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钟》观后感

时间:2023-11-16 16:08:16 专题观后感 投诉 投稿

《一秒钟》观后感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观后感就是把我们观看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写下来的文章。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秒钟》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秒钟》观后感

《一秒钟》观后感1

  光影艺术创造画面表现力是“意境”决定性因素之一,“留白”是意境展现的主要渠道。张导在《一秒钟》在电影中大量的留白充满了张力。含蓄作为中国诗学的重要范畴,是艺术美的一种理想状态。辞短意长,隐而不露,意在言外,回味无穷。在影片中张九声在与刘闺女争执中冒出一句“抢什么抢,有什么抢的”,并没完全完全交代女儿的后续,但从张九声的情绪表现中,可知是交代了人物命运的走向,起到了完结故事情节的作用。但没有将人物的命运和结局交代清楚,从艺术审美效果而言,不仅给作品留下了空白,也就打开了受众的想象之门,给受众制造了艺术再创造的条件,凸显了艺术的张力。但留白之处也往往给受众带入一种幻象。比如容易给陷入宏大的历史大潮的批判和个人命运的归宿想象中,会忽略时代的特征性,纠结于个体主义、自由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冲突,误陷人定的文明范畴中去追求自由平等;又如西方文明复兴追崇的自由主义的远离现状,会让一些精致的个人主义更为披挂在身,可抵御社会和世界的进袭。

  空镜头加深了对“一秒钟”的渴求程度。导演多次将镜头转向戈壁滩的风沙。在刻意渲染的景物和感觉中,交代了大时代背景的特征化和环境的恶劣,更能体现人物对“一秒钟”的渴求,起到一种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风沙呼啸,一望无际。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情绪。比如在被保卫团带走时,保卫团抢走张九声兜里有女儿存在的胶片底,那风沙的呼啸与张九声的情绪的交融,更是将大时代背景下个体命运与社会产生的矛盾的可悲。但从历史的发展的潮流中,在以人为约定成俗的绝对情景中,集体主义、文明可能会奴役着人,也会阻碍个体意识的发展,穷固思维;难免也会误陷在视客观化的集体真实价值为最高价值。

  我们深知个体对真理的认识大多是模糊的,融入群体,更多的是屈服于真理,而真理往往是群体意识所决定,而群体的决策者往往是遵循于文明,决策者个人的价值观、态度、信仰、背景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与个体是存在矛盾的。但我们从影片中得知张九声的女儿是响应号召,是建立在具有时代特征性的前提下,以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当作行为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动机。儒家思想的个人价值在于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对社会没有贡献的`,个人就没有价值。张九声的女儿作为女学生,接受了新思想的学生,正值青春,在思想上还是受到一定儒家思想影响。社会上没有抽象的个人,只有承担着各种社会角色的具体的个人。生活中个体的活动就是社会活动,于其中不免有社会投射。

  个人与社会是个体与整体的关系,是有机联系的。社会中的个人是有价值标准、有行动目的、与他人发生联系和互动的个体。比如张九声是劳改犯,先不论他因何获罪,但有一点可以揣测到的是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在相对的情景中是不相融的;在限定的环境中意志是自由,是充满的个性,然而也正是自由抉择的因素,他的价值取向与行动目的与他人发生的联系,更多是遵循个体的自由。个体主义更多是采取“非社会主义”的立场以及综合主义的思维策略的。

《一秒钟》观后感2

  经历了删减、补拍还因“技术原因”取消金鸡奖首映的《一秒钟》可以说是命途多舛,张艺谋的妻子陈婷发微博“影院上映后大家且看且珍惜吧。”而导演张艺谋说,“这是一封献给电影的情书。”当然,它又远不仅仅说的是电影。

  《一秒钟》叙述的故事很简单,在放映电影还在用胶卷还热闹得像过年的年代,偷胶片的刘闺女和拼命想保护胶片的劳改犯张九声以及电影放映员范电影因为放映《英雄儿女》而结下不解之缘的故事。

  但是《一秒钟》想要表达的不止这么简单,主角真正在意的都不是“电影”,“故事里有浪漫的成分,但痛苦是电影里更本质的东西”,刘闺女偷胶片是为了做灯罩还给一群小混混弥补弟弟烧坏灯罩的过失,让姐弟俩不再受威胁;张九声一路奔波忍饥挨饿穿越沙漠从一分厂到二分厂,和刘闺女斗智斗勇千方百计保护胶卷也不是为了看《英雄儿女》,而是为了看在电影前播放的《新闻简报》中自己女儿的一秒钟镜头;范电影对电影的热衷很大程度上则糅杂着对这份光鲜职业的眷恋,享受人们因为喜爱电影转而对他的追捧和重视。

  拍的是《一秒钟》,但是背后映射的却是一个时代的故事。刘闺女姐弟俩之所以相依为命是因为父亲,张九声之所以此时从看守所逃出来之所以不是去看活蹦乱动的女儿只是来追寻女儿的一秒钟镜头是因为女儿在争先进背粮袋的过程中发生意外去世了,而范电影的儿子为什么会误喝清洗胶片的水,发烧也没被在意则很大可能是因为那个年代极度缺乏食物和药物。

  电影里诠释的那个年代群众对于放映电影的热衷程度非常之高,踩着自行车搬着长板凳看电影,为了拯救弄脏弄乱的胶片能群策群力,集体上阵,反映出那个年代人们精神活动的匮乏和生活的乏味。张艺谋解释为什么选择《英雄儿女》这部电影的时候说,在当时的大环境下,主旋律电影能讲到一些儿女情长、父女情的东西非常不容易,当时大部分电影是不讲私人感情的,只讲集体主义,能有这样的东西记忆很深刻。

  注意到一个细节,电影最后上映的版本里,演职员表中张译饰演的张九声就叫“逃犯”,刘浩存饰演的就叫“刘闺女”,范伟饰演的电影放映员就叫“范电影”,他们都没有自己真正的名字,都是那个时代的群像之一,是千千万万个因时代留有遗憾的'人生缩影,“在那个年代里的人不能左右命运,它都是随风走的,都是有自己的遗憾和寄托。”

  “一秒钟”像是遗憾人生里留有的珍贵记忆,张九声把有女儿镜头的一秒钟看了一遍又一遍,范师傅把这一秒钟的两格胶卷剪下来送给他,但是在被抓回去的路上遗落在沙丘中被掩盖,刘闺女也只帮他捡到了一张纸片。据说导演拍的时候拍了两个版本的结局,最终选择了留有遗憾的这个版本。

  两年后,刘闺女和结束劳改的张九声再回到沙丘,却找不回遗失的两格胶卷,张九声释然地笑了,曾经的记忆被黄土掩埋但留在了心里,而他也找寻到了新的生活希望,熠熠闪光。

  刘浩存演唱的电影同名主题曲歌词里写,“再重逢/一秒钟/须臾即永恒/浮云落日诉平生/一帧帧光阴/游子故人晚来风/满月杯酒中。”

《一秒钟》观后感3

  佩服《一秒钟》强大的宣发造势能力,见是一个表现父女亲情的主题,就带着女儿走进了首日映的电影院。然而乘兴而入,失望而出。影片情节支离破碎,主题表现寡淡如水。

  影片讲述的是七十年代一个发生大西北国营农场的故事。七十岁的张艺谋导演无疑是从那个火红的年代过来的,无论是场景的搭建、服装的安排、群众演员的塑造都很好地再现了那个灰色单调贫瘠荒凉却又激情澎湃斗志如钢的年代。

  然而这只是一个大背景,影片主题是通过“一秒钟”反映亲情这样一个博大厚重的话题,从这一点说,影片表现不尽人意,留下遗憾。主人公为了到电影院看一秒钟的新闻纪录片中的女儿影像,不惜从劳改农场跑出来,一路经历磨难。然而这个“一秒钟”的主题却是突兀孤立的,由于“一秒钟”的缘由和对主人公的无比重要前面没有交代,没有循序渐进的铺垫烘托,所以引不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即使主人公因为“一秒钟”满面泪水,观众内心也是水波不兴。

  影片色调上也让人压抑。也许是为了配合主人公心境,影片有四分之三的时间都是在夜幕里呈现,加上荒凉贫瘠的背景,让人总想挣脱一种无形的束缚。就像野百合也有春天一样,生活需要五彩光,内心需要精气神。不能总是灰色调。张艺谋是大导演,但本片硬件是个小制作,一共就两个大场景,电影院和沙丘,几个零星小场景、一群群众演员。电影院的场景搭建不会需要多大投入,沙丘更是直接取景。

  本片有三个主演,张译饰演的“无名”主人公,新人刘浩存饰演的'无依无靠的“刘闺女”,范伟饰演的放映员“范电影”。电影宣发对三个演员的表现特别是女主做了浓墨重彩的渲染,这给了我先入为主的印象,期待甚高。张译的表现可圈可点,人物拿捏到位,宣传中说的为了贴近角色,饿瘦了二十斤是可信的;新人刘浩存只能说中规中矩吧,角色的外在一直像是个煤堆里出来的小女孩,衣衫似乞丐,但是绵柔的女声又与形象反差太大。我倒觉得最后在明媚阳光下呈现的那张毫无修饰原生态的脸是最大亮点;老戏骨范伟本片中表演感觉一般,主要是语言和肢体仍然有那么一些在赵本山系列影视中的风格和痕迹。

  影片中一些小细节刻画的生动形象贴近生活。比如攀爬到窗子上吊着腿观影的人们;电影开场前举着自行车等各种物件通过放映机灯光投影的人群;散场时扛着梯子而出的人;全场观众跟着电影一起合唱《英雄赞歌》那澎湃激昂的氛围……当然也有一些小瑕疵。一是“刘闺女”手上的弹簧刀,又称跳刀,那个年代可是稀罕物,仅仅是在大城市里高级混混手里才会有;再就是“范电影”的一身“行头”白衬衫小马甲黑皮鞋,与周遭一片灰色调形成鲜明对比。放映员技术活有优越感不假,但是毕竟不是干部,并没有多高地位——所以“衣冠楚楚”的范电影恭恭敬敬请衣着普通的场部保卫干事为自己美言的场景就有些滑稽了。总之细节反映生活,细节见匠心。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算是自己的一点观后感吧。

【《一秒钟》观后感】相关文章:

一秒钟电影观后感11-04

《一秒钟》观后感(精选11篇)06-18

《一秒钟》观后感(通用16篇)12-29

一秒钟电影观后感4篇11-04

音乐《一秒钟认识你一辈子忘记你》的歌词03-25

宇宙与人观后感宇宙与人的观后感11-15

画展观后感04-29

《弱点》观后感05-02

晚秋观后感04-23

姜子牙观后感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