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

时间:2024-05-11 12:30:25 登绮 专题观后感 投诉 投稿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精选17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精选17篇)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 1

  “同学们请注意,现在是地震广播,请听到广播后迅速就近避险……”一听到紧急通知,同学们都按事先班主任指导的去做,我和大家一样,都迅速护住头部躲在课桌底下,等待时机撤离教室。时机到了,老师叫我们迅速有序撤离教室。大家手抱住头,井然有序排队撤离,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也跟着我们一路小跑,一前一后为同学们保驾护航,仿佛地震真的来了。

  安全撤离到了操场上,大家都护着头部蹲在指定的位置。直到副校长宣布防震演练结束,大家这才喘了一口气,有几个同学这时候却开始嬉笑起来,根本没有听副校长的演练小结。我不禁吸了一口凉气,如果真的地震来了,你们几个人还能这样满不在乎地笑出来吗?

  从副校长的讲话中,我们知道了,就在今年,亚洲发生了三次大地震,其中,日本最为严重。日本发生的9.0级地震引发海啸,并导致核电站爆炸。

  通过这次演练,我明白了光有一些保护的`知识是不够的,关键是要在灾难来临之际能把学到的自救自护知识灵活运用,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保护同学。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 2

  2008年5月12日是一个中国人民难以忘却的日子。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的大地震,导致69197人遇难,374176人受伤!看着这串庞大的数字,很是让人揪心。

  有些人坚持地震离我们很远,我们这里不会发生地震的观念。其实,地震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可避免、无处不在的,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次数约五百五十万次,地震的破坏力也是是非常大的。包括汶川地震、唐山地震、玉树地震等等,以前的、近几年的大小地震都带来了无可挽回的损失。

  我们国家虽然不是地震频发地带,但是,如果面对可怕的地震,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地震是自然灾害,当然,地震也不只有天然地震,人工地震也是地震的主要的原因。人工地震就是由于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过度开发资源等等原因,增加了地壳的压力,地震也会发生。

  作为我们小学生,我觉得我们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要低碳生活,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身边的人,减少对地球资源的浪费,减少开采,不给地壳带来压力一旦发生了地震,我们该怎么办呢?首先,我们要以镇定的心态面对地震,发生地震了不要慌,如果来得及先跑到空旷的地方。如果来不及,就用枕头护住头部,躲到桌子或床下,尽量减少地震给自己带来的伤害。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 3

  应根据震后环境和条件的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施救方法,目的就是将被埋压人员,安全地从废墟中救出来。

  通过了解、搜寻,确定废墟中有人员埋压后,判断其埋压位置,向废墟中喊话或敲击等方法传递营救信号。

  营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埋压人员的安全。一是使用的工具(如铁棒、锄头、棍棒等)不要伤及埋压人员;二是不要破坏了埋压人员所处空间周围的支撑条件,引起新的垮塌,使埋压人员再次遇险;三是应尽快与埋压人员的封闭空间沟通,使新鲜空气流人,挖扒中如尘土太大应喷水降尘,以免埋压者窒息;四是埋压时间较长,一时又难以救出,可设法向埋压者输送饮用水、食品和药品,以维持其生命。

  在进行营救行动之前,要有计划、有步骤,哪里该挖,哪里不该挖,哪里该用锄头,哪里该用棍棒,都要有所考虑。

  过去曾发生过救援人员盲目行动,踩塌被埋压者头上的房盖,砸死被埋人员,因此在营救过程中要有科学的.分析和行动,才能收到好的营救效果,盲目行动,往往会给营救对象造成新的伤害。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 4

  通过观看“地震科普携手同行”主题活动启动仪式,我感触颇深。这次活动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让我们时刻保持对灾难的戒备心,给我们上了一堂最好的实践课。

  平时,我们不要把演练当成一种形式,而是要把它当成一种保护自己的`方式;不要把学习防震减灾当成一项任务,而是要看成一份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安全成为生命的`保障,用生命抒写人生伟大的篇章。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多多学习相关的安全知识,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才能防患于未然,做到警钟长鸣。

  我们要将地震科普宣传进行到底,带着我们的少先队员一起走向美好未来!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 5

  今天,我认真观看了“地震科普携手同行”主题活动启动仪式的直播,我收获满满。防震减灾的意思是预防地震,减少灾难,保护生命和财产是人们都希望的。可是大家都知道,灾难来无影去无踪,而且无情无义。为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科学家们发明出很多探测仪器,如果有地震,仪器就会显示出来,提醒人们及时转移。

  在今天的直播中,我深入了解了地震波。地震波是从地球深处传出来的,而且会越来越剧烈,会将处在震源区域的所有房屋、树木等倒塌毁坏。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只有不幸,虽然我们这里从没有发生过一次毁灭性的地震,让我们不必为地震发生而心寒胆战,但是中国有23条地震带,每时每刻都有可能发生地震,所以我们要学习关于地震的知识,天灾是不可避免的`,但团结的力量是强大的,让我们一起携手防震减灾,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 6

  今天观看了“地震科普携手同行”主题活动启动仪式,通过科普专家何永年的``讲解,我们了解了许多地震科普知识,使我深受教育。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带国家,震级达、频率高、灾害重。唐山大地震,汶川地震,夺去了30多万同胞的宝贵生命,一段日本地震视频,让人感受到地震的可怕,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令人震撼。我们必须防患于未然,今天开展地震科普知识,十分必要,防灾减灾,利国利民。

  作为教育者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防震减灾的科学知识普及,开展逃生演练,做好应急预案等活动,使小学生懂得了安全知识,就会影响家庭,影响社会,当灾害来临时才会自我保护,确保生命安全。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地震科普,携手同行!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 7

  观看《地震科普携手同行》后,我对地震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影片通过生动的画面和详细的解说,让我认识到地震的破坏力以及预防地震灾害的重要性。我深刻体会到,地震不仅仅是自然灾害,更是对我们应对能力的考验。

  影片中,专家详细讲解了地震的成因、预警信号、应急措施等方面的`知识,让我受益匪浅。同时,影片还展示了家庭防震准备的重要性,如制定家庭防震计划、准备应急包等,让我意识到每个人都可以为减轻地震灾害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这部影片让我深刻认识到地震科普知识的重要性,也让我更加珍惜生命,更加关注身边的安全。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掌握地震科普知识,共同防范地震灾害,我们一定能够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和谐的社会。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 8

  震后很有可能余震,而且余震的位置未必是震源很近的位置。所以学习自救是地震后很重要的措施之一。

  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只有镇静,才有可能运用平时学到的地震知识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之后才左右摇摆。远震却少上下颠簸感觉,而以左右摇摆为主,而且声脆,震动小。一般小震和远震不必外逃。

  由此可见,地震,虽然目前人类还不能完全避免和控制,但是只要能掌握自救互救技能,就能使灾害降到最低限度。总结有以下几点:

  1、保持镇静在地震中十分重要,有人观察到,不少无辜者并不因房屋倒塌而被砸伤或挤压伤致死,而是由于精神崩溃,失去生存的希望,乱喊、乱叫,在极度恐惧中“扼杀”了自己。这是因为,乱喊乱叫会加速新陈代谢,增加氧的消耗,使体力下降,耐受力降低;同时,大喊大叫,必定会吸入大量烟尘,易造成窒息增加不必要的伤亡。正确态度是在任何恶劣的环境,始终要保持镇静,分析所处环境,寻找出路,等待救援。

  2、止血、固定砸伤和挤压伤是地震中常见的.伤害。开放性创伤,外出血应首先止血抬高患肢,同时呼救。对开放性骨折,不应作现场复位,以防止组织再度受伤,一般用清洁纱布覆盖创面,作简单固定后再进行运转。不同部位骨折,按不同要求进行固定。并参照不同伤势、伤情进行分类、分级,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3、妥善处理伤口挤压伤时,应设法尽快解除重压,遇到大面积创伤者,要保持创面清洁,用干净纱布包扎创面,怀疑有破伤风和产气杆菌感染时,应立即与医院联系,及时诊断和治疗。对大面积创伤和严重创伤者,可口服糖盐水,预防休克发生。

  4、防止火灾地震常引起许多“次灾害”,火灾是常见的一种。在大火中应尽快脱离火灾现场,脱下燃烧的衣帽,或用湿衣服覆盖身上,或卧地打滚,也可用水直接浇泼灭火。切忌用双手扑打火苗,否则会引起双手烧伤。消毒纱布或清洁布料包扎后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5、同时要预防破伤风和气性坏疽,并且要尽早深埋尸体,注意饮食饮水卫生,防止大灾后的大疫。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 9

  我参加了“地震科普携手同行”活动,通过参与其中的讲解、观察和体验,我对地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通过活动初步简要介绍了地震的成因和基本常识,如地球内部结构、板块构造、地壳运动等。虽然我之前也了解过这些知识,但通过活动的'深入学习,我对地震的形成原因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更重要的`是,通过活动现场演示、影像资料和专家的讲解,让我惊叹于地球自然力的强大和地震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在活动中我们也进行了模拟地震的演练,实际感受到地震带来的恐惧和危险。

  此外,活动还介绍了如何应对地震和灾难预防常识以及应急疏散技能。通过活动,我认识到灾难防范和应急救援的重要性,更加理解了社会和个人应该如何保障自身安全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参加“地震科普携手同行”活动,并通过现场观察、演练、讲解和互动,深入了解地震的成因和预防知识,收获丰富,常识和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提高公众地震防范意识,使得人们认识到应该履行个人责任,关心公共事务,共同营造更加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 10

  今天观看了“地震科普携手同行”主题活动启动仪式,通过科普专家何永年的'讲解,我们了解了许多地震科普知识,使我深受教育。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带国家,震级达、频率高、灾害重。唐山大地震,汶川地震,夺去了30多万同胞的宝贵生命,一段日本地震视频,让人感受到地震的可怕,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令人震撼。我们必须防患于未然,今天开展地震科普知识,十分必要,防灾减灾,利国利民。

  作为教育者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防震减灾的科学知识普及,开展逃生演练,做好应急预案等活动,使小学生懂得了安全知识,就会影响家庭,影响社会,当灾害来临时才会自我保护,确保生命安全。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地震科普,携手同行!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 11

  地震这一字眼,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但实际经历的人却不多,尤其是跟我们一样居住在平原地区的。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地震的震级大,频率高、灾害重。历史上,就发生过数起骇人听闻的地震,死亡人数惨不忍睹。但对于我们中小学生来说,我们大多没有经历过地震,所以并不知道地震的实际危害。因此,我们普遍缺乏危机意识。学校开展过的演练,并不受学生的重视,但这样真的好吗?

  我之前并不重视这些演练,但直到今天看到了地震现场的视频,才真正了解地震的危害。在日本发生的`“311大地震”,因为日本是个岛国,所以地震往往伴随着海啸。这对人类的影响十分大,在自然灾害面前房屋都十分脆弱,更别提人类了。

  那人们真的没有办法来对付这些自然灾害了吗?方法肯定是有的,毕竟知识就是力量。只要有足够的认知和相应的手段就可以了。因此关于这些的科普和演习就显得十分重要,所以我们不应该忽视。在我国发生过地震的'地区,因为当地的学校进行的演习十分有效果,所以在楼房彻底崩塌之前,师生就都逃离出来了,没有出现人员伤亡。

  通过这次的直播和相关专家的讲座,我对地震有了更多的认知,知道了地震演习十分有用,并非儿戏。但依然会有人缺乏这种忧患意识。所以政府的大力宣传和向老年人进行科普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 12

  在观看电影《地震科普携手同行》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地震的可怕和科学预防的重要性。这部电影以生动的视觉效果和丰富的地震科普知识,生动地展现了地震的来源、危害与预防措施,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地震科学知识,引导观众认识地震,预防地震,减少地震的损害。

  首先,电影中呈现了许多关于地震的科学知识。它不仅深入地讲解了地震的起因、特性和传播规律,而且还从多个角度详解了如何灵活应对地震、筑牢家园的防震基础等具体预防措施。举例来说,电影中讲解了如何在建筑物中安装隔震设备,以减轻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这些深入浅出的科普知识,使观众对地震有更加客观全面的认识,明确了地震带来的危害和防范的重要性。

  其次,影片中的.场景刻画深入人心,直观展示了生命和财产受到地震摧残的惨痛后果。通过细致入微的、真实的震情和现场重现,电影让观众切身感受到地震带来的巨大危害和损失,让观众认识到地震对于社会经济和生活的重大影响,激发了对于地震科普知识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最后,电影多角度展现了处理地震事件的过程和应对方法。从多个角度出发,以拯救和维护人民生命财产为出发点,电影全面展示了地震事件中的事故处理,教育和防范工作。这不仅提醒我们要重视学习地震知识,还告诉我们,政府和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做好地震防范工作,挽救生命和财产,保护家园。

  总之,电影《地震科普携手同行》不仅是一部纪实科普电影,还是一部关于地震安全防范意识的教育片。这部影片设置场景真实、情节生动、讲解深入浅出。我时刻牢记:先预防、后治疗,防灾减灾,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安全是最重要的。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 13

  最近我观看了一场以地震科普为主题的活动,这场活动携手同行,让我对地震这一自然灾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场活动由一位来自中国地震局的专家主讲,他讲述了地震的起因、发生、预测和防御等方面知识。通过他的讲解,我了解到,地震是因为地球内部断层产生的`能量释放而引起的,地震发生是不可预测的,但我们可以采取措施来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

  专家在讲解的过程中也进行了现场示范,给我们展示了如何正确避震。我们学习到,在地震发生时,如果没有很好的措施,将会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我们应该积极采取一些措施来减轻地震造成的影响。

  这次活动深入浅出的为我们讲解了地震的知识,让我们了解到自然灾害无情,人间有爱。我意识到,在面对自然的'破坏力时,我们不能无措,我们应该采取措施使得我们面对困境时能够坚强面对。

  总的来说,这次地震科普的携手同行活动让我受益匪浅。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实际行动,我们可以减轻地震造成的影响,也可以为自己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 14

  最近,我通过参加地震科普携手同行活动,对地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活动中,专家们带领我们参观了地震监测中心、模拟地震带等地方,还进行了一些实验与活动,使我对地震的认识更加具体形象。

  在活动中,我了解到了地震的成因,原来地震是由构造运动引起的,当地壳板块移动或变形时,就会产生地震。另外,地震可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等类型,不同类型的地震对人们的影响和破坏程度也有所不同。

  除了了解地震知识外,参加活动让我更加了解了科学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他们从事的工作不仅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且需要高超的专业技能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在活动中,我看到了他们的认真与热情,让我深受感动。

  通过此次活动,我认识到了人类的科技发展对于制止地震灾害的进展,也认识到了地震在我们生活中的危害,更加珍惜现有的生活。期待在未来,科技和人类的努力能够让我们远离地震带来的不幸。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 15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树立防灾减灾意识,力争把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灾害有许多种:地震、酸雨、火灾、水土流失等。据调查,全国有许多地方发生大地震,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2008年汶川大地震等,均有数十万人死亡和受伤。

  其实,有些灾害是可以预防的,地震发生前,会有一些预兆。比如马等牲畜会挣脱缰绳,并疯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会涌出洞外;蜜蜂会惊飞、逃窜……这些预兆可以让人们提前知道将要发生地震。如果发现动物有这些反常现象,必须先辨别真假,再向地震局报告,以防在先,及早撤离。

  发生地震时,还有很多自救的方法:地震了,如果被压在废墟底下,就不要盲目乱动,要冷静,先把手抽出来,慢慢地挪动废墟,保持呼吸顺畅,再想办法求救,如果在家里,必须马上钻到坚硬并且没有倒塌的小房间中躲避,保护好头部,以免砸伤。

  我们哈密常发生的灾害主要有火灾、水土流失等,有些灾害都是人类自己乱丢明火、砍伐树木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到小心用火,不乱丢烟头;节约用水,珍惜每一滴水;保护森林,种植树木,保护水土;要多用取之不尽的.太阳能;多学习一些防震防灾方面的知识,树立防范意识。

  灾难其实并不可怕,只要人们增强防范意识,就能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预防灾害的发生,使我们的明天更加光明灿烂!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 16

  通过观看“地震科普携手同行”主题活动启动仪式,我感触颇深。这次活动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让我们时刻保持对灾难的戒备心,给我们上了一堂最好的实践课。

  平时,我们不要把演练当成一种形式,而是要把它当成一种保护自己的.方式;不要把学习防震减灾当成一项任务,而是要看成一份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安全成为生命的保障,用生命抒写人生伟大的篇章。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多多学习相关的`安全知识,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才能防患于未然,做到警钟长鸣。

  我们要将地震科普宣传进行到底,带着我们的少先队员一起走向美好未来!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 17

  近日,我参加了中国地震科普携手同行主题活动,通过观看讲解、实地考察等方式,我对地震的认识和理解又深入了一层。

  首先,活动中的专家讲解令我受益匪浅。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讲解了地震发生的原因、规律以及地震对于人类的影响等内容。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之前对于地震只是简单地了解到它是因地球内部的板块运动而产生的,但通过专家讲解,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地球内部构造、板块运动对于地震起到的重要作用。

  其次,活动中的`实地考察更加直观地展示了地震的破坏力。我们去了一些以前发生过地震的地方,看到了曾经受到摧毁的建筑、断裂的地面等。这些场景令人深深的震撼,也让我更加意识到了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防灾减灾的准备工作。

  最后,我觉得这次活动最大的收获是提升了我对于地震科普普及的'重视程度。社会科学普及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而地震科普尤其如此。通过加强地震科普,在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我们对于地球内部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总之,这次参加中国地震科普携手同行主题活动收获颇丰。通过让公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地震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地震灾害,也可以更加深入地认识我们所生存在的地球。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相关文章: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学习心得04-03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活动心得05-11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心得体会03-19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活动心得体会04-30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心得体会汇总(14篇)01-18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08-20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11-13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活动心得体会9篇[优选]01-24

2022地震科普携手同行活动心得体会05-12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主题活动》观后感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