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教学设计

时间:2021-04-16 09:47:51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人教版《桂花雨》教学设计(通用6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桂花雨》教学设计(通用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人教版《桂花雨》教学设计(通用6篇)

  《桂花雨》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能抓住文中重点词语品读感悟,体会作者借写童年摇桂花的乐趣所表达的思乡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文中父亲所写的诗。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2、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今天我要教学的课文是《桂花雨》,这篇文章写了作者”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了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作者琦君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童趣淳朴的情感,这种情感集中体现在“摇花乐”这一场景之中。情感丰富而真挚。所以在这节课我打算引导学生抓住文中重点词语品读感悟,体会作者借写童年摇桂花的乐趣所表达的思乡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母亲对家乡那份特殊的爱

  一、激情导入

  金秋十月,桂子飘香,桂花走进了无数大诗人的诗篇,也走进了台湾著名女作家琦君的童年生活。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桂花雨》学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学生看书上的插图)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说说桂花的外表是怎样的?

  2、可就是这并不起眼的桂花却让琦君最为喜欢,那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一到四自然段,想一想。用几个字眼就来概括。

  3、学生交流,师小结:

  板书:香

  乐

  三、花香四溢

  1、细细读读全文,找找作者描写桂花香的句子,然后说说自己的体会。

  2、组织交流:

  (1)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抓住词语“迷人”,联系生活实际,感受花香。)

  (2)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体会“浸”妈妈洗衣服的时候把衣服浸在水里,这里是什么浸在什么里?,一个“浸”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师小结:一个简单的字眼都被琦君如此巧妙的运用,

  (3)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设疑:桂花是在金秋飘香的,但为什么在这个村庄里全年都有呢?

  A、自由读第四自然段,然后说一说

  B、师小结:那浓浓的桂花茶沁人心脾,那甜甜的桂花糕让人唇齿流芳,这桂花香久久不散,这桂花香了四季,香了人们的生活。

  C、让我们一起吟诵: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

  四、乐在其中

  过度:在竞收桂子期间谁最快乐?

  1、自由读一读第三自然段,感受一下

  2、体会第一句。抓住“缠”

  作者说摇桂花对她来说是件大事,于是,他总是“缠着”母亲去问。从“缠”子,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心情?想象他当时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然后和小伙伴们演一演。

  3、学习摇桂花的乐。

  过渡:终于盼到摇桂花那激动人心的时刻了。

  (1)终于可以摇桂花了,这下我可乐了,乐在哪呢?好好读读这段话,你从哪儿体会到了作者的快乐?(特别起劲:帮着铺、帮着抱、使劲摇;高兴地喊起来了)

  相机指导朗读:

  读出摇桂花的乐。

  师配乐讲述: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桂花纷纷落下,此刻的你就站在这棵桂花树下,这缤纷的桂花雨飘落在你的头上、你的脖子上、你的身上、就像沐浴着细细的春雨,你就情不自禁地大声喊起来---

  这桂花雨一定淋着你了吧,…读好这一句

  (2)整体读这一段:作者通过动作、语言的描写,使我们身临其境,与作者一同感受着摇花的无穷乐趣。让我们读好这些动作、语言,读出自己的快乐来。(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多美,多有趣的桂花雨啊,老师仿看到了那点点桂花雨如同调皮、可爱的孩子扑入我的怀抱,亲吻我的脸。多快乐呀。一起吟诵:

  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五、思乡情浓

  1、过渡:多少年过去了,琦君离开了故土到了外地,从此一家人其乐融融摇桂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以后琦君从外地回家总要捧一大带子桂花给母亲,可母亲却常说:

  出示句子“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2、读一读这句话,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同是桂花,难道真是家乡的金桂比外地的桂花香吗?你知道母亲为什么这么说吗?

  (母亲爱自己的家乡,所以特别爱家乡的桂花。)

  4、师适时小结并板书:这浓浓的思乡情哟,时时刻刻在我与母亲的心头萦绕,读:(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板书:思乡情

  5、是呀,再甜不如家乡水,再香不如家乡桂,再浓不如家乡情,让我们一起吟诵:父亲的诗

  六、阅读引航

  1、吟诵思乡的古诗,如李白、王维

  2、推荐《乡愁》,师配乐朗

  《桂花雨》教学设计2

  一、引出新课

  1、师谈话:同学们,老师发现童年时代发生的一些事非常有趣,如:抓螃蟹、钓鱼,做游戏、打乒乓……回忆起来真是一种享受!你有吗?想和大家分享吗?老师想请同学们谈谈,谁先来?

  2、揭题: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是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就是(出示,齐读)桂花雨

  3、题目质疑:老师今天还为大家带来了礼物,(拿出来)问:“这是什么?”

  说到桂花,大家都很熟悉。可是,说到题目中的桂花雨,你了解吗?那么,你有什么疑问吗?

  (桂花雨是什么样的?作者为什么写桂花雨?……)

  二、交流预习收获:

  过渡:你的问题提的真好,这枝桂花就送给你了。

  刚才,大家提出了很多问题,可是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解决拦路虎。昨天,大家已经回去预习了,老师想看看你们的预习水平,有信心吗?

  1、字词音形义(出示生字新词读、理解交流)

  (1)仔细左右尤其吩咐帮忙口占一绝拣去小叶糕饼

  (2)搓桂花桂花卤

  沉浸桂花香中姿态笨笨拙拙即时口占一绝檀香炉烟袅袅天空阴云密布

  湿漉漉的泥土茂密的叶子和在茶叶中泡茶

  (3)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2、交流读书情况

  我们已经解决了读书过程中的“拦路虎”,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一遍。边读边思考:作者回忆了童年时的一件什么事情?“桂花雨”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3.学生快速阅读,师巡视指导。

  怎么样?哪些同学愿意给我们读一读这篇课文呢?(指名读,听读讲名听读要求)

  4.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桂花雨是怎么形成的?

  5.那么,究竟是怎样来摇桂花呢?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走进作者的童年,和著名作家琦君共同感受摇桂花的快乐吧!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体会“摇花乐”

  1、(出示第三节)师示范读。问:这一小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预设:我怎么摇桂花的;我摇桂花时的情景;我摇桂花时高兴的心情。)回答的真好,这枝桂花也送给你了!

  小结:同学们很会读书,不仅读懂了内容,而且还体会到到了感情。

  2﹑那么谁能找出我心情的句子?

  学生默读课文找句子,做记号

  交流:出示句子“这下,我可乐了”

  说说作者乐的原因。(指名说,出示第1句)(板书:是件大事)母子二人的对话让你明白到了什么?(板书:迫不及待)应该怎么读这段话呢?(指名读)

  我这么乐的原因还有什么呢?(生回答,出示第二句)

  理解“云脚长毛”。母亲为了花开足一些,不让我去“摇桂花”为什么此刻她却赶紧吩咐人提前摇呢?这又说明了什么?母亲此刻的心里是怎样的一种情感?你能读一读吗?

  那么,我是怎么摇桂花的呢?

  出示句子: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

  “我“是怎么摇桂花的呢?现在很多同学的手上有一枝桂花,我们就来模拟一下,把它当成一棵桂花,摇一摇它吧!(请生示范摇)是不是这样摇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看一看吧。

  (课件出示:摇桂花的样子和摇桂花时的情景图片)

  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要说吗?(真美啊!)

  美在哪?怎么美?

  (预设:桂花像春天的细雨密密地绵绵地散落下来。

  桂花像夏天的雨一串串地直落下来,顷刻间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花地毯。

  桂花像雪花一样从树上飘飘悠悠落下来。)

  此时,如果桂花落在你的头上、颈上、身上。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预设:桂花轻轻落在头发上,像母亲在亲切地抚摩我。

  桂花落在我的脖子上,痒痒的,酥酥的

  桂花落满一身,我就像天宫里的花仙子了,我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了,这使不禁想起月宫里的桂花

  作者觉得怎么样?

  出示句子: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指名读)

  作者在说这句话时的心情怎样?你呢?能再读一读吗?

  母亲呢,干什么了?(出示句子,指名读),这句话让你感受到了什么?什么叫做“撮一点?”

  (撮一点放在学生鼻间)香吗?喜欢吗?能读一读这句话吗?

  父亲呢?(出示语句)

  问:父亲做了些什么?哪位同学能用六个字概括一下?(点香,闻香,吟诗)闻到两种香味,父亲便即时口占一绝,什么叫做“时口占一绝“?

  我们来欣赏欣赏父亲的诗歌吧!出示诗句,(指名读),理解。

  读了这首诗,你明白了什么?

  谁来读一读这段话?

  3、小结:

  4、齐读第三节。

  四、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字词,疏通了课文,并且学习、理解了描写桂花雨的一个自然段。那么,小时侯的我为什么那么喜欢摇桂花呢?这个问题,下节课,我们接着来讨论。

  五﹑作业

  描红

  熟读第三小节,体会我的快乐

  《桂花雨》教学设计3

  教学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启发学生谈谈自己童年里难忘的人和事,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学生自学生字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扫清字、词阅读障碍。

  2、引导学生围绕自学提纲在小组中合作探究,学习课文。

  3、通过反复品读重点语句,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乡之情。

  重难点:

  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桂花图 朗读录音

  (课前准备 组织学生观看桂花树。)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回忆你们的童年生活中,一定有许多难以忘怀的人和事,能给大家说说吗?

  是啊!童年是幸福的、难忘的,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板书 7、桂花雨)

  同学们,你们喜欢桂花吗?请谈一谈你对它的认识。

  二、学习课文

  1、出示自学提示

  ①听录音朗读全文,感受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找出文中有关句子读一读。

  ②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你喜欢的段,然后再仔细读一读。

  ③精读第五自然段,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④重读“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说说你的体会是什么?

  2、出示屏幕插图,配音朗读

  提问: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

  3、自由朗读课文,找出喜欢的段

  提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哪些语句好?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屏幕出示第五自然段,指定学生读,其他学生评价。

  生:他读的没感情。

  师:怎样才能读出感情呢?要学会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

  作者:迫不及待 盼望

  一起摇

  妈妈:沉着 赶紧

  师:同学们自己感情朗读这一段,再演读。再全班演读“这下我可乐了……好香的雨啊!”生闭目感“桂花纷纷落下来,我满头满身都是”。

  5、屏幕出示重点句

  体会“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

  师:你怎样理解“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生:我从这句话中体会到,母亲虽然离开家乡,却望不了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师:这句话中有“可是”一词,你注意到了吗 ?从“可是”这一词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请你细细读读有这个词语的整段课文,看谁有新的发现!

  生:我发现了,作者赏完花桂花,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他本来以为母亲一定会说:“好香啊!”没想到她说出这样的话,所以用了这个词。

  生:对,作者以为杭州的桂花很香了,母亲却不这样认为,所以用了“可是”这个词。

  师:事实上真的像母亲说的那样,杭州的桂花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吗?请你浏览全文,找一找理由,说说你的看法。

  生:我觉得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的确很香,“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这些句子,都说明桂花很香。

  师:这些句子里,哪个字突出地说明了桂花的香气呢?

  生:我认为是“浸”字。这说明桂花的香气不是一缕,而是弥漫在空气之中,人好像就浸泡在桂花香气里。

  师:看来,家乡的桂花的确比杭州的桂花香啊!

  生:我不这样认为。作者在写家乡的桂花时,是这样写的:“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可是写杭州小山上的桂花时,是这样写的:“杭州有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我们只要仔细品味,就能感觉出来杭州的桂花树要比家乡院子里的乡。

  生:我也同意这位同学的说法。另外,你看,家乡院子里只有一棵桂花树,而杭州小山全是桂花树,香气当然要胜过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了。

  师:你们读书时注意到了有关的词语,并且认真品味,很好!那么,看来,事实上桂花的香气是一样的,甚至杭州小山上的桂花因为多,更显得香气浓郁些。我们是用鼻子来分辨香气的,那母亲是用什么来分辨香气的呢?

  生:母亲其实是喜欢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她才这么说的。

  生:母亲对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有感情,她才说“这里的花香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生:母亲不是用鼻子去分辨的,而是用感情来判断的。就像俗话说的,东西是自己的好。

  师:一个“自己的”,道出了真正的原因。母亲因为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

  三、展示学习成果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情绪很高,收获一定很不少,请把你们背会的句段背给大家听一听。

  四、全课小结

  课文用生动的文笔向我们介绍了作者童年生活,内容丰富、感情真挚,文中蕴藏着浓郁的乡情,读了后很感人。希望你们能够根据这篇课文写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

  板书:

  7、桂花雨

  《桂花雨》教学设计4

  教材简析

  《桂花雨》是一篇状物的抒情散文,以桂花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了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

  全文共6 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开篇明旨,写“小时侯,我最喜欢桂花”,因为“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第二至四自然段写童年的“摇花乐”。第二自然段写“摇”桂花时间的选择及其原因。第三自然段讲“摇”桂花的情景。以白描手法写景叙事,情景交融,物我和谐共生。第四自然段写“摇”桂花后,晒桂花、藏桂花、食桂花。第五至六自然段,写母亲爱家乡的金桂,“我”爱童年的“桂花雨”。篇末再次点题,使全文充盈着桂花的香味,也让读者在阅读中分享“摇花乐”。

  全文以桂花为线索,充分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作者以童年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童趣、纯朴的感情。这种情感集中体现在“摇花乐”这一场景中,文章语言清新,情感丰富而真挚。

  设计意图

  课题“桂花雨”引领读者感受那浓郁的桂花香气在鼻翼唇齿间弥漫,纷纷扬扬的桂花香雨在脑海眼前散开。读着课文,我们和作者一起沉浸在童年的美好回忆中,喜欢桂花的迷人香气,难忘帮大人摇桂花、收桂花的快乐情景,也就理解了离开家乡后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却又时时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渐渐的,作者的思乡情便也像桂花的香气一样溢满字里行间,也久久萦绕在我们的心头,且引得我们浮想联翩。

  为了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中首先我引导学生“多读”,这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我把指导朗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读中积累。其次是情境创设,我用音乐渲染情境,利用插图来帮助学生想象课文的内容,体会作者的内心,使学生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整堂课引导学生通过读、思、议、想、练的方法学习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时,从“摇花乐”入手,循着“桂花香”,感悟“思乡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选择自己读懂的那部分内容进行重点阅读和探究,注重以读为本,做到师生、生生交流、充分尊重个体差异,让学生去探究,去发现,实现自主、合作、高效地阅读。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练习朗读课文。

  2、想象文中描写的情景,从人物言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理解文中难懂的句子,体会人物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2、体会母亲说的“外乡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扫除生字词障碍,初读感知,读通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课文第一段,感受桂花姿态的特点及它浓郁的香味。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阅读了《桂花雨》这篇优美的课文,不仅把课文读得通顺、流畅,还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回忆一下课文记叙的哪些人和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根据学生的发言适时出示父亲的诗,母亲的话。)

  摇桂花的情景是作者童年时代最快乐的一件事,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具体描述了这件事,现在就让我们随作者一起走进他的童年。(板书:摇桂花 乐)

  二、体会“摇花乐”。

  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想一想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作者“摇桂花”的快乐?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句子,圈圈词语,体会一下。

  2、交流:你刚才划的是哪一句?圈了哪些词语?谈谈你的体会。

  生自由交流以下内容出示:“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1)“是件大事”可见摇桂花对我的意义不一般。

  (2)“老是”、“缠”表现了作者急切的心情,可见我对这一乐事的向往程度,表面上是问妈妈,实际上是要求妈妈让我马上去摇桂花。

  (3)是啊,我是这样急切地要摇桂花,能在“问”前加上提示语吗?(急切地、迫不及待地、一遍又一遍地等)

  (4)你注意到这句话的标点了吗?作者的这句话是问句,为什么要用感叹号呢?

  (4)朗读体会。

  出示: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

  (1)两个“帮着”可以感受到我忙得不亦乐乎的心情。

  (2)适时提示学生圈动词:“铺”、“抱”、“摇”。从中体会“我”的那份高兴劲。

  小结:这便是儿童快乐,是童真,是童趣,只有儿童才能了解,才能体会。就像父亲诗中写的“儿童解得摇花乐”。

  出示: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1)交流“纷纷”、“满头满身”、“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等词。老师适时点拨:“满头满身”是一种夸张的说法。

  (2)请你们也来大胆地想象一下,“满头满身”是怎样的情景呢?

  幻灯出示练习:

  一朵朵桂花落在头上,像 ;落在肩上,像;落在身上,像 。

  这桂花雨真 !

  (3)于是我会情不自禁地喊。想象一下,“我”会怎样喊出这句话?可能会有哪些动作和表情呢?(情不自禁、高声地、忍不住、仰起头、张开双臂等,让学生充分想象,体会作者的欢乐。))

  小结:你喊出的是一份陶醉,我们听到的是一份惊喜,大家感受到的是情不自禁的赞美。让我们每个人都读出了自己的一份美美的收获。

  过渡:这桂花雨多香、多美、多大呀!所以课题叫“桂花雨”。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写出了桂花的香味?

  (板书:桂花雨 香 大 美)

  三、感受“桂花香”。

  重点交流这两句

  1、“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

  (两种香混合在一起飘向空中,到处都是,弥漫着整个空间,正如父亲诗中写的“细细香风淡淡烟”。它香了“母亲洗净的双手”,香了那水晶盘,香了父亲的诗兴,香了我们的宅院,香了整个村庄,香了作者童年的梦。这真是“花雨缤纷入梦甜”啊!)

  2、“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 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它的香,已挣脱了季节的束缚,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四、感悟“思乡情”。

  1、过渡:沐浴着这场纷纷飘扬的桂花雨,呼吸着那阵阵飘逸的桂子芬芳,感受着这份快乐的又何止是我一个呢?还有谁也在这场桂花雨中感受到快乐呢?

  2、交流:

  (1)“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

  理解“绝”(字典字义选择)、“解”(联系上下文)、“即时”(找近义词)。(渗透理解字词的方法教学)

  请你读读诗句,想象摇花乐的情景,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从中你体会到父亲作诗的心情怎样?(陶醉、高兴)

  小结:父亲用诗句高度概括了摇桂花的情景,让我们如临其境。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创作的灵感就来源于生活”。

  感情朗读。

  (2)“可是母亲一看天上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赶紧吩咐人提前“摇桂花”。(因为母亲不希望桂花被台风吹落,否则就不能竞收桂子了。所以提前摇桂

  花。母亲在分享劳动成果的同时也感受了一份快乐。这真是“竞收桂子庆丰年”的欢乐场面。)

  2、小结: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我、母亲还有父亲,都离开了故乡,到了外地,我知道母亲很喜欢桂花,所以,以后我从外地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常常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出示:可是母亲常常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学生读,颜色显示“外地”、“家乡旧宅院子里”、“比不得”。

  母亲说这句话时,会怎么说?

  母亲说这句话时,会想起什么?(桂花树的样子、摇桂花的情景、桂花的用途)

  母亲说这句话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间。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是唯我的,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还会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呢?桂花是没有区别的,问题是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体味它们。一亲一疏,感觉自然就泾渭分明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家乡在母亲心中的分量。)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总结:再甜不如家乡水,再浓不如家乡情,再好不如家乡人,再香不如家乡桂。乡情难忘,童年难忘,那一场美丽的桂花雨飘落在我们的心间。

  3、“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个“又” 字说明作者不止一次地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只是这次母亲的话使他又一次想起。淡淡的一句话,却传递出了作者对故乡桂花深深的怀念。家乡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乐连在一起的,那种“摇花乐”和桂花雨已植进了他的生命,成为他幸福童年的最美好、最耐人回味的记忆。这恐怕是作者难忘家乡桂花的真正原因。)

  五、作业。

  1、 摘抄你喜欢的句子。

  2、 想象练习:

  一朵朵桂花落在头上,像 ;落在肩上,像;落在身上,像 。

  这桂花雨真 !

  板书设计

  11、 桂 花 雨

  摇桂花 快乐 思念故乡

  桂花雨 多、香、美 怀念童年

  《桂花雨》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 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4、通过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难点:

  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3分钟)

  1、谈话导入。

  同学们,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板书课题《桂花雨》。

  2、提出学习目标

  (1)、把课文读通读顺。难懂的字词和句子多读几遍。

  (2)、了解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抓住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情地朗读课文。

  (5)、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20-30分钟)

  要求:

  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2、别人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

  1、这节课,我学会了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我会用其中的一些词语造句。

  3、我知道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我知道了“桂花雨”是指好多桂花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5、我会解答(课后思考题、每课一练的题目)。(教师及时到学生之中指导展示)

  (二)学文悟情展示(小组内)(此环节有时可与“创造性展示”合为一体)

  1、了解课文的主内.

  知道这篇文章,描写了作者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

  2、学生从重点词句中感受文本所蕴涵的丰富内涵。

  生1:“我喜欢的是桂花。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我体会到桂花是精致的小花,会散发着那样迷人芳香,让人快乐?)

  生2:第五自然段内容中的“是件大事”,“总是缠着母亲”我体会到作者急切地盼着摇花。

  生3:“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我体会到“没有不”表示“都”,“浸”字感受到桂花香不是一缕,而是空气中都散满了,人好像就浸泡在桂花的香气里。“十几家邻居”说明大家不用走出家门,就能闻到桂花香。

  生4: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这句话我从“全年”感受到不光是开花季节香,人们还把桂花做成了各种食品后,整年都可以感受到桂花香;“整个村子”可以感受到,我们做的桂花糕、桂花茶,家家户户都可以分享。

  生5:“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我的体会是“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有异曲同工之妙。母亲年都闻着院子里的桂花香,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丰收的喜悦,馈赠的快乐……桂花,已充盈了她生活的全部的空间。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浸透了她的心血和汗水,乃至是母亲生命中的一部分,还有什么桂花可以和它相比呢?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母亲其实是对家乡的一种什么情怀——思乡。”

  3、学生展示朗读能力。

  生1:我觉得这个句子“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应读得“乐”一些。才能感受到摇花的快乐。

  生2:我觉得这个句子“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薄饼做得多。’”这句应该这样读,才能读出一种把好东西与大家分享的快乐!

  (三)创造性展示(以小组形式全班展示)

  1、小组朗读课文的一段话。

  2、小组展示自己仿写的一段话。

  3、小组通过朗读搜集到的思乡的诗句。(小组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

  三、激发知识冲突(适时进行)(5分钟)

  童年和故乡留给了作者什么呢?其实令作者真正难以忘却是什么?(此环节有时与“学习成果展示”合为一体)

  四、知识拓展延伸(2分钟)

  收集琦君的散文集《桂花雨》,鲁迅的《朝花夕拾》,,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愿你们在这浓浓的书香中也能找到一份童年的快乐。

  《桂花雨》教学设计6

  设计理念

  本文教学时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师生、生生对话交际的过程中进行。教学中充分考虑文本的特点,教学时紧扣课文的语言,让学生在文字与情感中走个来回。凭借文本,挖掘教材资源,在想象、诵读、体验等语言实践中,引导学生将文本语言转化为会运用的“活”的语言。

  整节课抓住桂花香、摇花乐、悟乡情、思故乡四个板块,因势利导,通过原境、意境、心境等不同层次的读、写、说的训练,努力令课堂飘溢甜美的桂花香味、再现快乐的摇花童趣、尽显浓浓的朴素乡情,缠绕丝丝缕缕的思乡之情。

  教学目标

  ⒈知识和能力

  自学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句子的含义。能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

  ⒉过程与方法

  咀嚼重点词语,理解文本内涵;借助情境对话,想象摇花的快乐;通过写话,体会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喜欢桂花、摇桂花的乐趣和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教学难点

  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了解桂花,导出课题,简介作者

  ⒈(出示课件桂花)同学们,这是什么花?——桂花(师板书:桂花):课前同学们已经了解过桂花,现在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⒉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叫————桂花雨(板书:雨齐读课题)

  大家已预习过课文,谁来说说文中的桂花雨指的是什么?

  ⒊师:(课件出示简介)同学们,有这样一位作家,名叫琦君,她是浙江温州人,12岁随父亲来到杭州,60岁移居美国,她一生漂泊,84岁才回到故乡温州,就是这样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久久难忘家乡的桂花,久久难忘和我们小朋友一样年龄时感受过的——生齐读课题《桂花雨》。

  ⒋师: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琦君的童年,去感受她所经历的奇妙的桂花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闻桂花

  ⒈自学要求: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由大声的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想一想桂花的什么让作者久久难忘?

  ⒉交流,整体感知:

  教学预设:桂花香、摇花乐、花雨美、母亲对桂花的关注、桂花茶、桂花糕等

  ⒊引出重点:

  那么在这么多的难忘中哪个画面在琦君的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的?

  教学预设:摇桂花,下桂花雨的情景

  ⒋初闻桂花香:

  的确,那是发生在金秋十月,桂花盛开的时候,满树的桂花金灿灿的,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课件出示句子: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⑴读完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板书:花香)从哪些词感受到?

  ⑵通过个别读——齐读的形式初步感受花香。教师点拨读好“没有不”的停顿和“香飘十里”的浓浓花香。

  ⑶理解“浸”的意思,品味“浸”字。(课文指桂花的香气浓郁,向四周弥漫,村子像被泡在桂花的香气里似的。)

  ⑷如果你是琦君的邻居,你有什么感受?

  教学预设如下,教师适时引导如:闻着花香,你想干什么?如果那时你在吃饭,你觉得——

  (我觉得桂花的香味真是迷人啊!桂花真香啊,我都想摘一些来泡泡茶。如果我在吃饭,我觉得饭也香了。我觉得我的人也香了。我觉得琦君家桂花的香味让村里的人都分享到了。我想去摇桂花。)

  ⑸再次齐读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浸在桂花香里,说明香味太浓了,整个村子都弥漫着浓浓的桂花香味。教师通过理解词义,品味解读,想象感受,朗读体味的方法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一般,置身在沁人心脾的桂花香味中。

  三、自读自悟,局部深究,浸染桂香

  ⒈体验快乐

  ⑴自学品读。师:桂花盛开的时候,年少的琦君,站在桂花树底下,望着星星点点的桂花,她多么想快点摇桂花啊!让我们读读摇桂花这一部分(请大家默读第五小节),找一找,划一划哪些句子能感受到“我”当时的迫不及待。

  ⑵交流句子。

  课件出示: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人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⑶师生演一演,情境对话,体会到“我”当时的迫不及待,我渴望看到桂花雨落下的美景。

  ⑷走进这场桂花雨,齐读这段话

  课件出示: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人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⑸师生对话体验情感:

  ①师:摇啊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桂花像什么一样落下来?

  教学预设:(桂花像雪花一样从树上飘飘悠悠落了下来。)(桂花像春天的细雨密密地、绵绵不断地落下来。)(桂花就仿佛是一个个金光闪闪的萤火虫,向我纷纷飞来。)(桂花像夏天的雷雨一串串地直落下来,顷刻间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花地毯。)(桂花就如一只只飞舞的蝴蝶,小花落满地,地上就如铺了金子一般。)

  ②师:纷纷扬扬的桂花落在了你的——,落在了你的——,你的——你的——,你的——,可以说是落得我们——

  ③师:此时桂花落在你的头上、颈上、身上,你有什么感受?

  教学预设:(桂花轻轻落在头发上,像母亲在亲切地抚摸着我。多幸福啊!)(桂花落在我的颈间,有一股痒痒的、酥酥的感觉。多舒服啊)(桂花落满一身,我就像天宫里的花仙子,我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这使得我不禁想起月宫里的桂花树。)

  ④师:此时此刻,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喊?

  课件出示:我()地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快乐、激动,拍着手、又蹦又跳、手舞足蹈、闭着眼睛、陶醉)

  ⑹齐读“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人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⑺想象说话:天真烂漫的琦君,使劲地摇呀摇,桂花像雨一样落下来,她和小伙伴们蹦跳着,欢笑着,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多么美丽而又温馨的画面。同学们,简简单单的3个字,摇啊摇,摇出了什么?板书:快乐

  课件出示说话:我们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呀摇,摇出了。

  教学预设:摇出了朵朵完整、新鲜的桂花,摇出了清香迷人的桂花雨,摇出了满头满身都是桂花香气的人们,摇出了一杯杯飘散桂花香气的清茶,摇出了一块块浸在桂花香中的糕饼,摇出了童年的欢乐和喜悦,摇出了故乡的亲切与温馨,摇出了童年时代的乐趣,摇出了快乐心情,摇出了童真,摇出了对桂花的喜爱。

  〔设计意图〕“摇花乐”是文章的重点部分,也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段落。教师采用读一读,看一看,想一想,演一演,说一说等方法使孩子们身临其境,使孩子们读出情味,使孩子们心驰神往,使孩子们领会其精妙所在。

  ⒉感受乡情

  ⑴师:就这样摇呀摇,让前后十几家邻居浸在馥郁香气中的桂花都纷纷扬扬地摇落了,可在琦君的笔下,却说: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课件: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⑵品读“全年”“整个村子”

  师:同学们,桂花只在秋天开放,而且只有琦君家的院子里种着桂花,那为何说是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呢?请你快速地浏览一下课文,找到依据来说一说。

  生: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

  师:炎热的夏天,喝上一杯凉凉的桂花茶,顿时心旷神怡;寒冷的冬天,喝上一口冒着热气的桂花茶,——

  生:我们用桂花泡茶,一年四季都喝,我们可以做做桂花糕,在烧菜时洒点桂花,做糕点时放点桂花。

  师:除了泡桂花茶,做桂花糕,还可以干什么?一年四季都可以享有,怪不得琦君说——你来读

  师:只有琦君家的院子里有桂花,那整个村子又作何理解呢?找到依据——只送给胡家老爷爷,毛家老婆婆吗?只送给他们两个吗?还会送给谁?说得真好,村子里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分享,所以说,全年——。

  人人都可以泡上一杯浓浓的桂花茶,这香真是沁人心脾,男同学读——

  过年时家家户户都可以尝一口糯糯的甜甜的桂花糕,这花香唇齿留芳,弥久不散,一起读——

  这样一来,我们就不仅仅是沉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更是沉浸在了——(浓浓的乡情)里。板书:乡情

  〔设计意图〕由“浸”字带动全句,通过品读词语,激情引读等方式,让孩子们感受到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它的香,已不受季节的束缚,香甜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四、走进作者,升华情感,品悟乡愁

  ⒈提出矛盾处,引发认知冲突。

  难怪,背井离乡时,每每我把一大袋桂花给母亲,母亲总是说,(引读出示母亲的话):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补充满觉陇资料感受杭州小山上的桂花香。

  ⒉读懂母亲的话,体悟一份浓浓的乡情。同学们,可就是这样一个赏桂胜地,母亲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其实母亲也道出了我的心声,这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的仅仅是桂花本身的香味吗?这香里还蕴涵着我和母亲许许多多的情感,那你说香的还有什么?(快乐,乡情,记忆,思念等)板书:思念

  ⒊写话练习,多少年来,琦君漂泊他乡,可家乡的桂花总是让她魂牵梦萦,难以忘怀,又是一个中秋节的夜晚,皓月当空,琦君又想起了什么,请拿起你手中的笔写下来。

  (课件出示,并伴有音乐。)又是一个中秋节的夜晚,皓月当空,琦君。

  师小结:桂花的香,摇花的乐,花雨的美,对童年的怀念,其实也都是源自我对故乡的——思念。

  ⒋走进内心,升华情感

  (音乐响起)正如她在另一部作品《烟愁》中所说:(师深情诉说)

  课件出示: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人与故土,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一份情,象花木草树似的,谁能没有根呢?

  师:的确,正是因为对根的追寻,84岁那年,她又回到了故乡。看到故乡的一草一木,不禁泪水涟涟。其实琦君她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故乡,因为故乡就在——她的心里)

  〔设计意图〕抓住母亲说的话,在矛盾冲突中来体会桂花香的丰富内涵,感受作者的思乡之情,并通过写话练习把情感推向高潮。最后适时地补充作者的一段直抒胸臆的思乡语段,在浓浓的思乡情中结束这堂课的教学。

  五、板书设计

  桂花雨

  花香

  乡情思念

  快乐

  六、作业设计

  课后你们可以写一写童年的趣事,也可以看看有关琦君的其他作品,选择自己喜欢的文章读一读。

【人教版《桂花雨》教学设计(通用6篇)】相关文章:

《桂花雨》教学设计15篇11-01

部编版《桂花雨》教学反思(通用11篇)11-24

桂花雨教案04-01

人教版《燕子》优秀教学设计12-24

人教版《青蛙写诗》教学设计09-27

《雨霖铃》教学设计10-19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08-10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模板10-16

《桂花雨》听后感07-24

人教版语文《桂林山水》教学设计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