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3-01-10 11:18:04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数学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教学设计15篇

数学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二年级上册93~95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以夏天的海边为背景,创设了游泳、海滩游戏和大海中的船等情境,把分类统计的学习与海边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目的是通过统计游泳的人数,引导学生体会分类统计的必要,学习分类统计的方法;通过统计“海滩游戏的人数和海里船的只数”巩固统计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了分类比较和简单的统计,对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以及用一个统计表进行简单的统计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综合运用分类和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并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2、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分类统计的方法,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吗?夏天的海边可热闹了,想不想去看看?请看大屏幕。仔细观察画面,你看到了什么?

  谈话:看到在海滩上玩的这些小朋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随机板书:“捡贝壳、打球、堆沙、男、女、一共”等并及时解决,为后面的统计提供条件。)

  [评析: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明确探究的目标。]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小组合作,感知分类统计的方法。

  谈话: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怎样能让大家清楚的看出捡贝壳、打球、堆沙、男、女、一共各有多少人呢?(引导学生运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想不想自己统计?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统计表,请选择自己喜欢的表格进行统计。(提示不会写的字可以看黑板,也可以加拼音。)

  谈话:想一想,你是怎样统计的?这样统计能让大家知道什么?想好了跟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准备班内交流。

  [评析: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有利于增强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2、班内交流,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谈话:你是怎样统计的?通过你的统计表能让大家知道什么?和他们一样的举手,谁的方法跟他们不一样?哪不一样?(根据学生展示三种方法,及时填写“性别、项目、人数”等栏目。)

  [评析:引导学生比较异同,使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认识按性别统计能让大家知道男、女、一共各有多少人;按游戏的`项目统计能让大家知道捡贝壳、打球、堆沙、一共各有多少人。有利于他们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3、总结反思,体会分类统计的必要性。

  谈话:按照项目来统计能让大家知道捡贝壳、打球、堆沙、一共的各有多少人;按照性别进行统能让大家知道男、女、一共各有多少人。这样统计不仅知道男、女各多少人,还能知道各种项目各有多少人,这种统计方法就叫分类统计(板书课题)。

  想一想,分类统计时一般要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引导学生掌握分类统计的方法步骤:分一分,记一记。)

  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1、统计船的只数。

  (1)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分类统计的方法。再回到海边看一看。还有哪些问题可以分类统计呢?我们先来统计这些船的只数好吗?看到这些船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随机板书)能用分类统计的方法进行统计吗?

  (2)独立统计,解决问题。

  谈话:先自己选择表格进行统计,再把统计结果和小组内同学说说,准备班内交流。

  (3)班内交流,加深认识。

  谈话: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统计的?这样统计能让大家知道什么?还有不一样的吗?(引导学生明确,按大小分能让大家知道大、中、小和一共各有多少只;按……。)

  【评析:让学生分类统计船的只数。目的是巩固分类统计的方法,进一步体会分类统计的必要性。】

  2、统计游泳的人数。

  (1)独立思考。

  谈话:同学们,要统计游泳的人数,你打算怎么分类统计?想一想,小组内交流一下,看哪个小组的办法多。

  (2)班内交流。

  谈话:说一说,你们打算怎么分类统计?

  3、统计身边的事情。

  谈话:同学们,我们运用分类统计的方法,解决了海边的问题。其实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问题也需要分类统计,你想统计什么呢?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分类统计有什么好处?

数学教学设计2

  活动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幼儿认识“田”字中四个方位名称:左上格、左下格、右上格、右下格。

  2、乐意参与数学活动,主动完成操作材料。

  3、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与想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 动物图片 幼儿操作卡 铅笔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

  1、教师出示“田”字格让幼儿观察它的特点。

  2、为了方便我们给这四个格子取了不同的名字。

  3、教师边讲解边出示名称“左上格、左下格、右上格、右下格”。让幼儿辨认。

  二、动物找家

  1、教师出示小兔它家住在“右上格”,请个别幼儿示范找小兔的家。

  2、依次找到其他三个动物的家。

  3、教师出示一排连续的田字格让幼儿找一找有规律的图像宝宝的'家。

  4、个别幼儿分别自由尝试,教师指导幼儿。

  5、教师小结。

  三、图形找家

  1、教师简单讲解,幼儿倾听:根据前面已有的图形按规律接着画。

  2、幼儿四散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幼儿共同讲评。

数学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本节课“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由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发展。学生对什么是物体的体积,怎样计量物体的体积,以及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为什么是千进位等问题,都不易理解。为此,这部分教材加强了对体积概念的认识。教材主要是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物体观察中感悟到物体占有空间。然后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石头占据空间。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电视机、影碟机和手机的大小,说明不同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不同,从而引入体积概念。

  “体积单位”这部分内容教材是通过知识迁移类推引出来的。引导学生由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学习,想到要比较长方体的体积也需要用统一的体积单位。教材介绍了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在此基础上,教材分别说明各体积单位是棱长多长的正方体,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活动,建立这些体积单位的表象。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面积单位和正方体、长方体认识以及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于学生在生活中与物体有广泛的接触,所以也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这都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保障,但学生对体积的概念和体积单位还处于一种模糊的感性认识阶段,因为它将直接影响今后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的理解和空间观念的正确形成,因此让学生真正理解概念显得特别重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感悟体积的空间观念,建立体积概念。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的意义。学会用体积单位来描述物体的大小。能合理估计物体的体积的大小。

  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交流等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和感悟空间观念。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学习,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形成体积的概念,理解和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建立空间观念、形成体积概念。

  教学策略:

  1.运用“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的纵向联系解决知识重、难点。利用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

  2.在研究过程中重“操作”与“感受”,以达到培养学生“空间感”的目的。

  3.演示、观察法、小组合作研究法、有价值的接受式学习等。

  教学过程:

  一、实验演示,揭示并理解体积概念

  1、初步感受、认识空间。

  实验一:

  师:同学们好!今天的数学课我们来做几个小实验,看这是一个装满水的烧杯,这是一块石子,如果把石子放入到烧杯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生:水会溢出来。水会冒出来。水会洒出来。石块会下沉。

  师:真的是这样么?我们来看看。(教师动手实验)

  师:水为什么会溢出来?

  生:石头占了水的空间,把水给挤出去了。

  师:这说明石块占了空间。谁再举一个物体占空间的例子?

  生:冰箱占了空间。电视占了空间。

  师:看来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板书:物体占空间)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一让学生理解物体都是占有空间的,让学生在分析中学会总结。将空间这一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丰富学生的空间表象。]

  实验二:

  1、感知物体所占空间有大小

  师:我们再来做个小实验。这儿有两个同样的烧杯,里面有同样多的水,这还是刚才那块石块,这是铁块,(边说边拿起用细绳拴着的石块)如果将它们分别放入这2个烧杯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生1:水面肯定会上升。生2:水面上升的高度不一样。生3:水还有可能溢出来。

  师:好,我们就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做实验)

  师:水面真的上升了,而且上升高度不同,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生:这说明石块和铁块不仅占有空间,而且所占空间还有大小。有的大,有的小。(板书:大小)

  2、揭示并理解体积概念

  师:看来这些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占的空间有大有小。在数学中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课题: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3、齐读概念

  4、举例理解概念

  师:刚才大家提到的冰箱所占空间的大小就是冰箱的体积。谁能像老师这样举个例子?

  生1:电视所占空间的大小就是电视的体积。

  生2:手机所占空间的大小就是手机的体积。

  生3:黑板所点空间的大小就是黑板的体积。

  [设计意图:由“空间”到“物体要占空间”,再由“物体要占空间”到“每一样物体所占空间”多少的'不一样,引出物体的体积概念,步步相扣,层层推理,较好地处理好了体积概念的抽象。]

  二、探索常用的体积单位

  1、探究体积相差较多物体体积

  师:刚才,我们比较了物体的体积。接下来我们比较长方体的体积(课件:出示体积相差较多的2个长方体)它们的体积谁大谁小呢?

  生:用眼睛一看就是第一个长方体的体积大。

  2、统一体积单位

  ⑴猜测2个长方体体积大小

  师:那么这2个长方体你们认为哪个体积大?(课件:出示体积相等的2个长方体)

  生1:左边的长方体

  师:为什么你认为是红色的长方体体积大些?

  生:因为左边红色长方体比黄色长方体要宽,也比它的高度高一些。

  师:有这个可能

  生2:右边的那个长方体体积大,因为右边黄色长方体的长较长。

  师:有可能

  生3:我认为它们2个的体积一样大。因为虽然红色比黄色长方体高一些,宽大一些,但2个长方体的长差得较多,所以我认为它们的体积是一样大的。

  师:你注意到了长方体的长、宽、高,真了不起。

  (2)动手操作验证猜想

  师:到底谁说的对呢?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2个长方体学具,桌面上还有什么学具?

  生:

  ①长方体

  ②圆柱体

  ③小正方体

  ④大米

  ⑤绿豆

  ⑥沙子

  师:能否借助手中的学具知道谁的体积大吗?

  生:能

  师:你打算怎样做?

  生1:我把盒子中摆满小正方体,谁装的多谁的体积就大。

  生2:我有大米装满红色长方体,再将红色长方体中的大米倒入黄色长方体,如果有剩余红色长方体体积大……

  师:我们将学具装入长方体盒中,如果盒子的厚度不计,当摆满学具后,这些学具的体积就可以看作是长方体体积。

  (3)小组合作研究,进一步体会统一体积单位的重要性

  师:好,同学们选择喜欢的学具研究一下到底哪个长方体体积大。

  师:谁来说说你们组的结果?你们组用什么学具?结论是什么?(学生到前面具体操作演示汇报)

  生1:2个长方体体积相等。我们小组把沙子先装满红长方体中,再倒入黄色长方体盒中,发现正好,所以2个长方体体积相等。

  生2:这2个长方体体积一样大。我们用的是小正方体,红色长方体盒子中装满了108个,黄色长方体盒中也装满了108个,所以2个长方体体积相等。

  ……

  师:同学们借助手中学具比较出2个长方体的体积,有的用小正方体,有的用长方体,有的用大米,有的用绿豆等等,以后也用这些学具来测量物体的体积方便吗?

  生:太麻烦了,不方便。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大胆猜想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有实效性的教育活动中来,带着自己的猜想去验证使学生兴趣盎然,也能够为下一个教学环节使学生清楚地意识到统一体积单位做好铺垫。]

  (4)统一体积单位

  师:看来在比较体积时,要用到统一的体积单位。(板书完整课题:和体积单位)

  师:常用的体积单位之一有立方厘米,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它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板书:立方厘米cm3棱长1cm的正方体,体积是1cm3)

  ①师:那1立方厘米究竟多大呢?我们的学具中就有,能找到吗,每个人都把找到的举起来,互相看一看,说一说。

  ②师:闭上眼睛想一想1立方厘米有多大。

  ③师: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

  生:色子、粉笔头、手指的一节。

  ④师:老师手中的这块橡皮的体积大约是多少立方厘米?你是怎么想的?

  生:有6立方厘米大,橡皮的体积就是6立方厘米。

  ⑤师:这个长方体体体积有多大?如果我们还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测量它的体积可以吗?

  生:不合适,这个单位有点小了,太麻烦了。

  师:测量时就需要稍大一些的体积单位-----立方分米,用字母这样表示dm3。你用尺子量一量它的棱长是多少?它的体积就是1立方分米。

  (板书:立方分米dm3棱长1dm的正方体,体积是1dm3)

  ⑥师:用双手捧住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然后给同学动手演示一下1立方分米有多大。

  ⑦师: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分米?生自由回答。

  师:那么刚才这个长方体盒子的体积到底是多少呢?找个同学来摆一个和长方体盒子一样的长方体,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教师亲自拿长方体透明盒子去和学生摆好的比长、宽、高)

  生:体积相等,所以这个长方体体积是24平方分米。

  ⑧师:你有能帮工人叔叔想购买这些木材估计有多少?立方分米能解决么?我们用一个更大的体积单位,你们知道是什么?

  生: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教师适时板书:立方米m3棱长1m的正方体,体积是1m3)

  ⑨师:1立方米的空间究竟有多大呢?同学们用手演示一下好吗?

  (找6个同学给老师帮忙)

  师:现在我们用12根1米长的木棍,做一个1立方米的空间。大家看一看,你有什么感受?

  生:这占的空间比我想象的大多了。

  ⑩师:下面,我请几名同学用米尺量一下这个正方体的棱长。

  (学生活动动手量)

  师:通过大家共同努力我们认识了体积和体积单位。

  [设计意图:学生对一个新的概念的接受和形成需要不断地体验和强化,而操作性的体验强化可以提高学生形成新概念的效果。对于体积单位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这样的规定性知识虽然不需要学生的探究和讨论,但采用学生愿意接受的活动方式去解读知识和理解概念,体验概念是必要的。只有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学生的记忆才是扎实而有效的。]

  三、巩固反馈练习

  (书中练习)图中的长方体都是用棱长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的,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让学生理解一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它的体积就是多少。)

  四、全课小结

  师:如何能求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呢,下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研究,下课!

数学教学设计4

  ( 1 )计算出8 户居民在一个星期内使用塑料袋数量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可以使用计算器)

  ( 2 )根据他们使用塑料袋数量的情况,对楼中居民(共72 户)一个月内使用塑料袋的数量作出预测。

  课后反思:

  本课我把众数放在新旧知识的对比中学习。在认识众数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平均数和中位数。在新课的`引入中,我利用平均数和中位数制造了认知冲突;在新课的学习中,注重了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数学意义和统计意义的比较;在新课的练习中,强化了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在现实生活中的灵活运用。

数学教学设计5

  第一课时

  小数乘以整数

  教学内容:P2例1,做一做,P3例2,做一做,P7练习—第1~4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联系,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观察学案表格中因数和积的变化,并说说发现了什么。

  2.猜一猜:3.5×3=?为什么?

  二、引入尝试

  大家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⑴例1:燕子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

  ⑵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

  用乘法计算:3.5×3=10.5元

  3.5元=35角 35×3=105 105角=10元5角=10.5元

  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⑶理解意义:为什么用3.5×3计算? 3.5×3表示什么?(3个3.5或3.5的3倍.)

  (4)初步理解算理。怎样算的?

  (5)买5个4.8元的风筝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P2做一做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象这样的3.5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和 0.72×5你们会算吗?能不能将它转化为已学过的知识来解答呢?(生试算,指名板演。)

  (1)做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数学教学设计6

  一、探究式教学模式概述

  1、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含义。探究式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以类似科学探究的方式来展开学习活动,通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和探究,去弄清事物发展变化的起因和内在联系,从中探索出知识规律的教学模式。它的基本特征是教师不把跟教学内容有关的内容和认知策略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创造一种适宜的认知和合作环境,让学生通过探究形成认知策略,从而对教学目标进行一种全方位的学习,实现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可见,探究式教学主张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和探究知识的过程统一起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参与性。

  2、堂探究式教学的实质。课堂探究式教学的实质是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科学探究的过程来理解科学探究概念和科学规律的本质,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具体地说,它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是有一个以“学”为中心的探究性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有丰富的教学资源,而且这些资源是围绕某个知识主题来展开的。这个学习环境具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它使学生很少感到有压力,能自主寻找所需要的信息,提出自己的设想,并以自己的方式检验其设想。二是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使学生在研究中能明确方向。这说明探究式教学的本质特征是不直接把与教学目标有关的概念和认知策略告诉学生,取而代之的是教师创造出一种智力交流和社会交往的环境,让学生通过探究自己发现规律。

  3、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特征。

  (1)问题性。问题性是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关键。能否提出对学生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问题,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是探究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恰当的问题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并引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提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科学家的探索过程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探究式教学的重要使命。

  (2)过程性。过程性是探究式教学模式的重点。爱因斯坦说:“结论总以完成的形式出现,读者体会不到探索和发现的喜悦,感觉不到思想形成的生动过程,也就很难达到清楚、全面理解的境界。”探究式教学模式正是考虑到这些人的认知特点来组织教学的,它强调学生探索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亲身感悟。

  (3)开放性。开放性是探究式教学模式的难点。探究式教学模式总是综合合作学习、发现学习、自主学习等学习方式的长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探究式教学模式要面对大量开放性的问题,教学资源和探究的结论面对生活、生产和科研是开放的,这一切都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二、教学设计案例

  1、教学内容:数字排列中3、9的探究式教学。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数字排列的知识,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过程中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逻辑推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归纳等综合能力,让学生体会到认识客观规律的一般过程。

  3、教学方法:谈话探究法,讨论探究法。

  4、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教师:在高中数学第十章的教学中,有关数字排列的问题占有重要位置。我们曾经做过的有关数字排列的题目,如“由若干个数字排列成偶数”、“能被5整除的数”等问题,只要使排列成的数的个位数字为偶数,则这个数就是偶数,当排列成的数的个位数字为0或5时,则这个数就能被5整除。那么能被3整除的数,能被9整除的数有何特点?

  (2)提出问题。

  问题1:在用1、2、3、4、5、6六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中,是9的倍数的共有()

  A、36个B、18个C、12个D、24个

  问题2:在用0、1、2、3、4、5这六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自然数中,有多少个能被6整除的五位数?

  (3)探究思考。点评:乍一看问题1,对于由若干个数字排列成9的倍数的问题,如:81、72、63、54、45、36、27、18、9这些能够被9整除的数的个位数字依次是1、2、3、4、5、6、7、8、9。因此,要考察能被9整除的数,不能只考虑个位数字了。于是,需另辟蹊径,探究能被9整除的数的特点,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教师:同学们观察81、72、63、54、45、36、27、18、9这些数,甚至再写出几个能被9整除的数,如981、1872等,看看它们有何特点?

  学生:它们都满足“各位数字之和能被9整除”。

  教师:此结论的正确性如何?

  学生:老师,我们证明此结论的正确性,好吗?

  教师:好。

  学生:证明:不妨以n是一个四位数为例证之。

  设n=1000a+100b+10c+d(a,b,c,d∈N)依条件,有a+b+c+d=9m(m∈N)

  则n=1000a+100b+10c+d

  =(999a+a)+(99b+b)+(9c+c)+d

  =(999a+99b+9c)+(a+b+c+d)

  =9(111a+11b+c)+9m

  =9(111a+11b+c+m)

  ∵ a,b,c,m∈N

  ∴ 111a+11b+c+m∈N

  所以n能被9整除

  同理可证定理的后半部分。

  教师:看来上述结论正确。所以得到如下定理。

  定理:如果一个自然数n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9整除,那么这个数n就能够被9整除;如果一个自然数n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那么这个数n就能够被3整除。

  教师:利用该定理可解决“能被3、9整除”的数字排列问题,请同学们先解答问题1。

  学生:尝试1+4+5+6=16,1+3+4+5=13,2+3+4+5=14,2+4+5+6=17,1+2+3+4=10,1+2+5+6=14。

  教师:启发学生观察这些数字有何特点?提问学生。

  学生:可以看出只要从1、2、3、4、5、6这六个数中,选取的四个数字中含1(或2),或者同时含1、2,选取的四个数字之和都不是9的倍数。

  教师:请学生们继续尝试选取其他数字试一试。

  学生:3+4+5+6=18是9的倍数。

  教师:因此用1、2、3、4、5、6六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中,是9的倍数的数,就是由3、4、5、6进行全排列所得,共有=24(个)。

  故应选D。

  (4)学以致用。

  问题2:在用0、1、2、3、4、5这六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自然数中,有多少个能被6整除的五位数?

  教师:从上面的定理知:如果一个自然数n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那么这个数n就能够被3整除。同学们对问题2有何想法?

  学生讨论:

  学生1:被6整除的五位数必须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3整除,故能被6整除的五位数,即为各位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的五位偶数。

  学生2:由于1+2+3+4+5=15,能被3整除,所以选取的5个数字可分两类:一类是5个数字中无0,另一类是5个数字中有0(但不含3)。

  学生3:第一类:5个数字中无0的五位偶数有。

  第二类:5个数字中含有0不含3的五位偶数有两类,第一,0在个位有个;第二,个位是2或4有,所以共有+ 。

  学生4:由分类计数原理得:能被6整除的无重复数字的五位数共有+ + =108(个)。

  (5)概括强化。

  重点:了解数字排列问题的特点,理解掌握数字排列中3、9问题的规律。

  难点:数字排列知识的灵活应用。

  关键:证明的思路以及定理的得出。

  新学知识与已知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已知知识“由若干个数字排列成偶数”、“能被5整除的数”等问题,只要使排列成的数的个位数字为偶数,则这个数就是偶数,当排列成的数的个位数字为0或5时,则这个数就能被5整除”。新学知识“如果一个自然数n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9整除,那么这个数n就能够被9整除;如果一个自然数n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那么这个数n就能够被3整除。都是数字排列知识,要学会灵活应用。

  (6)作业。请同学们自拟练习题,以求达到熟练解决此类问题的目的。

  总之,探究式教学模式是针对传统教学的种种弊端提出来的,新课程改革强调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的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并强调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数学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和“个位”,认识计数器,并能正确地书写11~20各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十位”和“个位”。

  教学难点:

  写数,体验计数单位“十”。

  教学过程:

  一、

  1、拍手数数20以内的数。

  从1数到20,从20数到1。

  2、说出下列各数分别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出示数字卡片,指名学生认读。

  13、10、17、19、20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数11~20各数,并知道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我们不仅要学会数数、读数而且还要学会写数。那么这些数怎么样写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写法。)

  二、

  1、动手操作,初步感知数位。

  出示数位表。

  2、利用计数器写数。

  出示计数器。

  观察: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

  (计数器右边起第一档叫个位,右边第二档叫十位,十位上有几个珠就表示几个十,个位上有几个珠就表示几个一,合起来就在个位上写几。)

  让学生写出11,请一名学生板演。

  师:写数时要注意先写十位上的数,要从高位写起。

  出示小黑板,小棒图。

  师:这个数是多少根小棒?(生:11根。)

  师:11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请大家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一写。

  3、课件演示17的写法。

  完成后,四个人一组摆小棒,写数。

  讨论:20个位上的'0该不该写?为什么?

  教师小结:要写0,因为个位的0起着占位的作用,表示个位一个也没有。

  三、

  1、用数字卡片摆出下面各数。

  十六、十一、十九、十四、十七、二十

  2、教材第75页“做一做”。

  同学们,你们的收获一定不少,你能与大家分享吗?

  教学反思

  本节课要求学生会正确书写11~20各数,初步认识数位“个位”、“十位”。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数位”,我是这样说的:我们小朋友在教室里都有座位,数写出来的时候,每个数字也要“坐”个位置,数字所占的位置我们就把它叫做“数位”(对孩子们只能这样讲了),学生似乎有点理解,再教学“个位”、“十位”就显得容易了许多。但学生对于十位是以“十”为计数单位难以接受,不明白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2表示2个“十”,他们理解是:十位上的1表示10,2表示20,还停留在以“一”为计数单位。在练习时,我问大家:17这个数中的1在哪个数位上?表示多少?7呢?大多

  数学生回答是:1在十位上,表示10,7在个位上,表示7。在他们头脑中还没有形成以“十”为单位这个概念,没办法,只有慢慢来。

数学教学设计8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零指数幂和负指数幂公式并能运用其进行熟练计算.

  2.培养学生抽象的数学思维能力.

  3.通过例题和习题,训练学生综合解题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4.渗透公式自向运用与逆向运用的辩证统一的数学思维观点.

  二、重点·难点

  1.重点

  理解和应用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

  2.难点

  理解和应用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及作用,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小于1的数.

  三、教学过程

  1.创造情境、复习导入

  (l)幂的运算性质是什么?请用式子表示.

  (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①69600

  ②-5746

  (3)计算:①

  ②

  ③

  2.导向深入,揭示规律

  由此我们规定

  规律一: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

  同底数幂扫除,若被除式的指数小于除式的'指数,

  例如:

  可仿照同底数幂的除法性质来计算,得

  由此我们规定

  一般我们规定

  规律二: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p(p是正整数)次幂等于这个数的p次幂的倒数.

  3.尝试反馈.理解新知

  例1计算:(1)(2)

  (3)

  (4)

  解:(1)原式

  (2)原式

  (3)原式

  (4)原式

  例2用小数表示下列各数:(1)

  (2)

  解:(1)

  (2)

  练习:P141 1,2.

  例3把100、1、0.1、0.01、0.0001写成10的幂的形式.

  由学生归纳得出:①大于1的整数的位数减1等于10的幂的指数.②小于1的纯小数,连续零的个数(包括小数点前的0)等于10的幂的指数的绝对值.

  问:把0.000007写成只有一个整数位的数与10的幂的积的形式.

  解:

  像上面这样,我们也可以把绝对值小于1的数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

  例4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0.008、0.000016、0.0000000125

  解:

  例5地球的质量约是 吨,木星的质量约是地球质量的318倍,木星的质量约是多少吨?(保留2位有效数字)

  解:

  (吨)

  答:木星的质量约是 吨.

  练习:P1421,2.

  四总结、扩展

  1.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

  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的规律:

  (1)绝对值较大的数,n是非负整数,n=原数的整数部分位数减1.

  (2)绝对值较小的数,n为一个负整数,原数中第一个非零数字前面所有零的个数.(包括小数点前面的零)

  五、布置作业

  P143A组4,5,6;B组1,2,3,4.

  参考答案

  略.

  六、板书设计

  投影幕

  引入:

  例2

  例4

  例3

  例5

  例1

  练习

  练习

数学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认识圆环的特征,掌握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合理地进行计算。

  2、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概括的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圆环面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圆环面积公式的应用。

  教具准备:光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32 42 52 82 92 202

  2π 3π6π 10π 7π 5π

  2、思考:

  (1)圆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怎样计算?二者有何区别?

  (2)求圆的面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三、新课。

  1、教学环形面积。

  (1)例2 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个圆环,内圆半径是2cm,外圆半径是6cm。它的面积是多少?

  已知:R=6厘米 r=2厘米 求: s=?

  3.14×62 3.14×22

  =3.14×36 =3.14×4

  =113.04(平方厘米) =12.56(平方厘米)

  113.04-12.56=100.48 (平方厘米)

  第二种解法:3.14×(62-22)=100.48(平方厘米)

  (2)小结: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S=πR2-πr2 或 S=π×(R2-r2)

  2、完成做一做: 一个圆形环岛的直径是50m,中间是一个直径为10m的圆形花坛,其他地方是草坪。草坪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1、学校有个圆形花坛,周长是18.84米,花坛的面积是多少?

  选择正确算式

  A、(18.84÷3.14÷2)2×3.14

  B、(18.84÷3.14)2×3.14

  C、18.842×3.14

  2、环形铁片,外圈直径20分米,内圆半径7分米,环形铁片的面积是多少?

  3、课堂小结。

  (1)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

  (2)求圆的面积时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有几种情况?怎样求出圆面积?

  已知半径求面积 S=πr2

  已知直径求面积 S=π()2

  已知周长求面积 S=π()2

  (3)环形面积: S=π(R2-r2)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谈谈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课本P70第4、6、7题。

数学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使学生能根据条形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科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的过程,体验最简单的统计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借助生动、形象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并通过实例感受统计的必要性。

  策略与方法:采用独立操作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课前准备:

  教师:

  1、小松鼠图片。

  2、例1鲜花图及涂好的条形统计图各一份。

  3、画“正”字的数据统计图片。

  4、五张图片:香蕉、苹果、梨、桃、其它

  学生:

  1、每生自备两份画有红、黄、蓝、粉四色小花的纸片,其中一份正反面都要画。

  2、例2统计图、统计表每生一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铺陈出新

  教学例1

  1、情境引入

  教师(神密的):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位小客人。

  出示小松鼠图片。

  教师:它想和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欢迎吗?(学生兴奋的说:欢迎)小松鼠说:“今天森林里正举行鲜花会呢。同学们想去看看吗?闭上眼睛老师带同学们去。

  出示93页的鲜花图。

  教师:笛笛,到了,请同学们下车吧。同学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们纷纷提出问题,教师不做回答。

  教师:要想解决同学们的这些问题,就让我们先来做一项工作吧。打开课本93页,同学们能在这幅图上表示出各种花的多少吗?

  学生:能!

  教师:那就拿起笔来,开始行动吧!看谁的作品又对又漂亮、整齐。

  设计意图:抓住低年级小学生喜欢小动物的特点,把小松鼠恰当引入课堂,足以使学生们眼前一亮,注意力尽被吸引,同时也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设计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统计图,意在给学生提供独立思维,独立操作的空间,以开发孩子的潜能。

  2、展示成果。

  教师:哪位同学愿意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

  指名同学到讲台上展示并讲解自己的操作步骤。注意引导学生讲清图中每一部分,如:“()盆”表示什么?数据从何来?小格子表示什么?怎么知道哪一条表示什么花?

  其它同学到讲台前面来听、看。(意在为学生创设争相发言的自然氛围)

  引导学生自我对照。对的举左手,不对的举右手。(意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教师:请认为自己作品很棒的同学,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身边的同学和听课的教师。(意在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也起到交流学习的作用)

  教师:小松鼠也做好了,让我们帮它检查一下好吗?(意在引出教师自备的统计图,便于学生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3、 看图提出问题。

  教师:有什么问题或有什么信息要带给大家吗?

  4、 比较实物图和统计图,看哪幅图能很快帮我们回答问题?能让我们一眼看出哪种花最多?哪种花最少?

  5、小结

  教师:刚才我们做的这些工作,就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统计(板书课题)它在我们学习生活中有很多用处,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学好?

  学生异口同声的说:有!

  教师:好,那就让我们一起加油吧!请同学们回到座位上。

  二、全面探究新知

  1、收集数据。

  教师:小松鼠想和我们大家交朋友,就要更多的了解同学们。它想知道每位同学最喜欢这四种颜色中的哪一种。(自然过渡到对例2的探究中)

  学生纷纷说。

  教师:请同学们在小卡上选自己最喜欢颜色花的下面画上记号。交给老师,好吗?

  教师把收集的纸条握在手中,神秘的问:现在同学们最想知道什么呢?

  学生纷纷说。

  教师:那现在我们就要先来记录一下数据了。

  教师读,学生记。学生跟不上,纷纷表示抗议。(此环节意在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教师:跟不上,那怎么办呢?

  面对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收集数据简捷、方便。

  如果学生说不出可以提示:以前数图形个数时,数一个就做一个记号。(意在实现知识潜移)

  讨论后,学生汇报结果,好的方法给以充分肯定。如果学生能说出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就要给以高评价,如果不能说出就以小松鼠引出。

  教师:小松鼠看到大家想这么多方法,可高兴了,它也想了一种方法,让我们一起看看。

  出示“正”字的数据统计图片。

  教师:老师读一个,就画一笔,数一数“正”字几笔?代表几个人?这种方法有什么好处呢?

  师生一起探讨用画“正”字方法统计数据的方法与好处。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从刚才讨论的方法中选自己喜欢的一种,再来试一试,好吗?哪位同学喜欢用画“正”字的方法呀?在黑板上收集数据(意在重点向学生推荐这种方法)。

  收集完后,叫学生汇报,并说明用什么方法收集的。

  2、数据的整理

  引学生把收集的数据整理到统计表中,填完后集体订正。

  教师:同学们看着这张表能把这图完成吗?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与同桌合作完成,比一比,看谁的作品好,下课后贴在板报上。同学们可要好好表现呀。

  3、 展示成果,描述数据

  注意处理以下几个问题:

  ① 涂的对不对?

  ② 整齐、美观的引导学生自评,教师给以恰当点评。

  ③ 引导学生讲清操作步骤。图中每一部分的意义,频数范围有何作用?怎样快,美观?

  ④ 重点引导学生看图提出问题或发布信息。

  4、 总结统计的作用

  指名学生到讲台上来,指着同学们问。

  教师:你能看出我们大家喜欢什么颜色的人最多吗?喜欢什么颜色的人最少吗?

  学生:不能。

  教师:那再让我们看看统计图吧。

  学生通过对比会发现统计图的作用。

  学生:统计图能帮我们一眼看出数据的多少,能帮我们解决好多问题,让我们发现好多有用的信息。

  教师:是呀,随着年级的升高,我们会学到更加丰富的统计知识。

  5、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收获。

  三、 实践应用

  教师:这节课就要结束了,小松鼠学会了好多知识,可高兴了。它说:快六一儿童节了,到时它还要来和我们大家一起过节日。还想为我们大家准备两样水果,可是准备哪两样呢?

  出示水果图。

  教师:请同学们在自己最喜欢的水果下面做记号。

  师生统计之后。

  教师:小松鼠要回去为我们大家准备礼物了,让我们和它说“再见”吧。(意在让学生感受到统计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同时也对学生进行礼貌教育,与课始的情境创设回应)

数学教学设计11

  教材分析:

  《沏茶问题》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中的内容。本节课主要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事例让学生尝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求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新课标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能很容易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这里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求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优化问题是人们经常要遇到的问题,虽然它是新教材新增的内容,但四年级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经验,例如生活中他们会注意怎么做会省时些,只是更多的是无意识的,要实现从经验到数学方法再到实践的跨越有些难度,所以本节课从学生身边的简单事例出发,让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启发,唤起生活中的经验,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制定以下目标: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用合理快捷的方式解决沏茶这一简单的生活问题,懂得在同一时间内,所做的事情越多,效率就越高。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能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

  3、情感态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逐步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学习重点:我会根据具体事件的情况,通过调整事件顺序,合理安排时间。

  2、学习难点:我会画简单的事件流程图。

  学习准备:

  多媒体课件、沏茶六个步骤的`卡片

  学习过程:

  一、快乐的早上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小明。这节课我们跟随小明一起走进数学广角,去看看他的星期天是怎样渡过的吧!

  师:星期天,小明快乐的早餐是泡一包方便面,快乐的工作是扫地。你们猜:聪明的小明会怎样合理安排这两件事情呢?

  生:我猜他会在泡方便面的时候去扫地,扫完地了,方便面也可以吃了。

  师:能说一说你这样安排的理由吗?

  生:这样可以节约时间。

  师:(竖起大拇指)你和小明一样聪明。

  师:这时,小明妈妈的好朋友李阿姨来了,妈妈让小明去给李阿姨沏杯茶,你们想知道爱动脑筋的小明是如何解决沏茶问题的吗?

  生:想~

  师:(边说边板书)沏茶里面可是有大学问呢!(板书:沏茶问题)

  二、快乐的招待客人

  1、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沏茶前都要做些什么准备共工作呢?

  多媒体出示沏茶六步骤。

  2、小组内交流:

  出示探究要求:

  (1)小组讨论,怎样安排比较合理并且省时间?用流程卡摆一摆。

  (2)计算所需的最少时间。

  3、小组汇报交流

  让学生去黑板上摆一摆流程图(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指导,引导学生说出烧水的时候可以去做别的事情)并算出所用的最少时间是11分钟。

  多媒体展示:

  洗茶壶 → 接水 → 烧水 → 沏茶

  (1分钟)(1分钟)(8分钟)(1分钟)

  找茶叶

  洗茶杯

  4、举例: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可以像沏茶这样通过合理安排来提高效率,节省时间?(例如:我在用洗衣机洗衣服的同时可以去打扫房间)

  5、师:想一想:怎样合理安排时间呢?

  沏茶问题并不难,

  弄清顺序是关键。

  同时干的同时干,

  加快速度省时间。

  (多媒体出示沏茶问题童谣,并解释:同时干的同时干,在等待的时间里,同时做的事情越多越节省时间。)

  三、快乐的午餐

  1、师:同学们非常快速的帮助小明解决了沏茶问题,中午到了,小明想要做一顿美味的午餐来招待李阿姨,请同学们算一算,小明做美味午餐最快需要多长时间?

  出示:做饭时需要做的事情:

  洗菜 洗锅 炒菜 放米和水 切菜 煮饭

  3分钟 1分钟 12分钟 2分钟 5分钟 20分钟

  2、你能设计出一种最省时的方案吗?

  请你用流程图把你的想法表示出来,并计算出所用时间。

  3、找学生订正,边说边演示

  洗锅 → 放米和水 → 煮饭

  (洗菜、切菜、炒菜)

  列式是:1+2+20=23分钟。

  师:同学们,小明做丰盛的午餐最快需要23分钟,你们做对了吗?请做对的同学用红笔打钩,做错的同学进行修正。

  四、快乐的下午,帮助同学,我最棒!

  1、师:招待完李阿姨,小明下午去找同学小红玩了,哎呀,小红生病了。

  小红:“我感冒了,吃完药后要赶快休息”小红请小明帮忙安排时间,看看怎样最快吃完药去休息呢?

  我们来帮小红安排以上事情,最少要用( )时间。请画出事件流程图。

  五、课堂小结

  我们和小明同学度过了快乐的一天,看看小明还有什么问题吧?

  1、同学们,你们和我一起 学习开心吗?

  2、你有什么收获呢?和我一起分享吧!

  师:听到同学们的回答,就知道这节课的知识掌握的特别扎实,爱迪生曾说过: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

  “老师把这句话送给大家,希望大家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

  六、板书设计

  沏茶问题

  洗茶壶 → 接水 → 烧水 → 沏茶

  (1分钟)(1分钟)(8分钟)(1分钟)

  找茶叶

  洗茶杯

  1+1+8+1=11(分钟)

数学教学设计12

  数学活动是数学教育在活动中进行,活动是形式,是实现目标的手段,让学生通过活动学习数学,让活动贯穿始终。活动中既包括操作性活动(动手),也包括观念性活动(动脑),做数学活动时要注意调动学生动脑、动手、动眼、动口,多种感觉器官密切配合,协调活动,学生通过画一画、拼一拼、摆一摆、量一量、剪一剪、数一数等形式,在 “ 做中学 ” 、 “ 学中做 ” 。教、学、做合一,让学生在活 动中感受到轻松、快活。学生在活动中,体脑结合,手脑并用,减轻了学习负担,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发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进一步发展。

  教学中数学活动的设计,教师应在教学设计中把学生的活动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动学习状态,能积极主动地动手、动口、动眼、动脑,使教学成为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显然,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学生活动,体现了人文取向。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鲜明特征。

  数学活动的设计应注意几点:

  1、体现知识的发生过程

  教学过程不是只关注掌握知识结论,更要关注学生对知识发生过程的理解。因而在教学设计中,教师不应急于把结论告诉学生,而应当为学生创设思维活动的机会,特别是有利于求异思维发展的教学环境。重视教学的“过程”,让学生参与到“过程”中来,并在“过程”中享受到比较充分的思想和行为自由,获得比较宽广的活动空间,为创造思维的培养提供最基本的条件。

  2、激励学生主动参与

  在设计中,要运用多种方式、途径和策略,引发和激励所有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活动,使学生学会选择,学会参与,多给学生自我设计、自我操作及交流评价的机会,多给学生一些自由表达思想与情感的机会。

  3、注重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生生互动的有效形式,它有利于扩大参与面,为学生提供更大的自由空间和更多的相互交流的机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抓住时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动获取知识。

  通过学习使我受益匪浅,从中弥补了很多不足,我会把所学知识应用于今后的教学之中,努力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数学教学设计13

  活动目标:

  一、巩固红黄蓝三原色的认识,学习按物体的大小、颜色进行分类,在游戏中发展数数能力。

  二、乐意与同伴交流,乐意参与游戏,乐意体验共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大猫、小猫(蓝色、黄色)的胸卡若干。

  2、红、黄、蓝小鱼若干、一大一小锅子各一。

  3、小篓子人手各一。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让幼儿自主选择角色,巩固黄蓝两种颜色的认识,并导入活动。

  1、扮演角色:小朋友,我是猫妈妈,你们都是我的猫宝宝,妈妈这儿有许多小猫的胸卡,喜欢做蓝猫的就找蓝色的小猫卡片挂上,喜欢做黄猫的就找黄色的卡片挂上。挂好卡片赶紧找个圆点坐下来。

  2、找宝宝:呀,你们都是我的宝宝啦!开心吗?开心的'就叫一声猫叫?让我瞧一瞧,你是什么颜色的小猫啊?还有谁也是小蓝猫呢?小蓝猫来让妈妈抱一下,我们亲亲热热一家人,开心吗?开心的就大声地叫两声。妈妈的小黄猫在哪里?也来让妈妈抱一下。开心的叫三声?

  3、选择路线

  师:宝宝们,你们长大了,能告诉妈妈你们有什么本领?好,今天妈妈在草地上晒了许多鱼干,想请你们帮妈妈去收鱼干,愿意吗?去草地有两条路,一条是黄色的,一条是蓝色的,我们的黄猫、蓝猫该走哪条路呢?赶快到路口排队。过渡:听着音乐小猫跟猫妈妈去草地。

  师:宝宝们,跟着妈妈去草地吧,路上不能你推我挤,注意安全。我们一个跟着一个走。

  二、基本部分

  一)小猫收鱼干,巩固对三原色的认识,发展三以内的数数能力。

  (1)师:宝宝们,草地到了,你们看妈妈晒的鱼干多吗?有些什么样的鱼干呢?(引导幼儿说出颜色不同)现在我们可以收鱼干啦!在草地上当心把小草踩坏了,也不能摘小草。小猫们爬一爬,找一找,一只小猫收一条鱼干。你收到的是什么颜色的鱼干呢?快把收到的鱼干放在口袋里吧。收到鱼干高兴吗?用动作表示一下:耶!

  (2)请宝宝们爬一爬,找一找,收一条跟自己一样颜色的鱼干。并请小猫相互检查一下收的鱼干是否正确。

  (3)请每只小猫去收一条红色的大鱼干。你收到了一条什么样的鱼干呢?

  师:呀,还有些鱼干请猫阿姨给我们收吧,不早了,我们也该回家了。看看哪条路大,哪条路小?请黄猫在大一点的路上走,蓝猫在小一点的路上走(听音乐动作)

  二)小猫数鱼干,感知三以内鱼干的数量。

  (1)、师:到家了,每只小猫把口袋里的鱼干倒在小筐里,数数看你收了几条鱼干。(每人自己数--师幼一起数)还有谁也是收到3条鱼干呢?

  (2)、你收到的红鱼干给妈妈看看,有几条呢?(让幼儿自己数数)你收到的黄鱼干给妈妈看看,有几条呢?(让幼儿数数)你收到了几条蓝鱼干?(目测)

  三)小猫烧鱼,按大小给鱼干分类

  (1)师:宝宝们,肚子饿吗?妈妈来烧鱼干给宝宝吃,好吗?你们看妈妈这儿有几只锅子?两只一样大吗?大鱼干应该放哪个锅子烧?小鱼干放哪个锅子?请你们把手中的鱼干一条一条放进锅里。大鱼干放在大锅里,小鱼干放在小锅里。

  (2)幼儿放鱼,老师对幼儿的行为做即时的检验:是否放对了大鱼和小鱼。儿歌:小猫小猫要烧鱼,大鱼放在大锅里,小鱼放在小锅里。

  师:呀,两只锅里现在变成许多鱼了。

  三、结束部分

  师:鱼儿烧好了,香喷喷的,真好吃啊!瞧!宝宝们想尝一尝吗?来跟着妈妈一起去洗手,吃鱼干喽!

  活动延伸:游戏《卖鱼》

数学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能借助数轴初步理解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

  负数的意义和数轴的意义及画法。

  【教学指导】

  1.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认识。

  负数的出现,是生活中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需要。教学时,教师应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实例,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些素材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出现负数的必要性,并通过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对比,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在引入负数以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实际例子,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通过大量的事例加深对负数的认识,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把握好教学要求。

  对负数的教学要把握好要求,作为中学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过渡,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负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这里不出现正负数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什么样的数是负数,只要求学生能辨认正负数。关于数轴的认识,这里还没有出现严格的数学定义,

  而是描述性的定

  义,只是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在直线上表示正数和0的经验,迁移类推到负数,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所对应的点。

  3.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创设了开放性的思维空间,在解决问题时应着眼于让学生自主地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题思路。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答案,对于学生有道理的阐述,教师要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逐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3课时:

  负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 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 1课时

  【知识结构】

  第1课时 负数的初步认识(1)

  【教学内容】

  负数的初步认识

  (1)(教材第2页例1)。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重点难点】

  体会负数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情景导入】

  1.教师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教材第2页主题图。(有条件的可播放天气预报视频)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图中内容。(教师:观察上图,你能发现什么?0℃代表什么意思?-3℃和3℃各代表什么意思?)

  引出课题并板书:负数的初步认识(1)

  【新课讲授】

  教学教材第2页例1。

  (1)教师板书关键数据:0℃。

  (2)教师讲解0℃的意思。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如-3℃表示零下3摄氏度,读作负三摄氏度。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可省略不写:如+3℃表示零上3摄氏度,读作正三摄氏度,也可以写成3℃,读作三摄氏度。

  (3

  )我们来看一下课本上的图,你知道北京的'气温吗?最高气

  温和最低气温都是多少呢?随机点同学回答。

  (4)刚刚同学回答得很对,读法也很正确。

  (5)了解了北京的气温,下面我想请同学告诉我哈尔滨的气温,它与上海气温比较又怎样呢?用手势告诉大家好吗?

  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反馈。

  (6)请同学们把图上其它各地的温度都写出来,并读一读。

  (7)教师展示学生不同的表示方法。

  (8)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用“+”和“-”就能准确地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第1题。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答案:-18℃温度低。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1课时 负数的初步认识(1)

  0℃

  -3℃

  3℃(+3℃)

  通过温度的概念,初步学习负数,理解气温高低与温度的关系,是负数学习的第一步。

  第2课时 负数的初步认识(2)

  【教学内容】

  负数的初步认识

  (2)(教材第3页例2)。

  【教学目标】

  通过呈现存折上的明确数据,让学生体会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体会负数的含义。

  【重点难点】

  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初步理解负数的含义。

  【情景导入】

  教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一起学习了气温的表示,谁能说一说温度都是怎样读写的?

  组织学生讨论回忆上一课内容。

  师:很好,大家都很棒。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负数知识。

  引出课题并板书:负数的初步认识(2)

数学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通过观察、比较、估计和测量等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和几厘米的长度观念。

  2、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掌握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在估计和测量的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实践能力。

  3、在具体测量活动中,初步感受测量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建立1厘米和几厘米的长度概念和用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和几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直尺、软尺、卷尺、小正方体、长方形,小棒、方格纸

  学具:每人一把学生尺、一个小学具袋(小正方体、小棒和小长方形)。

  一个大学具袋(花生、红豆、长方体、橡皮、方格纸、小棋子)一张作业纸。

  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你对线段有怎样的认识?(小组交流后自由汇报)

  2、判断下面哪些是线段,哪些不是,并理由。

  3、小结:线段必须是直的,而且还要有两个端点。

  二、探究新知

  1、引入新课:

  (1)请同学们量一量课桌的宽,看看有多长?

  (2)自由汇报。

  (3)质疑:为什么他们说的数不同?

  (4)小结:为了更加准确,一般情况下我们用尺子来量。要量出物体的长度,首先要认识尺上的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较小的长度单位“厘米”。(板书课题)

  2、认识厘米

  (1)观察尺上的“厘米”刻度。

  ①拿出自己的尺子,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跟你同位说说。

  ②自由汇报。

  ③出示米尺图,告诉学生:这是米尺的一部分,它上面一个又一个的刻度叫刻度线,刻度线的数字表示所对应的刻度长多少,看左端的刻度数字写着“0”。声明:刻度由此开始,从0到1是1厘米,从1到2也是1厘米……每一个这么长就是1厘米。(板书:1厘米)那么从0到3的长度就是3厘米,从0到7的'长度就是7厘米。

  (2)看刻度回答:“0”在哪里?0到1的长度是几厘米?1到2是几厘米?3到4呢?从刻度0到5是几厘米?从0到10呢?

  (3)请学生用食指、拇指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

  (4)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5)在直尺上观察2厘米、5厘米各有多长,再用手比划出它们的长度。

  3、教学量一量。

  (1)出示一支铅笔:你有办法知道这支铅笔的长度吗?你认为该怎么量?根据学生的回答,强调示范:铅笔的一端要与尺子的0刻度对齐,铅笔的另一边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2)动手测量后,指名说一说铅笔的长度。

  (3)想一想:在量的时候为什么铅笔的左边要对准0刻度?不对齐行吗?

  (4)打开课本第51页,学生看书将例题中括号填完整。

  (5)小结:在量物体长度时,一般要把物体的左端与尺子的0刻度对齐,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4、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

  5、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第一条长几厘米?是整厘米数吗?那么它接近几厘米?为什么?第二条呢?

  (2)小结:在我们量一条线段或物体的长度时,不一定是整厘米数,只要接近几厘米,我们就说它大约几厘米。

  6、画线段

  (1)教师示范,学生观察:①先对着0刻度,点出一个端点;②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到所要的刻度4;③点上另一个端点。

  (2)学生按这样的方式试画。

  (3)提问:我们怎样画一条线段?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4、5题。

  四、课堂总结,反思评价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这堂课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么?

  五、拓展延伸,实践运用。

  师:瞧,老师新买了一个杯子,我想美化一下我的杯子,在这一圈贴上一张彩纸,彩带要多长呢?可这尺子不好量,怎么办呢?学生说方法?(有的用皮尺围绕杯口一周;有的把尺子放在桌子上用杯口滚动的方法测量;有的用根小绳绕杯口一周后测量绳子的长度……)

  师:同学们说得有道理,在测量时,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量法。

  师:为了测量方便,人们发明了直尺、三角尺、卷尺等(课件演示),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尺子和合适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的长度。下面你们可以用直尺,也可以用卷尺,选择你最想量的物体量一量。

  板书设计:

  厘米的认识(cm)

  量:刻度线

  对准刻度0表示起点。

  放平

【数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数学教学教学设计04-15

数学教学设计01-06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1-05

数学《加法》教学设计02-15

小学数学比教学设计05-10

数学广角教学设计05-06

《连加》数学教学设计05-26

数学教学设计范文05-06

数学高中教学设计04-07

数学周长教学设计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