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名言

时间:2023-04-07 12:09:48 名人名言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资治通鉴名言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名言吧,名言易于留传,是浓缩的精华。你知道什么样的名言才能称之为经典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资治通鉴名言,欢迎大家分享。

资治通鉴名言

资治通鉴名言1

  1. 千钧之弩,不为鼷鼠发机;万石之钟,不以莛撞起音。--《资治通鉴汉纪》

  千钧重的弩弓,不会为了射一只小鼠而开动;万石重的大钟,不会因为一根草茎碰撞而发出声音。指大材不可用在小处,大事不会因小的动静而启动。

  2. 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资治通鉴唐纪》

  木心不直,它的纹理就会歪歪斜斜,用这种木材制造的弓,虽然强劲,可是发射出去的箭矢也不会直飞目标。

  3. 能择善者而从之,美自归己。--《资治通鉴宋纪》

  能选择别人的长处去学习它,这种长处自然也就属于自己了。

  4. 夫登进以懋庸,黜退以惩过,二者迭用,理如循环。--《资治通鉴唐纪》

  让他升任,是为了奖励他的功劳;罢免他,是为了惩罚他的过错。这两方面常常可以交替使用。

  5. 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资治通鉴唐纪》

  德行胜过才能,叫做君子;才能胜过德行,就叫做小人。

  6. 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资治通鉴周纪》

  有德的人令人尊敬,有才的人使人喜爱;对喜爱的人容易宠信专任,对尊敬的人容易疏远,所以察选人才者经常被人的才干所蒙蔽而忘记了考察他的品德。

  7. 凡人之情,穷则思变。--《资治通鉴唐纪》

  人的本性是在到了没有办法之时,就会设法改变现状。

  8. 夫表曲者景必邪,源清者流必洁。--《资治通鉴汉纪》

  标杆弯曲,其影子也一定是歪歪斜斜的,源头清澈,水流也一定是清清洁洁的。

  9. 老禾不早杀,余种秽良田。--《资治通鉴陈纪》

  残留在地里的头季稻谷不早点割掉,它落下的稻粒必然会使良田荒芜。

  10. 立功者患信义不著,不患名位不高。--《资治通鉴晋纪》

  立功的人担心自己的信义不显著,而不必忧虑自己的名誉和地位不高。

  11. 君子陷人危,必同其难,岂可以独生乎?--《资治通鉴汉纪》

  因为自己的原因而使人陷入危境,君子必定要和他共患难,怎么可以独自活下来呢?

  12. 面从后言,古人所诫。--《资治通鉴魏纪》

  古人最忌讳的是,表面服从而背后反对。

  13. 明者,销祸于未萌。--《资治通鉴汉纪》

  聪明的人总能把祸患消灭在没有产生的时候。

  14. 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资治通鉴周纪》

  家道贫困的'时候就希望有个能持家的好妻子,国家大乱的时候就希望有个治国有方的好宰相。

  15. 短于从善,故至于败。--《资治通鉴汉纪》

  不肯向善者学习,这便是失败的原因了。

  16. 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资治通鉴唐纪》

  听人说的不如亲身经历,亲耳听到不如亲眼见到。

  17. 明主用人也,使能者不敢遗其力,而不能者不得处其任。--《资治通鉴魏纪》

  贤明的君主在用人时,能使有才的人竭尽全力,而不让不学无术的人白白占着位子。

  18. 没齿而无怨言,圣人以为难。--《资治通鉴魏纪》

  一辈子连句怨恨的话都不说,这恐怕连圣人也难以做到。

  19. 怒者常情,笑者不可测也。--《资治通鉴唐纪》

  发怒是人之常情,但不发怒而常把笑容挂在脸上的人,这种人是最难让人猜测的。

  20.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资治通鉴周纪》

  才能是德行的资本,德行是才能的统帅。

  21. 币厚言甘,古人所畏也。--《资治通鉴晋纪》

  送来的礼物很多,说的话又非常入耳,这是古人最警惕的事。

  22. 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己,暗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资治通鉴周纪》

  不辨别事情的是非对错只是喜欢别人赞扬自己,没有比这更糊涂的了;不思量道理在哪边而一味地奉承讨好,没有比这更让人讨厌的了。

  23.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唐纪》

  多方面听取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单听信某方面话,就会愚昧不明。

  24. 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唐纪》

  大丈夫答应别人一句话,即使许以千金也不会改变。

  25. 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功而遂。--《资治通鉴·汉纪》

  做事把重点和精力放在难点上,只要把难点解决了,简单的自然也就解决了;做人要取长补短,只要把自己的短板解决好了,自己的长处自然也就会得到加强。

资治通鉴名言2

  1.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2. 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

  3. 卑不谋尊,疏不谋戚。

  4. 知过非难,改过为难;言善非难,行善为难。

  5. 法者天下之公器,惟善持法者,亲疏如一,无所不行,则人莫敢有所恃而犯之也。

  6. 欲知其人,观其朋友。

  7. 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不免为下。

  8. 博览兼听,谋及疏贱。

  9.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10. 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

  11. 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

  12. 未亡人不幸罹此百忧,感念存没,心焉如割!

  13. 养兵之术,务精不务多。

  14. 羊质虎皮,见草则悦,见豺则战。

  15. 井深十五丈不得水,吏士渴乏,榨马粪汁而饮之。

  16. 坐谈则理高,行之则事阙。

  17.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18. 亡师失地直是境上一匹夫,若国家犹待其更鸣之辰,岁暮之效,彼非岁暮之臣,弃乡国如脱屣,背君亲如脱屣,岂知远慕圣德,为华夏之纯臣乎?

  19.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

  20. 言善非难,行善为难。

  21. 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22. 农,天下之本也。

  23. 既得陇,复望蜀。

  24.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25. 孤则易折,众则难摧。

  26. 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

  27. 聪明流通者戒于太察,寡闻少见者戒于壅蔽。

  28. 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29. 非为功难,成功难也。

  30. 币厚言甘,古人所畏也。

  31.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亡战必危。夫怒者逆德也,兵者凶器也,争者末节也。夫务战胜,穷武事者,未有不悔者也。

  32. 治性之道,必审己之所有余而强其所不足,盖聪明疏通者戒于太察,寡闻少见者戒于壅蔽,勇猛刚强者戒于太暴,仁爱温良者戒于无断,湛静安舒者戒于后时,广心浩大者戒于遗忘。必审己之所当戒而齐之以义,然后中和之化应,而巧伪之徒不敢比周而望进。

  33. 思其人,至其乡,其处在,其人亡。

  34. 天下有道,君子扬于王庭,以正小人之罪,而莫敢不服;天下无道,君子囊括不言,以避小人之祸,而犹或不免。

  35. 苟利社稷,死生以之。

  36. 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

  37. 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之谓大丈夫。

  38. 爱之不以其道,适所以害之也。

  39. 克敌之要,在乎将得其人;驭将之方,在乎操得其柄。

  40. 贵易交,富易妻。

  41. 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42. 前车覆,后车诫。

  43. 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

  44. 明主用人也,使能者不敢遗其力,而不能者不得处其任。

  45. 人皆作之。作之不止,乃成君子;作之不变,习与体成,则自然也。

  46. 赏奸,非义也;杀降,非信也。

  47. 美女如云,金帛如山。

  48. 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

  49. 义者无敌,骄者先灭。

  50. 不怕念起,惟恐觉迟。

资治通鉴名言3

  1. 义者无敌,骄者先灭。

  摘自《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五十五》

  解释:坚持正义的人,无人能敌;骄横拔扈的人,最先失败。

  2. 孤则易折,众则难摧。

  摘自《资治通鉴·宋纪·宋纪二》

  解释:势孤力单,容易受人欺负;人多气壮,别人不敢欺辱。

  3. 用人无疑,唯才所宜

  摘自《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五十四》

  解释:任用人无须疑虑,只要才能合适就可以。

  4. 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摘自《资治通鉴·唐纪·唐纪八》

  解释:任用人才如同使用器物一样,要扬长避短。

  5. 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摘自《资治通鉴·唐纪·唐纪八》

  解释:任用人才如同使用器物一样,要扬长避短。

  6. 识时务者在乎俊杰。

  摘自《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五十七》

  解释:认清时代潮流的,聪明能干的人,方可为英雄豪杰。

  7. 法立于上,教弘于下

  摘自《资治通鉴·魏纪·魏纪十》

  解释:法令应该由国家最高层来制定,然后对下层的人进行教化。

  8. 今者违命,胜不足多,若其不胜,为罪已重。

  摘自《资治通鉴·晋纪·晋纪三》

  解释:现在违背命令,如果打了胜仗就不算什么;假如没有获得胜利,那么罪过就太大了。

  9. 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摘自《资治通鉴·晋纪·晋纪十五》

  解释:活着的时候对当时之世没有益处,死后也没有美名流传于后代,就是自暴自弃的表现。

  10. 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摘自《资治通鉴·魏纪·魏纪七》

  解释:治理国家要施行大的恩德,而不是小恩小惠。

  11. 不以无过为贤,而以改过为美也。

  摘自《资治通鉴·汉纪·汉纪四》

  解释:不以没有过错为贤德,而以改正过错为美德。

  12. 侈兴于有馀,俭生于不足。

  摘自《资治通鉴·宋纪·宋纪六》

  解释:奢侈往往由于富裕而兴起,俭朴常常在不足的情况下形成。

  13. 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摘自《资治通鉴·晋纪·晋纪二十八》

  解释:寻找忠臣必须到孝子家里,指孝敬父母者必能为国效力。

  14. 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摘自《续资治通鉴·宋纪·宋纪一百二十三》

  解释:十年的努力与心血,一朝尽毁。

  15. 博览兼听,谋及疏贱

  摘自《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二十三》

  解释:广泛观察事物,普遍地倾听意见,谋虑到关系疏远、地位低下的`人。

  16. 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摘自《资治通鉴·陈纪·陈纪九》

  解释:十头羊用九个人放牧,指官多民少,赋税剥削很重。

  17. 法出多门,人无所措

  摘自《资治通鉴·唐纪·唐纪五十九》

  解释:法令如果出自很多部门,人们就不知所措。

  18. 养兵之术,务精不务多。

  摘自《续资治通鉴·宋纪·宋纪五十九》

  解释:培养军队的办法,在精炼不在数多。

  19.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摘自《续资治通鉴·宋纪·宋纪一百二十四》

  解释:文臣不贪图钱财,武臣不害怕死亡,国家就得到太平了。

  20. 言善非难,行善为难。

  摘自《资治通鉴·唐纪·唐纪四十五》

  解释:嘴上说做善事并不难,要真正去做好事才是难的。

  21. 聪明流通者戒于太察,寡闻少见者戒于壅蔽。--《资治通鉴汉纪》

  聪明通达的人要警惕过于明察;听得少、见得少的人要避免闭塞无知。

  22. 得财失行,吾所不取。--《资治通鉴陈纪》

  获得财物却丧失了德行(得不义之财), 这样的事我是不去做的。

  23. 去就以道,可谓君子矣。--《资治通鉴晋纪》

  离开自己职位,或继续留任,都能出于正理,这就是高尚的人了。

  24. 不诚于前而曰诫于后,众必疑而不信矣。--《资治通鉴唐纪》

  。事前不诚实而事后却表白自己诚实,这必然会引起人们的怀疑而让人不相信自己。

  25. 好胜人,耻闻过,骋辩给,眩聪明,厉威严,恣强愎,此六者,君上之弊也。--《资治通鉴唐纪》

  争强好胜,不愿意听到别人提缺点,喜欢放开自己的舌尖而驰骋辩才,显示小聪明,对人过于苛刻严厉,顽固不化且自以为是。这六点,都是君主应当特别加以警惕的毛病。

资治通鉴名言4

  1、人生苦短,而学问无涯。有一件事真的很难,因为它很好。青木春石,咀嚼文。心里的果子,剩下的邮件。

  2、深藏不露,余味曲葆。刺生互体,有似修改线。炫耀你的`语言,给予你最好的考虑。动心吓耳,逃响生葫芦。

  3、是意授于思,言授于意,浓则无穷,薄则千里,或在方寸而又水面的知识领域,或意味着想过山川而过。

  4、哪里的群众说话,哪里的神讲求实效,哪里的修辞学,在于问心无愧。

  5、美伦群言,一精,一贵远,辞其支破,破如交,可破如交。

  6、收藏学问要存宝,行动要富,学习要读贫光,驯良要讲。

  7、登山是充满感情的高山,大海的景色是漫山遍野的大海。

  8、水虚而破坏涟漪,木实而颤动花萼,文质亦附之。

  9、那里有千首歌在破晓后响起,观剑在知识之后。因此,圆图像的图像,做第一次查看。

  10、陆机只是想看得深,任务宽,所以认为可以进入艺术,而不是使复杂。

  11、在复杂性和策略之间有一个恰当的划分。引用和解释,然后两个词变成一个章节,即将坚持它,然后一个章节变成两个句子。

  12、魔术师因为情感而放弃,读者穿上他的散文进入情感。

【资治通鉴名言】相关文章:

资治通鉴的作者04-25

资治通鉴成书于04-23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10篇12-01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通用18篇)08-28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600字(通用26篇)06-04

读资治通鉴有感03-01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01-15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09-27

《资治通鉴》读后感02-04

Copyright©2013-2024duanmeiwen.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