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2-07-04 21:31:07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总7篇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就需要我们事先制定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设计方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总7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的:学会打三拍子的节奏

  学生会背唱整首歌

  学生能边唱歌曲边跳舞蹈

  教学重点:学生边唱边跳

  教学难点:掌握好三拍子的节奏跳舞和唱歌

  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师生互相问好。

  同学们咱们之前认识了不少伟大的音乐家,那么今天咱们接着认识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巴赫

  简单介绍巴赫 (课件:音乐家之父-巴赫 1685年出生于德国,他是伟大作曲家,古典音乐大师,同时又是演奏家和教育家,他的作品有室内乐、协奏曲、古钢琴曲和管风琴曲,

  要想真正了解巴赫就要从了解他的音乐开始,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巴赫的世界,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他的其中一个作品《小步舞曲》。

  1、聆听歌曲范唱(音频)

  (师:老师发现很多同学都情不自禁的唱起来,这样,我们先来体验这首歌曲。)

  这首歌是根据《巴赫初级钢琴集》中第一首小步舞曲的第一乐段旋律,由前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校长吴国钧填词而成。)

  (师:巴赫一生写过很多首小步舞曲,而教材上推荐的这一首,

  不仅是巴赫小步舞曲中比较著名的一首,而且是巴赫全部作品中较为 流行的通俗作品。)

  2、再次播放音乐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要求:请同学们在演唱中特别要关注小步舞曲的音乐以及节奏特点。)

  节拍:三拍子 强弱规律:强 弱 弱 速度:中庸 风格:典雅高贵

  3、学习打三拍子的节奏强弱规律:强 弱 弱

  4、教师带唱谱子两遍 要求节奏准确

  5、带唱旋律一遍要求把歌曲的舞蹈性唱唱出来

  6、唱歌词,要求三拍子节奏的`强弱规律要在歌声中体现出来

  7、背唱歌词 要求节奏准确旋律具有舞蹈性

  8、同学们大家是怎样产生小步舞的吗?为什么不叫大步舞或者别的什么舞呢?

  起源:法国民间一种宫廷礼仪舞蹈为小步舞所写的乐曲就叫小步舞曲,小步舞曲是一种起源于西欧民间的三拍子舞曲,原是法国的土风舞蹈,十七世纪中叶,大约1650年流行于法国宫廷中,因其舞蹈的步子较小而得名,速度中庸。

  9、说了这么多大家想不想看看小步舞是怎样的呢?

  播放小步舞的视频资料《皇后宫廷小步舞》

  10、学跳小步舞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小步舞难不难呀?(不难)那么你们想不想跟着老师学习几个小步舞的简单动作呢?(想)

  11、边唱边跳小步舞曲

  (师:明确了小步舞曲的音乐特点,再次演唱的时候,可以把我们以往学习音乐的经验迁移到这里,用我们的肢体语言来表现音乐,来!让我们来当一回宫廷里的舞者和乐手,把男孩子的绅士风度,女孩子的典雅高贵融入音乐中,边唱边律动……)

  12、指名学生上台表演

  13、总结

  同学们咱们今天学习演唱和跳了《小步舞曲》,我们是不是应该把歌曲中男孩的绅士风度和女孩的典雅高贵带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来,要勇于谦让平时走路要抬头挺胸不要养成弯腰驼背的毛病,你们做得到吗?(做的)

  好!那么咱们今天的音乐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对“枣儿”这一具体事物及剧中情节,语言加以泛化、深化、理解象征意义。

  2、体会有象征意味的台词

  3、理解剧中人物的亲情,思考现代人的生活追求。

  【教学重点】

  揣摩情节、语言。

  【教学难点】

  理解剧中象征意义。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现实社会中,人们迈步奔小康,在农村不少家庭主要劳动力涌入城市生活,为城市建设作出贡献,同时也使自家走上富裕之路,然而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现象,留守家园的老人和孩子,在无尽的思念中生活,他们怎样寄托这种思念呢?让我们一同走进戏剧小品《枣儿》。

  二、整体感知

  1、概述古诗情节:

  在乡间一棵挂满了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一个捡枣的男子,一老一少的交谈,吐露了老人对儿子的思念,也表露了儿子对父亲的盼望,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反映社会变迁。

  2、本文把时空集中在什么地方?“枣儿”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红枣儿树下,老人思念亲人的场景交待,枣树为背景,“枣儿”是全剧的标题,并以“枣儿”贯彻全文,老人和孩子以“枣儿”进行对话,展开情节。

  3、老人有几次回忆起枣儿小时候的事?他对男孩又是什么态度?他的这些回忆和态度反映出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作者借“枣儿”表达什么思想?

  ⑴ 儿子“枣儿”一名的来历;儿子摘枣儿竟然尿了老人一脖子;儿子在枣儿树下尿尿。

  ⑵ 老人十分疼爱男孩。

  ⑶ 老人思念儿子,在男孩身上折射对儿子的爱。

  ⑷ 作者是借“枣儿”传达亲情,表现对亲人的思念。

  4、剧中人物各是什么样的人?

  老人:老一辈农民满怀亲情,富有爱心,念旧而传统,有希望有失落。

  男孩:新生一代(农村)思念亲人,好奇懂事、纯真可爱。

  5、“枣儿有什么象征意义?

  “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传统生活和精神家园的象征。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板书】

  背景:枣树下童谣声亲情

  人物:老人:老一辈农民、亲情、爱心

  男孩:新生一代好奇懂事

  枣儿:象征亲情、故乡、精神家园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内容:书P46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

  知识目标:体验“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重 难 点:

  重 点 :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上就是看: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 。

  难 点 :在理解倍的意义基础上,掌握求一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

  教具准备:数学练习本(生)、课件(师)

  活动过程:

  一、 切入举偶,谈话导入

  特别喜欢上了咱们小学二年级1班的小朋友们。因为你们聪明、活泼又有礼貌。我想请大家看一部动画片,可同学们要做到:1、积极举手答问;2、听从老师的教导,大家能做到吗?(能)看着同学们这么可爱,真是高兴,现在就带大家去看看这部动画片,大家想看吗?好,请跟我来。

  出示课件,问:

  “今天我们要去看一部什么动画片呢?”

  “奇花岛探迷”

  多媒体:跟画面说:在遥远的大海上有一个美丽的小岛,岛上有一位老爷爷,过着神仙一样的日子,他在岛上养了好多的花。所以许多的人和小动物都喜欢到岛上去玩,那不!今天谁也去了?(小猪)

  咦?小猪怎么不走了?

  二、 对话平台

  温故知新

  原来老爷爷在给他做介绍呢:“我今年种了牡丹花和兰花(随机操作课件:牡丹花为1个2,)谁能来说说兰花是(4)个(2)。”

  生回答。

  师:“表现得好,(多媒体)送你们一枝蝴蝶花,看!漂亮吗?”“再来一枝。”

  你看到了什么?数数果实有几个,花朵有几朵?

  生回答。(随机操作课件:果实数为(1)个(3),蝴蝶花数为(2)个(3)。

  “谁会再来说一说这句话?”

  生回答。

  (多媒体)师:春天到了,大地一片生机,万物复苏,老爷爷想把奇花岛打扮得更加美丽,他想在南边的坡上种上一些花。看,爷爷把坑都挖好了。

  师:大家看看爷爷挖的两排坑数有什么关系呢?

  生:第一排有1个3,第二排就有2个3。

  师:对,我们把第一排个数看作1份,第二排就有这样的2份,所以:第二排的坑数是第一排坑数的2倍。

  谁再来说说第二排的坑数是第一排坑数的几倍?

  师:你知道为什么说第二排的坑数是第一排坑数的二倍吗?

  生反馈。

  师:看看大家的劳动成果吧!(多媒体)操作课件以示奖励和赞赏。

  师说:如果老爷爷在第2排再挖3个坑,现在的你们还能发现什么“倍”的关系吗?

  生思考,反馈:第二排坑数是第一排坑数的三倍。

  师:你说得真棒!可你知道为什么说第二排坑数是第一排坑数的三倍吗?

  生反馈:因为第一排坑数是1个3,第二排坑数是3个3,所以是第一排的3倍。

  生反馈:把第一排坑数看做1份,第二排有这样的3份,所以是第一排的3倍。

  师:想知道第二排的.个数是第一排个数的几倍,就先想想第二排的个数里有几个第一排的个数。

  师:孩子们你们表现真的精彩!我提议,大家为自己鼓鼓掌加把油好不好?

  玩中学

  师:3个题目都没有难倒大家,爷爷十分高兴,他要邀请大家到他的后花园去玩玩。

  师:哟!爷爷后花园门口就有两种漂亮的花。嘿,这边墙上还有两行字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喇叭花2朵,白玉兰12朵)

  师:过去我们都用O来表示物体,今天我们用一个O代表一朵花,比如:

  喇叭花:OO

  玉兰花:OOOOOOOOOOOO

  请大家拿出练习本来画一画吧!看谁画得又快又好。

  学生绘画,老师巡视。

  生反馈绘画过程和想法。

  师:如果现在请你来圈一圈,你认为应该几个圈一圈?

  生:2个2个圈

  师:好,动手圈一圈吧

  把你发现的说给大家听听吧!

  生:喇叭花是1个2,玉兰花有6个2,玉兰花是喇叭花的2 倍。

  你能试着写出算式吗?

  生反馈

  生:12÷2=6

  生:12÷6=2

  生:2×6=12

  生:12÷2=6(倍)

  师:现在有4种算式,大家想想哪种才是正确的?

  生:第2种是错误的,他把没有告诉的数字拿来用,列算式一定要用已经知道的数字才可以。

  生:第一种是对的。求谁是谁的几倍用除法。

  生:第3种是错误的。求12是2的几倍就是12里面有()个2,这种题目要用除法。

  师:倍不是单位名称,不能带作单位。师小结并板书:像这样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用除法。

  齐读

  师:今天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大家在奇花岛上获得了一个关于求谁是谁的几倍的秘密方法。学了这么久,大家想不想玩一个刺激的。现在老师要来给大家变一个魔术,好吗?

  学中做

  (操作多媒体:)摆花

  老师在第一排摆上2朵花,在第2排摆上2个2朵,请大家说第2排花的朵数是第一排的几倍并且说出算式。

  老师在第1排增加到4朵,在第二排摆上12朵,学生说倍数以及算式。

  第一排摆上3朵,如果我想让第二排的朵数是第一排的2倍,我该怎么摆?

  大家看看这两排花下面还有3行字,大家齐读题目:

  把第一排的花朵数看成()份,把第2排的花朵数有这样的()份,所以,第2排是第1排的()倍。

  把你想到的说给周围的同学听听。

  反馈。齐读。

  玩中乐

  师:美景欣赏够了,我们来做个拍倍数的游戏好吗?

  生拍我跟:生拍2下,我拍6下,说:老师拍的次数是你的3倍。6÷2=3

  我拍生跟:生说倍数,说算式。

  生生互动。

  做中得(多媒体幻灯)

  1、书中练习P46-47

  2、按ESC退出奇花岛课件,切换到幻灯课件。

  3、填空:

  4、课件出示主题图:再过两个多月就要到元旦节了,咱们校长和老师为了让同学们能够过得有意义和快乐,决定在那天进行一场文艺演出,瞧!这就是同学们在彩排节目的现场。

  咱们一起把上面的句子读一读吧。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写算式,说想法。

  小结:我们在这节课中学会了什么?

  三、 活动延伸,知识应用与拓展

  量一量班上的黑板的长度和宽度,再估一估长度大约是宽度的几倍。

  这里有一封信,是我们刚才离开奇花岛的时候老爷爷悄悄给我的,他告诉我考验完小朋友的时候,一定要记着把这封信读给大家听听。大家想听听老爷爷都给我们写什么了吗?

  20xx.10.7于流芳小学2年级1班

  板书:

  牡丹:2朵 1个2

  兰花:8朵 4个2

  兰花是牡丹的4倍。

  果实:3个 1个3

  花朵:6朵 2个3

  花朵是果实的2倍。

  喇叭花:OO

  玉兰花:OOOOOOOOOOOO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 )倍用除法。

  一个数里有()个另一个数。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简述

  摘要:本文通过列举实例说明了教学目标的组成。详述了两种教学目标意义和作用,剖析了这两种教学目标的区别和联系,为良好的数学教学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长远目标 新近目标

  1 教学目标的组成

  从事数学教学设计之初,教师首先关注的不是“学生掌握多少知识”,“要学什么数学”,而是“学生通过所学能够做什么”,这就是数学教学目标。根据现代初中数学教育的要求,设计者希望通过数学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这是数学教学设计的起点,也是数学教育的.宗旨。通常教学目标由若干目的组成,其中包括三大块:①知识与能力;②过程与方法;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例如:“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一章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会证明平行四边形、徒有其表、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定理及其相关结论。②能运用性质定理进行计算与证明。

  (2)过程与方法。

  ①在进行探索、猜想、证明的过程中,发展严格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刷子李高超的刷墙技艺,想象刷子李刷墙时的风采。

  2、能抓住重点句段反复朗读,体会文章是怎样表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的,感受独特的语言韵味。

  教学难点:

  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了解冯骥才和他的《俗世奇人》,收集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

  看了刚才的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

  是的,他们都是一个个身怀绝技的人,著名作家冯骥才在《俗世奇人》就记载了民间许许多多身怀绝技的奇人。今天我们就去认识其中的一位。

  2、出示课题:刷子李

  齐读、把第二个字念轻声会更好,一起读

  3、从课题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姓李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技术高)

  4、是的。在天津卫这个地方,某一行有绝活的人,人们用他的行当加姓称呼他。比如在天津,有个姓张的,泥人捏得特别好,就叫他

  二、初读课文

  要求:1、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2、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难读的)读

   2、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随机板书:技艺高超

  四、感悟文本

  (一)正面描写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刚读了课文,我们知道了刷子李是个粉刷技术非常高超的人,课文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了?

  (2)出示第一自然段

  (3)自由读边读边找哪些地方体现了刷子李的技艺很高超?

  (4)交流:

  a:如同升天一样美

  感受到什么?(如同仙境)技艺高超

  师: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b:干完活,绝没有白点

  1、你见过粉刷吗?是怎么样的?干粉刷匠身上没有白点,难吗?

  2、但刷子李粉刷时却引读2、3句

  3、奇不奇?哪里奇?板书:规矩奇

  刷子李简直是跟黑较上了劲,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词语来概括(黑衣无瑕)

  (5)这只是个传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一起去看看刷子李是不是真的有这么高超的技艺?

  2、学习第五自然段

  (1)、哪个自然段是写刷子李刷墙时的情景?

  (2)快速浏览第五自然段,找找哪些句子写出了刷子李的技艺高超?

  (3)生汇报,师出示

  匀匀实实一道白

  啪啪声里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

  (4)请同学们读读这几句话,对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看看感受到了什么?

  第一句

  1、指名读

  2、你感受到了什么?(抓匀匀实实透亮清爽)

  3、能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第二句

  1、指名读从他的朗读中你关注到了哪个词语?(悠然悠然)

  2、从这两个悠然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随机板书:动作奇

  3、我们也来做一回刷子李,悠然地刷一次墙壁生动作模仿

  4、这时,你觉得刷子李成了一个什么家了?

  5、把你地感受送到句子中指名读(啪要读得干脆)齐读

  第三句

  1、指名读你又有什么想说的?(天衣无缝技术高超像美术家)随机板书:效果奇

  (5)读到这里,我们知道为什么称他为刷子李了吧?

  用好一个刷子李开头,齐读上面的四句话(做修改)

  (6)对刷子李的高超技艺,还仅仅是传闻吗?我们已经(眼见为实)了

  (7)再次齐读第一自然段(肯定的语气)

  (二)侧面描写

  1、我们刚才亲眼见证了刷子李高超的刷墙技艺,那么他的徒弟曹小三一开始就相信了吗?(半信半疑)他是怎么做的.?

  快速浏览69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句子读读

  2、出示:每一面墙刷完,也没发现。

  (1)自由读

  (2)体会到什么?板书:佩服

  (3)居然?课文的哪个地方也写到了事情出乎曹小三的意料?

  3、出示:当刷子李刷完出现一个白点

  (1)齐读

  (2)刚刚还是对师傅佩服的五体投地,转眼间,在曹小三的心目中,师傅的形象(轰然倒地)板书:;失落

  (3)那事实真像曹小三想的那样吗?(不是,是烟洞)板书:敬佩

  (4)指板书,曹小三的心理活动可谓是一波三折,如果把小三当时的心理活动写具体,那曹小三的形象就更具体,更丰满了。

  4、出示练习题,用几句话写出曹小三的心里活动(任选一题)

  (1)当小三在师傅的黑衣上找不到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时,心想:

  (2)当小三在师傅裤子上发现一个黄豆大小的白点时,心想:

  (3)当小三明白白点原来是师傅抽烟时烧的小洞时,心想:

  5、交流

  6、课文学到这儿,我们知道这片文章主要是写刷子李粉刷技艺的高超,那文章为什么要写曹小三呢?是不是多此一举了?

  7、在小三向刷子李学艺的过程中,你明白了什么?

  五、推荐阅读:

  冯骥才的《俗世奇人》的资料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贝、原等6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4.鼓励学生用笔画出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书写。

  2.理解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并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下来。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中国地图课文插图

  2.字卡、词卡

  3.图画纸、彩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课件出示中国地图)它像什么?(像一只高昂着头的雄鸡)你能够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家乡吗?

  2.让学生上来在地图上找一找自己的家乡,并说一说自己的家乡。

  3.今天,我们的教室里来了五位小朋友,他们很爱自己的家乡。并把他们的家乡画下来,他们的家乡可美了,你们想看看吗?板书课题(24画家乡)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请大家边看插图边听老师朗读课文。想一想,这五个小朋友分别来自哪里?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检查学生认识生字的情况。

  (1)把生字娃娃的帽子去掉,自由认读。

  (2)下面我们玩捡贝壳的游戏吧。(课件)生字娃娃躲到贝壳下面去了,谁读对了,贝壳就是你的啦! (开火车认读)

  生字:宽 脚 捡 壳 按 虾 原 奔 密 楼 匹 市

  (3)齐读生字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指名读课文,说一说本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初步感知课文后,说说你打算先到谁的家乡去。就选择到她(他)的家乡去,美美地多读几遍,等会儿展示给大家。

  3.精读第二段,指导感悟

  (1)看样子,大多数小朋友都想先到美丽的海边走一走,那我们就先到涛涛的家乡去吧!

  (出示第一幅图)瞧,这就是涛涛的家乡。说一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想知道涛涛是怎样夸自己的家乡吗?(自由读第二段)

  (2)涛涛的家乡在海边。他画的海是怎样的?(宽)。

  (3)涛涛画的图上还有什么?(鱼和虾)哪里看出鱼和虾很多?指导朗读。

  (4)这段有两个句子比较难读。(课件出示: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一艘艘船上装满鱼和虾。)引导读好两个那么感受大海的美及对大海的喜爱。看着这涛涛的家乡,你能用那么那么说话吗?

  (5)谁来当评委?(指名评)谁来读读?(指名读)我们来看着图背背这一句吧!

  (6)海边有金黄的海滩涛涛在海滩上干什么呢?我们一起读最后一句,感受涛涛快乐的心情。

  (7)是呀,这么美的地方,怎么能不让人喜爱! 那就请美美地试着和同伴一起背背这一段吧!

  (8)能背了吗?好,我们来试一试。

  (9)读了这一段,你觉得涛涛的家乡怎么样?此时此刻,你想对涛涛说点什么?

  (10)假如你是涛涛,你怎样向其他小朋友介绍你的家乡呢?(学生自由介绍)

  (11)师生共同总结学习过程:看图──读文──看图介绍。

  4.小组合作学习任选一段

  (1)小组商量你们喜欢去的地方!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按照前面的学习方法:看图──读文──看图介绍。

  (3)学后小组汇报,全班感情朗读。

  5.自由选择一段自学

  (1)还有三位小朋友的家乡没有去,你看,他们都等急了。下面老师决定让小朋友自由活动,你最想去谁的家乡就跟谁去,现在就出发吧!

  (2)全班交流自学体会。

  (3)感情朗读最喜欢的.句子。

  (4)自学相同段落的小朋友齐读整段。

  (5)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到祖国的各处参观了,感受到了祖国山河的美丽。现在我想和大家完整地读读课文。读到你喜欢的段落,可以站起来背。

  四、游戏活动,巩固练习

  1.出示词卡,认读词语

  2.连线

  涛涛 山里

  平平 平原

  青青 草原

  京京 城市

  山山 海边

  五、拓展课文,课外延伸

  1.指导学生画出自己的家乡。

  我们刚才已经游览了五位小朋友的家乡,他们的家乡多美啊! 老师觉得我们的家乡也美,请大家拿出纸和笔,用绚烂的色彩来画一画自己的家乡吧!

  2.介绍自己的家乡

  你们想请你的朋友到自己的家乡去玩吗?下节课,老师请我们班的小导游来介绍介绍你的家乡。

  板书设计:

  画家乡

  涛涛

  山山

  平平 画 家乡 爱家乡

  青青

  京京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齐读课文。

  2.把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背给同学听。

  3.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介绍家乡的美景。

  二、巩固识字

  1.出示认读卡片:认读生字

  宽虾脚捡贝壳

  原奔密匹市楼

  2.你能用那么那么说一句话吗?

  三、学习生字

  1.抽读卡片:贝原爱男虾跑

  2.哪些字是独体字?哪些是左右结构的字?

  3.学生交流后汇报。

  4.你能给它们组词吗?

  5.小组读,比赛读。

  四、指导写字

  1.观察生字,找到结构的规律。

  2.探索书写的规律。

  独体字:在竖中线及横中线周围,书写紧凑。

  左右结构的字:左小右大。

  3.指导书写。

  4.教师相机指导。

  5.描红,临写。

  6.将自己写的好的展示给小组同学看,互相欣赏,互相评价。

  五、巩固练习

  1.开火车读生字

  2.比一比,口头组词

  虾()现()原()脸()

  吓()观()愿()捡()

  3.把下面的两个字组成新字,再组词。

  板书设计:

  24 画家乡

  贝 原 爱 男 虾 跑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教学目标

  1、 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

  3、 体会加法的交换律。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探索计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资源 计数器、游戏棒。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1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小松鼠们去采松果,你能帮他们数数有多少个松果吗?

  刚才我们根据松果的排数,写出了这些乘法算式,看看这些算式,你有什么想法?

  把他们编成口诀并且熟练地背诵下来,以后就会很快了。

  1×5可以简单地说成一五,那么2×5……呢?(学生完成板书)

  师:一个五的'结果是五,就说成一五得五

  二个五的结果是十,就说成二五一十 三五呢?

  学生数松果

  1×5=5 2×5=10 3×5=15 4×5=20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5×5=25 5×6=30 5×7=35 5×8=40 5×9=45

  五五二十五 五六三十 五七三十五 五八四十 五九四十五

  学生互相交流提问 教学活动2 1、基础训练:主要是巩固基础知识,为做后面的题作好准备,教案《教学设计方案》。

  (1) 把口诀补充完整。

  一五() 三五() 五五()

  四五() 二五()

  (2)5×3= 1×5= 5×2= 5×4= 3×5=

  5×1= 5×5= 4×5= 2×5= 5×1=

  2、师:老师想和大家玩个游戏,我说一只手,你来告诉老师用哪句口诀知道一只手有几个手指?那两只手呢?

  师: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能用到乘法口诀来解决问题你知道哪能用到乘法口诀来解决问题吗?(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出哪些地方能用到5的乘法口诀)

  想一想,在生活中你发现哪些问题可以用5的乘法口诀来解决?

  这样的练习设计,既落实了知识和技能目标,又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保障,还能为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创造条件。 教学活动3 巩固应用

  练习一:对口令

  1.老师说“四五”,同学说“二十”

  2.老师说“四五二十”同学说“4×5”或“5×4”

  3.同桌对口令,男生女生选代表对口令

  完成第2、3、4题和数学游戏

  练习二:

  师:老师想和大家玩个游戏,我说一只手,你来告诉老师用哪句口诀知道一只手有几个手指?那两只手呢?

  师: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能用到乘法口诀来解决问题你知道哪能用到乘法口诀来解决问题吗?(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出哪些地方能用到5的乘法口诀)

  教学活动4 拓展练习

  师:有一天,学校乐队的同学准备到广场演出,一共有19个人,他们打算乘出租车去,每辆出租车能坐4个人, 5辆车够吗?为什么?

【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的设计方案06-14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07-04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07-05

教学设计方案12-07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08-30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02-11

美术教学设计方案07-11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模板07-05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范文07-07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