播,通过结合句式的特点、人物的身份、及重音的读法等方面进行突破,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人物。具体如下:

  一、朗读一直贯穿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分角色朗读。以读带讲的效果很好。而且能读出了人物的语气语调。对人物的语言进行了读和评。

  二、教学过程清晰,让人能够直观感受。板书比较简洁,有条理。

  三、揣摩人物语气,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从中得到了体现,也培养了学生的解读课文的能力,以及口语表达的能力。

  四、能对学生及时的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在对比中进行反思,今后该怎么学,效果较好。

  孙权劝学教学反思 篇7

  《孙权劝学》是一篇文言文,主要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文章简练生动,寥寥数语即描摹出人物说话时的口吻、情态和心理,堪称人物语言描写的精品之作。在教学中,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

  成功的地方有:

  1、努力做到诵读为本,采用集体齐读、指名读、小组读、范读、配乐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多种读的.形式,即抓住文言文的特点,让“读”贯穿课堂始终,让“吟诵,恢复中国的声音。--徐健顺”。

  2、注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课文内容比较简单,在疏通理解时,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提出疑难词句,师生共同解答。这样便于发现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引导迁移,拓展延伸。在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上,我设计了一个拓展延伸的环节:你还知道哪些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者名人名言?学生知道的不多,但对他们读书学习或许有所启示。

  不足之处有:

  在疏通文意这一环节中,学生预习不充分,学生质疑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有待培养。在模仿揣读人物语气这一环节中,指导学生模仿读的过程过于匆忙,应给各小组讨论交流模仿试读的时间,应让学生找出相关语句后先翻译成现代汉语再揣摩人物的语气,这样学生更容易去理解。总之,今后在备课上要在教材文本的挖掘和分析上下功夫,要在课堂点拨的技巧上下功夫,而并非仅仅停留在课堂形式的研究上。

  孙权劝学教学反思 篇8

  文言文教学该怎么教,这一直是语文老师头痛思考的问题,怎样教才会让学生喜欢听,愿意背呢,很多老师在求索,我呢,自然也是这众多头疼的语文老师中的一个,最近执教《孙权劝学》,让我颇有感触。

  应该说《孙权劝学》还是一篇难度不大的文章,文章情节简单,人物形象不难把握,语言对于初一的学生虽略有难度,可是有他们熟识的时代背景在,学生要自己解决也不是问题,像这样的文章,一般老师的处理方法大概都是帮助学生“字字落实句句到位”地解释翻译,教会分析人物对话反应出的人物性格,引导分角色朗读体味人物口吻神态心理,最后是督促背诵巩固,注意思想性的老师也许还会引申让学生谈谈文章对自己的启示,这种做法本来没错,这也是我们教学参考书的教学建议。

  问题是,学生不喜欢,他们觉得这种方式乏味,他们不耐烦听你说教,也懒得去揣摩去背记那些他们压根就不感兴趣的东西,所以课堂没有活力,课后学生也未必如老师所愿去巩固。

  鉴于此种认识,在备课时,我准备在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上做一些思考和尝试:首先、放手给学生,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合作解决文章中的难点字词,进行翻译比赛。其次,在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我将课文人物形象的研读人物心理的揣摩转化为一个活动──把课文改写成吕蒙的日记,在学生充分想象尽情进行角色创造之后,我再抛给学生一个场景设置表演──假如吕蒙碰到了仲永,他们会有怎样的对话。

  在执教的过程中,并不如人意。首先,在“自主质疑”环节,让学生自己提出不懂的字词,原本担心会不会有学生质疑,出乎意料的是就这篇简短的文章的字词理解这一点,学生连连举手竟提出不少问题,所以这一环节花了很多时间。其次,在检查句子翻译的环节,由于担心学生不懂翻译,教师反复讲解,耗费时间,可以说是课堂的教学语言不够简洁。第三,由于在上一个环节花去至少22分钟的时间,所以以致于在“品味”这一重点环节,上得不够从容。总担心时间不够,来不及给学生背诵。所以在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语气,品析人物的'性格时,给学生“品”的时间不够,所以学生对于孙权、吕蒙、鲁肃这几个不同人物对话的情味体会得不够深刻。

  这堂课虽然上的不尽如人意,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但让我也得到一些启示:其一,在预设的教学目标中,我们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师自己不能想当然的生搬硬套。其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给予一定的指导。三,其实学生不是拒绝学习,但他们拒绝他们不喜欢的学习方式,文言文教学也是如此,所以语文教师在头疼学生不爱学习文言文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思考一下怎样改变我们早已老旧的文言文教学模式:也许文言文欣赏我们也应该放手给学生;也许文言文教学同样需要创设情景;也许文言文教学也可以转化成活动课;是的,文言文教学同样可以精彩绝伦。

  孙权劝学教学反思 篇9

  优点: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环节紧凑,层次清楚,梯度适当。注重落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给学生学习文言的方法。拓展和作业设计自己非常得意,也得到了其他人的好评。

  缺点:教师基本功不高,语言欠简洁。教学设计内容较多,难点突破的不够漂亮。

  对于这篇文言文,我首先都是要求学生先学会翻译文言句子内容,这样的目的让学生能够先初步掌握文章大体内容。而对于这节课的文言翻译,我是先给同学们解释重要的字词,让同学们带着这些重要的.字词自己先学着翻译,然后再由我进行纠正。这是学习课文的第一个阶段,学习目标是让同学们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掌握重要的关键字词。

  课文第二个学习阶段很轻松,我采取的方式是让同学们进行表演,这篇课文很短,但是要能准确把握课文内容,需要掌握课文中的关键人物。在这篇文章中,主要出现了三个主要人物,因此在表演的时候我是让三位同学到黑板上进行角色表演。不仅这样,我还让男女生同学进行对比表演。而轮到女生组表演的时候我是让他们先用文言文来讲,后来我干脆来个急性篡改,让表演的女生用现代人的口气来演,效果还不错。通过这样的表演让同学们能够更形象地了解课文内容,并掌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课文的第三个阶段的学习就比较复杂了,这是文言知识的系统性升华。在这一阶段,主要目的是带着同学们总结课文文言知识。这一堂总结课我是围绕“三”这个字而来的,总结内容包括“三个字音”“三个主要人物”“三个多义词”“三个古今异义词”“三个句末语气词”“三个称谓”“三个成语”等来展开的。首先是先让同学们到黑板上做专题练习,接着再由我进行总结,这样同学们的印象更加深刻。

  总之,这一堂课,我所体现的是“三”这个教学思想。即第一阶段是翻译,第二个阶段是表演,第三个阶段是总结。

  1、在课堂教学中,以“读”为载体,以“品”为活动目标,以“演”为活动方式,学生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有效。

  2、本课体现了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合作交流,许多不能解答的问题得到了解答,许多能解答的问题愈加明朗。

  但是,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正是遗憾,才给我展示了再探索的空间。长此努力,老师将乐教,学生将乐学!“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吾当勉之。

  孙权劝学教学反思 篇10

  《孙权劝学》是初中一年级下册的一篇文言文,为了能更好地让学生既能掌握基础知识,又能提高能力,我深入钻研教材,精心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采用新的教学理念,运用高效课堂模式,运用多媒体教学艺术,通过自学、检测、探究、释疑、延伸拓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成功之处:

  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运用多媒体教学艺术,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课堂效率。

  2、采用新的教学理念,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为主阵地的三主方针,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合作中提高,在探究中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开头的导入,互动性强,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为学生能更好的学好这一课奠定了基础。

  4、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精心设计课本剧。我让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既拓宽了知识面,又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并且学生的表演很成功,对人物的个性把握的很到位,给听课的老师和学生留下了极好、极深的印象。

  5、设计“假如有一天,吕蒙巧遇方仲永,他们之间又会演绎一段怎样的故事呢?”请以“吕蒙巧遇方仲永”为题,写一段话,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又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不足之处:

  1、开头的导入不够流畅,今后多讲多练,提高自己的口语能力。

  2、课本剧学生表演的不很到位,今后应多指导,让学生的能力逐步提高。

  3、由于学生没有放开,对人物的性格把握还不很到位,分角色朗读不够理想,个别学生声音较小,重音没有读到位,今后应不断指导,经常训练,使学生的朗读水平不断提高。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作为一名教师,应不断反思,不断总结,在反思中寻找不足,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水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了给祖国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孙权劝学教学反思 篇11

  《孙权劝学》是一篇自读课文,故事性很强。这篇文言文课文词句方面的障碍少,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从施教过程看,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处。

  成功的地方有:

  教学中,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促使学生养成自主读书的'学习惯,学生借助注释和词句理解基本内容,教师只激发,点拨。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在读的训练中,我以读思结合的阅读原则:范读 ──速读──竞读──研读自学效果很好,大部分学生能当堂背诵全文,提高了学生文言阅读能力。

  不足之处:

  1、重视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尤其是文言词语、句子翻译,但文言词语的解释有点多。建议只抓住几个重点词语与句式即可。大部分词语学生有学过,即便有遗忘,在翻译时不会再来解决,可节省时间,而不必个个点到。

  2、分析文章内容时,问题设计有点多,面面兼顾,有很难兼顾。如本文的行文线索、本文的主旨、本文写人的方法、人物说话的心理、语气等,还应该根据当堂课教学的重点,进行适当的调整。

  孙权劝学教学反思 篇12

  《孙权劝学》是一篇精短的文言故事,全文只有一百余字,但人物形象生动传神、呼之欲出。在叙事方面,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段,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在人物描写方面,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有情味。

  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思路时,我打破了以往传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教师逐字逐句讲翻译,学生面无表情记笔记),结合我校的“ 1236”课堂教学模式,以“读”为突破口,以读促思,以读助悟,以读带写。因此在设计教学流程中我采取了“四读”的方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领学生解读文本。“四读”即为“一读,读准字音;二读,读通文章;三读,读懂文本;四读,读出个性”。而在读的训练中,我采取多种形式的读:听录音范读,个人读,齐读,小组合作读。本设计主要以朗读(不同形式)为主线,以学生自主感悟(不同形式)为副线,意在通过引导,学生能够疏通文意,积累一些基础的文言词句,体会传神的语言,感知生动的`人物形象,习得文言文基本的学习方法,从而达到“教为了不教”的目的。

  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学习方法。在“二读,读通文章”这一环节中,我并没有过多的干预学生,而是让他们借助注释和词句理解基本内容,而我只是针对理解有障碍的字句进行点拨。在“四读,读出个性”这一环节中,我也没有过多的分析和讲解,为了更好地让小组合作落到实处,我设计了“分角色朗读”这个环节,让他们通过“读-品-悟”的方式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技巧提高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提升了,最后对本课的感悟也自然而然的渗透到心里了。在设计本节课的收尾部分,我着实用了心思,如何让学生既明确学习本文的宗旨,又能将知识从课内向课外的升华迁移。因此我设计了两个环节,一是课外练笔,以“方仲永巧遇吕蒙”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二是语文积累,幻灯片呈现乐府诗《长歌行》,重点突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话,从而进一步突破本课的教学重点。

  授课虽已结束,心中的那份快乐久久不去。文言文真的很难教吗?我看不尽然。整合学生与文本的情感结合处,以读为主线,运用不同形式的读,带着适宜的任务去读,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在读中思、在读中悟、在读中写,一切都那么自然。教学中正是以读贯穿始终,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得到提高,合作意识得到增强;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累了重要的文言词句;通过发现问题,探究文本,展开与文本和人物的对话,也提升了对文本的感悟与理解能力。整节课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体现,自主学习的气氛很浓,师生在平等的教与学中和谐共处。

  没有完美的课堂,只有更好的反思才能打造出更好的课堂。课后我的脑海里对本节课进行了回放,我个人觉得有些细节还是需要注意:

  ①如能将课外练笔放在课堂上练习,教学效果会更好一些。

  ②最后引导学生谈感悟时,有些操之过急。如果是学生能总结出来“开卷有益”效果会更好。

  ③学生对老师们听课还是有些小紧张的,我感觉学生多少还是有些拘谨,课堂上放不开。没有平时课堂上表现突出。这是值得我今后教学思考与改进的地方。

  ④在归纳“开卷有益”的感悟时,本来备课时,我设计了补充“吕蒙学有所成后”的课外小链接的环节,结果在授课时却忽略了,这多少有点遗憾。

  教无定法。通过对本课的设计,我认为作为语文老师,要能够根据不同的文体探究出不同的教法和学法。如文言文我们应该怎样突破传统教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小说我们该如何整合资源跳出文本统筹安排,说明文我们又该如何另辟蹊径上出浓浓语文味来……这是新课改形势下带给我们语文教师的新课题。

  孙权劝学教学反思 篇13

  这学期,有幸参与了学校组织的“同课异构”活动,所讲课题是七年级上册的一篇文言文——《孙权劝学》。接到任务时,想到要面对学校的领导,还有那么多专业的语文骨干教师听课,心里就生出丝丝怯意。但不可否认这也是一个非常难得的锻炼自己的机会,因为成长对于一个新教师是至关重要的。于是我告诉自己:战胜自己,迎难而上。

  确定好教学内容之后,就开始着手备课。通过熟读教材文本,参考众多资料,最终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方案:以读带析。为了能将课上得更精彩,组内老师先听课,那节课是第一次讲,由于自己紧张,为了完成整个教学任务,没有顾及到学生接受程度如何,效果不太理想,心里有点郁闷。但也充分认识到了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上课不仅要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备好学生。听取了组内老师的建议,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再次对自己的教案进行了修改,不断地修正、练习。

  周三很快就到了,师生互相问好之后,我的心也随着平静了下来。按照自己的思路上课,着重注意平常不太好的细节,学生也专心听讲,特别配合,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我也注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效果还可以。但仍然存在失误:由于在翻译时,学生存在的问题较多,花费了较多时间,以致于在后来人物性格分析上,没有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完全是在老师的带动下完成的,也使课堂拓展的亮点展示得不太充分;另外,没有能够抓住课题《孙权劝学》体现孙权的“善劝”,对于人物给学生分析的有些面面俱到,欠缺方法的传授。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改进。我也深刻地认识到,文言文教学重在朗读,要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披文入情,披文入境,进行深层次品读,而不是在课上去逐字逐句的翻译,那么就要精心的去引导学生如何在课下做好预习工作,让学生能够清楚明白的知道课堂45分钟,有多少是自己知道的.,又有多少是自己想知道的,到底学什么要由学生来说,老师为其服务,这样才能够打造精品课堂,也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我们的教学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以上就是我参加此次“同课异构”活动之后的一些感想,我会耐心听取各位老师的宝贵建议,不断进取,不断反思,多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孙权劝学教学反思 篇14

  《孙权劝学》是一篇难度适中、篇幅较短的文言文,比较适合讲授公开课。在我校的“同课异构”公开课比赛中,申老师授课时不仅串讲了字词,也欣赏了人物的语言和对话;杨老师主要夯实基础,主抓字词和翻译;我选择了公开课讲授第二课时,把字词留在了第一课时。两位老师都选择在平行班讲授此课,于是,我选择了在七四班,也是平行班,我自己的班级。

  这节课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读发现亮点。因此,这节课,我制定的目标是:

  1、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反复诵读、品读,学生能读准节奏和停顿,读出语气感情。

  2、通过小组合作和自己思考,同学们能从不同角度得到感悟。首先,课间时,我为同学们播放了《孙权劝学》的动画片,片长约5分钟。(后来细细想来,课前课堂反差较大,是不是容易让七年级的孩子们对课堂兴趣不大?)

  正式授课过程中,我的教学环节基本为:

  一读课文,读准字音和停顿。在这个环节中,我选择了把整篇课文的`标点符号去掉,然后让同学们齐读,以此判断同学们断句情况。结果,发现个别同学读的不够整齐,于是我顺势介绍了文言文断句的方法。这个“高分锦囊”上有。这个环节比较有新意,但是,断句方法由于时间关系,我讲的不够全面。

  我的第二个环节是:二读课文,赏析对话美。本文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同学们可在对话旁边作批注,感受这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心理,然后上台展示。这个环节目的是培养同学们圈点勾画做批注的习惯。实践证明,这个环节执行得还比较到位。

  我的第三个环节是:三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读出语气,体味人物心理。由于前面比较拖沓,这个环节缺乏充分的准备和酝酿,敢主动展示的同学较少。于是,我降低难度,挑选了几个比较典型的句子,让同学们读其中的一句。譬如(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卿言多务,孰若孤?”(孙权)(4)“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让同学们读;课堂气氛渐渐活跃了起来,回答问题的同学越来越多,譬如刘洁、吴嘉仪等同学回答都非常好。可惜离下课越来越近。

  然而,比较有趣且耐人寻味的是在第二天的第三课时授课时,同学们表现非常好。

  于是,我反思:对于普通班同学来说,一定要把握学情;没有充分的酝酿或者说发酵,孩子们回答问题往往不够自信;如果有充分的酝酿和积淀,同学们一定会表现非常好。

  我的第四个环节是:四读课文,体验反思总结全文。句式:通过____句(或词语),我感悟到了______。这个环节设计的是开放性试题,一般能激发同学们的回答欲望;如果运用得当,会精彩纷呈。可惜,时间关系,这个环节留作了课后习题。

  反思我的整个课堂,由于准备不够充分,因此课堂语言不够流畅,有的环节不够熟练,这节课虽然也有部分优点可圈可点,但是,我认为,今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要继续努力。

  孙权劝学教学反思 篇15

  《孙权劝学》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它是一篇自读课文,文章简短,虽然寥寥数语,但言简义丰,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这篇文言文课文翻译时词句方面的障碍少,适合学生自主学习,适合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根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第四阶段(7-9年级)要求,我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将重点放在了朗读课文、翻译课文和分析人物说话语气,把握人物性格上。通过多层次朗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节奏、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来翻译课文,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来体会人物说话的语气,把握人物形象。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表达等方面的'能力。此外有多媒体协助教学,课堂容量,内容得到了充分的补充。从施教过程看,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处。

  成功的地方有:

  1、使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本课教学使用的视频,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课文理解并不难,疏通理解时让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合作学习,翻译课文画出疑难词句,学生与老师一同解答,这样便于发现并帮助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难点,也能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调动学习积极性。

  3、在品味对话,分析性格。这一环节,我设计五个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合作能力方面比较好,学生敢说敢表现,也使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不足之处:

  1、在作者作品介绍上花费时间较多。

  2、文言词语的解释有点多。建议只抓住几个重点词语与句式即可。大部分词语学生有学过,不必个个点到。这样可以节省时间课堂。

  3、在品味对话,分析性格之后,应该让学生再用分析的人物语气来读课文,分角色朗读等,由于疏通文意花费时间较多,后面没有进行,觉得有欠缺。

  4、对学生的观点做的评价不够全面。

  5、板书字体不好,今后多练基本功。

【孙权劝学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孙权劝学》教学反思04-13

孙权劝学教学反思(精选5篇)03-18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模板06-26

《孙权劝学》教案 孙权劝学说课教案11-18

《孙权劝学》教案06-16

孙权劝学教案02-07

孙权劝学的启示02-25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精选5篇)03-21

《孙权劝学》优秀教学设计范文03-03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精选5篇)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