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3-03-31 09:34:20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1

【课程内容标准

  观察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领会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联系的含义以及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理解联系的多样性;运用联系的相关原理,结合生活实例,说明世界上的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是处于相互联系当中的。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形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形成能够在复杂的事物和多样的联系中,认识和发现事物本质的、固有的、内在的联系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孤立观;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自觉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使学生确信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是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事物、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课的地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才能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2、内容结构分析:本课一共设计了三目。第一目,联系的普遍性。其逻辑顺序是;联系是普遍的---联系的概念。第二目,联系的客观性。其逻辑顺序是:联系是客观的---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方法论要求。第三目,联系的多样性。其逻辑顺序是:事物之间的联系多种多样---重视事物之间本质的、间接地和长远的联系---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一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教学活动

  1.导入新课:图片《蝴蝶效应》

  师:北美洲的一只蝴蝶在阳光下优美的扇动了翅膀,几周后在加勒比海上刮起了漫天的风暴,这被我们称为蝴蝶效应。那么这两个看似天壤之别的现象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联系的普遍性去研究探讨

  2.展开新课:

  师:14年前,面对入世的成功,我们高呼“狼来了”;14年后我们却得到了“中国赢了,世界赢了”的结论,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看一段视频《中国赢了,世界赢了》。

  师:(幻灯片)A:为什么说中国赢了,世界赢了?

  B:这说明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之间存在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生:A:略;B: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师:请同学们列举生活中相互影响、制约和作用的事例?

  生:自由发言。

  师:总结同学发言,通过咱们同学的发言,我们看到,不论是在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的思维,其事物都与周围事物以及内部要素相互联系。由此。联系是指?

  生:总结联系含义。

  师: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板书)

  师:刚刚我们同学举了很多的事例,那么在这些事例中都存在谁和谁的联系呢?

  生:自由发言。

  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联系有什么特征呢?普遍性!(板书)

  师:联系具有普遍性,那么你头上的头发丝和我们莒县浮来山上的银杏树有什么联系?

  生:小组讨论发言。

  师:联系具有普遍性,这是对于整个世界而言的,对于具体事务来说,他又是有条件的,因此,任意两个事物之间不一定存在联系。

  师:联系是普遍的,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确实这样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

  生:自由发言,导入客观性。

  师:那么联系为什么具有客观性?让我们来看一副图片。(云南干旱)

  师:面对这种困境,国家采取很多措施来解决旱情,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利用合适的天气条件来人工增雨。

  1问直接发言,2问小组合作探究。

  师:由我们同学的发言我么可以总结出联系具有?

  生:客观性。(板书)

  师:联系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如果我们违背了了它会怎么样呢?《拔苗助长》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他告诉我们什么哲学道理啊?

  生:要尊重联系,抓真实联系,切忌主观随意性。

  师:但

  生:自由发言。

  师:这说明人们在联系的客观性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我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好,下面让我们轻松一下,看几幅漫画: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什

  生:自由发言。师:事物千差万别,联系多种多样(板书)。因此我们主要分析和把握事物之间的各种联系。有这样一个故事《驮盐的驴》。驴子为什被淹死了?

  生:因为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没有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师:对,面对联系的多样性我们要学会正确分析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分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3.回归生活:们生活的这座城市,十多年来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咱们这经济更发达了、环境更优美了、文化更繁荣了、社会更和谐了、生活更美好了。结合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说一说日照巨大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生:小组合作探究。

  师:总结。

  4.课堂小结。

  5、创新作业:联系自己,写一份个人发展规划。

  课后作业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2

  在今年疫情期间中,对世界各国都产生重大影响。中国信心与活力已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最大推动力,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疫情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理解和支持中国应对疫情做出的伟大举措,让学生懂得世界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中国是其中的重要部分,中国与世界不可分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景,在分析社会实际的同时,充分运用课本材料,经典故事丰富课堂,引导学生理解哲学,思辨哲学,运用哲学。最后用歌曲《国家》感染学生,体会国与家、整体与部分的不可分割。

  (一)教材分析: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题的内容。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第一个总特征,是我们认识和观察事物的基本方法。本框题主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出发,理解联系的内涵和联系的三个特性,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树立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孤立观。

  (二)学生分析:

  随着我校高效课堂改革的深入推进,学生的预习习惯基本养成能够根据导学案提前预习课本知识,希望在课堂上更多的展示自己,适合开展讨论和辩论活动。课堂巧妙地将联系的观点融入到现实生活情境中,使学生领悟联系的观点是认识和观察事物的基本方法。高二学生的.视野更为开阔,思维也更加活跃,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们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升,对生活中的哲理有了一定(初步)的认识与了解。

  本框题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相贴近),对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有所助益。

  但是,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还稍弱,缺乏对生活现象本质性以及规律性的认识。因而有必要通过日常生活现象的呈现,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帮助学生挖掘生活现象背后的哲理。

  (三)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教学目标

  (1)了解联系的含义,理解联系的特点。

  (2)理解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要求。

  (3)了解系统含义及基本特征。

  (4)理解掌握系统优化方法。

  2.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

  正确理解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联系观。

  [科学精神]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联系观,学会用联系的观点

  看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2.教学难点:理解掌握系统优化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世界是物质的,也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对立统一规

  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我们要自觉地坚持

  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坚持矛盾分析的方

  法,学会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反对

  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五)教学方法:

  重视学生体验,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故事,引发学生思考,开展讨论、展示、辩论、点评等教学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建构知识,提高能力,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比较学习法,比较联系的三个特性的原理内容和要求,更深入的理解联系的观点。

  (六)教学流程

  环节一导入:

  引导学生思考新冠肺炎的罪魁祸首是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联系有初步的感受。

  环节二自主学习:

  联系的定义、特点、方法论

  出示学习目标,并简要提示。增强学习的目的性、针对性

  直击疫情,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迅速理清教材知识体系。

  师明确:

  1、含义: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思考:有没有一个事物同任何其他事物都毫无联系,而绝对孤立存在呢?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有人说:“世界是普遍联系的,那么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可举例说明。

  归纳总结: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但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具体联系都依赖于一定的条件,随着条件的改变,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联系的性质和方式也会发生改变。

  注意:人为事物联系

  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尽管呈现出“人化”的特点,渗透着人类的目的性、计划性,但它仍然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1、人为事物的联系是通过社会实践建立起来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而社会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2、人为事物的联系一旦形成之后,就会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3、承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肯定人的实践活动的目的性之间并不矛盾,人的实践活动要建立在承认联系、尊重客观联系的基础之上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3

  一、设计理念:

  本课主要想通过提供适量的文字材料、图片资料等学习资源,贴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观察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领会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一个概念:联系的含义。

  2、理解三个观点: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和条件性。

  3、把握一对关系:事物的客观联系与人的主观活动的关系。

  ●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文字材料、观看图片资料,通过思考、探究、合作学习,能够从相关资料中提取有用信息,并学会对信息进行归纳、整理。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提高自身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逐步树立唯物辨证的世界观,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自觉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增强环保意识。

  2、会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处理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联系,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形成辩证的思想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难点:如何理解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

  四、教学方法:

  通过事例探究、讲授分析、合作讨论等方法,指导学生学习

  五、教学课时:

  1个课时

  六、教学准备:

  查找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唯物论知识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世界本原是什么,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物质世界处于怎样的状态,学习唯物辩证法的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本课通过同学们的共同探究明确我们所处的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小组合作游戏:

  小游戏:每大组的同学推选出一个代表,要求反应快,书写工整,上来完成俗语填空。不知道可以求助本组同学,本组同学直接口答传授。以先答完而且正确的组为优胜组。

  问题:以上成语、俗语反映了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

  教师:事物与事物之间,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即联系是普遍的。

  屏幕放映:探究1。课室外的花草开得如此灿烂,需要哪些条件

  学生回答:

  教师:花草的灿烂既得益土壤阳光等外部条件,还得益于花草本身的根茎叶等内部条件。所以说,事物与事物之间,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教案12-20

《车的世界》教学设计02-17

《体育世界》教学设计02-13

《书的世界》教学设计02-14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01-20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03-19

《外面的世界》教学设计02-15

《世界的人口》教学设计03-10

《海底世界》优秀的教学设计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