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的教学反思优秀

时间:2022-10-27 13:01:11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颐和园》的教学反思优秀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颐和园》的教学反思优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颐和园》的教学反思优秀

《颐和园》的教学反思优秀1

  教学这一课,我把目标定在学语文,而非简单地学课文;要让学生学会阅读或写游览类文章的方法,而不是简单地通过看图片、视频只是让学生对颐和园的景物有所了解,要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学有所得。我把学生明晰作者游览路线作为教学的突破点,既让学生清晰本文作者游览的路线,又渗透了游记类文章的写法。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游览路线是个难点,老师心里再明白,如果不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学生也可能糊里糊涂。

  为了突破这个难点,课堂上,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并关注学生学习的:

  1、了解参观颐和园的总的游览顺序

  我先让学生了解作者参观颐和园整体的游览顺序。在第一课时,我就先请学生读书找出四个表示作者游览路线的句子,这四个句子体现游记“移步换景”的写作特点。我让学生找出关键词语,紧抓“长廊、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昆明湖”围绕这四个句子标出游览路线,直观而又生动形象地展现作者的游览顺序。并渗透作者突出抓住重点景点写的方法。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句子中表示动作的“进了、走完、登上、下来”等词语的用法,从中渗透游记的写作方法,让学生明白,这么多的景点,要抓重点来写,写的时候注意运用合适的动词就能清晰地交代游览顺序。

  2、抓住参观长廊的游览顺序

  在接下来学习长廊一段时,我先是引导学生学习,感受长廊的长和美,学生在深入感受的基础上,我又引导学生,在这一段学生从看似没有顺序的长廊的描写中找到游览顺序,这样能够学生渗透一种理念,只要是写游览类的文章,其实都是有参观顺序的,只有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观察,才能将景物的特点有条理地展现给大家,课下的调查询问证明,学生的确在本课的学习后对长廊的参观有了更清晰地认识,学生也表示,如果参观长廊,也学习作者的方法,按照一定的顺序去参观。

  3、发挥表格清晰明了的作用。

  对于万寿山一大段的学习,作者观察的方向较多,观察到的景点也较多,当然对于景点的特点的展现也较多,如果牵着学生去学习的话,不但学生感到枯燥,同时学生也会被搞糊涂,因此,我通过设计表格的`方法,让学生来学习,这样充分发挥了表格一目了然的特点,更能关注学生的实质性的学习。我先是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在万寿山脚下观察到的景点,学生一步步清晰了作者的观察,和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接下来,我让学生根据表格自学登上万寿山后的观察顺序、景点、特点以及写作方法。学生在学习中也许会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毕竟,学生对登上万寿山的游览顺序已一清二楚,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关注到作者抓住重要景点描写、运用恰当的语言文字、比喻的手法来突出景点的特点的写作方法,继而让学生明晰在自己写景时,也能从不同的方位进行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并学习作者描写的方法。

  4、借助课文,学习运用。

  为了更加深学生对本课的所学游览顺序方法的掌握,课上又设计了片断练习,尤其是让学生能灵活运用,学生可分从学校南门和北门来观察,结合学生的特点不求深、不求精,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在片段交流的时候,以鼓励为主给学生树立信心,让他们能学以致用。

  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1、在课堂上,没有很好地利用学生的课堂生成问题,比如,课堂上我只顾教案的完成,没有真正让学生学习昆明湖的部分,有走过场的嫌疑。

  2、对于设计的“表格”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好,下一步要结合指导学生进一步发挥表格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

  3、针对片段练习,由于时间不够,最后处理的有些草率,应该让片段练习得到真正的练习,要进一步交流、指导,不能为写而写,要真正让学生掌握写移步换景的方法。

《颐和园》的教学反思优秀2

  通过教研组上《颐和园》这一课,我感觉自己在教学中有所进步,有所得益,也引起了许多思考。语文阅读教学重在朗读,在朗读中才能让学生知道北京的颐和园景色优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成功之处】

  一、制作媒体,轻松获取知识

  《颐和园》是一篇写景的游记。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描绘了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美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作品。课文介绍的景物较多,为了让学生感悟课文中介绍的颐和园的景点的形象美,让学生在接近仿真情境中学习,在做课前准备时,我搜集了颐和园许多相关资料,如图片、对颐和园的文字介绍等,制作了重点段落的幻灯片,利用超链接,当学生说到哪个景点教师就可以自动的切换到那里,在课堂中我始终围绕着主线:“你喜欢颐和园的哪个景点,说说你喜欢的理由”这个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了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作用,使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融为一体,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拓展延伸学习,升华民族情感

  在课后留下了扩展余地,能有效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因此,在课文学习结束时,我用激情的语言提醒学生到网上去搜索中国还有哪些名胜古迹,从国内到国外延伸,去查找更多的古典建筑艺术,再进行交流,这样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另外,本课的写作很有特点,在学生知道本课是按照地点的转移,长廊──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顶──昆明湖旁,学习它的写法,尝试着写游学校、游古华园等,结合本单元的作文──写游记,不断地渗透写作思路,提高写作能力。

  【不足之处】

  读的太少,光为了分析课文段落中长廊的美、长;站在万寿山脚下看到了佛香阁、排云殿的壮观和美;登上万寿山顶看到昆明湖的静、美;然而我只抓住了重点语句读,忽视了段落间的读,只是在分析好每段后对文本进行了重组,利用师生合作读来再次进入文本,虽然做到了整体感知到局部重点朗读再到师引读再次整体读,但总的来说还很不到位,离语文以读为主,读中感悟还有一段距离。只因讲得太细,而时间分配不均精读没有时间,只是粗读,今后逐步改正。

【《颐和园》的教学反思优秀】相关文章:

颐和园教学反思10-27

《颐和园》的教学反思02-20

《颐和园》教学反思04-02

颐和园教学反思(精选10篇)11-24

颐和园教学反思(精选12篇)11-18

颐和园教学反思(精选8篇)11-19

《颐和园》教学反思 15篇04-17

《颐和园》教学反思(15篇)04-17

《颐和园》教学反思精选15篇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