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洞村》的观后感

时间:2023-01-04 16:39:33 少烁 观后感 投诉 投稿

《十八洞村》的观后感(通用20篇)

  虽然是一部主旋律影片,但《十八洞》一点也没有主旋律电影那直露的宣教、生硬的演绎、肤浅的表达,而是让作品聚焦于人性、人情、人心,通过生动叙述刻画丰满的人物,使得故事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与观赏性。以下是《十八洞村》的观后感,欢迎阅读。

《十八洞村》的观后感(通用20篇)

  《十八洞村》的观后感 篇1

  观看《十八洞村》电影这天,天公并不作美,下着雨,刮着风,马路上到处泥泞,但这浇灭不了我们观看影片的热情,就像一切困难都阻碍不了国家扶贫工作的开展!《十八洞村》这部以少数民族为题材的电影在“精准扶贫”的社会大背景下,由影片中的两条村通知拉开了序幕。除了以“扶贫”为贯穿影片的主线外,我也看到了影片中提及的创新、环保和对优秀传统的传承。

  影片开始,将长镜头给了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的插了秧的大片梯田,随后又多次给了雄鸡以特写。故事中,坚持务农的男主人公杨英俊,因为孙女“小南瓜”患病,并且自己坚持在家守护农田,最后成了村里贫困户。而这些情况不正是世界地图上这只雄鸡,这个世界上的农业大国——中国面临的贫穷问题的形象缩写啊。“小南瓜”患病这事,将原本还算富足的杨英俊家拉向村里特困户,一向少言寡语的管理家庭固有财产的杨妻多次说了一句话:“她(小南瓜)是我们的根,我们要管他一辈子。她活50岁,我们就活100岁;她活100岁,我们就活150岁。”这不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的生动诠释啊。

  扶贫,并不只是“靠输血”,这种表面的物质支持只会让影片中杨英栏(杨懒)一类人在被评为特困户后,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真正脱贫,要靠影片中基层干部小王那样为杨家找到“土地”、林场守护员“种老稻谷”、“回家开网店”等精神上的脱贫,以达到“自造血”,从而真正摘掉贫困这顶帽子。

  除了脱贫,影片中提及的矿渣,警告了我们要爱护环境,破坏环境就会像杨懒那样得不偿失;对于“种老稻谷”、“开网店”等这类创新精神,导演也是大力提倡,有了创新,才会有影片中十八洞村后来的一片繁荣;而像片中多次提及的.“苞谷酒”,这恰恰是一种优秀的传统:做事勤劳,待人热情,对困难不屈服。有了优秀的传承,才会不忘初心。正如五粮液人传承着“老老实实,一丝不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坚韧不拔,持之以恒”,才有了今天“中国的五粮液,世界的五粮液”。

  “十八洞村”孕育了“杨家人”的立志,立身,立行,“杨家人”抒发了“十八洞村”的灵气;

  五粮液孕育了五粮液人的做人踏实不怕苦,做事认真肯担当,五粮液人担起了五粮液“永争第一”的企业追求;

  中华大地孕育了华夏儿女的自强不息,华夏儿女便会为富国强军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十八洞村》的观后感 篇2

  弥漫山间的薄雾、航拍下呈镜面的梯田、旋转在盘山公路上的黄色小车、飘浮云间的矮寨大桥,一只威武帅气的公鸡站在屋檐上抖擞羽毛,下过雨后干净窄巷——清新,就像清明过后,大地变得翠绿,空山新雨后的纯净。

  近期,单位组织收看了《十八洞村》,还未收看时,想应该是一部“政治色彩浓厚的教育片”。但是当屏幕中的美景出现时,不由自主地被吸引了。

  一位永远在田间插秧的主角、一位每当想女儿时就喝酒“唱歌”的哑叔、一位张口闭口“娶媳妇”的年轻汉子、一位整天坐在门栏上望天“想要儿子”的落魄男子、一位吃了一段时间苞谷饭的护林员,这样一群杨家班的精准识别贫困户,在驻村干部的带领下,组成了一支脱贫攻坚队伍,也是影片的主人公。

  整部片子,看到的是人间温暖和大爱,温暖而感动。很多镜头是在路上奔跑,沾满稻田里泥土的胶鞋在山间的小路上急切奔跑——只为拦截拉着菜刀去找拐走女儿的男子的杨英莲,只为追赶怕因自己被气走的驻村干部……儿子多年前带走的母亲陪嫁的三把板凳,在多年后依旧完好无损地带了回来;麻妹重复了三遍台词:“小南瓜,我们永远守着你。你活一岁,我们活五十岁;你活五十岁,我们活一百岁;你活一百岁,我们活一百五十岁”,既是摇篮曲,又是祖父母爱的誓言。

  整部片子,带着农村的质朴感,多出了很多不用硬凹就浮出来的萌点,充满着诙谐:驻村干部小王第一次进村,并不认识路,直冲冲地开着车来了,至山前,没路了,遇见一拉着牛的大叔,问大叔如何进村,大叔淡淡地说了一句“背着车进去”;主角杨英俊斗志昂扬,带着队伍脱贫时,妻子麻妹难得幽默地说“你自封为班长,为什么不封个连长当当”;小王到杨懒家去,说“这是我见过的单身狗里最乱的家”,杨懒似梦似醒地反驳“狗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麻妹给小王讲述火屋上的板凳经过多年的烟熏结实得很,杨英俊说了一句“挤火车会挤坏”……诸如此类,忍俊不禁。

  整部片子,看到是尊重。导演并没有去渲染杨家班的贫困户生活的“穷困”,反而更多笔墨去描写他们从一开始的不认同、不配合,到后来的反思,积极响应,感受到了导演给予被帮扶的对象尊重;杨英俊带着杨家班的贫困户们愚公移山、填土造田,让他们当回“农民的样子”,是对中国8亿多农民的尊重;镜头里的智障小姑娘永远穿着一身干干净净、粉粉嫩嫩的衣服,是给予特殊家庭的尊重;镜头里杨英俊最多的`场景就是插秧,杨懒面对修路占了自己的田土时的流泪,是对于土地的尊重。

  整部片子,流露的是淳朴的生活气息。十八洞村里的人自给自足,每顿一碗酸鱼、一碗辣椒、一碗酸面、一碗苞谷烧,一口架在柴火上的锅,这就是生活;偷树人看上好的树材,可以做屋梁的那种,不经主人同意伐去,然而礼性不能少——一瓶酒、一块红布包裹几张钞票,就放在树根那儿,这是流传的“砍屋梁”习俗;对于杨懒和村里人举行绝交酒的场景“反光的地面倒映着蓝天,中间一张长桌一只鸡,村里的长老们以一种凝固的姿态占据着长桌的周围”,这是流下来的规矩。

  整部片子,展示的是一种包容。镜头里的十八洞村既有白色的小楼房、也有木制的老房,整体构成一副和平安宁的小村;施又成提着两大桶酒——请乡亲们喝酒来弥补曾经欠乡亲们的水,乡亲们热热闹闹地聚在一起唱歌,给予其冰释前嫌后最真挚的祝福;当村里只剩下老弱病残的时候,留守乡村的人们更多的不是怨念,而是对一方水土割舍不下的乡情,还有对儿女们越飞越高,越过越好的期盼。导演并没有带着批判的眼光去审视乡村被城市蚕食的失落,没有刻意煽情,而是以克制、包容的情绪客观的展示真实发生的故事。

  看完这部这部电影,记忆最深刻的是,主角杨英俊说的那句话:“我杨英俊辛辛苦苦种地几十年,到头来还是贫困户”。他安分守己种了几十年,除了自家3亩田,还为村民种了7亩多田,却种成了贫困户。驻村干部小王说“谁说种地不能脱贫”。种地是一份职业,老百姓将此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我们所选择的工作同样也是自己的终身职业。选择做什么其实并不难,难的却是一辈子的执念,脚踏实地,执着地坚守着同一份事业,唯有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每一件事情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方得始终。

  这部片子,看到的是希望。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老一辈的杨家班不忘对土地的热爱,愚公移山,填土造田;新一代的杨家人通过开网店、组织刺绣培训,借鉴外来经验,将本土文化和特色广泛传播;十八洞村在追求物质脱贫的同时,用双手和赤子之心,完美实现了精神上的脱贫与超越。

  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他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我想电影就是生活本身,一如电影最后,年轻人回到乡村,带着离家时带走的母亲陪嫁的三把板凳,薪火相传,自强不息。

  《十八洞村》的观后感 篇3

  10月27日下午,在省法制办机关党委的组织安排下,我有幸参加了《十八洞村》的观影活动。观影前,就《十八洞村》的内容作过简单了解,期待着一场轰轰烈烈的脱贫之战。观影后,镜头的朴素反而让我生出更多感慨。

  影片以十八洞村的真实故事为原型,讲述了退伍老兵杨英俊当初复员时因眷恋自己的一方水土,因苗歌的余音萦绕,因守护自己的妻子和呆傻的孙女,而没有和战友一起外出打拼,在资源短缺的十八洞村,用祖辈留下来的田地和插秧经验,经营着务农的故事。当扶贫工作队进驻该村,杨英俊和几个堂兄弟家被精准识别为贫困户,面对该状,他们虽心态各异但内心深处都有摆脱贫困的期盼。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杨英俊带领杨家兄弟立志、立身、立行,在完成精神脱贫的同时团结一心地打了一场脱贫攻坚战。影片镜头很朴实,很接地气,能够感受到祖辈务农家族的乡土情和脱贫致富之间的融合,也能感受到影片弘扬的主旋律和传递的正能量。

  观影中,自己偷偷抹了好几次泪,因镜头的朴素展现让我联想到了自己的家乡。想来,自己的家乡也是经历了一个脱贫的'过程。在几重大山阻隔的一个小村落,生活着一百来户的苗家人,年轻人都出去打工,留下了老人和孩子,他们依旧用古老的耕作方式,经营着祖辈大山里的村落家族。这样落后的村寨,也是在党的带领下,逐步实现思想脱贫,生活脱贫。

  或是生为农村人,经历过贫苦,才会如此感同身受。有时候人们只看到脱贫的结果,而忘了脱贫的过程。脱贫是一个艰难长久的过程,很多时候需要从当地群众的思想上入手,而仅是这一过程就足够长久。实质来看,即是当地群众欲保留世俗传统的思想与现代化之间还不能很好地融合,而改变当地群众的想法则需要扶贫工作人员长期的思想工作服务。

  不论是十八洞村,还是偏僻落后的村落,在党的带领下,在扶贫队帮助下脱贫致富固然可喜,但需开展脱贫工作的地区依然甚多,任务艰巨。脱贫攻坚工作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贫困现象的存在,就是此种矛盾的具体体现。攻克脱贫攻坚战,不仅需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投入更大力量到扶贫工作中,还需高度重视建立扶贫的长效机制。

  作为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积最大、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贵州无疑是我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我想,《十八洞村》弘扬的主旋律和传递的信息,可以成为我们省脱贫攻坚工作的借鉴,结合实际,不同类型,对症脱贫。现今的我虽不能为小康贵州作出多么惊天动地的贡献,但我仍满怀信心,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自身综合素质,期盼在未来岗位上能为我省扶贫工作奉献一份绵薄之力。

  《十八洞村》的观后感 篇4

  根据安排,发改局组织干部到时代风影城,集体观看电影《十八洞村》。这部电影紧扣扶贫主题,素材真实,贴近生活工作实际,本人观后感慨颇深,下面具体谈一下观后感。

  影片中的主人翁杨英俊,勤劳踏实,虽然家中温饱不愁,但是由于小桃花的“老壳”病,家中欠下巨债,家中老底儿翻了个遍也达不到脱贫标准。但是,在杨英俊“被识别”以后,他认为自己拖了国家后腿,于是焦急如焚、惴惴不安,想方设法的致力脱贫。然而,在现实的扶贫工作中,很多老百姓因为争当贫困户,大打出手,争得头破血流,这是典型的“等靠要”思想,是要坚决杜绝根治的顽疾。所谓扶贫先扶志,就是要正确引导老百姓树立自力更生的意识,在政府系列扶贫政策的惠及下,老百姓凭借“打铁还靠本身硬”的主体意识,快速脱贫致富。

  影片中的扶贫干部小王,主动请缨到十八洞村干扶贫工作。别人说他的想法太过“文艺”,甚至认为留在原来的单位更有机会提拔,直接说他的这种行为是“傻子”的表现,起初的时候,就连杨英俊都说“你有车,你可能跑得更快”,但是,这位年轻干部没有被十八洞村的贫困现状打倒,和杨英俊约定“和穷打一场硬仗”,跑遍田间地头去考察老稻谷的.种植情况,促膝长谈的和村里的村民杨懒作思想工作,希望他让出耕地供村里修路,同时劝阻他不要喝“绝交酒”,还身体力行的和村民一道填土还田。他的举动深深的触动了我,让我更加坚定“为官发财,应为两道”的正确观念,作为一名国家干部,就应该淡薄名利,一心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

  《十八洞村》的观后感 篇5

  主旋律电影是用来受教育的,而不是用来享受的,这是一般的观众心理。带着这种心理,我观看了新片《十八洞村》,却得着了出乎意料的享受,因此要来说说它的值得享受之处。

  如诗如画的风景令人心跳。青山绿水、弥漫山间的薄雾、金黄的梯田、旋转在盘山公路上的黄色小车、飘浮云间的矮寨大桥,铺天盖地的强烈的色彩击中你的眼球,美得你目眩心跳,甚至有点小紧张,担心它会破碎、担心它是虚幻。影片从头至尾展示的湘西山村,镜头语言阔大、丰满、绚丽,却又干净、静穆,你仿佛遭遇了世外桃源,仿佛走进了沈从文的小说世界,仿佛观看的是国家地理的纪录片。你能够感觉到导演展示美景的故意,然而你并不觉得他多事、饶舌,因为确实美,你沉醉不暇,不怪他。当然影片并不仅仅带你欣赏美景,它还要带你走进村民的日常生活,带你去感动。如果单纯是欣赏美景,你醒来后就会知道这种美好只适合偶尔的自驾游,或者坐在影院里欣赏。因为风景后面还是贫困,那山不是你能日日爬的,那梯田不是你能耕种的,那烟熏火燎的灶屋、那油烟浸硬的木椅恐怕你也坐不下。

  淳朴自然的习俗令人向往。村中的水井盖上有一只菜碗,过往的行人都要驻足喝上一碗沁甜的山泉。不知为什么,总觉得那应该是一把竹勺,然而却换成了菜碗。包谷烧是每天离不得的,有喜事要喝,伤心时要喝,劳动要喝,休息时也要整一碗。寂静的山村之夜,突然传来啊啊啊的苗歌,那是口不能言的杨英连,因为想念外出打工的女子,坐在门坎上举着塑料鼓桶给自己灌包谷烧,灌得他发不出声却要唱歌,边灌边老泪纵横。看上好的树材,可以做屋梁的那种,可以不经主人同意伐去,然而礼性不能少,一瓶洒、一块红布包裹几张钞票,就放在树根那儿。这是砍屋梁的习俗。苗家人谈恋爱、娶婆娘是从赶场踩脚根开始的,看上中意的姑娘就去踩一脚(不是长沙人招呼公交司机的“踩一脚”),女儿家要是不反感,就会跟你走,一路手牵手,就是谈爱开始了。在村公路开通庆典上,杨懒踩了一个俏女子的脚,也许他已经走上“桃花运”了罢。这些习俗与十八洞这个偏僻的苗家山寨是那么切合,自然、朴厚、合理,有点原始,有点野性,但并不落后、野蛮。

  大爱人性、大美人情演绎得荡气回肠。影片的主人公,退伍军人杨英俊,身躯高大如山梁,性情深沉而又刚烈、倔强。他是见过世面的,当过飞机修理师,本来退伍时可以去当石油工人,然而那时刚好实行包产到户,他爱土地,就回家种地了。他本本份份种了几十年,除了自家三亩田,还为村民种了七亩多田,却种成了贫困户。他不能面对“贫困户”这个帽子,觉得是一种耻辱,会被战友耻笑,还拖了国家后腿。他在村里、本族里都是说得起话的,那些堂兄弟对他有几分尊重、几分畏惧。所以他顺理成章地当上了杨家班班长,他带领杨家兄弟与贫困干了一仗,上演了一回当代“愚公移山”,填土造田,改造尾矿,解决了地少人多的矛盾。他既改变了自己的境遇,更改变了杨懒、杨三金的精神面貌,让他们长了精气神,当回了“农民的样子”。他为杨英连找回了女儿女婿,化解了苏家和全村的世仇。杨英俊不仅是一个精准脱贫的典型,是世世代代中国农民的典型,更是当代农民的典型。这是一个硬汉,他身上流淌着我们民族自强不息的基因,他的心里如一盆火种,只要扶贫队员来点上,他就能燃烧自己,并且点燃他人。影片中,不仅仅在主人公身上,在他温婉贤良而又坚忍的妻子麻妹身上,在薇薇身上,甚至杨懒身上,我们都能感受到不屈的人性、善良的人情,感受到人间温暖和大爱。小南瓜这个脑残儿人物的设置,既是为了解释杨英俊一家致贫的原因,更是为了表现爱的主题。麻妹一句台词:“小南瓜,我们永远守着你。你活一岁,我们活五十岁;你活五十岁,我们活一百岁;你活一百岁,我们活一百五十岁。”这句台词重复了三遍,简单却不容易,像摇篮曲,更是爱的誓言。麻妹在薇薇家做酸菜时,小南瓜一转眼失踪了,麻妹在石级上奔跑的.镜头,扣人心弦,甚至比村民们最终从悬崖边儿救下小南瓜更动人,因为那个镜头毕竟有几分戏剧化手法。又说回村民习俗,就是“喝绝交酒”,是村民解决大矛盾的办法,影片中虚写了一回,实写了回,实写的一回极富仪式感。这种习俗看起来有点野蛮落后,其实是通过这种形式让人在道义与利益之间作出抉择,其间正蕴含着朴实和人性人情。

  讲什么固然重要,怎么讲更重要。追求唯美、展现人性深处可以说是潇影的一个重要传统,从《那山那人那狗》开始,这个传统一直在延续。对于湘西花垣十八洞村这个“精准扶贫”的代名词,影片在人们通过各种新闻报道熟知背景的情况下,讲出了新的故事,进行了精美的艺术表达,殊为难能。影片透过杨英俊这个主人公,呈现出一种雄强而又优美的风格。如果说杨英俊与自然环境的美、与麻妹的柔美之间形成一种对比与互补,那么,那个几乎没有一句台词(打鸣)而只是走来走出的漂亮大公鸡,则与杨英俊形成一种性格的映衬和同构,它是雄强、不屈甚至高傲的力量感的强征。轻度的幽默也增添了影片的趣味,“(汽车)背过去”“我被识别了(为贫困户)”“你自封为班长,为什么不封个连长当当”“不能再多说了,这是国家机密”,冲口而出或娓娓道来,却平添轻松、欢愉。

  我们第一次看到片名,可能会怀疑这是一部纪录片。然而编剧、导演和创作团队恰恰在似乎不可能表达出新意的地方讲出了一个不俗的故事。影片的主题极富张力,在“扶贫脱贫”“改变”这个总主题下,对于人与土地、自然与人性、传统与现代、出乡与回乡这些矛盾的深度挖掘,丰富了影片的内涵。影片没有落入扶贫队员的故事俗套,然而又没有离开扶贫队员,他们中有逃离,更有坚守,扶贫队员启发、支持这些外生因素与杨英俊们改变贫困现状的内生性能动因素相结合,才推动了改变的发生。

  在看似不可能处书写奇迹。这是地道的中国故事,也是经典的中国表达。影片的成功应归因于一干创作者深入生活、用心用情体验和艰苦的提炼。生活永远为有勇气有出息的文艺工作者开辟道路、提供舞台,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下,《十八洞村》既可以用来受教育,也可以用来享受。

  《十八洞村》的观后感 篇6

  苗寨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在这部影片中展露无遗。我们看到十八洞村外在的壮阔,也感受到它内里的贫瘠和人心的空虚。

  插秧种水稻,一辈子守着庄稼地,此生最爱与土为生,老一辈农民在此中充实,也在此中受挫。人们无法在贫穷中安然无恙。成为贫困户的杨家,在外人眼里受尽好处,可自己心里憋屈着,不想被人评头论足。

  精准扶贫政策下,大学生村干部和有经验的知识分子进乡扶农,可好多人都抱着不想在偏远山村被埋没的心态,只想得到提拔。一拨人愤愤然离开,是会有另一拨人满怀热情前来,可他们仍旧在处理官民关系上捉襟见肘,无法弯下腰走到群众中去,只能在空谈中错失良机。

  城乡共同发展举步维艰,农民大举进城、农业机械化违背了人们的本心。而十八洞村另辟蹊径,填土造田、种植老水稻、面向市场,还乘着互联网之势,干起了电商。

  圆满的大结局引人深思,一小部分农村得到扶持、走上富强之路的背后,是大批农民的滞留和大块田地的荒芜。高层的人被这领先的繁荣所蒙蔽,理性的统计结果未得到公开,大多数人仍旧看不清现状。

  疾病带来的不只是贫弱,还有大规模的恐慌,老龄化和空巢现象越来越严重,老幼病残也更加孤苦无助。打工仔在社会重压下重返家乡,却没有立足之地。我们且不谈人情世故,单是这些,就让人的呼吸在无力感下更显沉重。人们在贫穷面前不得不低下头考虑自身利益,这就使得农民无法团结起来向前看、一致攻坚克难。不是所有农村都留有大片空地等着去发现和开垦,没有能够照亮前路的曙光,人们也无法像君子一样安贫乐道。一代代老农感叹着社会进步,手足无措着倍感无助。一味蛮干,勤勤恳恳根本不能带领一家人走上富足之路。

  温饱问题已得到解决,可发展资金不足造成的恶性循环使得农民的后代难以走出贫穷这个圈子。农业现代化和农村脱贫显然不能只搞面子工程,旅游业并不适用于所有农村,仅仅是交通设施的完善无法招来优秀人才和物质资源。好多人打着扶贫项目的幌子,耗费农村的廉价劳动力, 把大把金钱揽入自己的口袋,我们却只能看着,无力阻止和反抗。当下,只能看到对农村的治理,却很少看到真正的扶持。到头来还是有心人士慷慨解囊,农民自己奋发图强。只有好点子,不去贯彻实施,农村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

  在农村,为结婚犯愁的青年越来越多,为生活担忧的中年人愈加颓靡。外出务工颇显艰辛,受到剥削压迫又无处申诉,农民只能自顾自地走,宣传引导的欠缺又使封闭的他们栽了一个又一个跟头。不时冒出来的难题超出人们的心理负重,生活的压力逼着一个个完整的`家庭变得破碎,农民的幸福感普遍下降。有这么一大帮贫穷落后的人拖着大中华的后腿,严重的社会两极分化找不到改善之道。

  三五成群的农民唠着家常,谈论着哪家哪户的存款颇多,谁家的男子多大了还未成家。一些嫉妒,一些看不起,正能量就这样一点一点地被口水淹没。富起来的一代有能力反哺家乡的太少,就只能让身后曾经的同伴们远远观望。

  环境治理扼制了开山采矿、卖石和挖地取煤,可破落的山林、土地、河流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如初。面对十八洞村苗乡民俗的传承发扬与种植业、食品加工的繁荣,回头看普通农村没有特色饮食、个性的人文色彩、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我们的发展该从何谈起?

  回归乡土、重拾犁耙和锄头对一个家庭的物质支持简直九牛一毛,以发展电商为依靠的致富之路也不好走。十八洞村还能在传统民俗里找回爱情,而平凡的农民再难重拾白手起家、共同奋斗的婚姻。

  有骨气的人早已屈从于现实,犯了错且自私的人仍不悔改,这就是普普通通的农民。他们的身上只看得出朴实,再没有什么可爱可言。穷酸的人摆出一副了无生气的面孔,我们从哪找回爱的信仰,去哪寻觅幸福的足迹?

  无数的农民苟延残喘,在现实里挣扎着,也只能得过且过了。

  当我们的贫穷和破败成为常态,所有人都对此习以为常。一众人在思考过后找不到出路、提不起干劲儿。我们到底该何去何从?

  《十八洞村》的观后感 篇7

  《十八洞村》讲述了军人杨英俊在退伍后没有和战友一起出去打拼,也没有像村里其他人一样外出打工,而是紧紧守护着自己家乡的那片故土,守护着自己的妻子和智障的孙女小南瓜,用祖辈留下来的田地和插秧经验,在家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务农的故事。

  杨英俊为了给孙女治病而返贫,当被识别为贫困户时,相比于其他人的开心,他却显得格外的焦虑,他回到家中重新认识自己,不甘心当贫困户,甚至想把贫困户的牌子摘掉,认为自己务农一辈子,最终还被识别为贫困户,这是一件可耻的事。秋林镇显头村第一书记张少华说:“当我看到这里时,由衷的钦佩这位老战士,因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甘愿做贫困户等待国家的救济而不愿自己去努力,甚至把党的好政策错误的当成了养懒人的政策,争着当贫困户、低保户等,但是国家的帮助只是暂时的,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认为杨英俊的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虽然贫困、艰苦,但他不甘落后,不想拖国家的后腿。”“扶贫先扶志”,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帮助困难群众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为此,扶贫工作队的小王认为杨英俊正是有这种斗志和勇气,让他当他们杨家族的班长,带领杨家班立志、立身、立行,一起与“穷”打一场脱贫攻坚战。

  在与杨家班一起商讨下,找到了真正贫穷的首要原因是没有土地。于是,扶贫工作的小王在网上找到了一片上百亩的煤矿地,这让扶贫工作队看到了希望,让杨家班看到了希望,因为很少人会觉得矿地可以用来种地,即使知道能作为耕地的.时候,也很少有人愿意去利用它,但是杨家班的人做到了,他们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杨英俊带领杨家班在荒地上一起填土造田,改造尾矿,解决了地少人多的矛盾,人工造出大片人工田,吸引了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员都回家,造福家乡。他既改变了自己的境遇,更改变了杨懒、杨三金的精神面貌,让他们当回了"农民的样子"。

  不管是贫困户还是我们任何一个人,首先要重视的是精神脱贫,没有谁生下来就要不如别人,不要放弃向上的希望,使贫困户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摘掉贫困的帽子,创造幸福生活。我们作为基层工作者也应当像小王一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全身心投入工作,为社会创造价值,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要和片中的主人公一样有不惧怕任何问题的决心和毅力,要像影片中多次出现的雄鸡一样,永远志气高昂,永远朝气蓬勃,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奋勇向前,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十八洞村》的观后感 篇8

  自有了人,便就有了贫穷。从茹毛饮血、刀耕火种到高楼栉比、智能生活,人类生生不息地向着一个叫做幸福的地方跋涉,通往幸福的道路有很多个名字:艰辛、勇气、毅力,甚至隐忍、屈辱、血泪。

  当把贫穷换写成“贫困”,眼前浮现的是迷茫黯淡的双眸,是惊慌畏惧的神色,是得过且过、破罐子破摔的心境,是游手好闲、好吃难做的生活状态,是脏乱不堪、无处下脚的家庭环境,是我见到的接触的每一个贫困群众。

  网上说,贫穷可以限制一个人的想象力,而贫困,则具有更大的'、阴煞的力量,它能够限制人性中的美好光辉,把人性中最丑陋的一面抖露出来,表现为愚昧、自私、贪婪、懒惰,“三观”扭曲、亲情变态、爱情变味。至亲可以挥舞着镰刀,化身青面獠牙,见面就要夺取性命的魔鬼,不能行孝膝下,反要抱头鼠窜。至爱为了一口食粮,不得不咬牙流泪抛开儿女情长、舐犊情深,挤在汹涌的人潮中,从车窗爬进火车,背井离乡、孤独漂泊。这般狰狞恐怖,却是深度贫困地区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影片开头,是一方令人心驰神往的桃花源,层峦叠嶂似仙境、梯田蜿蜒绘丹青,鹅黄接晴翠、雄鸡啼晓日。只是,只是扶贫干部的汽车要“背进去”,全场哗然,笑着笑着心里就泛起了凄凉酸楚,在现代文明的春风吹不到的角落,有着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

  这份责任,不仅需要成千上万的扶贫干部去扛,更需要贫困群众立志、立身、立行。

  十八洞村贫困户杨英俊拒绝被公家识别为贫困户,这位曾是战机维修师的老兵认为,让国家为自己扶贫是一种耻辱。就是要脱贫也得靠自己的力量。因此他扯掉了扶贫工作组在他家门框上钉的贫困户牌牌,工作组的小龙也由此被认定工作不合格而离开十八洞村回了城。接替他的小王与杨英俊接触后,深深被杨英俊的人格所吸引。

  在族中颇有声望的杨英俊,在象征着政府扶贫代表的小王的帮助下,通过各种方式把杨懒、杨英莲等各怀心思的贫困村民们组织起来向贫穷开战并最终脱贫。

  电影《十八洞村》实际上是更高的一种示范性的现实,一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象征。是全中国所有通过“精准扶贫”政策脱贫致富,过上小康生活的新农村农民生活的写照和象征。

  影片通过立体地刻画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十八洞村民的形象,给我们展示了十八洞村的人们在时代大背景下的生命轨迹和心灵历程。

  影片的结尾,许多打工的人们背着行囊,行进在回家乡的路途上。父老乡亲在展开双臂迎候着他们。这是电影给予我们的一个诗意的暗示:农村需要变化,土地需要农民的呵护。但这已不是历史的简单重复,而是富裕起来的新农村新生活的开始。

  《十八洞村》的观后感 篇9

  之前许久没有看过电影了,最近的这次就是单位组织观看《十八洞村》。

  甫一看名字立即就联想到了湖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电影一开,果不其然,任务式的观影总是让人提不起兴趣,所以刚看开头的时候是存着几分漫不经心和无所谓的,但是随着画面的徐徐展开和剧情的不断发展,我逐渐看到了湖南山乡所保有传统、温情、质朴、坚持,以及最重要的底层困难群众苦苦维护的体面和尊严,一样样无不令人动容。

  雨后一片空灵、鲜绿、清新充满桃源气息的梯田,阻断村里村外车不能进的山间小道,反复出现的雄赳赳气昂昂抖擞精致羽毛来回踱着大步好似巡视王国一般的傲然独立的雄鸡,村委会高高悬起的不断增加的被褥铺盖,为救自家猪崽不顾安危缒绳而下的残疾人老杨,身体永远板直双目坚定有神的'杨英俊,坚持不住的年轻包村干部,等等等等,这一切要素激荡交融完美叙述了十八洞村的扶贫故事,以及最核心的杨英俊的自尊自强和艰苦奋斗。

  片中最令我动容的两句话,“我杨英俊辛辛苦苦种地几十年,到头来种成了贫困户”“小南瓜,我们永远守着你。你活一岁,我们活五十岁;你活五十岁,我们活一百岁;你活一百岁,我们活一百五十岁”。头一句自嘲深刻反映出了杨英俊的无奈不甘和深藏心底的尊严,后一句看似轻松实则沉重的童谣般的誓言描绘出了麻妹夫妇对小南瓜不离不弃的大爱和担当。

  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希望,失去奋斗的方向,失去活着的勇气和尊严,失去对生活的挚爱,踏着所幸的是,杨英俊夫妇有志有爱有梦,有勇气和决心面对这一切,改变这一切,足矣。鲁迅先生曾说过,真的猛士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或许杨英俊就是我们的猛士,如片中特写的雄鸡一般,永远羽毛鲜亮仪态方正,敢于栉风沐雨迎难而上,尽管步履艰难却从不回头永不屈服的猛士。

  《十八洞村》的观后感 篇10

  该影片以"农村精准扶贫"为主线,讲述了农民面对贫困的不同态度以及不同做法。同时剧中的主人公杨英俊,是一位退伍的军人,他有军人不服输的、敢于拼搏的精神。最终他牵头,带领"杨家班"的.人民们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家对"脱贫工作"的重视,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宗旨,也在一定方面彰显出了我国军人不服输、勇于拼搏的气概。经过此次影片的观影以及我国近几年所取得成就,我相信我们的"脱贫工作"一定会完成,并使人民过上繁荣、富强、美好的生活。

  《十八洞村》的观后感 篇11

  非常感激本次观影活动,电影《十八洞村》将我的回忆拉回到了三下乡,再一次感受到了贫困县贫困村在脱贫攻坚战中的坚持和努力。对我影响最大的还是脱贫攻坚战的班长杨英俊,从他碍于面子,由于退伍军人坚韧刚毅的秉性,内心和行动都拒绝政府的扶持,最后在与小王的合作中,不畏艰难,一心改变命运,填土造田,带领杨家班打赢攻坚战。

  身为一名学子,我念想这此时在家乡劳累的.父母,无论自己多忙都要常跟父母交流;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不需要每人都要投身脱贫攻坚的活动之中,但是也要为脱贫攻坚在宣传方面或者技术方面提供我们微薄之力。

  《十八洞村》的观后感 篇12

  2017年11月3日,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到电影院观看了《十八洞村》这部电影,我被其中的一个人物深深地触动了。他就是退伍军人杨英俊,性格执拗,不认输,要面子。

  他们全家为了医治孙女的病而返贫,当被识别为贫困户时,他不甘愿当贫困户,他觉得自己拖了国家的后腿,他把贫困户的牌子摘掉,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他带领杨家兄弟立志、立身、立行,打响了一场扶贫攻坚战。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甘愿做贫困户等待国家的救济而不愿自己去努力,但是国家的帮助只是暂时的,并不能解决根本上的问题。我认为杨英俊的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十八洞村》的观后感 篇13

  今天很有幸和党支部的同志们一起观看了电影《十八洞村》,开始只是听说这部电影是关于扶贫的,在去看电影之前也并没有提前去理解。在2个小时的观影过程中,我看到了熟悉的感觉,脑海里回忆起的是暑假去铜仁"三下乡"的画面。

  村民杨英俊家里,虽然贫困、艰苦,但他不甘落后,不甘拖国家的后腿,和小王一起带领杨家班脱贫致富。这部电影留给我的.是满满的感动,为十八洞村村民战天斗地奔幸福生活而感动,为演员们精湛的演绎而感动。

  《十八洞村》的观后感 篇14

  在观影前看了简介,本以为会是一部很普通的影片,没想到看完却意犹未尽。影片真的带来了许多惊喜,开篇就被醉倒在苗寨的山林和梯田之中,但影片所呈现的山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又如此牵动人心,政府来的扶贫工作队与退伍军人杨英俊一起,率领众乡亲又打响了一场"精准扶贫"的翻身仗,要致富,不能只靠救济,还得激发自身的勤劳与智慧,谋求长远的国泰民安。

  一个当过兵的有骨气有脾气的`山野汉子,一个善良朴实的苗家妇女,一个敢于和脱贫打硬仗的青年公务员,一个有点怂也有点胆的中年单身汉,还有一群朴实的村民,他们身上的故事戳中泪点,他们的坚持让人感动,更是他们敢于直面贫穷,勇于挑战贫穷的精神让人动怀。愚公移山般的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电影中小王的不求名利,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着全村人致富,这种执着,也值得我们敬佩,学习。

  《十八洞村》的观后感 篇15

  2017年11月3日,在党组织的带领下,跟支部同志一起观看了《十八洞村》这部影片,感触颇多,主要有以下几点观影感:

  首先,站在一个大四学生,即将走入社会并且致力于成为一名公务员的角度。对电影中基层公务人员小龙和小王的两种不同工作态度和方法感触颇深。基层工作是艰苦的,群众问题是复杂多样的,我们要问清自己,审视自己是否能够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否有致力于扎根基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怕任何问题的决心和毅力。我们不能批判小龙的行为就是错误的可鄙的,小王就是高尚的,每个人都有追求自身发展的权利。当然,我们也应该引以为戒,反思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党性修养。其次是国家应该重视基础工作人员的提拔任用,不要只想着放下去而忘了提上来,这样就打击了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第二点感触就是我国的'基层扶贫工作除了要物质扶贫还应该从精神上扶贫,扶物质贫易,扶精神贫难。只有解决像"杨懒"那样在精神上贫困的人,才能从根本更上解决他们贫困的问题,不然扶贫过后仍会返贫,扶贫永远完不成。

  《十八洞村》的观后感 篇16

  1月25日,在西秀区委宣传部的组织下,该局副局长周祖林带领2名干部代表到西秀区文化中心观看了脱贫攻坚主题电影《十八洞村》。

  本片主要讲述退伍军人杨英俊和杨家兄弟在扶贫工作队帮助下,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感人故事,展现出了在农村精准扶贫过程中,村民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的巨大变化,折射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思维的碰撞与融合,引发人们对如何脱贫和怎样才是真正脱贫的深度思考。

  影片中,驻村干部召集村民开会,宣布精准扶贫名单,当念到村民杨英俊的名字时,他特别难过地走出门外,“我杨英俊辛辛苦苦种地几十年,到头来还是贫困户。”,他们不愿当贫困户的精神比物质富裕更可贵。而扶贫干部小王的创新扶贫思维与理念,针对不同的`村民和问题,特殊化、具体化,切实表现了“精准”二字,并把“要我脱贫”真正变成了“我要脱贫”。

  《十八洞村》,让我们更形象地了解了精准扶贫的意义,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决站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信心和决心。今后我们将立足本职工作,认真学习,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打赢我区脱贫攻坚战、建设富美新西秀做出贡献。

  《十八洞村》的观后感 篇17

  十八洞村讲述的是以老兵杨英俊为主的杨家班的脱贫攻坚战,故事中杨英俊被精准识别为贫困户,相比于其他人的开心,他却显得格外的焦虑。

  要强的性格,让他面对敢于现状,在扶贫队的帮扶之下,带着杨家兄弟打一场脱贫攻坚战,故事朴实动人,看完电影,想起童年生活的幕幕场景,勾起了童年回忆,同时这个电影也给我的.触动很深,换角度思考问题,往往能够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

  《十八洞村》的观后感 篇18

  精准扶贫先要精神扶贫,只有在精神上脱贫,才有机会去做后面的物质扶贫。

  以杨英俊为代表的杨家班成员由于种种原因,被定义为精准扶贫对象,但是杨英俊不同,他只是踏踏实实种地,但没有更加有效的途径致富,并没有懒惰,但有的人是只想要得到国家的扶贫政策帮扶,并不想自己努力过上好日子,并以此为荣,帮扶小队通过深入农户家庭,与他们心交心,了解他们的思想,激发他们主动想要脱贫的愿望,来达到让十八洞村村民脱贫的目标。

  在这其中,我也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小南瓜由于脑膜炎致残,但是她的祖父母都很爱她,想要一辈子陪在她身边,我在想,对于残疾孩子的家长来说那是最残酷的事情,接受事实很困难,本该因为新生命的降临而充满希望与欢喜,但是他们要承担的却是无尽的痛苦和巨大的心理负担。我也在重新思考我自己,不应该责怪我的家长,在我小时候没有把我送进医院进行治疗,导致我的'左腿行动不便,我也开始慢慢化解内心的坚冰。

  再者是要想使现状得到改变,就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当面对煤矿开采导致的大片荒地的.时候,帮帮扶小队看到了希望,没有人会觉得那可以用来种地,但即使知道那能作为耕地的时候,也很少有人愿意去利用它,一望无际的荒地很容易让人感到失去希望,但是杨家班的人做到了,不仅看到了机会,还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在荒地上填土,人工造出大片人工田,还造福了其他村民,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家。

  我认为,不管是困难户还是我们任何一个人,首先要重视的是精神脱贫,永远不能自己就应该是贫穷的,没有谁生下来就要不如别人,不要放弃向上的希望,不要忘记爱人、爱自己。要像片子中多次出现的雄鸡一样,永远志气高昂,我们的*也就会因为我们每一个人出彩而出彩。

  《十八洞村》的观后感 篇19

  脱贫攻坚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二十一世纪一个伟大的战争;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战争;是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战争;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在9月18日,查那村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驻村队员认真观看了电影《十八洞村》。我们边看边给村“两委”班子讲解影视内容。10月3日,查那村工作队再次组织全体队员观看这部以扶贫为题材的《十八洞村》影片。

  该电影主要围绕一名退伍军人杨英俊讲述了《十八洞村》的脱贫事迹。片头里,当杨英俊得知自己被纳入贫困户帮扶对象时,与同时得知消息的杨懒反映是明显不同;在杨英俊心里,贫穷是一件耻辱且丢脸的事。他的思想认识与其他贫困户截然不同,他认为当贫困户是比罚款还严重的事情,觉得丢了杨家列祖列宗的脸,也拖了国家奔小康道路的后腿。

  影片中驻村扶贫工作人员一直把“脱不脱贫,关键看老乡”作为工作中的重要原则;把“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作为奋斗目标,积极调动群众的斗志,竭力从感情层面与群众打成一片,真诚的与群众相处。之后在扶贫工作人员小王的带领和指导下,他们成立了“杨家班”与贫穷宣战,在百亩尾矿地填土造田,很好地解决了人多地少的困难,改变了杨懒、杨三金等人的“等靠要”思想,带动了《十八洞村》群众的积极性。在驻村扶贫干部的带领下该村纷纷出现了做网店出售酸鱼、特色手工业、种植业等具有针对性强的脱贫举措,充分发挥了《十八洞村》本地特色,很好地结合该村实际情况打出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战。

  看完此影片,查那村的驻村工作队员十分敬佩《十八洞村》的小王及驻村扶贫干部们的不怕苦不怕累精神;应虚心学习他们因地制宜的制定政策以及“扶真贫、真扶贫”的工作态度与工作决心。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们是“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像《十八洞村》小王这样的干部,在扶贫工作一线有千千万万个,有了他们,这场没有硝烟的伟大战争定会如期的胜利。

  2017年的年底,单位组织大家一起到电影院观看电影《十八洞村》,我们带着一些好奇,走进了影院。故事发生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一个小山村里,我们的同事中间有人参加过扶贫工作曾经去过那里,有的则没有去过。画面从一片苍翠的树林和一片辽阔的田野开始,镜头把我们带入了一片世外桃源——十八洞村。这里的地理环境层峦叠障、梯田蜿蜒、阡陌纵横、青山绿水。但同时又地处偏僻,人烟稀少,比较封闭,这里的年轻人很多都选择了外出打工,不在村里,只留下一些老人、小孩和少数青年人。村里的交通十分不便利,唯一一条进村的公路又因为天气原因被泥石所堵,更加阻断了山村和外界的联系。

  村里的经济状况非常落后,乡里派来了扶贫小组,带来了精准扶贫的政策。首先要在村里进行摸底调查,一对一进行扶贫。曾经是战机维修师的退伍老兵杨英俊家庭,他的家里有一个弱智的小外孙小南瓜,也纳入政府一对一扶贫的名单,这个勤劳朴实,淳厚善良的男人,无论从心理上还是现实中都不能接受,他认为国家扶贫自己是一种耻辱,他一辈子老老实实、辛辛苦苦的务农,放弃了进城工作的机会,也没有选择出去打工,一心想守护着这个家,希望靠自己的双手能够自食其力、自给自足,能给家乡带来一些变化。到了国家发展进入现代化的今天,他没有想到自己却成了一个贫困户,成了政府指名的帮护对象,他的心理非常纠结和痛苦,挂起来的贫困户的门牌激起了他军人的骄傲和斗志,他觉得要脱贫也要靠自己的力量。

  乡镇扶贫小组的年轻工作人员,带着自己的梦想和抱负来到小山村,想要借助科学技术,通过做些实事来改变小山村现状,于是他们找到了老杨,给他做思想工作,要他放下面子,放开手,与他们一起想办法脱贫致富,并把这些各怀心事的贫困村民们组织起来向贫穷开战。正好村里面有一块几十亩面积的曾经被过度开发过的盐碱地,现在荒废了,如果我们把他重新铺上土,先种土豆再种水稻,慢慢改善土壤环境,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起来,变废为宝,改变山区农户耕地少的问题,从而达到致富的目的。倔强的老杨终于还是想通了,他发动全村杨姓族人,一起填土。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齐心协力,发挥了愚公移山的'精神,共创美好家园。

  影片接近尾声,耳旁又响起了片头那个熟悉的锣鼓声,丝丝入扣,催人奋进,抓住了每一位观众的心。老杨两夫妻从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到生活中充满的无奈,到现状被打破,再到想要改变现状的勇气和决心,最后通过努力带给大家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这是一部弘扬主弦律的影片,主要宣传的是国家带给农村的精准扶贫政策和故事中人物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这部影片从画面到配乐,观赏性很强,充满文艺气息,令人耳目一新。故事情节和人物刻画都很生动形象,向人们展示了在时代大背景下十八洞村人的生命轨迹和心灵历程。影片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是对生命的关注,对生存价值的追问,对生命尊严的理解和对民族命运的思考。农村需要变化,土地需要呵护,但这不是历史的简单重复,而是富裕起来的新农村新生活的开始。

  我们面对生活中的矛盾和困难,应该积极应对、挑战自我,为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奋斗。

  《十八洞村》的观后感 篇20

  《十八洞村》是我国第一部以“精准扶贫”为题材的电影,影片以十八洞村的真实故事为原型,讲述了退伍军人杨英俊和几个堂兄弟被精准识别为贫困户,面对现状,在扶贫干部小王和村干部的帮助下,他们自强不息,造田地,修公路,绣苗绣,学技术,开网店,十八洞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不仅完成了精准脱贫的任务,更是完成了精神上的脱贫。

  “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苗月几次深入十八洞村考察,她真切的感受到杨进昌(杨英俊原型人物)、龙姐(麻妹原型人物)等人,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生命的呵护和坚守。他们的孙女不幸患病,麻妹三年如一日,不管刮风下雨,背着她走很长的山路去看病。电影的台词至今还回荡在我的脑海中,麻妹说:“小南瓜,你活五十岁,我们就活一百岁,你活一百岁,我们就活一百五十岁”、“不怕,我的脑壳就是小南瓜的脑壳,我不傻,小南瓜就不傻,我傻了,还有我家杨英俊”。这些片段将最淳朴的人间大爱、大美人情演绎的淋漓尽致。

  十八洞村已成为我国脱贫攻坚的标签,他在短短时间内脱胎换骨,是全国无数扶贫工作的缩影,这部影片也告诉我们既要富裕的生活也要留住乡愁,拥有绿水青山,就像影片的经典台词一样,“我们依然要种地,但我们不当贫困户,我们要当种地的土豪”。

【《十八洞村》的观后感】相关文章:

《十八洞村》观后感12-16

十八洞村观后感(通用7篇)09-27

鸡冠洞作文05-06

有趣的洞教案03-05

本溪水洞导游08-25

游太极洞作文05-17

此处有洞作文03-17

织金洞导游词05-24

游善卷洞作文04-01