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时间:2022-10-08 23:21:09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范文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1课。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2、理解两小儿大胆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比一比文言启思,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等文言语句以及它们的现代文翻译,让学生在诵读中品味、比较,初步感知文言文的特点。

  2、介绍孔子,以“孔子也有难解之惑”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从学生熟知的文言语句入手,为小学六年级初学文言文设置一个坡度,消除畏难情绪,激发学习兴趣;以大圣人、大学问家孔子也有“疑难”设疑,让学生形成“愤悱”的思维状态,产生良好的阅读期待,也为第四环节理解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精神作好铺垫。)

  二、读一读以读为本,理解文意

  1、初读,读准字音,疏通字词。

  2、示范读,划好停顿,重点指导读出节奏和轻重音。学生熟读并尝试背诵。

  3、结合课文注释,读懂课文意思,重点理解古今意义差别较大的词语,如“汤”等词。

  4、生用现代文复述故事。

  (熟读成诵是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和要求,分层次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感悟文言文的魅力。复述故事是难点,须充分理解文意。)

  三、辩一辩以辩促读,自主学习

  1、区别同音形近字“辩、辨、辫”。

  2、明确两小儿辩论的话题,分别划出他们的看法和理由。

  3、分角色辩论,师读旁白,生分别扮演两小儿读辩论语言;分组辩论;同桌辩论,先用文言辩,再用现代文辩。

  (“辩”是文眼,须先辨形析义,再以它“牵一发动全身”,活用教材,以以辩促读,开展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在辩论中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促进了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四、说一说自省自悟,启迪深思

  1、出示话题:“你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你想对他说什么?”

  2、师点拨引导,理解孔子的“不能决”是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的`精神体现,理解两小儿喜欢探索、大胆质疑的精神值得表扬。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不能用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设计有利于个性化阅读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开放性思维,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获得语言积累、思想启迪,受到情感熏陶,加深个人体验。巧妙地设计了“说”的环节,让学生在说中感悟,课文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得到了发掘,提升了学生的价值观。)

  五、查一查跳出教材,解疑释惑

  引导学生查阅图书、网络等,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以现代科技知识来解答两小儿之“惑”和孔子不能决之“难”。

  (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收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加强语文综合性学习,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六、演一演开放课堂,发展个性

  你是21世纪的少年,假如你能穿越时空隧道,来到古代,正遇上两小儿辩日,你会怎么办?请你根据当时情景,表演《新编两小儿辩日》。

  (为学生创造性的学提供一个开放的空间,把讲台当作展示生命活力的舞台,在模拟情境中,转换角色,丰富想像,拓展思维,深化体验,让孩子们的个性在表演中得到充分的张扬。)

  七、写一写超越文本,延伸拓展

  给文中的两小儿和孔子写信,告诉他们所争辩的答案和当今科技的迅猛发展。

  (以写促读,在写中复述文本,入情入境,对课文进行二度创作,将课堂所学内化为知识与能力,实现了超越文本的创造性阅读;在畅叙当今科技发展中抒发自豪之情。)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2

  一、教材分析:

  九年义务教材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一次选编了两篇文言文,其意图是让学生逐步了解文言文这一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瑰宝,其目的是让学生积累一定的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增强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运用文言文的基本技能,为以后更多更好地学习文言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两小儿辩日》就是其中的一篇,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文章叙述了古时候,两个小孩凭着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时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时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断。这个故事说明了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也说明了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

  全文仅一百来字,却能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通过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是其语言上的特点,从中表现了两小儿的天真可爱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文意,反复诵读,理解故事内容,并复述故事。

  能力目标:熟读成颂,积累文言文的语言,感悟文言文的魅力。学习课文通过对话描写,展开故事情节的表达方法。

  情感目标: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

  这是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开始,应该坚持以读为本的理念,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

  四、教学难点:

  理解文意,解开“辨日”之迷。

  五、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学生预习并查阅资料

  六、教学时间: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读名言、揭课题(或设置情景,以辩入题)

  出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齐读、理解、导谈孔子

  2、揭示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生发疑虑(适机过度)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语句、读出节奏

  1、自由读,将读不准的字句作上记号并自己求助释疑。

  2、求助读,提出不会读的字句,求助自己最信任的同学教读

  3、分节读(指名),集体纠正读错的字音,读破的语句

  4、听录音,感受节奏(出示重点句并划分节奏)

  5、学生齐读。

  (三)、精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读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

  (2)小组交流

  (3)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2、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思考两小儿在辩论什么问题。

  (1)四人小组合作

  (2)全班交流汇报,结合学生不懂的地方,教师相机点拨。

  (3)四人小组,然后分旁白、孔子、一儿、另一儿四个角色练习朗读课文。

  3、背诵课文,复述故事。

  (四)、研读课文——探究科学知识

  1、为什么这两个小儿会有不同的看法呢?(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回答。)(如果有听课老师,可鼓励学生采访获知)

  2、假如你是“孔子”,当然你是掌握了现代科学知识的“孔子”,你会对这两个小孩说些什么呢?现在我们就来练习表演《新两小儿辩日》。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3

  一、导入新课

  我们这一单元课文是以什么为主题的?——探索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夸父逐日》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像《夸父逐日》这样能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的神话、寓言故事或者成语还有很多,你们能举些例子吗?

  ——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等。

  今天我们来学习《两小儿辩日》这篇课文,这篇文章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文章中的人们探索的是大自然中的什么问题?

  二、介绍资料:

  《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亦作圄寇、圉寇,前450?—前375?)所撰。《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早佚。今本《列子》八篇,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看,可能是晋人根据古代资料编著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两小儿辩日》就是一则民间故事。

  三、把握基础知识:

  1、朗读课文,正音。注意下列划线字注音:

  盘盂(yú)孰(shú)为汝(rǔ)多知(zhì)乎

  沧凉(cāng)决(jué)

  2、再次朗读课文

  3、解释下列划线字:

  孔子东游(向东)辩斗(争辩)

  问其故(原因)去人近(距离)

  探汤(热水)多知(通智,智慧)

  不能决(判断)

  4、说出下列两组一词多义的含义:

  ①一儿以日初出远(认为)

  此独以跛之故(因为)

  孰为汝多知乎(认为)

  5、翻译下列句子

  ①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译句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

  ②孰为汝多知乎?译句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6、再次朗读课文,巩固课文翻译。教师读原文,学生读翻译。

  四、学习课文

  (一)内容把握

  本文写两个小孩对太阳在早上和中午时离地球上人的远近有不同的看法,各持一端,争执不下,连孔子也不能作出判断,说明人们懂得的东西是有限的,知识是无穷尽,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反映了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本文先写孔子路遇两小儿争辩,然后摆出两小儿的不同看法,继而提出两小儿所持看法的依据,最后写孔子不能作出判断而受到讥笑。

  (二)问题探究。

  1、对于两小儿所持的看法及其依据,你能否根据已掌握的科学知识,对这两种现象解释一下。

  2、对两小儿的“辩斗”你有什么看法?

  两小儿喜爱探索,精神可嘉,善于观察常见的生活现象,并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

  3、“两小儿笑曰”中的“笑”是什么意思?你认为他们该不该笑?

  “笑”是讥笑,若从作者为道家,孔子是儒家来看,显然要笑孔子;若从下文孔子的`态度来看,又不该“笑”了,因为孔子实事求是。

  4、下面两句话,分别赞扬了孔子的什么精神?

  ⑴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赞扬孔子不耻下问的精神。

  ⑵孔子不能决也。

  赞扬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精神。

  5、你读了这个故事,得到那些启示?(从不同角度)

  从两小儿的辩斗的角度:看问题要透过表象看实质,要发扬勇于探索大自然、探求真理的精神。

  从“孔子不能决”的角度:宇宙是无限的,知识无涯,学无止境,人不能尽知,应当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拓展迁移

  1、积累有关探索的名言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2)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哥白尼

  (3)希望是隐藏在群山后的星星,探索是人生道路上执着的旅人。——第谷布拉赫

  (4)让整个一生都在追求中度过吧,那么在这医生里必定会有许许多多顶顶美好的时刻。——高尔基

  (5)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左拉

  2、故事新编

  《两小儿辩日》全文仅一百多字,语言简洁,层次分明,主要通过对话来表现人物,展开情节。有的同学发挥想象重新编写了这个故事,写得不错,请他来讲讲这个《两小儿辩日》故事新编,回去每个同学也根据自己的理解,发挥想象写一篇《两小儿辩日》故事新编

  五、布置作业

  1、熟读《两小儿辩日》翻译全文

  2、发挥想象写一篇《两小儿辩日》故事新编

  3、完成《新学案》本课内容

  教学反思

  我们的公开课研究课题是“激趣导学”,在教学设计中我很重视这一点。文言文学习重在诵读和积累文言知识。而这两个过程是枯燥的。那么如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关键之一在于让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兴趣,因而我注重导入新课这个环节。

  我从单元主题“探索”入手,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再回顾同学们知道的古人探索大自然的有关的成语、神话、民间故事导入新课,导入自然又一下子让学生对课文产生了兴趣。另一关键是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诵读方面,我通过学生朗读,师生共同订正,再朗读,激起学生的读书兴趣;在积累文言知识方面,则利用课前预习,课堂提问及时鼓励、共同检查订正,让学生掌握一些关键字词。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正确翻译课文。做到了积累文言字词,培养学生的语感。

  这篇短文反映了古人可贵的探索精神,因此教学可以采取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多角度地理解文章的内涵。这也是教学的难点。虽说由于时间关系,学生没有小组讨论的机会,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并七嘴八舌地议论,他们的发言谈出了他们从不同角度得到的启发,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学生也得到了很大的收获。我在教学中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利用故事新编这一教学环节,积累有关探索的名言这一教学环节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10-12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06-09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04-01

两小儿辩日的教学设计04-03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06-12

《两小儿辩日》的教学设计10-10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优秀08-19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优秀10-13

《两小儿辩日》的教学设计范文10-11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15篇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