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教学设计

时间:2023-03-17 18:35:13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小学一年级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一年级教学设计(15篇)

小学一年级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识字3

  教学课时

  第 一 课时

  教学课型

  综合课

  是否集体备课

  否

  教材分析

  识字3是本册教材的第三单元的开篇课文。它是以对子的形式呈现,内容都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对子情境优美,语言精炼,读起来琅琅上口,利于培养学生语感,积累语言。同时,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能使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美妙,享受大自然的神奇,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对对子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在极富感染力的语境中教师应该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大自然的实际,采用多种方法识字。

  教学目标

  1、认识“雾、霜”等13个生字。会写“和、语”等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产生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识记字形,学会对对子。

  教学难点

  自己创编对对子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关于大自然景物的课件。

  预设过程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在这个家园中有各种自然景观、花草树木和小动物们,我们大家都爱她。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识字3就是描写一些自然景观的,而且它还是一首对子歌,你们有兴趣读一读吗?

  (二)初读课文,感知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地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努力读通句子。

  2、指名(多人)试着读课文。

  3、齐读课文。

  4、用笔划出生字,自己学一学,也可以和周围的同学交流讨论。

  (三)理解词语,学习生字

  按小节学习课文,学会生字,弄懂词语的.意思。

  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大屏幕展示第一节的文字和图片内容)

  2、自由读读一下这些字(课件显示以下生字:雾、霜、霞、朝、),看看这些字有什么特点?用什么好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识字?

  1)“雾、霜、霞”三个字都是雨字头。

  2)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所见情景或者观察图片,联系实际识字:

  什么时候分别会出现这些自然现象?谁见过,分别是怎么样的?——练习用这些生字说话。

  3)穿插朗读、学习词语“朝阳、晚霞、晨雾、秋霜”。

  能找到与这些词语相对应的词语吗?比较下面的两组词语。

  朝阳——夕阳

  朝霞——晚霞

  3、练习朗读这一小节。

  “云对雾”和“和风对细雨”,去掉“对”字读一读。“云雾”是一个词语,“和风细雨”是一个成语。再读。

  (四)书写指导

  比较“禾”在不同位置的不同写法。注意“秀”的第六笔。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开火车认读生字

  (二) 学习第二节

  1、齐读一下第二小节。(多媒体)

  2、出示其中的五个生字,并采用多种形式练习朗读,及时正音。

  3、说说你有好方法可以更快地认识并且记住这些生字,包括字形和生字的大致意思。

  (如:比较“蝶、蜂”字形的异同;用这些生字分别组词或说话;猜字游戏:王先生和白先生同坐一块石头上——“碧”……)

  4、多种形式朗读这一小节,“万紫对千红”去掉中间的“对”字再读一读——万紫千红。

  这也是个成语。读成语,欣赏多媒体图片——万紫千红的景象

  当你看到这万紫千红的景象时你会说些什么?

  (三)、学习第三小节:

  1、齐读第三节。

  2、说说怎么认识并记住其中的三个生字——“李、杨、秀”

  3、在这一节中也隐藏着成语,你能找出来吗?(山清水秀、鸟语花香)

  4看一看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景象——多媒体图片。这么美的环境需要我们大家来保护,所以我们从小就要树立环保意识,千万不要去破坏环境,伤害小动物。

  (四)巩固练习,掌握生字。

  (1)多种形式抽读生字卡片。如打乱顺序读、去掉拼音读、抢读、开火车读、读字组词等等。

  (2)读多种形式读课文——如分男女生对读、去掉“对字读等”;背诵。

  (五)、书写指导

  (六)、课外延伸

  1.补充学习几则对字歌。

  例如:

  长对短,方对圆,黑夜对白天。

  猫对狗,马对骡,山羊对骆驼。

  鸡对鸭,牛对马,白鸽对乌鸦。

  蚯蚓爬,蟋蟀唱,蜜蜂嗡嗡叫。

  黑对白,红对绿,山川对河流。

  梨对桃,杏对枣,苹果对香蕉。

  猪对牛,兔对猴,花猫对黄狗。

  2.试着编编这样的对字歌。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导语,不仅能引起学生对本组教材的兴趣,而且能巧妙地导入了新课。

  设计意图:学习是个性化的行为,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一定从低年级开始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在自学的基础上再和他人进行交流讨论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学生虽然年龄还小,但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同样在不断地汲取知识的营养,包括对语言的吸收和对大自然的认识等等。因而在课堂上启发学生把生活的经验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并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有利于他们全方位的的发展。

  设计意图:再次体现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当学习的责任从教师身上移到学生身上以后,也许会出现很多奇迹。

  设计意图:当学生看到丰富的画面时,一定会兴趣盎然,尽情发言,也许还会出现一个小高潮。

  设计意图:在上几个成语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已经掌握了如何由对子变成成语的方法。用找一找的方法教学还能激起更多学生更大的兴趣。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要编这样的对子,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一定的文字组织能力。鉴于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还不够强,要求无须太高。

  板书设计

  云-------雾

  雪-------霜

  和风------细雨

  朝霞------夕阳

  ( )---( )

  作业设计

  背诵识字3.

  收集对对子。

小学一年级教学设计2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ao、ou、iu三个复韵母,能读准音,认清形,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

  2.学会ao、ou、iu的四个声调及看图拼读韵母带调音节。

  教学重点:

  1.学会复韵母的音、形,能在四线三格中正确书写。

  2.读准ao、ou、iu的四个声调及音节

  教学难点:

  准确读出ao、ou、iu的四个声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3个复韵母朋友,还记得吗?读ao、ou、iu卡片,体会发音方法。今天我们再认识3个复韵母朋友好吗?

  板书:11.ao、ou、iu

  二、看图学习复韵母ao、ou、iu的音形

  (一)学习复韵母ao的音形

  1.出示ao图 ao

  问:你们知道这图形代表的是什么吗?(奥运会的标志——五环旗)

  2.这个字母怎么读呢?自己试着读一读。

  3.指名读后教师纠正发音:ao是由两个字母组成的。发音时,从前一个字母a滑向后一个字母o,口形由大到圆,一口气呼出,a声响长些,o音轻短,就可发出ao的音了。

  4.教师范读,学生随读,同桌互读。

  5.指名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练习。

  (二)学习复韵母ou的音形

  1.出示ou的图,以小组为单位学习ou的音形。

  2.请小组中的代表进行讲解,其他同学补充。

  3.教师结合学生的讲解适当进行指导,发音时先摆出o的口形,然后口形收拢发出u的'音,口形由大圆到小圆,教师范读。学生随读体会。

  4.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5.采取多种形式读。

  (三)学习复韵母iu的音形

  1.出示iu图,请学生借助图来学习iu

  探究活动

  1.做找朋友游戏

  一位同学拿出写有声母或复韵母的卡片,问:“我的朋友在哪里?”台下学生拿出能与问者手中卡片拼成音节的卡片回答:“你的朋友在这里。”组成音节后请同学练习拼读。”

  2.出示ai的四声,让学生练习组词说句。

小学一年级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情境中,产生统计的需求,探究收集数据的方法,感知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2.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并能对统计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

  3.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探索能力,体验合作分工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激发兴趣

  1、情境,观察森林运动会开始了,参加今天比赛的有小兔队、小猴队和小熊队。他们将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投篮比赛,奖品是一袋饼干(课件出示一袋饼干)。你能看出袋子中的饼干有几种形状吗?你有办法知道袋子里有多少块饼干吗?课件演示生数一数。

  2、讨论、初次记录三角形的有几块呢,圆形的呢,正方形的呢?你有办法知道他们各有几块呢?(学生讨论,引出把饼干形状画下来)你想怎么画?

  可能①

  生:我想正方形饼干就用正方形来表示,圆形饼干就用圆形来表示,三角形饼干就用三角形来表示,

  可能②

  生:正方形的画1,三角形的画2,看来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图形或符号来表示这三种饼干。现在老师边倒边告诉大家饼干的形状,大家在白纸上用自己想到的方法把它们画下来。(师报,生用自己的方法记录。)

  3、统一方法,揭示课题展示不同的几种画法:

  ①按出现顺序乱着排列

  ②按图形种类分行排列

  ③画 (如果学生中未出现画记录的,老师可以作介绍)比一比,你觉得哪种方法既方便又清楚呢?

  4、用画的方法统计为了方便又清楚的记下来,我们可以象这位同学一样用画 的方法来记录。请大家看表一。我们请一位同学来报图形名称,其余同学注意听,小老师报到哪种图形你就在哪种图形的后面打 。

  (学生活动)

  现在你知道正方形饼干有几块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圆形饼干有几块呢?三角形呢?一共有多少呢?

  5、统计结果分析从表中,你可以知道些什么?同学们不但学会了用先画 记录,再数一数的方法来统计。还能从统计表中知道这么多的信息。真了不起!(板书:先画 记录,再数一数。)

  二、巩固深化,形成技能

  1、投篮比赛奖品的问题解决了,紧张而激烈的篮球比赛就要开始了。三队的代表每人将有机会投5个球,谁投中的次数最多,谁就是冠军。现在就请你们来当小小裁判员,用画的方法把它们投篮的情况记下来!谁投中一个就在相应的头像后画一个。要是没投中,那怎么办呢?动画演示,学生记录并整理数据。谁是冠军?为什么?从这张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2、抛花片看完了精彩的运动会,咱们也轻松一下。老师手中有一个花片,这一面是花片的花面,这一面是花片的红色面,如果老师把画片抛起来,落下后会是哪一面朝上呢?谁来猜猜请看?(老师抛学生猜。)课件出示游戏规则:每组组长拿出花片,这样向上抛一抛,一共抛20次,其他同学统计花面朝上和红色面朝上分别是几次。分组汇报,老师输入数值比较第X组的结果:花色面朝上的次数和红色面朝上的次数怎么样呢?(同样多或接近)

  你发现了什么?(花面朝上和红色面朝上的`次数差不多。)有兴趣的小朋友课后可以多抛些次数,看看结果会怎样?

  三、举例说明,联系生活

  1、统计参赛人数森林运动会结束了,体育老师也想在我班组织一次体育比赛,请看,本次比赛的项目有(课件演示)

  ⑴ 每人只能参加一个项目,你最想参加哪一项比赛呢?

  ⑵ 可以怎样统计参加各种体育项目的人数?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课上先统计这两个小组的参加情况。请大家边听这两个小组的同学说参加的项目边在相应的栏目里打(其他小组在课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统计后把表格交给老师。)

  ⑶ 看了统计的结果你想告诉体育老师些什么呢?

  2、统计天气情况最近大丰气象台的统计员生病了,请大家帮统计一下4月份天气情况。

  ⑴ 认识天气图标:晴天、阴天、雨天。

  ⑵ 请一名声音最响亮的同学当小小播音员报出每天的天气,其他同学当好小小纪录员。

  ⑶ 根据统计图和统计表,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再交流。

  四、总结。

  ⑴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新本领

  ⑵刚才我们一起统计了饼干、天气等,你还想统计些什么呢?

  ⑶ 统计不仅作用大,而且方法特别多,今后我们还会继续学习。只要你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你就会有更大的收获。

小学一年级教学设计4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教师展开一幅放大的课文中的第三幅插图。

  师:请小朋友看这一幅图画着什么?它在做什么?

  充沛发挥课文有插图的特点,提供同学说的机会。

  生:图上画着一只乌鸦。乌鸦在喝瓶子里的水。

  师:谁能用一句最简短的话,说出这幅图画的意思。

  生:这幅图画着一只乌鸦,它口渴了,把嘴伸进瓶子里喝水。

  师:再简短一点。

  生:画着一只乌鸦在喝水。

  师:再简短。

  生:乌鸦喝水。

  看图说见解,训练概括能力,发展语言。

  师:对!乌鸦喝水。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

  生:(集体)想!

  让同学看图归纳图意,点出课题,导入新课,很有新意。把观察、思维、说话训练有机结合,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

  ……

  师:说说“喝”的字形。

  生:喝字是左右结构,左边“口”字,右边上面是“日”,下面是撇,横折钩,小“人”在里边,竖折来关门。(曷)

  师:为什么“喝”字是口字旁?

  生:因为喝水用口喝,所以喝字是口字旁。

  诱导同学把自身的意思表达清楚,把话讲完整。

  生:“渴”字和“喝”字,字形相近。

  师:口字与渴字都读第三声,连在一起怎么读?

  生:前边的口字读得像第二声,口渴。

  师:请这一行小朋友朗读第一段。

  (同学按顺序朗读)

  师:乌鸦到处找水喝,“到处”是什么意思?

  生:“到处”就是每个地方。

  生:“到处”的意思就是处处。

  生:“到处”就是四面八方。

  师:几个小朋友回答得不只对而且好!乌鸦找到水了吗?我们学习第二段课文。

  kě hěn zháo bàn

  教师在田字格中写“可、很、着、办”指导同学学习“很”字,注意书写笔顺。“着”字与“看”字比较字形。“可”字和“办”字要求同学自身想法记住。要求每个同学在生字本上写这四个字。

  师:请小朋友用“很”字“开火车”组词。要求后一个同学组的词和前一个同学组的词的意思要相反。

  生:很大。

  生:很小。

  生:很高。

  生:很低。

  生:很香。

  生:很臭。

  ……

  让同学边朗读边说话,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字的音形义教学和词句训练,为同学的说留有充沛的余地。

  师:请小朋友顺序朗读第二段课文。(同学按要求一个个读课文)

  师:请大家看书上的第一幅插图,仔细观察乌鸦的表情。想一想它喝不着水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同学看书中插图)

  生:天气很热……

  师:你怎么知道天气很热呢?

  生:从图上看出来的。天上只有一朵白云,太阳红红的,说明天晴、很热。

  师:好!往下说。

  生:乌鸦的眼睛睁得大大的,两只翅膀紧紧地抱住瓶子,两条腿伸得直直的,乌鸦喝不着水时心里是很着急的。

  (教师范读第二段课文。然后指导同学朗读。同学读得流利、有感情。)

  师:乌鸦找到水了,又没喝着,课文里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达这个意思?

  生:课文里用了一个“可是”。

  师:为什么要用“可是”呢?

  生:乌鸦找到了水,又没喝着,就用“可是”。

  师:好!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

  páng biān

  〔指导同学学习生字:“旁 边”后指名朗读第三段课文,这时有同学举手发言〕

  师:××你有什么问题?

  生:老师,乌鸦不是人,为什么会想方法?

  〔听课教师议论:问得好!〕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谁能回答?

  生:这是一个童话故事,就像老师给我们讲的《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一样,是人们想象出来的。

  〔听课教师啧啧称誉〕

  教师善于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抓住同学发言中的思维动向,因势利导,精心设问。教师“引”,同学“发”,广开同学言路。

  师:乌鸦想了一个什么方法才喝着水的?请小朋友们看第二幅插图。

  〔同学看第二幅插图〕

  师:大家读第四段的第一句。

  (同学读)

  师:再看第三幅插图。

  (同学看图)

  师:请小朋友想一想,乌鸦把石子放到瓶子里,为什么就喝着水了?

  (同学各抒己见。有一同学举手)

  师:×××你有什么问题?

  生:老师,把小石子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真的会升高吗?

  〔只“引”不“逼”,让同学质疑问难〕

  (教师拿出准备好的教具棗盛有水的瓶子和一些小石子)

  师:××小朋友爱动脑筋,问题提得好!老师要给你们做个小小的实验。好,就请××来做。

  老师当众滴了几滴红墨水在瓶子里,让大家看清水位的高度。同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到瓶子里,水慢慢地升起来了。

  师:谁知道水为什么会升起来呢?

  生:因为石子比水重,石子放到瓶子里就把水的地方占了,水就被挤得升起来了。

  师:××回答得很好!请大家读一遍课文,要用心记住今天学习的生字和新词,要读出乌鸦先“焦急”后“高兴”的心情来。

  (同学齐读课文)

  师:请××小朋友再读一遍课文。

  师:读得很好!小朋友们喜欢《乌鸦喝水》这个故事吗?

  生:(集体):喜欢!

  师:为什么喜欢?

  生:乌鸦会动脑筋,想方法喝着了水,我喜欢这个故事。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和儿童认识规律,引导同学开动感觉器官(眼到、口到、耳到、手到)和思维器官(心到),亲自实践,提高认识,理解了课文的中心。

  生:《狐狸和乌鸦》里的那只乌鸦只会听好听话,不动脑筋,上了狐狸的当,我不喜欢它。

  师:今天小朋友们学得很好!学了这篇课文,使我们懂得了: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肯动脑筋,就能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点评】

  识字、听说、阅读……头绪纷繁的低段语文教学,如何有机结合进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王汝珉老师在《乌鸦喝水》一课的教学中做了有益的尝试。

  一、激发儿童学习兴趣:

  让儿童主动学习,勤思、多想、乐说,是提高儿童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王老师抓住儿童思维直观形象向笼统思维过渡以和胆大爱说的特点,利用色彩和形象十分鲜明的自制挂图,开篇就引导儿童看图观察、训练用最简炼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点出课题“乌鸦喝水”。接着用“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问题,激发儿童,让其在好奇和欲说的心态中学习课文。王老师抓住儿童模仿性强的特点,通过表情范读代替乏味的讲解,以指导朗读。要求同学边读边体会乌鸦喝不到水时焦急不安和喝到水时轻松愉快的不同心情,读出感情色彩。同时不时变换朗读形式。整个教学过程棗识字、看图、说话、学文,教得轻松,学得主动,智力发展,能力培养贯穿始终。

  二、激励儿童质疑问难:

  爱因斯坦说过:“对真理的追求比真理的占有更重要。”一个人智力的后天发展,体现在能否不时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王老师抓住低年级儿童爱提问题这个思维发展的特点,重视儿童的质疑问难,广开言路,注意维护他们的积极性。由于老师的激励,儿童提出了一连串问题。其中“乌鸦不是人为什么会想方法?”“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真的会升高吗?”这两个问题很关键。王老师抓住不放,引导儿童运用学过的知识,自身讨论解决这一个问题。后一问质疑的.儿童自身动手,为大家作水位升高的实验,来巧妙地解答。这时,儿童的求知欲似乎得到了满足,其实不然。王老师为进一步激励儿童质疑问难作示范,又主动提出了“石子放到瓶里,瓶里的水为什么会升高呢?你遇到这种现象吗”的问题,小朋友们讨论开了,很快得出了结论。儿童的思维和语言在质疑问难与运用知识、动手实验、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发展。

  三、综合训练培养能力: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着重“文”轻“语”,重“写”轻“说”的弊端。王老师克服了这种倾向,重视对儿童说话能力的培养,有机地把说话训练与语文的各项基本功训练综合起来进行。既训练同学认真地听,边听边想;又训练同学大胆地说,说的内容来自观察,观察了要考虑。观察生活说话,就是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说话能力的综合训练。说的训练又和读写训练紧密结合。为通过语言环境对形近字“渴”和“喝”进行辨析,用字义作为分化音、形相混的手段。同学在说话训练中运用了平时阅读中积累的词汇。王老师在教学中和早地把说和写联系起来,以利于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互相促进,统一发展。

  阅读教学以能力为主线,进行语文基本功的综合训练,王老师既重视字词句篇的基础知识教学,又加强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训练、把观察、思维、理解、表达紧密地综合起来,在培养认识事物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同学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丰富的经验。

小学一年级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住”“孩”“玩”等12个生字,会写“对”“妈”“全”等4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3、能借助图画,讲述故事主要情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掌握本课所学生字,能够按笔顺准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歌曲导入

  1、课件播放歌曲《蜗牛与黄鹂鸟》,让学生欣赏歌曲。

  2、师:同学们,为什么蜗牛最后说等它爬上葡萄藤的时候葡萄就成熟了呢?葡萄不是才长出嫩嫩的叶子吗?(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动动小手画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语。

  2、课件出示配乐朗读,学生一边听,一边画出课文生字并标上拼音,多读几遍。

  3、老师范读课文,解决学生不会读的字词。

  4、读一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文章写了什么。

  5、有不明白的地方用横线画下来。

  三、动动脑筋,学习生字

  1、让学生对照图画,读一读课文。

  2、老师随机出示课件书上不注音的生字,开火车读一读。

  3、认读这些生字,并给这些生字找朋友。

  4、巧识字形,妙趣横生。

  (1)师: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很快记住这些生字的字形吗?

  (2)四人小组讨论识记方法。(鼓励学生结合字形和字义巧识巧记。)

  (3)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你是如何记住的,汇报交流识记方法。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现在咱们来玩一个游戏:摘星星。

  2、游戏(摘星星):在小星星的'背后写上生字、生词,摘到星星的同学把字词读准了就可以得到小星星。

  二、学习课文

  1、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老师读旁白。

  2、读第1自然段,回答:蜗牛一家住在哪里?(小树林的旁边)

  3、读第2~8自然段,结合课文插图,思考:

  (1)蜗牛妈妈分别让小蜗牛去看什么?小蜗牛看到了什么?

  (2)为什么会这样呢?

  4、让学生自己读第2~8自然段,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四人小组合作交流,指名回答。

  (2)师点拨,归纳总结。

  三、拓展练习

  1、让学生尝试看着图画讲一讲这个故事。先自己讲,然后同桌之间互讲。

  2、布置作业:回家之后让学生给父母讲这个故事。

  [教学板书]

  小蜗牛

  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小树发芽长满叶子树叶黄了地上盖着雪

  [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时,我采用学生十分熟悉的歌曲《蜗牛与黄鹂鸟》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蜗牛最后说等它爬上葡萄藤的时候葡萄就成熟了呢?葡萄不是才长出嫩嫩的叶子吗?”从而启发学生思考,为学习课文作铺垫。在学习课文时,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给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小学一年级教学设计6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在平时文的时候,都遇到了一些什么困难?(指名2~3名学生说)

  2、是呀,就连像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这样的大作家,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写出好的作品的,也有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那么莫泊桑是怎样拜师学习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1课——读题:莫泊桑拜师

  点击投影,介绍莫泊桑——指名读 二、检查预习

  1、课前老师要求同学们预习了课文,下面检查同学们字词的掌握情况。(听写)孜孜不倦 简陋 咖啡 酷爱 富丽堂皇烈日炎炎 揣摩 吆喝 烙印 滔滔不绝(同桌互改——齐读)

  2、交流: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2~3个学生说)

  3、那么作者是怎样写的呢?先写了 ,接着写了 ,最后写了 板书:起因、经过、结果

  这样一来课文层次就很清楚了,课文第1节为一段写了拜师的起因,2~9节写了拜师的经过,第10节写拜师的结果,课文为第三段。 三、赏析课文第一段

  1、莫泊桑为什么要拜师呢?(点投影第一段文字)指名学生读投影文字读了这段文字你明白了什么?

  (1)莫泊桑从小热爱(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2)作品平常,焦急万分述板书:作品平常,于是决定去拜福楼拜为师板书:福楼拜

  点击多媒体:介绍福楼拜——指名读

  2、:这一段写了莫泊桑拜师的原因。

  3、齐读第一节 四、赏析第二段

  那么莫泊桑又是怎样向福楼拜请教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2~9节,看一看,课文讲了莫泊桑一共向老师请教了几次?(3次)

  1、现在我们跟随莫泊桑来体验他的第一次拜师经历。

  2、请同学们轻声读2~5节,思考:莫泊桑是带着什么问题去请教福楼拜的?福楼拜教导的话中哪一句最关键?交流 板书:写出来文章不生动—— “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 其实这句话就是针对(读了很多书可写出来的文章总感到不生动)来说的。那么怎么做功夫就到家呢?板书:肯吃苦 勤练习:是啊,只有肯吃苦,勤于练习,长期地坚持下去,练就扎实的基本功,文章才能写生动,写具体。分角色读:女读莫 男读福读时要注意提示语,读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

  3.听了老师的教导,接下来莫泊桑是怎样做的呢?

  (1)指名学生说:第二天……可是一无所获

  (2)他放弃了吗?(他又连续看了两天,还是没有发现)

  (3)如果是你,此时你们的心情会怎样?(无奈,烦燥、不解)

  (4)书中用了哪个词?(万般无奈)读 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5)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莫泊桑再次来请教恩师,见到老师莫泊桑是怎么说的呢?齐读莫泊桑说的话板书:没有什么好写的.针对莫泊桑的这一困惑,福楼拜是怎样指导的呢?出示第7节投影,指名读,你认为这些问句中哪句话最关键?(怎么能说没有什么东西好写呢?)这句话出现了几次?(实际上就是强调,应该有东西好写)从福档拜滔滔不绝的问话中你读懂了什么?交流,要想写出文章来,平时必须要仔细观察板书:要仔细观察:福楼拜说得真有道理,这几个问句,既含有福楼拜的一丝责怪和训斥(),更多的是对莫泊桑的谆谆教诲(),让我们一齐读一下这一段文字。齐读,点投影

  4.(1)引读,福楼拜的话像烙印一样生生地印在莫泊桑的脑海中,聆听了恩师的教诲,莫泊桑接下来又是怎么做的呢?(从此,-------齐读第8节)这是莫泊桑第几次去请教福楼拜?(第三次)

  (2)大家想一想:第一次莫泊桑因为写出来的文章不生动而焦急万分,第二次他因为不会观察而万般无奈,这一次,他又事带着自己的新作品,去请老师指点,此时他的心情会怎样呢?(高兴 激动 期待……)莫泊桑带着自己的新作,带着高兴……的心情第三次去请福楼拜指导,请同学们默读第9节,你认为福楼拜的话语中哪些话最关键?交流,你认为福楼拜的话中哪些话最关键,在肯定成绩的同时,福楼拜用一个“但“字话锋一转,向莫泊桑提出了新的要求:点投影(1) (2)

  齐读、理解这两句话 理解(1)时拓展:————是————的结果。 板书: 坚持不懈

  抓住事物特点

小学一年级教学设计7

  古诗《小池》是统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六组组课文《12课古诗两首》中的一首古诗。它的作者是南宋诗人杨万里。这首古诗通过对细流、树阴、水面、小荷、蜻蜓等这些景物的描写,形象的勾画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初夏风景画。这一组课文写的都是夏天的美丽景色,而《小池》这首诗又是这一组的第一课,目的是让孩子在古诗中初步地感受夏天的美丽景色。

  《小池》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但在部编版教材中,却安排到了一年级下册,这对于古诗底蕴严重不足的一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是较为困难的。所以在古诗《小池》的教学设计上,我充分地考虑一年级学生的学识基础和年龄特点,努力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淡化古诗意思的讲解,而是从整体入手,抓住古诗写景的特点,通过图文对照的方法,以图解诗,以景悟情。让学生在欣赏美丽的图画中与诗文对照,感受古诗文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一、以诗引诗,加大积累,加深品味。

  在开课导入时,我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课件出示“春暖花开”的美图,在瞬间吸引了学生的基础上,让学生吟诵关于春天的古诗,学生在自己平时积累的基础上轻松背出了《咏柳》、《春晓》、《村居》,初步感受到古诗美妙的韵味。然后自然过度到初夏时节,课件再出示《小池》的画面,以图解诗,化难为易,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到古诗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让语文课堂一开课就充满浓郁的诗味。

  教学设计如下:

  1.谈话导入:

  课件出示春天的美丽图画。

  师:看,春天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多美呀!古代诗人写下了许多春天的诗,哪些小朋友能给我们吟诵一首?指生吟诵。

  师:春天悄悄过去,天气渐渐热起来,初夏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描写初夏时节的古诗《小池》,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2.谁积累过这首诗,能背给大家听听吗??指生背古诗?。

  3.很多同学都熟悉这首诗,其实它描写的就是初夏时节的一处小池塘。课件出示《小池》图。著名的宋代诗人杨万里当年看到了这个小池塘,在周围的景物映衬下,被深深的吸引、陶醉,于是便挥笔写下了这首千古吟诵的诗句《小池》。?

  4.简介诗人:让我们走近作者,认识一下杨万里。课件出示,师解说:杨万里是宋代的大诗人,最善长写山水田园诗,一生写诗两万多诗呢!被誉为一代诗宗。

  课末,学完杨万里的《小池》这首初夏时节写景诗后,我又引出杨万里的另一首盛夏写景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让学生在读和简单的品味中感受到夏日西湖的`美丽。这样设计,既增强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又增加了学生对古诗的积累。同是杨万里的诗,一首展现的是初夏池塘的生机美,一首展现的是盛夏西湖的惊艳美,对比着来学习,发现诗境却完全不同,但学生却学的兴趣盎然,意犹未尽,因为他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机和美丽。

  教学设计如下:

  师:《小池》让我们欣赏的是初夏的小池塘。初夏一过,盛夏来临,(课件出示盛夏荷塘图)这婀娜多姿的荷花就成了池塘的主角。他让杨万里诗兴大发,提笔又写下了《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课件出示带拼音的古诗)

  1、师范读,配上古筝曲《渔舟唱晚》。

  2、生练习朗读。

  3、指个别生诵读。

  4、问:同学们,在这首诗里,你们从哪儿感受到这是夏天?

  生结合诗中的句子和词语谈自己的认识。

  4、这就是西湖六月的美景!我们一起跟着音乐读出盛夏池塘的美。全班配乐齐读。

  5、美丽的夏日,让我们记住了杨万里的《小池》,也领略了《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情画意令人陶醉,大自然的美让人感叹。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是美,夏日还留下了哪些名诗名句呢?回去好好找一找,把他补充在课文里,好吗?

  二、淡化讲解,以图解诗,以景悟情。

  传统的古诗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对诗意的理解。但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知识储备少,他们在一年级上册只学习了一首汉乐府诗《江南》,所以对古诗的理解能力是很薄弱的。所以我淡化诗意讲解,而是从整体入手,抓住古诗写景的特点,通过图文对照的方法以图解诗,以景悟情。让学生在欣赏美丽的图画中与诗文对照,感受古诗文字的意境美。

  教学设计如下:

  1、学习第二行诗

  师:泉水流呀流,流到了小池里。你们看,池水美吗?(课件出示池水和树阴图)仔细看图,谁能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指多生自由表达,师相机板书:树阴

  师:大家说的真好,初夏时节,天空多晴朗,树阴在水中多美丽,你们喜欢这晴天柔和的风光吗?树阴也喜欢,这就叫:树阴照水――

  学生回答:爱晴柔。师相机板书:爱晴柔

  感情朗读:你能读出这种爱吗?谁能爱得再深一些?

  学到这儿,我们发现小池是那样的清澈、那样的宁静。难怪诗人会如此疼惜,如此喜爱。让我们把这两行诗连起来读一读,读出诗人对小池的爱。

  2、学习三四行诗

  师:小池中间还有什么景色呢?你看到了什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件出示小荷和蜻蜓图)

  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大胆表达。师相机板书:小荷尖尖角、蜻蜓立上头

  师:同学位观察得真细致,描述得真有趣。诗人杨万里也看到了,他是这样描写的。课件出示诗句,学生齐读。

  三、以读为本,读中解义,读中悟情。

  语文课标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阅读教学如此,古诗教学更是如此。大量事实证明:低年级学生学古诗,靠老师的逐句串讲,根本行不通;必须更多地借助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

  对古诗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我以正确读――熟练读――感情读为途径,配以音乐读,体会情趣读,多种形式的读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读中加深理解,品读悟情,从而使学生在诵读中受到美的感染。

  教学设计如下:

  片段一:

  1.打开书P68,自己借助拼音读课文,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然后圈出生字,拼一拼,记一记。

  ……(省略识字过程)

  3、生字宝宝们藏到课文里,你还会读吗?指生把整首诗读正确。

  4、老师范读,读出诗的节奏。

  老师读得好,是有窍门的,诗就像歌一样,是有节奏的。

  5、课件出示:带停顿现的古诗。学生按节奏练习朗读古诗,再指生朗读。

  片段二:

  1、出示第一行诗,指一生读。

  师:这句诗里诗人写了什么景物呢?

  你们知道泉眼是什么吗?课件出示泉眼图,看,这冒着泉水的地方就叫泉眼。

  泉水从泉眼里流出来,是怎么流的?(无声、细)

  师:看,这就是泉水的细流,课件出示细流图。

  师:这细细的泉水悄悄地流,没有声音,多安静呀!谁能读出这种静?(指生读,女同学试读。)

  师:这细细的泉水慢慢地流,不急也不抢,真轻柔呀!谁能读出这种轻?(指生读,男同学试读。)

  这细细的泉水可是泉眼妈妈的宝宝呀,宝宝要出门了,妈妈心里多么舍不得呀,诗中哪个字写出了泉水妈妈的不舍?(板书:惜)谁能读出这种不舍?(指生读,全班齐读。)

  初读阶段,我要求学生自己对照拼音圈生字,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诗读正确流利。这样做有利于复习汉语拼音,也利于学生克服依赖思想,提高朗读能力。其次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让学生得到熏陶,再以绘声绘色的领读,让学生耳、脑、口、眼协调活动,注意诗的停顿和节奏,读出感情,从中感受到诗的语言美、节奏美、音律美,从而渐入古诗意境。

  品读阶段,我变换多种朗读形式,如个别读、分男女读、全班齐读等,让学生感受读的乐趣,悟出诗的意境,提高朗读能力。

  一节课,学生读诗不下二十遍,学生读得不累,而且越读兴致越高,他们的朗读一次比一次读得有味,大多学生能够熟读成诵,当堂背诵是根本不成问题。这样将朗读贯穿古诗教学全过程,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进行朗读训练,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四、把握重点,灵活识字,规范写字。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作为第一学段识字的重要目标。本课时要求学生会认“泉、流、爱、柔、荷、露、角”7个生字。由于多数生字字形较为复杂,所以在识字教学环节中,我的设计努力做到有层次、有梯度。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从看拼音识字,去拼音识字,说识字好方法,到读准词语,最后生字回归诗文认读,每一个步骤都能扎扎实实地去落实。我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鼓励学生用自己感兴趣的方式识字,把理解字义和识记字形结合起来,潜移默化地领悟生字的特点。

  教学设计如下:

  1、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P68,自己借助拼音读课文,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然后圈出七个生字,自己拼一拼,记一记。

  2、课件出示:带上拼音的生字,

  师:这些生字宝宝你会读了吗?

  指生拼读生字,老师强调“流”的声母是“l”,不要读出“niu”

  3 、课件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

  开小火车拼读。

  4、交流识字方法:这些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他们吗?

  学生根据已有的识字经验汇报自己的识字方法。学生说到哪个生字,老师相机指导。

  (1)课件出示“泉”字的字理图。学生观察后师小结:“泉”字是象形字,古人看到水从山洞里流出来,就创造了“泉”字,本义就是泉水。

  (2)课件出示“爱”字的字理图。学生观察后师小结:手捧着东西送给朋友,以此表示喜爱、友爱。相机用“爱”组词并说一句话。

  (3)学生能用“加一加”或“形声字”的方法识记“流、柔、荷、露”。

  (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识记“角”,如:墙角、羊角、牛角、衣角。

  5、课件出示词语:泉眼、细流、树阴、喜爱、晴天、柔和、荷叶、露出、爱惜。

  这些词语你认识吗?

  6、课件出示古诗。生字宝宝们藏到课文里,你还会读吗?

  本课时要求学生会写“无、树、爱、尖、角”5个生字。由于学生有了一定的写字基础,加上课堂时间有限,所以五个生字的教学应该有主次之分。在写字教学中,我是先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来提醒大家注意字的写法,学生能抓住田字格横中线和竖中线的关键笔画去观察,对字的写法掌握较好。节省出来的时间,我用来重点指导字形复杂的两个字“树、爱”的书写,并给与了学生充分书写的时间,不让写字流于形式。

  教学设计如下:

  1、课件出示5个会写字。

  师:同学们,这是今天我们要学习书写的5个生字,仔细观察一下,你觉得哪个字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

  学生能在自己已有的写字经验基础上指出:

  “尖”注意上面不是“小”,第一笔是竖不带钩。

  “无”的竖弯钩要甩出去,竖写在竖中线上。

  “角”上小下大,最后一笔竖在竖中线上。

  2、师重点指导:

  师:树和爱这两个字比较复杂,我们重点来学习。师边讲解边示范。

  “树”左中右结构,每部分较为瘦长,横撇穿插到点的下方。

  “爱”上中下结构,爪字头小,秃宝盖扁宽,友的撇捺舒展。

  3、学生执笔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五、存在的不足:

  1、这堂课教学设计到位,但由于自己对课堂的把控能力不足,对学生的放手不够,导致学生对诗句的品读少了,在关键问题的回答上的也浅了,所以课堂的亮点和精彩点没有生成。

  2、想象环节的设计处理欠机智。如:从这个“立”字,你感受到这是一只怎样的小蜻蜓?当有学生谈到:这是一只在休息的小蜻蜓,它正立在荷叶上欣赏小池的美景呢!此时,我应该放大对这位学生的鼓励,并顺势引导学生想象:想一想,小蜻蜓和荷叶会悄悄地说些什么呢?这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既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又更好地理解诗句的意境。

  以上是我执教古诗《小池》后自己的反思,在新教材的教学上,自己还存在很多的不足,通过这次研讨课,自己收获了很多。学无止境,希望在以后的语文教学道路上能再接再厉,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小学一年级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通过表演,感受音乐中描绘出对小音乐家的喜爱之情。

  2、能结合自己生活中的经验探索感知音的'长短。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表演,感受音乐中描绘出对小音乐家的喜爱之情。

  2、能结合自己生活中的经验探索感知音的长短。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发生练习。

  3、复习歌曲及上节课内容。

  二、基本部分:

  1、表演《法国号》

  (1)完整地聆听歌曲。

  提示:这首歌是谁在唱《法国号》,随着歌声拍手感受节拍。

  (2)听歌曲读歌词,教师可用事先做好的头饰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边读边拍手。

  (3)用听唱法尽快地学会歌曲。注意:读衬词时要清晰、准确。

  (4)边唱歌边表演

  2、编创与活动:

  (1)认识响板,由教师示范学习演奏响板的正确姿势。

  (2)分小组讨论音、响板的演奏方法,交流演奏方法。

  (3)选择一种演奏方法,为歌曲伴奏。

  三、结束部分:小结。

小学一年级教学设计9

  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9名学生,其中男生6名,女生3名。活泼、聪明是整个班级孩子给我的良好印象,班风比较活跃,总体男生较女生活跃,从学生们平时的各种现象表明,以及我对他们的了解,可见班上半数的学生有着明确的学习方向,但有少数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男生比较喜欢动脑筋,回答问题比较积极,但作业完成情况不够理想,总有学生忘带忘作业或质量极差,而女生作业完成较好些,有部分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较慢,而且容易把新旧知识混淆,因此分析能力也有待提高。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也有部分学生别人回答问题的时候不会倾听,有部分学生管不住自己,自控能力较差。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安排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识字第一单元以及三个单元的阅读课后,这时候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途径和方法,本课通过看电视识字,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生活中处处可识字”的道理,引导学生进一步自主识字。本课重点是使学生了解看电视也是识字的一种很好的途径。

  教学目标:

  1、认识“视、光、孙、动、城、葫、芦、娃、宝”9个生字,会写“七、米、光、车”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了解大致意思。

  3、激励学生在家庭生活中主动识字,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4、图文结合,理解词句的意思,并从中感觉到一家人亲情的温暖与互相关心所带来的幸福与快乐,学会关心他人。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全、奇”等14个生字、会写“爸、全”等6个字。

  2、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留心观察父母、家人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

  2、家庭成员看电视时意见统一吗?意见不统一怎么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揭题,引入新课

  1、猜谜语

  小小一间房,只有一扇窗,唱歌又演戏,天天翻花样。(打一家用电器)板书:电视

  2、谈话揭题。

  大家每天看电视吗?有一家人也和大家一样,每天看电视。可他们家看电视很奇妙,你想知道吗?那就赶快读一读《看电视》这一课吧!把板书写完整,齐读课题。

  3、[看图]师解说:这就是东东的家,东东和爸爸是个足球谜,奶奶喜欢看京剧,妈妈在房间里写文稿,她平时喜欢听听音乐、看看舞蹈。他们一家人都喜欢看不同的电视节目,家里只有一台电视,可是他们都能看得很开心,为什么这么奇妙的呢?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认识字词

  1、引导学生揭开他们家看电视中的“奇妙”之处,朗读课文,找到答案。(借助拼音认识生字)

  2、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指名认读。

  3、找出这些生字在课文中带出的`词语,反复读。(生在书中找词语)

  4、教师检查。

  ⑴出示加音节的生字(这步是为正音而设计的)本课易错的字音有:(全、精等)

  ⑵出示词语(开火车朗读)。学生如有不懂的词语提出来。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放到句子中,联系上、下文理解)如:精彩、没完没了(这一步的设计是遵循了识字规律,学生读准字音,感知字形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字意)

  ⑶出示单个字让学生认记。(对于难理解的字可重点扩二到三个词,以帮助理解字意。)

  5、学写生字“关、完、写”(读字音,分析字形,在田字格中自己练写)

  6、读课文,争当朗读小老师。

  三、练习巩固。

  读词语练说话。

  全家人奇妙却精彩球赛关掉没完没了换频道球员们写字音乐舞蹈

  四、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字的结构特点。

  2、帮助学生掌握书写方法。(边板书边讲解)

  3、学生描红并临写生字。(书写姿势要端正)

  五、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语

  二、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第一小节。

  1、请同学们齐读第一小节。

  2、师:我家是怎样看电视的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二、三、四小节思考一下。

  过渡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二)学习二、三、四小节。(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课文)

  1、出示第二小节。

  (1)请同学们读第二小节(男生读、女生读、ab组读)

  (2)再思考:你为什么喜欢他?

  (3)师小结:身为足球迷的爸爸爱看球赛,却关掉球赛,换成了京剧,自己却在打盹睡觉??真奇妙。

  (4)指导朗读。

  2、出示第三小节。

  (1)请同学们读第三小节(多种形式练读)

  (2)思考:为什么喜欢她?

  (3)师小结:奶奶放弃了自己喜欢的京剧,换成了足球频道;奶奶不看电视却看我们,和我们一起拍手欢笑??真奇妙。

  (4)指导朗读。读出老人对儿女子孙的浓浓爱意。

  3、出示第四小节。

  (1)谁愿意读这一小节,愿意读的站起来读。

  (2)思考:为什么喜欢他们?

  (3)看着妈妈一脸的疲劳,我们又是怎么做的?

  (4)师小结:我们不再看球赛,而是听音乐,看舞蹈??真奇妙。

  (三)学习第五小节。

  过渡语:老师呀也喜欢他们全家,你知道为什么吗?我们一起读读第五小节。

  1、[出示课文]生齐读第五小节。

  2、师:每个人心里都装着一个秘密,到底是什么秘密?你知道吗?板书:秘密

  (1)请同学们四人小组讨论:到底是什么秘密呢?

  (2)指名回答。

  (3)师小结:每个人心里装着的东西是“爱”,对他人的关爱。(板书)

  四、小结。

  1、学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你们家也有小秘密吗?能不能告诉我们的小同学。

  3、多温馨的一家人啊,老师相信也祝愿你们全家人永远幸福美满。

  五、领悟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课外延伸

  1、观察家里都喜欢看什么电视,说说学了课文后自己打算怎么做。

  2、把课文朗读给爸爸妈妈听,让全家人谈谈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

  看电视

  奶奶

  爸爸

  妈妈

  小明}互相关心,互敬互爱

小学一年级教学设计10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46-48页的例1、例2。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做系统的分类整理。

  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认识单位是角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3、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惜人民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4、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和自主探索的意识。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重难点:

  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四、教学准备:

  课件、人民币若干、玩具、帽子,布置模拟文具店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今天的数学课,看看李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人民币)

  生:钱。

  师: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钱?

  生1:交学费。生2:买文具。生3:乘车……

  师:看来钱在我们生活中有很重要的作用,那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

  生:人民币。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反思>欲望是人为某种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向往,它既是开启思维闸门的钥匙,又是思维的指南针。要使教学达到“启其蒙而引其趣”的目的,就要创设一个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悬念情境。上课伊始我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通过简单的问话制造悬念,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主题当中,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顺利引出了本节课的课题。

  二、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1)检查课前准备情况,认识目前流通的人民币。

  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认识了人民币,你们都准备了吗?好,从抽屉内把钱袋拿出来,同桌互相认一认,看谁认得最多?

  同桌认人民币,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都认得很不错,现在我要考一考你们到底认识哪些人民币?(出示1元纸币和硬币)

  师:谁认识这张人民币?你能给同学们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认的吗?

  生:我是看的数字。

  生:我看的是汉字。

  师:这枚硬币你认识吗?

  生:认识,是一元的硬币。

  师:这两个1元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什么地方不一样?

  生:制作材料不一样。

  师:一个是纸币,一个是硬币。

  师:左上角的图案是什么?

  生:国徽。

  师: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代表着国家的尊严,许多人民币上都有国徽,因此,我们应该爱惜人民币,不要在人民币上乱涂乱写乱画。继续看:课件出示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认50元时教师指盲点:这些小黑点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生:是给盲人摸的。

  师:你的生活常识真丰富,这些小黑点是盲文符号,盲人是通过摸点数来判断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的,人民币上印盲文符号体现了我们国家对盲人的关怀。(课件出示以上人民币)

  师:李老师真佩服你们,认得又快又准。除了刚才你们所说的认识人民币的方法外还有没有用其他的方法来认的?

  生1:我看的是人。

  师:喔,你看的是人头像。还有用别的方法来认的吗?

  生:看图案。

  生:看颜色。

  师:认识人民币的方法有很多,同学们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方法。

  师:请你们再仔细观察这些人民币,它们的单位名称都是什么?(元)

  师:元是人民币的基本单位,这些都是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板书:元)

  课件出示1角、2角、5角、出示5角纸币和硬币

  学生回答:1角、2角、5角。

  师:这些人民币的单位是什么?(角)

  师:角也是人民币的单位。(板书:角)

  出示1分、2分、5分、(生齐答或指名答)

  师:它们的单位名称是什么?(分)

  板书:分

  师:你们在生活中用过分币吗?(没有)

  师:是不是,它就没有用了呢?(生摇头、疑惑,不出声)

  师:分币在市面上已经不流通了,但并不代表它没有用了,还有很多部门进行商业活动时要用到它。比如银行在计算利息时最小的单位就是以分来计算的。

  师:所以我们说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反思>认识人民币相对学生来说比较简单,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我在课前布置学生认识人民币,这个环节教学只做检查,让学生介绍认识人民币的方法,教师适当补充,不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为了下一步的分类做准备,在认识人民币的同时我在这里引出人民币的单位名称元、角、分。国徽是国家的标志,在介绍人民币上的一些图案时重点介绍的目的是为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有些老师建议我应该向学生介绍人民币的一些防伪标志,我认为没有必要,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它们还做不到,大人都无法分辨人民币的真伪,何况小孩子。对于“分”的教学学生认为是古老的东西,生活中没有用到“分”,但我们不能因此而省掉这部分的教学,而应该解除学生心中的疑惑,介绍“分”的历史和作用。

  (2)教师指导学生对人民币进行分类

  师:同学们不仅会认人民币,那你们会把人民币进行分类吗?

  师:好,下面4位同学一个小组在一起合作,将桌子上的人民币分一分,看哪个小组想出的分类方法最多?开始!

  学生活动后交流展示分类方法。

  师:哪两位同学愿意合作上来分一分?(指名到投影仪上操作并说分类的方法)

  1、将硬币分成一类,将纸币分成一类。

  2、把元币分成一类,角币分成一类,分币分成另一类。

  3、可能还有按数字分的;按旧版和新版分的......

  师小结:同学们的点子真多,想出了这么多分类的方法。有的按数字分,有的按单位名称来分,有的按制作材料的不同来分,这些都是你们合作成功的果实,老师为这份成果而欢喜,更为你们积极参与的'精神而叫好!李老师也将刚才的人民币进行了分类,我们一起来看看。

  老师用课件展示这种分类的过程和结果。

  (1)先展示以元为单位的12种人民币,其面值是7种。(按从小到大排列)。

  师:数一数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一共有几种?

  生数后答:12种。

  (2)再展示以角为单位的6种人民币。

  师: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几种?

  生数:6种。

  (3)最后展示以分为单位的3种人民币。

  师: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几种?

  生:3种。

  师:比一比以哪种为单位的人民币最多?哪种最少?

  生: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最多,以分为单位的最少。

  师:充分说明在商品买卖中使用较多的是以元为单位的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反思>分类的教学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人民币的印象,归纳出我国人民币发行的种类面值和图案,知道商品买卖中使用较多的是以元为单位的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在第一次教学中学生的分类方法没有按单位名称分的,第二次试教认识人民币时我让学生观察出了人民币的单位名称后,才有学生按单位名称分类。所以说知识的铺垫很关键。

  三、师生做换钱游戏。

  1、换2角和5角的游戏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那么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一张2角可以换几个1角,一张5角可以换几个1角?

  师拿出2角,再拿出5角:谁来找我换?(点两组同学上前换钱后出示课件)

  师:一张2角可以换2张1角,1张5角可以换5张1角,一张5角可以换几张1角和几张2角,请同桌的同学动手换一换,看有几种换法?(课件)

  学生活动老师巡视。汇报2种换法,课件展示结果。

  2、换1元的游戏

  师:有两个小朋友看到我们在做换钱的游戏,可高兴了!你们想不想看看他们在干什么?

  课件:‘你到哪里去’,‘我去买一把尺,但不知道钱够不够’。‘你带了多少钱’‘10个1角的硬币,尺要一元钱’

  师:同学们你们说小华带的钱够不够?

  生:够。

  师:为什么

  动画演示1元=10角配上声音‘10个1角就是1元’‘哦,这就好办了!’

  板书:1元=10角(学生齐读)

  [反思>通过不同层次的换币活动,使学生体会每种面值人民币的实际价值,在活动中亲身体验、积累生活经验,为自主探索购物时怎样付币做准备。动画课件加深了学生对人民币的单位元角之间十进关系的理解,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

  四、模拟购物

  1、师生活动

  师(出示一个玩具)我这里有一个玩具想卖给你们,这个玩具值1元钱,谁愿意来买?(一名学生拿了一枚1元的硬币,老师将钱给同学们看,同学们确认是1元钱后,老师再将玩具卖给了那名同学)

  师:如果同学们手上只有面值是2角的人民币,你应该带上几张呢?(很多同学拿出了5张2角,也有同学拿一张2角的,经过老师的提问后马上更正了。)

  师:如果同学们手上只有面值是5角的人民币,你要带几张?(有拿2张5角纸币的,有拿2枚硬币的)

  师:除了刚才的3种买法外还可以怎么买?请你把钱举起来,拿对的同学我卖给他!(学生上来买,把钱展示给同学们看)

  [反思>我认为这部分的教学学生特别感兴趣,针对大部分一年级学生生活实际购物体验不多的情况,特别在课堂上安排了这个游戏,在游戏中学生为了买到玩具,能按老师教学思路动手动脑,将课堂所学知识联系实际,高兴之余产生成就感,活跃了课堂气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第一次试教时我限制了学生的付币方法,要求是先拿2角的,再拿5角的。

  2、学生活动

  师:我们的活动是不是很有趣?同学们想不想用你们手中的钱去买东西?好,让我们到文具店去看一看吧!(文具店情景图)我们先来了解这几种商品的价格!(橡皮、尺、铅笔、练习本、)

  师(指讲台前的模拟文具店):我们来到了文具店,这里肯定有大家想要买的东西吧!我请一名同学上来当售货员,**我跟你准备了一顶帽子。(给售货员戴上帽子)师问“售货员”:你当售货员的责任是什么?(把钱看清,既不能收多,又不能付多)同学们听明白他的话了吗?

  师:李老师先来当顾客,我想买一把尺和一个练习本多少钱?我还想买一支铅笔,需要加多少钱?这个售货员不错,找她买东西放心!(请一名顾客示范买东西)

  师:下面的同学想不想到这里来买东西?(想)李老师有一个要求:只能买1元钱的东西,小组内的4名同学先在一起商量,1元钱可以买哪几样东西,商量好的小组小组长就可以带上钱上来买了,其他的同学当法官,看他们买对了没有?拿对了就说‘可以卖’,拿错了就说‘不能卖’。还要提醒你们,上来购物的“顾客”可要遵守秩序排好队哟!想好的小组就可以上来买了!

  (学生购物,教师指导)

  师:每个小组都买到自己满意的东西了吧!高兴吗?去看看小明拿着钱在干什么?

  生:存钱。

  师:你们有存钱的习惯吗?

  师:你们手中的钱除了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外还可以干什么?

  生:捐给贫困地区的小朋友。

  师:对,捐给贫困地区的小朋友,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像小明一样把自己的零花钱积攒起来,积少成多后办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得开心吗?你学到了什么?今天我们不仅认识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还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知道1元=10角,还学会了买东西,你们真能干!这节课每一位同学的表现都很出色,我想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你们,愿意接受吗?下一节课我们将会继续探讨有关人民币的问题,下课!

  [反思>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街购物的机会很少。为了弥补学生学习上的不足,我在这里设计了一个模拟超市,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认识人民币。学会使用人民币,用多种付钱的方法去买东西,开拓思路,体现了开放性,趣味性;在掌握多种方法的基础上,找到最简便的付钱方法,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并体现了实用性。由于学生人数比较多,课堂上不可能每一个同学都上来购物,但又不能把课堂变成少数学生的课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把学生分成了8个组,由学生先在小组内商量1元钱可以买哪几样东西,为了不出错,小组内的每一位同学都会积极思考心里计算哪几件商品的价格是1元钱,当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建议时,它们就会考虑,谁的更合理些或者说谁设计的买法让大家最满意,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而且让学生学会了小组合作学习,他们还懂得了互相谦让。8个小组的代表上去购物时,其他的学生当“法官”让她们监督售货员,他们也不会马虎,都在认真地计算。“小小文具店”活动,让学生仿佛处在真实的购物环境中,利用自己手中的钱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我在此准备了许多的物品,任意让学生购买。而学生在买的同时,经历了用一定数量的钱买单一物品;用一定数量的钱买多种物品。这些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买东西的乐趣,使学生在模拟买卖物品活动中掌握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提高社会交往和实践能力。这是学生本节课中最大的收获。

小学一年级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

  1、广播操1、2节

  2、游戏:快快排队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少儿广播体操l、2节,发展学生力量、协调、等身体素质及动作节奏感、培养身体的正确姿势,提高想象力和模仿能力。

  2、培养快速排队的能力和听指挥、守纪律等优良品德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宣布上课,师生问好。

  二、宣布本课内容:

  1、广播操1、2节;

  2、游戏:快快排队。

  三、提出要求及注意事项

  组织:四列横队

  教法:进行常规检查,教师整队。

  要求;认真听讲;精神饱满。

  (二)基本部分:

  一、队列练习:所学队列动作的综合练习。

  组织:四列横队、四路纵队。

  教法:

  l、学生按教师口令或手势进行队列动作练习。

  2、教师提示重点动作并示范。

  3、指定学生或某组演示,教师纠正动作。

  4、分组练习。

  要求:服从口令,动作正确。

  二、广播操

  第一节:伸展运动(4X8拍)

  要点:重心前移时,身体各部位动作协调配合,充分伸展臂,腿屈伸动作协调。

  组织:体操队形;队形如图

  教法:

  1、教师边讲解过示范动作

  2、教师分解讲解、示范,学生模仿1—2基本动作。

  第二节:头部运动(4X8拍)

  要点:颈肩放松,头的屈、伸、转动快速,部位准确;上下肢协调配合,整节操欢快、活泼,有趣。

  重点:动作方法

  难点: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连贯配合

  三、游戏:快快排队

  规则:必须按规定的'信号、移动方式行动。

  方法:学生听到规定信号,按教师指令,迅还跑或跳向指定方位站成规定的队形。动作节奏由慢到快逐渐过渡到正常速度。

  组织:四列横队、四路纵队

  教法: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及规则。

  2、通过游戏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纵队横队、排头、排尾、看齐的方法。

  要求:快跑或跳向指定方位,快选自己的站位,要排得整整齐齐。

  (三)结束部分:

  一、放松活动:鸭走、象走、猫走、慢跑。

  二、总结本课情况,以表扬为主。

  三、布置作业:练广播操,宣布下课。

  组织:听音乐,按教师指挥进行放松走、跑。

  教法:师生同练

  要求:动作轻松。

小学一年级教学设计12

  一、【课题名称】:

  字母歌&Hello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能实现《英语》课程标准的如下方面:

  1、学生学习26个英文字母,学会唱英文字母歌,打好学习英语的基础;

  2、学生可以学到见面问好的简单词汇,并能在生活实践中交际;

  3、培养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自信心;

  4、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5、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初步运用语言的能力。

  6、灵活运用语言,拓展课程资源。

  三、【教学理念及其方法】

  1、本次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以兴趣为支点,以交际为目的,以现实生活为情景为原则,主要运用情景教学法、运用信息技术,采用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启发点拨为线,以学生合作与竞争为基调,把语言的亲身体验、交际运用贯穿始终,努力做到关注学生个体生命,培养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大胆实践,发展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2、教学方法:指导阅读法、媒体教学法、游戏教学法、讲解法、谈话法、比赛教学法等。

  3、参与的评价:鼓励性评价,评价标准:学生合作、交流、倾听等技巧;通过活动,检验学生基本问候词、句的掌握情况;通过完成任务,检验学生对本课语言功能和结构的掌握情况。

  四、【教学内容】

  1、基础内容:掌握A、B、C、D等26个英文字母的正确发音,会唱字母歌。

  2、认知内容: 能听懂会说–How are you?—Fine, thank you。 –Hello! I’m??等问候语。

  3、能力要求:学会用–How are you?—Fine, thank you。 –Hello! I’m?? 来问候和交流。

  五、【重点难点】:

  与人见面时一些简单问候语的学习,并进行问答对话练习

  六、【课的类型】:

  综合课

  七、【教学准备】:

  课件光盘、字母卡片、英文字母歌磁带、奖品贴画、教材相关人物的面具或头饰等。

  八、【教学时间】:

  45分钟

  九、【教学过程】

  一、英文字母

  (一)教学导入(5分钟):

  提问“大家知道英文字母有多少个吗”,26个。把26个字母写在黑板上,提问“你们认识这些字母吗,下面让我们来学习它们”,教师播放英文字母歌, 让学生仔细聆听,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教学新课

  1、指导阅读法(5分钟):教师按照黑板上所罗列的字母顺序,逐一教导学生该如何去读,待26个字母都教过后,教师领学生读几遍,加深学生的印象,让他们能够自己大致将它们读出来。

  2、媒体教学法(6分钟):在学生已经大致能将26个字母读出来的基础上,教师再次播放英文字母歌,让学生一边听一边跟着唱。如此练习几遍后,教师关闭录音机,让学生们自己尝试着一起唱。

  3、游戏教学法(4分钟):“抢读字母”这是一个训练学生认读字母的游戏,教师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然后逐个出示字母卡片,学生们举手抢答,教师让最先举手的学生读出该字母,读对的给该组奖励一个奖品贴画,最后得到的奖品贴画最多的组为优胜,教师给予适当的表扬。

  4、讲解法(10分钟):接下来,进入问候语的教学。首先,教师给学生播放与Hello有关的课件光盘(最好是小学生感兴趣的动画形式的),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问候语。在学生了解了什么是问候语之后,教师开始细化的向学生讲解该如何使用问候语,如:见面时对别人say“hello或hi”,然后介绍自己用I’m??,接着教学生–How are you?—Fine, thank you。的对话。此时教师可以拿自己作为例子来给他们讲解这些问候语的运用,先由教师问学生答,然后让学生们自己练习。

  5、谈话法(5分钟):教师在教室中随便找一个学生进行谈话

  T:Hello ,I’m she Xiao Pei

  S: Hello, I’m P1

  T: How are you?

  S: Fine , thank you !

  如此多找几个学生进行谈话,让他们亲身体会用英语进行问候的乐趣。

  6、比赛教学法(6分钟):教师让学生俩俩组合进行对话练习,然后让学生举手到讲台上去表演,看哪个组的学生表演的好,好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以及鼓励。

  (三)小结(2分钟)

  以教师与全班同学的一起对话,对问候语做一个小小的总结。

  (四)布置作业(2分钟)

  让学生课后唱唱英文字母歌并用英文进行问候语的对话练习。

  十、【教学说明】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今天是小朋友进入小学的第一节英语课,所有的学生都表现出对英语的极大的好奇。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通过充满知识和乐趣的课堂将孩子们的好奇转换成对英语学习持久的兴趣和热情。由于在此之前,一年级的小朋友没有接触过英语这门课程,因此,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门新的'课程。新授课的教学内容安排的是学习以前没有接触过的新内容,这些对于学生来讲是新鲜的陌生的,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新知识、新内容具有生疏感。一开始给他们播放英文歌是想激发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此外,教师整个课程的设计都具有新颖性的话,更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新授课的内容,包括新授课中展示的图片、教具、练习等,都比复习课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更能使儿童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我在播放的光盘中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卡通形式。

  (二)让学生掌握学习英文的基础:

  有的人可能认为在第一节英语课上没有必要学习26个英文字母,可以直接进入问候语的学习。然而,我却不以为然,我觉得26个英文字母是学生学习好英语的基础,学生如果连A、B、C、D都不会读的话,还怎么能将其他英文知识学好呢?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要花20分钟的时间教学生学习26个英文字母的原因,这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必不可少的奠基石。

  (三)密切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谈话法”进行教学,不仅仅是可以让学生掌握到知识,还能在交流的过程中加深对学生的了解,让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另外,班级中的孩子来自不同的环境,有着完全不同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教师应主动地去了解学生,这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十分重要。

  (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教学生学习26个英文字母的时候,我运用了“游戏教学法:‘抢读字母’”,分组抢答,给答得对的组奖励。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最终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五)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谈话教学法后的“比赛教学法”,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将这节课所学到的知识灵活的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实际的操练是进一步理解、巩固以至掌握、运用知识的重要步骤,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小学一年级教学设计13

  复习课文

  1.朗读全文。

  2.课文中兰兰过了哪两种桥?潜水桥和塑料桥各有什么特点?

  巩固识记,书写生字

  1.学生识记生字,自读生字表中的字。

  2.互读、互查。

  3.教师检查读生字。按序抽读生字:齐读,分组读,个人开火车读,打乱顺序指名读。

  书写生字

  1.教师范写生字,师生共同突破重难点。

  本课要求写的字以上下结构为主。提示:

  坐:a.两个“人”要写小,注意“捺”变为“点”;b.“竖”要写长,写在田字格的`竖中线上;c.“下横”要写长,以托住整个字。

  座:强调把“坐”字写得小一点,偏右一点。

  2.学生书空。

  3.学生练习,互相评价。

  激发创新思维

  以“说说你心目中的桥”为题,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

  学习目标

  1.认识“梁、程”等12个生字,会写“兰、各”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对两种很有特色的桥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欲。

小学一年级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识记“远、色”等10个生字,认识“辶、 ”两个偏旁。会写“不”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积累古诗。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

  总结、巩固识字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老师准备相关课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老师发现你们有一个很可贵的学习品质——喜欢动脑筋,今天,我带来了几个谜语考考你们,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请听谜面:

  a、小白花,飞满天,落到地上像白面,落到水里看不见。(雪花)

  b、身小力不小,团结又勤劳,有时搬粮食,有时挖地道。(蚂蚁)

  c、来个有难度的,请注意听谜面: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2、导入课题。

  预设1、学生猜出来谜底。真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识字6《画》。预设2、学生没猜出谜底。好吧,请把书翻到67页,等我们一起把《画》这首古诗读明白了,你一定能猜出谜底。

  二、朗读古诗,识字写字

  (一)观察画面

  1、仔细看看书上的'这幅画里都有什么?请按从远到近的顺序说。

  2、指名回答。师生总结板书:这是一幅有山、水、花、鸟的画。

  (二)初读古诗

  1、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正确字音,把难读的字或者诗句多读几遍。

  2、男女生赛读。要求:分行读古诗,读正确字音,特别是预习时圈出的二类生字,读通句子。

  3、齐读。要求:读正确字音,读通句子。

  4、教师引读。(老师读每行的前两个字,学生读后三个字)边读边思考:这首诗里都藏了哪些景物?用符号画出来。

  5、指名回答。师生总结:这是一首有山、水、花、鸟的诗。这首古诗总共有几句?

  (三)读文识字

  学习第一句古诗,课件出示诗句

  1、谁愿意读第一句诗?自荐读。

  1)自荐读,并进行评价。

  2)去拼音读。

  2、这句诗中有两对反义词,谁发现了?

  指名回答。出示:远近 有无

  a、开火车读词语,复习、强调拼音。

  b、交流识字方法,认识“辶”,用做一做的方法理解“无”的意思。

  c、练习说话,巩固生字。

  1)说一说谁离自己近,谁离自己远。

  2)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

  3、出示词语:白色 听见 声音

  a、指名读,强调“听、声”的后鼻音。

  b、去拼音开火车读。

  c、交流识字方法,认识“ ”。

  预设:色 爸—色 +巴=色

  听 近—听 口+斤=听 一口吃一斤(听) 声 强调上面是“士”,组词。

  4、闭眼边想象画面边背这句古诗。

  课间活动:猜反义词

  1、老师领一胖男孩儿站在一起,请大家说反义词。

  2、自由说反义词。

  学习第二句古诗,课件出示诗句

  1、自荐读,并进行评价。

  2、去拼音开火车轮读。

  3、能找出藏在这句诗中的一对反义词吗?(来去)

  a、交流识字方法,用上“来、去”说一句话。

  b、识记“还”

  预设:还 辶+不=还 辶 远 近 还

  3、闭眼边想象画面边背这句古诗。

  4、梳理总结识字方法,巩固生字。

  反义词识字:远近 有无 来去 偏旁归类识字:远 近 还

  换一换识字:爸—色 近—听 天—无 猜字谜识字:一口吃一斤(听)

  5、齐读,展示读整首诗。

  6、你能背诵这首诗了吗?展示给大家听。

  (四)写字 出示生字“不”

  1、引导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2、老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练习写字,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写字的“三个一”。

  4、展示、评价。

  三、回顾总结,课后拓展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一首古诗,认识了10个生字,学会了一个生字,好多同学都能背诵这首古诗了,大家收获都不小呢。

小学一年级教学设计15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是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的。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载体,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化的,在教学中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体验与创造潜能的开发,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设计本课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下雨的情境,让学生转换角色,进入雨点的世界。以童趣为本,朗读为主,充分发挥想象,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互动学习,能读通课文,读懂课文。

  2、联系实际,使学生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了解雨点的动态变化,从而认识自然现象。

  3、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能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教学重点】

  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让学生读懂课文,认识雨点的动态变化。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雨点”(学生读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小雨点上那儿去啦?

  2、你们瞧:小雨点又沙沙地下起来了!<多媒体歌曲>多么欢快的小雨点,让我们一起走进小雨点的'世界。

  3、现在你就是可爱的小雨点,认真地读读课文,你想落进哪儿就落进哪儿。读后再与同桌交流一下。

  〔开头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雨中世界,创设美的意境,把学生带入其中,渲染了课堂气氛,为全文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调,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还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很快进入角色,感受小雨点的欢快可爱,为下文想象说话打下了伏笔。〕

  二、换位感悟:

  1、学生自读课文,同桌交流。

  2、集体对话交流:小雨点,你想落进哪儿?

  (学生选择学习课文段落)

  (一)生:我想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觉。

  (1)为什么呢?(因为池塘里的水一动也不动,我来到这里,就想好好地睡一觉。)

  (2)瞧,小雨点真的睡觉了。<多媒体雨点落在池塘里>

  (3)指导朗读:雨点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觉。

  老师真想来读读这句话(范读)谁来试一试---评议(他读得怎么样?)小雨点睡着了,(“睡觉”闪烁变色)我们不要吵醒它,齐读(边读边做动作。)

  (二)生:我想落进小溪里。

  (1)<多媒体小溪流淌图>小雨点来到小溪你看到了什么?

  (2)师引导:小溪里的水慢慢地流呀流,就向在----看着看着,小雨点也想--

  (3)你们看:<多媒体雨点落在小溪里>雨点真的在散步了!

  (4)指导朗读:雨点落进小溪里,在小溪里散步。

  谁想来读一读---评议(“散步”闪烁变色)赛读---齐读

  (三)生:我想落进江河里。

  (1)<多媒体江河奔跑图>来到江河,你看到了什么?此时你最想干什么?

  (2)瞧:<多媒体雨点落在江河里>小雨点呀小雨点,你要随着江河水跑到哪里去呀?(学生发散思维训练)

  (3)指导朗读:雨点落进江河里,在江河里奔跑。

  难怪雨点跑得那么快!它的作用可真不小。谁会读(指名读)—评议—赛读)(“奔跑”闪烁变色)师导:江河里的水流得很急,后浪推前浪,奔腾向前,真像在奔跑。多有力。让我们再有感情地读一读。(齐读)

  (四)生:我想落进海洋里,在海洋里跳跃。

  (1)我们一起去看看:<多媒体雨点落在大海里>咦,雨点你怎么跳起来了呀?你都看到了什么?

  (2)大海里波浪翻滚,雨点在大海里一会儿被掀到浪尖,一会儿被抛到浪底,就像在跳跃。此时雨点的心情怎样?看它张开的大嘴,仿佛在----(学生发散思维训练)<多媒体画面音乐>]

  (3)指导朗读:雨点落进海洋里,在海洋里跳跃。

  好快活呀!谁来读?(指名读)—评议:(跳跃)(“跳跃”闪烁变色)—赛读。多神奇、多有趣,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理解和体验。这样设计意在让学生入情入境,与小雨点融为一体,既富有童趣,又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地方,高兴落进哪儿就落进哪儿。这样有选择地学习,使学生兴趣徒增,想读、愿读、体验得更真切、更到位,而且生动。教师完全放手开放课堂,让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避免了繁琐的分析,让学生自读自悟,品味语言,学生在自由选择合适的句子朗读感悟时,让学生读读、想想、说说、趣味盎然,使课堂成为富有生命力的课堂。〕

  三、朗读巩固:

  让我们再来回忆一下所到的地方。

  1、<多媒体整个过程>现在让我们连起来向听课老师介绍一下:(齐读全文)

  2、指名朗读:你愿意问谁介绍就向谁介绍?(边说边演)

  3、指导背诵:谁能不看书、不看图就能把小雨点介绍出来?(指名边背诵边表演)

  〔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伙伴,摒弃了原先固定的同桌互读,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个体的尊重,体现了对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同时还注重语言的积累,将配乐表演融入背诵之中,让学生体验了学习的快乐。〕

  四、实践拓展:

  瞧,小雨点多开心哪!

  1、也是可爱的小雨点,我喜欢落在柳条上,在柳条上荡秋千。

  2、雨点,你还想落到哪儿去?(学生练习说话)

  你们这些小雨沙沙沙沙下得真欢呀!<多媒体歌曲>(学生唱)

  〔这一环节的设计,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联,大胆发挥想象,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3、春天被你们装扮得可漂亮了!你们瞧<出示多媒体春景图>学生观图美吗?刚才他们还在说悄悄话呢!说是感谢你们这群可爱的小雨点给他们带来得生机。你们高兴吗?希望你们能为大自然作更大的贡献。

  板书:

  池塘图,睡觉

  4、雨点,小溪图,散步

  江河图,奔跑

  海洋图,跳跃

  〔课文板书我主要以贴图为主,配以简洁的文字,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直接、简洁的板书再现了文章的语言,转文为图,将学生领进了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感受语言的童趣。〕

【小学一年级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一年级教学设计03-01

小学一年级画教学设计01-25

小学一年级体育教学设计01-27

小学一年级《画》教学设计04-09

小学一年级教学设计14篇03-18

小学一年级教学设计15篇03-17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04-11

小学教学设计03-01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